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意义

2022-09-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意义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教育意义与作用

摘 要:审美,就是对审美对象进行美的感受、欣赏、评价和判断。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品味与审美情趣,也是语文课程的目标之一。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我觉得必须充分认识语文阅读教学在审美教育中的巨大作用,并有责任去利用教学之便,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审美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审美教育; 意义

审美感受是指经由感觉器官进达心理活动而对美的事物进行感知的能力。对美的感受是一个极为个性化的过程,只有通过审美主体的切身体察与感受,才能与美的事物发生关系, 因此,感知是审美活动形成的基础。在现代教育中,在培养、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过程中,审美教育占有特殊的地位。审美,就是对审美对象进行美的感受、欣赏、评价和判断。我们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美,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占了很大的比例,也是小学语文中最基础的知识,要让小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审美感觉,就要从阅读开始。小时候也是人们形成审美观最关键的时候,并且在日后不断地发展成熟。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中,所采用的文章都是中华五千年来最经典的文章,也是中华文化的积淀,通过这些具有民族化的文章来强化阅读审美构建,是最好的题材,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阅读审美有深刻的意义。审美观的形成是通过不断对美的事物的了解,然后在心中形成一种意识,是具有时代性、民族性的。对于小学生而言,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就应该在小学的黄金时间,从而为将来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一定的便利,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一、塑造健康的人格

一个富有创新能力的人,首先应是一个人格完善的人。一个人的审美趣味与道德意识、审美人格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人的审美趣味是高尚的,他的思想和人格就会高尚。蔡元培先生认为,趣味应通过美育来陶养。他说:“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而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语文教学,有着丰富的人格教育因素。这些审美因素有助于优化学生人格的审美结构,培养学生真、善、美统一的健康人格。

“美”的熏陶是创造性人格雕塑的基础。语文教材展现的就是美的世界。描写泰山、黄河的,那是山川之美;歌咏秦皇汉武的,那是历史之美;展现诗赋词曲的,那是文学之美;介绍故宫、景泰蓝的,那是工艺之美。正是美的熏陶,铸就了华夏的礼仪和传统的美德;正是美的动力,促进人们在真、善、美的追求中形成了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个性,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二、造就独特的个性

个性是一个人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意味着独特性,积极有益的个性特征是创造性的内在依据,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个性越鲜明,创造力就越强。语文审美教育的个性鲜明性表现在语文审美教育能够突出显现作者、教师、学生的个性,并能最有效地培养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

三、培养审美创造力

审美创造力的培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文教材中,许多篇目思想美、情感美、意境美、人物美、语言美。那么,我们对学生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就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让学生真正认识教材为我们提供的各类审美对象,从而培养学生审美发现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审美教育能最有效地提高创造力,因为美不仅仅是促使人们追求真理、发现真理的重要动力,而且通过审美艺术实践培养起来的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是人们进行探索的智慧源泉之一,是科学发明的诱发剂。

四、提升审美情趣品位

审美情趣虽然显现为一种“情性”过程, 内在地却是一种“智性”活动。李贽在《水浒传》评点中主张“天下文章当以趣为第一”。语文教学要紧紧抓住体现“智性快感”的真正的“趣”。语文是具有强烈思想性的工具,教材中的课文不论体裁、语体、风格,也不论古今中外,共通之处就在于都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融合体,而语文的思想性则取决于语言文字的文以载道的人文性,表情达意的情意性。人是语言的主体,人又是有情感的人,在不断的感知过程中心灵会受到触动,精神会受到满足和愉悦,潜移默化,达到陶冶审美情趣的目的。每一篇文章的作者,他们的创作本意既是对人间真实的审视、理解、表露,也是对自身内心世界的坦诚描绘,并给予他人以益处和乐趣。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语文教材所载入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美文,可读性强,琅琅上口,篇篇寄予深深的情和意,要引导学生充分的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融真情,在品读中悟人生。其次要在思辩中感悟情趣。“思考”“辩析”中感悟是一种形之有效的方法,教师要根据课文题材、体裁、思路、风格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在讲授过程中有意启发引导,让学生站在审美主体的角度,对审美客体充分认识、体验、评判,陶冶审美情感。再次教师也要以自己的思考与激情打动学生。教师在课堂表现出来的教学激情,其实就是教师审美情趣自然流泻的主渠道。教学激情犹如火种,缺少了它,就无法燃起课堂上浓密绚烂的求知渴望、思考状态、盎然兴味的光焰。教学激情绝不是浮泛的、做作的虚情假意;相反,教学激情有赖于教师整个人格结构、知识结构、审美理想的全员参与, 缺一无法完成。

参考文献:

[1]王朝闻.《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M)2006年123-126页

[2]戚廷贵.《美学原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M)2006年423-429页

[3]彭富春.《哲学美学导论》,人民出版社(M)2005年78-83页

[4]朱凤鸣.《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初论》,科教文汇,2008年4月上旬刊36-39页

作者:张红艳

第2篇: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意义探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改变,不仅提高了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同时也意识到了教学方法的重要性。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一直备受关注,同时语文与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因此语文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对学生的要求也更高。作文素材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而课外阅读是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好方法,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锻炼与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还比较小,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没有发育成熟,活泼好动是他们的特点。学生在上课时往往做不到时时刻刻保持注意力集中,很容易走神,这不利于教师对课堂的管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比较低。但同时,学生也比较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一旦他们对一件事物有了兴趣,就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课外閱读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外书里有许多生动形象的小故事,不仅有文字,还会配插图,具备内容丰富、简单易懂等多重优势,这点刚好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因此课外阅读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时,教师需要准备大量的课外阅读资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课外书阅读,长此以往,学生就能把课外阅读当作一种乐趣。

2.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小学生都面临着对知识点记忆不深、提笔忘字、缺少写作素材、想象力发挥不理想的问题,而课外阅读可以有效地改善这些问题。课外阅读中包含寓言故事、诗歌、科幻以及童话等多种的读物,学生通过扩大课外阅读量,突破了课堂教学内容单一的限制,有利于大量积累写作素材。另外,教师要充分发挥督促和指导的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及时做好阅读笔记,通过写的方式加强对知识的记忆,随时翻看笔记,筛选优秀的内容作为写作素材,并运用到作文中。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有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增加知识储备,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3.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社会经济以及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新时期的语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优秀的课外读物所蕴含的情感极易感染小学生,再加上小学生好奇心和模仿能力较强,对感兴趣的内容都会付诸行动去效仿。比如,学生在阅读《十万个为什么》时,对其中列举的新鲜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会产生探索奥秘的心理;在阅读《我要做个好孩子》时,学生会根据示例反观到自己的行为,向优秀行为学习。通过课外阅读,在知、情、意、行多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4.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书籍是陪伴学生一生的朋友,作为人生发展的有益补充,要在小学阶段就让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终身阅读的价值观念。家长和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思想观念,认识到课外阅读并非闲杂书籍,主动帮助小学生扩大课外阅读范围。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接触到的优秀事迹和精神内涵都可以成为作文的素材,积极思考优秀作品的写作方式,学习其基本框架结构和语言运用方式,最终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模式。家长和教师要为小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为学生语文学习和作文写作提供便利条件,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5.明确写作方向

小学生的写作处于初始阶段,对作文基本方向和思路的确定较难,而课外阅读通过加大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大量的中总结出写作的基本规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做阅读笔记,比如列举文章提纲、找到文章论述基本点、确定文章蕴含的感情等。课外阅读之后的总结,可以帮助学生确定作文的基本写作方法,明确写作方向。除此之外,课外阅读拉近了小学生和社会的距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学会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去面对问题,从多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运用到写作中。

课外阅读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意义明显,教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课外阅读的优势,鼓励支持学生增加课外阅读量,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为学生构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另外,要加强和家长的交流沟通,学校和家庭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刘晓瑜

第3篇: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指导的意义

摘 要:本文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指导的意义为题,从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指导的意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应该注意的问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指导应用的策略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寻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指导应用的科学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写作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化社会的不断进步,大量先进、科学且具有现实意义的教学方式开始逐渐走入我国小学教学人员的视线中。而在我国大力提倡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很多小学也开始加大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力度,在改革的过程中,一些教职人员开始注意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指导的重要性。

一、 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指导的意义

事实上,学生在小学阶段养成优秀的阅读素养是具有非常重大的教学意义的,一方面,学生在步入初中后,将面对文言文阅读以及其他的阅读类型的习题,学生如果能够在小学阶段养成优秀的阅读素养,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在步入初中后接受初中阅读教学,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另一方面,学生在小学阶段正处于重要的塑型阶段,如果教师能够加大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这就能够让学生在小学阶段树立起自身的阅读习惯,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 不能喧宾夺主,忽略阅读教学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指导的过程中,不能荒废了阅读主业,而偏重于写作方面的指导,就会顾此失彼,影响了客观基础的教学,再则,如果阅读不过关,就谈不上成功提升学生写作的能力,所以一定要避免喧宾夺主而忽略阅读教学的问题发生。

(二) 不能良莠不齐,误导写作方法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指导的过程中,如果想通过阅读来指导学生的写作方法,通过阅读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不能把这种教学思想灌输到每一篇阅读作品中去,而是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进行展开学习,要竭力避免良莠不齐、毫无选择,会因为一些不很典型的阅读作品,影响了学生们对写作知识的理解。

(三) 不能贪功冒进,产生厌学情绪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指导的过程中,抓好阅读、抓牢阅读,不能有负担、加担子,认为阅读和写作应该齐头并进,这样会导致学生对阅读乃至对写作产生厌烦、厌学情绪,所以说,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指导的过程中,贪功冒进的问题一定要千方百计地规避。

三、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指导应用的策略

(一) 抓精阅读教学,为写作打好基础

对于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指导并科学成功应用,需要抓精阅读教学,就是要从阅读教学理论、阅读教学方式、阅读教学机制等多个方面入手,把小学语文阅读抓好,教出质量,教出成绩。只有阅读抓精抓实了,才能为写作方法的引入、为切入写作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创新阅读教学理论,先不急于融入写作内容,但是可以深入浅出、重情重理地进行剖析和解读,引导学生进入一个与作者共同创作进程的联想空间;其次,活化阅读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游戏及情景教学,让阅读课堂生动起来,让阅读课堂能够给学生们创建求知欲望强烈的优质课堂,打造喜欢阅读、优于阅读的学习气氛;第三,建立健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机制,形成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教育机制,在整个小学语文阅读及写作方法指导应用领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指导的过程中,为通过阅读、引入写作学习奠定浓厚的学習基础和知识基础。

(二) 选精阅读作品,为写作提供样板

对于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成功科学渗透写作方法指导,需要通过选精阅读作品,为写作教学的引导和引入开启平台,毋庸置疑,在如千篇的阅读教学作品中,不可能篇篇都是精品,不可能篇篇对于小学生写作引导都能起到最佳学习效果,这就需要语文老师有一个精选的过程,把所学习的阅读篇章分成列、排成队、细化成门类,然后进行教学研究,通过语文组形成的领导机构,进行精挑细选,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把阅读作品中的写作样板拿出来。样板选定后,对样板进行逐一剖析解读,就每一篇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脉络、创作方法等形成教案,然后再到课堂上让学生们进行阅读学习,这时,就可以通过仿写、背诵等方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指导的过程中,让学生领会其中优秀的写作方法,融入自身的创作中去。

(三) 做精阅读计划,为写作循序渐进

对于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科学成功应用写作方法并提升学生阅读写作水平,必须要做精阅读计划,也就是阅读加写作的学习计划,从而为了通过阅读而循序渐进地推进写作教学而制定出明晰的脉络和明确的目标。前文已经提及,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指导的过程中,既要抓好阅读、抓牢阅读,又不能让学生有负担、加担子,要让学生们欣然接受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让阅读和写作齐头并进、互相辅助、相得益彰,千方百计地要避免贪功冒进让学生对阅读乃至对写作产生厌烦、厌学情绪。那么,在制定学习阅读计划和写作计划时,就要科学合理、行之有效,标明序时进度,其中包括节点、时限和最终要取得的教学成就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既包括阶段性教学目标,也包括周期性,就是以年度、学期、月份为节点的工作目标,同时,还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细化,就是细化成每一节课的任务目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指导的过程中,做精、做合理了阅读和写作计划,就可以循序渐进地推进,边推进、边总结,最后实现成功教学、成功阅读、成功写作。

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写作方法指导的教学策略,学生将通过学校对自身语文阅读素养的培养而受益匪浅,教师也需要纠正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改进,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彻底落实。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增强语文学习能力,将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有效地提高上去。

参考文献:

[1]焦芳红.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的实效性研究[J].亚太教育,2015(29):143.

[2]宋秋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指导的意义[J].学周刊,2013(22):175.

[3]何静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J].语文学刊,2012(20):84-85.

作者简介:

陈素琴,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奎洋中心小学。

作者:陈素琴

第4篇:小学语文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和策略

教师:黄学辉

人们的日常阅读活动主要分为三种方式,即单篇文章阅读、多篇文章阅读和整本书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阅读多篇文章,进行群文阅读,能够有效地改善教师实施阅读教学的效果,弥补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不足,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实施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所谓群文阅读就是教师在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多篇相互关联的文章。群文阅读这种教学方式是一种新的拓展学生阅读的教学方式,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数量和速度的培养以及学生在多篇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对于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意义,其具体意义如下。

1、合理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数量

所谓群文阅读教学,指的是教师在单位时间内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使学生阅读多篇与教学相关联的文章。通过尽可能多的阅读来积累更多的知识,这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一种传统模式,也是一种值得传承的宝贵经验。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教材中的课文阅读十分重视。但是,仅靠教材的阅读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小学共有语文教材12册,大约每册含包30篇课文,以每篇500字来计算,小学语文教材的总阅读量大约为15万字,用6年阅读这些文字显然不够。实行群文阅读教学,可使得学生在一堂课当中能够阅读大约五篇文章,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数量,拓展阅读覆盖面,从而为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恰当地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人类社会已步入信息化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每天都有大量新的知识诞生。为掌握更多的知识,获得大量的有用信息,就要培养出快速阅读的能力。作为一种技能,快速阅读需要进行长期的培养与训练。而目前通行的语文教学,按照教学计划,一篇大约500字的精读课文一般需要花费两个课时,即使是略读课文也得需要一个课时,这种缓慢的阅读教学模式显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可以使学生在一个课时之内阅读大约五篇文章,从而有效地提升了阅读的速度,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技能,并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3、培养和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目前国内小学的语文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讲解一篇课文要花一个课时的教学时间,而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读完了,也基本理解了课文的内容,教师在剩余的时间内只能不断提问、不断讲解,学生也只能被动回答、被动听讲,由此不能有效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一堂课中可让学生阅读大约五篇文章,且内容多样,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能让学生多阅读、多思考、多陈述、多倾听,从而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地产生阅读的积极性。

4、有效丰富学生的阅读,让学生读得更深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育提出的建议是,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重视朗读和默读。

目前我国的阅读教学大部分都集中在某节课上的某篇课文中,用大量的时间进行咬文嚼字、有感情的朗读,可谓是一种精读与朗读相结合的阅读教学方式。虽然精读的优点很多,但是群文阅读,更容易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可以让学生读到不同风格的作品,并通过比较、归纳、分析、综合等方式来实现阅读的多样化,使略读和默读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为提高学生阅读水平、进行深入阅读提供了可能。

二、小学语文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1、根据不同的主题选择阅读文章

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筛选好文章,通过确定一个主题而将多篇具有相关内容的文章集聚起来,进而避免了阅读内容的杂乱无章。教师可依据教材中每个单元的内容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从中找出阅读主题。群文阅读教学的形式包括课外阅读教学、略读课文教学等,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可根据文章的内容、背景和表达方式等多角度地筛选主题,然后围绕主题选择阅读材料。

2、根据结构层次来设计和组合文章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将筛选好的文章有机地组合起来,不能将多篇文章毫无顺序地拿来让学生阅读,应按一定的顺序、结构将文章排列起来,以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依照文章的主题及特点,组织学生进行举一反三式阅读、分组递进式阅读、反复重读式阅读等。例如,以“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为主题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可先引导学生阅读《小壁虎借尾巴》,让学生了解小壁虎向小鱼、老牛和燕子去借尾巴的各种经历,然后师生一起画出文章内容和情节的结构图;继而,教师再引导学生阅读《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之后再阅读《七颗钻石》和《犟龟》等相关文章,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画出每篇情节和内容的结构图,使学生通过比较发现这些文章中所存在的相同的表达方式。这种一篇带多篇的阅读教学方式,使得教师的教学效率得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3、设计问题

提问可促进学生思考,同时提问也是教师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群文阅读教学的基础是先让学生进行单篇文章的阅读,教学的重点则是指导学生进行多篇文章的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进行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将多篇文章视为一个阅读整体,并设计出具有比较性的、迁移性的或者是冲突性的问题,利用问题将多篇阅读文章联合在一起,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养成重组、延伸、鉴赏和创意等多种阅读素养。

设计比较性的问题是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比较方法具体可分为横向与纵向比较法、内容与形式比较法、相同点与不同点比较法、粗略与精细比较法等多种。

三、结语

开展群文阅读这种有效的教学活动,可以为教师创造出新的教学空间,同时也为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提供了机遇,这也正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

第5篇: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教学意义简述通用版

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方法 (一)诵读法

“诵读”自古以来都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秀方法之一,它可以有效地规避死记硬背带来的弊端。学生在诵读中,感知传统文化蕴含的内在美。通过大量诵读,学生不仅可以从中领悟汉语的魅力、培养语感而且可以丰富语言材料,对写作大有裨益。俗话说:“学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偷”说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到:不少写作能力强的孩子,往往都是博览群书,出口成章的“诵读小达人”。

(二)形成阅读习惯,激发兴趣法

养成阅读习惯,是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应该养成的重要习惯之一。而兴趣是培养学生养成阅读习惯的首要条件。传统文化对小学生来说往往比较晦涩难懂,一下子激不起很大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阅读前,首先要给学生进行相关背景资料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文章写作的背景。其次,教师还要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因为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怎么才能激发学生兴趣?如《石壕吏》教学中,老师可以声情并茂地吟诵此诗,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与悲痛之情感染给学生,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第三,教师还要精心设计授课环节。教学相长,教为先。教师要想让学生掌握一杯水知识,那么教师至少应该具备一桶水的储备。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 (一)一个成语、一句名言警句

具体来说,就是课前掌握一个成语,课后了解一句名言警句。成语是人们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充分体现了汉语博大精深的一种固定短语。它往往具有形式简单而意义精辟的特点,而且成语往往蕴含一个个寓意丰富的小故事。通过课前掌握一个成语,这样既不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久而久之,形成一个好的习惯。不仅潜移默化地熏陶了传统文化知识,而且又可以增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提升阅读水平。名言警句是名人贤士或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中积累下来的精辟而又发人警醒的句子。它不仅闪烁着传统文化智慧的光辉,而且颇具哲理。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这些名言警句或爱国,或诚信;或励志,或修养。让学生记诵积累,分类整理,不仅有利于学生传统美德的培养,而且有利于其爱国热情的树立。

(二)一张古诗文书法写作、一段《论语》精讲

具体来说,就是每周写作一张古诗文书法和精讲一段《论语》经典。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其作品丰富,技巧高超,在世界文学史上堪称一绝。而书法更是中国艺术的国粹。小学阶段,习得一手漂亮的书法,可以说终身受益。每周写作一张古诗文书法,不仅可以让学生练习书法,而且可以积淀文化素养,可谓一举两得。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学习的重要。小学语文教材中也有《论语》节选,但由于是只言片语,学生往往只能停留在浅层的读背层面,很难深入系统理解。通过每周一节课精讲一段《论语》,汲取精华。必要时还让学生扮演孔老夫子和学生模样,摇头晃脑来上一段。不仅让学生学得饶有兴趣,而且还记忆深刻。久而久之,优秀的文化像雨露一样滋润在学生的心田。

(三)一次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成果展示

具体来说,就是每学期给学生提供一个绽放的舞台,让学生积累的文化素材和文化成果适时绽放。内容或书法佳作展示、或《论语》解读笔记展示、或千古美文朗诵比赛或诗词情境短剧表演,甚至是文化专题小论文评比等,都可以有助于学生形成良性的传统文化学习的习惯,增加其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2019年4月在船营区25小学组织的“小蜜蜂悦读节”活动中。我班《观沧海》的精彩展示,就是我们长期以来,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又一次很好佐证。

第6篇: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为阅读能力在语文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力,可是从目前看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阅读教学方面还有着很多不足的地方。在本文中,将对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究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 语文 拓展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利于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还有着很多的问题,只有进行拓展阅读的教学,才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写作水平,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一)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拓展阅读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养成读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产生了兴趣,才可以激发出读书、阅读的激情。拓展阅读原本就有延展性,它能够补充课堂知识,具备了灵活性和相对开放性,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的拓展书籍,能够有效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在小学语文当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语言的积累,开展拓展阅读可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迈向更加宽广的新世界,也更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增长见识,塑造出良好的语文素养,从而更好地积累相关语言知识,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三)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小学语文中,写作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缺少了阅读能力,就会严重阻碍到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开展拓展阅读,可以通过大量阅读来丰富写作的素材,还能够让小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更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如何开展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

(一)营造阅读环境

大家都知道,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环境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阅读课程也是一样的,如果在阅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阅读环境,就能让学生在阅读时更加流畅、放松,从而逐渐进入阅读的世界,慢慢体会文字和其中的思想。教师不但可以营造出良好的阅读环境,还可以作出一定的引导,倘若教师可以给予学生细心的引导,学生也可以从另外一方面受到影响,激发出他们想要阅读的欲望。通过营造出良好的阅读环境,能够将学生的语文水平提高,从而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强化。

(二)引导阅读想象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选择各种不一样的方法来告诉学生,任何事物之间都有着一定的联系。比如说,在你看到一幅很好看的画时,可能就会想到很多与画相关的事物,阅读也是一个道理,在读到一些比较优美的诗句的时候,教师也可以给学生作出想象引导,逐步逐步地延伸开来,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文章当中所要表达的意思。

(三)丰富阅读内容

阅读具有着独特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并不是说只要量大就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的,最关键的就是阅读内容的丰富性是不是可以对学生起到启发的作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材料的选择方面,必须注意与科比的内容进行关联,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一些课本的纰漏,或者增加一些最新的文化知识,从而让学生可以取得全方位的发展。

(四)探究阅读方法

无论是哪一门学科,都会用到一定的方法与技巧,这样才可以让自己学得更好,所以说,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教学中,教师更加需要重视对阅读方法的选择,在进行课堂阅读教学的时候,方法尤其重要。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懂得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对于不同阶段的小学生要运用不一样的方法来传授语文知识。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需要它们放开声音读出来,而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则要教会它们进行默读,把自己的思考一起放到阅读当中。

(五)定期开展活动,进行读书成果的交流

开展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光靠学生的埋头苦读是没有用的,更加需要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另外,教师或是家长,也可以加入到学生之间的交流当中去,像这样来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能够有效地把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激发出来,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培养。

(六)举行与阅读成果相关的比赛

举行与阅读成果相关的比赛,有利于激发出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通过这样的比赛来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可以让学生之间获得更好的互动,与此同时,还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

(七)改革小课堂

在开展拓展阅读教学时,我们可以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把原来“照本宣科”这种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进行改变,让小学生更多的是自愿参与到语文阅读当中,比如说语文教师在讲述阅读方法的时候,可以运用游戏的方法,让学生来扮演阅读材料当中的人物,这样可以使学生深入到阅读材料当中,从而激发出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就拿《峨眉道上》这篇文章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同类文章的阅读,让学生先学习或是温习一下《挑山工》这篇课文,让学生可以自觉领悟到“铺路人”与“挑山工”有着类似的地方,让学生发现其实“铺路人”、“挑山工”和我们是一样的,都是平凡人。运用这种方法把拓展阅读结合起来,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用心观察生活与感悟生活的能力。

三、结语

加强对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教学,可以让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有所提高,大多数学生对语文缺少兴趣是因为缺乏语文阅读。开展拓展阅读教学,不但能够提升小学生的语感,激发出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增加文化积淀,拓宽视野,让他们的创造力得到提升,特别是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晓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拓展延伸的必要性》[N].中国校外教育,2013

第7篇:让阅读教学彰显活力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分析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提倡:将阅读与精神探求相结合。这对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和增强学生学习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它也影响着学生以后对阅读的理解以及学习。鉴于此,为了切实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本文则针对当前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提出有效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以期能够促进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策略分析

阅读作为学生汲取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和基本途径,其逐渐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小学生的阅读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阅读兴趣低,阅读能力差等问题,导致小学生的阅读水平普遍不高。对此,教师应当在小学教学中重视阅读教学的质量,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下面,文章以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来展开简要的分析与研究。[1]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阅读过于注重题海战术

学校老师在中国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在教小学生如何加强记忆的过程中,并不重视记忆的方法和技巧,而是通过布置大量的试题和练习册来提升学生的做题能力和应试能力,从而有效应付考试,拿得高分。看似可行的方法,并没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相反,提高的是学生的仿照能力。这样的做题战术,不仅浪费了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还束缚了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散发。[2]

2.教师讲解过程过于机械化

众所周知,阅读是词、句子以及段落共同构成的。所以,教师在讲解一篇完整的文章时,应该通过层层递进的分析方法进行教学,并根据课文的难易程度设置相关的问题情景。然而,很多语文教师却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顾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课文的难易程度,直接给学生提出一些生硬、晦涩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这种阅读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来说是毫无帮助的,反而会使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恐惧心理,甚至是抵触。事实证明,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的。因此需要教师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二、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方法策略

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自己,学生在学习语文时,一定要有端正的态度,这是学习语文阅读的首要条件。当然,教师也要改进教学方法,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效率才能有所提高,真正的良性课堂才能有所形成。

1.减少题海战术,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题海战术是一种相当耗费时间的教学方法,往往事倍功半。所以,我认为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学生熟悉的教学活动如:诗歌朗诵《火烧云》、名著阅读、情景短剧《观潮》等。小学生对于比较熟悉的课文和活动往往会有很高参与度和积极性,这样既在活动中融入了课文知识,提高了学习兴趣,还愉悦了身心。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止是课本和老师。学生从课本和老师那里学得的知识都是间接知识,所以,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取直接知识,这样的知识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益处。

例如,在学习《绿叶的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感受大自然并观察树木的“绿叶”,并把自己的观察和感悟写成日记或者观后感。同时,鼓励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绿叶及其特点。通过提问学生“绿叶可以作什么用?绿叶和梦又有什么联系呢?”,由此引起学生深入探究自然、探究课文的兴趣。学生的亲身体验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样亲近大自然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愉悦身心,还能不断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学习的快乐,这对培养其阅读兴趣大有裨益。

2.创设问题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情景教学是吸引他们注意力最好的教学方法,根据小学生的兴趣进行语文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小学生喜欢看动画听声音,喜欢声情并茂的小故事,那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阅读教学。

例如,在学习《小麻雀》这一课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让同学们了解麻雀是什么模样;接着通过朋友间谈话的口吻提问学生“你们见过麻雀吗?一般什么季节我们可以见到麻雀呢?”以题外话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动脑思考的状态。其次,小学生还容易被鲜艳的色彩所吸引,这时教师就可以是通过简单的手工制作或者绘画给学生提供一只麻雀的模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制作能够让小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才是真正引起他们好奇心和兴趣的法宝。所以,有效的情景设置不仅能激发他们的探求欲望,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3]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着重阐述了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笔者认为,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能够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有意识地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心理特征来进行阅读教学,且长此以往,那么,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一定会大有进步,语文阅读教学也一定会健康发展。所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4]

参考文献

[1]唐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J].科教导刊(下旬),2017,01:146-147.

[2]蒋军.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提升阅读能力的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1,07:29.

[3]郑憬丰.构建活力、开放、延伸的小学语文学习型高效课堂――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J].知识窗(教师版),2016,08:34-35.

[4]?⑹炕?.分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实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6,18:31.

第8篇:关于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现实意义的探索

摘 要:童话是许多孩子幼年时期的梦想摇篮,也是孩子的美好愿景以及精神寄托。因此,童话对于小学生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童话教学也逐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主要根据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5-0040-01

对于小学生来说,童话故事充满了无限的幻想和美妙,可以为其带来无限惊喜,童话故事是极为特殊、深受小学生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对小学生进行童话教学,可以在熏陶童话文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教师在讲述童话故事的同时,也乐于将自身故事与生活分享出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加入童话教学环节,可以让学生体会童话故事中展现出来的文学美、表达美以及情节美,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发展其想象力,还可以有效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一、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的缺陷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童话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太简单。学生在小学时期,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处于可塑性特别强的阶段,此时也是小学生接受儿童读物相关教育的最佳阶段。而童话教学正是基于小学生这一时期的特殊心理发展规律而出现的。小学语文童话教材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对于童话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太过简单[1]。教师往往没有站在小学生的角度去考虑、看待童话,从而没有带领、引导学生如何去体会、去感悟。在童话教学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只停留于童话的表面形式,而非深挖童话的内在含义。②教师对于童话教学存在阅读方面的认识偏差。阅读在语文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这一点,但是在实践基础上却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诸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忽视了正确教学方法的指导,从而使课堂阅读变得混乱不堪。因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有限的,通常其基础知识掌握的还不牢靠,基本阅读技能也差强人意[2]。③教师的教学缺乏创新能力。童话教学有别于普通的语文课文教学,其在结合小学生这一阶段的心理特点后,重点在于对小学生的思维开阔和丰富想象力等能力进行培养。因此,童话教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教师作为成年人,其相应的思想有局限性,而且随着阅历丰富,会丧失很多对于童话的浪漫幻想,因此,教师在童话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不能从学生角度出发看问题的状况[3]。

二、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改变策略

(一)创建童话情境,鼓励学生敢于表达

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童话故事中有趣的、生动的语言和孩子进行交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尽可能有意识地利用多样化的方法制造一些讲述童话故事的情境,激发学生想说、敢说的欲望。教师在讲述过程当中,为了能让别人听明白,应该自己通过组织语言,并且使语言更加形象和生动,以此吸引其他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讲授《蜗牛的奖杯》一课时候,教师就可以创设愉快、轻松的教学情境,然后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换位,让学生体验蜗牛形象,并且站在蜗牛的角度互相进行交流,切实体验童话情境。学生假设自己就是一只得了奖的小蜗牛,然后揣摩小蜗牛内心世界,此时小蜗牛得了冠军必然会表现出得意洋洋的样子,然后教师可以通过采访的方式问道:“小蜗牛呀,飞速比赛赢得冠军,你想不想发表一下自己的获奖感言呢?”,通过这种提问与回答的环节,既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童话角色的带来的趣味,还能不断与教师进行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敢说敢讲的勇气。

(二)感受童话表演乐趣,满足学生交流需求

童话故事中往往会呈现出一些特殊的文学知识,也是最受小学生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每个小学生天生都是表演家,在朗读童话故事的过程当中,学生往往会将自己主见融入到童话故事内容中,想象自己就是童话故事里的一种角色。 通过扮演童话角色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充分地感受童话乐趣。而且在进行童话表演的时候,学生需要一遍一遍练习童话故事中生动、优美的语言,从而提高学生角色扮演写的体会。

(三)鼓励学生进行童话创作

为了有效开展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进行童话创作。学生通过童话创作,学生在创作童话的时候可以运用课堂知识,在新知识消化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取不同的创作形式:一种是以文中内容为样本,进行相反的故事情节展开。此创作方式在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之后,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童话内容的理解程度。第二种方法是以教材内容为样本,进行“重复叙事”。如《小熊住山洞》一文,教师便可以根据学生日常观看的动画片《熊出没》进行改编创作。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从小培养对小学生具有一定创新意识。而小学教育作为学生发展的最为关键时期,更需要关注其身心发展。因此,童话教学是一种符合小学生身体、心理发展阶段的一种有效模式,开始逐渐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尽管在实行童话教学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但是在不断进行教学的同时,教师应善于积极发现问题并改正问题,使童话教育步入正确的轨道。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在进行童话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不断寻找适用于小学生的童话教学方法,并进行创新性教学。

参考文献:

[1]景建梅.简谈小学“童话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0:172.

[2]王彩莲.浅谈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现实意义[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0:186.

[3]张学青.擦亮童话――对小学童话教材和童话教学的重新认识与思考[J].人民教育,2011,Z1:53-57.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学院)

第9篇: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湖洋中心小学语文课题组 黄建荣 新课程的要求下,新的阅读教学应该是扎扎实实抓好课堂内的阅读教学。在教学中应该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思想,使学生摆脱过去单一的、被动的、僵化的、不变的角色地位,让学生在主动阅读中形成语感和语感能力,且不断增加词汇量,理解句子含义,提高语文素养。

小学阶段,低年级是以识字教学为重点,中年级的教学重点要逐步向加强阅读感悟转移。因此,二年级的教材不再有集中识字的内容,但二年级下学期要求会写的字是300个,和一年级相比并没有减少。也就是说,重点转移了,但识字任务并没有减轻。课堂上教师要把大量的时间用来指导学生读书,感悟,拓展,识字被迫挤到了课堂非常不起眼的一角,而写字基本上只能在课外进行,这样就造成学生实际识记能力与课堂训练严重脱节的现象。没有扎扎实实的训练,哪有学生良好的表现?

那么,不压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字词教学的质量呢?通过学习与反思,我对教学有如下思考:在课堂阅读实践中加强词句的训练,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新模式。

1.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方法之一。因此,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预习学习指标:(1)每课中每个生字拼读后书写,再找出该字的形近字组词,达到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的目的;(2)读课题,抓题眼,设想课文写什么,随后围绕课题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3)再渎课文,读中悟意,试着把不明白词语勾划出来先自己解决,确实弄不明白之处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解决。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能养成自觉课前预习的习惯。

2.课堂教学

教堂教学主要采用如下几种方法授课,充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体现老师引导学生学习。

(1)采用学习“三步法”掌握阅读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其方法是:第一步,默读课文画词句;第二步,联系中心谈体会;第三步,反复朗读,体会情感。所谓第一步中采用的“默读”是阅读方式中的一种,学生能静下心来动脑筋,反复琢磨。第二步中勾划出重点词,是抓住理解课文中心的关键。 音、形、义是生字教学的三个基本要义,教学中把握生字的音、形、义三者之间的关联性,适时、适度、整体地开掘有关生字的教学资源,可以提高识字的效率。这要求老师上课前扎扎实实地把生字词教学设计好,最大限度地开掘好音、形、义之间的内在关联性;课堂上生动形象地将生字的音、形、义植根在学生的感同身受之中,把字词教学与认识事物,与探究语言规律,与情感体验紧密结合起来,整体地建构生字的音、形、义间的认知组块。

另外,字词教学的内涵与外延是很丰富的,它与文本的解读息息相连。在文本的解读中,它既可以穿针引线、上连下缀,又可以释放内涵、充实解读。在阅读教学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住能够产生辐射性解读的词语。抓住这样的关键词语,以此作为文本解读的切入点,不仅仅解读该词语的语表之意,还要深入开掘该词语与文本中的句段篇之间的内在联,开掘该词语在文本解读中所留下的想象空间。充分地解读好这样的关键词语,一段文本乃至于整篇文本的解读都将会被激活,使得文本的解读变得饱胀起来。例如在教学《雷雨》这课时,放手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抓住重点词句:“压下来”、“一动不动”、“乱摆”、“垂下来”、“逃走了“,“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学生不难了解:雷雨前、中、后的景物变化。随后第三步中反复朗读全文,学生较易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至此,可随机延伸到你还知道雷雨时有什么特点?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鼓励学生发挥想象。

字词教学是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块,它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进程的奠基石。阅读教学若是不基于字词理解之上,则是舍本逐木、空中楼阁字。词教学从形式到内容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情境再现、唤起体验„„字词是抽象的符号系统,因而字词教学离不开理性化的诠释,但这并不意味着字词教学就一定要排斥感性的体验。

阅读教学中的字词教学要因字而异、因词而异、因文而异,在字词的音、形、义上各有侧重点,不能平均用力,要走出正音、记形、释义这种单一的平面推移式的僵化模式。尝试以词义的感悟为核心,融字音、句段、体验、情境、课文内容于一体,让字词教学变成了一张纵横交错的立体网。这其中既有文字的理性解释,也伴有画面与情感的感性体验。这种立体感悟式的字词教学设计,是为了引导学生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地交流对新词的解读,也是为了广泛地调动学生学习字词的积极性,让字词教学落实在学生兴趣盎然的参与中。

字词教学本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重视字词教学的基础性作用,开掘字词教学的新天地,必须在整个阅读教学中寻求到更佳的落脚点,让字词教学成为融入阅读教学的一股“智慧的琼浆”,来滋养学生的阅读历程。

又如教学《笋芽儿》一课,抓住几个动词“揉了揉”、“伸了伸”、“看了看”、“扭动”、“向上钻”,学习作者描写笋芽儿苏醒的经过。随后指导学生观察课间活动时同学们的举止与一打上课铃同学们的动作进行比较,分别用恰当的动词写出这一时段同学们的情景。学生受到课文作者的写作方法的启发,也能尝试注意用动词描写人物的动作,可收到一定效果。此片断练习为写出篇章作文打下基础。

(2)围绕题眼找中心,培养学生理清课文层次的能力。 二年级教材中有些课文篇幅短小,层次清楚。从课题中可以找出文章中心,以便理清文章层次。如教学《难忘的泼水节》这篇课文,从题目中引导学生找出文章中心“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在学生预习中已初读本文的前提下,可采用“扫读法”在较短时间内弄懂“难忘”在于周总理和他们一起身着节日服装,一起跳傣家舞蹈。课后随即安排学生写一个人的外貌,学生用刚学到的方法练习,其内容条理清楚,并都能抓住所写的物的特征来描写,能收到一定效果。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以引导学生通过应用巩固学习的成果。引导学生学习和体会作者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方法,引导学生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在习作中运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学语文,用语文,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上一篇:三为活动心得体会下一篇:高级中学德育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