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三学生跳楼事件

2023-06-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浙江高三学生跳楼事件

从高三学生跳楼事件看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3月13日晚上,浙江省温州平阳萧振高中发生高三学生跳楼事件,再次引发广大人群对中国的教育体系进行深思。应试教育下的大多数学生只知道考试,却很少关心生活的意义和道德培养,学生心理极其脆弱,以致悲剧的酿成。这次事件再次告诫教育者需要进行一场彻底的深思。

应试教育,是孩子心理不健康形成的一个主要因素激烈的升学竞争,家长们都望子成龙,这种迫切的愿望使学生心理负担日益加重。频繁的测验、考试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超负荷的学习强度使学生精神紧张,心情压抑,使他们逐渐失去自信。此外,父母的离异,或亲人的死亡等都可能造成学生的不健康的心理。 中学生的心理挫折大部分来源于成绩的不理想和同学相处不好。老师要对学生的挫折心理给以正确的指导,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 湖南旭日教育特训学校心理教育专家认为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六种: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有效可行的学习目标

在学习目标的制定过程中,一定要给孩子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空间,教师、家长扮演的不应只是高高在上的监督者角色,更应该是支持者的角色。在某种意义上,精神支持比单纯的物质支持更重要。

(二)培养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没有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他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因此,我们不应总是设法减少孩子可能遇到的挫折情境,而应帮助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和心态去对待困难与挫折。

(三)培养情绪调控能力

善于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有益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要及时抓住机会,教会学生一些简单易行的情绪调控方法和策略。学生掌握了这些具体的情绪调控方法,就可以大大降低心理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四)悦纳自我

悦纳自我建立在客观正确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之上。对一个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人来说,是很难做到悦纳自我的。因为悦纳自我,就是能够容忍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任何人自身都存在着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缺点,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也是人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我素质的内在需要。容忍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并不是意味着对自己的不足和缺点视而不见,听之任之,而是在承认自己存在不足和缺点的前提下,用积极的行动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克服自己的缺点。

(五)学会人际交往

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需要得到他人的关心、支持和重视,因此不可避免要与别人进行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六)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着手是发展学生品德最好的方法。因此,为使学生身心健康地全面发展,就必须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旭日教育教研组编写)

第2篇:从大学生跳楼事件说起

近段时间,我在翻阅报纸杂志时,总会发现一些关于大学生自杀跳楼的事件,一起接连一起在各大高等院校频频发生,这顿时在社会上沸腾开来。为何这些所谓的高等人才(有的甚至是研究生和博士)在遇到问题时会这样软弱,失去理智,而变得不堪一击?

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篇真实的报道:有一位男孩,从小在学习上就有着非同寻常的天资和悟性,再加上他的努力,成绩十分优秀,一路跳级。他成了父母的自豪,老师的骄傲,同学的榜样,在一片赞叹声中,他成了温室里的花朵。14岁便考上了一所知名的大学,但也许是年龄太小的缘故,对于新的环境,他很不适应。第一次考试,成绩就名落孙山,这是他有史以来的首次失败。第一次暴风雨很快过就过去了,但他却开始迷失了方向,变得沉沦、自暴自弃就这样,灿烂的花儿失去了原本的色彩,他开始悄悄凋零,渐渐变得枯萎。其实这几年来,中国的神童也并不少见,但真正能走到最后,笑到最后的却都是少之又少。这不得不让人感到惋惜。

或许这正是当今中国教育体系存在的一个最大的缺陷。从小到大,老师总是引导我们去追求成功,但却忽略了心理素质的教育,没有教会我们应怎样克服这一路上的困难。

两个人在比赛中对决,两者实力悬殊极大,这原本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比赛。但其结果却是恰恰相反。原因很简单:强者身负重压,发挥失常;而弱者的心态则十分平和,做到了超长发挥。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在每次世界级的大赛中总会爆出一两场,甚至于更多更大的冷门。正所谓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一半,其道理也正在于此。心理素质强的人永远都会立于不败之地。

人生不是止水,难免会起风波。尤其是对我们中学生而言,更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关键时期。遇到问题,能够理智的思考,勇敢的面对,是极其可贵的一种能力,同时这也是支撑美好人生的重要一环。

如果说学习本领是为了生存,那么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则是为了更好的活着。如果你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即使有一天你到达了社会的最高层,接连而来的问题,势必会将你击垮,让你从颠峰跌落而下,摔得粉身碎骨!

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我们肩负着建设祖国未来的重任。因此我们不但要努力学习,更应学会去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勇于接受暴风雨的洗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走向明天,走向社会,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第3篇:论富士康跳楼事件

从2010年1月至11月知名企业富士康发生14跳,在这个惊人的数字背后到底谁才是真正的黑手导致这么多年轻生命的结束?在企业管理方面可以归结为1.生产作业管理的不合理;2.企业文化对员工价值观的冲击;3.组织结构的不协调;4.激励机制的不灵活。

生产作业管理的不合理:富士康所处的制造业的地位决定了对生产作业管理的重视,生产作业管理供应链环节的前提就是满足顾客未来需求预测 ,正是它的“三高一低”运营战略,即高交货速度、高品质、高柔韧性和低成本,实施人海战术24小时轮班、快速转换使之成为21世纪的代工霸业。处于产业链的下游,富士康的规模经济特点显著,缺乏自己的品牌独立性,只能依靠大量的低成本,而这就需要大批的劳动工人来实现。

企业文化对员工价值观的冲击:要了解富士康的文化就得研究郭台铭。他的对员工价值观的冲击就是,在工厂没有高科技, 只有执行的纪律。格局是決定在一开始你的心里怎么想。执行力的实施,在进去培训期间就得把自动化、效率化的生产管理发挥到极致,把生产成本降到最低。他的这种军事化管理、集权、霸气和对高度执行力的强调深刻的影响了员工的价值观。这些80、90后的职员比起大都市的同一代青年,他们只有可伶的当地最低工资标准900,加班是他们没有选择的办法。没有丰富的购买力,只有拼命地加班,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宿舍就蒙头大睡,连最起码的交流时间也没有,甚至在生活中,有的员工竟然不认识自己的室友,他们完全是“熟悉的陌生人”。在这种陌生的环境里,没有丝毫的心理安慰,更没有所谓的归宿感和安全感,没有被大都市的人民接纳,这也对他们是一种冲击。

组织结构的不协调:用组织结构理论来说富士康的组织结构类型是直线型组织结构,组织中的每一个人的职能就是向上级报告,他对下属有绝对的直接职权,主要的决策权集中在高层管理者,中下层管理者只有日常的决策权限,对下级的控制较多。 虽然这种组织结构能够快速地执行决策,但其缺点也不能忽视,正是这些缺点才把富士康的管理问题揭示出来。 由于决策比较集中,员工晋升难度较大,容易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员工不会向公司拼命卖力。 2,这种结构一旦面临经济危机或市场环境恶化,企业的最高领导者会采取严格的执行力来拯救企业的利润,管理层则一级一级施压,最终,一线员工的压力最大。平时在工作中的压力,再加上层层领导者施加的压力,使员工难以承受,时间一久,这种崩溃状态会导致一系列惨重后果。

激励机制的不灵活:需求层次理论中人类的需求是以层级的形式出现的,从低级的需求到高级的需求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然而,富士康的员工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也难以得到保障,他们拿着最基本的当地最低工资,连基本的生活也难以得到保障,只有没有选择的加班。在富士康,工作职务的晋升难度大;工作本身单调乏味,没有兴趣,员工得不得自我发展;工作得不到认可,这些都会导致一些心理障碍和意外发生。

富士康的领导行为:弱“关心人”强“工作组织”

关系行为:指导,即高任务低关系

专制型领导人,权力集中于领导者个人手中。领导者独断专行,所有的决策都由领导者自己做出,不重视下属成员的意见。领导者以权力、地位等因素强制性地影响被领导者。专制型的领导者只注重工作的目标,关心工作的任务和工作的效率,对公司的成员不足够关心,下属与领导者之间的社会心理距离比较大,领导者对下属缺乏敏感性,成员对领导者存有戒心和敌意,容易使群体成员产生挫折感和机械化的行为倾向,严重的就会导致悲剧的发生。

富士康提倡为“大我”牺牲“小我”。企业希望员工不计较个人得失,努力为组织目标而工作。而80后、90后的员工们显然对此相当抵触,对领导的行为也有不同的解读。新生代员工将自身与企业的关系看作纯粹的雇佣关系,注重工作是否能够实现自我价值,而不愿意为了企业目标牺牲自身的利益。新生代员工已经具有一定的民主思想,追求平等、反感管理者高高在上、对权威也敢于挑战,对于命令式的领导方式接受度不高;对于领导吝啬授权,凡是自己说了算,员工只负责执行的做法,新生代员工会认为那是束缚了自己的才华发挥,这可能也是富士康14跳的主要原因。

第4篇:富士康跳楼事件对中国企业的解释

富士康事件对中国企业管理的警示

学生:欧阳晶

(湖南农业大学 食品科技学院 07级食工艺 200740717217)

摘要:现如今,富士康跳楼事件已成为企业管理界热论的焦点。而本文通过对此事的叙述,结合我国企业管理的弊端从企业阶段关系,员工的心理管理,员工的劳资关系等方面浅谈中国企业管理出现的问提及对策,从事件中观察企业管理的精髓。

关键词:富士康事件 企业管理 管理心理

1.引言:

2010年5月26日晚11点富士康深圳龙华厂区大润发商场前发生第12起员工跳楼事件,现场尚存血迹。死者是C2宿舍一位男性。这就是富士康公司著名的“12跳”。因为受不了公司的管理制度以及工薪待遇,从2010年1月23日起共12人在各地不同的富士康公司的顶楼上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虽然在42万富士康员工中一年之内死去12人的比例来说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但是从中散播出关于富士康企业乃至中国企业管理方面的弊病却值得去探究与发现。

2.富士康企业的管理现状

2.1富士康企业的内部矛盾

富士康是著名的世界500强企业,有优良的科技基础、完备的生产设备与专业技能优良的员工,在这个微利的企业时代仍能保持这7%的利润。但这些利润不仅仅产出于优秀的科技与品牌,而在于过度压榨员工的劳动力。

据富士康员工的反应,他们每天6点多就得起床,如果不加班,只能拿到国家规定的900元最低工资,所以必须加班到晚上8点(当然,富士康会让你签一个自愿加班的书面协议,以便说他们从来没有强迫工人加班)。流水线上的工作,是非常简单乏味的。

我们都知道,员工是一个公司劳动的主体。剥削式的企业中,他们一无工具,二不拥有最终产品,三不能参加决策,更重要的是劳动生产出来的利润全部落入了他人的腰包。这样一来,他们就成了整个劳动过程中一个无足轻重的组成部分,或者说是一架机器上一个微不足道的齿轮。劳动成了一种强制性的劳动,而不是一种创造性的、令人满足的劳动。再加之社会带来的精神与经济的压力迫使员工与这些资产拥有人两者阶级之间的矛盾激化,更可能做出跳楼自杀的危险举动。在这种抗争中虽说中有一方会以妥协形式就罢,但结果往往会断送了一个企业的生命。

2.2富士康的员工管理现状

如果一个企业的管理呈现良性循环,那么员工定会产生主人翁意识与归属感,自觉地服从分配并创造性的、令人满足的劳动。一味的压榨与强硬只会让员工产生压迫感、紧张感、叛逆感。富士康实行的就是一种没有人性的“军事化管理”或“半军事化管理”。

据公司的职员所说,在富士康,劳动和睡觉几乎成了许多工人生活的全部,吃饭就是补给营养,如同给机器加油——劳动力的再生产。员工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穿同样的工装,很

多时候同一宿舍的人也叫不出彼此名字,彼此间成了“熟悉的陌生人”,更有一些管理者用私刑,搜身、搜屋、随意打骂地“圈养”这员工。

这种管理方式经常在外资企业与合资企业中出现,淹没了个人和个性,员工没有了归属感,取而代之的是恐惧与害怕。这是员工教育的失败,管理者追求的只是物化的指标,而人文关怀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绝非无的放失。

2.3富士康的危机反应

像现在大多的公司一样,富士康面对危机有且仅有消极处理的态势,却很少能主动承认过失并从标从本地采取有效地措施。

在事情发生后,企业不肯正视和改善工人的工作和生存状况,而是请一些五迷三道的“佛法大师”和“心理专家”作秀,声称尊重习俗“改运”、“减压”,运用科学进行“心理干预”。再后来只是设立了员工服务中心、工会主席热线、员工投诉中心等电话,而且没有真正关心过员工的工作生活。之后的加薪政策更是指标不治本。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难免会有危机。从宏观上来看在解决问题的同时,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而从微观的细节上来说应该找到危机的本质,确定控制点与控制范围,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使得现有的损失降低到最低。而富士康只是运用了一些虚伪的手段去蒙蔽世人,而企业内部仍推行着错误的制度与方法,等于为公司又埋下一颗定时炸弹。

3.富士康事件对中国企业的警示

3.1 人性化致命弱点

人性化一词最早起源于美国,是指技术和人的关系协调,即让技术的发展围绕人的需求来展开。他不仅是企业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并且它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直接自然相处的原则。它从生理,生命,心灵三个方面出发,是使人在各方面得到满足的过程,但在我国企业管理中三方面仍有改进空间。

3.1.1满足生理的要求是人性化的基础

人是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之所以能使公司正常有序的运作,都是人的能动性发生的作用。而一名员工劳动的本质是获得生活资料,如果不能满足这种生理方面的特征等于卸掉了整个企业的地基,使公司堕落甚至倒闭。

在我国,剥削制度已经完全消除,并在严格的遵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化。但在公司仍出现高能低薪或高薪低能的现象。“熟人”制或多或少的影响了“竞争”制的发展。就如同富士康的员工在得不到相应能力的薪酬,面对生活的压力他们只能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是在恶性资产分配中酿成的恶果。加强客观的“竞争”制度并且合理的按劳分配是应该实行的措施之一。

3.1.2满足生命的要求是人性化的主体

众所周知,人是感情的动物,而这种情感往往表现为主观的能动性,内心的情感需求往往能促进或制约人能动性的发挥。

拿富士康内部的管理制度来说,过分的军事化管理,扼杀了人的情感联系,使每个员工只能像机器一样的运作。反应到我国的企业,一直宣扬着人性化的旗帜,其实将生产与情感,工作与交流,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相互隔绝,保持着发布命令与传达命令的模式,这伤害了与员工的情感,让员工没有归属感,没有主人翁意识,只会一味的追求结果。

古语有云:“安人之道,始于仁义”,人类的职业有成千上万种,社会组织的功能也千差万别。所以不同的企业要依据自我的企业文化满足员工的情感、生命、联系的需求。依据感情因素制定企业中的管理制度,并且需要将强上下层交流,同层交流。融洽公司的氛围与强调管理侧重。不要以空外壳去制约员工,也不要以死制度去限制员工。

3.1.3满足心灵的要求是人性化的升华

人类总是希望有长久的目标而不是虚度一生,这是马克思所言。表明了满足人的成长需求的意义。在社会体制的促使下,人总希望能干出点成就。承认人类自然属性和其心灵意识中有竞争与合作的双重天性就成为了企业管理中最上层的部分。

富士康公司显然没有遵循这一点。虽然他们有良好的职位划分与生产分工,但同时他们也在扼杀着人们的创意,一味的要求重复的工作。这就好比一些发展很慢的中国企业,只会按部就班的做事,一味的提拔“自己人”,伤害了员工向上发展的积极性。阻碍了公司的良性竞争与员工中的合作欲望。

因此在企业管理中要有符合这种双重天性的机制。为了使合作与竞争的自然属性能有序高效地得到发挥,必须通过一种社会化组织结构和一种

社会化的意识文化加以联结、控制和导向,使人性中这种竞争与合作天性在企业家的组织领导下得到充分的发挥。

3.2“避免错误”的错误

中国人喜于听闻好的东西,大家也有一种报喜不报忧的意识。这种意识促长了错误的延续并且在错误无法挽回的情况下却束手无策。

有人就质疑过,为什么中国的产品在国内不爆发出问题,而到国外去屡屡受挫。这是由于企业内部的“避免”严重的阻碍了企业的生产。就比如说在第五位员工跳楼后,富士康更多的是用五台山的法师去掩人耳目,而在第八位员工结束自己的时候,富士康只是用小小的300元去收买群众。这些既不治标又不治本的方法只是为了给大众一个交代,而从未考虑过从本质上解决这些问题。或许解决这些问题会劳命伤财,或许解决这些问题会伤筋动骨,但至少不会让“雪球”越滚越大,不会让矛盾越来越激发。

深刻的贯彻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想,建立良好的预防机制是我们每个企业都必须做的,天有不测风云,但如何把不测的损失最低,如何合理的应对问题是我们急需去做的。

4.结束语

当代,人性化管理与紧急应对已经成为了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际出发,对比成功与失败的实例,依据自身的企业文化进行纠偏,从根本上杜绝恶性事件的发生。我们希望看到一个失败的富士康,而有成千上万个成功的富士康。

参考文献:

[1] 记者 杜啸天. 富士康坠楼事件频发让人警醒[N]. 南方日报, 2010 .

[2] 蒋毅芳. 富士康“十一连跳”是劳动法治的尴尬[N]. 法制日报, 2010 .

[3] 阳光. 富士康:不问苍生问鬼神[N].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 .

[4] 余明江. 产业集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5) .

[5] 巴岩. 我国民营企业管理模式优化策略[J]. 现代经济信息, 2009, (19) .

[6] 王洋. 现代企业呼唤人性化管理[N]. 中国电力报, 2004 .

[7] 朱凌志. 人性化管理引领员工成长[N]. 中国医药报, 2009, (2009-01-05)

第5篇:分析富士康为什么出现员工连续跳楼事件

分析富士康为什么出现员工连续跳楼事件? 看到富士康已出现十二连跳,我知道在这个社会上有无数的人对这个数字就像对美伊战争死亡人数一样兴奋和刺激。这实在是国人的一种悲衰。但仔细想一下,与其说是人们变得冷漠,麻木,堪至残酷。不如说是这个社会造成的。想起了那句话“不是我变了,是这个社会变了”看到同学在网上写“这个社会病得越来越严重了”我知道她也和我一样,一定看到很多社会负面的新闻,或网上,或生活中。或者这个社会一直有病,只是现在发现和扩大,从而变得尖锐了而已。

这个社会变得太快,社会失衡,人心失衡。有些人跟着变,一下子变得面目前非。有些人连变的勇气或者机会都没有,只能选择逃避,而极端的方法是结束生命。当然,还有些人在挣扎,观望。

很多人不了解别人为什么会自杀,有人会问,连自杀的勇气都有为什么没有勇气活下来?其实他们不了解,其实有自杀心理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但如果没有处过那种环境,和心境的人是不会明了的。也不是简单一句将心比心就能体会得到的。

有些人认为那些跳楼自杀的80后90后是因为自己心里承受能力弱,适应不了社会而跳楼的,和企业管理无关。难道那些企业真的一点责任都没有吗?那些企业真正关心过员工吗?他们最关心的是企业的经济效益,根本不关心员工的死活!员工也是人,不是企业眼里单纯的廉价劳动力! 对此,我在网站上看了好多关于富士康的新闻, 也了解了他们的苦衷,对于,一天上班十二个小时,并且大多数员工都是站着上班,一天上班十二个小时是什么样的体会呢?就是一天站12个小时,也受不了啊,对于这种心里和生理上的巨大挑战极限,然他们不得不选择了逃避,不得不选择了最胆小懦弱的方法,也就是死亡。

连续十二次突发变态性跳楼,这已经不是单纯的跳楼事件了,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的安定与人民的正常生活,这是一个社会体制问题,社会失衡问题。不管是谁都应该好好审视一下自己,尤其是富士康的领导们,据说富士康公司管理相当严格,这可能只是他们无情的剥削员工的托词吧,难道就为了公司的个人利益就拿别人的生命开玩笑么?难道员工的生命就没有价值么? 难道穷人家的孩子就该死么!看到这些都有种永远不想毕业的冲动,不想过早的面对社会的种种现实,我们的将来该如何?

所以这主要还是个人选择的问题,你如何选择自己的将来 ,如何策划自己的将来,这都与个人的心理素质有关。人的生命只有这一次,对于谁都是宝贵的,既然来到这个世上,就得珍惜生命的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生要比死更难。 死,只需一时的勇气,生,却需一世的信心。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不要在于它活的是不长久,而在于活得是否充实,是不是有意义。

上一篇:加拿大留学保证金详解下一篇:河北电力技术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