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工程预结算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2023-01-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我国现行的建筑工程造价计价方法

计价依据是以国家、行业或地区的统一定额为主要基础的, 它一般包括建筑工程造价定额、建筑工程造价费用定额、造价指标、基础单价、建筑工程量计算规则以及政府主管部门发布的各有关建筑工程造价的经济法规、政策等, 是国家对建筑工程建设进行预测、决策、宏观调控的手段。计价方法是《建设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价格管理暂行规定》中规定了现行的招标建筑工程的标底价、投标报价和施工图预算的计价方法, 具体内容有两方面:

1.1 工料单价单位估价法

单位建筑工程分部分项建筑工程量的单价为直接成本单价, 按现行计价定额的人工、材料、机械的消耗量及其预算价格确定。其他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利润 (酬金) 、价差、税金等按现行计算方法计算。这也是目前我国通用的计价办法。基本做法是:由国家颁布制定基本建设建筑工程投资计算规则、定额 (人工、材料、机械消耗定额) 、取费标准、材料和设备价格、编制办法等, 建筑工程造价的确定主要是按设计图及统一的建筑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建筑工程量, 并套用统一的定额与单价, 计算出建筑工程直接费, 然后按照规定的取费标准计算间接费及有关费用, 最终确定建筑工程的造价, 由施工单位承建, 并在竣工后编制出结算和决算, 经审核后即为建筑工程的最终造价。

1.2 综合单位估价法

单位建筑工程分部分项建筑工程的单价是全部费用单价, 既包括按计价定额和预算价格计算的直接成本, 也包括间接成本、利润、税金等一切费用。

2 当前建筑工程造价中存在的问题

新结构、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不断出现, 例:多功能混凝土、高强精轧螺纹钢、沿街既有建筑的隔振措施、叠层减震楼板的施工等造成定额缺项, 需要补充的项目与内容不断增多, 自然存在定额换算不合理的问题。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获得更多收益, 人为提高工程造价, 存在多计工程量、高套定额单价、多列独立费等问题。由于建筑工程预结算的编制是一项很烦琐而又必须很细致地去对待的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核算工作, 不仅要求编审人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 包括建筑设计、施工技术等一系列系统的建筑工程知识, 而且还要有较高的预算业务素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不论水平好坏, 总是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错。如定额换算不合理, 由于新技术、新结构和新材料的不断涌现, 导致定额缺项或需要补充的项目与内容也不断增多。然而因缺少调查和可靠的第一手数据资料, 致使结算定额或补充定额含有较多的不合理性;其次高估冒算现象在结算时较普遍, 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获得较多收入, 不是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创造社会信誉等方面入手, 而是采用多计建筑工程量、高套定额单价、巧立名目等手段人为地提高建筑工程造价。另外由于建筑工程造价构成项目多, 且变动频繁, 使计算程序复杂, 计算基础不一等等均容易造成错误。

3 预结算审核的基本步骤

现行的工程结算审核制度要求通过业主、社会审核机构、政府部门层层把关, 通过对预结算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和复核, 及时纠正所存在的错误和问题, 使之更加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 达到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保证项目目标管理的实现。但是, 工程预结算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从工程量的校核到套用定额单价的合理性, 从签证单、竣工图到现场勘察的准确性, 工作十分繁琐、复杂, 延续时间较长。由于工程结算涉及到甲乙双方的经济利益, 如何减少或避免工程结算纠纷, 提高工作效率, 缩短时间, 确保双方利益得到保障是工程预结算人员的职责。预结算的审核。主要以工程量计算是否正确、定额套用是否合理、费用的计取是否准确三方面为重点, 在施工图的基础上结合合同、招投标书、协议、会议纪要以及地质勘察资料、工程变更签证、材料设备价格签证、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资料, 按照有关的文件规定进行计算核实。预结算审核的基本步骤包括:

(1) 做好预结算的准备工作, 熟悉建筑工程施工图纸。图纸是编审预结算分项数量的重要依据, 必须全面熟悉了解, 核对所有图纸, 清点无误后依次识读, 了解预期结算的内容包括土建、安装、设计变更及建筑工程签证等。

(2) 选择合适的审查方法, 按相应内容审查。由于建筑工程建设规模与繁简不同, 施工方法和施工企业情况不一, 所编制建筑工程预结算繁简和质量也不同, 因此需选择适当的审查方法进行审查。例如:在审核单价是否合理中, 对直接套用定额单价的审核———首先要注意采用的项目名称和内容与设计图纸标准是否要求相一致, 如构件名称、断面形式、强度等级 (混凝土标号、水泥砂浆比例) 等。其次工程项目是否重复套用。如块料面层下找平层;沥青卷材防水层, 沥青隔气层下的冷底子油;预制构件的铁件;属于建筑工程范畴的给排水设施。在采用综合定额预算的项目中, 这种现象尤其普遍, 特别是项目工程与总包及分包都有联系时, 往往容易产生工程量的重复。对换算的定额单价的审核, 除按上述要求外, 还要弄清允许换算的内容是定额中的人工、材料或机械中的哪部分?换算的方法是否准确?采用的系数是否正确?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单价的准确性。对补充定额的审核, 主要是检查编制的依据和方法是否正确, 材料预算价格、人工工日及机械台班单价是否合理。

(3) 综合整理审查资料并与编制单位交换意见。根据建筑工程情况、施工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讨论, 实事求是地处理。

4 提高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质量的方法

由于建筑工程的生产过程是一个周期长、数量大的生产消费过程, 具有多次性计价的特点。因此采用合理的审核方法不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且将直接关系到审查的质量和速度。提高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质量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做好对工程量的审核。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是随着工程量的增加而增加, 根据设计图纸、定额及工程量计算规则, 专业设备材料表, 建构筑物和总图运输一览表, 对已算出的工程量计算表进行审查, 主要是审查工程量是否有漏算、重算和错算, 审查要抓住重点详细计算和核对, 其它分项工程可作一般性审查, 审查时要注意计算工程量的尺寸数据来源和计算方法。

(2) 熟悉精通工程量计算规则。工程预决算的质量取决于工程量的准确度, 只有熟悉精通定额工程量的计算规则, 才能准确无误地计算工程量。施工单位编制的决算, 往往在隐蔽交叉部位多算工程量, 例如在土建工程结构图中, 梁与柱交接时, 梁算至柱的侧面, 主梁与次梁交接时, 次梁算至主梁的侧面。但多数施工企业的预算员都是按照梁柱的结构尺寸统算, 交接重复部分没有扣减, 加大了工程量, 提高了工程造价, 若建设单位的预算审核人员, 不熟悉计算规则, 就难以去伪存真核实工程量。

(3) 要熟悉预算定额分部分项工程内容。在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子目中, 首先要熟悉每个定额项目包括的工作内容, 特别是对一些综合定额项目, 更应该注意定额综合的内容, 如果对一些综合的内容都不熟悉, 就会造成重复立项, 重复套用定额子目的错误, 促使工程造价提高。

(4) 对定额子目的审核。对于一个工程项目应该套用哪一个分部、子目, 差异很大, 特别是对一些模棱两可的项目, 例如土石方类别更为明显。所以我们在审核决算中, 要熟悉定额中同类工程量的子目套用界限, 实事求是加以核定。

(5) 对材料价格的核实。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市场价格体制有了很大的变化, 材料价格上下浮动较大。当前不论何种承包方式, 仍有一些材料或设备为建设单位采购供货, 若委托施工单位代办, 所发生的价差由建设单位负担, 因此, 对材料价格的核定不容忽视, 应引起建设单位预算审核人员的高度重视。目前社会上对票据管理比较混乱, 实价虚报经常发生, 对此, 审核人员必须深入实际, 进行市场调查, 合理确定价格。

(6) 对工程签证的审核。工程经济签证方面, 有些建设单位的甲方代表对工程经济技术定额不熟悉, 属于预算定额范围内的工程内容, 又另办了经济签证, 甚至越权乱办签证, 如夜间施工增加费, 按费用定额规定, 夜间连续施工必须超过零点才准许计算等, 这些问题在审价中应给予关注。另外施工单位有时在编制预算时往往采用有意漏项、减少造价, 以迎合建设单位的心理, 一旦工程到手, 投入施工, 就提出漏项, 要求追加工程款。

(7) 对费用的审核。工程费用包括的内容各地不一, 具体计算时应按当地的现行规定执行, 主要注意审查费用定额是否区分工程性质土建、装饰、安装、修缮等, 再重点审查所使用费率与工程类别、造价部门有关文件、招标文件、施工合同等是否相符, 最后审查计费基数和工程造价计算程序是否正确。

(8) 对项目各项乘积、小计、合计进行审核。在进行以上测定以后, 可以决定对工程量进行全面审核还是抽查。对预决算编制质量太差太零乱的可以退回重编。总之, 审价机构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建设, 以合同为基础、政策为指导、标准为依据, 不偏不倚地进行工作, 才能正确发挥咨询业在工程造价中的作用。

5 结论

工程预结算是实施控制建设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 它直接关系到基本建设投资经济效益。因此, 工程预结算的审核人员, 应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 不断总结经验, 严把工程预结算的审核关, 只有这样, 工程造价才能得到合理地确定与有效的控制, 从而提高工程投资的使用效益。设计图纸及有关施工、验收规范, 核查地质和有关灌注桩方面的资料, 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一些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处理, 做到科学组织, 精心施工, 严格管理, 施工质量是完全有保证的, 这些所谓的质量通病也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摘要:本文对建筑工程造价中的预结算审核进行探讨及如何合理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关键词:工程造价,预结算,问题,基本步骤

参考文献

[1] 麦宇虹.浅谈工程造价中的预结算审核.广东建材.2006年7期.[1]麦宇虹.浅谈工程造价中的预结算审核.广东建材.2006年7期.

[2] 刘万锋.做好预结算审核工作、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甘肃科技.2006年3期.[2]刘万锋.做好预结算审核工作、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甘肃科技.2006年3期.

[3] 费冬玲.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辽宁经济.2006年3期.[3]费冬玲.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辽宁经济.2006年3期.

[4] 郑晓永.浅谈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山西电力.2005年6期.[4]郑晓永.浅谈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山西电力.2005年6期.

[5] 鲍剑.如何加强对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7B期.[5]鲍剑.如何加强对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7B期.

上一篇:手机广告特性对大学生广告态度的影响研究下一篇:中国传统元素在陶瓷艺术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