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仿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在乳牙干髓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乳磨牙牙髓炎行根管治疗术, 治疗操作复杂, 疗程长, 患儿张口时间较长, 学龄前儿童由于合作差, 常常不能配合治疗。而干髓治疗术操作简便, 疗程短, 患儿易接受, 因此乳磨牙牙髓炎行干髓治疗术, 仍是我们基层口腔工作者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是, 由于乳磨牙特殊解剖结构, 干髓术治疗不彻底, 易致治疗后并发根尖周炎及疼痛。为探讨加入碘仿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的干髓剂与传统干髓剂在乳磨牙牙髓炎干髓治疗术中的疗效差别, 2008年1月—2010年1月期间对学龄前儿童乳磨牙牙髓炎采用加入碘仿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的干髓剂治疗, 效果较好,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该院口腔科笔者诊治的3~5岁学龄前儿童乳磨牙牙髓炎患儿240例, 其中男100例, 女140例。共240颗乳磨牙, 其中上颌乳磨牙105颗, 135颗下颌乳磨牙。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 每组为120颗牙。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牙均行失活干髓术。常规开髓, 置II型失活剂, 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暂封1周。复诊时, 若封物完好, 无叩痛, 根周无红肿, 则揭髓顶, 去软龋, 去冠髓及根管口下方1 mm处的根髓, 清洗, 干燥窝洞, 隔湿, 将蘸有木榴油或樟脑酚液的小棉球放置于髓腔内, 以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封固。1周后复诊, 若无症状则将干髓剂放置于根髓断面上, A组病例3份干髓剂中加入各1份氧化锌丁香油糊剂与碘仿糊剂, 充分搅拌均匀, 以不粘附调拌刀为可。B组病例则选用传统干髓剂。最后用磷酸锌粘固粉垫底, 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窝洞。

1.3 疗效评定

治疗后每3个月复查1次。成功;患者无自觉症状, 修复物完好, 患牙功能良好;失败:患者有自觉症状, 修复物完好, 患牙咀嚼无力, 检查患牙有叩痛或者有根尖周瘘管。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经2年的追踪复查:有32颗牙失访, A组病例, 复查牙数111颗, 成功102颗, 失败9颗, 成功率91.89%。B组病例, 复查牙数97颗, 成功75颗, 失败22颗, 成功率77.32%。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

注:χ2=8.67, P<0.01。

3 讨论

学龄前儿童大多具有不同程度的牙科焦虑症, 牙科焦虑症是指患者对牙科诊治具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和紧张心理[1]。儿童就诊时多表现为治疗前的紧张不安、哭闹挣扎、甚至不张口, 导致治疗无法进行, 且容易对复诊产生负面影响, 造成恶性循环。乳磨牙牙髓炎行根管治疗术, 操作复杂, 操作时间长, 患儿张口时间长, 不易配合治疗。而干髓治疗术操作简单, 治疗时间短, 复诊次数少, 患儿易接受治疗。乳磨牙牙髓炎患牙一般较疼痛, 此时行干髓治疗术, 对学龄前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发生能产生阻断作用, 利于以后牙病的治疗。干髓治疗术是用药物使牙髓失活后, 除去冠部牙髓, 再用药物盖在根管口的死髓断面上, 使根髓干化, 并且长期保持无菌状态, 以达到消除牙髓炎产生的疼痛症状, 并防止感染扩散到根尖周组织, 同时利用牙周膜的修复功能, 在根尖形成疤痕组织或者牙骨质, 达到保留患牙, 维持牙齿的正常功能的目的。但传统干髓糊剂不能使腐化组织干髓化[2], 对由炎症而导致自然坏死的牙髓或者化脓的牙髓则疗效差, 易于并发慢性根尖周炎。并且干髓剂的主要成分为三聚甲醛, 它遇水即放出甲醛, 有消毒及固定组织的作用, 干髓剂中的多聚甲醛虽可固化根髓, 但由于其刺激大, 而乳牙髓底薄, 侧副根管多, 易致术后疼痛。而碘仿氧化锌丁香油糊剂与传统干髓剂的混合运用则增强了干髓剂的抗菌、杀菌及防腐作用。

碘仿对需氧菌, 厌氧菌均有较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4], 碘仿糊剂进入牙髓腔后遇到组织液, 脂肪或细菌产物能缓慢放出游离碘直接卤化菌体蛋白质, 产生沉淀使细菌死亡, 通过碘化和氧化作用, 使细菌代谢酶受到抑制, 从而起到消毒, 防腐和杀菌作用, 使髓腔长期保持消毒状态并刺激组织使肉芽生长, 同时, 碘仿糊剂缓慢释放的游离碘对于细菌有长效的杀灭作用, 充填后碘仿糊剂的抗菌效能10年仅下降20%, 碘仿糊剂对变形念球菌, 梭杆菌, 类杆菌和韦永菌均有良好的抗菌性。碘仿糊剂消毒作用持久, 能减少和吸收创面的渗出物, 并可促进创面愈合, 且有除臭和止痛作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对牙髓具有镇痛, 安抚和防腐作用。在抗菌性能方面, 氧化锌丁香油糊剂中的丁香油酚具有较强的抗菌性能。有关文献[3]指出氧化锌丁香油糊剂中的丁香油酚对多数兼性菌和少数厌氧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尤其对乳酸杆菌, 表皮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梭状杆菌作用明显, 若与干髓剂中的甲醛甲酚作用, 则具有杀菌作用, 在组织学方面, 丁香油酚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和白细胞介素的合成使根尖周炎症缓解。

此外, 冠部修复体是完善的牙髓治疗术的必要部骤, 如果没有良好的冠部充填体将影响牙髓治疗的远期疗效, 一些研究证实[5], X线上充填体不密合或有继发龋的病例, 其根尖病变明显高于修复体完好组, 充填体下有垫底层比无垫底层根尖病变率低。修复体得以成功的首要前提是边缘密合性, 为此, 我们一般采用3M玻璃离子水门汀, 它具有良好的边缘弥合性、较强的粘接性和能有效预防继发龋, 操作简便, 色泽好, 无毒副作用, 患儿及家长较易接受。

研究显示, 把碘仿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入传统干髓剂中, 一方面减少了干髓剂的量, 减少了甲醛的刺激, 另一方面又增强了干髓剂的抗菌, 杀菌及防腐作用。两年后的临床成功率为90%以上, 明显高于传统的干髓剂成功率77.32%。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A组9例失败, 可能由于多根牙, 各牙根根髓感染程度不同, 距龋蚀最早侵犯部位最近的牙根, 其根尖受感染的机会必然较其他根为多, 干髓剂的作用不能达根尖破坏区, 致治疗失败。此类患儿, 我们重新对其行根管治疗术, 因前期治疗简单, 无痛, 患儿一般较合作。碘仿氧化锌丁香油糊剂与干髓糊剂的联合应用, 克服了传统干髓剂的不足, 扩大了干髓术的治疗范围同时减轻了干髓剂中的甲醛甲酚对患牙根尖的刺激, 运用该干髓剂, 干髓术效果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效果稳定, 患儿和家长满意。

摘要:目的 探讨加入碘仿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的干髓剂与传统干髓剂在乳磨牙牙髓炎干髓治疗术中的疗效差别。方法 将240颗牙髓炎乳磨牙随机分为A, B两组, 两组均行失活干髓术, A组病例干髓剂中加入碘仿氧化锌丁香油糊剂, B组病例则用传统干髓剂, 术后2年进行复查, 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经2年的追踪复查, A组病例成功率为91.89%, B组病例成功率为77.32%, 两组病例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加入氧化锌丁香油和碘仿糊剂的干髓剂在乳磨牙牙髓炎干髓治疗术中效果更好。

关键词:氧化锌丁香油,碘仿,乳牙,干髓术

参考文献

[1] 卢佳璇, 余东升, 罗伟, 等.儿童畏惧调查表-牙科分量表中文版的研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1, 4 (4) :318.

[2] 张举之.口腔内科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145.

[3] 邹静.乳牙根管充填材料[J].国外医学, 1995, 26 (5) :265-267.

[4] 易娟, 谌铭, 方飞, 等.碘仿氢氧化钙用于根管消毒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0, 26 (10) :621-622.

[5] 冯琳, 高学军.牙体牙髓病临床问题解析X.根管治疗后的牙体修复[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1, 11 (11) :696-698.

上一篇: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下一篇:多媒体的运用使农村语文教学“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