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成者公司简介

2023-01-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广州成者公司简介

第2篇: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

朱熹(1130.9.15~1200.4.23) 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 汉族,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人。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朱熹出生于南宋高宗建炎四年(今属福建三明市尤溪县),后随母迁居建阳崇安县。晚年定居建阳考亭,故后世有考亭学派之称,其游历甚广。南宋诗人、哲学家,教育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理气一元论的体系。

一、广修学院

1178年朱熹东山再起,出任“知南康军”,尽管他重新入仕,却未忘自己的学者身份。在庐山唐代李渤隐居旧址,建立“白鹿洞书院”进行讲学,并制定一整套学规。这个“白鹿洞书院”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而其“学规”则成为各书院的楷模,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1181年朱熹解职回乡,在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广召门徒,传播理学。为了帮助人们学习儒家经典,他又于儒家经典中精心节选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刻印发行。这是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四书影响深远,后来成为封建教育的教科书,使儒家思想成为全面控制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

1193年朱熹任职于湖南,不顾政务缠身,又主持修复了四大书院之一的另一著名书院──岳麓书院。使之与白鹿洞书院一样,成为朱熹讲学授徒、传播理学的场所。书院在南宋盛行,几乎取代官学,这种盛况是与朱熹的提倡直接有关的。

二、教育思想

朱熹的长期从事讲学活动,精心编撰了《四书集注》等多种教材,培养了众多人才。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一是论述“小学”和“大学”教育,二是关于“朱子读书法”。

1.论述“小学”和“大学”教育

朱熹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初步认识,把一个人的教育分成“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并提出了两者不同的教育任务、内容和方法。朱熹认为8~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其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鉴于小学儿童“智识未开”,思维能力薄弱,因此他提出小学教育的内容是“学其事”,主张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学习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在教育方法上,朱熹强调先入为主,及早施教;要力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以《须知》、《学规》的形式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朱熹认为15岁以后大学教育,其任务是在“坯璞”的基础上再“加光饰”,把他们培养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与重在“教事”的小学教育不同,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对于大学教育方法,朱熹一是重视自学,二是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朱熹关于小学和大学教育的见解,

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增添了新鲜的内容。

2.朱子读书法

“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是由朱熹的弟子对朱熹读书法所作的集中概括。其中循序渐进,包括三层意思:一是读书应该按照一定次序,前后不要颠倒;二是“量力所至而谨守之”;三是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熟读精思即是读书既要熟读成诵,又要精于思考。虚心涵泳中的“虚心”,是指读书时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切己体察强调读书必须要见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要身体力行。着紧用力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读书必须抓紧时间,发愤忘食,发对悠悠然;二是必须精神抖擞,勇猛奋发,反对松松垮垮。居敬持志中的“居敬”,强调读书必须精神专注,注意力高度集中。所谓“持志”,就是要树立远大志向,并以顽强的毅力长期坚守。“朱子读书法”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对于读书方法的研究成果,其中不乏合理的内容,值得我们借鉴。

三、哲学思想

朱熹认为在超现实、超社会之上存在一种标准,它是人们一切行为的标准,即“天理”。只有去发现(格物穷理)和遵循天理,才是真、善、美。而破坏这种真、善、美的是“人欲”。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就是朱熹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核心。

四、名言警句

1、礼即理也。

2、活到老,学到老

3、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4、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5、朋友,以义合者。

6、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7、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9、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10、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2、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13、百学须先立志。

14、胸怀坦荡,正大光明。

1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第3篇:儒学集大成者朱熹及其思想

中国思想史论文

题目:儒学集大成者朱熹及其思想

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学号:02124005

姓名:康长世

上课时间:周三晚上

儒学集大成者朱熹及其思想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家境穷困,自小聪颖,弱冠及第,中绍兴十八年进士,历高孝光宁四朝。于建阳云谷结草堂名“晦庵”,在此讲学,世称“考亭学派”,亦称考亭先生。承北宋周敦颐与二程学说,创立宋代研究哲理的学风,称为理学。其著作甚多,有《周易本义》、《启蒙》、《蓍卦考误》、《诗集传》、《大学中庸章句》、《四书或问》、《论语集注》、《孟子集注》等,阂人辑录的《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其后世辑定《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四书作为教本。

朱熹早年出入佛道,31岁正式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专心儒学,后偕学生林用中、范念德从福建赶赴岳麓书院,与张栻会讲三月,会讲的主要议题是“太极”和“中和”,然后同游南岳。朱张会讲,盛况空前,学生多达千人之众,其声势为全国之最,史称湖湘学派自此之后,才去短集长,臻于成熟。终于成为程颢、程颐之后儒学的重要人物。

朱熹哲学理论是客观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②理是事物的规律。③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个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属第二性。

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

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五气(金、木、水、火、土),散为万物。一分为二是从气分化为物过程中的重要运动形态。朱熹认为由对立统一,而使事物变化无穷。他探讨了事物的成因,把运动和静止看成是一个无限连续的过程。时空的无限性又说明了动静的无限性,动静又是不可分的。这表现了朱熹思想的辩证法观点。朱熹还认为动静不但相对待、相排斥,并且相互统一。朱熹还论述了运动的相对稳定和显著变动这两种形态,他称之为“变”与“化”。他认为渐化中渗透着顿变,顿变中渗透着渐化。渐化积累,达到顿变。

在人性论上,朱熹发挥了张载和程颐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观点,认为“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专指理言,是至善的、完美无缺的;“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有善有不善,两者统一在人身上,缺一则“做人不得”。与“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有联系的,还有“道心、人心”的理论。朱熹认为,“道心”出于天理或性命之正,本来便禀受得仁义礼智之心,发而为恻隐、羞恶、是非、辞让,则为善。“人心”出于形气之私,是指饥食渴饮之类。如是,虽圣人亦不能无人心。不过圣人不以人心为主,而以道心为主。他认为“道心”与“人心”的关系既矛盾又联结,“道心”需要通过“人心”来安顿,“道心”与“人心”还有主从关系,“人心”须听命于“道心”。朱熹从心性说出发,探讨了天理人欲问题 。他以为人心有私欲,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因此朱熹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朱熹承认人们正当的物质生活欲望,反对佛教笼统地倡导无欲,他反对超过延续生存条件的物质欲望。

朱熹的政治思想,继承了孔孟和二程的思想,视通观古今之天理为治世的基本原则。他说:“常窃以为亘古亘今,只是一体。顺之者成,逆止者败。因非古之圣贤所能独然,而后世之所谓英雄豪杰者,亦未有能舍此理而得有所建立、成就者也。”(《文集》卷三十六,《答陈同甫九》)在朱熹看来,“理”存在于万事万物之内。因此,“君权”也是符合“天理”的,是“天理”之使然。他要求“君主”循天之理,按天理的原则治理国家。“人主之学,当以明理为先。是理既明,则凡所当为而必为,所不当为而必止者,莫非循天理而非有意、必、固、我之私也。”(《文集》卷十三,《癸未垂拱奏剳二》)“天理”成为治理国家的最终依据。

以“天理君权论”为基础,朱熹提出“尊君”的思想。君主是封建统治阶级阶级利益的最高代表,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尊君”就是要维护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威,唯有“尊君”才能防止“臣弑君、子弑父”的发生。因此,臣事君要“忠”,“父子、兄弟、夫妇皆是天理自然,人皆莫不自知爱敬,君臣虽亦是天理,然是义合世之人便自易得苟且,故须与此说忠。”(《朱子语类》卷十三)在君臣关系上,“忠”不仅是“尊君”所要求的,更是巩固封建统治的三纲之一,也就是“天理”。

朱熹的“修德”思想是把《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具体化、通俗化,以化民成俗、修已治人,是人们都遵循着一定的道德规范,是社会和谐有序,百姓安居乐业,万物欣欣向荣。朱熹的政治志向是治国平天下,他继承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德治观,并与“礼”结合到一起。他在《论语集注》中对“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解释说:“言躬行以率之,则民固耻于不善,而又有以至于善也。”(《为政第二》《论语集注》卷一)所谓“浅深厚薄”是指修德而感化人的时候,由于个人的“资质”、“资禀”不同,因而感化的程度也有深厚、浅薄的区别。“心者必观感而化,然禀有厚薄,感有浅深,又齐之以礼,使之有规矩准绳之可守,则民耻于不善,而有至于善。”从“不善”到“至善”,这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根本目的,就是说要使人们按照封建伦理纲常和道德的要求去做人。朱熹认为尽管“德”为“礼”之本,但两者是相互依赖不可偏废的。有“德”无“礼”,而无以齐一;有“礼”无“德”,而不知向慕。

“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他的弟子对他的读书方法做了集中概括。其中循序渐进,包括三层意思:一是读书应该按照一定次序,前后不要颠倒;二是“量力所至而谨守之”;三是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熟读精思即是读书既要熟读成诵,又要精于思考。虚心涵泳中的“虚心”,是指读书时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切己体察强调读书必须要见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要身体力行。着紧用力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读书必须抓紧时间,发愤忘食,反对悠悠然;二是必须精神抖擞,勇猛奋发,反对松松垮垮。居敬持志中的“居敬”,强调读书必须精神专注,注意力高度集中。所谓“持志”,就是要树立远大志向,并以顽强的毅力长期坚守。“朱子读书法”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对于读书方法的研究成果,其中不乏合理的内容,值得我们借鉴。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朱熹虽然认为“天理为义,人欲为利”,但并不一概反对功利,他的基本态度与孔子一样,是重义轻利,以公利至上。希望人们要“见利思义”,甚至“舍身取义”。并且发挥了孟子的思想,把“明人伦”称作“明义理以修其身”继而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又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他承认人们正当的物质生活欲望,反对佛教那种笼统地无限制地倡导无欲的思想,他反对超过延续生存条件的物质欲望,更反对挥霍无度,穷奢极欲。

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 、史学、文学、乐律、佛教、黄老之术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最后成就于儒学。他不信鬼神,不相信世间万物是由鬼神主宰的,更不相信冥冥之中是有定数的,他认为逢事在人为,没有人不可以做到的事情。这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是十分难得的。他的诗词文学作品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他的学说,不仅成为中国的国学,而且从十四世纪开始,就已经相继流传于日本、朝鲜等东南亚诸国。

第4篇:为什么说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摘要: 韩非,战国末期韩国人,出身贵族世家,是战国末期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先秦发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他所积极倡导的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的政治学理论,对两千多年来的中国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从人性恶出发,否定以“礼”节制人性,主张用“法”取代“礼”,“治民,治国”,唯法为治,主张严峻刑法,“杀戮禁诛谓之法”,他强调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韩非子总结了法术势三家的特点,真正的把法家学说合为一体,创造了未来几千年君主一直遵循的法家治国理念,中国在从此后就一直实行外儒内法的政治制度,以儒家为外衣,以法家的法律、权术、君权作为统治核心内容。

关键词:《韩非子》、法制、权利、法、术、势

韩非,战国末期韩国人。他师从荀子,纵观天下形势,多次上书韩王,提出变法图强的建议,但未被采用。他报国无门,便发愤著书立说。他的代表作有《孤愤》、《说难》、《内储说》、《外储说》、《解老》、《喻老》等,韩非的著作收在《韩非子》一书中,共有55篇约10万言。秦王嬴政读了韩非著作,极为钦佩赞赏。秦王急于灭韩,害怕韩非为韩王所重用,于韩王安六年,强邀韩非入侵。韩非到达秦国不久,便遭到李斯、姚贾的陷害,被投入狱中,韩非被迫服毒自杀。

为什么说韩非子是法家的的集大成者,我们不得不从法家的思想的发展说起。在韩非子的法治思想形成前,法家分发、势、术三个派别。商鞅就是法家的代表,他强调要建立严格完整的法律制度并严格实施。慎到是势治学派的代表,他重点提出了权势和威势,强调君主要用权势和威势来管理自己的国家。申不害是术治学派的代表,他重视权术,强调君主主要通过善于用人来加强自己的统治。韩非子在对这些思想进行了总结和吸收的基础上,把各个学派融为一体,既是君主凭借政权的威力,运用术数以驾驭群臣,而使群臣百姓都守法奉令来体现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政治学说开创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法治理念。 韩非子的法治家思想首先是治理国家的“法”。法是法律,法规,法令以及各种规章制度的总称。韩非子听取了商鞅“法”的思想,指出“法”为统治者提供了治国的客观依据,同时限制了君主的行为。法必须公平、公开、立法的目的在于废除私情。他说“夫立法令者已废除也,法令行尔斯道非矣!”他强调法要及时推广和普及。这样才能做到“以法为教”。他曾说“夫威严之势,赏罚之法,虽尧不能以为治。”没有权势和赏罚规则,即使是圣人也无意治理国家,这都是强调法的客观性。他还指出在法制面前君主不能为所欲为,臣民百姓也要有法可依。可见法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有效的地限制君主个人的权力,缓和统治者和臣民百姓的关系。他说“明法者强,慢法者弱。”指出在列国纷争的**年代是否实行法治是决定一个国家兴衰存亡的关键。另外,在韩非子看来法还能是民心所向,调动普通百姓爱国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些有益于国家和政权的稳定。此外,他还提出“不务德而务法”,主张治理天下不能靠道德的力量而要靠法的效力,在治国上主张严刑峻法。 驾驭群臣之“术”。韩非子继承了申不害的“术”的思想,指出术者,因任而授官,循民而贵实,操杀生之柄,谏群臣执能者,实际术就是帝王考察选拔、选拔,管理群臣和各级官吏的一套方法和手段,是帝王对群臣的统治术。这种统治术需要帝王在暗中对群臣的言行举止等各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检查他们在自己的的职位上的作用和效能,,从而达到赏罚分明。韩非子提出“术者,藏之于胸中。故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说明“术”是被君主藏于能信,而不能让人察觉。但是法一定要公开的,另外法是全体君臣及国民共同遵守的,而术是君主自己来掌握的,他还强调应该把术融入到立法、行政、司法的过程中在君主治理国家的时候,以达到法于术的真正结合。 统治人民之“势”。韩非子继承了慎到关于势的观点后,指出“势”着,胜负之资也,主要指帝王手里的权势、权威。他说凡“明主之治国也,任其势。”韩非子把势看作是君主相对于臣民所具有的特权。君主只要把握了权力和权势就能有效的统治人民,韩非子严厉的警告那些帝王君主,一定要稳稳地握住“势”不能放松。如果失去了“势”,释其行德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矣,必将导致天下大乱。韩非子又提出了势与法相结合的观点,强调势是法的基础,法不能脱离势,君持柄以处势,故令行禁止。只有以势作为基础法才能得以真正的实施;另一方面,势也不能脱离法,脱离法的势不是“法治”而是“人治”,君主只要“抱法处势”坚持法制和权势的结合,国家就能治理的很好。

因为韩非子提出的以法为核心,是法术势三者相结合的法治思想,也深刻影响了以后的法治建设,因此他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第5篇:第3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课程标准]

1、 简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

2、 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

3、 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教学思路] 从亚里士多德的成长历程开始,认识“柏拉图学院的头脑”和理解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列举“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哲学、生物、物理、逻辑、伦理学等方面的成就。从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形成,认识古代思想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树立科学的态度及全新的人才观。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文化中的地位。

[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谈话法和比较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环境: 古希腊的奴隶制城邦民主体制

思想: 批判理念论、提出逻辑学、法治优于人治、“中庸”理论

行动: 建立吕克昂学园 亚里士多德

(了解) 著作: 《政治学》 影响: 成为西方思想文化的重要奠基人

[教学过程] 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柏拉图的思想,那么在柏拉图之后希腊有出现一位重要的哲学家,并且是和柏拉图有着师徒关系的,他就是亚里士多德。那么这节课,我们主要看看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以及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新课学习

一、亚里士多德的生平:

1、家庭出身 前384年出生于希腊小城斯塔吉拉的马其顿御医家庭。

2、生活经历

①17岁时在雅典阿卡德米学园学习,师从柏拉图,对柏拉图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被称“学园的灵魂”

②前343年,亚里士多德成为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之师。为师期间,利用优越条件,继续研究各类科学,学术思想进一步发展。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③亚历山大征服希腊后,亚里士多德回到雅典创办吕克昂学园,被称“逍遥学派”。提出“中庸之道”。

④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病逝,雅典再掀反马其顿热潮。亚里士多德成为雅典人控告、仇视的对象。不得不挥泪离开吕克昂学园,并从此陷入孤寂落寞之中,精神受到严重打击。

1 ⑤前322年,在卡尔基斯抑郁而终。

二、博学家(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和科学成就及对人类的贡献):

1、哲学:A继承又突破了柏拉图的思想。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这一观点使他“接近了唯物主义”,但不彻底,常动摇于唯物和唯心主义之间。

B 确立了哲学研究的对象,在《形而上学》中,提出哲学所必须研究和解决的十三个问题,其中一些问题,一直是后来西方哲学争论的中心,

2、生物学:对五百多种不同的动物进行分类,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

3、物理学:在《物理学》中,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

4、逻辑学:提出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

5、教育:创办“吕克昂”学园,著书讲学。

6、伦理学:提出“中庸之道”。

三、评价亚里士多德:

① 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一方面总结了古希腊文化的最高成就,另一方面又建立了一些规范性的理论,在西方文化界产生了长久深刻的影响。 ② “他是第一个像教授一样著书立说的人”,他系统的论著,分门别类的讨论,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③ 他的作品是批判和发展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使他继承了前人的思想,超越了前人的成就。

④他是一个职业教师,使古希腊教育理论发展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局限:① 基本哲学观是徘徊与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之间。②体现出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局限性。

四、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主张的差异 (1)哲学思想:

柏拉图:理念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反映。

亚里士多德:思想源于具体事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可分割,物体由形式和物质组成 (2)政治主张:

柏拉图:理想国是哲人统治的国家,其次才是法治国,亚里士多德:法治优于人治

五、关于中西方思想中“中庸”的比较: 相同:都强调“恰到好处”,反对两极。

不同:①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有哲学思考,而孔子的“中庸”是出于礼法,没有更多的哲学思考。

② 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之道”是相对的,孔子从圣人的角度出发,强调要有度,“过犹不及”。

③亚里士多德主张舍两端而取其中,孔子没有否认两端是不好的。

本课小结:课标解读

1、简述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师从柏拉图、教育亚历山大和在雅典讲学。

(1) 公元前384年,出生于希腊;作为医学世家的后代,具有很好的古代生物学、生

2 理学素养;17岁时,为寻求智慧,他来到阿卡德学园学习;在阿卡德学园,他博览群书,在各个学科都显示出他超凡的才华;亚里士多德对他的老师柏拉图敬重而不盲从,对柏拉图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公元前343年,成为亚历山大的私人教师;公元前334年,兴建吕克昂学园,被称为“散步的哲学家”或逍遥学派;提出任何事物都有三种状态,即过度、不及和中间。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中庸之道是一种明智的态度和方法,是一种人生境界。 (2)、重要思想:主张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但并不意味着要放弃现实世界的幸福;认为柏拉图理念论最大的弱点在于不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理念属于人的思维抽象,客观上并无理念世界的存在;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而且是人类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使他接近了唯物主义,但是他的唯物论并不彻底,常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 (3)、主要成就①在《形而上学》中提出哲学问题;②在生物学领域对动植物进行分类, 对动物进行解剖研究;③在《物理学》一书中,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④在 逻辑学上提出了三段论。

3.了解亚里士多德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 想文化的贡献。

(1)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和柏拉图一样,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其哲学思想成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家的重要理论来源;他创立的逻辑学至今仍被学术界奉为权威;他的自然观在中世纪乃至近代者备受推崇;在政治领域里,他对正义与民主的讨论仍然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马克思称他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称他是古代最博学的人物,黑格尔则称他是“人类的导师”。 (2)亚里士多德的科学探索精神: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是亚里士多德的名言,表现了亚里士多德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他的老师柏拉图是一位唯心主义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很尊重他的老师,但不赞同老师的某些观点,在这种情况下,他认为宁可舍弃友情,也要保全真理。 [练习反馈]以史实说明亚里斯多德对人类的贡献 [作业布置]《导与练》1-13题 [教学后记]

第6篇: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

12级会计学一班 宋高飞

法家社会思想

法家社会思想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主张法治。他认为儒家的德治和礼治不可能克服当时战国时期的混乱,只有依靠强有力的法治才能制混乱的局面,秦国采用他的法治思想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虽然由于秦朝严刑峻法过重成为导致秦朝短命而亡的原因之一,也使法家思想逐渐走向衰落,但是各朝还是运用了外儒内法的治国思想来进行统治,可见法家思想虽然地位有所下降,但是其作用还是不能忽视的,它有其存在的价值和 意义。

韩非子的政治思想是继承了法家的法、术、势三种政治思想,他在之前法家论述法、术、势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主张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韩非看到了法、术、势之间的互补关系,认为“徒法不足与自行”,三者必须结合,“不可一无”,因而在坚持“以法为本”的基础上主张“抱法处势而用术”。

首先,韩非作为法家的代表人物,特别强调法在治国中的地位和作用。他提出的“以法为本、刑赏二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执法公平”等原则,已初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以法治政的体系。在法、术、势关系中,法处于最基础的根本地位。其次,韩非指出了势的重要性。法、术、势相较,势处于核心地位。他认为“势”是君主治世的首要工具,贯彻法令必须以掌握权势为前提,没有势便没有了一切;权力和地位具有至高无上性,“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其一,“势”在政治中表现为“势位”。“得势位则不进而名成”,可以发号施令。他分析说“人臣之于君主,非骨肉至亲,缚于势而不得不事也”。至于普通平民百姓则更不要说了,“民故服于势”。其二,“势”在执法中表现为“威势”。“威势者,人主之筋力也”,只要掌握了权势就能“令则行、禁则止”。他指出君主与民众不同之处就在于他具有权势,所以他认为“凡明主之治国也,任势”。他告诫统治者一定要“法势合一”,明白“抱法处势则治”的道理,自觉将法和势结合起来并牢牢集权于手中,运用必要的“术”以使自己拥有最大的权威。再次,韩非强调治国一定要讲究用“术”。“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以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韩非认为,术就是君主任免、考核、奖惩各级官员的手段、方法、政治技巧与政治策略,作为最高统治者“人主之大物,非法则术也”。韩非主张君主要巩固自己的权势,要

1 12级会计学一班 宋高飞

法家社会思想

使臣下奉公守法以实行“法治”,就必须有一套驾驭臣下的“术”,否则难以成为天下之主。由此,法、术、势三者相辅相成,即“以术置法,以法立威,威立则令行”。

从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和其对秦国和秦朝的影响,我们看到法家思想是一个旨在建立统一的君主集权的封建国家为目标,以“以法治国”为核心,术势结合的一个完整的统治国家的思想体系,虽然秦朝的灭亡与统治者重法的法家思想有关系,但是我们从历代的“外儒内法”政策中可以看到,中国历代王朝对法家思想的重视,运用法家思想来维护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是很有必要的,只不过在法家思想的外边进行了包装和对法家思想进行了整合,将适合统治的吸收,将不适合统治的剔除,所以才有持续稳定的封建统治。因此我们看到韩非子的法家思想虽然兴盛时期很短暂,但是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韩非的法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精华文化的基础,即使是为历代有所诟病的重刑也不是以简单地批驳就可以全面否定得了的。

第7篇:

上一篇:进度计划审核下一篇:钻石术语中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