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两种止血方法比较

2023-01-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子宫肌瘤剔除术是近年来新兴的子宫肌瘤微创治疗方法, 能够在育龄期女性正常生育功能和美观的前提下对病灶行切除治疗, 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特点, 是一种值得提倡的人性化手术方案[1]。1997年Pelosi首次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 (LAVM) , 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其结合了腹腔镜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势, 既能够手法修复子宫创面, 又保持了微创的特色, 极大的开拓了临床微创妇科的视野[2]。虽然LAVM至今已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但其同样存在着妇科微创手术的制约因素, 缺乏对深层肌瘤的可视性确认和术中、术后出血量较大[3], 如何选择有效的术中止血方法已成为目前临床关心的热点问题。为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子宫动脉阻断术与垂体后叶素术中止血效果的差异, 以2008—2011年该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子宫肌瘤患者42例, 随机分为A和B组, 每组各21例, A组患者平均年龄 (31.8±2.4) 岁 (25~41岁) , 肌瘤平均直径 (5.6±2.0) cm (4~7 cm) , 肌瘤数目1~6个;B组患者平均年龄 (33.2±3.1) 岁 (23~45岁) , 肌瘤平均直径 (5.4±1.2) cm (5~7 cm) , 肌瘤数目1~5个。所有患者术前均彩超和临床症状确诊, 并符合相关手术适应症[1]: (1) 育龄期妇女, 且有生育要求; (2) 子宫活动度好, 无盆腔手术史; (3) 排除黏膜下子宫肌瘤, 且肌瘤直径3~8 cm; (4) 宫颈检查排除恶性肿瘤; (5) 经患者本人或家属同意。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B超、彩超、妇科、宫颈学和常规实验室检查, 均接受腔镜辅助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

1.2.1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行常规肠道和阴道准备 (月经完毕后7 d, 禁食禁水4 h) , 全麻取膀胱截石位, 常规建立人工CO2气腹, 三孔法置入腹腔镜和器械, 腹前壁肌瘤者剪开膀胱反折腹膜, 下推膀胱, 于膀胱附着于宫颈下约0.5 cm处切开阴道前壁黏膜, 后壁肌瘤者切开子宫直肠窝反折腹膜, 推开直肠, 钳住肌瘤, 在腹腔镜下用单极电钩切开肌瘤胞膜, 分离至流涕大部分剥出, 经阴道挖出肌瘤[1], 检查无肌瘤后, 缝合子宫创面, 留置引流管。

1.2.2术中止血方法

A组患者接受子宫动脉阻断术中止血治疗:腹腔镜下分离出子宫动脉后, 以丝线套扎暂时阻断子宫动脉, 于术后取出丝线, 恢复子宫动脉血运[4];B组患者接受垂体后叶素术中止血治疗:以穿刺针由子宫肌瘤突起处进针, 注入10 U垂体后叶素+0.9%氯化钠注射液30 mL。

1.3 随访和指标观察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年, 每隔3个月复查1次B超。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72 h体温、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等指标。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分析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 均数以表示,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

两组患者术后在手术时间、术后72 h体温、肛门排气和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A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要显著低于B组 (P<0.05) , 见表1。

2.2 术后随访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 随访率为100%, 术后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在随访时间、肌瘤复发和月经改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子宫肌瘤剔除术是目前治疗子宫肌瘤的最为安全、有效的术式之一, 随着微创技术的引入, 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女性, 尤其是要要保留生育功能育龄期妇女的欢迎。

腹腔镜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目前常用的两种术式, 各具特点, 前者妇科应用较早, 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等特点, 但同时也存在着弊端, 由于术中缺乏手的直接压迫止血及触觉, 往往易造成出血量大, 或增加中转开腹的几率, 且肌瘤复发率较高[5]。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适用于阴道条件良好, 无盆腔粘连的各类子宫肌瘤, 应用范围更为广泛, 且对腹腔的干扰较少, 也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的几率, 但存在深层肌瘤定位困难, 易误伤正常子宫的弊端。LVAM是结合了腹腔镜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势, 既能够手法修复子宫创面, 又保持了微创的特色, 但其同样存在着妇科微创手术的制约因素, 缺乏对深层肌瘤的可视性确认和术中、术后出血量较大[3], 因此, 提高LVAM术中止血效果, 是完善其疗效的重要措施。目前子宫肌瘤剔除术中止血方法包括药物和电凝止血, 各有特色和适用范围, 药物止血, 如垂体后叶素应用广泛, 但术中止血效果较弱, 电凝止血效果较好, 但反复使用易造成局部坏死, 且易造成内脏损伤[4]。子宫动脉阻断可有效减少盆腔血流49%以上, 止血效果显著, 且不影响子宫及卵巢正常生理功能。该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止血方法的使用对LVAM治疗总体效果未产生影响, 亦未引起不良反应, 与垂体后叶素相比, 子宫动脉阻断可有效降低术中出血和术后引流量, 这与国内外研究结论一致[2,3,4]。

总之, 子宫动脉阻断术能在不影响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效果的同时, 有效的降低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 且无不良反应,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子宫动脉阻断术与垂体后叶素术中止血效果的差异。方法 42例接受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 随机分为A组和B组, 每组各21例, 术中分别接受子宫动脉阻断术和垂体后叶素术中止血治疗, 并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72h体温、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在手术时间、术后72h体温、肛门排气和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A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要显著低于B组 (P<0.05) , 两组患者术后均未见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在肌瘤复发和月经改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子宫动脉阻断术能在不影响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效果的同时, 有效的降低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 且无不良反应,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术中止血,子宫动脉阻断术,垂体后叶素

参考文献

[1] 曹静玲.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48例[J].中国实用医刊, 2011, 38 (20) :55-56.

[2] Plosi MA.Laparoscopic-assisted transvaginal myomectomy[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gynecologic laparoscopists, 1997, 4 (2) :241-246.

[3] 游建冰, 游春慧.腹腔镜辅助阴式较大子宫肌瘤切除联合药物防治术后出血60例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13 (8) :74-75.

[4] 林文芳, 郭峰.子宫肌瘤剔除术中止血术临床探讨[J].医药前言, 2012, 2 (4) :118.

[5] 王一斌, 黄柳, 唐家龄, 等.子宫肌瘤剔除三种术式的临床比较[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9, 29 (9) :1945-1946.

上一篇:糖尿病、血脂异常并发骨质疏松一例下一篇:试论加强电力企业工程财务管理的若干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