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护士分层次管理的体会

2023-02-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临床护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 护士无论工作经验如何, 学历高低, 都从事相同的工作。护士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潜力得不到充分的开发, 以致造成人才流失, 人力资源浪费。因此, 护士分层次管理就成为了当务之急。在我院护理部的领导下, 我们科自2008年以来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设有病床43张, 有护士15人, 主管护师5人, 护师6人, 护士4人;本科护士7人, 专科护士2人, 中专6人:固定护士11人, 轮转护士4人;年龄:50岁以上者2人, 40~50岁3人, 30~40岁4人, 20~30岁6人。床护比1∶035。

1.2 方法

采取分层次分组管理[1]的护理模式。

1.2.1 职责分工

实行责任护士小组长—责任护士—护士三层立体管理框架。科室设责任小组长2名, 下设2名责任护士, 由主管护师或护师担任, 要求护理大专以上学历, 10年以上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负责病人的治疗护理计划的执行并记录, 并按护理程序要求对病人进行入院评估、诊断、计划、实施、效果的评价及重新修订方案。对负责病人进行入院指导, 疾病知识、健康知识教育, 身心全面的护理, 使护理对象的最佳满意;参加护理查房、会诊、科研、带教, 参加危重患者的抢救及护理, 实行24h负责制。辅助护士2~3名, 由护师、护士及轮转护士担任, 要求护理中专学历, 熟练技术操作、专科护理, 参加危重病人抢救。采取弹性排班制。办公班护士1名, 要求临床护理工作15年以上, 护理大专以上学历, 主管护师以上职称, 技术过硬, 工作责任心强, 能协助护士长工作, 督导病区的护理技术操作和检查护理文件书写质量, 承担晨间护理, 医嘱处理, 记账, 接送入出院病人, 查对医嘱。组织护理查房、会诊、科研, 组织危重患者的抢救及护理工作。治疗班1名, 负责配药, 巡视病房换药。早班1名, 协助配药, 领取病人的治疗用药, 外出接送病人。夜班1名, 负责当班病人的全部治疗与护理, 按时巡视病房, 查对医嘱, 摆第2天治疗用药。

1.2.2 职称要求

主管护师, 完成本职工作, 对下级护士完成指导工作外, 每2年有一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业务讲课每年至少2次。护师5年内在省级以上发表论文一篇, 业务讲课每年至少1次。同时每位护士必须达到医院各层次人员的考核培训要求, 参加“三基三严”培训, 理论85分以上, 技术90分以上, 即为合格。

1.2.3 激励机制

护士分层次管理后, 根据护士的德、能、勤、绩、科研水平及职称, 按比例系数及日常考核发放奖金及推荐优秀护士。在院里考试成绩突出者给予相应奖励, 不及格者, 给予一定的惩罚。对于表现好的护士给予外出参加培训学习的机会。

2 结果

护士分层次分组使用可发挥每个护士的长处, 护士的能力得到了很好地发挥, 潜力得到充分了地开发, 提高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率, 同时体现了护理管理的科学化、人性化, 护士设定个人工作目标, 同时稳定了科室的护理队伍。

3 讨论

护士分层次管理后, 明确岗位职责, 加强了工作责任心, 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2]。

(1) 从医院来讲, 将护理岗位工作职责要求与护士分层次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护士实行按学历水平、工作经验、专业技术水平分层次上岗, 实现护理管理模式的跨越。这样就调动了临床护士的主观能动性, 做到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 按职取酬, 充分发挥不同层次护士的作用, 真正实现人才留得住、用得上。

(2) 患者是护士分层次管理的直接受益者, 患者有了固定的护士, 加强了护患沟通, 密切了护患关系。分管护士经常深入病房, 对病人的健康状况、心理状态、社会家庭关系等全面了解, 及时发现并解决病人的各种问题, 对病人适时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 增强了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度, 使满意率达到98.5%。

(3) 在以前的管理模式下护士不论高年资高学历的, 还是低年资低学历的在工作上, 和奖金分配上都没有多大差别, 造成了护士心理上的倾斜, 失去了自我实现的信心和勇气。通过护士分层次管理, 有效地促进了护士的积极性, 在护理工作中充分施展了自己的才智, 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总之, 分层次管理护士能降低护理成本, 保证护理质量, 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体现护士价值, 实现医院发展与护士自身发展的协调统一。

摘要:目的 通过对中医科病房护士进行分层次管理, 合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 激发护士的潜力, 提高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方法 根据年资、职称、学历、个人实际工作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 将护士优化组合分层次使用。结果 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 既稳定了护理队伍, 又保证了护理质量。结论 分层次使用可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 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提高工作效率, 保证护理质量, 合理使用现有人力资源, 达到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的目的。

关键词:护士,分层次管理

参考文献

[1] 闫怡静.医院护理人员配备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 (4) :295.

[2] 翁庐英.我国临床护理质量评价现状与思考, 护理管理杂志[J].2008, 5 (5) :30~31.

上一篇:糖尿病患者下肢手术中麻醉药物的临床分析下一篇: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对母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