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维修管理制度

2023-01-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制度是通过规范体系表现出来的,必须借助于有力执行才能发挥出制度规范效能。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电梯维修管理制度》,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

第1篇:电梯维修管理制度

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各行各业的发展空间都在逐渐的增加,建筑行业也不例外。现在建筑在建设的过程中开始把重点工作放在高层建筑建设中。在高层建筑中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电梯,电梯的出现虽然给人们带来很多的方便,但是有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电梯维修保养的要求,深入了解电梯安全管理和维修保养的情况,希望能够给以后的电梯维保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电梯;安全管理;维修保养

引言

因为其电梯自身的结构和设备的特殊性,导致电梯在使用的时候需要更加注意其安全性。近几年,电梯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威胁[1]。为了提高电梯的安全,必须要做好安全管理和维修保养的工作,这样才能给人们提供一个安全的电梯环境。

一、电梯的概念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主的垂直升降机,电梯的主要作用就是负责高层建筑的乘人或载运货物。

二、电梯在使用的时候对电梯使用者带来的危害

目前电梯在使用的时候常见的对电梯使用者带来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1、撞击引起的伤害

电梯在使用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蹲底事故发生,这时电梯里面的乘客因为受到惯性的影响,会在电梯轿厢内部发生激烈的碰撞,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电梯传感器发生故障或者是电梯曳引力未达到要求导致的[2]。

2、坠落引起的伤害

电梯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电梯未停在使用者的同层就会出现坠落情况,坠落之后电梯内部的被困人员会坠入到电梯井道中。

3、挤压引起的伤害

电梯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挤压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在使用的时候电梯突然发生坠落引发的[3]。

4、轿厢事故引起的伤害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在使用电梯的时候电梯快速启动产生的剪切伤害。

三、电梯维修保养

电梯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隐患,所以要定期的进行维修和养护,电梯维修保养就是指电梯在使用的过程中定期对电梯进行检测,在检测的过程中发现电梯可能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做好防范措施[4]。电梯维修保养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好电梯预防工作,最终达到提高电梯安全的目的。

四、电梯维修保养的要求

电梯维修保养在进行的时候必须要做到以下要求:

1、遵循保养与维修专人负责制

电梯维修保养工作在进行的时候一定要由专业的工作人员来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值班人员也需要尽到自己的义务,及时的对电梯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的停止使用电梯,然后做好排查工作。

2、遵循保养与维修周期制

電梯的维修和保养工作人员要每天对电梯的机电设备进行打扫,保证电梯的整洁,同时在每周进行一次电梯检查,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3、遵循保养与维修的年检制

电梯在使用期间每年都需要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对电梯的系统进行检查;每三年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维修。

五、电梯维修保养的重要性

电梯在使用的时候有时候会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电梯在使用的过程中因保养问题出现故障的可能性较高,出现这种故障的主要原因就是维修保养工作出现问题。电梯维修保养工作是一项综合性比较强的工作,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对电梯的结构和性能进行相应的改变。电梯的保养工作主要以调整为主,通过调整达到能够正常使用的目的[5]。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有明确的规定:电梯在使用的时候需要15日进行一次维保,并且每半个月、每月、每季度、每年都需要对电梯进行各个系列的检查。总之,电梯的维修保养工作和电梯的使用寿命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必须要重视起来才能确保后续的安全使用。

六、目前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安全管理和维修保养的工作人员专业能力比较弱

现在安全管理和维修保养的工作人员在工作的时候专业能力比较弱,很多工作人员都没有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就开始工作,还有的一些维修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在聘用工作人员的时候没有选拔就随便选人进行上岗,导致在维修的过程中出现很多的问题,给电梯的使用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6]。

2、缺乏安全意识

电梯在选购的时候有很多开发商为了降低成本,选择一些底价的电梯安装在建筑中,这些底价的产品没有电梯的质量可能会出现一些隐患,另外还有一些电梯在使用的过程中没有建立相关的安全管理体制,最终出现安全危险。

3、电梯设计和制造方面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电梯制造行业在快速的发展,在设计的时候很多企业为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不断压缩成本导致在生产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隐患,这些隐患包括:首先就是在设计的时候,设计师没有了解电梯的使用情况和相关的信息,导致电梯选择的型号与设计建筑出现很多不匹配的情况,最终给安全和维修工作带来很多的困难;其次就是在电梯设计的时候,相关的设计和制造单位没有意识到设计方案的重要性,给整个电梯设计埋下了安全的隐患;最后就是忽视了对一些“老龄电梯”的维修养护工作,这些老旧电梯在使用的时候受到了设计的限制,严重影响了电梯运行的使用。

4、电梯在安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电梯在安装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以下问题:首先就是有些电梯在安装的过程中把电梯安装工程转包给其他不符合要求工程单位来进行承包,导致电梯质量受到影响;其次就是电梯在安装的时候没有进行有效的检查;最后就是安装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程序完成安装工作。

七、解决电梯安全管理和维修保养问题的方法

1、建立电梯安全管理制度

因为电梯在使用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只有做好维修保养的工作才能提高电梯的安全性,为此在使用电梯之前一定要先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在维修和保养工作进行的时候严格按照制度完成维修工作,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电梯使用单位在使用的时候要仔细的选择电梯,同时还需要以电梯管理和安全为主,建立相关的制度体系,最后还可以借助一些网络技术的帮助来了解电梯运行的情况,最终为电梯的使用提供更多的帮助[7]。

2、加大对电梯工作人员素质培养的力度

电梯在维修保养工作进行的时候有时还会受到维修保养工作人员的影响,所以在维修保养工作进行的时候还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素质的培养,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需要注意的是:因为电梯维修保养工作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工作人员还需要有一定的心理素质,这样即便电梯发生了故障也能从容的面对,以便更好的做好电梯维保工作

3、加强对电梯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

电梯在使用的过程中除了要做好日常的维修和保养工作,还需要普及和电梯安全有关的知识,在使用电梯的时候相关的部门需要提高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要求工作人员在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标准来进行工作,最终保证电梯维修保养的质量。

4、提高对电梯监督管理工作的力度

在我国对电梯进行监管工作的时候需要严格按照生产许可制度来完成工作,虽然是这样,但是还是有很多企业没有按照生产许可制度来完成工作,针对这样的情况在使用电梯的时候一定要提高对产品性能和产品质量的检查,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另外在使用电梯的时候还需要做好责任划分工作,把责任明确到相关人员身上,这样工作人员才能意识到工作的重要性,最终做到自己的分内工作。

5、制定维修保养工作人员的安全操作规程

电梯维修工作单位在工作人员平时工作的时候要定期的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学习能力,让工作人员掌握最新的知识,也需要对这些维修工作人员建立专业的档案,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在工作进行的时候还需要做好以下内容:首先在进行维修工作的时候一定要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作人员来完成工作;其次在维修电梯的时候要在电梯层站外侧摆放检修标志;电梯在维修的过程中不能使用;维修电梯的时候维修人员一定要做好安全安全防护;最后就是在特殊维修的时候要有专业的检验人员来进行,维修完成之后要先进行试运行,正常之后才能投入使用。

6、制定电梯定期报检制度

电梯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按照国家的规定来进行检修工作,检修之前要先向有关的部门进行申报,提供相关的资料,在检验工作进行的时候一定要提供维修保养的记录。

7、规范电梯维修保养的市场

电梯设备的安全监管部门需要对电梯的维修保养单位进行监督,电梯维保公司必须取得市场监督管理局发的特种设备维修许可证(电梯维保),才能从事相关工作,另外对所有的维修保养单位都需要及时的进行登记,避免出现非法的维修保养公司和企业。

8、定期进行救援演练工作

电梯在使用的时候电梯的使用单位还需要和维修保养单位,定期的对电梯事故救援进行演练,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救援工作人员的能力,还能在电梯遇到故障的时候最快速度的解救出被困在电梯里的人。

八、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的特殊处理方法

1、电梯失控状态

电梯在使用的时候如果出现失控,电梯会快速的坠落,所有的按键也会失去控制,电梯内部人员在使用电梯的时候如果遇到这种情况需要注意要保持半蹲的状态,当电梯维修工作人员收到信号之后需要强行停止电梯,如果强行停止电梯无效,电梯内部的工作人员就需要按照管理人员的提示来进行操作。

2、电梯使用人员被困状态

当电梯在距某平层位置的±15公分范围平层时,营救人员可以在该平层的厅门外,用专用厅门三角钥匙打开厅门,并用手拉开轿厢门,然后协助乘客安全撤离轿厢。如电梯停在非上述平层位置时,则必须用人工救援方法移动轿厢救人。

当电梯停止使用的时候如果有人员被困,需要及时的进行抢救工作,在抢救工作进行的时候做好对被困工作人员的安抚工作,如果电梯处于半闭合的状态,还需要借助相关器具的帮助来让电梯处于闭合的状态,

3、电梯处于停电状态

电梯在使用的过程遇到停电时,电梯会自动切换到应急照明设备,减少被困人员的恐惧心理,电梯照明电路与主电路应是单独设立的,维修工作人员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维修现场,进行营救工作,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恢复电梯的运行工作。

4、电梯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

电梯在使用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受到危险因素的影响,例如:在使用的时候遇到火灾,这时电梯的负责人员需要先保证冷静的态度,然后做好疏散工作,同时正确使用灭火器,减少设备损伤的几率,保证人们的安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能够发现电梯安全管理和维修保养对电梯的使用来说非常的重要,电梯维保人员只有掌握了详细的维护保养规则,这样才能在提高安全意识的基础上,提高管理的效果,最终给人们营造一个安全的电梯环境。

参考文献:

[1]晏洪财.基于机器视觉的电梯轿厢安全测距检测系统[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21,34(01):99-100.

[2]康立仁.电梯的检验检测工作与检测现场安全管理研究[J].中国标准化,2021(01):184-186.

[3]吴越翔.电梯检验检测工作及检测现场安全管理[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0(24):7-8.

[4]吴晓军,饶庆华,郑灵.电梯电气安全装置电路的绝缘电阻测试方法[J].中国电梯,2020,31(23):17-20+23.

[5]冯小钟.浅谈电梯安全管理方法与维修保养措施[J].中国设备工程,2019(23):41-43.

[6]张仁奎,周朝彬,王子平.浅谈电梯检验维修中的安全及注意事项[J].山东工业技术,2019(03):33.

[7]张廷杰,于洲,邬甦,纪刚,郭书奎.浅谈曳引电梯检验与维修保养中的安全隐患[J].西部特种设备,2018(02):70-72+62.

作者简介:王海威,1990年7月,甘肃武都,汉族,男,本科,助理工程师,毕业院校:兰州理工大学,研究方向:特种设备安全与检验检测。

作者:王海威

第2篇: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探讨

通讯作者:李勇,1980年4月,男,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现就职于哈尔滨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中级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机电设备技术与管理。

摘要:电梯运行能够直接影响人们的人身安全以及设备安全的重要问题,只有提高安全意识以及加强电梯设备的管理,才能够保障电梯能够正常运行。所以,本文根据电梯维修的基本内容为切入点,结合电梯维修以及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且有效开展电梯安全的管理和维修工作提出相应的有效策略,就电梯维修秩序、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等方面深入探析,促使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电梯;安全管理;维修保养

一、前言

近几年以来,我国高层建筑随着经济的发展正在全面普及,同时城市的高层建筑也在不断增多,甚至在三线城市以及小城市也能够看到高层建筑,促使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然而,高层建筑中的电梯已经成为人们的承载工具,其中电梯安全与城市居民的生活存在密切关系[1]。由于电梯设备相对比较特殊,甚至电梯能够直接威胁到使用者的生命安全。所以,部分物业公司为了减少成本的使用,自作主张地减少电梯的定期维修工作以及保养工作,导致生命安全的事故持续发生,因此,必须加强电梯的安全管理工作与维修保养的工作。

二、当前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的实际情况

目前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电梯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城市居民在使用中出现问题的同时会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命安全。现阶段,虽然部分物业公司已经不断加强电梯的管理力度,但是在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导致电梯存在安全隐患问题,如果无法及时解决电梯安全中出现的问题,那么极其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

(一)部分维修人员未经培训,无证上岗

就目前情况而言,大部分电梯组织招聘电梯维修工作人员的同时,并不会根据专业性以及工作经验进行把关,因此为了减少维修岗位工作的使用,相关部门专门聘用毫无工作经验的维修工作人员担任岗位[2]。对于缺乏专业性维修工作的人员,假设遇到常见的小毛病能够及时进行处理,但同时一旦发生问题性相对较大的安全事故,导致为维修人员无法正常解决,甚至导致电梯无法正常运行。

(二)维修工作人员无良好工作态度

现在绝大多数工作人员无法意识到维修岗位的重要性,促使维修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十分薄弱,使得相关维修工作人员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不维修电梯以及使用电梯,导致工作人员缺乏电梯维修的正确认识,与此同时维修人员开展电梯的检查工作也是处理表面的小问题,导致工作人员难以发生电梯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促使其必须发放平心态[3]。除此之外,在高层建筑建设的过程中,部分开发商为了节约成本支出,将采购电梯的价格放在首位,并且对电梯的质量控制不够严谨,导致电梯在质量不达标的情况下进行使用,从而促使电梯在使用时出现安全隐患。

(三)管理人員的安全认知不足,缺乏安全意识

另外,小部分电梯组织的相关领导不够重视电梯的安全管理,但同时也没有根据相关要求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以及应急方案,如果电梯一旦发生事故,大多数电梯全部是立即停止运行并且寻求帮助,导致自己无法对出现的故障进行有效处理,甚至导致被困人员只能够在电梯等待救援,最终直接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安全[4]。

三、电梯的日常维修保养工作

(一)实行维修与保养人员的负责制

根据上级领导的要求,必须指定专业性的人才负责电梯维修工作,但同时工作人员必须根据相关原则坚守自己的岗位,并且认真做好电梯的维修保养工作,促使电梯能够正常运行,假设电梯出现了安全问题工作人员可以采用有效措施及时处理。

(二)定期维修保养

相关部门指定专门的负责人定期清理电梯的机电设备,同时也要做好电梯的检查工作,促使工作人员能够保障电梯的清洁[5]。除此之外,电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机电设备,必须求相关负责人进行检查,将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维修和处理。另外,硬性规定必须每隔三个月对电梯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三)按时检查好维修与保养工作

相关部门需要每年带领固定的人员对电梯的设备以及零件进行检查以及清理,并按照电梯的运行时间更换已经磨损的零件。尤其注意的是需要在电梯使用的第三年进行大修,并且对电梯的所有设备全部统一检查。

四、强化电梯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措施

(一)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电梯在运行的过程中,主要以制造、安装以及维修等方面因素,然而电梯的日常维修以及保养工作具有相对较强的专业性,并且维修工作的责任十分重大,所以相关部门必须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让电梯的使用与保养工作步入正轨,并且保障电梯的安全管理工作能够稳定开展[6]。通过相关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必须不断提升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降低电梯安全事故发生频率,从而提高电梯使用的安全性能。与此同时,使用单位在采购电梯型号的同时,必须按照电梯的型号以及质量进行选购,并且制定关于电梯安全操作的规章流程,提前做好相应技术的档案管理,做到一梯一档,有利于电梯在出现故障时及时做好管理工作。除此之外,以电梯安全管理的操控方式为主要核心内容,促使电梯可以在长时间内正常运行,并且能够充分发挥电梯制度的管理体系。另外,通过网络技术的方式为电梯设计信息化的管理系统,促使电梯在正常运行时能够充分发挥其中的规范性作用,并且能够及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维修保养的质量情况[7]。

(二)加大电梯从业人员业务素质的培养力度

电梯在运行时存在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除了自身的质量以及安装质量之外,必须由维修的专业性工作人员业务素质而决定。其中,对于专业性的维修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责任心以及专业素质,但同时相关部门必须求维修的工作人员参加机构组织的培训,通过培训的方式可以促使工作人员不断提升综合素质能力。除此之外,相关部门也要培养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其中主要是因为维修工作本身就存在危险,所以必须全面提升维修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并且促使工作人员在电梯出现故障的同时能够冷静地进行处理,保障电梯的使用性能,从而达到电梯延长使用的效果[8]。

(三)做好电梯安全知识的大力宣传工作

电梯安全运行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监督、维修以及保养工作,但同时也要普及关于电梯安全管理的安全知识,以便降低出现安全事故。因此,相关部门要不断组织以及大力宣传安全知识,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促使工作人员能够落实安全责任意识,并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的标准流程,促使电梯的维修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障。除此之外,电梯管理的工作人员提前做好安全知识的培训工作,比如当人在电梯被困,需要采用哪种开电梯的方式进行处理,如采用停梯式的处理方式以及故障处理方式等。与此同时,乘坐电梯的乘客也要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让乘客完全了解乘坐电梯的安全知识,比如小朋友身边必须有家长陪同;严禁将烟花爆竹携带在电梯内;乘扶梯时手必须牢牢抓紧扶手;乘坐扶梯时双脚不能踩到黄色线。另外,在电梯出现安全事故的同时,必须反映到上级相关部门。

(四)提高公众安全意识,加强电梯安全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部分居民会完全忽视电梯的安全标志,且很少在意电梯的紧急按钮在什么位置,当危险发生的同时,无法及时采用有效措施。因此,为了避免电梯危险的发生,公众要加强电梯的了解,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与此同时,相关政府部分也要充分利用公众号及微博推送电梯安全常识,切实市民在乘坐电梯时,不断图提高安全意识及紧急避险的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电梯作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的特殊工具。因此,在电梯实践的过程中,只有不断提高工作人员对电梯安全需注意的事项,以及电梯安全防范意识,才能够构建全面的监管系统,促使工作人员不断培养专业性的维修队伍,并且促使其中的任何一位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处理电梯出现的事故,从而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除此之外,电梯的安全使用能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也能够促使人们加强电梯的安全意识,为有效提高电梯的使用效果,必须制定电梯安全技术的规范流程,并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加强监督,选择合适的相关部门对电梯进行全面优化,从而促使电梯安全管理的质量达到一定的标准程度。

参考文献:

[1]钟永继.研究电梯安全管理方法与维修保养措施[J].大科技, 2020(8):172-173.

[2]周建兰,李世通.探析现代电梯安全管理信息化与维修保养[J].科学与信息化, 2018(3):149,152.

[3]张大勇,张鸿.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的思考[J].中國设备工程, 2018(19):70-71.

[4]曾健德.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的信息化分析[J].新商务周刊, 2019(12):50.

[5]冯小钟.浅谈电梯安全管理方法与维修保养措施[J].中国设备工程, 2019(23):41-43.

[6]李少辉.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信息化分析[J].科学与信息化, 2018(30):150,155.

[7]赵楠,刘帅.电梯检验检测工作及检测现场的安全管理研究[J].科学与信息化, 2021(7):150.

[8]周珺文.电梯检验检测工作及检测现场的安全管理[J].中国机械, 2019(1):96,98.

作者:李勇

第3篇:浅谈电梯安全管理及维修保养

【摘要】:电梯的正常运行关系着住户的人身安全,提高电梯维修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大电梯运行的管理力度,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才能够有效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笔者从加强电梯维修保养与安全管理工作对于防止安全隐患的重要意义着手,针对现阶段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工作的现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大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工作力度的具体策略,旨在为我国的电梯管理及维修保养工作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关键词】:电梯;维修保养;安全管理

电梯属于高层建筑物当中进行垂直运输的交通设施,电梯是否能够安全的运行,关系着一系列的安全问题。要让电梯正常、安全的运行,就必须要对电梯实施定期的保养维护工作,倘若管理不当,缺少完善的、专业的维修保养工作,就非常容易导致重大的安全事故发生,导致生命与财产都蒙受巨大的损失[1]。所以,针对电梯实施规范的管理、预防性的维修以及长期的保养维护,有效降低停梯时间与故障几率,使得电梯能够长时间处在良好的工作状态,是一项至关重要、经常性的关键工作。只有电梯的相关维修保养公司与使用公司共同根据国家制定的对应规范,切实落实电梯的安全管理与维护保养工作,才能够防范于未然,避免不必要事故的发生。

1.加强电梯维修保养与管理对预防安全事故的重要意义

电梯的安全管理与维护保养工作涉及到社会的和谐乃至于整个国家的稳定。而近年来,各地不断发生的电梯安全事故,必须要引起大家的重视与反思。针对这些电梯事故实施详细的研究,导致电梯出现安全事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含电梯设计与制造方面的缺陷、乘坐人员的错误行为、专职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缺失、使用与维护方面的缺失、电梯安装工作不规范等因素。其中,电梯的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工作不规范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所谓电梯的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工作,其指的是针对使用中的电梯实施定期的管理与检查,只要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在没有出现电梯故障以前就必须实施维修,从而有效避免酿成安全事故。

电梯的使用与保养不当通常包含下面几种状况:①使用电梯的公司对于电梯的正常使用与保养工作缺少安全维护方面的认知,缺少一套合理的管理体系;②使用电梯的公司没有设置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电梯的管理与保养工作;③部分乘客针对电梯内部的设施所造成的损害。

电梯在运行的进程中,运动的零件非常多,正反转的频繁启动,各个位置都在进行着持续的运用,各个零部件之间不断进行着振动与摩擦,各个机械零件之间的尺寸改变、机械磨损以及电器老化等情况无法避免,所以,电梯在不断运行的进程中,发生故障的几率非常高[2]。鉴于此,针对电梯实施定期的维修保养与安全管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2.现阶段电梯维修保养与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分析

在当前高楼大厦高度集中的城市生活当中,电梯具有巨大的运用数量与广泛的使用范围,电梯的安全运行关系着亿万人的生命安全,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工作至关重要。然而,当前电梯在管理与维修保养方面仍然普遍存在下面这些不足。

2.1.维修人员没有经过系统培训

部分电梯的维修公司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会在社会当中聘用一些既无资质,也无经验的工作人员来进行电梯的维修保养工作,导致电梯的维修管理工作存在巨大的隐患。

2.2.维修人员无良好的工作态度

大多数维修人员在自身的潜意识当中,都认为只要电梯没有发生故障,就不用去进行主动的检查与维修,其没有认识到电梯维修保养工作的重要程度,工作中缺少主动寻找电梯安全隐患的警觉性[3]。

2.3.对电梯安全的重视程度不足

在进行电梯选购的时候,一些开放商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通常会选择价格偏低的电梯,然而一些价格过低的电梯,其品质不能得到有效保证,对于电梯的安全运行埋下了隐患。而一些电梯应用公司的领导通常都不重视电梯的安全问题,缺少电梯故障管理制度,倘若电梯发生故障,难以进行及时的救援。

3.加大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工作力度的具体策略

3.1.建立完善的电梯管理制度

3.1.1.明确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的对应责任主体。电梯是否能够安全的运行关系到保养、维修、安装、设计以及制造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当电梯投入使用之后,则主要依仗电梯的安全管理以及维修保养工作来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然而,现阶段大部分物业管理机构没缺少充足的管理、维修以及保养能力来独自承担这些工作。

3.1.2.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电梯维修保养管理制度。构建规范的制度,将电梯的安全管理、维修与保养纳入日常工作当中,使得安全管理与维护工作有章可循、责任明确,从而有效推动电梯安全管理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以及标准化的目标[4]。使用单位应当在电梯的选型、订货、安装、使用、管理、维修以及保养等各个环节实施严格的监控。建立完善比如“电梯维修工作人员安全操作规章流程”、“电梯安全操作规章流程”等对应的规章制度,同时建立完善的技术档案制度,使得以后的管理、检验、维修与保养工作能够更好的开展。

3.1.3.观测电梯的安全操作与管理流程,构建长效的监管制度。充分利用当前高度发展的信息化技术,构建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健全电梯运行管理体系,从而详细掌握电梯运行情况、维修保养品质、维修保养状况等。电梯的监管人员针对电梯使用单位、维修单位实施定期的巡视、检查,只要发现违章的事项,就立即责令其进行改正。针对隐患问题必须要实施严格的督促整改,整改完成以后要进行核查,保障整改工作切实有效。

3.2.提升电梯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要想保证电梯正常、安全的运行,不但需要电梯本身的品质与安装的品质过硬,同时还需要广大电梯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倘若从业人员自身综合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当然就难以针对电梯实施精确、细致的维修与保养,这就需要电梯维修保养公司加大对于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力度。一方面,电梯维修保养人员必须要接受专业的机构实施系统的业务技术教育。通过系统的专业理论与业务技能培训,并且必须通过对应的技能考试,必须坚持持证上岗的原则。如此,才能够使维修保养人员在工作当中根据相关的规定来严格执行定期的维修保养工作,当电梯出现异常情况的时候,才能够准确、及时的查找出异常的原因,并且可以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及时的检修。另一方面,还应当不断加强维修保养人员的心理素质。针对电梯的维修保养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加强维修保养人员的心理素质,能够促进他们更好的完成电梯维修保养工作。

3.3.加大电梯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

除了正确的管理、维修以及使用之外,普及电梯安全知识也是降低电梯安全事故发生率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相关机构加大宣传的力度,不断提升相关机构的安全意识。可以采用宣传正反面的典型案例、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电梯常识等,使得维修、使用、管理这几个机构能够提升对于电梯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落实对应的安全责任主体,严格根据对应的规章来进行工作,切实落实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保障电梯维修保养的品质[5]。此外,要切实落实电梯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以及乘坐电梯的安全知识宣传等工作。一方面,针对电梯管理工作人员实施知识教育,包括:电梯的开梯与停梯方法、电梯困人救助措施、电梯故障及紧急事故保修等。另一方面,则是对电梯乘客宣传安全的乘梯知识,比如,乘扶梯的时候,双脚必须要站在黄色安全边框以内;乘扶梯的时候,手必须握住扶手带;乘坐电梯的时候,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小孩或者孤寡老年应当在有人陪同的情况下乘坐电梯。

3.4.加强日常对电梯巡检保养工作

建立健全完善可行的电梯维修与保养管理制度,是保证电梯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这些制度主要有:电梯维修人员岗位责任制;电梯维修、保养交接班制度;电梯日常维修保养制度;电梯维修人员安全操作规程等。电梯维修人员必须持有劳动行政部门核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并定期参加复审[6]。

综上所述,只有切实提升社会大众对于电梯安全使用的主动意识,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监管体系,加大对于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才可以保障电梯正常、安全、平稳的运行,为人们提供更好的便利服务。

【参考文献】:

[1] 黄玮华.浅谈电梯维修保养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学之友.2010(16)

[2] 郑佳卿.试论电梯检验中存在的危险源及防护对策[J].河南科技.2013(09)

[3] 勾晓波.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探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04)

[4] 罗哲,范围.影响电梯安全运行的主要原因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2(12)

[5] 赵永慧,贾广葆.住宅高层电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上海房地.2013(10)

[6] 廖静云.浅谈电梯的使用运行安全管理[J].机电技术.2011(03)

作者:李小林

第4篇:电梯的维修管理

第四节 电梯的维修管理

电梯的使用为人们开发利用空间提供了方便。电梯的普及,又为城市的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电梯也会发生故障,故障时又给人们带来不便。加强电梯的维修管理,使电梯迅速排除故障,恢复电梯正常运行,是非常必要的。搞好电梯维修的管理就是建立《电梯维修保养的标准》和相应的电梯维修管理制度,确保(电梯维修保养标准》的顺畅实施。

一、电梯维修保养标准的建立

物业公司工程部的电梯管理员,根据国家标准和公司辖区内的电梯情况制定《电梯维修保养标准》。注意制定标准时不要和国家标准相抵触。下面是某公司制定的《电梯维修保养标准》。

(1)机房

①机房通风良好,温度在5~40℃之间,相对湿度不大于85%,保证没有雨水浸入。

②机房的干粉灭火器应保持正常压力。

③机房的紧急救援操作规程、注意事项齐全,并挂在明显处。

④轿厢平层标志清晰可见。

⑤机房门锁良好,告示牌清晰挂于显眼处。

⑥机房电源、插座良好。

⑦机房不得住人,应保持清洁。

⑧曳引轮对铅垂线的偏差小于2.0mm,曳引轮绳槽与导向轮绳槽平行度偏差小于1.0mm。

⑨限速器调节部位应有铅封,非劳动局专业人员禁止调整。

⑩限速器绳槽、轴套等磨损在允许范围内(参照GB5972—86)运行时无异常声音。

11限速器、安全开关灵活可靠。

12限速器-安全钳-安全开关联动可靠。

13曳引轮标出的运行方向清楚。

14各轴承灵活,运行时无异常声音,温度不高于80℃,工作2500~3000h后更换新油。

15导体各相间和相地之间绝缘良好,电气设备外壳接地良好。

16供电电压波动在±7%范围内,频率波动±2%范围内。

17制动装置制动良好,轿厢以额定速度空载上行至行程上部范围内断电时,应能完全停止。制停距离不大于250cm。

18电梯救援的手动松闸、手动盘车操作装置,应齐全并挂于墙上,不得他用。

19曳引轮绳槽磨损离V型槽底4~5mm时,应更换。

(2)井道与轿厢

①上下限位开关灵活。

②弹性滑动导靴A、C尺寸为2mm,顶面间隙(2.5±1.5)mm。

③绳头组合固定符合GB7588——87.923标准。

④各钢丝的平均张力、轿厢导轨顶面距离偏差符合标准。

⑤对重块压板固定坚固,不得有锈。

⑥轿顶照明、急停开关、检修操纵开关正常。

⑦轿厢安全窗灵活、开关动作可靠。厅门机械电气联锁可靠。

⑧轿门的安全触板及光电保护灵活可靠。

⑨告示牌明显清洁、报警装置正常。

⑩指令、召唤、选层、定向等装置准确无误。

(3)底坑

保养参照GB7024.1—86。

二、电梯的维修保养制度

为使电梯安全运行,需要对电梯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查和修理。电梯管理员和电梯机房值班电工负责电梯发生故障时的紧急维修工作,公司工程部主管负责电梯故障维修的组织监控工作,并负责建立电梯维修管理制度。电梯维修管理制度主要包括:

(1)月维修保养制度

主要检查各种按钮是否灵活,开关是否正常,有无噪声和异味,限速制动元件是否可靠。检修完成后填写《电梯月维修保养记录》。如表4-7-2所示。

(2)季维修保养制度

针对机房内的主要设备进行检修。如检查曳引电机运行时,有无异常噪声;减速机是否漏油,减速机和曳引电机的温升是否超标;曳引电机制动器是否可靠;速度反馈装置的反馈信号有无变化,控制柜的电气元件动作是否可靠;限位开关的动作是否可靠。检修完成后填写《电梯季度维修保养记录》,如表4-7-3所示。

(3)年维修保养制度

每年对电梯的整机运行性能和安全设施进行一次检查。整机性能包括乘坐的舒适感、运行的振动、噪声、运行速度和平层准确度。安全设施包括超速保护,断相、错相保护,撞底缓冲装置,超越上下限位置的保护,金属外壳接地情况,设备绝缘情况。有条件的物业公司可自行组织维修,也可委托获得政府管理部门颁发电梯维修许可证的单位进行维修。整机检修完成后应填写《电梯年维修保养记录》,如表4-7-4所示。

(4)电梯故障处理制度

电梯管理员和电梯值班电工,接到电梯故障的通知后,在5min内到达现场。根据现场情况作出正确判断,并对电梯被困人员进行解救。查看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根据情况进行故障处理。对于一般故障,处理后填写《电梯维修记录》,如表4-7-5所示。电梯的重大故障应由公司工程部负责请电梯公司的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并经劳动局专业人员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5)不定期保养维修

物业管理公司不定期对电梯保养维修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视其情况给予责任人教育、批评或处罚。

三、电梯常见故障的检查和排除

电梯出现故障后,电梯维修人员应能迅速、准确的判断故障的所在,及时排除故障。电梯的故障可分为机械故障和电气系统故障。

1.机械系统的故障和排除

机械系统的故障比较少见,但机械系统发生故障时,造成的后果却较严重。所以,作好日常的维护保养,减少机械系统故障是电梯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

(1)机械系统的常见故障

①润滑系统的故障。由于润滑不好或润滑系统某个部件故障,造成转动部位发热或抱轴现象,使滚动和滑动部位的零件损坏。

②机件带伤运转。忽视了日常的预检修,未发现机械零件的转动、滑动和滚动部件的磨损,使机械零件带伤工作,造成电梯故障,被迫停机修理。

③连接部位松动。电梯的机械系统中,有许多部件是由螺栓连接的,运行过程中,由于振动等原因使螺栓松动、零部件移位造成磨损或撞毁机械零件,被迫停机。

④平衡系统的故障。当平衡系数与标准要求相差较远时,会造成轿厢蹲底或冲顶,限速器、闸瓦动作,被迫停机。

(2)机械系统常见故障的预防与修理

加强电梯的维护和保养是减少或避免电梯机械故障的关键,对机械故障的出现起到预防作用。一是要及时润滑有关部件;二是要紧固螺栓。做好这两项工作,机械系统的故障就会大大减少。

发生故障后,维修人员要向司乘人员了解故障时的情况和现象。若电梯还能运行,维修人员应到轿厢内亲自控制电梯上下运行数次,通过眼看、耳听、鼻闻、触摸等实地考察、分析和判断,找出故障部位,并进行修理。修理时,应按照有关文件的技术要求和修理步骤,认真地把故障部件进行拆卸、清洗、检查、测量。符合要求的部件重新安装使用,不符合要求的部件一定要更换。修理后的电梯,在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认真的调试和试运行后,才能投入使用。

电梯轿厢被安全钳卡在导轨上,使其不能上下移动是电梯的一种特有故障。出现这种故障后,必须用承载能力大于轿厢重量,挂在机房楼板上的手动葫芦(导链)把轿厢上提150mm左右,一般情况下安全钳可复位。然后,慢慢放下轿厢,撤去手动葫芦,把上梁的安全钳开关复位,机房的限位开关复位。经过这样的处理,一般电梯可恢复运行。但是,必须查明故障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并修复导轨卡痕后,才能交付使用。

2.电气系统的故障和检修

电梯出现的故障多为电气系统故障,而且绝大多数是控制系统故障。造成电器系统故障的原因主要是早期生产的电梯配套元器件如继电器,基本上是一般机床电器元件,其技术指标不适应电梯的要求;另外有些厂家对元器件筛选不够严格,混入了不合格元器件。

(1)电气控制系统的常见故障

电梯电气系统的故障多种多样,但大致分为四类型:

①门系统故障。采用自动开关门的电梯,其故障多为各种电器元件的触点接触不良所致,而触点接触不良主要是由于元器件本身的质量,安装调整的质量,维护保养的质量等存在问题所致。

②继电器故障。用继电器组成的电梯控制电路,故障一般出在继电器的触点上。触点通断时的电弧使触点烧坏,使其不能闭合或长期粘连,造成断路或短路。

③电气元件绝缘老化。电器元件受潮通电时产生的热量,都加速了绝缘的老化,使绝缘击穿造成短路。

④外界干扰。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可编程控制器和计算机等先进设备应用在电梯的控制系统中,发展为无触点电气控制系统。这种控制系统避免了继电控制系统的触点故障。但是,这种系统中的控制信号较小,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如果屏蔽不好,常使电梯产生误动作。

(2)电气系统故障的排除

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结构复杂而又分散,要想迅速排除电气系统的故障,维修人员应做到:

①掌握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的电原理图、接线图、安装位置图。

②熟悉电梯的起动、加速、满速运行、到站提前换速、平层、开门等全部控制过程。

③掌握各电器元件间的控制关系,继电器、接触器接点的作用。

④了解各电器元件的安装位置和机电间的配合关系。

维修人员还要不断分析、研究和总结经验,做到准确判断故障发生点,并迅速排除故障。

第5篇:电梯维修保养管理制度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规范电梯维修保养的行为,及电梯维修保养过程中的作业人员应遵守的工作要求。

1.2范围

1.2.1适用于在用电梯的维修保养。不适用于对电梯的大修与改造工作。

1.2.2电梯的“大修”是指需要通过拆卸或者更新主要受力结构部件才能完成的修理业务,也包括对机构(传动系统)或者控制系统进行整体修理的业务,但大修后特种设备的性能参数与技术指标不应变更。

1.2.3电梯的“改造”是指改变设备受力结构、机构(传动系统)或控制系统,致使特种设备的性能参数与技术指标发生变更的业务。

2、电梯维护保养制度

2.1电梯进行维护保养必须遵守电梯维护保养安全操作规程。

2.2电梯的维护保养分为:日常性的维护保养和专业性的维护保养。

2.3日常性的维护保养工作由具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可的,具有相应资格证的人员承担,专业的维护保养应有与电梯维护保养资格的专业保养单位签订维护保养合同。

2.4电梯每次进行维护保养都必须有相应的记录,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向电梯专业维护保养单位索要当次维护保养的记录,并进行存档保管,作为电梯档案的内容。

2.5日常性维护保养记录有本单位电梯作业人员填写,每月底将记录内容报送电梯安全管理人保管、存档。

2.6电梯日常性的维护保养内容应按照电梯产品随机文件中维护保养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专业性维护保养按照签订合同的内容、周期进行。

2.7电梯重大项目的修理应有经资格认可的维修单位承担,并按规定向质量技术部门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备案后方可实施。

2.8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对在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或外委有关单位进行处理,存在事故隐患的电梯严禁投入使用。

电梯常规检查制度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为规范电梯常规检查的形式,落实电梯常规检查的各项措施,保证电梯正常运行。

1.2范围

规定电梯日常性检查的周期,参加检查的有关人员及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实施整改措施和落实。

2、电梯常规检查制度

2.1电梯常规检查的分类

电梯常规检查分日检、月检、年检和不定期抽查四种。

2.2电梯常规检查由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实施,并负责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申报年检,协助领导,组织单位有关部门对电梯安全情况进行抽查。电梯日常检查与维护人员按照《电梯日常(月度)检查表》内容负责具体日检和月检工作。

2.3电梯常规检查应填写好检查表,并由负责检查的主持人签字,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报告有关人员及时处理。

2.4电梯日常检查和保养的内容、项目参照《电梯日常(月度)检查表》和电梯产品随机文件所带的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2.5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按照“定人、定时、定措施”的原则进行处理,并就处理结果进行跟踪检查。

电梯定期报检制度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为使电梯保护正常的、安全的工作状态,防止由电梯而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和重大设备事故的发生。

1.2范围

1.2.1适合于电梯按国家规定的要求向国家规定的电梯安全主管部门申请电梯安全定期检验。

1.2.2也适合于按单位内部设备管理制度的规定要求进行的定期检查的报检工作。

2、职责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向有关部门报告电梯定期检验工作。

3、定期报检制度

3.1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在电梯安全检验合格标志有效期满前一个月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特种设备安全检验机构申请定期检验。

3.2电梯停用一年后重新启用,或发生重大的设备事故和人员伤亡事故,或经受了可能影响其安全技术性能的自然灾害(如火灾、水淹、地震、雷击、大风等)

后也应由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机构申请检验。

3.3电梯经较长时间停用,但尚未超过一年时间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可向单位设备管理部门申请内部安全检验,认为有必要的可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机构申请安全检验。

3.4申请电梯安全技术检验应以书面的形式,一份报送执行检验的部门,另一份由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保管,作为电梯管理档案保存。

电梯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提高电梯作业的人员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了解国家有关电梯安全管理的法规、政策,自觉地履行电梯作业人员的各项职责。

1.2范围

规定电梯作业人员进行培训的内容、方式,组织电梯作业人员的方法,对培训取得的成果进行考核。

2、职责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对电梯作业人员培训工作。单位负责职工教育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培训情况进行考核。

3、电梯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3.1电梯作业人员必须持质量技术部门的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操作证方可独立从事相应的工种。

3.2电梯作业人员的培训包括:外委培训(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和单位内部培训两种。

3.3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应建立该类人员的培训、教育档案,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参加电梯作业人员的换证考试,保持操作证的有效性。

3.4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每年应编制当电梯作业人员的培训计划,报告单位领导批准后实施。

3.5单位内部培训由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实施,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国家有关电梯的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电梯事故的案例的分析;电梯有关技术知识的学习。必要时可组织人员进行笔试。每次培训必须作好相应有记录。

3.6参加外委培训(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人员必须经单位领导同意,培训合格的予以报销相应的费用。

3.7电梯作业人员未按规定参加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按有关制度予以处分或扣奖。

3.8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工作考核按质量技术部门的规定要求进行。

电梯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为便于电梯的维护保养,分析电梯故障原因,及时消除电梯事故隐患,了解电梯日常管理的进展情况。

1.2范围

规定对电梯所涉有关资料存档、保管、借用等方面的要求。

2、职责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电梯档案的收集、管理工作,单位档案室负责电梯档案的存档、保管工作。

3、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3.1电梯技术档案的种类:

A、电梯随机出厂文件(包括产品出厂合格证、安装使用维护保养说明书、电梯主要部件型式试验报告书、装箱单、机房井道布置图、电气原理图接线图、电梯功能表、主要部件安装示意图、易损件目录);

B、电梯开工申报单;

C、 电梯安装施工记录;

D、 竣工验收报告;

E、 质量技术部门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机构电梯验收报告和定期检验报告;

F、 日常检查、维护保养记录,大修、改造记录及检验报告;

G、 运行情况记录和交接班记录;

H、 事故及故障记录;

I、 电梯作业人员培训记录;

J、 同意注册的登记表。

3.2电梯日常安全管理人员及档案管理人员应认真贯彻国家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做好档案、资料的接收、登记、整理、保管、借阅等事宜,为电梯的安全运行提供准确的信息资料。

3.3电梯日常管理人员应监督电梯作业人员作好各种记录,及时将各种记录移送档案部门保管。

3.4电梯日常管理人员每月应将各种记录送交档案管理部门保管。

3.5有关人员部门需借用电梯资料的应经电梯日常管理人员同意签署意见后向档案管理部门借阅,并按规定作好借阅登记手续,按时归还借阅资料。

3.6电梯的各种资料应按由档案管理部门装订成册。

3.7电梯相关资料的销毁应经电梯日常安全管理人员的允许才可进行。

第6篇:电梯维修与保养实习管理制度

电梯维修与保养实习管理制度

【实习要求】

一、实习生要求

(一)学生实习期间,根据实习安排,认真完成实习内容。

(二)遵守实习基地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积极参加实习单位所组织的各项活动(如政治学习、学术报告、义务劳动等)。

(三)严格以实习生身份要求自己,服从指导老师安排,积极主动向指导教师请教。与实习单位相关的工作须得到指导老师的允许后方可实施。学生如因违反劳动纪律等原因被实习单位开除者,该学生的实习学分计零分。

(四)保守实习单位的商业及技术机密。

(五)考勤制度:

1.请假1天以内由带教老师批准;请假超过1天,由学生科审批,凡请假累计超过2天者,实习生应补回未完成的实习内容。

2.学生因病或因事请假,缺实习一天以上者,应将缺实习原因和时间,如实向指导老师汇报。

3.学生无故不实习者,作旷课论,由实习单位进行批评教育,将情况如实反映给学校,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处理。

电梯维修与保养实习管理制度

4.学生实习期间旷课累计天数达3天者,作实习成绩不及格处理。

5.学生实习期间,因请假缺实习时间累计5天者,作未参加实习处理;

(六)学生实习结束后由带教老师填写实习鉴定表并给予评定。

参考标准:

优秀:学生思想品德良好,学习、工作态度认真主动,在工作中能发挥出良好的专业技术,遵守纪律。

良好:学生思想品德良好,学习、工作态度认真,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遵守纪律。

中:学生思想品德良好,基本遵守纪律,专业技术一般,工作能力一般。

及格:基本能按实习要求完成实习计划。 差:不能按实习要求完成实习计划。

(七)学生必须在实习结束前填写《实习报告》。

(八)学生实习报告必须在实习结束后一周内完成并上交(1200字)。

二、实习基地(单位)职责

(一)根据学校下达的实习带教任务以及实习大纲和实习管理制度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组织安排好实习带教工作。

电梯维修与保养实习管理制度

(二)负责提供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后勤保障。

(三)指定专人负责实习生的日常管理,安排带教教师负责学生实习及考核鉴定的具体事宜。

(四)带教教师对实习生应从严要求,耐心指导,严格考勤,保证实习生完成实习大纲所要求的实习内容。

三、实习指导老师职责及要求

(一)按照实习大纲和带教计划的具体要求,实施教学工作,做到认真负责、严格要求、耐心指导、教书育人。

(二)负责培养实习生的科学思辨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三)对学生严格考勤,实事求是地做好学生的成绩考核和操行评定工作。

【实习成绩评定】

根据学生的实习鉴定、实习总结和实习期间的综合表现,评定学生实习成绩,成绩及格的给予实习学分,不及格者的实习计学分零分。

第7篇:电梯维修保养安全管理规范讲义

一.电梯

1.1电梯的定义

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 1.2 电梯使用单位

具有在用电梯管理权利和管理义务的单位(包括个人),即电梯产权所有者或受其委托、授权的电梯管理者。 1.3 电梯维修保养单位

对电梯进行维修保养的单位,包括法人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和维修保养施工点。 1.4 安装

在电梯井道、机房、底坑内,或者在上下(或前后)机房之间对整台的电梯零部件进行组装、就位、固定、调试等施工活动的总称。 注: 安装不包括施工所须脚手架的安装。 1.5 改造

改变电梯控制系统、驱动系统、驱动主机,改变电梯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或受力方式,改变电梯主要参数的施工活动的总称。

注1:主要参数指额定速度、额定载重量、提升高度(运行长度)、倾斜角度、名义宽度。 注2:驱动系统指驱动方式(曳引驱动、强制驱动、液压驱动等)和调速方式(变极调速、交流调压调速、调频调压调速、直流调速、液压流量控制调速等)的总称。

注3:电梯控制系统指电梯控制、信号和指令、故障的防护、电气安全装置等控制的总称。 1.6 维修

以相应的新的零部件取代旧的零部件或对旧零部件进行加工、修配的施工活动的总称,这些施工活动不改变电梯主要参数,不包括改变电梯控制系统、驱动系统、驱动主机和改变电梯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或受力方式。维修分为重大维修和一般维修。 1.6.1 重大维修

更换和加工、修配电梯主要部件,改变轿厢质量超过额定载荷的8%,加装安全装置,增加电梯停

靠层站但电梯主要参数没有改变的施工活动的总称。

注: 主要部件指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门锁装置、轿厢悬挂装置、导轨、曳引机、控制柜、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安全电路、液压泵站、限速切断阀、电动单向阀、液压油缸、手动下降阀、机械防沉降装置、悬吊机构失效保护装置、防火层门、玻璃门及玻璃轿壁、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控制屏、驱动主机。不包括以上主要部件同型号、同规格的更换。 1.6.2 一般维修

不属于重大维修的其它维修活动的总称。 1.7 日常维护保养

在电梯交付使用后,为保证电梯正常及安全运行,所进行的清洁、润滑、调整、检查活动的总称。 1.8 维修保养

一般维修和日常维护保养的总称。

二. 基本要求 2.1 电梯使用单位

电梯使用单位应使用符合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电梯,委托电梯制造单位或依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取得相应许可资质的单位对电梯进行日常维护保养或维修保养。 2.2 电梯制造单位

电梯制造单位应对电梯制造质量和安全性能负责,对本单位制造的在用电梯应进行跟踪调查和了解,为电梯安全可靠运行持续提供必要的技术帮助。委托或者同意其他单位对本单位制造的电梯进行安装、改造、维修活动的,应当对其安装、改造、维修活动进行安全指导和监控,并对电梯质量以及安全运行涉及的质量问题负责。 2.3 电梯维修保养单位

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应至少每15d 对其维护保养电梯进行一次日常维护保养,对其维修保养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

2.4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在检验检测时发现使用单位没有委托有相应资质单位维修保养的电梯,应出具检验意见通知书提出整改要求,或者经检验后出具检验结论为不合格的检验报告。

三. 电梯维修保养单位的设立

3.1 维修保养单位一般应在注册的设区的市的范围内从事维修保养电梯活动;维修保养法人机构跨设区的市从事电梯维修保养时,应当设立分支机构和维修保养施工点。

3.2 维修保养法人机构在注册地外设区的市的范围内维修保养电梯总数量大于等于50 台时,应在该设区的市设立分支机构;在注册地外设区的市的范围内维修保养电梯总数量小于50 台时,应在该设区的市设立维修保养施工点或者分支机构。

注: 电梯制造单位在其资质许可范围内仅从事本单位制造的电梯维修保养工作, 其设置分支机构或维修保养施工点,不受维修保养数量要求的限制。

3.3 注册地不在浙江省的电梯制造、安装、改造、维修法人机构,在浙江省从事电梯维修保养的,至少应设立1 家分支机构,并负责对在本省范围内维修保养施工点的管理。

3.4 分支机构和维修保养施工点的施工资质应由法人机构在其自身资质范围内书面授权,分支机构可以根据法人机构的授权权限,管理和设立维修保养施工点。 3.5 同一取证法人机构在注册地外设区的市范围内,一般应设立一家分支机构,授权区域分布明确时,可以设立多家。

四.电梯维修保养单位资质 4.1 维修保养法人机构

应依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取得相应许可资质,有相应的人员、维修保养条件、检测手段和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所持资质应覆盖所维修保养电梯的设备类型、施工类别和施工等级。 4.2 分支机构 分支机构应取得相应资质证书,有相应的人员、维修保养条件、检测手段和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其施工资质应由其法人机构提出申请,一般应与法人机构的许可资质同时评审。

4.3 维修保养施工点

由法人机构或分支机构在其资质范围内授权设立,有相应的人员、维修保养条件、检测手段和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从事电梯维修保养工作应以法人机构或分支机构名义进行。

五. 电梯维修保养单位条件 5.1 法人机构

符合特种设备行政许可要求,人员、场地、设备和仪器等应持续满足规定条件,质量保证体系应有效运行并持续改进。 5.2 分支机构

5.2.1 应在当地办理工商登记。

5.2.2 应具有法人机构的授权文件,授权文件应明确分支机构的负责人和对授权的设备类型、施工类别(指安装、维修、维修保养,下同)、技术参数、区域范围等权限的限制。 5.2.3 应具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办公和仓库的总建筑面积应不小于100 m2。 5.2.4 人员要求应满足:

a) 至少1 名工程技术人员。承担管理维修保养施工点的分支机构至少2 名工程技术人员,其中机械和电气各1 名,至少有1 名具备工程师资格; b) 至少6 名持证作业人员,其中至少1 名为检验人员;

c) 实际从事维修保养工作的技术工人数量应满足所承担维修保养电梯的要求,持证作业人员人均维修保养电梯数量不应多于30 台;

d) 工程技术人员和持证人员应按照规定签订劳动合同,交纳养老等保险。 注: 工程技术人员和持证人员应是常驻人员,且常驻地是唯一的。 5.2.5 应配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和检测仪器,至少应包括: ——电焊气割工具; ——起重设备; ——万用表; ——钳形电流表; DB33/ 728—2009 ——绝缘电阻测试仪; ——游标卡尺;

——常用电工、钳工工具。

5.2.6 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应具备:

——法人机构制定的对分支机构、分支机构对维修施工点的管理文件; ——与所维修保养电梯的种类和型号相适应的作业指导文件; ——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文本。

5.2.7 应建立施工设备的台帐,并保存相应的施工记录。 5.2.8 应设有24h 值班的电梯维修保养服务热线。 5.3 维修保养施工点

5.3.1 应具有法人机构的授权文件,授权文件应明确负责人和对授权的设备类型、施工类别(指安装、维修、维修保养,下同)、技术参数、区域范围等权限的限制。 5.3.2 应具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办公和仓库的总建筑面积不小于40 m2。 5.3.3 人员要求应满足:

a) 不少于3 名,其中持证作业人员应不少于2 名;

b) 实际从事维修保养工作的技术工人数量应满足所承担维修保养电梯的要求,持证作业人员人均维修保养电梯数量不应多于30 台;

c) 持证人员应按照规定签订劳动合同,交纳养老等保险。 注: 持证人员应是常驻人员,且常驻地是唯一的。

5.3.4 应配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和检测仪器,至少应包括: ——起重设备; ——万用表; ——钳形电流表; ——绝缘电阻测试仪; ——游标卡尺;

——常用电工、钳工工具。

5.3.5 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应具备:

——法人机构制定的对维修施工点的管理文件;

——与所维修保养电梯的种类和型号相适应的作业指导文件。 5.3.6 应建立施工设备的台帐,并保存相应的施工记录。 5.3.7 应设有24 h 值班的电梯维修保养服务热线。 六. 维修保养施工组织

6.1 维修保养单位对电梯维修保养施工,应符合国家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和电梯产品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要求,在施工现场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6.2 对电梯日常维修保养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建立并保存安全教育与培训记录档案。未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人员不得独立进行维修保养作业。

6.3 分支机构和维修保养施工点应在法人机构许可资质和授权范围内从事电梯维修保养业务。

6.4 电梯维修保养单位,首次从事电梯维修保养业务前应当书面告知当地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或其委托的机构,以后每年书面告知一次,书面告知应提供以下资料: a) 法人机构的许可资质证书和法人机构(或分支机构)授权文件; b) 办公场所和仓库平面图及自有产权证书或租房协议; c) 分支机构或维修保养施工点基本情况表(见附录A); d) 人员的劳动合同及养老等保险凭证; e) 所维修保养的电梯台帐。 6.5 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地址、人员、总公司资质以及授权范围变动或授权有效期到期时应办理变更。

注: 履行告知手续后,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分支机构或维修保养施工点从事的一般维修视作已履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所规定的告知手续。

6.6 法人机构应加强对分支机构和维修保养施工点的体系运行和维修保养质量的检查。每年应至少一次对分支机构和维修保养施工点的质量保证体系运行进行检查考评,对分支机构和维修保养施工点所维修保养的每台电梯每年至少现场检查一次。检查考评工作应记录,记录双方至少应保存4 年。

6.7 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应当做好电梯故障统计、安全、文明使用宣传等工作。

6.8 在定期检验有效期间更换维修保养单位的,新维修保养单位应在合同签订后15 d 内持合同原件到实施定期检验的检验机构更换电梯《安全检验合格标志》。 七. 维修保养工作要求 7.1 合同评审

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对拟维修保养电梯,应根据不同制造单位、不同品种的要求进行合同评审,对电梯安全性、可靠性和维修保养所需的人员、技术、装备和备品备件供应等资源要求进行确认,确保在合同有效期内有能力和条件保证所维修保养电梯的安全、可靠运行。 7.2 签订合同

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在对电梯提供维修保养前,应与电梯使用单位签订书面合同,电梯维修保养合同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 维修保养的施工性质、内容,执行的标准和要求; b) 维修保养起止日期和电梯维修保养的时间频次。维修保养期限一般应不少于1年,电梯维修保养时间频次应至少每15 d一次;

c) 在应急救援、配合重大活动等方面的约定;

d) 学校、幼儿园以及车站、客运码头、商场、体育场馆、展览馆、公园、宾馆、医院等公众聚集场所和居民住宅使用的电梯,故障报修和应急救援抵达时间; e) 双方的其他权利、义务和责任。 7.3 制订作业指导

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应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和电梯产品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要求制订《电梯维修保养作业指导书》,按规定对电梯进行电梯维修保养,保证其维修保养的电梯安全技术性能持续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电梯维修保养作业指导书》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 不同品种电梯的日常、季度、半和维修保养的项目、内容、方法和要求; b) 自检项目、内容、方法和要求;

c) 电梯维修保养施工作业安全措施,明确电梯门锁等安全保护装置、安全开关、安全触点测试、修理、更换施工时所必须采取的有效防护措施。 7.4 维修保养计划

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应制订每一台电梯维修保养合同的电梯日常、季度、半和维修保养计划。

7.5 维修保养实施

7.5.1 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应确保持续满足所维修保养电梯正常运行所必须的能力,配备必要的人员、装备、工具、检测仪器和备品备件等。

7.5.2 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应明确内部职责,落实电梯日常、季度、半和维修保养计划的实施,严格按《电梯维修保养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电梯的维修保养作业。 7.5.3 电梯维修保养单位电梯维修保养服务热线,应全天候有人负责响应,接到电梯故障通知后,电梯维修保养单位人员一般应在60min 内及时抵达电梯所在场所,县级以上城区的电梯发生安全事故和困人事件时应在接通知后30min 内抵达并及时救援。 7.6 处理

DB33/ 728—2009 7.6.1 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对在维修保养时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和修复,如需进行重大维修施工的,应履行施工告知和申报监督检验。 7.6.2 电梯发生故障时,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应进行全面检查和修复,在未完全修复前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电梯继续投入正常使用;发现电梯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消除的,可采取包括立即停止电梯运行等有效措施,并及时书面通知电梯使用单位。 7.7 台帐和档案

7.7.1 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应对维修保养活动进行记录,并建立电梯维修保养台帐和档案。电梯维修保养台帐可以采用电子文档形式,采用电子文档形式时,应有可靠的备份保存。电梯维修保养记录可参照本标准附录B,日常维修保养档案应一台一档,档案至少保存4 年。 7.7.2 电梯维修保养台帐至少应包括: 1) 所有维修保养电梯合同的目录;

2) 维修保养电梯汇总表,应包括:电梯使用单位名称、使用单位地址、使用单位联系人和联系电话、电梯制造单位、电梯型号、维修保养起止时间、定期检验时间、维修保养责任人等内容。

7.7.3 电梯维修保养档案至少应包括:

1) 电梯基本情况表,其内容可参照本标准附录C;

2) 日常维修保养和季度、半、维修保养实施记录,实施记录应如实记录发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并有使用单位管理人员签字确认; 3) 法人机构按8.1.6要求进行检查、考评工作的记录; 4) 电梯报修或应急维修记录;

5) 维修保养合同有效期内《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复印件; 6) 故障、安全隐患、事故及应急处置记录。 7.8 安全管理

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应当制订电梯维修保养现场管理制度,落实维修保养过程中的现场安全防护措施,确保维修保养工作的安全。 7.9 指导使用

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应对使用单位帮助和指导,包括:

a) 提醒使用单位及时申报定期检验,配合做好定期检验工作;

b) 指导使用单位制订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救援预案,配合应急救援演练;

c) 指导使用单位建立电梯技术档案,帮助电梯使用单位正确张贴电梯《安全检验合格标志》; d) 帮助使用单位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 7.10 自检

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应至少每半年对电梯进行自检,自检应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并作好相应的记录。自检工作必须由维修保养单位的电梯检验人员进行,自检不应替代半和维修保养。 7.11 告示

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应在电梯轿厢内或其它醒目位置张贴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告示牌,内容应有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名称以及24 h值班电话。 7.12 应急救援和演练

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应制订电梯事故和电梯维修保养施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年至少应进行一次应急演练,对本单位维修保养的电梯发生事故时应提供指导和应急救援。 八. 相关维修保养的使用安全管理要求 8.1 使用单位确定

8.1.1 产权多方共有或单方产权多方使用的电梯在办理使用登记和登记变更时,应通过书面协议形式落实电梯使用单位,明确授权,并由其与维修保养单位签订维修保养合同。电梯使用单位可以是:电梯产权人、承租人、实际使用者以及承担物业管理职能的物业服务企业等。 DB33/ 728—2009 8.1.2 负责房产开发的建设单位在商品房未取得预售证前,建设单位为使用单位,负责对电梯进行管理;取得商品房预售证后,业主委员会未成立或业主还未能履行职责前,建设单位应选聘物业服务企业为电梯使用单位,负责对电梯进行管理。 8.2 管理机构设置

电梯使用单位应设置电梯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兼)职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对电梯进行日常安全管理。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应当经取得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管理人员证书。

8.3 建立管理制度

电梯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制度,建立完整的电梯技术档案。 8.4 使用登记

使用单位应在电梯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 d内,向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电梯停止使用、转让、报废、过户,或者变更使用单位时,应向原登记部门办理停用、注销、过户和变更。 8.5 定期检验

8.5.1 电梯使用单位应制定和实施电梯定期检验计划,对于在用电梯应当在电梯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申请,同时在检验检测工作过程中给予积极配合。

8.5.2 电梯使用单位应根据检验检测单位提出的整改要求及时完成整改和提出复检,整改和提出复检必须在电梯定期检验的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完成,否则电梯应停止使用。 8.6 日常巡视

8.6.1 电梯使用单位应落实安全管理人员对电梯运行进行日常巡视,每月应至少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做好电梯日常使用状况记录,加强对电梯紧急报警装置的检查,确保畅通。 8.6.2 使用单位发现电梯存在故障和异常等情况应立即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及时通知电梯维修保养单位进行检查和修复。 8.7 维修保养监督

电梯使用单位应履行对电梯维修保养工作的监督,并在维修保养、急修等工作记录上进行签字确认,变更维修保养单位时,做好有关衔接工作,确保有相应许可资质单位对电梯提供不间断的专业维修保养。对电梯维修保养有特殊要求的应通过合同书面约定。 8.8 安全标识管理

电梯使用单位应将电梯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警示标志、《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应急救援电话号码、维护保养单位名称置于易于为乘客注意的显著位置,并保持完好。 8.9 钥匙管理

电梯使用单位应指定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或专门人员保管电梯的紧急开锁钥匙、机房钥匙和电梯电源钥匙,非专门人员不得使用。专门人员必须经电梯使用和应急救援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培训应有记录),经电梯使用单位书面授权。 8.10 应急救援

8.10.1 电梯使用单位在电梯发生困人事件时,应及时通知维修保养单位,并采取措施,组织专业人员救援。

8.10.2 电梯发生安全事故时,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及时组织应急救援,排险和抢救,保护事故现场,通知维修保养单位参与救援,并立即报告事故所在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 8.11 特殊情况处理

8.11.1 电梯出现下列情况时,电梯使用单位应立即停止电梯运行,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委托电梯维修保养单位或其它相应资质单位对电梯进行检查、修复,消除安全隐患: a) 发生地震、火灾等灾害;

b) 电梯和电梯附件受潮,以及安装电梯和附件的机房、井道、底坑等场所进水或严重受潮; c) 发现安全装置、安全附件、安全开关、安全触点等发生误动作,厅、轿门工作异常; d) 电梯发生安全事故或存在安全隐患;

e) 接到维修保养单位因发现严重事故隐患而发出的电梯应停止运行的书面通知时; f) 监督检验或定期检验结论为不合格。

8.11.2 在检验有效期内电梯停用3 个月及以上,需重新投入使用的电梯,在投入使用前应委托电梯维修保养单位或其它相应资质单位对电梯进行检查、修复或安全性能确认,检查、修复或安全性能确认单位应出具书面结论。

8.11.3 对于经重大维修或改造的电梯,应当由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监督检验合格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九. 检验检测

9.1 电梯检验检测机构应根据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等情况,研究分析检验覆盖区域内维修保养质量总体情况,每年对相关电梯维修保养单位进行一次综合评价,发现维修保养质量明显较差的单位,应及时报告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9.2 在用电梯定期检验的检验周期连续计算。

第8篇:电梯使用管理与维修保养规则2009

电梯使用管理与日常维护保养规则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规范电梯的使用管理与日常维护保养行为,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本规则适用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适用范围内电梯的使用管理与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本规则不适用于个人或者单个家庭自用的电梯

第三条 本规则是对电梯的使用管理与日常维护保养(以下简称维保)工作的基本要求,相关单位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实际情况,可以制定高于本规则的工作要求,以保证所维保电梯的安全性能。

第二章

电梯的使用管理

第四条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加强对电梯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安全技术规范)的电梯,对电梯的使用安全负责。使用单位应当购置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电梯,保证电梯安全运行所必需的投入,严禁购置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

第五条

使用单位应当根据电梯安全技术规范以及产品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要求和实际使用状况,组织进行维保。 使用单位应当委托取得相应电梯维修项目许可的单位(以下简称维保单位)进行维保,并且与维保单位签订维保合同,约定维保的期限、要求和双方的权利义务等。维保合同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一) 维保的内容和要求; (二) 维保的时间频次与期限;

(三) 维保单位和使用单位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

第六条

使用单位应当设置电梯的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至少有一名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

第七条

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使用和运营安全管理制度,并且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一)相关人员的职责; (二)安全操作规程; (三)日常检查制度; (四)维保制度; (五)定期报检制度;

(六)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

(七)作业人员及相关运营服务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

(八)意外事件或者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与应急救援演习制度; (九)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第八条

电梯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使用单位应当向设区的市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登记机关)办理使用登记,办理使用登记时,应当提供以下资料:

(一)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或者电梯产权所有者(指个人拥有)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二)《特种设备使用注册登记表》(一式二份); (三)安装监督检验报告;

(四)使用单位与电梯维保单位签订的维保合同(原件); (五)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电梯司机[适用于按照第九条第

(五)款要求配备的电梯司机]等与电梯相关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 (六)安全管理制度目录。

维保单位变更时,使用单位应当持维保合同,在新合同生效后30天内到原登记机关办理变更手续,并且更改电梯内维保单位相关标识。

电梯报废时,所有单位应当在30天内到原使用登记办理注销手续。

电梯停用一年以上或者停用期跨过1次定期检验日期时,使用单位应当在30日内到原使用登记机关办理停用手续,重新启用前,应当办理启用手续。

第九条

使用单位应当履行以下职责:

(一)保持电梯紧急报警装置能够随时与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机构或者值班人员实现有效联系;

(二)在电梯轿厢内或者出入口的明显位置张贴有效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 (三)将电梯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置于乘客易于注意的显著位置;

(四)在电梯显著位置标明使用管理单位名称、应急救援电话和维保单位名称及其急修、投诉电话;

(五)医院提供患者使用的电梯、直接用于旅游观光的速度大于2.5m/s的乘客电梯,以及采用司机操作的电梯,由持证的电梯司机操作;

(六)制定出现突发事件或者事故的应急措施与救援预案,学校、幼儿园、机场、车站、医院、商场、体育场馆、文艺演出场馆、展览馆、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电梯使用单位,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救援演练,其他使用单位可根据本单位条件和所使用电梯的特点,适时进行救援演练;

(七)电梯发生困人时,及时采取措施,安抚乘客,组织电梯维修作业人员实施救援;

(八)在电梯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时,组织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电梯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九)电梯发生事故时,按照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应急救援,排险和抢救,保护事故现场,并立即报告事故所在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

(十)监督并且配合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和维保工作。 (十一)对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电梯安全教育和培训; (十二)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及时采用新的安全与节能技术,对在用电梯进行必要的改造或者更新,提高在用电梯的安全与节能水平。

第十条

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进行电梯运行的日常巡视,记录电梯日常使用状况; (二)制定和落实电梯的定期检验;

(三) 检查电梯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确保齐全清晰; (四)妥善保管电梯钥匙及其安全提示牌;

(五)发现电梯运行事故隐患需要停止使用的,有权作出停止使用的决定,并且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六)接到故障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组织电梯维修作业人员实施救援;

(七)实施对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和维保工作的监督,对维保单位的维保记录签字确认。

第十一条

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电梯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一)《特种设备使用注册登记表》;

(二)设备及其零部件、安全保护装置的产品技术文件; (三)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的有关资料、报告等;

(四)日常检查与使用状况记录、维保记录、年度自行检查记录或者报告、应急救援演习记录;

(五)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报告与定期检验报告; (六)设备运行故障与事故的记录。

日常检查与使用状况记录、维保记录、年度自行检查记录或者报告、应急救援演习记录,定期检验报告,设备运行故障记录至少保存2年,其他资料应当长期保存。使用单位变更时,应当随机移交安全技术档案。

第十二条 在用电梯每年进行一次定期检验。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

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标志规定的检验有效期届满前l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申请。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电梯,不得继续使用。

第十三条 电梯乘客应当遵守以下要求,正确使用电梯: (一)遵守电梯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的要求; (二)不乘坐明示处于非正常状态下的电梯; (三)不采用非安全手段开启电梯层门; (四)不拆除、破坏电梯的部件及其附属设施;

(五)不得坐超过额定载重量的电梯,运送货物时不得超载; (六)不做其他危及电梯安全运行或者危及他人安全乘坐的行为。 第三章

电梯的日常维保

第十四条 维保单位对其维保电梯的安全技术性能负责,对新承担维保的电梯是否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应当进行确认,保养后的电梯应当符合相应的安全技术规范,并且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 第十五条 维保单位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按照本规则及其有关安全技术规范以及电梯产品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要求,制定维保方案,确保其维保电梯的安全性能;(二)制定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每半年至少针对本单位维保的不同类别(类型)电梯进行一次应急演练;

(三)设立24h维保值班电话,保证接到故障通知后及时予以排除,接到电梯困人故障报告后,维修人员及时抵达所维保电梯所在地实施现场救援,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抵达时间不超过30min,其他地区一般不超过1h;

(四) 对电梯发生的故障等情况,及时进行详细的记录;

(五) 建立每部电梯的维保记录,并且归入电梯技术档案,档案至少保存4年;;

(六) 协助使用单位制定电梯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救援预案;

(七)对承担维保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按照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要求,组织取得具有电梯维修项目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培训和考核记录存档备 查;

(八) 每年度至少进行1次自行检查,自行检查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进行定期检验之前进行,自行检查项目根据使用状况情况决定,但是不少于本规则年度维保和电梯定期检验规定的项目及内容,并且向使用单位出具有自行检查和审核人员的签字、加盖维保单位公章或者其他专用章的自行检查记录或者报告; (九)安排维保人员配合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电梯的定期检验;

(十)在维保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告知电梯使用单位;发现严重事故隐患, 及时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

第十六条

电梯的维保分为半月、季度、半年、年度维保,其维保的基本项目(内容)和达到的要求分别见附件A至附件D。维保单位应当依据各附件的要求,按照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规定,并且根据所保养电梯使用的特点,制订合理的维保计划与方案,对电梯进行清洁、润滑、检查、调整,更换不符合要求的易损件,使电梯达到安全要求,保证电梯能够正常运行。

现场维保时,如果发现电梯存在的问题需要通过增加维保项目(内容)予以解决的,应当相当增加并且及时调整维保计划与方案。 如果通过维保或者自行检查,发现电梯仅依靠合同规定的维保内容已经不能保证安全运行,需要改造、维修或者更换零部件、更新电梯时,应当向使用单位书面提出。

第十七条

维保单位进行电梯维保,应当进行纪录。记录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一)电梯的基本情况和技术参数,包括整机制造、安装、改造、重大维修单位的名称,电梯品种(型式),产品编号,设备代号,电梯原型号或者改造后的型号,电梯基本技术参数(内容见第十八条); (二) 使用单位、使用地点、使用单位的编号;

(三)维保单位、维保日期、维保入员(签字);

(四)电梯维保的项目(内容),进行的维保工作,达到的要求,发生调整、更换易损件等工作时的详细记载。维保记录应当经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签字确认。

第十八条 维保记录中的电梯基本技术参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曳引或者强制式驱动乘客电梯、载货电梯(以下分别简称乘客电梯、载货电梯),为驱动方式、额定载重量、额定速度、层站数;

(二)液压电梯,为额定载重量、额定速度、层站数、油缸数量、顶升型式;

(三)杂物电梯,为驱动方式、额定载重量、额定速度、层站数; (四)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为倾斜角度、额定速度、提升高度、梯级宽度、主机功率、使用区段长度(自动人行道)。

第十九条

维保单位的质量检验(查)人员或者管理人员应当对电梯的维保质量进行不定期检查,并且进行记录。

第四章

第二十条 消防员电梯、防爆电梯的维保单位,应当按照制造单位的要求制定日常维保项目和内容。 第二十一条 本规则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使用单位,是指具有电梯管理权利和管理义务的单位或个人。其既可以是电梯产权所有者,也可以是受电梯产权所有者授权或委托、具有电梯管理权利和管理义务者。

日常维保,是指对电梯进行清洁、润滑、调整、更换易损件和检查等日常维护和保养性工作。其中清洁、润滑不包括部件的解体,以及调整和更换易损件不会改变任何电梯性能参数。

第二十二条 本规则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规则自2009年8月1日起施行。

第9篇:物业管理公司如何管控电梯维修保养的质量

文/史宗喜

在物业管理活动中,对设备外包的有效管理控制,一直是物业管理活动的重点难点,其中对电梯外包的管控显得特别突出,如何有效管理控制维保单位按要求对电梯设备进行维护,是物业管理活动中一直在探索的课题。

对电梯设备的维保质量的管控,实质上就是要管理控制好电梯维修保养的全过程,目前电梯维修保养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电梯保养的形式小于内容。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由于一些专业设备需要具有专业技术的公司来维护,为了物业管理活动的顺利实施,物业管理公司通过招标的方式与专业公司订立服务合同,其中电梯设备的维护保养就是通过合同的方式交给专业电梯公司维保的,然而物业公司对电梯公司的运作方式仅仅停留在合同条款上,电梯专业公司一开始会派经验丰富的员工,对所接管的电梯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当电梯设备稳定后,维保方往往会派来新人撤走老人,维持现状。事实上电梯维护保养是综合能力很强的工作,没有一定经验很难实质性完成维保工作,为了解决这种矛盾维保方会把技术含量低的工作做起来——那就是把设备表面清理干净,而物业管理公司往往看重这一点,使管理控制电梯维保质量渐渐转变为管控设备清洁质量。这样就使的电梯维修保养简化成设备清洁。

二、电梯保养人员的经验水平较低。随着城市快速发展,电梯数量猛曾,电梯维保人员供不应求,刚拿到电梯操作证就被电梯公司放到维保第一线,经验能力都有限,事实上很难有质量的完成维修、保养工作。同时一些有经验水平较高的电梯工又往往脱离了基础的维修保养工作。

三、电梯保养数量大。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电梯维保费用的降低,电梯公司要维持电梯工的工资增长,其最基本的方法和途径就是增加每个电梯工电梯维保的数量,由于电梯数量的增加,使得电梯保养水准难以达到合同要求,久而久之电梯的保养质量下降、故障上升、风险增大,形成恶性循环。

四、电梯维保人员的工作状况很难被监管。由于电梯维保是专业性很强的一项工作,没有经过相关的学习和培训很难掌握,因此非电梯专业人员很难监管电梯维保工作,电梯维保是否做到实处也很难界定。

五、电梯备件不足。深圳有数百家电梯维保单位,大多数维保单位并不是电梯生产制造单位,配件完全靠外部采购,因此电梯维保单位不可能配备较为齐全的电梯配件,延误电梯修复时间的情况时有发生,对物业管理公司造成一定的影响。

六、配件更换频繁。主要原因就是

1、更换的配件质量不过关。

2、与维保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关系。

3、通过更换配件达到创收的目的。

4、电梯设备设计的原因。

七、维保人员责任心不强。主要体现在保养过程能省就省,保养内容能少就少,保养时间尽量缩短。出现问题后找理由,互相推诿责任,使处理问题时间变得较长,对物业管理公司的要求敷衍了事。

面对电梯维保现状,如何管控当前电梯维修保养存在的问题,提高电梯维修保养的质量,是当前物业管理公司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现在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维保人员档案。对电梯维保公司派驻人员进行考察,考察从3个方面入手:

1、通过询问维保程序、工作细节初步了解维保人员的理论知识。

2、查看维保人员的工作年限,从侧面了解维保人员的经验水平。

3、确定现场维保人员,防止电梯维保单位频繁换人影响现场维保质量。经过细致的前期准备工作,使物业管理公司方面能很明确的知道维保人员状况,以便更好的掌控维保现场质量的实现。

二、规范维保人员按计划保养。电梯按一定时间间隔进行保养是保证电梯安全运行的关键,电梯的保养主要内容包括检查、调整、润滑、清洁。主要作用是保证电梯安全运行。按计划保养能有效控制电梯保养的频次,降低电梯出故障的风险。

三、明确维保单位权责以避免风险扯皮。在现实合作过程中由于权责不清造成维修拖延,保养不到位,故障频发。物业管公司认为维保单位的水平不行,而维保单位认为物业管理公司不愿意花钱,这样互相推诿就造成电梯维保质量下降,为了避免此类风险首先要明确配件价格、维修时限、保养频次。其次物业管理公司应积极配合,该花钱的地方不要吝啬。这样有利于提高维保质量。

四、引入有经验的电梯管理人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的目标是追求利润,对于电梯维保公司来讲收入包括维保费用、大修费用,维保费用基本固定不变,而大修费用是变动的,如何减少不该发生的大修费用是物业管理公司最急于考虑的问题,引进有经验的电梯管理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有经验的电梯管理员能有效的监控电梯维保过程,提高保养质量降低、减少由于保养不到位引起的大修费用,同时也保证了物业管理公司所付费用与电梯维保公司所付出的劳动基本一致。保持对电梯的维保质量进行管控有着重要意义。

五、物业管理公司定期对维保单位进行维保质量的评估,通过对维保单位的维保质量评估来监测该阶段的维保状况,及时反馈给维保单位,同时作出书面评估报告,由维保单位确认并做出反馈,为以后合同的续签做参考。

六、物业管理公司加强与维保单位的定期沟通,通过定期沟通更好加强双方的合作,建立互信机制,避免猜忌,互利双赢。

物业管理公司若能不断完善管控措施,使电梯维保单位严格按合同要求去做,那么电梯维保质量将有明显提升,并且保持常态化,不仅有利于电梯设备寿命的延长,而且能提升物业管理水平,这是物业管理公司希望看到的结果。

上一篇: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宣讲下一篇:责任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