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氯气中毒35例临床分析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氯气是一种有害的气体, 常以液态储存于压力罐内, 用于塑料、化工等行业。发生泄露时可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该院2010年4月份急诊内科收治一批患者, 因鲁北化工厂车间内氯气管道发生泄露, 致使氯气扩散, 造成附近人员中毒。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资料35例患者中, 男31例, 女4例, 年龄19~56岁, 平均年龄36.8岁。在氯气中毒环境中持续时间5~30 min不等。

1.2 化验检查

动脉血气分析检查23例, 其中PaO2<60 mmHg 2例, 60~80 mmHg 5例, 80~100 mmHg 16例。

1.3 影像检查

胸部X线结果示:胸片无异常20例, 双肺或单侧肺叶肺纹理增多、增粗、边缘模糊不清者9例, 肺野可见不规则高密度斑片状或片状阴影者3例, 间质性肺水肿改变者1例, 弥漫性肺泡性肺水肿者2例。

1.4 治疗情况

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吸氧、糖皮质激素、酒精雾化吸入、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及其他措施对症支持治疗。

2 结果

2.1 临床分级与临床表现

根据卫生部《职业性氯气中毒诊断标准 (GBZ65-2002) 》分级, 氯气刺激反应者12例, 轻度16例, 中度5例, 重度2例, 见表1。

2.2 临床分级与胸片改变的关系

12例氯气刺激反应者胸片显示无异常;轻度中毒16例, 其中9例胸片表现为两下肺肺纹理增多、增粗、延伸、边缘模糊, 其余7例肺野未见明显异常;中度中毒5例, 其中3例胸片表现为肺野有高密度不规则片状或斑片状阴影, 1例胸片表现为间质性肺水肿改变, 1例胸片无异常发现;重度中毒2例均表现为弥漫性肺泡性肺水肿, 见表1。

2.3 临床分级与动脉血气分析的关系

该组资料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行动脉血气分析检查者23例。其中重度中毒2例PaO2<60 mmHg, 中度中毒3例PaO2介于60~80 mmHg之间, PaO2介于80~100 mmHg之间的包括中度中毒2例, 轻度中毒16例, 见表2。

2.4 预后情况

12例氯气刺激反应者在急诊室治疗1 d后痊愈出院, 其余23例患者住院3~14 d不等, 均痊愈出院。

3 讨论

氯气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气体, 是一种有毒、刺激性气体, 可侵犯眼结膜和呼吸道粘膜, 引起流泪、胸闷、胸痛、呛咳、咽痛、呼吸困难及肺部不适等症状。氯气短时间内大量吸入, 可引起气道黏膜组织坏死脱落、肺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肺泡表面活性生成减少, 造成呼吸道阻塞、肺水肿、肺泡通气换气功能障碍, 引起呼吸困难、低氧血征、呼吸功能衰竭, 严重者可因呼吸中枢抑制导致呼吸或心跳骤停。

急性氯气中毒肺部X线的征象主要取决于氯气吸入量、浓度和作用时间, 可以反映中毒的程度, 且与临床表现呈正相关[1], 有助于对病人进行临床分级和病情判断。该资料35例急性氯气中毒患者中, 氯气刺激反应者胸片均无明显改变, 临床仅表现为一过性眼和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 如流泪, 干咳等。轻度中毒患者其中9例胸片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边缘模糊, 下肺野较显著, 余7例患者胸片未见明显异常, 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 胸闷气促及流泪, 听诊可闻及少量干啰音或散在湿啰音, 可能由于吸入氯气量较少, 仅刺激呼吸道粘膜引起支气管痉挛, 或者是化学性气管、支气管炎引起的少量炎性渗出, 但尚未累及肺小叶。中度中毒5例临床特征除呼吸道及眼部刺激症状外, 其中3例胸片可见两肺下部内侧带呈点状或小斑片状边界模糊影, 1例呈现密集或相互融合的致密阴影, 原因可能是氯气中毒累及肺小叶, 出现局部肺泡性肺水肿或间质性肺水肿改变。重度中毒2例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紫绀、呼吸困难, 听诊两肺可闻及弥漫性湿啰音, 胸片表现为弥漫性肺泡性肺水肿, 原因可能病变累及肺泡及周围组织并对其破坏, 出现炎性或血性组织液渗出, 发展为肺泡性肺水肿。然而, 胸片改变与临床表现并非都不一致。蒋荣兴[2]等曾报道重度中毒患者发生胸闷、紫绀、呼吸困难甚至昏迷, 但胸片仅表现为肺纹理增粗。该资料中1例中度中毒患者表现为明显呛咳、胸闷、呼吸困难、紫绀, 伴有头痛、乏力, 胸片无异常发现。分析原因可能是氯气吸入浓度过高、量大, 反射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而呼吸系统本身损害较轻。

动脉血气分析检查在病情判断及临床分析治疗中意义突出。该资料显示血氧饱和度随着中毒程度加重而有相应的降低, PaO2下降水平与氯气中毒程度呈正相关。PaO2在60 mmHg时被认为是机械通气治疗的临界值, 在临床中也应根据病情灵活运用。对于发生急性肺水肿、低氧血症的患者应首选经面罩无创性机械通气, 如病情加重, 则改用经人工气道有创性机械通气治疗, 病情好转后再改用经面罩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时根据病情适当加用呼气末正压5~10 mmH2O。及时进行无创伤性的机械通气治疗可缓解中毒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 改善低氧血症, 增加全身组织的氧供, 可作为中毒患者肺水肿的首选治疗措施[3]。该资料中2例重度中毒患者均行鼻面罩持续正压通气治疗, 取得了满意效果。

综上所述, 急性氯气中毒症状明显, 以呼吸道刺激症状和支气管炎性病变为主, 中毒程度与吸入氯气浓度、持续时间相关[4]。对于中毒患者需立即撤离现场, 送至新鲜空气处, 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早期进行胸片、动脉血气分析检查有助于临床分级、病情判断和指导治疗。

摘要:目的 了解急性氯气中毒对人体的危害, 熟悉中毒病人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10年4月鲁北高新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急诊内科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纳。结果 根据卫生部《职业性氯气中毒诊断标准 (GBZ65-2002) 》分级, 其中刺激反应者12例, 轻度16例, 中度5例, 重度2例。结论 氯气中毒以急性为主, 中毒程度与吸入的氯气浓度及持续时间相关;胸片、动脉血气分析有助于临床分级、病情判断和指导治疗。

关键词:急性氯气中毒,危害,临床特征

参考文献

[1] 栾绍余, 李玉东, 冯建国, 等.急性氯气中毒的胸部X线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5, 14 (1) :5-6.

[2] 姜荣兴, 王晓麟, 杨萍, 等.急性氯气中毒的X线表现与临床对照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 2006, 26 (10) :631-632.

[3] 张拥军, 郭静霞, 候云生, 等.无创机械通气救治氯气中毒并发肺水肿36例临床观察[J].中国急救医学, 2002, 28 (1) :90-91.

[4] 李志明, 李力.氯气中毒65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 2006, 35 (21) :1980.

上一篇:如何发挥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积极作用下一篇:大数据时代科研档案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