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观后感800字

2023-03-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电影观后感800字

电影观后感800字

电影观后感800字(精选多篇)

篇一:电影观后感800字

郭敬明的《小时代》为我们编织了一个梦,我觉得就像一个中国梦,电影里那写场景,那些故事似乎李伟民很远,那些情感似乎又李伟民很近。

家长梦见自己的孩子能实现自己从未实现过的梦想而无视自己没能实现其实并不只是因为外部条件的不足;少女梦见能在收获爱情的同时收获物质并且二者都是顶级的;少年梦见自己能改变这个城市,这个国家,甚至这个世界就凭自己那些中二到极致的见解;文人梦见能在依然清高的基础上同时得到市场的认可,社会的热捧,和各大奖项的青睐;商人梦见自己在能使利益最大化

的同时不必接受自己良心,或那些所谓的社会良心,的问责质疑;股民梦见满场飘红一路大牛而不会有人告诉他们这是泡沫经济华而不实;球迷梦见中国队各路大神附体把巴西踢了5:1还不是在漏斗型的球场上;公知们梦见有一天他们不知道能说这个社会怎么了因为这个社会那么美好所以他们只能互相讽刺;而你我梦见整个中国电影市场突然集体达到了奥斯卡戛纳的一般水平每部电影都让我们因为深度而发笑落泪而不是因为低俗的笑点矫情的青春;但是只有给我们梦的那个人知道——这不过是个梦。

你我从未见过如此浮夸造作的青春——然而,亲爱的,这是个梦;世界上最残忍的事情就是给你一个梦,并让你信以为真。

而这部电影,明确而善意的告诉了你,这就是一个梦,“我相信这个世界上一定会有一个爱你的人,他会穿越这个世间的汹涌人群,一一地走过他们,捧

着满腔的热情和沉甸甸的爱,走向你,抓紧你,你要等。” 何妨让它继续作为一个我们知道不可能实现的梦存在于心中某处还没有完全对爱情失去憧憬的地方。

篇二:电影观后感800字

一直都很想看看《阿甘正传》,因为据说它能鼓舞人心,给予观众奋斗下去的勇气和决心。所以这学期我看了《阿甘正传》。阿甘生下来智商只有75,但他的母亲为了他以后的生活,于是想办法把他送进了正常人的学校。如同小时候的我们一样,总有坏孩子欺负人,阿甘也是常常受欺负,这时一辈子他喜欢的珍妮告诉他,跑。于是,他跑了起来,甩掉了追赶他的人,越跑越快,跑进了大学,跑成了橄榄明星,民族英雄,国会勋章获得者,乒乓球明星,百万富翁。

影片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阿甘在珍妮突然离开他的时候,突然开始奔跑起来,整整用了三年他只是不停地跑着,他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跑,他只

是想跑,只是觉得这样不停地跑着可以让自己放松一点。很多时候我们就象阿甘一样找不到做一件事的理由,很多时候我们都远不及阿甘 ,那些不知为何而做的事情总是非常轻易地半途而废了。人的一生往往就是这样,就象片头和片尾中那片随风飘浮的白色羽毛,大多数时候, 我们也许都在随波逐流,这种飘浮没有具体的方向,平淡到令人厌倦。可是,一个腾挪一个转身,总还是可以由自己控制的,你只须尽力将它 做得完满,不要计较你究竟得到了多少,那么,你就可以越飞越高,你会发现,越往高处的地方,越接近天堂,所以我相信阿甘的成功并不是偶然。

阿甘只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生活着,而珍妮她有着雄心勃勃的青春,但却迷失在沉沦的精神世界里,幸福对她而言来得太晚,也太短暂了。为了她自己的梦想——成为一颗璀璨的明星,珍妮穿大学校服为《花花公子》拍照,被学校开除,成了酒吧歌手。再后来,

她迷上了迷幻药,漫无目的地在各州流浪,结交各色的陌生人,尽管她打扮得越来越艳丽,但对生活却越来越绝望。最后,患上不治之症的她终于决定和阿甘以及他们的孩子一起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 导演无非在通过阿甘和珍妮的命运 的对比,通过丹中尉命运 的变化告诉观众一个哲理:人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要靠自己的奋斗来创造命运,即便我们有各种缺陷,承受着各种不幸和灾难,但是只要能坚定一种信念,就能创造出奇迹。相信观众随着阿甘、珍妮和丹中尉各自的命运的起伏能够体会出其中的哲理!

看了《阿甘正传》,之后在我感到莫名的烦躁或者有些事想不通的时候,我总是会忽然想起阿甘,然后我就想像他一样无所畏惧地跑起来,不为其他的,就只是想认认真真地跑一次,把堆在我心上的大石头给搬开,轻松上阵,这种感觉会有多奇妙啊!阿甘并没有远大的理想,他失去的也有很多,他很少有朋

友,他总是被聪明人嘲笑,他最爱的母亲和珍妮先后离开了他……但对 他并因为如此而沉没,爱还在延续,他还有自己的孩子,一个聪明的小阿甘,他的人生还在继续,他不聪明,但他永远知道如何让生命充满希望 。所以他也就赢得了荣誉,财富和爱,这些常人可能永远不能兼得的东

篇三:电影观后感800字

电影《中国合伙人》影片的结尾,放了一堆成功人士的照片,除了俞敏洪、徐小平、王强,还有张朝阳、王石、杨澜,甚至还有老干妈事已至此,眼眶终究还是湿润了,不是那种强烈的感动或者悲伤,而是一种很奇怪的共鸣。

为什么电影里带来的共鸣是“奇怪”的呢?

关于我,离电影里那段青春距离还是挺远的,那样的装扮,那样的校园,那样的图书馆,一切都是陌生的。其次,我从未想过去美国,更是没碰过托福,没碰过gre,大学里每天都在吃喝玩乐看

着苦逼的背单词的室友,然后偷笑。再其次,我从未读过新东方,哪怕新东方热已经挂到了校园的每个角落,不爱读书的我,都不为那些老师们的“笑话”所动,坚持打工、实习,愉快的继续吃喝玩乐。最后,我没有有着共同理想的好伙伴,也没有想过自己去创业,闯出一片天,工作两年了,还是各干各的,来去自在,两袖清风。

我的青春,和电影里表达的,截然相反。

可让人意外的是,就算是《致青春》的岁月看似离我的校园生活更接近,但它并没有让我有所感触,反而是这部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的《合伙人》,反而是没有在我的青春里呆过的陈可辛,把故事说进了回忆里,有笑有泪,令人欣喜。虽然吴君如笑着说陈可辛这部电影完全没进步,一下回到二十年前,但要我说,这次的回归,很棒。

影片放完了,前前后后响了三遍掌声,然后观众纷纷与陈可辛导演分享了

看片的感受,神奇的是,从50后到90后,居然个个都能从电影里找到自己或者自己身边人的影子。一个老伯激动地说:我儿子当年在美国就是这么的苦啊!被开除了,然后一个人走在街上,哭得不行了才往家里打个电话……一个90年的小姑娘感慨地说,电影里的那一首首有关青春的歌曲,实在是勾起了校园的回忆……我说,电影里有一句台词深深地撼动了我,具体记不得了,大致是:如果皱纹最终会刻到你的额头上,那就别让它爬到你的心上。

即便你没有经历过着一切,但依然会为这三个男人的梦想叫好;即便三个合伙人的英语发音实在是很“屌丝”,但依旧不会阻碍青春能量的迸发;即便有《致青春》在前,但看完《中国合伙人》后还是觉得,这才叫真正的致青春,因为青春不是帅哥美女的专属,不是一代人的专属,青春,属于每个人,哪怕你是个二愣子,哪怕你是个纯屌丝,哪怕我就是不爱背单词。

篇四:电影观后感800字

为了庆祝建国60周年,我们郭里园小学 组织全校老师观看了《建国大业》这部影片。9月25日,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在电影院观看了电影《建国大业》,让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 国主义教育,对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有了更具体的了解,让年轻一代的我有了更多、更深刻的认识。

电影将重大历史事件在宏观和微观间切换,增强了影片的历史感和真实感,从45年**谈判讲起,讲到谈判破裂,内战爆发,三大战役,其间穿插了敌机轰炸中毛泽东的淡定沉着,闻一多的慷慨就义,傅作义被女儿感召,李宗仁履新后的无奈,蒋经国稳定上海经济,国际上对于共-产-党、国民党的态度等小故事,展示了共-产-党、国民党、各个民-主党派几十位人物不同的立尝思想、做法,人物性格形象鲜明,让人印象深刻。

当我看到刘烨扮演的小兵角色,在向仪仗车上的毛主席敬军礼时那坚毅而

充满信念的目光,让我们不难理解人民解放军为什么 是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队伍;当我们看到蒋介石一声长叹说:反腐,亡党,不反腐,亡国,让我们看到一支腐-败的政党灭亡的必然性。当我们看到共-产-党人的礼贤下士,虚怀若谷;国民党对民-主人士的威逼利诱,疯狂杀戮,一个政党的从容大气与另一个政党的狭隘猥琐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等等这些昭示了一个颠扑不破,四海皆准的真理。一个成熟健康的政党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必须能不断完善自己,修正自己,让自身的肌体保持青春与活力,否则必将被历史所淘汰。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事事想着人民。

这部影片在短短2个多小时的时间内,再现了我国从1945年抗日战争 结束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了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主党派

在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和衷共济,团结奋斗,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整部影片内容十分的饱满、紧凑。

影片展现的新中国成立的艰难过程,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我们的中国共-产-党是多么伟大,他们总是事事想着人民的利益,为了全国人民,为了解放新中国,他们不怕辛苦和困难,最终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和平安乐的家――成立了新中国。感谢中国共-产-党,感谢你们让祖国变得如此繁荣富强,是你们让我们这祖国的下一代享受这么美好幸福 的生活 。作为教师的我也一定会继续努力学习 ,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扎实教育基本功,积累教学经验,努力提升教学水平,继承、发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电影战马观后感

陈蓥

暑假的第二天,我观看了《战马》这部电影。

影片主要讲述了英国男孩艾伯特亲眼看到一只大马生下了小马,小马驹的四条腿是白色的,像穿了四只白袜子,额头上还有一块白色的菱形胎记。艾伯特的父亲泰德脑子一热,以30金币的天价买下了它。

第二天,地主来他家收租子,可泰德已经花光了所有的钱,只好让小马驹学犁地,种上萝卜好还债。可是小小马驹那么小,根本不会犁地,艾伯特自告奋勇,教小马驹各种本领,使它十分通人性,并还给小马取名乔伊。

为了给乔伊做示范,他拖着沉重的梨走了好远,忍受着旁人重重质疑的目光和各种各样的冷嘲热讽,终于教会乔伊在田里犁起地来,泰德在地里种下了萝卜种子。

看到这里,我的心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乔伊犁起的地,给负债累累的这家人点亮了光明和希望之灯。我为

这家人的坚韧不拔,不向困难低头,而深深感动!不禁想起了“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和“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两句箴言!

在那样的困境下,乔伊和艾伯特都能创造奇迹,而在优越环境中养尊处优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整天碌碌无为呢?可是,突如其来的暴雨毁灭了一家人的美好愿望,雨把萝卜地打得坑坑洼洼,萝卜全烂了。

战争也在此时拉开,为了还债,泰德把乔伊卖了,而乔伊则去运送军火。

此后,乔伊经历了一系列周折,在英德四年战争接近尾声之际,乔伊冒着枪林弹雨从德军营盘逃了回来,可是却被铁丝网缠住,动弹不得。

英国士兵举着白旗,想去救援这匹名副其实、令人肃然起敬的战马,可到了它身边,才发现来得匆匆,没有带钳子。德国士兵也举着白旗来了,他还带了一把钳子。他见钳子不够,回头对着营地喊:“钳子不够!”

眨眼间,七八把钳子飞了出来,砸

在地上。看到这一幕,我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救完了马,两人对马应该归谁产生纠缠,在纯洁的生灵面前没有争斗,他们有着同样仁慈的心!最终,他们以一枚硬币的两面做决定,使生命垂危的乔伊回到了英国营地,终于和主人相见。不久,和平的钟声响起,两国停止了战争。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英德士兵齐心协力救助乔伊的那一幕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深深触动我的心:我觉得这匹战马,简直就是“和平的使者”!是的,和平才是人类永远的主题。

电影活着观后感

不去品尝生活的苦就不会懂得幸福的真谛。从古至今,有谁没有遭遇过挫折,又有谁没有过不幸的时刻呢?但不论如何,坚强的人都会努力克服艰难而坚持活下去。有些人在曲折的生活道路上显得脆弱。但人只要有毅力和决心,就会发现活着就是幸福。张艺谋导演的

电影《活着》就是要演绎这种坚忍的“活着”。

片名为《活着》,可是贯穿整部影片的却是接踵而至的死去,主人公福贵先后在民国失去了父亲,在内战中母亲逝去,在“大跃进”中失去了儿子,在“文化大革命”中死了女儿。每一次的死亡,看似意外,但冥冥之中又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动荡、抑制的时代,是对生存在底层的百姓无情的掠夺,使他们和他们的家庭,从形式到内在实现,一贫如洗。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姑且不去说,人只有先活着,才能去实现所谓的生命的意义。

人一旦被上帝关注,那么他得到的不是垂青,就是遗弃。那一抹悲伤的气氛还未退却,又增加了一份妻离之痛,家珍之父罗鼓声张的接走了女儿,带着福贵未出生的孩子。福贵木讷了,哑然了,没有说一句话。人往往在容易活的时候不安分地活,而在难以活下去的时

候又要竭力地活下去,我一直认为:亲情是人内心中无形的线,看着亲人为自己所累时,人的自责会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福贵也如此。福贵的人生轨迹从圆滑优美的弧线变的曲曲折折、颠簸不平了,而他在一直竭力的想要好好的活。此时的福贵叫“富贵”,带有点讽刺性的悲凉,但此时的福贵很真实,很认真的在活着。当他发现间接害死自己儿子的使自己昔日患难与共的春生是他选择了埋葬仇恨,他们之间互相感激,互相仇恨,但是谁亚无法抛弃地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即使是在绝境面前他依旧劝解朋友要坚强地活着,只要活着,只为能够活着。

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无疑也会有许许多多的困难也挫折,有的时候我们确实很难以承受,然而每当我想当福贵他依旧感恩生活的时候我就会自惭形秽,觉得自己与福贵的差距,或许我无法在经历这些苦难之后得到内心的升华,然而我却可以通过对福贵经历的观察感同

身受,活的同样的感慨!

生活就像是一条路,不总是平坦而笔直的。人只有一勇气、毅力和信心去面对和克服种种的挫折与不幸,体会幸福的不易与甜蜜,才会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活着是一种证明,是一种历练。

焦裕禄观后感

第一次看这部经典老电影应该是在小学或者初中某个时候,已经没有了太多的记忆。再次走进电影院观看这部电影是我对这部电影第一次认真和全面的感悟,过程中有几次泪水在打转,情绪久久不能平静,于是想写出一些感悟来表达对所受教育的敬意。

最质朴的情感永远感人。在观影之前一直在担心,24年前的拍摄技术,24年前的叙事手法和当时追求高大全的宣传导向,在今天看来会不会落伍,会不会与社会的变化格格不入。但是当电影开播后,所有的担心变成了多余,真实的画面,朴实的语言,真诚的情感,揪

住了我的心,一直到电影结束。这个经历也转变了我的部分认知,原来时代怎么变迁,科技如何发展,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并未病变,那些淳朴、真诚随着时间的流淌,日久弥新,依旧能让人泪流满面。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领导干部心里有没有真的装着人民群众,自己心里最明白,群众心里也很明白。对群众的感情挂在嘴上是没有用的,要放在心里,体现在行动上。把群众当成自己的家人,做事就不会先想到自己,就不会只想到自己,就会吃苦在前,奉献在先,群众也会把你当成儿女,当成父母,给予支持,给予崇敬。

努力做好顶梁柱和主心骨。领导干部是管理团队和人民群众的领头人,当好领头人就要有顶梁柱的能力和主心骨的精神。顶梁柱的能力就是能够抓住主要矛盾,找准工作方法,解决困难和问题,当然这些不是靠自己闭门造车就能产生的,需要到群众中去,进行调查研

究,群众是和自然最接近的实践者,有很多宝贵的经验,领导干部虚心学习,认真梳理就能从中得到正确的解难题之道。主心骨的精神就是要激发起大家的信心,产生战胜困难的决心。当然,信心和力量不是喊一喊就有的,必须要自己带头干,自己带头做,“以令率人,不若身先”。领导干部冲在前面,人民群众才愿意跟在后面。领导干部毅力越强,群众就会跟的越紧。

无私精神造就幸福的家庭。对于电影内容而言,焦裕禄的家庭无疑是个悲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作为父亲和丈夫的光明磊落,无私奉献,给儿女和妻子留下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父母具有良好的道德操守,儿女也会更加懂事,更加正直,不会出现部分“官二代”那样的纨绔子弟。领导干部具有无私精神,处处一心为公,家庭不见得富丽堂皇,但一定是幸福平静,踏实稳定。

电影《闪闪的红星》观后感800字

我分两次把《闪闪的红星》看完了。看后我觉得最感人的是冬子妈妈牺牲之后,冬子从小兰家跑出去找妈妈,他没有找到妈妈却发现了自己的书包,冬子悲痛地放声大哭起来。我觉得冬子好孤独、好可怜,他再也看不到亲爱的妈妈了。

冬子的妈妈是一位高尚、善良的妈妈,她为了人民牺牲了自己。冬子在妈妈牺牲后,并没有放弃,坚持革命,用自己的机智成功的给红军传了很多信,帮助红军打败了胡汉三,替妈妈报了仇。冬子是一个坚强、勇敢的孩子,是我的好榜样。

妈妈以前给我讲过潘冬子的故事,在我心目中潘冬子非常勇敢。今天在学校里看电影《闪闪的红星》时,我仿佛已经进入了电影的故事中,眼睛都不眨一眼。在看到机智的潘冬子智斗胡汉三时,我更是心情激动,为潘冬子加油,而当潘冬子失去妈妈时,我也难过极了,忍不住流下了泪水。当我看到电影里叔

叔阿姨为了打胜仗,早日解放,大家团结不怕吃苦,积极向上,勇敢冲上战场,这让我非常佩服。

这部电影我非常喜欢,让我懂了很多,在遇到困难时,自己要想办法排除困难,在学习生活中,要和同学团结协作,克服学习上的一切困难。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读爱国主义书籍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最近学校开展了读爱国书籍的活动,我从活动中收获了很多。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离开爱国主义是不可想象的。

在妈妈有时间的情况下带我来到书店,我每次来到书店都看到和我一样,还有比大的哥哥姐姐,都端坐在阅读桌前,认真的阅读书籍。我在这个暑假里看了《小兵张嘎》这本爱国主义书籍,

书中那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和那斗智斗勇的英雄人物,将我带进了一个陌生而又令人沸腾的世界。特别是党的改革开放以来祖国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使生活在二十一世界的我心灵受到极大的触动。

我作为一名爱国的小学生,我要奋发图强,为我们的民族有自豪感和信心,立志发扬光大我们祖先的光辉业绩,创造更高更美的社会主义新文明,为我们的祖国做出新的贡献。

第2篇:电影观后感800字

篇一:电影观后感800字

郭敬明的《小时代》为我们编织了一个梦,我觉得就像一个中国梦,电影里那写场景,那些故事似乎李伟民很远,那些情感似乎又李伟民很近。

家长梦见自己的孩子能实现自己从未实现过的梦想而无视自己没能实现其实并不只是因为外部条件的不足;少女梦见能在收获爱情的同时收获物质并且二者都是顶级的;少年梦见自己能改变这个城市,这个国家,甚至这个世界就凭自己那些中二到极致的见解;文人梦见能在依然清高的基础上同时得到市场的认可,社会的热捧,和各大奖项的青睐;商人梦见自己在能使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不必接受自己良心,或那些所谓的社会良心,的问责质疑;股民梦见满场飘红一路大牛而不会有人告诉他们这是泡沫经济华而不实;球迷梦见中国队各路大神附体把巴西踢了5:1还不是在漏斗型的球场上;公知们梦见有一天他们不知道能说这个社会怎么了因为这个社会那么美好所以他们只能互相讽刺;而你我梦见整个中国电影市场突然集体达到了奥斯卡戛纳的一般水平每部电影都让我们因为深度而发笑落泪而不是因为低俗的笑点矫情的青春;但是只有给我们梦的那个人知道——这不过是个梦。

你我从未见过如此浮夸造作的青春——然而,亲爱的,这是个梦;世界上最残忍的事情就是给你一个梦,并让你信以为真。

而这部电影,明确而善意的告诉了你,这就是一个梦,“我相信这个世界上一定会有一个爱你的人,他会穿越这个世间的汹涌人群,一一地走过他们,捧着满腔的热情和沉甸甸的爱,走向你,抓紧你,你要等。” 何妨让它继续作为一个我们知道不可能实现的梦存在于心中某处还没有完全对爱情失去憧憬的地方。

篇二:电影观后感800字

一直都很想看看《阿甘正传》,因为据说它能鼓舞人心,给予观众奋斗下去的勇气和决心。所以这学期我看了《阿甘正传》。阿甘生下来智商只有75,但他的母亲为了他以后的生活,于是想办法把他送进了正常人的学校。如同小时候的我们一样,总有坏孩子欺负人,阿甘也是常常受欺负,这时一辈子他喜欢的珍妮告诉他,跑。于是,他跑了起来,甩掉了追赶他的人,越跑越快,跑进了大学,跑成了橄榄明星,民族英雄,国会勋章获得者,乒乓球明星,百万富翁。

影片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阿甘在珍妮突然离开他的时候,突然开始奔跑起来,整整用了三年他只是不停地跑着,他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跑,他只是想跑,只是觉得这样不停地跑着可以让自己放松一点。很多时候我们就象阿甘一样找不到做一件事的理由,很多时候我们都远不及阿甘 ,那些不知为何而做的事情总是非常轻易地半途而废了。人的一生往往就是这样,就象片头和片尾中那片随风飘浮的白色羽毛,大多数时候, 我们也许都在随波逐流,这种飘浮没有具体的方向,平淡到令人厌倦。可是,一个腾挪一个转身,总还是可以由自己控制的,你只须尽力将它 做得完满,不要计较你究竟得到了多少,那么,你就可以越飞越高,你会发现,越往高处的地方,越接近天堂,所以我相信阿甘的成功并不是偶然。

阿甘只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生活着,而珍妮她有着雄心勃勃的青春,但却迷失在沉沦的精神世界里,幸福对她而言来得太晚,也太短暂了。为了她自己的梦想——成为一颗璀璨的明星,珍妮穿大学校服为《花花公子》拍照,被学校开除,成了酒吧歌手。再后来,她迷上了迷幻药,漫无目的地在各州流浪,结交各色的陌生人,尽管她打扮得越来越艳丽,但对生活却越来越绝望。最后,患上不治之症的她终于决定和阿甘以及他们的孩子一起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 导演无非在通过阿甘和珍妮的命运 的对比,通过丹中尉命运 的变化告诉观众一个哲理:人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要靠自己的奋斗来创造命运,即便我们有各种缺陷,承受着各种不幸和灾难,但是只要能坚定一种信念,就能创造出奇迹。相信观众随着阿甘、珍妮和丹中尉各自的命运的起伏能够体会出其中的哲理!

看了《阿甘正传》,之后在我感到莫名的烦躁或者有些事想不通的时候,我总是会忽然想起阿甘,然后我就想像他一样无所畏惧地跑起来,不为其他的,就只是想认认真真地跑一次,把堆在我心上的大石头给搬开,轻松上阵,这种感觉会有多奇妙啊!阿甘并没有远大的理想,他失去的也有很多,他很少有朋友,他总是被聪明人嘲笑,他最爱的母亲和珍妮先后离开了他……但对 他并因为如此而沉没,爱还在延续,他还有自己的孩子,一个聪明的小阿甘,他的人生还在继续,他不聪明,但他永远知道如何让生命充满希望 。所以他也就赢得了荣誉,财富和爱,这些常人可能永远不能兼得的东

篇三:电影观后感800字

电影《中国合伙人》影片的结尾,放了一堆成功人士的照片,除了俞敏洪、徐小平、王强,还有张朝阳、王石、杨澜,甚至还有老干妈事已至此,眼眶终究还是湿润了,不是那种强烈的感动或者悲伤,而是一种很奇怪的共鸣。

为什么电影里带来的共鸣是“奇怪”的呢?

关于我,离电影里那段青春距离还是挺远的,那样的装扮,那样的校园,那样的图书馆,一切都是陌生的。其次,我从未想过去美国,更是没碰过托福,没碰过GRE,大学里每天都在吃喝玩乐看着苦逼的背单词的室友,然后偷笑。再其次,我从未读过新东方,哪怕新东方热已经挂到了校园的每个角落,不爱读书的我,都不为那些老师们的“笑话”所动,坚持打工、实习,愉快的继续吃喝玩乐。最后,我没有有着共同理想的好伙伴,也没有想过自己去创业,闯出一片天,工作两年了,还是各干各的,来去自在,两袖清风。

我的青春,和电影里表达的,截然相反。

可让人意外的是,就算是《致青春》的岁月看似离我的校园生活更接近,但它并没有让我有所感触,反而是这部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的《合伙人》,反而是没有在我的青春里呆过的陈可辛,把故事说进了回忆里,有笑有泪,令人欣喜。虽然吴君如笑着说陈可辛这部电影完全没进步,一下回到二十年前,但要我说,这次的回归,很棒。

影片放完了,前前后后响了三遍掌声,然后观众纷纷与陈可辛导演分享了看片的感受,神奇的是,从50后到90后,居然个个都能从电影里找到自己或者自己身边人的影子。一个老伯激动地说:我儿子当年在美国就是这么的苦啊!被开除了,然后一个人走在街上,哭得不行了才往家里打个电话……一个90年的小姑娘感慨地说,电影里的那一首首有关青春的歌曲,实在是勾起了校园的回忆……我说,电影里有一句台词深深地撼动了我,具体记不得了,大致是:如果皱纹最终会刻到你的额头上,那就别让它爬到你的心上。

即便你没有经历过着一切,但依然会为这三个男人的梦想叫好;即便三个合伙人的英语发音实在是很“屌丝”,但依旧不会阻碍青春能量的迸发;即便有《致青春》在前,但看完《中国合伙人》后还是觉得,这才叫真正的致青春,因为青春不是帅哥美女的专属,不是一代人的专属,青春,属于每个人,哪怕你是个二愣子,哪怕你是个纯屌丝,哪怕我就是不爱背单词。

篇四:电影观后感800字

为了庆祝建国60周年,我们郭里园小学 组织全校老师观看了《建国大业》这部影片。9月25日,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在电影院观看了电影《建国大业》,让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 国主义教育,对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有了更具体的了解,让年轻一代的我有了更多、更深刻的认识。

电影将重大历史事件在宏观和微观间切换,增强了影片的历史感和真实感,从45年重庆谈判讲起,讲到谈判破裂,内战爆发,三大战役,其间穿插了敌机轰炸中毛泽东的淡定沉着,闻一多的慷慨就义,傅作义被女儿感召,李宗仁履新后的无奈,蒋经国稳定上海经济,国际上对于共-产-党、国民党的态度等小故事,展示了共-产-党、国民党、各个民-主党派几十位人物不同的立尝思想、做法,人物性格形象鲜明,让人印象深刻。

当我看到刘烨扮演的小兵角色,在向仪仗车上的毛主席敬军礼时那坚毅而充满信念的目光,让我们不难理解人民解放军为什么 是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队伍;当我们看到蒋介石一声长叹说:反腐,亡党,不反腐,亡国,让我们看到一支腐-败的政党灭亡的必然性。当我们看到共-产-党人的礼贤下士,虚怀若谷;国民党对民-主人士的威逼利诱,疯狂杀戮,一个政党的从容大气与另一个政党的狭隘猥琐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等等这些昭示了一个颠扑不破,四海皆准的真理。一个成熟健康的政党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必须能不断完善自己,修正自己,让自身的肌体保持青春与活力,否则必将被历史所淘汰。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事事想着人民。

这部影片在短短2个多小时的时间内,再现了我国从1945年抗日战争 结束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了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主党派在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和衷共济,团结奋斗,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整部影片内容十分的饱满、紧凑。

影片展现的新中国成立的艰难过程,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我们的中国共-产-党是多么伟大,他们总是事事想着人民的利益,为了全国人民,为了解放新中国,他们不怕辛苦和困难,最终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和平安乐的家――成立了新中国。感谢中国共-产-党,感谢你们让祖国变得如此繁荣富强,是你们让我们这祖国的下一代享受这么美好幸福 的生活 。作为教师的我也一定会继续努力学习 ,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扎实教育基本功,积累教学经验,努力提升教学水平,继承、发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3篇:电影观后感800字

篇一:电影>观后感800字

郭敬明的《小时代》为我们编织了一个梦,我觉得就像一个中国梦,电影里那写场景,那些>故事似乎李伟民很远,那些情感似乎又李伟民很近。

家长梦见自己的孩子能实现自己从未实现过的梦想而无视自己没能实现其实并不只是因为外部条件的不足;少女梦见能在>收获爱情的同时收获物质并且二者都是顶级的;少年梦见自己能改变这个城市,这个国家,甚至这个世界就凭自己那些中二到极致的见解;文人梦见能在依然清高的基础上同时得到市场的认可,社会的热捧,和各大奖项的青睐;商人梦见自己在能使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不必接受自己良心,或那些所谓的社会良心,的问责质疑;股民梦见满场飘红一路大牛而不会有人告诉他们这是泡沫经济华而不实;球迷梦见中国队各路大神附体把巴西踢了5:1还不是在漏斗型的球场上;公知们梦见有一天他们不知道能说这个社会怎么了因为这个社会那么美好所以他们只能互相讽刺;而你我梦见整个中国电影市场突然集体达到了奥斯卡戛纳的一般水平每部电影都让我们因为深度而发笑落泪而不是因为低俗的笑点矫情的青春;但是只有给我们梦的那个人知道——这不过是个梦。

你我从未见过如此浮夸造作的青春——然而,亲爱的,这是个梦;世界上最残忍的事情就是给你一个梦,并让你信以为真。

而这部电影,明确而善意的告诉了你,这就是一个梦,“我相信这个世界上一定会有一个爱你的人,他会穿越这个世间的汹涌人群,一一地走过他们,捧着满腔的热情和沉甸甸的爱,走向你,抓紧你,你要等。” 何妨让它继续作为一个我们知道不可能实现的梦存在于心中某处还没有完全对爱情失去憧憬的地方。

篇二:电影观后感800字

一直都很想看看《阿甘正传》,因为据说它能鼓舞人心,给予观众奋斗下去的>勇气和决心。所以这学期我看了《阿甘正传》。阿甘生下来智商只有75,但他的母亲为了他以后的生活,于是想办法把他送进了正常人的学校。如同小时候的我们一样,总有坏孩子欺负人,阿甘也是常常受欺负,这时一辈子他喜欢的珍妮告诉他,跑。于是,他跑了起来,甩掉了追赶他的人,越跑越快,跑进了大学,跑成了橄榄明星,民族英雄,国会勋章获得者,乒乓球明星,百万富翁。

影片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阿甘在珍妮突然离开他的时候,突然开始奔跑起来,整整用了三年他只是不停地跑着,他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跑,他只是想跑,只是觉得这样不停地跑着可以让自己放松一点。很多时候我们就象阿甘一样找不到做一件事的理由,很多时候我们都远不及阿甘 ,那些不知为何而做的事情总是非常轻易地半途而废了。人的一生往往就是这样,就象片头和片尾中那片随风飘浮的白色羽毛,大多数时候, 我们也许都在随波逐流,这种飘浮没有具体的方向,平淡到令人厌倦。可是,一个腾挪一个转身,总还是可以由自己控制的,你只须尽力将它 做得完满,不要计较你究竟得到了多少,那么,你就可以越飞越高,你会发现,越往高处的地方,越接近天堂,所以我相信阿甘的成功并不是偶然。

阿甘只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生活着,而珍妮她有着雄心勃勃的青春,但却迷失在沉沦的精神世界里,>幸福对她而言来得太晚,也太短暂了。为了她自己的梦想——成为一颗璀璨的明星,珍妮穿大学校服为《花花公子》拍照,被学校开除,成了酒吧歌手。再后来,她迷上了迷幻药,漫无目的地在各州流浪,结交各色的陌生人,尽管她打扮得越来越艳丽,但对生活却越来越绝望。最后,患上不治之症的她终于决定和阿甘以及他们的孩子一起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 导演无非在通过阿甘和珍妮的命运 的对比,通过丹中尉命运 的变化告诉观众一个哲理:人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要靠自己的奋斗来创造命运,即便我们有各种缺陷,承受着各种不幸和灾难,但是只要能坚定一种信念,就能创造出奇迹。相信观众随着阿甘、珍妮和丹中尉各自的命运的起伏能够体会出其中的哲理!

看了《阿甘正传》,之后在我感到莫名的烦躁或者有些事想不通的时候,我总是会忽然想起阿甘,然后我就想像他一样无所畏惧地跑起来,不为其他的,就只是想认认真真地跑一次,把堆在我心上的大石头给搬开,轻松上阵,这种感觉会有多奇妙啊!阿甘并没有远大的理想,他失去的也有很多,他很少有朋友,他总是被聪明人嘲笑,他最爱的母亲和珍妮先后离开了他„„但对 他并因为如此而沉没,爱还在延续,他还有自己的孩子,一个聪明的小阿甘,他的人生还在继续,他不聪明,但他永远知道如何让生命充满希望 。所以他也就赢得了荣誉,财富和爱,这些常人可能永远不能兼得的东

篇三:电影观后感800字

电影《中国合伙人》影片的结尾,放了一堆成功人士的照片,除了俞敏洪、徐小平、王强,还有张朝阳、王石、杨澜,甚至还有老干妈事已至此,眼眶终究还是湿润了,不是那种强烈的感动或者悲伤,而是一种很奇怪的共鸣。

为什么电影里带来的共鸣是“奇怪”的呢?

关于我,离电影里那段青春距离还是挺远的,那样的装扮,那样的校园,那样的图书馆,一切都是陌生的。其次,我从未想过去美国,更是没碰过托福,没碰过GRE,大学里每天都在吃喝玩乐看着苦逼的背单词的室友,然后偷笑。再其次,我从未读过新东方,哪怕新东方热已经挂到了校园的每个角落,不爱读书的我,都不为那些老师们的“笑话”所动,坚持打工、实习,愉快的继续吃喝玩乐。最后,我没有有着共同理想的好伙伴,也没有想过自己去创业,闯出一片天,工作两年了,还是各干各的,来去自在,两袖清风。

我的青春,和电影里表达的,截然相反。

可让人意外的是,就算是《致青春》的岁月看似离我的校园生活更接近,但它并没有让我有所感触,反而是这部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的《合伙人》,反而是没有在我的青春里呆过的陈可辛,把故事说进了回忆里,有笑有泪,令人欣喜。虽然吴君如笑着说陈可辛这部电影完全没进步,一下回到二十年前,但要我说,这次的回归,很棒。

影片放完了,前前后后响了三遍掌声,然后观众纷纷与陈可辛导演分享了看片的感受,神奇的是,从50后到90后,居然个个都能从电影里找到自己或者自己身边人的影子。一个老伯激动地说:我儿子当年在美国就是这么的苦啊!被开除了,然后一个人走在街上,哭得不行了才往家里打个电话„„一个90年的小姑娘感慨地说,电影里的那一首首有关青春的歌曲,实在是勾起了校园的回忆„„我说,电影里有一句台词深深地撼动了我,具体记不得了,大致是:如果皱纹最终会刻到你的额头上,那就别让它爬到你的心上。

即便你没有经历过着一切,但依然会为这三个男人的梦想叫好;即便三个合伙人的英语发音实在是很“屌丝”,但依旧不会阻碍青春能量的迸发;即便有《致青春》在前,但看完《中国合伙人》后还是觉得,这才叫真正的致青春,因为青春不是帅哥美女的专属,不是一代人的专属,青春,属于每个人,哪怕你是个二愣子,哪怕你是个纯屌丝,哪怕我就是不爱背单词。

篇四:电影观后感800字

为了庆祝建国60周年,我们郭里园小学 组织全校老师观看了《建国大业》这部影片。9月25日,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在电影院观看了电影《建国大业》,让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 国主义教育,对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有了更具体的了解,让年轻一代的我有了更多、更深刻的认识。

电影将重大历史事件在宏观和微观间切换,增强了影片的历史感和真实感,从45年重庆谈判讲起,讲到谈判破裂,内战爆发,三大战役,其间穿插了敌机轰炸中毛泽东的淡定沉着,闻一多的慷慨就义,傅作义被女儿感召,李宗仁履新后的无奈,蒋经国稳定上海经济,国际上对于共-产-党、国民党的态度等小故事,展示了共-产-党、国民党、各个民-主党派几十位人物不同的立尝思想、做法,人物性格形象鲜明,让人印象深刻。

当我看到刘烨扮演的小兵角色,在向仪仗车上的毛主席敬军礼时那坚毅而充满信念的目光,让我们不难理解人民解放军为什么 是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队伍;当我们看到蒋介石一声长叹说:反腐,亡党,不反腐,亡国,让我们看到一支腐-败的政党灭亡的必然性。当我们看到共-产-党人的礼贤下士,虚怀若谷;国民党对民-主人士的威逼利诱,疯狂杀戮,一个政党的从容大气与另一个政党的狭隘猥琐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等等这些昭示了一个颠扑不破,四海皆准的真理。一个成熟健康的政党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必须能不断完善自己,修正自己,让自身的肌体保持青春与活力,否则必将被历史所淘汰。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事事想着人民。

这部影片在短短2个多小时的时间内,再现了我国从1945年抗日战争 结束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了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主党派在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和衷共济,团结奋斗,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整部影片内容十分的饱满、紧凑。

影片展现的新中国成立的艰难过程,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我们的中国共-产-党是多么伟大,他们总是事事想着人民的利益,为了全国人民,为了解放新中国,他们不怕辛苦和困难,最终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和平安乐的家――成立了新中国。感谢中国共-产-党,感谢你们让祖国变得如此繁荣富强,是你们让我们这祖国的下一代享受这么美好幸福 的生活 。作为教师的我也一定会继续努力学习 ,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扎实教育基本功,积累教学经验,努力提升教学水平,继承、发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4篇:《误杀》电影观后感800字

作为《误杀》中最受观众期待的角色,在片中首次解锁女警形象的陈冲亦是电影的一大亮点。小编整理了《误杀》电影观后感800字精选,希望能帮助到您。

《误杀》电影观后感800字精选【1】

先导预告将故事浮出水面,核心人物李维杰(肖央饰)遭受警察审问,却让妻子阿玉(谭卓饰)和两个女儿缄口不语,是无辜冤枉还是另有隐情?每个人都自以为手握了真正的真相,可是真相到底是什么?面对女警察拉揾(陈冲饰)的盘问冷静应对,眼神坚定。不到1分钟的预告释放众多信息,如此高质量的预告让网友直呼没看够!

一同发布的“蒙太奇”海报更可谓别出心裁,将电影剪辑手法“蒙太奇”的概念引入其中。绵延的公路在尽头变化成电影胶片,巨大的剪刀操控者一切,“黄色小汽车”的命运究竟如何?极具风格化的海报背后也体现出了制作团队的用心。

此前,陈思诚首任电影《误杀》监制的消息一经放出,已经引发期待。此番,随着肖央、谭卓、陈冲等实力派阵容的曝光,更增加大众对影片品质的信心。预告中,肖央将一改往日形象,在片中饰演父亲李维杰,同时也是案件的核心嫌疑人;出演过《Hello!树先生》、《我不是药神》等多部口碑佳作的谭卓饰演李维杰的妻子阿玉;奥斯卡最佳影片《末代皇帝》的女主角,国际影星陈冲在影片中饰演铁腕女警官拉揾,眼神犀利、捕捉案件细节;更有金像奖提名影帝姜皓文、老戏骨秦沛等演员加盟,全员演技派同台,必将带来一场酣畅淋漓的观影体验。

据悉,电影《误杀》改编翻拍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拥有良好的剧作基础。高品质预告片一经发布便引发期待,此次剧情更聚焦于“误杀”案件,犯罪大片与现实题材相结合,话题性十足,相信会带来更深层次的思考。

《误杀》电影观后感800字精选【2】

“眼神有戏”、“感觉有大事发生”、“光是看这张海报就可以脑补一出大戏”……等等评价是网友们对今日所发布的这款“对决”版海报的第一印象。

肖央以爱为名上演高智商脑力角逐

不久之前,凭借“眼神杀”问鼎热搜的肖央,在今日发布的这款海报中带领着谭卓、陈冲和片中的两个女儿一起诠释出“眼神杀”的真谛。海报上肖央独自站在画面前方,神情坚毅地将谭卓和女儿们护在身后,而目光似剑的谭卓亦是将“为母则刚”四个字诠释得淋漓尽致,给人一种灾难来临时奋不顾身誓要保护家人的即视感。

而在片中首次挑战女警角色的陈冲,一个回眸不仅将她身上的冷傲气质泄露无疑,凌厉的眼神更是向观众传递出了她在片中的霸气警官形象,与肖央形成鲜明的对比,一种“高手对决”的气息扑面而来!在这一起高智商的“反杀”背后究竟藏着什么惊天秘密?而众人极力保护的又是什么还未揭晓的真相谜团?

《误杀》电影观后感800字精选【3】

肖央、谭卓、陈冲三位作为风格极其鲜明的实力派演员,他们的经典角色形象早已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如何在《误杀》中让观众重新认识自己,成为了三位演员的首要问题!对于喜剧形象出身的肖央来说, “我没有孩子却要演一个17岁孩子的父亲”,这是李维杰这个角色带给肖央的一次巨大挑战。首次尝试父亲角色,就要面对事关女儿生死的难题,在他绞尽脑汁布下惊天迷局的同时,还要力保家人平安。正如上一款海报中所描述的那句“我没什么本事,能做的,只有挡在你们前面”,肖央在这部电影中将身上的父爱本能全部激发出来,让观众看到了一个完全被颠覆的肖央,这无疑是电影曝光后肖央收获无数观众点赞的重要原因。

而对于谭卓来说,阿玉这个角色的挑战性在于人物前后的反差,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平常的时候普通得像个群演,而当事情发生时就完全变了一个人”。在谭卓张力十足的表演加持下,观众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前后性格反差极大的女人,更是一个为了保护孩子可以奋不顾身的母亲形象。

作为《误杀》中最受观众期待的角色,在片中首次解锁女警形象的陈冲亦是电影的一大亮点。“人们并不觉得一个女人到了这个年龄,仍然可以去饰演一个有趣的角色”,这是陈冲对冷酷警长拉韫的第一印象。通过日前电影已经发布的物料来看,陈冲对于这个角色的解读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在疑似孩子被谋杀时她可以一秒变成“野兽”,在得知真相后也可以瞬间转化为柔弱的母亲。三位主演在片中的突破性演出,不但给电影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给了观众一次重新认识他们的机会。

第5篇:建党伟业电影观后感800字

观看《建党伟业》这部恢宏的革命历史巨片,对重温党走过的光辉历程,激励党员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构建和-谐社会,开创美好未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建党伟业电影观后感800字精选,希望你喜欢。

建党伟业电影观后感800字精选1

《建党伟业》是建国三部曲中我刷了n遍的电影,该片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开始一直叙述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为止共10年间中国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自己每看一次都能从影片品到不一样的东西,但唯一不变的便是对爱国伟人的敬畏。

在动荡年代中,爱国伟人们为国家的兴亡奔走呼号,四处宣讲,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用他们的鲜血为我们铺向通往胜利的红毯,这种方式也许你会觉得残忍、血腥,但是正是有了他们的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奉献才将百姓人民从水火中解救出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这些爱国人士,在混乱的国家中努力地找寻救国的方法,影片中好几个充满热血激情的演讲都让我热泪盈眶,有一种仿佛自身就在演讲现场的感觉,那种爱国真挚的情感,让人为之动容。影片中的毛泽东从一个出身农村的普通青年在成为伟大将领的路上不断磨练,与中华一同成长,虽说毛泽东出身平凡但他有自己对中国道路的思考,胸中有宏伟蓝图,这也是我所佩服的。不论前方道路有多么黑暗、未知,他都毫不动摇勇往直前。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千千万万农民身上的那股韧劲,这股韧劲是革命路上源源星光,它不断地壮大自己,望有一天能发出自己璀璨的光芒。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是一个充满激情、热血澎湃德爱国救亡的故事。那时的人们很纯粹,心中装着国家,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联系在一起,将爱国救亡的担子挑在肩上,不信天不信命,把命运牢牢紧抓在自己的手中。影片中出现了很多著名的运动如护国运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等,每当开展一次运动的时候,都会有不少的仁人志士在运动中牺牲,百姓的生活也是深受影响,民不聊生,我们感到愤怒、无奈、哀怨、痛苦,我们也不愿意看到百姓们深受苦楚。影片五四运动爆发时有一个学生青年说“谭嗣同说过,各国变法无不有牺牲者,今国变法,流血、牺牲,自我辈始”说完此话游行学生们的爱国热情被熊熊点燃,而我心中也感到一股暖流不断涌入。

是啊!没有这些英勇无畏牺牲的先辈,怎们还会有如此平和的今天,我们有幸生活在二十一世纪没有战争的中国,这些都是先辈们拼了命给我们换来的,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缅怀先人,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活着。我们有我们需要肩负的历史使命,继承伟人的衣钵,为国家出一份力,建设美好祖国!

建党伟业电影观后感800字精选2

电影讲述的是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间的10年时间,当时的中国军阀割据,民不聊生,政府无能,社会灰暗。国家饱受外敌入侵之苦,实力上的差距使得清政府不断的求和、不断的赔偿,就这样,一个个贻害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不平等的条约签订了。然而即使是作为战胜国出使巴黎和会依然外交失败,这才幡然醒悟:弱国无外交!

有志之士在黑暗中探索者救国图存之路,师夷长技以制夷,学美学英学法学德,在实践中一步步艰难前行。终于十月革命的医生炮响为中国革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李大钊称之为“庶民的革命”。只有将广大的无产者联合起来才能救中国,只有“庶民的革命”才能为中国迎来新鲜的血液。随后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一大批革命先驱达成共识,向广大的工农兄弟宣传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传遍神州大地!渐渐地,国人认识到“庶民的革命”是拯救中华民族的唯一出路!

接着五四运动爆发了。全国的大学生无数的仁人志士的爱国热情被彻底激发。“声讨国贼”、“救我中华”,这一声声声嘶力竭的呐喊无不激荡着我们的心,不禁让我深深的感受到在那动荡的年代,我们共产党人为国家民族的存亡抛洒热血的炽热情怀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当见到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人们感到雀跃与自豪,对未来充满期待;当宋教仁遇刺时,我恨不得上前一枪崩了那个刺客;当袁世凯为了一己之私利,秘密接受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时,我恨不得上去一脚把他踩扁在脚下;当张勋跪在溥仪脚下痛哭时,我们并不为他的愚忠而感动,反而为皇权思想在国人的意识里潜存而忧虑;当蒋介石扮成医护人员刺杀光复会成员陶成章时,我们为革命党内部派系斗争的严重后果而担忧;当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与辜鸿铭进行辩论时,我们可以看出新旧思想在当时高层知识分子中斗争的严酷;当我们听到中方代表顾维钧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所说的那些话时,我们在愤怒的同时,又不得不深思“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真谛。

看完整部电影,我感概良多。被那个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时代所震撼,被那群心系国家情牵百姓的先驱所感动,被那种为国献身死而后已的精神所折服。最记得蔡锷与小凤仙诀别时的那句话:“七尺之躯,已许国,难以许卿。”这不是借口,是一种担当,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

作为21世纪的青年,我感到汗颜。在那个**的年代,条件如此艰苦,但我们的前辈仍立志“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用自己的青春去书写历史的传奇。

犹记得片中青年毛泽东只身一人从湖南长沙远赴北京,身无分文曲目无亲,但却还是带着为赴法留学的学生筹款的在我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愕然,是什么让他如此自信,是什么让他如此强大?我深思…是理想,是信念,是青春的热血和无比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他们别无选择,必须行动起来拯救国家于水深火热之中,否则只能成为亡国奴。或许是时势造英雄,**的年代成就了一代伟人,更成就了一个民族!

建党伟业电影观后感800字精选3

曾经有过和80后同龄人一样的困惑和愤懑,困惑舆论说我们是“垮掉的一代”,愤懑这个时代给80后生存空间的诸多压力,譬如考学、工作、成家立业等等。但看过庆祝建党90周年献礼大片《建党伟业》后,我突然对自身及周遭的一切有了新的审视和感悟,我不禁扪心自问:这个时代真的亏待我们了吗?我们又真正从中索取了多少,付出了多少?

我们大多习惯了身处和平年代,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去追求更加多姿多彩的多元化生活,去朝着五彩斑斓的梦想去努力奋斗。相比那个备受列强欺凌、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年代,我们不用提心吊胆的辗转流亡、饥寒交迫,至少我们还有和平的生活,追求梦想的权利和实现梦想的可能,所以我们还是幸福的。

当然,我们在通往梦想和成功的路上也会有失败和遭遇不公,但和那些革命先驱者的鲜血和生命比起来,显得渺小和不值一提,因为我们还有更多再来一次的机会,直至获得成功的喜悦。而革命先烈们有的只是前赴后继的坚定信仰,以及将这种信仰托付给同志继续传递的信任,他们甚至大多还没见到过成功的曙光,和他们比起来,我们还是幸福的。

现在有很多人把幸福指数时常挂在嘴边,或抱怨自己的幸福感差,或抱怨国家整体幸福指数不如一些发达国家。孰不知如美国、英国、荷兰、日本这些发达国家,也才是近年来才开始的幸福指数的研究。相比连活下来都不容易的旧社会,我们今天还能座而论是否够幸福,这本身难道不就是一种幸福吗?更何况我们的党和国家历来都把民生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并在大力实践之中,而幸福指数也渐渐成为了各地政府在改善民生道路上的新追求。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改革开放30年来,国人体验的更多的是来自于西方物质文化的浸染,对比解放前,大家追求幸福生活的渴望没有变,但为之奋斗和付出的精神信仰有所缺失。我们往往会身在福中不知福,会更多的患得患失,会感觉迷茫没有目标,而忽略了我为这个社会贡献了什么。或许是如古诗中所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或许是因为国家经济发展处在转型期,从上到下都会感到阵痛,会暂时降低对幸福的感觉,但从这一刻觉醒还不算晚,我们还有用双手去创造美好幸福未来的大好时光。

《建党伟业》让我重温了革命先辈们的纯净信仰,那股为实现理想不惜牺牲一切的强大精神力量,再一次的净化了我的心灵。为了前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生活,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了后人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没有理由不幸福的活着。就让我们一起从现在开始,担起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用最初的平实心态,去携手创造和谐幸福的美好家园,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

建党伟业电影观后感800字精选4

作为一个不学无术的理科生,对历史也是不怎么了解的“历史爱好者”来说。看《建党伟业》就是在看个热闹。然,它动用了如此多的明星。以至于我在繁杂的出场人物中感到信息量太大,脑容量太小,除了类似于邓超,董洁,范冰冰,陈坤,刘德华,周迅等实在出名或者说有特点的明星之外。其他的更多是瞅着面熟,觉得亲切。比如陈独秀,比如李大钊的张嘉译,比如小凤仙的杨颖,杨开慧。甚至连袁世凯的扮演者是周润发都没看出来。毛泽东的扮演者如此出名的刘烨,胡适的扮演者如此出名的吴彦祖,还有包贝尔啊,都不太认识。像黄觉简直就是我曾经的偶像啊,不知道他早在五年前演过这个。还有里面的一个特别可爱,令我感到温暖的一个男生,怎么想都想不起来是谁。不是芈月传中黄轩吗。哎,至于里面的历史人物就更是错综复杂,什么蒋介石,什么邓小平,什么陆小曼!什么梅兰芳!什么汪精卫,翟秋白,我连影都没有看到好不好。邓超饰演的那个一闪而过的角色居然是大名鼎鼎的陈毅?我也是醉了。

确实是有点乱。乱到理不出头绪。除了历史知识的原因。我也可以想见这部电影被批评的程度。作为因建党九十周年应运而生的主流电影。178位演员的明星阵容可谓豪华。大牌明星都得打酱油。将那么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人物关系,政治因素都挤在狭小的两个小时之内。不是宣传就是炒作喽。爱国,爱党,受教育喽。

至于具体的批评声音,豆瓣主页不再允许影评出现,撤销的讨论区和打分。我不是很清楚。可能无非是两个角度。一是影片的制作情节画面方面。二就是关于历史的抹黑,历史态度这种所谓的硬伤方面。下面我只能以自己浅薄的意见,说说自己的观点。

从小到大,我们都被灌输着相对单一的爱国思想。我们了解的历史除了是教科书上那样比较刻板的,僵硬的。就是电视剧中那样神奇的,片面的。可以说,我从来没有好好学过历史。也不知道该相信谁,怎么能让一些事实变得真正的立体,鲜活,真实起来。怎么样还原历史的真相,还原一个历史人物的本来面貌。因为它们,离我还是遥远。

我就在想,当有些人指点江山般的返回自己的见解的时候。他们都是真正了解了吗?

关于这部《建党伟业》我个人认为还是不错的。对青少年来讲,还是很有教育意义的。而这样的教育,就算是盲目的,不是那么清晰理智的,也仍然是必要的。因为,它代表的是一种精神。

建党伟业电影观后感800字精选5

《建党伟业》我觉得拍得非常不错,故事从1911年辛亥革命讲起一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可歌可泣的一页,几乎参与其中的每个人,如毛泽东、孙中山、胡适、袁世凯-----等等,都是可以单独写一部电影了,要把如此众多的人和事在短短二个小时内说清楚,其实根本不可能,因此不可避免剧中人物形象丰满的不多,但历史事件述说着非常清楚例如毛泽东和杨开慧的爱情以及毛泽东和他的朋友们苦苦寻求救国之路的历程,

是《建党伟业》浓墨刻画的另一条主线,刘烨演着毛泽东确实不错,让人耳目一新,尤其是他演着青年毛泽东初到北大,虽颇有乡下人进城的感觉,但他热爱先进知识的那股干劲儿与一心为国的思想就似乎已经注定了后来的一切。他听胡适讲课时与胡适的对话,总会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他与杨开慧的爱情平淡之中的深情,不由的让人想起这一家的结局,这位伟大的革命家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了太多的贡献与牺牲。

以陈独秀、李大钊为首的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探索,以及因此而和以胡适、辜鸿铭等国学大师为首的保守思想的辩论和冲突,是《建党伟业》写着很精彩的第二条主线,

冯远征演出了陈独秀特有的领袖魅力,看完《建党伟业》,你会觉得,没有陈独秀,可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没有这样顺利。

《建党伟业》这个标题可以说是突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大事,看后的第一感觉是电影里的故事太多,中心思想比较模糊。当然了电影脉络还是十分清晰,可能是这部电影本身涉及的内容太多太杂,跟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件大事紧密相联的历史事件太多了有关,如果交代不详细,可能会适得其反。跟大多数电影不一样的是,这部电影的故事太多,

实际上很多电影从头到尾就一个故事,你想让它中心思想不突出也不行。从这个角度讲,本篇的导演以及编剧,要把一切做到完美确实难度很大,用一部电影把这么重大的历史事件交代清楚,让观众们满意,恐怕还需要努力。

然后就是尊重历史事实。跟很多历史题材的电影一样,怎么样还原历史的真实面目,都是比较棘手的难题。《建党伟业》真的是有独到之处,我相信应该是不会有观众质疑电影的内容脱离历史事实了。我们曾经看到的历史题材方面的电影,尤其是历史比较久远一点,有的真的是胡编乱造的,跟原来的历史估计没什么瓜葛了,除了借用一下题目以外。我觉得,这方面一定要把好关,给观众的感受和印象十分重要。历史的东西,歪曲了,会害人的,影响孩子教育的。

最后的想法是我们是幸福的。曾经有过和80后同龄人一样的困惑和愤懑,困惑舆论说我们是“垮掉的一代”,愤懑这个时代给80后生存空间的诸多压力,譬如考学、工作、成家立业等等。但看过庆祝建党90周年献礼大片《建党伟业》后,我突然对自身及周遭的一切有了新的审视和感悟,我不禁扪心自问:这个时代真的亏待我们了吗?如果有那是什么?身处和平年代,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去追求更加多姿多彩的多元化生活,去朝着五彩斑斓的梦想去努力奋斗。相比那个备受列强欺凌、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年代,我们不用提心吊胆的辗转流亡、饥寒交迫,至少我们还有和平的生活,追求梦想的权利和实现梦想的可能,所以我们还是幸福的。当然,我们在通往梦想和成功的路上也会有失败和遭遇不公,但和那些革命先驱者的鲜血和生命比起来,显得渺小和不值一提,因为我们还有更多再来一次的机会,直至获得成功的喜悦。

建党伟业电影观后感800字精选

第6篇:我们俩电影观后感800字

本文为我们俩电影观后感800字范文,让我们通过以下的文章来了解。

一部《我们俩》,栖栖遑遑的酸楚,让我很是心疼。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爱情让人唏嘘,忘年之交的友情更叫人浓浓感伤。很中国的电影,院子、老人、孩子,有些贫穷的生活,没法解决的孤独,含蓄真切的爱。人生的结果往往很久很久以后才会有答案,种种深切的感受常常不能言说,我们脆弱的生命最难以承受什么?真情。平淡的,琐碎的,才是,真情……

《我们俩》上映于XX年,算是老片了,初次看到是18岁时,只晓得感动,不能解真情。经历这些年的成长,终于明白不论经过怎样的时间,那个胡同深处破落寂寞的老四合院里的冬春夏秋,从皑皑飞雪到倾盆之雨再到满山黄叶,才是在这世上实实在在的不可轮回、永不褪色的真情,人生如四季,春夏秋冬走完,生命也将近,无论完美与否。

故事简单,拍摄手法也简单,音乐、对白更异常简单。它从最普通的角度,展示了人与人之间最朴实清淡的的真情:一位戏剧学院的女大学生租了老太太一间简陋的小屋,两人在一个四合院里共同生活了三个季度,随后小马搬出去与男友一起生活,老太太则寿终正寝。我看来,这是一个不是结局的结局,因为心疼。

生活中很多老人是把人生看得很透的,而电影《我们俩》,老太太是孩子般脑筋、锱铢必较把人生看得很浅。在风雪交加的冬天,小女孩找到了老太太说要租一间四合院里的房子,老太太作为四合院的房东一生未婚、带着硬硬的坏脾气,斤斤计较电话费、煤气费,小女孩也不像钟表那样循规蹈矩,他们在互相争吵中排斥着对方。

当春天来临,就像冬雪融化,她们的关系也随着这冬天的消逝开始缓和。

日子的脚步走到了夏天,就像这个季节的颜色,她们的生活展现着盎然生机,小女孩为老太太洗头发、为她录下“老太太的一天”的录像;而老太太在大雨倾盆的夜晚劝解失恋的女孩。

又是一个新的冬天,是小女孩要离开的时候;老太太最悲伤的时候,是对人生看透的时候。小女孩离开了,离开那个老太太一敲拐杖她就会出现的院子,离开那个跟老太太吵架斗嘴的院子。小女孩离开了,留给老太太的是像一盘清淡口味菜一般的生活,少了刺激,日子再也生产不出热闹来。

她们俩相遇的时候,老太太看人生太浅显,情感尽是迟钝的;她们俩分离的时候,老太太看透了生活,欲要倾诉,因病倒了,也就说不出话来。

其实敏感与迟钝是殊途同归的,前者对人生看的太透,后者对人生看得太浅。得出相同的结论:人生没有意思。要活的有意思:思想应处在应该在敏感与迟钝之间的。不至于太明白也不至于太糊涂;不至于汲汲于金钱不至于深沉于哲思。

在那个冬天,在混沌迟钝的思想里,老太太看重金钱,她用“强”与“硬”把自己内心深处的孤独伪装;下一个冬天,老太太已转变成了生活中的“明白老人”们,只是哲理在嘴边,老太太讲述不出了。快乐的日子是两个冬天之间的季节,那个暖暖的春天,那个绿意盎然的夏天,那个满满感动的秋天,那个既不糊涂也不明白的日子。

想到我们与老人,代沟的跨越不仅仅是单方的责任。因为我们太过糊涂,所以老人们教我们如何明白;身边的老人们耐心讲诉着道理,而我们却失去了耐心。也许当处于那种情感迟钝与情感敏感的中间段时,当我们不再那么糊涂的义无反顾向前走追逐着奖杯奖牌,追求金钱,热衷于名利;老人们不再只是一直倾诉着过去的故事,讲诉着过去的经验和把人生看透的哲思,那时候当老人向前赶一赶、我们向后退一退,我们就会在看得透与看得浅之间的人生路上遇见,然后两代人就不会在无语的代沟边上徘徊了吧。

古琴所鸣奏出来的背景乐曲,使这个寒冷的冬天充满着古典的传统韵味。一个骑着单车的女孩,穿着军大衣,围巾裹得严严实实,脸冻得通红,漏出两只漆黑的大眼睛。在冰雪覆盖的清晨,她穿过大街,穿过小巷,最后在一个古老的北京四合院胡同口停下。门轻轻地被推开了,镜头中出现了一个老太太

上一篇:车间主任kpi下一篇:家长会优秀学生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