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工程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城市环境卫生治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 ——以山东省Y市为例

摘要:在社会治理新语境背景下,公众参与作为现代社会公民的一项重要责任,积极构建以公众参与为途径的城市环境卫生治理模式,是城市环境卫生治理实践的重要制度创新,更是实现民主政治的现实路径。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以及市民环卫意识的增强,人们对高质量的环境呼声日益高涨,以污染源的分散性与循环性为难点、以加强源头治理与监管力度为重点、以提高市民个人素质为基点、以来自农民市民化的冲击为制约点等新的因素的杂糅,无不对当前的环境卫生治理工作,提出了更具挑战性的难题。环境卫生治理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仅靠政府的力量很难实现预期效果和治理目标。而市场化模式的应用,缓解了一定的治理压力,但距离理想的环卫治理效果仍有较大差距。因为无论是政府还是市场,都存在“失灵”现象。环境卫生作为一项公共产品,其外部性和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等公共物品性质,也决定了治理主体应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以协作方式进行。本文结合当前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社会管理、公众参与”为格局的城市治理新基调,提出公众参与城市环境卫生治理这一新的治理模式命题。以山东省Y市为案例,通过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方式,梳理Y市公众参与环境卫生治理现状,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对Y市公众参与环境卫生治理的现实与价值进行深度思考,以期在学理和实践层面找到更有针对性的解决路径。本文首先指出城市环境卫生治理公众参与问题的研究意义,就公众参与环境卫生治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点明研究的框架、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然后就城市环境卫生公众参与范围的界定、环境卫生治理、公众参与环境卫生治理主体及角色定位、环境卫生治理公众参与的类型等内容进行阐述,并以新公共管理理论、善治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参与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通过分析当前城市环境卫生治理的难点、重点、出发点、制约点,指出公众参与环境卫生治理的价值所在。结合Y市当前公众参与城市环境卫生治理的实际情况,针对Y市公众参与环境卫生治理中存在的不足,做出客观的分析。在客观反映Y市公众参与城市环境卫生治理实际的基础上,就城市环境卫生治理高质量参与主体、公众参与平台以及国外成功经验的借鉴等方面进行思考。分别从顶层设计和制度规范、公众个体、社会组织三个维度,提出相应的对策。最后做出结论与展望,整体梳理公众参与环境卫生治理模式,对上述实证分析做出总结。

关键词:环境卫生治理;公众参与;问题;对策建议

学科专业:行政管理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3 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2 核心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城市环境卫生

2.1.2 城市环境卫生治理

2.1.3 公众与公众参与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2“善治”理论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4 公众参与理论

3 城市环境卫生治理中公众参与的现实与价值

3.1 公众参与城市环境治理的现实

3.1.1 污染源的分散性与循环性

3.1.2 重视源头治理与公众监督

3.1.3 亟需培育高素质市民

3.1.4 来自农民市民化的冲击

3.2 公众参与环境卫生治理的价值

3.2.1 民主价值

3.2.2 个人价值

3.2.3 社会价值

4 城市环境卫生治理中公众参与实践分析——以Y市为例

4.1 Y市环境卫生治理概况

4.1.1 Y市环境卫生治理的内容

4.1.2 当前Y市环境卫生治理的主要单位与职责

4.1.3 Y市环境卫生治理的运作模式与手段

4.2 Y市公众参与环境卫生治理的具体实践

4.2.1 以组织为依托的公众参与

4.2.2 以活动为载体的公众参与

4.2.3 以个体为单位的公众参与

4.3 Y市环境卫生治理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

4.3.1 管理理念亟待提升,推动与执行不力

4.3.2 公众缺乏参与内动力,参与渠道较窄

4.3.3 稳固性社会组织匮乏,作用不明显

4.3.4 总体评价:参与程度偏低,参与效果不理想

4.4 Y市环境卫生治理重公众参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4.1 缺乏完善的顶层设计和制度规范

4.4.2 主体意识淡薄,参与能力不足

4.4.3 社会自治发育不良,利益组织化欠缺

5 环境卫生治理中公众参与的思考与对策

5.1 对城市环境卫生治理中公众参与问题的思考

5.1.1 公众参与需高质量参与实体

5.1.2 可借鉴国外公众参与成功经验

5.1.3 公众参与离不开“互联网+”模式的应用

5.2 城市环境卫生治理中公众参与的对策

5.2.1 政府权力下放、转向服务思维

5.2.2 构建规范性、制度性参与框架

5.2.3 培养公众自觉意识与自律观念

5.2.4 塑造自愿、主动的参与主体

5.2.5 建构全方位、专业化的参与格局

5.2.6 搭建以智能新媒介为载体的参与平台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政府体制创新分析论文提纲下一篇:生物新课程教学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