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评纪实

2023-06-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自评纪实

文章标题:学校综治工作纪实—五中综治工作纪实

为发展撑起一片绿荫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在教育主管部门直接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科学抉择下,在全体五中人的共同努力下,**五中已经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中学成长为州级示范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年一个新台阶,校园环境已成为**山区一道亮丽的风景……这一点一滴的发

展、这一分一分的成绩无不包涵着学校综治工作的有力支撑,可以说,是五中的综治工作引领着学校发展,是它为学校的发展撑起了一片绿荫。

平安校园平凡事

2005年6月18日凌晨2点,五中全体师生早已进入梦乡,突然天降暴雨,山洪暴发,几个熟悉的身影钻进了如注的雨幕中,凭着微弱的手[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一站在手,写作无忧!]电光亮,查遍了学校的所有下水通道,当确信一切正常时,他们才回到值班室,虽然全身湿透,但脸上挂满了欣慰的笑容。

2005年9月15日上午8点,一个普通的放假时间,学校门口车水马龙,交通警察指挥着车辆的停放和行驶,班主任们护送着不同去向的学生上车,并一再叮嘱注意安全……

学生食堂,学生打饭已经结束,也许是由于天气炎热的缘故,学生吃饭的并不多,食堂所做饭菜大大超过学生的需求量,面对大量的剩饭剩菜,团长毅然决定全部处理掉,即便亏了,也绝不让学生吃过夜的东西,学生是宝贝啊!

2006年3月5日7点,全校师生在大操场集中,升旗结束后,在学生代表的领读下,进行“告别不良言行,争做文明学生、教师”的宣誓,誓言掷地有声,从在场的每一个人洪亮的声音和坚定的目光中,可以看到他们走进文明的决心。

2006年3月8日,全校女生心理辅导……

2006年3月20日,全校法制讲座……

……全校安监员会议……

虽是一些小事,也无法一一列举,但正是这些小事,促进了学校的发展,保证了学校的稳步前进。

数字五中

2003年上本科线196人,上重点线9人,全州一般高中综合评价第6名。

2004年上本科线256人,上重点线12人,全州一般高中综合评价第4名。

2005年上本科线305人,上重点线19人,全州一般高中综合评价第三名。

2005年被《中国教育学刊》授予理事单位,在全省仅有2家。

2006年被评为州级示范学校,这在全州普通高中中是第2所。

1995年学校招生数不足300人,2005年学校招生数为1578人。

在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另一组数字:

为加强师德师风和党风廉政建设,每年暑期集训1次。每期上党课5次,法制安全讲座1次,心理健康辅导2次。2005年学校投入“三防”建设资金10多万元。学校护校队员20名,安全监督员24名,环卫工作及寝室管理员6名。多年来学校打架斗殴事件0,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事件0,师德师风事件0,违法乱纪的0,安全卫生事故0……

这两组数字既是学校发展的历程,也是学校综治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体现,新时期,面对新的发展,是综治工作在为五中保驾护航,在为五中撑起绿荫。

从标语看五中

“以人为本,创新为魂,质量立校,科研强校”

“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学校的一切因学生的发展而存在”

……

走进五中的校园,无论是醒目的标语还是清新的环境,无不透露出一种人文关怀,也正是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综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社会的稳定。认识到师生安全、校园安宁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最根本的前提条件。并把学校综合治理放到实践“三个代表”的政治高度,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高度,以及对党和人民负责的高度认认真真地抓、踏踏实实的做,才有今天的平安五中、和谐五中。

《学校综治工作纪实—五中综治工作纪实》来源于,欢迎阅读学校综治工作纪实—五中综治工作纪实。

第2篇:工程纪实88

安芜段航路改革芜湖处辖区建设工程施工纪实

9月1日下午2点30分,随着243号红浮的准确抛设完毕,标志着安庆至芜湖段航路改革芜湖区段航标建设工程圆满完工。为10月1日长江安芜段航路改革定线制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长江干线安芜段航路改革航道配套设施工程是继长江江苏段、三峡库区、芜南段成功实施航路改革,取得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赢得港航企业、航运公司和船员的广大赞誉后;交通部为了适应长江安徽段航运发展的需要,促进沿江地区经济发展做出的又一项重大举措。

安芜段航改配套建设工程既是长航航务管理局今年十大民生工程之一,又是南京航道局今年4大重点工程之一,也是芜湖处党委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创建文明单位的重要载体,是践行“三个服务”的具体体现。

本次工程芜湖处建设范围为长江干线铜陵五步沟(长江下游航道里程559.5km)至芜湖高安圩(长江下游航道里程475km)河段,全长84.5km主航道。此次安芜段航路改革配套建设工程共设置浮标169座(比原来增加79座),部分标志由10米单船浮调整为15米灯船浮;采用连续双侧设标,间距不大于2公里;航标灯电源由6伏增加到12伏。其中,芜湖处辖区需要完成84座水标、13座岸标的建设任务。

工程中,统一了航标间距,且航标编号与芜南段“水上高速”相对接,实现了航道宽度、航标间距、航标灯光的相互统一本次水标抛设采用连续

双侧设标,间距均不大于2.0公里,在浅险水道、弯曲河段等地点适度加密。

此项工程的建设,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长江南京航道局曹成局长多次来芜实地考察,听取汇报。并主持召开工程建设的沟通协调会和工程布置会,要求长江芜湖航道管理处全体干部职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克难奋进、全力以赴,把安芜段航路改革芜湖处辖区建设工程打造优质、高效、安全、规范的精品工程。

为了保证工程如期开工,从航标器材的建造、物资的采购,到人员船艇的配备,均进行了充分准备、合理安排。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对通讯设备、航标灯电源及其他器材都进行了严格的检验和调试、检修。8月28日,召开全体施工人员誓师大会,全体建设者集体宣誓,决心做到:团结拼搏,不畏艰难,全力以赴,以不辱使命,不负重望。参与施工的宁道标210轮、宁道标206轮以及航迅6号轮开赴新港航道管理处码头集结就位。

8月28日8点28分,长江南京航道局副局长徐峰在芜湖宣布:“长江干线安庆至芜湖段航路改革配套设施建设工程正式开工”, 一场必须战胜的硬仗就此拉开了帷幕。

工程施工中,抽调了宁道标210轮、宁道标206轮以及航迅6号轮三艘船舶和60余名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精兵强将及指挥人员。施工中,坚持按预案、按计划科学施工,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和调度船艇、人员,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在浮标的定位、抛设过程中,运用了先进的GPS和DGPS卫星定位系统进行航标定位,确保了标位的准确。

工程施工期间,正值高温季节,骄阳似火,酷暑难耐,“秋老虎” 的余威犹在,火辣辣的太阳烘烤直射在甲板上,施工人员一进入现场即刻汗流浃背,衣衫湿透,又逢秋汛,水位高、流速大,艰苦的自然环境对施工人员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但施工人员发扬了顽强拼搏、团结协作、连续作战、不怕困难的精神,克服了大雨、大风、大浪等恶劣天气的不利影响,经受住了困难的考验,安全、顺利、高质量、高速度地完成了该项工程施工任务。尤其难得的是,尽管天气恶劣、施工情况复杂,但由于安全预案和防范措施周密,现场安全监督管理严格,从而实现了人无违章行为,船无安全隐患,所有船艇、人员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的目标。

自8月28日起,处领导和航道、安全、设备技术人员全程跟船参与施工。从8月28日到9月1日,经过连续五天的紧张工作,圆满地完成芜湖处辖区抛设任务。广大施工船员,在林荣志处长等领导的带领下,发扬“团结、诚信、卓越、奉献”的长江航道精神,同甘共苦、团结协作、全力以赴。每天清晨,施工人员都早早起来,夹钢丝、焊接头、拖好航标,做好准备工作;晌午时分,红日高悬,职工们忙碌的身影在甲板上跳动着,映射在洒满金辉的江面上,显得格外生动,奋力的汗水湿透他们的衣服;还有部分船员忍受住咽喉肿痛坚持工作默默奉献,他们都为能有机会参加此项工程的建设而感到无比荣幸。

大家在施工中表现出了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只要是工作需要,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不提条件、不谈困难。抛设工程开始以后,所有的船员没有一个下过船,处领导都随船指导工作,每天工作结束后,处领导都要召开工作总结会,对当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并加以解决。每天

晚上,施工现场相关负责人员、施工船舶船长、工程监理等领导都要召开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协调会,全面总结当天的工作情况,并对第二天的工作任务进行调整布置,强调在施工中要突出安全、突出质量、突出进度、突出配合。同时部署并安排代站船艇夜航,对新抛设的航标进行检查。通过本次工程,我们不仅锻炼和检阅了队伍,而且培养了技术人才、提高了航道部门的能力和水平。在工程开工前,由于牢牢树立了安全意识、高效意识、廉政意识和精品意识,在施工过程中,注重加强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合理安排工期,所以,在严格管理和科学组织下,整个工程建设做到了提前交工、优质完工、安全收工。

在整个工程建设中,参加施工的所以人员以忘我的工作热情,克服高温及恶劣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发扬不怕苦、不怕累、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胜利”的航道精神,周密部署、精心施工、克难奋进、全力以赴,经过5天连续奋战,圆满完成安芜段航路改革芜湖处辖区工程建设任务。

长江安芜段航道配套设施工程建成后,对于改善长江安徽段航行条件、保障航行安全、提升航运效率、促进长江航运发展,呼应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加快长三角率先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安徽沿江经济的快速发展将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更多的海轮将被吸引进江并直达长江腹地,长江航运事业跨越式发展的步伐必将会越来越大,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省份,安徽沿江经济的发展及全省外向型经济的增长必将会越来越迅速。

第3篇:工程报道纪实

为信誉和市场而战

——中国中铁港航局三公司深圳地铁5号线太安站施工纪实

截至2月20日,2011年大运会重点配套工程深圳地铁5号线重点控制工程,也是目前特区在建最大地铁车站——太安站附属工程1号风亭组主体砼完成33%;2号出入口主体全部完工;2号风亭组围护结构、冠梁完成;3号出入口土石方完成68%;3号风亭组主体全部完工;4号出入口土石方完成77%;5号出入口主体砼全部完成;消防通道围护结构、冠梁施工完毕。剩余工程还在昼夜紧张地施工中。这些成绩是中国中铁港航局三公司太安站全体参建人员放弃节假日休息,在一个半月时间内夜以继日奋战施工一线取得的。这些成绩标志着最后胜利的曙光已在前方。

金牌团队 决战决胜太安站

2010年12月31日,对参建深圳地铁太安站的中铁港航局三公司5306标项目部的员工们来说,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他们在太安站施工现场召开了“决战90天 誓保4.20目标誓师动员大会”,标志着太安站附属工程施工“春季攻势”正式启动。

(右)、党工委书记贾云曙(左)、项目常务副经理魏云林(中)在工地现场办公

深圳地铁5号线是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重点配套工程,以中国中铁设计、施工总承包形式承建,是目前我国地铁施工领域最大的BT项目。太安站为地下三层岛式车站,是地铁五号线和地铁七号线的上下换乘站,规模为标准地铁站的3倍,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工程造价约3亿元,是地铁5号线规模最大、周边环境最复杂、施工条件最艰苦、安全风险最高的车站,被誉为地铁车站施工博物馆,被深圳市政府列为“五星级”重点监管项目,施工难度全国罕见,被业主和专家称作“全线第一难”。

在巨大的工程量和众多的施工难点面前,为安全优质高效完成施工任务,三公司组建了一支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金牌”项目团队:项目经理兰国友曾荣获“全国优秀项目经理

”称号,党工委书记贾云曙是三公司人力资源中心常务副主任,常务副经理魏云林具有丰富基层施工管理经验,总工程师卢胜华具有丰富技术管理经验,副经理陈平长期从事工程技术和安全质量管理。

正是这样一个坚实有力的项目部领导团队带动了项目部各项工作的开展。他们率领精兵强将,于2007年11月进场建点,一场攻坚战就此打响。

2011年1月5日,太安站5号线折返线段砌体完成,实现新年首个节点工期目标,打响了新年第一炮,太安站取得了2010年主体工程完工和实现洞通目标后,在决战决胜附属工程施工中的第一个胜利。

突破堡垒 变焦点为亮点

太安站地处特区繁华地段,车流、人流较大,周边建筑物密集,沿线施工环境极为复杂,对施工组织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进场之初,摆在项目部面前的是“交通导改”、“管线改移”、“征地拆迁”等一个又一个的难题,拆迁、施工难度极大,对施工安全、质量、文明施工要求极高,稍有不慎即对企业造成很大影响。

由于拆迁进度缓慢,到2008年3月,施工进度已比总工期滞后了5个月。工程面临巨大的困难和压力,但兰国友等一班人迎难而上、找准重点、强攻硬上、强力推进。

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项目部党政领导亲自挂帅,主动出击,组织、协调与深圳市相关单位、部门的关系,四处调查、走访、协商,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终于使工程顺利开工。

尽管困难重重,但兰国友等项目部成员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成立了组织、技术、安质、维稳、后勤等5个小组,采取“设备物资占满空间、施工安排挤满时间、灵活机动见缝插

针”的施工方法,将太安站划分为

一、

二、

三、四区段,分头施工并进。

在赶工期的同时,项目部也不忘加强工地标准化建设和安全质量、文明环保等施工管控,确保大运会工程施工的文明性。同时各个节点工期目标按期或提前实现,满足了业主要求。

在决战决胜太安站附属工程施工中,项目部根据剩余量和有效工期,倒排工期,按非常规方法组织人员和机械施工,实行一天24小时连续施工作业制。项目部广大干部带头,主动放弃元旦、春节等节假日,吃住在施工现场。为确保施工力量,中铁港航局三公司成立了由兰国友任组长,安质部、工程部、宣传部等部长任组员的专项工作组入住施工现场,同时从外项目调遣4名技术干部、6名骨干施工员增援太安站。并加大了宣传攻势和奖罚力度,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参战人员的积极性,工地施工高潮迭起,大干氛围浓厚,迅速扭转了前期因拆迁影响施工的被动局面,实现了一个个节点目标,向最后的胜利步步逼近。

因工作成绩突出,项目部在历次全线综合评比中,均位居前列。在兰国友等项目部一班人的精心打造下,太安站成功地将焦点变成了亮点。

耀满光环 铸三公司品牌

太安站这个深圳地铁“第一难”的堡垒被三公司成功突破了。在突破堡垒过程中,各级领导倾注了巨大心血,关注和指导太安站。

中国中铁股份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李长进曾千里迢迢奔赴现场指导工作;中铁南方公司各级领导常跑现场,协助解决和指导工作;中铁五局总经理张回家多次在太安站现场办公;

深圳市副市长张思平、深圳市轨道交通办公室主任李筱毅多次到工地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征迁难题;中铁港航局总经理郭秀春,副总经理罗超群、金德成等主要领导先后到太安站检查指导工作,要求项目部将太安站作为“天字号”工程来对待,严格履行对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承诺,为中铁港航局的信誉和下一步市场拓展而战;中铁港航局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柯松林,三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李建,总经理李尚琰,工会主席张宝生,总经济师杨恒等在最困难、最关键的时刻,长住太安站,现场解疑难。

领导们的关怀,鼓舞了参战员工的劳动干劲和热情,激励他们熬过了最困难的时刻,使太安站曙光尽显、荣誉尽显:

——太安站项目部(主力)代表中铁五局深圳地铁5306标项目部在深圳地铁公司和中铁南方公司三季度、四季度劳动竞赛综合评比中,脱颖而出,分别荣获第一名和第三名;

——被深圳市政府授予“2009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10年3月,太安站项目部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称号;

——太安站QC科技攻关小组被中国质量协会、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妇女联合会、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授予“2010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同时被湖南省授予“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荣获湖南省“白沙尚品杯”QC成果竞赛二等奖。

这些荣誉和光环,使太安站由社会关注的焦点成为众人瞩目的亮点。仅2010年7月,太安站便迎来了4次大型观摩会:7月16日,深圳市2010年地铁工程管理现场交流会在太安站现场召开;7月21日,参加全国轨道交通安全质量现场会的100多名与会代表和专家现场观摩了太安站;7月24日,深圳市2010年第二次地铁工程管理现场交流会再度在太安站召开;7月31日,参加深圳地铁5号线轨通庆典仪式的各级领导、专家和会议代表亲临太安站观摩。每一次观摩会上,太安站都以其施工质量和攻难克险的精神受到交口称赞,极大地提升了三公司的知名度。

施工中的太安站

《中国建设报》、《人民铁道报》、《国际商报》、《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深圳卫视、《深圳特区报》、《深圳晚报》、《中国中铁报》、《铁道开发报》、中青网、新浪网等多家中央和地方新闻媒体及网站对太安站的建设进行了跟踪报道,使太安站成为三公司向外界展示业绩和品牌的重要窗口。

根据深圳地铁5号线将于2011年4月27日全线整体移交深圳地铁公司的目标,太安站主体结构及附属工程也将于2011年4月20日前完成装修与设备安装调试,确保4月27日政府验收。

在太安站施工中,项目部充分展示了中铁港航局三公司地铁工程项目形象建设的个性特征,达到了传播“中国中铁”和“中铁港航局三公司”品牌、营造市场效应的目的。在最后的决战决胜施工中,他们必定能再打一个漂亮仗,向特区人民交上一分圆满的答卷。太安站在不久的将来也将吸引大运会世界各国人民的眼光,成为传递和平与友好的见证。

第4篇:文明城纪实

满洲里创建全国文明城纪实

2009年1月20日,北京。一个检阅并展现全国文明建设成果的盛会——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隆重举行。

素有“东亚之窗”美誉的边城满洲里,作为此次获得殊荣的两个县级城市之一,领享了大会由衷祝贺的热烈掌声!这是内蒙古继包头市获得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后,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城市,更是全国唯一一个获得此项荣誉的口岸城市。

这标志着满洲里三十万人民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戮力同心,众志成城,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动力,以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既适宜居住又适宜创业的城市为目标,强化“软硬件”建设,打造特色文化,我市的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荣誉饱含边城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和辛勤的汗水。这一荣誉,也将永远激励边城人不断前行,因为创建文明永无止境。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就让我们一同把镜头摇向历史的昨天。 请看《满洲里创建全国文明城纪实》决策篇● 誓夺金牌 让口岸文明之花愈开愈艳

满洲里座落在美丽富饶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南濒呼伦之水,西临蒙古国,北接俄罗斯。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通商条件,使这里成为中国最为闻名的通商口岸、旅游胜地、文明之城、异域风情之乡。

“它是一座小城,却磅礴大气;它是一座边城,却充满朝气;它是一座经济富裕的城市,却没有浮躁之气。它是鸡鸣三国的口岸城市,融三国文化风情,闻名中外的东亚之窗——满洲里”。

这些来自于冯骥才、易中天等专家学者在2006CCTV中国十大魅力城市颁奖典礼上对满洲里的盛赞之词,是对满洲里文明状态的最佳描述。

如果说满洲里口岸的形成,是满洲里城市文明的肇始之时的话,那么,1992年满洲里被国务院确认为首批沿边开放城市的15年间,则是满洲里走向现代文明发展之时。

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当张家港成为文明城市典型时,满洲里人便自加压力把创建卫生城市的目标定位调整为大力争创文明城市。

自1992年成为首批沿边开放城市以来,满洲里作为国家和自治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对外友好往来日益频繁,经贸合作成果显著,口岸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口岸地位日益凸现,人民生活显著提高,综合市力大大增强,一个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特别是1999年以来,满洲里人再识市情,适时果断提出了“全党抓经济,重点抓项目,突出抓口岸”的工作方针和“扩大经济总量,建好口岸城市”的发展主题,先后实施了口岸环境治理年、招商引资攻坚年、城市建设管理年、口岸名城营销年、工业经济提速提效年、俄罗斯年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扎实推进了“干部知识更新工程”、“市民文明素质教育工程”、“弱势群体脱贫工程”。满洲里市委、市政府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认真贯彻落实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市民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和群众生活质量为目标,以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为主线,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创造优美环境、维护优良秩序、提供优质服务、丰富文化生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重在建设、以人为本,不断推进和深化自治区星级文明城和全国文明城创建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随之诞生的“中俄蒙国际旅游节”、“ 中俄蒙国际冰雪节”、“中俄蒙国际选美大赛”等节庆活动成为我市营销城市的品牌,极大的提高了我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城市品牌造就品牌城市,品牌城市衍生新的城市品牌。1996年,在拥有了闪亮的城市品牌同时,满洲里站在新的起点,瞄准新的目标,实现城市品牌新的跨越。“五星级、七星级、八星级、九星级文明城市”、“十佳文明城市”、“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 “全国文明口岸”、“中国优秀旅游城市”、“CCTV2006魅力城市” “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翻开城市档案:一个又一个的光荣称号,记载着她的文明历程。这无疑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承载着一系列荣誉的满洲里并没有因此停下创建文明的脚步。市委市政府历届领导班子秉承“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理念,励精图治,勇创一流,自加压力,唯标誓夺。

如何让满洲里口岸文明之花愈开愈艳,让满洲里的文明城创建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05年9月,就在中央文明委正式评选出了首届“全国文明城市”之后,满洲里市委、市政府认真分析创建基础和条件,审时度势,果断决策,提出满洲里的文明创建有起点、没终点,我们要向更高的目标——全国文明城市冲刺!在2002年获得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的基础上,2006年全面发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3年攻坚战。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市3年多的集中创建工作历经了2005年5月-2006年6月的规划部署、全面发动,2006年6月—2007年12月底对标达标、全面实施落实,2008年1月—7月初的巩固提高和迎检自查,2008年7月-9月的迎检组织四大工作步骤,取得了高点启动、组织到位、设计科学、特色鲜明、环环相扣、波浪推进、实效突出的创建成绩。

“满洲里追求文明永不满足、永无止境。”一句肺腑之言给这座激情城市无悔的追求,也为今后一千多个日夜的拼搏奋斗注入了无穷的力量。2006年初,自治区党委、政府和自治区精神文明委作出支持满洲里市作为全区唯一的候选城市参评第二届全国文明城市的部署,随即,满洲里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四大班子领导为副组长、各责任单位为成员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办公室,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任副组长,主抓创建工作。各责任单位分别成立了由一把手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了由公安局、建设局、执法局、交通局、环保局、教育局、工商局、档案局等10个部门抽调的副职组成的工作推进组,确保各项创建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党政班子合力抓、干部群众共同抓、专门机构具体抓的良好工作格局。 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以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为主线,以“三大工程”为载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重在建设、以人为本,不断推进和深化自治区星级文明城和全国文明城创建工作,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市委宣传部认真组织调研,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深远战略意义、现实意义和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从政治上、大局上、战略上认真把握分析、吃透精髓、深刻理解,从而找准重点看准问题,突出措施,做到领先一步,抢前抓早。借鉴张家港、大连、青岛等十几个城市的成功经验,形成了以创建自治区星级文明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统筹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双拥模范城市、国家科普示范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创建的“一城带五城、六城联创”格局,认真制定了《满洲里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一五”规划》,编制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2006-2008规划》和2006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施方案,受到市委高度肯定并予以转发,从2006年开始连续3年印发了性实施方案。规划和方案科学分析文明城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客观分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助推作用,把握制约创建的重大问题,用系统论的观点突出重点,未雨绸缪,超前思考,超前运作,高点启动,全程控制。并围绕建设高效廉洁的城市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结构、生态型的城市环境、文明型的居民素质、学习型的城市风气、多元型的城市文化,突出重在做实、重在群众参与,千方百计推进创建工作,为创建成功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2006年5月17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2200人参加的规模空前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誓师动员大会, 30万全市各族人民共同吹响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号角。

措施篇: 多管齐下营造文明环境

全国文明城市,是一座城市的最高荣誉,是最闪亮的城市名片,与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相比,要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难度较大、要求更高。自创建全国文明城的号角吹响后,满洲里的创建工作便紧锣密鼓地展开了,为了这一荣誉,满洲里与其他100多个申报创建的城市竞逐。面对《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近120个细目内容,280多项指标,逐一对照逐一改进,满洲里人踏上了历时3年之久的“创城”之路。

深入发动—— 全民参与共创建

市民是创建文明城市的主体,只有文明的市民,才有文明的城市。广大市民既是城市文明的建设者,更是城市文明的受益者,城市文明离不开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满洲里在创建文明城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把提高市民素质贯穿创建活动的全过程。

为了让全市各族人民投身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行动中;为了让全市各行各业和全体市民形成合力;市委市政府召开创建工作动员与阶段总结及再动员大会,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发动群众,分解任务,明确分工,形成浓烈的创建氛围,规划部署200

6、2007创建任务。组织实施2006《满洲里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和《市民文明素质教育工程实施方案》,满洲里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加大宣传力度,号召全体市民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己任,紧紧围绕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满洲里美好家园的目标,迅速行动起来,以主人翁的历史使命感和高度责任感积极投入到“创建文明城、争做文明人”活动中。 镜头一:采访单位职工 镜头二:采访市民 镜头三:采访清洁工人

这只是我市“城市清洁日”的几个画面,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1000个日子里,每一天都是边城的“城市清洁日”,每一天都有无数个边城人创建全国文明城的画面。 2007年5月,为扎实推进市民文明素质教育工作,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市创建办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代表和社区代表中聘请50名责任心强、敢管敢说的文明监督员,重点对随地吐痰、公共场所吸烟、乱丢废物、踩踏花草、喧哗吵闹、违反交通规则等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和劝告。从此以后,在边城出现了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佩戴着“文明监督员”胸卡,徘徊在重要的商业繁华区、公共场所、街道,当你顺手把废弃垃圾丢在路上的时候,当你随意穿行马路的时候,当你有了各种各样不文明的举动的时候,他们适时出现并对你进行监督和劝告。他们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他们将各种不文明行为反馈给市创建办,为全市的文明争创工作建言献策。

2007年5月20日,市创建办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十佳文明市民”、“十佳文明窗口单位”、“十佳文明执法单位”、“十佳诚信个体工商户”、“十佳文明出租车司机”的“五十佳”评选活动的通知》,5月26日,市创建办又下发了《关于开展花园式单位和花园式社区活动的通知》,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窗口、文明社区等群众性争创活动在全市范围内相继展开。5月21日,市创建办发放《满洲里市市民不文明行为调查问卷》500份、《满洲里市文明城市测评调查问卷》500份,超前规划设计,运用发放问卷的形式测评群众的知晓率、满意度。5月22日,市创建办下发了《深入实施市民文明素质实践活动意见》,印发了《创建标语与温馨提示100句》。5月23日,市创建办协调中国移动满洲里分公司、中国联通满洲里分公司、中国网通分公司给移动电话用户群发短信,号召全市人民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为进一步提高环境卫生水平,加强辖区范围内环境卫生综合整治,5月25日,市创建办下发了《关于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各区将利用一个月时间重点加强城市环境管理、食品卫生管理和外来人口管理,大力推进城市“牛皮癣”、卫生死角、不文明交通行为、食品卫生、公共安全环境、社会治安环境、城乡卫生等七大方面的整治。5月28日,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在《满洲里报》、《满洲里报·学生刊》举办“做文明市民树文明新风”知识答题活动,营造浓厚氛围,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意识。

着力宣传为民创建和创建为民,调动广大群众创建积极性。坚持“为群众着想,帮群众办事,让群众参与,请群众监督,使群众满意”的思路,不断加强创建工作的群众基础。在市委宣传部的统筹下开展了为民办实事集中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媒体宣传、职工文化艺术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专题问卷调查”、创建宣讲、简报工作等形式,宣传了“创建为民、为民创建”的工作导向和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决策水平与民心工程的成效,充分调动了广大市民的创建积极性。使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深入人心,广大市民对创建工作达成了共识,同时树立了创建工作的必胜信心。 对标达标 —— 迎难而上解难题

2007年5月到12月是满洲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对标达标、全面实施、巩固提高阶段。结合星级文明城迎检和新版测评体系试行工作,我市狠抓对标达标和固强补弱。2007年全年印发了4期创建全国文明城督查报告和179份催办通知书,明确整改目标、措施、责任、时限;深入基层和窗口单位,进行现场检查和督办,累计现场督办181次。对2006年以来全市所有创建材料进行跟踪收集,派专人分组逐一深入所有相关单位面对面指导催办,对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3000多份近13000多页档案资料进行了规范化立卷建档。 市创建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区、各职能部门,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标准和市创建方案中的任务目标和要求,认真排找差距、落实措施,对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组织专项治理、对标达标,固强补弱,重点攻坚,一项一项地抓好落实。各项任务的牵头单位负起责任,对未达标的项目指标抓紧改进。建立专项推进的责任体系,坚持分类达标,分组推进,分层管理。各区、各部门根据自身所承担的创建工作进行重新梳理,进行自查,对标达标,确保创建工作万无一失。

迎检自查—— 寻找差距再冲刺

“《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有7类测评项目、108项测评内容、271项测评标准。全市各责任单位去除电子邮箱共性指标,合计承担775项测评科目、2100多项达标任务,采用6种方法采集测评数据。根据验收情况看,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有待进一步整改提高。” 2008年1月初以来,满洲里全市各区、各部门根据自身所承担的创建工作进行重新梳理,进行自查,对标达标,对前一阶段的创建工作进行分析总结,重点解决落实长效管理的问题。随后,创建领导小组在进行暗访和抽查的基础上,组织全市模拟检查,自我测评,针对薄弱环节,及时整改提高,做到软件建设高水平达标,硬件建设高质量达标,出典型、出精品、出亮点。

满洲里创建工作历经了强势发动、对标达标、专项整治几个阶段,开展了艰苦细致的创建达标和攻坚克难的创造性工作,针对测评标准,能巩固提高的得到了全面加强,能规范改进的千方百计地进行了充实提高,顺利完成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阶段性目标任务,随之进入了达标攻坚、模拟测评和迎检冲刺关键时期。

迎检自查,寻找差距,满洲里全市上下充分认识了激烈的创建竞争态势。2008年具备参评申报资格的全国共有127个城市,各省区市能推荐参评的各类城市将有广州、杭州、昆明、等70多个城市,大多是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满洲里市将和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典型苏州昆山市等14个县级市竞争唯一的县级市指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敢打硬仗的精神,自加压力,知难而进,以更高的标准扎实推进创建工作。

对标达标,推进专项整治,全面提高工作水平,提升城市整体文明形象。自查自纠,固强补弱,实施整改,进一步巩固创建成果。所有责任单位开始了新一轮的自查工作。

全市各级各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固树立必胜信心,知难而进,以超常规的办法和思路,以非常的举措和责任制度,解决了创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妥善处理工作推动中的问题、纠纷和矛盾,深入群众之中排忧解难,从而提升了各项工作的群众满意度。 为迎检测评创造了有利条件。

成效篇:●开展文明创建边城大变化

2005年到2008,对满洲里来说,是一个超越自我的年份。发扬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精神,满洲里以提高全社会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核心,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和争做文明公民为载体,以解决日常生活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着力点,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满洲里变了,变得人居环境更美了,变得更文明了,也变得越来越有内涵了。在“赶考”文明的过程中,满洲里收获了骄人的成绩,老百姓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通过一系列创建工作重大举措,全面有效地落实了全国文明城市“六大环境,一大创建活动”标准,有力助推了“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确立了满洲里口岸在远东和西伯利亚中国形象代言人的地位。

一组数据令人自豪和振奋(图表字幕):

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大关,是2005年的1.7倍;

财政总收入完成27.4亿元,是2005年的2.7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万元,是2005年的1.5倍; 口岸过货量完成2411万吨,是2005年的1.4倍;

为国家上缴关税、代征税92.7亿元,是2005年的2.3倍。 财政总收入突破27.4亿元,增长36.4%,仅有730平方公里的满洲里财政规模远远超越内蒙古阿拉善盟和兴安盟,而且增幅位列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之首;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元,增长16.8%;

口岸过货量2411万吨,稳居全国陆路口岸之最;

旅游总人数达到470万人次,增长16.1%,相当于西藏全境一年的旅游总量;

一组荣誉折射了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进程。

今天的满洲里经济活、环境优、人心齐、特色浓、生活富、人气旺;

今天的满洲里文明之风拂面,和谐氛围浓厚;落实科学发展观、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主旋律,在边城30万各族人民的实践中被演绎得豪情满怀,一个富裕、文明、和谐的满洲里正向我们走来。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伟大实践中,满洲里人不断优化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和市场环境,成功地拓展了大通道建设,使满洲里成为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和对俄蒙以及欧洲开放的前沿基地,在对外开放、对外经贸、进口能源、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文化交流方面担当了特殊使命与职责,书写着多姿多彩的现代地缘文明。 深入实施了“大通关”工程,大力构建立体化疏运体系。相继开通国际、国内航线11条,旅客吞吐量突破12万人次,国际航空口岸即将正式对外开放。铁路、公路口岸年通过能力分别达到1.2亿吨和350万吨。

2007年进口疏运木材1140万立方米,石油890万吨。新国际货场项目破土动工,将建成集装箱、特货、快运、矿产品、散货、化工品、汽车机械等七大专业货场,项目建成后满洲里口岸年换装能力可达7000万吨。

在陆桥功能文明和大通道建设中,满洲里既注重硬件设施,又有效提升了软环境水平。同中央党校、清华大学合作开办了满洲里发展论坛、清华名家论坛,面向全市干部连续三年实施了“干部知识更新工程”,推进了软环境和机关作风建设,并开展了万人测评“民评官”活动,创造性实行了“干的好坏由百姓评说”制度,营造了亲商、富商、安商的良好社会氛围,政务环境得到优化,高效、为民、务实的政府形象深得民心。

作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城市,在大通道建设中,营造了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近年实施了“平安满洲里”工程,建立了昼夜网格化巡逻机制,治安数字化建设取得进展,成千上万的“电子警察”布置在城市重要点位,外来投资者和市民群众的安全感普遍增强,形成了“近者悦,远者来”的良好社会环境。漫步在满洲里的街头,你会看到市民悠闲地生活,看到俄罗斯人放心购物,看到外地游客满意的笑脸,这里无时无刻不让你感受到安全、祥和、和谐、文明。

在大通道建设中,城市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吸引力、集聚力和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几年来,满洲里先后建立了铁路联检联运大厅、服务经济大厅、旅游外事服务大厅等十一个“一站式”服务场所,减少了审批环节,提高了办事效率,优化投资软环境;大力规范市场环境,两条商业街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带动了“十佳诚信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文明市场”评比的热潮,极大地集聚了人气,带来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畅通。

拥有雄厚实力的碧桂园、华能集团、深圳大中华国际集团、联发和三发木业、海航集团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来这里投资兴业,仅2008年就引入开工项目212个,总投资384亿元。目前,年产值各逾百亿的三大工业园区齐头并进,境外三个园区建设突飞猛进,引进了300多个项目,全力参与陆桥经济。

走在商业中心区、世纪大街和迎宾大道上,放眼望去,白天高楼林立,绿树红墙;夜晚华灯四射,流光溢彩,一派辉煌,北国美丽的不夜城让人如入童话世界。无论你来自何方,无论你是何种肤色,你都会感受到到处是勃发的生机、到处是崭新的希冀。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实践中,满洲里人落实了高标准,达到了高水平,坚持和谐创建与创建和谐,一个富裕、和谐、文明的新满洲里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文化与人文是构筑和谐的支撑。多年来,满洲里坚持实践国际化共生原理和跨文化建设思想,文化品位与异域风情形成了满洲里独具魅力的城市风格,由此,2006CCTV中国魅力城市的桂冠落在了满洲里的头上,满洲里与苏州,丽江等10座城市成为中国最佳魅力城市,这又使满洲里的旅游文化品位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作为跨文化的旅游地区,满洲里成功举办了六届中俄蒙国际旅游节,九届中俄蒙国际冰雪节,五届中俄蒙选美大赛,四届中俄科技展以及第二届中国十大演出盛世颁奖晚会。满洲里正以海纳百川的气度来面对各种文化和习俗的交融与激荡。

为巩固满洲里的人文环境建设成果,在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我们以工程化、项目化的办法推进和抓实工作,实施了为期三年的全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市民文明素质教育工程”,开展了多层面、多角度、丰富多彩的系列教育活动和主题实践活动,每年开展文明市民评选和道德模范评选,“五个十佳”评选工作已经走上制度化道路,使市民成为文明创建的主体,取得了显著成效。

旅游文明素质教育的经验被中宣部确立为重大典型加以推广,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和全国500多家网站介绍了满洲里的工作。

那童叟无欺、礼仪周全的商人,那天真浪漫的儿童,那耐心的用俄语为俄罗斯人指路的市民,那举止端庄的海关人员,那落落大方的导游小姐,那面带笑容为客人服务的出租车司机——文明,在这里体现于细节中!

关注民生、安居乐业是构筑和谐的重点。满洲里市提出“以创促建,普惠百姓”的原则,实施了“弱势群体脱贫工程”,使城市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营造了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让百姓充分享受到文明发展的成果。

按照既适宜居住又适宜创业的“两宜”城市目标,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扩大了城市规模,近5年来投资200多亿元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修筑了边境公路和外环路,建造了七座立交桥,完善了市区路网体系和社区细部工程,改善了人居环境,塑造了中西合璧、大气洋气的城市形象。

极富特色的城市风貌,与环抱边城的绿水蓝天、草浪翻腾的草原风光、烟波浩渺的呼伦湖壮丽景色迭加呼应,形成天人合

一、人与自然和谐的动人山水画卷,成为欧式风光博物馆和孩子心中的童话世界。

穿行在满洲里的街市楼宇间,处处体现了单体建筑彰显魅力,每条街道风格各异,城区整体和谐统一的欧式古典建筑风格。中国人来到这里就像出了国,欧洲人来到这里就像回了家。

群众是城市的主体,也是城市文明的创造者和受益者。满洲里市委、市政府关注百姓切身利益,提高市民幸福指数。近3年来,确定了为市民办158件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受益广的实事,我们看到了与百姓息息相关的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南区改造工程、棚户区改造工程、公办福利敬老院、疾控中心、高标准的市第一医院、多功能社区活动中心等工程相继投入使用。采煤沉陷区治理累计完成投资2.3亿元,2768户居民喜迁新居,3栋扶贫楼投入使用,短短15个月启动了5万平方米廉租房工程。

人生是一座花园,飞扬的爱心是其中最美丽的花朵。“送爱心,献温暖”也成了边城人民的共同话题。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命名为“满洲里模式”的小额扶贫贷款4年累计发放4040万元,带动4770人实现再就业;弱势群体脱贫工程累计发放扶贫专项资金3090万元,使1.5万人实现脱贫;爱心助学工程已救助贫困学生5000多人次;

同时,大幅度调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成为少数民族地区人均收入排在前列的城市。

和谐创建见物见事,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得到巩固和提升,为守土兴业、改善民生、稳定边疆、深化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生态文明水平,是构筑和谐的重要内容。几年来,满洲里实施了二水源续建工程和水源地保护区项目,在禁牧休牧天然草场40万亩的基础上,落实了《满洲里市口岸防护林体系建设规划》,将城市绿化纳入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和城防林工程范畴,启动了亿元绿化工程。

新的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和污水处理项目相继建成,民生环境建设取得实效。

满洲里市三个文明的建设成果得到了市内外和邻国的关注,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满洲里的决策者和普通群众都越来越认清了一个道理,两个文明建设作为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的两翼,缺一不可。如今,走在满洲里的每一个角落,你都可以听到文明的足音。以文化建设、道德建设等内容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带来的是满洲里人素质的全面提高、是社会的协调发展。满洲里,这座承载着丰厚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两个文明比翼齐飞,正在向国际化的口岸城市大步迈进。

第5篇:抗洪抢险纪实

“信合大旗”高飘在“洪峰浪尖”

7月15日以来,四川省广安市受渠江上游巴河、州河强降雨的影响,境内及渠江上游地区普降暴雨,个别地区雨量超过300毫米,广安遭遇了163年以来的最大的洪水灾害,也是该市遭遇有水文记录(1847年)以来渠江流域最大的一次洪水,最强洪峰达25.3米。疯狂肆虐、汹涌而下的洪水漫过堤岸,广安老城区一片汪洋,渠江两岸的农作物、民房、交通、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

巨大的洪水灾害,广安银行业不能独善其身,位于广安市岳池县的岳池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岳池信用联社”)众志成城、有惊无险地经受了这次大洪水的大考验。洪水来临,与渠江相临而生的岳池县罗渡镇、中和镇面临历史性的洪水袭击,而岳池信用联社的罗渡信用社、中和信用社两个营业网点正好座落于此。7月16日以来,岳池县及渠江上游地区普降暴雨到大暴雨,罗渡、中和场镇水位一涨再涨!19日20时18分,渠江罗渡段水位达到228.1米,水位净涨28.1米,超警戒水位9.1米!岳池信用联社抗洪救灾形势异常严峻。

岳池信用联社是岳池县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现有遍布城乡的营业网点48个,各项存款36.3亿元、贷款24.6亿元,是岳池县营业机构最多、服务受众最广、存贷规模最大的地方金融机构,在当地金融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和服务县域经济社会中发挥着“主力军”和“生力军”的重要作用。面对163年不遇的洪峰,在抗洪抢险的大灾面前和关键时刻,岳池农信人积极行动,迎难而上,坚强抗灾,顽强自救,成功安全转移人员13人、现金53.6万元、重控凭证20529份、一般凭证78700本、各类档案1900盒(册)、账簿177本、桌椅15套、电脑科技设备11台、安防器材47件,直接减少经济损失460万元,打响了一场抗击洪峰的“保卫战”,让“岳池信合”这面旗帜高高飘扬在“洪峰浪尖”上。

如何尽最大努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恢复营业?如何将灾害导致金融服务中断对社会群众、地方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降到最小?如何最快建立维护好正常有序的金融秩序?如何给受灾居民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支持好灾后重建?这些,都是岳池信用联社整个抗洪救灾过程中特别注重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为战略思想,综合运用打好‘预防针’、编好‘防洪网’、当好‘顺风耳’、唱好‘空城计’、用好‘还原法’、紧绷‘安全弦’、确保‘不差钱’这七大战术,知己知彼、亦勇亦谋地开展抗洪救灾工作”,岳池信用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王海松这样讲到。

打好“预防针”,未雨绸缪

每年的7月,长江流域便使入洪水灾害的高发时期,暴雨及局地短时强降雨明显增多,防洪度汛自然成为这一时期不可或缺的工作重点之一。历史的经验催生了岳池信用联社“早行动、多受益、少受‘伤’”的防洪减灾工作思路,着力抓好预防,做到未雨绸缪。

早在7月4-5日,入夏以来首场特大持续强降雨就袭抵岳池,全县最大降雨量达249.7毫米,大部份河流水位上涨,街道积水严重,低洼地带被淹,极易诱发洪涝、山体滑坡等灾害,农村信用社部分网点机构面临险情。这次入夏以来的首场暴雨,激发了岳池信用联社感到“洪水猛兽”就要来了的敏锐神经,敲响防洪预警,平稳过度汛期,确保职工、客户生命和财产安全,刻不容缓。7月5日,即在当周上班的第1个工作日里,联社理事长王海松便带领联社办公室、保卫部等相关人员一行5人,冒大雨、跨泥泞,辗转行车逾百公里,前往可能发生洪涝及次生灾害的平安、西板、镇裕、罗渡等网点,就防洪度汛暨安全工作展开了检查调研,查看信用社的房屋状况和周边汛情,分析可能产生的汛险形势和安全隐患;要求全县农村信用社一要提高警觉性和敏锐性,实时关注气象预报和预警,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预防;二要根据自身实际,制定操作性强的防洪应急预案,做好物资储备和人员落实;三要加强对现金、重要空白凭证、帐表及办公设备的妥善保管;四要及时排查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五要强化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全面落实值班守护制度;六要畅通信息渠道,保持通讯24小时畅通,遇到险情,除自身果断采取应对措施外,还要及时向联社保卫部及相关单位部门报告。此次防洪度汛检查调研的进行,拉响了全县农村信用社“火红7月大战洪魔”的防预警报,防洪度汛工作氛围聚然升温。

编好“防洪网”,疏而不漏

7月15日,岳池信用联社接到气象局发布的《重要天气预报》,15-18日,全县大部份乡镇将有暴雨,个别乡镇将在大暴雨,渠江、嘉陵江可能产生较大汛情。收到预报信息后,岳池信用联社庚即向全辖社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抗洪抢险的紧急通知》,同时组织召开防洪度汛专题会议,启动防洪应急预案,庚即成立以联社理事长为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保卫部、办公室、财务会计部、科技信息部负责人和管理社主任为成员的防洪度汛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防洪办公室于保卫部;同时,在银城、罗渡、酉溪、苟角等5个管理片区分别设立防洪工作组,落实各管理社主任为所辖片区的第一责任人、各信用社主任为信用社的第一责任人。实行联社领导带头值班,全员坚守岗位,立足实际,全面组织搞好抗洪抢险工作,构建起“领导带头、部室参与、全辖联动、人人有责” 的防洪度汛有力网络体系,全员行动,全力以赴打好这场“水仗”,为抗灾救灾工作建立起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坚强后盾。

“千方百计、万无一失地确保人、财、物完整和安全,实现‘不伤一名人员、不少一分现金、不丢一张凭证、不损一套设备’的“四个一”目标”,这是既作为联社“一把手”,又作为防洪度汛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联社理事长王海松在防洪度汛专题会议上的铿锵表态。

当好“顺风耳”,知己知彼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抗洪救灾中,岳池信用联社长目飞耳,特别注重信息的获得与传递,做到三个“第一时间”:一是在获悉洪峰汛息后,办公室迅速拟定电文通知,保卫部采取以短信、电话的方式,多渠道将汛息第一时间通知到各营业网点,各社提高警觉,根据自身实情,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积极展开抗灾自救工作。信息的及时获得,确保了各信用社做好了充分准备。二是强化各基层信用社的信息反馈,联社公布开启3个24小时畅通的险情报告和值班电话,同时要求全辖全员保证通讯工具24小时畅通,以在第一时间向联社报告汛情险情,确保了增援力量迅急到位。三是加强与县委、县政府、县防洪办及行管、监管部门的信息联系和沟通,为此,联社安排1名文件、信息接收员,专门负责接收政府、防洪办及行管、监管部门的洪水相关信息的接收,确保第一时间掌握天气、汛情预报、预警和态势,实时启动应对突发事件预案。

唱好“空城计”,坐山观虎

“面对洪水猛兽,我们就是要比他们更快更猛;我们要走到洪水的前面,让洪水‘扑个空’”,7月18日下午5时,站在正临洪水侵袭的罗渡信用社门前正指挥信用社财、物紧急转移的联社副主任常蜀建如是说到。18日(星期日)下午4时,联社接到罗渡信用社的汛情报告,该社相临的渠江水位已超过20米,洪水已漫延至罗渡场镇部分低位街道,距信用社路面距离不到100米、垂直距离不到8米,且水位还在持续上涨。

“时间就是生命”。联社接到报告后,副主任常蜀建迅速电话联系,组织带领联社办公室、财务会计部、保卫部、科技信息部一行6人,组织应急工作组,驰往罗渡信用社查看指导抗洪救灾工作,迅速组织物资设备的搬迁,由科技部门负责线路、电子设备的撤迁,办公室、财务会计部负责重控凭证、档案的转移,保卫部负责将现金护送回联社金库和监控、110报警器的撤移„„整个工作过程有条不紊,部门各司其职,既分工又合作,不到3个小时,即在当日19:00前,罗渡信用社7名工作人员、32.6万元现金、17281份重控凭证、42300本一般凭证、980盒(册)档案、92本账簿、7套办公桌椅、5台电脑科技设备、47件安防器材等完全实现安全撤离或转移,避免经济损失240余万元。

次日(7月19日)早上6:00时许,当大多人还在梦中酣睡的时候,联社常蜀建副主任被一串急促的洪汛短信息响铃振醒了,“渠江罗渡、中和段水位可能超过28米”。“天哪,28米!这个数字意味着罗渡信用社、中和信用社必然受淹,罗渡信用社财、物已得到安全转移,可由于洪水之“陡”始料未及,中和信用社未采取转移应急措施,其岂不是正处于‘洪牙峰口’!容不得半点犹豫,常蜀建副主任立即拔通中和信用社电话,要求中和信用社马上转移档案、电子设备、办公桌椅、重控凭证等设备和物资,同时出动车辆2台,由保卫部、科技信息部抽调5人组成防洪应急工作组,迅速前往,指导防汛和设备物资转移,并将现金护送至联社金库。至当日上午9:00时,该社6名工作人员、21万元现金、13248份重控凭证、36400本一般凭证、920盒(册)档案、85本账簿、8套办公桌椅、6台电脑科技设备、42件安防器材等完全实现安全撤离或转移,避免经济损失220余万元。

19日中午2:00时,洪水濒临罗渡、中和信用社地面,至晚上23:00时,2个信用社分别进水50厘米、100厘米。而此时,罗渡、中和信用社抗洪救灾应急工作准备就绪,营业室里早已空空如也,跟洪水上演了一场“空城计”,减少了损失460余万元。据统计,为做好抗洪救灾工作,在18-22日这5天时间里,联社总共出动车辆30台次,人员83人次,辗转“洪途”行车1800余公里。

用好“还原法”,敌退我进

7月20日中午2:00时,洪水从信用社消退离开。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恢复营业,恢复金融秩序,为地方居民在存取款、灾后重建等方面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成为摆在岳池信用联社面前的又一重要课题。该联社坚持“敌退我进”,即联社的恢复营业工作与洪水退去同步的原则要求,多方努力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对外营业。下午3:00时,联社召集办公室、保卫部、科技信息部、财务会计部召开了信用社灾后恢复营业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了2个受灾信用社的恢复营业工作,确定采取“还原法”,即将灾前财、物撤离的步骤倒置,对信用社SC6000系统、计算机、网络、监控等进行修复还原。事不宜迟,会后,迅速展开行动,保卫部负责现金的运送及监控、110报警系统等相关安全设施的恢复,科技信息部负责SC6000系统、电路、信息网络的恢复,财务会计部、办公室协助信用社恢复管理好重控凭证、档案,同时综合协调做好营业室清淤、消毒和联系电力、通讯等单位部门等工作,克服各种困难,竭力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复原,恢复对外营业。通过8名突击队员持续10余小时的攻坚,21日22:00时,各项准备工作就绪;22日早上8:30时,即在洪水退去不到48个小时里,2个受灾信用社像往常一样开门对外营业,提供金融服务,这比计划提前1天实现。

紧绷“安全弦”,严阵以待

抗洪抢险期间面临的社会治安形势更为复杂,为确保期间安全和无事故运营,岳池信用联社在此期间的安全保卫工作更是没有丝毫懈怠,坚持一手抓抗洪,一手抓安全,进一步将安全工作这根“弦”绷紧加固。该联社一是保卫部加强对重点社的安全保卫工作现场检查,在抗洪救灾期间,定时、不定时地对所有机构的值班守库情况进行电话巡查;二是充分发挥网格化电视监控系统24小时不间断监控作用,督导各社高度警觉和24小时值班,强化案件事故防范,把抗洪抢险和案件事故防范做实做好;三是各管理社遵循归口管理原则、各部室按照专业条线原则,深入基层对全辖(尤其是防洪抗灾形势严峻的重点机构、重点部位)进行现场的案件事故排查和工作指导,多措并举,压力层层传导,建立起固若金汤的安全防范体系,确保汛期安全。

确保“不差钱”,倾助重建

据悉,此次洪灾造成岳池全县44个乡镇、423个村、23.68万人不同程度受灾,农作物、民房、交通、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共造成经济损失21.078亿元!洪灾中,大部分受灾农户的房产、粮食、家畜、家具甚至现金等资产消失殆尽,灾后重建,任重道远,资金短缺将成为灾民灾后建房、购养家禽、添置家具、生活恢复过程中难以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资金不足怎么办?岳池信用联社挺身而出,实施启动“345”工程,全力支持洪灾后重建。

3个亿资金保障。“情系三农,共生共荣”。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118万岳池人民“自己的银行”,大灾面前,岳池信用联社在奋力开展自救的过程中,为农服务的责任和光荣丝毫没有被洪水所带走。灾难面前,全体人民万众一心,不离不弃、众志成城与灾难做斗争的团结拼搏、无私无畏的精神,更是坚定了岳池信用联社为农服务、为农“撑天”的决心和信心。7月20日,即在洪水退去的第1天,岳池信用联社就召开了信贷部门召开了信贷支持灾后重建专题工作会议,确定:调剂3亿元信贷资金,专项用于帮助广大受灾民众重建家园,恢复正常生活生产秩序。

四字基本准则。如何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和进度,全方位为受灾农户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满足有效资金需求,岳池信用联社理事长王海松表示,“在合法经营、合规操作的前提下,对受灾农户的用于灾后重建的资金需求,联社将遵循‘早快多优’这‘四字准则’,即能早放则早放、能快放则快放、能多放则多放、能优惠则优惠,千方百计、竭尽全力地确保农户灾后重建“不差钱”。

五个着力点。在接下来的信贷支持灾后重建工作中,岳池信用联社主任余恒龙指出,联社将从资金需求调查、开辟“绿色通道”等“五个方面”着力入手:一是将通过深入村组、灾民安置点以及加强与当地政府部门的联系,切实摸清了解农户受损情况和重建资金需求,并逐户建立资金需求台账,确保贷款资金用准用好;二是要开展灾后农户评级、授信专项工作,并合理扩大其授信额度,将目前农户普遍是5000-10000元的授信额扩大到10000-20000元,尽量满足受灾农户多元化、多样化的资金需;三是要对受灾农户实行利率优惠,严格按照基准利率执行,让利于农,切实降低灾民灾后重建的成本和负担;四是对原在信用社有贷款的受灾农户,要合理延长贷款期限,办理贷款展期,帮助缓解农户的资金压力;五是要为受灾农户开辟“绿色通道”,优化服务,简化手续,提高效率,确保农户在最短时间内拿到贷款,促进农户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的效度和进度

第6篇:家访纪实

昨天下午放学后,我带领着本班的语文老师和英语老师,决定去家访,这是一个具有很大提升潜力但是当前又存在诸多个问题的一个学生,旨在纪实帮助其扭转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争取下一步的进步。

来到学生家里已经6点多了,天外还下着小雨,下车后我们在小区等待家长的到来,更主要的是等待学生的到来。

之后,家长和学生陆续赶到,开始了今天来此的正题。

学生见到三位老师的到来,略有些拘谨,家长热情,更多的是感动和感激。家境只能算一般,看到此景,心里有点酸痛,更加意识到今天的到来,是如此的必要。

交谈主要分三个流程进行,首先是三位老师具体面对面从各个角度,与这个学生交谈,涉及到学生目前的学习情况及状态,耐心解答学生提出来的困惑,并且详细讲述各学科的适当学习方法,鼓励性的话语使学生由初见面时的紧张转化为放松,并且深深地意识到自己原先存在的不足,也使学生意识到老师其实并不可怕,学习也没那么讨厌,家长也没那么絮叨了……

其中,我从学生自身举例,以及家长的艰辛等等各个角度,极力去感化孩子,使其意识到学习其实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哪怕是解决自身最起码的生存问题都是非常必要的,学生也及时意识到父母之前的用心是多么的良苦。通过之后的交流我才知道,家长为了给孩子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背井离乡来此租房子,

由于之前学生的不上进,父母现在均处于心情低落期,甚至打算放弃对孩子的期望,又再一次使我感受到,今天的家访犹如一场及时雨,挽救的不仅仅是一个直线下滑的学生的前程,更是那父母良苦用心背后的绝望,能够给予一个人再次的希望,是一件多么预约的事情。

英语老师更是耐心的向家长反映学生之前的各种表现,从英语学习方法的角度,比较细致地跟他传授一些心得,大约四十多分钟,学生听得非常耐心,期间,我总是以幽默的话语来缓解紧张的气氛,主要是想缓解学生的紧张。

语文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是太大,语文老师目前只对该学生提出一个要求:把字写好!下一步的进步自然水到渠成。

之后,让学生离开片刻,三位老师又与家长聊到了孩子的各个方面的表现,家庭生活等方面,有助于我们细致的了解孩子的性格等,使我们在学习方面能够给孩子提出更有价值的规划。

最后,让学生做个宣誓,他表示到,今后一定会认真听课,认真做作业,积极回答问题。我又补充一点,每天来得早一些,学生言之凿凿,态度恳切。

那一刻,一直再话语的我劳累之余,心里顿感轻松很多。

这次家访,使我对此学生有了更全方位的认识,学习,生活,家庭等等,有利于我对其下一步的指导。更重要的是,学生不再畏惧老师,看到了老师真诚的一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我相信,这次家访后,这位学生在今后的学生中肯定会有起色,今后我还会继续关注这位学生,不会放弃,每一个学生。

2012年3月23日星期五

上一篇:历史教学工作计划4篇下一篇:本届社长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