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作计划和目标

2022-12-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时光荏苒,一项工作总是在不知不觉间结束,我们又迎来新的任务与挑战,在开始新的任务前,我们要学会撰写计划,那么该如何拟定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个人工作计划和目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个人工作计划和目标

全省档案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通报

一、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档案局表彰:

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湖南省常德市档案局(馆)

湖南省怀化市档案局

湖南省双峰县档案局(馆)

彭利军(女)湖南省衡阳市档案局局长、档案馆馆长

陈运金湖南省岳阳市档案局(馆)法规科科长

二、受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湖南省档案局表彰:

全省档案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株洲市档案局岳阳市档案局

衡阳市档案局长沙市开福区史志档案局

长沙市雨花区史志档案局

株洲市荷塘区档案区志局

湘潭市岳塘区档案局邵东县档案局

衡东县档案局临湘市档案局

洞口县档案局汉寿县档案局

平江县档案局安化县档案局

石门县档案局宜章县档案局

桑植县档案局蓝山县档案局

桂阳县档案局溆浦县档案局

祁阳县档案局泸溪县档案局

麻阳苗族自治县档案局保靖县档案局

新化县档案局

记一等功(6名):

袁洪清娄底市档案局局长

林顺万怀化市档案局党组书记

于金铭常德市档案局馆员

黄国平郴州市档案局馆员

张献忠长沙县史志档案局局长

唐伯岭邵阳县档案局局长

记二等功(32名):

禹丁华省档案局(馆)研究馆员

陈义省档案局(馆)副研究馆员

梅新喜(女)长沙市档案局副研究馆员

汤裕新浏阳市市志档案局副馆长

陈绯(女)株洲市档案局业务科科长

胡重春(女)株洲市石峰区档案区志局副局长

邓小文炎陵县档案史志局副主任科员

阳荣初湘潭市档案局副局长

丁绪南湘潭县档案局副局长

梁春林耒阳市档案局副研究馆员

刘锦玲(女)衡阳市蒸湘区档案局局长

周琦富邵阳市档案局党组书记

蒋利群(女)邵阳市双清区档案局局长

刘炜汨罗市档案局局长

周朝霞(女)岳阳市云溪区史志档案局副局长

罗立春桃源县档案局局长

邹平华(女)津市市档案局副主任科员

于平(女)张家界市档案局副研究馆员

邹卫(女,土家族)慈利县档案局馆员

颜亭亭(女)益阳市档案局办公室主任

熊晓华沅江市档案局局长

何玉洲汝城县档案局局长

黄晓英(女)郴州市苏仙区档案局副局长

李正一永州市档案局法制科科长

桑茂葵东安县档案局馆员

胡锟宁远县档案局副局长

卢映万(苗族)沅陵县档案局局长

肖昌敉辰溪县档案局局长

王跃平双峰县档案局局长

孙志坚(女)湘西自治州档案局法规科科长

向银燕(女,苗族)古丈县档案局局长

吴江德(苗族)凤凰县档案局副局长

三、受湖南省档案局表彰:

(一)2011年度省直单位“档案工作先进单位”(44个)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湖南省人民检察院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湖南省教育厅

湖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湖南省公安厅

湖南省国家安全厅

湖南省财政厅

湖南省国土资源厅

湖南省林业厅

湖南省卫生厅

湖南省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

湖南省新闻出版局

湖南省知识产权局

湖南省人民防空办公室

湖南省韶山管理局

湖南省监狱管理局

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

湖南省国家税务局

湖南省烟草专卖局

湖南储备物资管理局

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南监管局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沙海关

湖南省电力公司

中航规划建设长沙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湖南省分行

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分行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分行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分行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商学院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二)2011年度省直单位“关心和重视档案工作的领导”(25名)

杨维刚省政协副主席、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

陈最华湖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湖南省教育考试院院长

黄建新湘潭大学正校级督导员

田勇泉中南大学副校长

王善平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

赖馨正共青团湖南省委副书记

宋晓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南监管局副局长

刘文珠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纪委书记

李强怀化学院副院长

邓志革株洲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楚琼湘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胡东福湖南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熊剑勇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接待办党委书记

曹跃斌湖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王志勇中共湖南省委讲师团办公室主任

曹敏湖南省大中专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

周琳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石油分公司办公室主任

余涛湖南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副主任

李峰湖南省广播电视台办公室副主任

刘朝霞長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党政办主任

杨红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政办主任

刘云涛长沙长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王菊香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科技质量部部长

徐可成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综合管理部副部长

朱广辉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

(三)2011年度省直单位“档案工作先进个人”(51名)

张艳南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

史吉红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

徐玲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胡敏宁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

解海燕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

张莉中共湖南省委610办公室

苗小明湖南省教育厅

刘平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王平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浣利君湖南省审计厅

罗江帆湖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委员会

解珍湖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

李知英湖南省人民防空办公室

涂声雅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董伟平湖南省公安交警总队

周正凡湖南省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信息中心

李敏核工业湖南省矿冶局

贺凌云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孙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熊英九三学社湖南省委员会

管欣中国民主同盟湖南省委员会

罗琪中国民主促进会湖南省委员会

范建珍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

袁瑞芳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王雅平湖南省机械行业管理办公室

李彦湖南省气象局

曾小燕湖南省地震局

杨艳宇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

黄纳新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

何艳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湖南省电力监管专员办公室

谢俊平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李小平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徐英燕湖南省建筑设计院

黄婧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黄小树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陈云燕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

蒋月清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陈丽屏湖南湘投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徐莎莎湖南省轻工盐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陈小平湖南海利高新技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李志平湖南大学

刘晓兰湖南科技大学

管弦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易谨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于应华湖南城市学院

刘虹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

李艳保险职业学院

龙智慧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张丽湘潭职业技术学院

罗姣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粟竹英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第2篇: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与情感承诺:个人与组织匹配和个人与工作匹配的调节效应

内容提要:针对现有关于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情感承诺影响的研究结论相互冲突的现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COR)的两个螺旋效应——增值螺旋(Gain Spiral)与丧失螺旋(Loss Spiral),本文通过提供一个研究整合的框架分析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情感承诺的影响机制与边界条件。实证结果显示: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情感承诺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呈现倒U形关系,个人价值观与组织匹配在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与员工情感承诺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个人能力与工作匹配在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与员工情感承诺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与情感承诺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为现有研究贡献了新的知识。

关键词: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情感承诺;个人价值观与组织匹配;个人能力与工作匹配

现有研究证实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情感承诺的正向影响[1-2]。但是过高标准的人力资源实践也有“黑暗的一面”[3-5],在某些条件下,可能给员工带来过大的压力与焦虑[6],导致员工情绪衰竭[7]。遗憾的是,国内外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可能的负向影响研究还是屈指可数。全球经济危机,组织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竞争压力情况下,一个惯常的做法是将压力转移给员工,给员工制定更高标准的人力资源实践。随着人力资源实践标准的不断升高,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一直正向影响员工的组织情感承诺吗?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影响情感承诺的边界条件是什么?本文针对理论研究缺口与现实管理困境,探索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情感承诺的动态关系与边界条件。

一、理论与假设

(一)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

Wright and Mcmahan(1992)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定义“为实现企业目标而进行地有计划的人力资源配置和活动的模式”[8]。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High Performance Human Resource Practices,简称HPHRP)是多层面概念,包括个体感知层面的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中层经理实际执行的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组织设计的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9]。Wright and Haggerty(2005)很早就提出人力資源研究忽视了个体层面的研究[10]。在其后的研究中,Wright and Nishii(2006)具体分析了组织中实施机制连接了组织规划的人力资源管理与执行的人力资源管理,而沟通机制连接了执行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感知到的人力资源管理[9]。个体感知层面的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决定了个体的态度与行为反应,个体的态度与行为反应直接影响个体绩效。Nishii et al(2008)[11]就指出,员工对于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会有自己的理解与解读,他们会对所在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与实践进行归因,而归因的不同直接决定了他们工作态度与工作行为;并依据控制(承诺导向与控制导向)与归因(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将员工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归因分为五种类型:(1)加强(服务)质量,(2)降低成本,(3)促进员工福利,(4)利用员工和(5)符合工会的要求,而且实证支持了员工对于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感知归因显著影响了员工情感承诺与工作满意度,决定了工作单元的服务绩效与服务结果(工作单元层面的组织公民行为与顾客满意度)。Guzzo and Noonan(1994)[12]指出所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措施都是一种需要不断传播的信息,组织的人力资源实践影响员工的承诺,因为组织的人力资源实践是雇主对雇员的传递信息。员工如何解释和理解组织的人力资源实践信息受员工与组织的心理契约的影响,并最终决定了员工的组织承诺。因此,不同的员工可能对相同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实践信息做出不同的解释。Bowen and Ostroff(2004)也指出员工个体可能会对相同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实践产生独特的解读,导致心理知觉的差异[13]。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一种信息传递的信号,有发送、传递与接收环节,员工是通过组织传递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信号进行接收与解读。员工可能会在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同事的工作经历与行为、组织的价值观与氛围、组织人力资源政策执行情况来对人力资源管理信号进行解读。Liao et al(2009)[14]分析存在两类原因导致员工可能对相同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实践信息感知差异: 其一,在公司内部处于不同地位的员工对于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的感知可能就会不同;其二,因为人口特征差异、组织资源配置和领导与下属交换关系不同,同一群体内部员工可能对相同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产生不同的解释与感知。苏中兴(2010)[15]在检验中国企业的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时发现,在中国组织人力资源实践与西方组织中各项人力资源实践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是不同的,如纪律管理、结果导向的考核等方面的人力资源实践对中国企业绩效的影响非常显著,而员工参与管理、广泛培训、信息分享等典型的西方高绩效工作实践对中国企业绩效的影响相对较弱。Liang et al(2012)[16]通过梳理近10年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实证文献发现,在中国经济转型与存在大量就业人口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不大重视广泛培训、员工参与等人力资源实践,而比较依赖绩效评估与基于绩效的报酬来快速提升员工绩效与组织的绩效。因此,中国转型背景下的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通常表现出绩效导向与结果导向的特征。

(二)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情感承诺的影响

1.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情感承诺的正向影响。Hobfoll(1989,2001)[17-18]提出资源保存理论的基本宗旨是:人们会积极努力地获得、维持、保护和培育他们珍视的宝贵资源,拥有较多资源的个体不易受到资源损失的影响,且更容易获得资源。资源保存理论的增益螺旋则揭示了拥有越多资源的人也更容易获得更多的资源收益,最初的资源收益进一步导致更多的资源收益,从而进入资源获得的增值螺旋(Gain Spiral)[17];而拥有越少资源的人也更难以获得资源收益。首先,Hobfoll(1989)将资源定义为“个体特征、条件、能量等让个体觉得有价值的东西或者是获得这些东西的工具”[18]。这意味着,资源是一种“本金”,拥有越多资源“本金(principal)”的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多种组合获得更多的资源收益,而拥有越少资源“本金”的人或者资源匮乏的人限制了获得更多的资源收益方式和途径。其次,依据投资理论的收益与风险对等原则,拥有越多资源的人承担风险的能力越强,也更容易获得与风险对称的更多的资源收益;拥有越少资源的人承担风险的能力越弱,而资源匮乏的人承担风险的能力接近于零,也导致其更难以获得更多的资源收益。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可以较好的配置、激励和保留员工,使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更容易创造较高的业绩,并不断增加个人获得的晋升与更高的报酬等有形资源以及工作胜任感与成就感等无形资源,员工对组织形成了更强的情感承诺。这类良性资源的累积可能会产生增值螺旋效应,员工在组织获得的这些有形与无形资源后,会进一步在工作中不断努力投入更多资源去获得更多的资源收益与个人成长和发展,进而提高了员工对组织情感承诺的水平。

很多实证研究都支持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情感承诺的正向影响。例如,Saridakis等(2013)对英国中小企业实证显示,正式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实践可以被用来作为增加承诺的重要工具[1]。Yang(2012)揭示了高参与人力资源各项实践促进了员工情感承诺的提升,进而激发了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2]。Shen and Zhu(2011) 实证发现,在中国情景下,员工感知社会责任的人力资源管理与情感承诺呈显著正相关关系[19]。Guchait and Cho(2010)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揭示并实证了员工感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为其提供更好的福利与奖赏员工的贡献,则员工会在工作中付出更多的努力与更高的组织承诺[20]。因此,战略人力资源理论认为组织采用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有利于充分利用员工的潜能、有效促进员工的协调与协作,促进员工个人的绩效与组织绩效,强化员工的组织认同度与情感承诺。

2.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情感承诺的负向影响。资源保存理论的丧失螺旋(Loss Spiral)揭示了拥有越少资源的人也更容易受到资源损失,最初的资源损失导致未来更多的资源损失,从而进入资源损失的丧失螺旋[17]。拥有越少资源的人除了缺乏获得收益的资源“本金”与风险承受能力低,还有损失厌恶的心理导致在面对威胁时采取保守或者不作为等消极应对措施,事后又非常后悔自己当时的决定。正如前景理论所揭示,损失厌恶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给个体带来痛苦程度更大,同量损失带来的负效用大于同量收益的正效用[21]。

首先,过高标准的人力资源实践能导致工作超负荷,影响了员工心理健康,进而降低了员工的组织承诺。过高标准的人力资源实践是对员工过高的绩效标准和绩效期望,会给予员工过高的业绩指标和过高的心理期望。依据资源保存理论[18],过高的业绩指标和过高的心理期望对员工需要消耗过多的资源(如过长的工作时间)去完成过量的工作任务,容易给员工造成过大的压力,打破员工自身维持正常生活的资源平衡。如果员工长期处于过大压力之下,员工不得不投入越来越多的资源来达到和维持高绩效标准,引发资源损失的丧失螺旋(loss spiral),导致员工自身资源损失的恶性循环。具体表现包括,过高的人力资源实践容易损害员工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引发工作挫折感与工作家庭冲突,则员工很难对于组织产生较高的情感承诺。Kilroy et al(2016)通过加拿大一家大型医院的调查发现,个体感知高参与工作实践通过角色冲突与角色过载的中介机制导致员工的情绪耗竭与去人格化的工作倦怠[3]。工作超负荷与员工心理健康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22],工作超负荷与工作满意度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23]。当工作负荷过高时,被工作任务中占用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员工更容易引发工作-家庭冲突,而降低员工的幸福感[24]。Kroon et al(2009)实证揭示了过高标准的人力资源实践通过过量的工作要求而导致员工情绪衰竭,而员工感知的程序公正可以削弱人力资源实践与员工情绪衰竭的联系[7]。White, et al(2003)发现,高绩效的人力资源实践在工作时间过长的情况下,导致工作生活平衡政策之间的冲突[25]。因此,过高标准的人力资源实践能导致工作超负荷,影响了员工心理健康,会减弱效应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效果,进而对员工情感承诺也或产生负面的影响。

其次,过高标准的人力资源实践能导致过高的工作压力,降低了员工的组织承诺。但是,正如Keenoy(1990)所指出,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是“披着羊皮的狼”[4],过高标准的人力资源实践也有“黑暗的一面”,在某些条件下,可能给员工带来过大的压力与焦虑[6],导致员工情绪衰竭[7]。从雇佣关系发展方面理论分析,Godard(2004)指出,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事实上可能被视为一种工作压力,长期压力导致员工焦虑反应和不良的心理反应[26]。谢晋宇(2001)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虽然值得充分肯定与学习,但其实质是一种剥削理论[27]。但是,這方面的实证研究还极少,仅有如下文献:Jensen et al(2013)[6]基于工作要求-控制理论和应激-应变关系实证发现,企业规划的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会影响员工感知的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在高工作控制条件下,员工感知的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会导致员工的更高水平的工作压力,具体表现为更高程度的焦虑与角色过载。Topcic et al(2016)区分工作要求的高绩效工作系统(如绩效评价系统、继续教育)和工作资源的高绩效工作系统(如灵活的工作时间、参与决策),实证发现有挑战性工作要求的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和员工的个人压力之间存在显著正向的关系[28]。

再次,过高标准的人力资源实践破坏了良性的员工与组织关系,降低了员工的组织承诺。基于员工与组织关系模型[29],良性的员工与组织关系是相互投资的,组织关心员工的发展与健康,而员工投入更多的工作精力达到更好的结果。过高标准的人力资源实践是以员工的发展为名,强制要求员工达成过高的工作绩效标准与绩效期望,需要员工过度劳动才能完成,一段时间后实际上是损害员工身体健康的代价达到组织的目标。因此,过高标准的人力资源实践是建立在不健康、难以持续的员工与组织关系上,从而降低了员工的组织承诺。

过低标准的人力资源实践与过高标准的人力资源实践,员工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接受、理解支持程度可能都不高,员工的情感承诺水平也可能比较低。组织只有采用适度标准的人力资源实践,员工才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接受、理解支持程度比较适合,可能会极大地提高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认同度,从而提高员工的情感承诺水平。

综合上述,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既可能正向影响情感承诺,又负向影响情感承诺研究。因此,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情感承诺影响可能不是现有研究所揭示的线性关系,而是可能存在倒U 形的关系。即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较高或较低时,员工情感承诺都较低; 在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中等程度水平下, 员工情感承诺最高。基于上文分析,我们得到如下假设:

假设1: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情感承诺有倒U 形的影响: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较高或较低时,员工情感承诺都较低; 在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中等程度水平时,员工情感承诺最高。

(三)个人与组织匹配和个人与工作匹配的调节作用

1.个人-组织价值观匹配(P-O匹配) 的调节作用。Muchinsky and Monahan(1987)提出了两种类型的人-环境匹配:补充性匹配和互补性匹配[30]。补充性匹配是个体与同一个环境的其他人之间的匹配,而互补一致性是个体的才能与相应环境需求之间的匹配。Kristof(1996)将个人-组织匹配定义为个人与组织在(a)至少有一方能够提供另一方的需要东西,或(b)双方具有相似基础特征,或(c)以上两种情况同事发生时,人与组织关系的相容性[31]。个人-组织价值观匹配(P-O匹配)是个体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价值观是个体判断特定行为或目的是否正当的持久信念,是指导个人的态度和行为准则[32]。“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即两个主体没有共同价值观(道),很难在一起合作。如果个体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不一致,个体难以为了组织的目标进行有效协作。

Cable and Judge(1996)[33]与Chatman(1991)[32]发现,找工作的人感知到个人-组织匹配(P-O匹配) 是通过预测他们的价值观与雇主组织之间价值观的一致性,而个人-组织价值观匹配(P-O匹配)决定了找工作的人就职后的工作态度与行为,如感知更高的组织承诺、更高的工作满意度、更低的离职倾向。Yu(2016) 实证支持,价值观一致性对工作满意度产生直接与间接影响,员工个人价值观与组织匹配程度越高,员工会比较认同组织的价值观、更有积极性主动去完成组织任务,更好地发挥自身的能力和拥有较高的工作满意度,员工可以达到比较高水平的组织情感承诺[34]。Farzaneh et al(2014)[35]实证也揭示了员工感知的个人与组织匹配和组织承诺正向相关。Astakhova(2016) 发现,无论在日本还是美国,感知个人与组织匹配和组织情感承诺之间的相当强度正向相关关系[36]。Boon et al.(2011)分析指出,当个人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匹配度比较高时,个人比较倾向赞同组织的人力资源支持实践等信息[37]。因此,员工们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与支持组织的人力资源支持实践等信息,结果更容易达成组织规划的人力资源支持实践的高承诺与高绩效目标。相反,当个人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匹配度比较低时,个人可能不理解、不赞同与不支持组织通过人力资源系统传递的信号,这使得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们的态度与行为影响很弱。即使在过高标准的人力资源实践给员工过高绩效标准的情况下,个人价值观与组织匹配程度越高的员工可能通过相对较好组织认同与更好的工作绩效,来减弱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情感承诺的负向影响。在过低标准的人力资源实践情况下,个人价值观与组织匹配程度越高的员工可能会主动积极的工作、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才能,达成更高的工作绩效,也可以适当减弱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情感承诺的负向影响。基于上文分析,我们得到如下假设:

假设2a:个人价值观与组织匹配在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与员工情感承诺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个人价值观与组织匹配程度越高,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情感承诺的倒U 形影响越小;个人价值观与组织匹配程度越低,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情感承诺的倒U 形影响越大。

2.个人能力-工作匹配(P-J匹配) 的调节作用。Abdel-Halim(1981)较早将个人能力与工作匹配界定为员工对个人能力-工作匹配认知情况[38]。即使同样的工作要求,个体能力-工作匹配的认知越低,工作要求造成的工作压力越大[39],降低员工的工作满意度[34],进而降低了员工的组织承诺[35]。Maia et al(2016)通过潜变量发展模型也发现:从工作经历来看,通过培训实现提高人岗匹配,工作具有挑战性的员工更容易提升情感承诺[40]。由于角色超載(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高绩效工作系统)与没有得到岗位提升,员工的情感承诺会降低。个人能力与工作匹配度越高时,员工对于工作有较强的成就感与胜任能力,越容易创造良好的业绩,在过高标准的人力资源实践给员工过高绩效标准的情况下,个人能力与工作匹配度越高的员工将其视为挑战而不是工作压力,凭借自己的能力与努力以达成更高的工作绩效,获得较高的组织情感承诺。在过低标准的人力资源实践情况下,个人能力与工作匹配度越高的员工可能会自我调整绩效标准,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才能,获得较高的组织情感承诺。因此,个人能力与工作匹配在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与员工情感承诺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个人能力与工作匹配程度越高,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情感承诺的倒U 形影响越小。基于上文分析,我们得到如下假设:

假设2b:个人能力与工作匹配在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与员工情感承诺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个人能力与工作匹配程度越高,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情感承诺的倒U 形影响越小;个人能力与工作匹配程度越低,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情感承诺的倒U 形影响越大。

二、研究方法

(一)样本与程序

本研究问卷调查以BR医疗集团的员工为对象。BR集团在全国各大省会城市与一线城市进行投资建设民营医院的新兴医疗集团。本调查获得BR集团人力资源总监的支持下开展的,随机选择BR医疗集团分布在全国的26家自营医院,发放收回问卷888份,其中剔除无效问卷492份,最终得到有效问卷396份,有效问卷率446%。人口统计学分析显示,某医疗集团自办医院员工的女性占多数(866%),员工队伍非常年轻,30岁以下的员工占比达858%(其中24岁以下的占比563%,25-30岁的占比295%),员工学历普遍不高以大专或大专以下的为主(869%),工作时间一年以内的员工达到676%(其中6个月以下的占比386%,6个月-1年的占比290%)。样本特征基本符合该新兴医疗集团的总体员工特征。

(二)变量测量

为了避免很多人偏好中立的选项,所有量表问题采用了李克特6点量表计分,其中1代表完全不同意,6代表完全同意。

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采用Chen and Huang(2009)[41]编制的量表,由人员配置、培训、员工参与、绩效评价和补偿5个维度构成,包括16个条目。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Alpha为0899。

个人价值观与组织匹配,采用了Cable and Judge(1996)[33]編制的量表。它用3道测量题目直接评估员工对他(她)与组织匹配度的认知情况。个人价值观与组织匹配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Alpha为0770。

个人能力与工作匹配,采用了Abdel-Halim(1981)[38]编制的个人能力与工作匹配的量表,用来测量员工对个人能力-工作匹配认知情况,包含5道题目。Xie(1996)[39]在中国样本检验的个人能力-工作匹配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Alpha为 073。本文的个人能力-工作匹配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Alpha为0803。

情感承诺,采用了Allen and Meyer(1990)[42]编制的量表。它用3道测量题目直接评估员工对本组织的情感承诺的认知情况。本文的情感承诺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Alpha为0663。

本研究的控制变量涉及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包括被调查人的性别、年龄、学历、在本院总的工作时间等。

三、研究结果

(一)变量的区分效度的验证性检验

为了测量研究变量的区分效度,我们对个体变量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如表1所示,单因子模型与双因子模型的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都大于可接受的临界值008,而假设模型的四因子模型的拟合指数最高,卡方值χ2=230463,自由度(df)=98,非规标适配指数(TLI) =0922,比较拟合指数(CFI)=0936,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 0058,拟合程度明显优于其他巢状分析模型,结果支持四因子模型,显示了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个人价值观与组织匹配、个人能力与工作匹配和情感承诺之间有很好的区分效度。

(二)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各变量的均值、标准差与相关系数如表2所示。

注: HPHRP为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 FIT1 为个人价值观与组织匹配;FIT2为个人能力与工作匹配; AC为情感承诺。

注:*p< 0.05,**p<0.01,***p<0.001(2-tailed) ; HPHRP为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 FIT1 为个人价值观与组织匹配;FIT2为个人能力与工作匹配; AC为情感承诺。

注:*p<0.05,**p<0.01,***p<0.001,N=396。

(三)回归分析结果

实证结果显示(参见表3 模型 2),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HPHRP)的平方项与情感承诺的关系系数为-0144(p<001),所以HPHRP的平方项与情感承诺呈现倒U形的曲线关系,即HPHRP与情感承诺开始呈正向相关关系,但是过了一个临界点之后,HPHRP与情感承诺开始呈负向相关关系。具体而言,随着HPHRP值的增大,情感承诺会逐渐增强;但是HPHRP值与情感承诺并不是线性的正向关系,当HPHRP值达到一个极值点,情感承诺最强;之后随着HPHRP值的增大,情感承诺会逐渐衰减。因此,假设1得到支持。

HPHRP平方×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和情感承诺的关系系数为0122(p<005),所以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调节HPHRP平方对情感承诺的影响。当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度比较低时,HPHRP值与情感承诺呈现倒U形的曲线关系;当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度比较高时,HPHRP值与情感承诺呈现倒U形的曲线开口越大,趋于直线(如图1)。也就是说,个人价值观与组织匹配程度越低,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情感承诺的倒U 形影响越大。个人价值观与组织匹配程度越高, 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情感承诺的倒U 形影响越小。因此,假设2a得到支持。

HPHRP平方×个人能力与工作匹配和情感承诺的关系系数为0143(p<001),所以个人能力与工作匹配调节HPHRP平方对情感承诺的影响。当个人能力与工作越匹配度比较低时,HPHRP值与情感承诺呈现倒U形的曲线关系;当个人能力与工作越匹配度比较高时,HPHRP值与情感承诺呈现倒U形的曲线开口越大,趋于直线(如图2)。也就是说,个人能力与工作匹配程度越低, 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情感承诺的倒U 形影响越大;个人能力与工作匹配程度越高, 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情感承诺的倒U 形影响越小。因此,假设2b得到支持。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本研究实证结果显示: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情感承诺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呈现倒U 形关系。具体而言,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较高或较低时,员工情感承诺都较低; 在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中等程度水平时,员工情感承诺最高。个人价值观与组织匹配在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与员工情感承诺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即个人价值观与组织匹配程度越高,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情感承诺的倒U 形影响越小;个人能力与工作匹配在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与员工情感承诺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即个人能力与工作匹配程度越高,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情感承诺的倒U 形影响越小。

(二)理论贡献

首先,本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为以往相互冲突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整合的框架。以往的研究呈现不一致的结果: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情感承诺的正向影响[1-2];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情感承诺的负向影响[3-7]。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情感承诺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具体形态呈现倒U 形关系。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是很多优秀企业长期实践经验与众多学者多年调查实证获得的结晶,在实践领域与理论学术界都是比较高的声誉与学者共识。但是,物极必反,任何好东西如果使用过度,带来的后果可能是负向影响。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过度使用也引发员工对组织的情感承诺减低、员工健康受损,难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个发现很好地呼应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与《道德经》中“物壮不老”的管理思维。“中庸之道”强调处理事情与待人接物的过犹不及,恰到好处,折衷调和的原则。这个发现很好地体现了管理哲学对于管理实务的指导与启发作用。因此,这个发现为现有研究贡献了新的知识。

其次,本研究揭示了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的平方与情感承诺关系的边界条件。其一,人-组织匹配(P-O匹配)是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的平方有效影响情感承诺的边界条件之一。人-组织匹配(P-O匹配)度越高,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的平方对情感承诺有效影响越小。这揭示了人-组织志同道合之时更容易有效协作,不论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处于什么水平,员工都比较容易达成较高水平的组织情感承诺。这与Boon et al(2011)[37]的結果不同,所以本研究拓展了现有的研究成果。其二,人-工作匹配(P-J匹配) 是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的平方有效影响情感承诺的边界条件之二。这揭示了个人能力与工作要求匹配度越高,不论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处于什么水平,员工都比较容易达成较高水平的组织情感承诺。黄石公曰:“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决取其利,愚者不爱其死”[(唐)赵蕤,《长短经》]。依据工作要求,用人所长,就可以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因此,本研究丰富了现有的研究成果。

(三)管理建议

首先,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给员工的绩效标准与心理期望要适度,对员工的组织情感承诺效果最佳。组织在执行人力资源实践要适度,就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如较高的组织情感承诺水平;过低或过高标准的人力资源实践,可能会适得其反,导致员工较低的组织情感承诺水平。

其次,人-组织价值观匹配(P-O匹配)对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与情感承诺关系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因此,组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1)组织在招聘员工是可以测量与评估人-组织价值观匹配(P-O匹配),人-组织价值观匹配(P-O匹配)度越高的员工,进入组织之后其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承诺可能会更高,这对招聘的有效性是一个重大提高;(2)组织价值观的宣传与有效传递也很重要,员工的价值观本身以及认知与组织价值观都不是静态固定不变,而可能是一个动态磨合适应的过程。如果组织善于进行价值观的宣传与有效传递,就可以更容易提高人-组织价值观匹配度。如果组织忽视或不善于进行价值观的宣传与有效传递,就可能因为信息不对称、误解、信息噪音等因素会大大降低员工感知的人-组织价值观匹配度。Guzzo and Noonan(1994)指出所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措施都是一种需要不断传播的信息[12]。组织可以通过表彰大会、组织文化宣言、企业宗旨、内部刊物等正式的渠道传播组织价值观,也可以通过非正式组织的意见领袖、公司网络论坛等正式的渠道传播组织价值观。组织可以通过组织文化手册、标语、内部刊物报纸等传统媒介传播组织价值观,也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兴社交媒体传播组织价值观。

再次,人-工作匹配(P-J匹配) 对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与情感承诺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组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1)组织的工作安排要更多针对员工的能力特长,让员工做最擅长的工作更容易创造良好的业绩,用人所长,才可能人尽其才;(2)组织可以加大投入在人力资源开发设计与管理,不断提升员工的各个方面的能力。项目员工的能力并不一定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组织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可以培训与增强员工的能力来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需求。(3)组织可以推行工作轮换制度,让员工尝试各种类型的工作,不仅可以训练员工的各项能力,而且工作轮换过程中找到员工能力与某项工作需求特性的最佳匹配。

(四)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首先,所有量表都是由一线员工填写,可能导致共同方法变异(Common Method Variance)的影响[43],而各变量的区分效度检验(参见表1)显示本研究的共同方法变异问题并不严重。未来研究可以尝试从不同来源获取数据来消除共同变异的影响。

其次,本研究的取样是在针对医护人员调查的,可能存在一定行业特征局限。未来研究可以尝试其他行业员工以及其他类型的员工。

参考文献:

[1]Saridakis G, Muoz Torres R, Johnstone S. Do Human Resource Practices Enhance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in SMEs with Low Employee Satisfaction? [J].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2013,24(3):445-458.

[2]Yang Y C. High-involvement human resource practices, affective commitment,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s[J].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 2012,32(8):1209-1227.

[3]Kilroy S, Flood P C, Bosak J, Chênevert D. Perceptions of high-involvementwork practices and burnout:the mediating role of job demands[J].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Journal, 2016, 26(4):408-424.

[4]Keenoy T. HRM: A case of the wolf in sheep’s clothing? [J]. Personnel Review,1990,19(2): 3-9.

[5]孙健敏,王宏蕾.高绩效工作系统负面影响的潜在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6,24(7):1091-1106.

[6]Jensen J M, Patel P C, Messersmith J G. High-performance work systems and job control: consequences for anxiety, role overload, and turnover intention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3, 39(6):1699-1724.

[7]Kroon B, Van de Voorde K, Van Veldhoven M. Cross-level effects of high-performance work practices on burnout: two counteracting mediating mechanisms compared[J]. Personnel Review, 2009,38(5):509-525.

[8]Wright P M, McMahan G C.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for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J].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2,18(2):295-320.

[9]Wright P M, Nishii L H. Strategic HRM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tegrating Multiple Levels of Analysis[EB/OL].[2006].https://www.ilr.cornell.edu/cahrs/research/pubs/hrspectrum/upload/hrspec06-12.

[10]Wright P M, Haggerty J J. Missing variables in theories of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ime, Cause and Individuals[J]. Management Revue,2005,16(2):164-173.

[11]Nishii L H, Lepak D P, Schneider B. Employee attributions of the “why” of HR practices: their effects on employee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J]. Personnel Psychology, 2008,61(3):503-545.

[12]Guzzo R A, Noonan K A. Human resource practices as communications and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J].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1994,33(3): 447-462.

[13]Bowen D, Ostroff C. Understanding HRM-performance linkages: The role of the “strength” of the HRM system[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4,29(2): 203-221.

[14]Liao H, Toya K, Lepak D P, et al. Do They See Eye to Eye? Management and Employee Perspectives of High-Performance Work Systems and Influence Processes on Service Quality[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9,94(2):371-391.

[15]蘇中兴.转型期中国企业的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一个本土化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0,13(4):99-108.

[16]Liang X, Marier J, Cui Z.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China: East Meets West[J]. 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2012,26(2):55-70.

[17]Hobfoll S E.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Community, and the Nested-Self in the Stress Process: Advancing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J]. 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2001,50(3):337-421.

[18]Hobfoll S E.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A new attempt at conceptualizing stress[J]. American Psychologist,1989,44(3): 513-524.

[19]Shen J, Zhu J C. Effects of socially responsibl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on employee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011,22(15):3020-3035.

[20]Guchait P, Cho S. The impact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intention to leave of employees in the service industry inIndia: the mediating role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2010,21(8):1228-1247.

[21]Kahneman D, Tversky A. 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J]. Econometrica, 1979,47(2):263-291.

[22]Pearson Q M. Role Overload, Job Satisfaction, Leisure Satisfaction,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Among Employed Women[J].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2008,86(1):57-63.

[23]Bolino M C, Klotz A C, Turnley W H, Harvey J. Exploring the dark side of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13,34(4):542-559.

[24]孫小舒,陆昌勤.工作超负荷、工作一家庭冲突与员工心理和行为的关系:上司支持的作用[C].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学术年会,2009.

[25]White M, Hill S, Mcgovern P, et al. “High-performance” management practices, working hours and work-life balance[J].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2003, 41(2):175-195.

[26]Godard J. 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high-performance paradigm[J].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2004, 42(2):349-378.

[27]谢晋宇.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工作生活管理的革命[J].中国社会科学,2001(2):27-37.

[28]Topcic M, Baum M, Kabst R. Are high-performance work practices related to individually perceived stress? A job demands-resources perspective[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016,27(1):45-66.

[29]Tsui A S, Pearce J L, Porter L W, et al. Alternative approaches to the employee-organization relationship: Does investment in employees pay off?[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7,40(5):1089-1121.

[30]Muchinsky P M, Monahan C J. What is Person-environment Congruence? Supplementary Versus Complementary Models of Fit[J].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987,31(3):268-277.

[31]Kristof A L. Person-Organization Fit: 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Its Conceptualizations, Measurement and Implications[J]. Personnel Psychology, 1996,49(1):1-49.

[32]Chatman J A. Matching people and organizations: Selection and socialization in public accounting firm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1,36(3):459-484.

[33]Cable D M, Judge TA.Person-organization fit, job choice decisions, and organizational entry[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996,67(3):294-311.

[34]Yu K Y T. Inter-Relationships among Different Types of Person-Environment Fit and Job Satisfaction[J]. Applied Psychology,2016,65(1):38-65.

[35]Farzaneh J, Farashah A, Kazemi M. The impact of person-job fit and person-organization fit on OCB The mediating and moderating effects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J]. Personnel Review, 2014,43(5):672-691.

[36]Astakhova M N. Explaining the effects of perceived person-supervisor fit and person-organization fit on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in theU.S. and Japan[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6,69(2):956-963.

[37]Boon C, Den Hartog D N, Boselie P,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ptions of HR practices and employee outcomes: examining the role of person-organisation and person-job fi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2011,22(1):138-162.

[38]Abdel-Halim A A. A reexamination of ability as a moderator of role perception satisfaction relationship[J]. Personnel Psychology, 1981,34(3): 549-561.

[39]Xie J L. Karasek’s model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Effects of job demands,control,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6,39(6):1594-1619.

[40]Maia L G, Bastos A V B, Solinger O N. Which factors make the difference for explaining growth in newcomer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 latent growth modeling approach[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16, 37(4):537-557.

[41]Chen C, Huang J.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practices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the mediating rol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capacity[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9,62(1):104-114.

[42]Allen N J, Meyer J P. The measurement and antecedents of affective, continuance, and normative commitment to the organization[J].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Psychology,1990, 63(1):1-18.

[43]Podsakoff P M, MacKenzie S B, Lee JY, et al. Common Method Biases in Behavioral Research: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Recommended Remedie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3, 88(5):879-903.

(責任编辑:李江)

收稿日期:2017-01-23

作者简介:苏方国(1973-),男,安徽安庆人,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7137218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高绩效工作系统、工作超负荷与员工健康的跨层次追踪研究”,项目编号:15YJA630056。

作者:苏方国

第3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个人工作总结

做一名优秀教师一直是我的目标。一年来,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工作。教师自身行为的道德规范,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学生和社会,对于学校工作的和谐开展、社会新人的培养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师德修养是非常必要的。从正确处理教师与教育事业、与学生、与同事、与自身的关系上,小学语文教师的师德可归结为三“心”,即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事业心,热爱学生的高度责任心,为人师表、不断进取的上进心。

一 思想品德方面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认真学习国家的有关教育方针和党的先进理论知识以及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自觉践行“三个代表”精神,热爱教育事业,始终不忘人民教师职责,爱学校、爱学生。作为一名教师,我从自身严格要求自己,通过政治思想、学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的不断提高来塑造自己的行为,使自己在教育行业中不断成长,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教育教学方面

一年来我一直担任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

1.尊重学生是以学生为主的关键

在教学中,深刻体会到要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必须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思考权和发言权,尊重学生探究精神,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放手让学生去思考,让学生探究。

2.分层合作是实现合作、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必由之路

学生的层次和思考效率不同,往往会造成一些学生怕思考、懒于探索、依赖别人的思想。教学中如果让好中差混成一个小组,这样好的学生永远成为领头人,成为代言人,而差生永远在小组中得不到重视。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实行分层分小组合作的方法,在课堂上,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不同小组以不同层次的任务,学生在层次相同、能力相同的情况下有了思考问题的时间,这样就达到了分层次合作的目的,也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挑战性任务。

3.明确学习目标

语文教学最忌千篇一律,容易使学生厌烦。如果千篇一律地字词教学、课文分析、归纳总结,这样既费时又费力,学生学习完一篇课文也不知自己是否有进步。五年级的学生,字词教学完全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完成。他们有这个能力而且有各自独特的方法。在字词教学中,我一般只作一个检查过程。分析课文看是哪一类文体,根据新的文体传授新的方法。然后,让学生依据方法自我解决。最主要的是根据教材学生明白这节课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解决哪些疑难问题,学会了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课堂才能实效、高效。

4.规范作业

学生学习新课和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要靠一定的作业来巩固提高。通过规范化的作业,使学生的思路明晰、条理清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新课程标准里的一个鲜明观点,而规范化的作业可以使学生的习惯得以形成。

5.多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利用课堂课余及班队活动,进行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是本学期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主题班会上,以“新学期的打算”、“时时刻刻注意安全”、“我爱学校”为主题进行演讲,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学生的胆量和表达能力都有显著提高。

6.制定帮教方案

对个别的差生,能悉心辅导,经常面批作业,找出知识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补漏。例如,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教计划,有目的、有计划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采用多提问、多检查、及时疏导、及时反馈的形式,努力提高后进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同时,在班级中开展互帮互学小组,进行一帮一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端正思想,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平时,还注意“两手抓”:一方面培养好尖子生,一方面通过尖子生辅导后进生,以先进帮助后进,以好带差,取得“双赢”效果。

7.课题研究工作

在课题研究工作中,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提高课前准备工作有效性。首先,提高备课的有效性。我在备课时独立钻研,自主备课,不但备教材、备学生、备资料、备重点难点训练点,还备思路、备教学策略,切实提高备课的质量。

其次,提高学生预习的有效性。一是教给学生预习方法,并通过课堂训练提高预习质量的达成度;二是有针对性地提出某些预习题,以教促学;三是进一步重视预习的课堂检查,教学可以从预习入手,以学定教。

(2)对课堂操作的有效性的研究

教学目标:首先,我预设课堂教学目标,目标根据教材、课时、班级学情正确定位,三维一体的目标落实到课堂有所侧重;其次,我根据课堂的动态发展恰当地调整预设目标和生成新的目标,预设目标和生成目标也有所侧重;再次,我主动对目标的达成度自我评估。

师生角色: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同时教师也是自我专业成长的主体。没有教师的专业成长,就难有学生的自主发展,课堂中双主体在不同层面上不断协调和共同发展。课堂中我正确地定位自己的角色,并努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角色感。

教学结构:凸现课堂中师生的交往互动,凸现课程资源的开发及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它包括教师教的方式与学生学的方式。我在教学时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式。

对比较理性的文章,较适于对文章作粗线条处理,我多采用问题引导法;对比较感性的文章,对文章的精彩细部我则采用以研促读,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

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文本资源(教材资源与扩展阅读资源)、媒体资源以及人的资源(主要指师生的资源)。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课堂中教师应重视师生共有资源的开发,更重视开发自身资源。

学习评价:学习评价应是完整的评价,包括激励和批评;学习评价应是针对性的评价,既要避免空洞,又要避免机械频繁地评价;学习评价应是发展的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和指导作用,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3)对课后反思有效性的研究。一方面个人勤思考、勤动笔,养成教学反思习惯。另一方面加强反思的交流与研讨,从反思中得到启迪和升华,取得进步。

三 遵守纪律方面

本人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请假。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在生活中,勤俭节约、任劳任怨、对人真诚、热爱学生、人际关系和谐融洽,从不闹无原则的纠纷,处处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毫不松懈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 工作业绩方面

随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业务能力要求的提高,本人在教学之余,还挤时间自学教育教学理论并积极进行各类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掌握了多媒体课件制作的一些方法。积极到偏远学校支教,在支教学校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并受到支教学校领导的一致好评。

〔责任编辑:高照〕

作者:米玛琼达

第4篇:个人计划和目标

步入大学生活,我们的生活空间自由大了,很可能会因无目标而迷失方向,给自己制定了目标,就像有了起航的方向。

我就读的学院,生活环境一般,教学设施基本齐全,但不是那么先进,教学水平一般,但学校整体水平属于中上。本人学习的国防教育与管理专业不是很理想,为更好的发展自我,在大一下学期选择了财务管理作为自己的第二专业,并制定了个人计划和目标,如下:

1) 学好各科专业知识,掌握经济管理行业的基本知识;

2) 英语考级积极复习,强化英语,争取过6级;

3) 从大二开始,积极准备考多种有关金融类的证书,研习关于经济类的书籍;

4) 假期打工,积累社会经验;

5) 业余时间,不断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长各方面见识;

6) 坚持锻炼身体,秉承“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的人生座右铭;

7) 汲取他人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予以改正,提高自身修养;

8) 顺利完成双专业学习,取得双学位真是证书;

9) 建立良好的交际网,多结交有识之士。

我个人对工作热情,能够吃苦耐劳,认真,负责,喜欢在学习,工作中接触人,喜欢团体工作。对于那些固定的工作模式十分厌恶,不喜欢做一些不变的操作性工作,偶尔会有厌倦心理,头脑灵活,应变能力、领导能力不错,人际关系处理得当,不过有时比较懒散,过于感性,考虑问题有所欠缺。

基于上述的计划和目标并综合个人特质,出现的问题我定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做到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当然事情不会一成不变,我会对自己的规划进行适时的调整,结合实际情况,以实际为出发点,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的新变化。

第5篇:个人销售计划书和目标

销售类员工要想在销售界有所成,必须不断努力。工作计划是通向成功之路的导向灯,如何制定销售个人能力提升计划呢?为此,下面是个人销售计划书和目标,欢迎参考阅读!

个人销售计划书和目标1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产品的销售势头不断增强,为了明确各区域在这阶段需要开展的主要工作,做到方向明确,目标清楚,脉络明晰,现在综合各区域负责人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市场的实际情况,20XX年11月、12月、20XX年1月这一阶段销售一部各区域市场的销售工作做如下计划:

1、 东北区域:已经开发的市场共六个市场,其中签约经销商有三个,分别为长春、营口、大连;人员配置为三人;

2、 北京、天津:目前没有一个成型客户,有的都是试销型客户,为放任型经销商,目前无派驻人员;

3、 河北:目前有三个签约客户,位于石家庄和唐山,一个试销客户,位于沧州,因各种原因,这些客户快成为不良客户了,目前派驻人员一名;

4、 山东:已确定省级代理商一名,目前运行较为良性,派驻人员一名;

5、 河南:目前已经开发过12个经销网点,有部分客户因各种原因不能正常运作,需要进行整合和调整,目前派驻人员为两人;

6、 陕西:目前确定出一家经销商,合作较好,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目前派驻人员1名;

7、 新疆:目前签约客户为四家,能有效运作的市场有:库尔勒、克拉玛依和乌鲁木齐,但因为派驻人员能力的原因而导致效果不佳,目前派驻人员已经撤回,给予重新定位;

1、东北:以辽宁、吉林的空白市场为目标,省级经理的工作重心转移到辽宁、吉林市场的招商和辅助两个派驻的城市经理全力在营口、长春这两个市场上做好动销工作,同期以杂志、报刊、或户外广告的形式开展品牌宣传活动,尤其是终端渠道的陈列宣传;

2、河南:从十一月开始,省级经理主要负责整合现有不良市场,辅以公司提供的客户信息,局部开展空白市场的招商工作,辅助派驻的城市经理主抓濮阳、焦作的动销工作,尤其是濮阳终端渠道的品牌陈列宣传和焦作终端渠道的拓宽上;

3、山东:以省级经销商为主,实施分销商的网建工作及团购渠道的同步拓展工作,同期引导山东经销商在相关媒介上开展品牌推广活动,如:《齐鲁晚报》、《分众传媒》等;

4、河北:十一月份之前,全力突破唐山、石家庄市场,确定经销客户后,配合经销商开展产品的推广工作;

5、北京、天津:在本季度仍作为放任型市场,由河北派驻省级经理一人兼带,若有经销客户,仅仅作为基础客情维护,主力依托经销商自身的关系开展销售工作,我司派驻人员可以给予销售指导;

6、陕西:本季度主力协助经销商做好餐饮渠道的拓展及团购渠道客情的维护工作,在没有较强意向客户出现的情况下,暂不安排前往各地级市场招商;

7、新疆:本季度安排一人派往该地,协助库尔勒、克拉玛依和乌鲁木齐分销商开展渠道拓宽工作,同时,确定有较强意向的乌鲁木齐另外一家分销商和阿克苏的经销商;

区域名称

东北

河北 回款计划 区域名称 100万元 167万元

50万元 回款计划 180万元 山东 80万元 河南 其他市场

新疆 50万元 陕西

50万元 北京、天津 50万元

备注: 1东北市场、河南市场依据公司原有回款计划执行;

2、区域市场任务确定后由各省级经理具体细分到每个市场上。

、本季度区域市场新增新经销网点计划数:

、本季度区域市场人力增补计划

、本季度区域样板市场的终端建设计划数:

、本季度公司区域样板市场的渠道推广活动计划数:

、本季度市场一部的促销推广计划:

抓住20XX年1月我司产品将提价这一契机,拟定详细促销政策,调动经销商的销售积极性,做好春节货物的储备工作。

、本季度全国品牌推广计划:由市场部提供;

、区域市场品牌推广计划:

由各省级经理依据市场实际情况分阶段拟定计划方案,上报公司后,经公司批准后执行。在拟定推广计划时,需遵循:

1、 终端展示系统;

2、 户外平面广告的发布;

3、 当地大型会议、论坛活动的参与;

4、 当地大型公关活动的推广等;

1、 可行性;

2、 实效性;

3、 低成本,高回报原则。

区域市场投入费用+经销商承担的部分费用+我司承担的部分费用即为区域品牌推广的总体费用。

、其他事项:

1、完成回款计划指标的60%即为达标,其他计划指标不做为主要考核指标,若在本季度结束时,该区域市场未达标者,公司将对区域负责人重新定位和评估,并依据《驻外人员工作管理及考核实施细则》,给予劝退或停薪休假;

2、为调动各级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公司在原有奖励政策的基础上,再次出台一份奖励政策,具体为:

A、东北、河南市场,完成本季度任务总额的80%以上及全额完成其他计划指标者,公司年底给予额外发放1—3万元的奖金;

B、除东北、河南以外的其他市场,凡100%完成销售任务及全额完成其他计划指标者,公司年底额外给予发放3000—5000元的奖金;

3、我司规定的其他奖励、考核政策不变;

4、为保障本季度的工作目标和计划的完成,市场部必须给予全国品牌推广和区域品牌推广的高度配合。

个人销售计划书和目标2 根据公司20XX深圳地区总销售额,销量总量的总目标及公司20XX的渠道策略做出节约分销售工作计划:

空调市场连续几年的价格战逐步启动了。

二、三级市场的低端需求,同时随着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产品更新换代时期的到来带动了一级市场的持续增长幅度,从而带动了整体市场容量的扩张。20XX内销总量达到1950万套,较20XX增长11。4*。20XX预计可达到2500万—3000万套。根据行业数据显示全球市场容量在5500万套—6000万套。中国市场容量约为3800万套,根据区域市场份额容量的划分,深圳空调市场的容量约为40万套左右,5万套的销售目标约占市场份额的13*。

目前**在深圳空调市场的占有率约为2。8*左右,但根据行业数据显示近几年一直处于“洗牌”阶段,品牌市场占有率将形成高度的集中化。根据公司的实力及20XX的产品线,公司20XX销售目标完全有可能实现。20XX年中国空调品牌约有400个,到20XX年下降到140个左右,年均淘汰率32*。到20XX年在格力、美的、海尔等一线品牌的“围剿”下,中国空调市场活跃的品牌不足50个,淘汰率达60*。

20XXLG受到美国指责倾销;科龙遇到财务问题,市场份额急剧下滑。新科、长虹、奥克斯也受到企业、品牌等方面的不良影响,市场份额也有所下滑。日资品牌如松下、三菱等品牌在20XX受到中国人民的强烈抵日情绪的影响,市场份额下划较大。而**空调在广东市场则呈现出急速增长的趋势。但深圳市场基础比较薄弱,团队还比较年轻,品牌影响力还需要巩固与拓展。根据以上情况做以下工作规划。

根据以上情况在九月份计划主抓六项工作:

1、 销售业绩

根据公司下达的年销任务,月销售任务。根据市场具体情况进行分解。分解到每月、每周、每日。以每月、每周、每日的销售目标分解到各个系统及各个门店,完成各个时段的销售任务。并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提高销售业绩。主要手段是:提高团队素质,加强团队管理,开展各种促销活动,制定奖罚制度及激励方案此项工作不分淡旺季时时主抓。在销售旺季针对国美、苏宁等专业家电系统实施力度较大的销售促进活动,强势推进大型终端。

2、 K/A、代理商管理及关系维护

针对现有的K/A客户、代理商或将拓展的K/A及代理商进行有效管理及关系维护,对各个K/A客户及代理商建立客户档案,了解前期销售情况及实力情况,进行公司的企业文化传播和公司20XX的新产品传播。此项工作在8月末完成。在旺季结束后和旺季来临前不定时的进行传播。了解各K/A及代理商负责人的基本情况进行定期拜访,进行有效沟通。

3、 品牌及产品推广

品牌及产品推广在20XX年至20XX配合及执行公司的定期品牌宣传及产品推广活动,并策划一些投入成本,较低的公共关系宣传活动,提升品牌形象。如“**空调健康、环保、爱我家”等公益活动。有可能的情况下与各个K/A系统联合进行推广,不但可以扩大影响力,还可以建立良好的客情关系。产品推广主要进行一些“路演”或户外静态展示进行一些产品推广和正常营业推广。

4、 终端布置

根据公司的06的销售目标,渠道网点普及还会大量的增加,根据此种情况随时、随地积极配合业务部门的工作,积极配合店中店、园中园、店中柜的形象建设,。积极对促销安排上岗及上样跟踪和产品陈列等工作。此项工作根据公司的业务部门的需要进行开展。布置标准严格按照公司的统一标准。

5、 促销活动的策划与执行

第一严格执行公司的销售促进活动,第二根据届时的市场情况和竞争对手的销售促进活动,灵活策划一些销售促进活动。主题思路以避其优势,攻其劣势,根据公司的产品优势及资源优势,突出重点进行策划与执行。

个人销售计划书和目标3 对销售行业接触时间不长的我,在刚开始接触的时候难免走了很多弯路,但在领导和各位同事的协助下我很快扭转了不好的局面。我对未来的销售市场更有信心,并有着详细的个人销售工作计划。

一;对于老客户,要经常保持联系。

二;要有好业绩得加强业务学习,开拓视野,丰富知识,采取多样化形式,把学业务与交流技能向结合。

三;对自己有以下要求

1:每周至少要保障有8台机器入帐,在保障有机器的情况下必须保证每台机器的成本以及成本之间的利润,尽量能够保证商用笔记本单台的利润空间不能够底于300月之下。家用笔记本必须争取在不亏的其他适当的把自己的利润点数提高点。而且也要必须保证完成笔记本的单台量。

2:经常把自己所做下来的单子和客户记一下看看有哪些工作上的失误有那些地方还可以改进,确切的说是能不能够还把自己的毛利点提高一点呢,及时改正希望下次还能够做的更好。

3:在和客户交谈当中必须要多了解客户的状态和需求,再做好准备工作才有可能不会丢失这个客户。

4:对客户不能有隐瞒和欺骗,这样不会有忠诚的客户。在有些问题上你和客户是一直的。

5:要不断加强业务方面的学习,多看书,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与同行们交流,向他们学习更好的方式方法。

6:对所有客户的工作态度都要一样,但不能太低三下气。给客户一好印象,为公司树立更好的形象。

7:客户遇到问题,不能置之不理一定要尽全力帮助他们解决。要先做人再做生意,让客户相信我们的工作实力,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

8:自信是非常重要的。要经常对自己说你是最好的,你是独一无二的。拥有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

9:和公司其他员工要有良好的沟通,有团队意识,多交流,多探讨,才能不断增长业务技能。

10:为了我们店的销售任务这个月我要努力完成8000到1万元的利润任务额,为我们店创造更多利润。

以上是我这一年的销售人员个人工作计划,工作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请老大多多的指导,共同努力克服。为我们门店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第6篇:小学教师个人专业化发展目标和计划

2010-12-24 14:06:31|分类:|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自身素质分析

我从事教育工作已有12年,我认真踏实工作,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根据学生的发展和特点进行教学。本人的个性比较随和,和同事相处和睦,与他人能较好地进行沟通交流与合作。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深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用真心、真诚、真语去解读人生是我无悔的追求。从教以来我热衷教师职业、热心教学,有较强的责任感和进取心。在工作中谦虚好学,自觉接受新事物、新观点、新理念,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平时从不与人计较,能认认真真积极参与各项工作,一丝不

苟地做好自己的事情。

二、个人专业发展目标

(一)师德方面:热爱教育事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尊重学生的人格,用爱心去包容、感染、教育学生,以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榜样,严于

律己,为人师表。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二)教育教学方面:

(1)教学工作是教师的中心工作。本人要认真担负本职工作,认真书写教案、备课,并针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课堂上,耐心细致地讲解,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书本知识,并能够在操作上学会正确操作,我会认真研究学生、钻研教材,尽量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易学易懂的情境下进行学习,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以自己在实践中摸索到的教学模式去进行教学。

(2)业务方面要树立现代学生观,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相信学生的巨大潜能,并努力去探索发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3)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并能在自己的课堂上得到发展,能满

足学生成长和走上社会的实际需要,有足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4)深化课改,进一步贯彻落实新课改教学理念,充分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情感培养。注重对自身教育行为的反思、实践,解决教改新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做一个有思想的

新形势下的教师。

(5)认真研究相关教育理论书籍,与实践相结合,以促进自身的发展。每学期读教育理论专业方面的专著。结合教学实际,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扩大知识面、提高素养使自己首先具有一种先进的教育意识及理念,为新学期的教学工作不断积累理论知识。同时将理论知识与自己的实践结合,为自己的教学工

作打下更扎实的基础。

专业基本功方面:

(1)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信息技术与各学科尝试性的改革,以适应新的教学理念的发展。

(2)“教学是一门艺术”在这一年里,我准备坚持每天利用一定时间,练习基本功。书法、简笔画、人文地理等都要有所涉及,为

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相应的技能。同时参加计算机的培训以适应最新的信息化教学观念。

(3)积极参加在职学习与培训。

(4)勤于思考,及时反思,提升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努力使自己业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5)与其他教师进行专业合作,有效发展合作交流的能力。

同时,教师也是工作群体的一员,要有与同事融洽相处,合作共事的能力。

(6)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认真参加学校开展的课件制作学习活动,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使信息技

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具体措施(行为策略)

1、提高理论学习水平

(1)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多看有关业务方面的书籍和刊物,掌握各方面的理论知识,以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深入领悟“生活化、情境化”课堂教学的真谛,落实新课改理念,注意积累教学经验,养成反

思习惯,追求扎实、高效、人文特色浓厚的课堂教学。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通过在听课、评课、集体备课、课题研究等多种活动形式中,通过交流

和反思,汲取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改善自身的不足之处。

(3)本学年我担任毕业班的担任班主任,因此我要更加重视班级管理方法的学习,为以后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积累管理学生的好方法,二是在班主

任工作的同时,学习班主任的治班之道。三是阅读有关班级管理的书籍、文章,做好读书笔记。

(4)重视多媒体的学习。以往的学习是被动的接受,学完后即抛之脑后,从不应用实践,导致工夫没少费,却什么都不会。本,我准备在学校培训的基础上,增强自身的主动性,业余时间自学,向他

人请教,在实践中提高,争取能够独立制作电子教案及简易课件。

2、狠抓教科研工作

(1)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和竞赛活动,做好学生的培优抚差的工作。

(2)争取在每个学年能上一堂高质量的公开课。平时上课时要有意识把新课标的理念转化为课堂教

学的实际行为,要体现个人的教学风格。

(3)关注学习两极分化的问题,测验和期末考试以后认真分析试卷难度和学生的掌握程度,及时对

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进行改善。

(4)不断及时发现问题,关注六年级学生的心理变化,透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心态,及时与家长沟

通,以帮助学生消除学习心理压力,从而更好地学习。

(5)继续积极认真地履行教师职责,认真完成上级领导交予的各项工作任务。

教育工作的作用是渐进的、潜移默化的,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真正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今后我更会努力再努力,有决心更有信心,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总之,本我将尽最大努力,抓住一切机会,使自己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争取以良好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生动、精彩的授课吸引学生,以扎实、创新的工作态度打动学生,做让自己满意、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让自己无愧于

教师这个称号!

第7篇:工作目标.和措施

2011年工作承诺

XXX 镇党政联系会已研究并制定出镇今年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我将带领所分管部门的一班人,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团结拼搏、奋力苦干,力争完成党委政府下达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现做以下承诺:

一、六月底前完成招商引资5000万元;

二、组织好财政收入,保证按时间进度足额完成上级下达的收入任务。一是大力实施综合治税,成立综合治税办公室,监督配合税务部门的工作,做到辖区内应收尽收,采取定期到企业检查和税负定期公开制度,设置举报电话,纳税人相互监督,杜绝人情税、关系税;二是依托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加大房地产税收的征管;三是加大零星税源的征管力度,下决心治理税收流失问题,重点是在我镇境内施工的企业和个人必须在我镇实现税收;四是全面清理镇企业2007-2010年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欠缴问题;五是积极扑捉引税信息,依靠我区在外打工搞工程、搞装修的较多,走出去多与他们联系,吸引市外、省外的税收来我镇缴纳,11月底前力争引税130万元以上。六是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管理,镇所有部门的收费必须上缴预算外资金专户,同时监督部门完成收费任务。

三、按照“保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原则,合理调

度资金,严把支出关口,确保全年财政收支平衡; 一是做好财政所的日常工作,全部实行微机记账,定期报账,做到日清月结;二是严格按照[会计法]的要求认真核查发票,严把支出关口,合理安排资金,以收定支,保证全年收支平衡;三是抓好预算外资金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做到收入全额上解,支出统筹安排,杜绝部门私设“小金库”;四是严格按照上级政策的要求,做好各项惠农资金的统计和发放工作,确保专款专用;六是多及时了解上级财政政策,协调好与上级财政部门的关系,积极争取上级财政部门对我镇的支持,今年力争争取上级财政无偿资金50万元。

四、做好纪检监察工作。一是定期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二是在全镇各个行政村推行财务、政务、村务“三公开”制度;三是积极处理群众来信来访问题;四是严厉查处我镇各行政村在惠农资金发放工作中存在的虚报冒领等违法违纪问题。

五、抓好党政办公室的全面工作。一是制定好镇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按制度规定做好考勤、值班等统计工作;二是做好各种文件、材料的收发工作,及时上传下达;三是做好上级各种会议通知的领取和下传工作,办公室电话24小时有人接听;四是布置好镇内各项会议的会场,并下好会议通知;五是做好接待工作和伙房管理工作;六是做好政府院内安全工作,六是做好目标任务考核统计。

六、抓好支油办的各项工作。一是积极配合中原油田的工作,使油田能顺利在我镇开展生产,同时积极协调与油田的关系,使油田对我镇工作支持最大化,今年力争争取油田镇财政可用资金100万元,天然气指标每天3万方;二是足额兑现给行政村和群众油田赔偿资金。

七、做好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临时性工作。 为确保以上任务目标全部完成,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统一思想,下定完成任务目标的信心和决心,杜绝懒、散、等、靠行为,抓好所包部门工作人员的思想建设和综合素质教育;

二、严格落实考核奖惩机制,向考核要成效、要进度,按照目标责任制,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分解到时间,使人人有任务、有压力,人人都要签订责任书,完成任务的加大奖励力度,完不成任务的严厉处罚;

三、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带领一班人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奋力苦干。

如以上承诺如有失诺,自愿接受组织处理。

第8篇:学习计划和目标

党员干部学习目标及学习计划

一、目标要求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部署,对于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大意义。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坚持学要带着问题学,做要针对问题改。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紧密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稳定中心工作,教育引导党员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全员参与、区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解决直属机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普通党员,重点强化党员意识,按照党员标准规范言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着力解决不像党员、不在组织、不起作用、不守规矩等问题;对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重点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着力解决理想信念模糊动摇,在党不言党,不作为、不会为、不善为等问题。通过学习教育,引导直属机关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对党忠诚、树立清风正气、勇于担当作为,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十三五”良好开局提供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证。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是一次活动,要突出正常教育,体现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每个党支部、每名党员。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坚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效;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要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以“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为基本形式,以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为基本依托,针对直属机关各单位领导班子、党员领导干部、普通党员的不同情况作出安排,发挥党支部自我净化、自我提高的主动性,力戒形式主义,务求取得实效。

二、学习计划

(一)学党章党规。着眼明确基本标准、树立行为规范,直属机关全体党员都要逐条逐句通读熟读党章,全面理解党的纲领,牢记入党誓词,牢记党的宗旨,牢记党员义务和权利;都要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牢记党规党纪,明确党员干部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守住为人、做事的基准和底线。要结合纪念建党95周年,学习党的历史,强化党性与国情教育,学习革命先辈和先进典型,从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等违纪违法案件中汲取教训,发挥正面典型的激励作用和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

(二)学系列讲话。着眼加强理论武装、统一思想行动,认真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深入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直属机关全体党员都要认真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及时跟进学习最新讲话精神,特别是结合教育工作实际学习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还要重点学习总书记有关方面重要讲话选编等。要把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深刻理解党的科学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内在联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三)做合格党员。着眼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发展对党员的新要求,坚持以知促行,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引导党员强化政治意识,保持政治本色,把理想信念时时处处体现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力量;坚定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看齐意识,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践行党的宗旨,保持同教育基层单位和广大师生的密切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廉洁从政;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为促进教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关键支撑作用做出积极贡献。

三、措施方法

(一)开展专题学习讨论。把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结合起来。要引导党员强化自学,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鼓励党员干部学思践悟,撰写心得体会。坚持把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贯穿始终,在自学的基础上,各党支部每季度召开一次全体党员会议,每次围绕一个专题组织学习讨论。部党组成员、司局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参加所在党支部的学习讨论。

1.3月底前后,以“讲政治、有信念”为主要内容,重点结合学习《党章》和总书记关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有关重要讲话精神进行学习讨论;

2.6月底前后,以“讲规矩、有纪律”为主要内容,重点结合学习《纪律处分条例》《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论述摘编》《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以及有关警示教育典型案例等进行学习讨论;

3.9月底前后,以“讲道德、有品行”为主要内容,重点结合学习《廉洁自律准则》、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好干部”“四有好教师”的重要论述进行学习讨论;

4.11月底前后,以“讲奉献、有作为”为主要内容,重点结合学习党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和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等进行学习讨论。

部党组以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重点,认真制定《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司局级以上干部集体学习方案》,发挥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引领作用。4月份,重点围绕“贯彻落实总书记就学习毛泽东同志《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作出的重要批示,加强党组领导班子建设”开展一次学习讨论;9月份,重点围绕“贯彻中央关于意识形态重大部署,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开展一次学习讨论。

(二)创新方式讲党课。讲党课一般在党支部范围内进行。党支部要结合专题学习讨论,对党课内容、时间和方式等作出合理安排。部党组成员要在所在党支部讲党课,并到分管领域选择一所学校党支部讲党课;机关司局级党员领导干部和直属单位党员领导班子成员要在所在党支部讲党课;与学校工作联系紧密的机关司局级党员领导干部,要结合分管工作选择一所学校党支部讲党课。鼓励基层党支部书记、身边的先进模范和普通党员等联系实际讲党课。结合开展纪念建党95周年活动,“七一”前后,部党组成员和各单位主要领导干部集中安排讲党课。

(三)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在四次专题学习讨论结束后,党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会前,要面向党员和群众广泛征求对支部班子及成员的意见;会上,支部班子及其成员对照职能职责,进行党性分析,查摆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严肃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针对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组织全体党员对支部班子的工作、作风等进行评议。

(四)开展民主评议党员。以党支部为单位召开全体党员会议,组织党员开展民主评议。对照党员标准,按照个人自评、党员互评、民主测评、组织评定的程序,对党员进行评议。党员人数较多的党支部,个人自评和党员互评可分党小组进行。民主评议前,支部班子成员要与每名党员谈心谈话。党支部综合民主评议情况和党员日常表现,确定评议等次,对优秀党员予以表扬;对有不合格表现的党员,按照党章和党内有关规定,区别不同情况,稳妥慎重给予组织处置。

(五)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年底,按照中央统一部署,部党组和各单位领导班子要以“两学一做”为主题,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要广泛征求党员干部的意见建议,深入开展谈心交心,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自己摆进去,查找存在的问题,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六)立足岗位作贡献。直属机关各级党组织要结合落实部党组2016年中心工作、中央专项巡视整改任务和本单位重点工作,进一步明确党员干部职责任务,提出党员发挥作用的具体要求,推动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部机关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密切联系广大师生,加强服务指导;直属单位要结合本单位的工作特点,积极推动党员挂牌上岗、亮明身份,创建党员示范岗和党员责任区;党员领导干部要积极谋划“十三五”教育规划,深入推进教育领域重大改革,在教育业务工作中把好政治关。要教育引导党员在任何岗位、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铭记党员身份,积极为党工作。在纪念建党95周年活动中,直属机关党委将组织评选表彰一批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年底,结合重要工作完成情况,评选党员先锋岗和优秀创新工作案例。

四、组织领导

教育部成立“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协调小组,在部党组领导下,负责部直属机关“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组织协调、督查指导和推进交流等工作,具体实施工作由直属机关党委牵头负责,部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予以配合。

(一)抓好责任落实。直属机关各单位党组织要把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当前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今年党建工作的龙头任务,摆上重要日程,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用心用力,抓细抓实。党员领导干部要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走在前面、深学一层,严格执行双重组织生活制度。设党委、党总支的单位要加强督促指导把关,对所辖党支部进行全覆盖、全过程的现场指导,帮助党支部制定学习教育计划,派员参加党支部各项活动。直属机关各单位党组织要安排专人负责,确保“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人抓、有人管;各级党组织书记要承担起主体责任,管好党员、带好队伍,层层传导压力,从严从实抓好学习教育。把“两学一做”纳入教育行政学院主体班次和机关党校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对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及年老体弱党员,要考虑实际情况,以适当方式组织他们参加学习教育。

(二)强化组织保障。直属机关要针对中央专项巡视反馈的基层党建工作弱化的突出问题,加大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工作力度,配齐配强党支部班子特别是带头人,健全党建工作制度,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直属单位党组织要对本单位特别是对所属企业,进行一次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摸清党员情况,理顺党员组织关系,确保每名党员都纳入党组织有效管理,参加学习教育。以“两学一做”为主题,举办直属机关基层党组织书记学习研讨班,推动各单位党组织学习交流。对组织委员、纪检委员等党务骨干普遍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工作方法,明确工作要求。

(三)发挥媒体作用。充分利用微信、手机党校、电视栏目和网络教育平台等,及时推送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引导党员利用网络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扩大学习教育覆盖面;在教育部网页开设“两学一做”专栏,宣传交流直属机关各单位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做法和成效,加强舆论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各单位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和有关情况,及时报告直属机关党委。

第9篇:员工工作目标和计划

员工工作目标和计划篇一

20**年在一如既往地做好日常财务核算工作,加强财务管理、推动规范管理和加强财务知识学习。做到财务工作长计划,短安排。使财务工作在规范化、制度化的良好环境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一、加强规范现金管理,做好日常核算

1、根据新的制度与准则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业务核算,做好财务工作。

2、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处理好同其他部门的协调关系.

3、做好正常出纳核算工作。按照财务制度,办理现金的收付,使有限的经费发挥真正的作用,为公司提供财力上的保证。加强各种费用开支的核算。及时进行记帐,编制出纳日报明细表,汇总表,月转初前报交总经理留存。

4、票据需总经理审核签字后方能报销。

5、财务人员必须按岗位责任制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做出表率。

6、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个人见意措施要求财务管理科学化,核算规范化,费用控制全理化,强化监督度,细化工作,切实体现财务管理的作用。使得财务运作趋于更合理化、更能符合公司发展的步伐。

总之在新的一年里,我会继续加大现金管理力度,提高自身业务操作能力,充分发挥财务的职能作用,积极完成全年的各项工作计划,以最大限度地报务于公司。为我公司的稳健发展而做出更大的贡献。

员工工作目标和计划篇二

20**年继20**年金融危机后我们房地产公司业务开展至关重大的开局之年,对于一个刚刚踏入房地产中介市场的新人来说,也是一个充满挑战,机遇与压力并重的开始的一年。因此,为了我要调整工作心态、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充分认识并做好房屋中介的工作。为此,在厂房部的刘、王两位同事的热心帮助下,我逐步认识本部门的基本业务工作,也充分认识到自己目前各方面的不足,为了尽快的成长为一名职业经纪人,我订立了以下工作计划:

一、熟悉公司的规章制度和基本业务工作。作为一位新员工,本人通过对此业务的接触,使我对公司的业务有了更好地了解,但距离还差得很远。这对于业务员来讲是一大缺陷,希望公司以后有时间能定期为新员工组织学习和培训,以便于工作起来更加得心顺手。

1、在第一季度,以业务学习为主,由于我们公司正值开张期间,部门的计划制定还未完成,节后还会处于一个市场低潮期,我会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补充相关业务知识,认真学习公司得规章制度,与公司人员充分认识合作;通过到周边镇区工业园实地扫盘,以期找到新的盘源和了解镇区工业房屋情况;通过上网,电话,陌生人拜访多种方式联系客户,加紧联络客户感情,到以期组成一个强大的客户群体。

2、在第二季度的时候,公司已正式走上轨道,工业房屋市场会迎来一个小小的高峰期,在对业务有了一定了解熟悉得情况下,我会努力争取尽快开单,从而正式转正成为我们公司的员工。并与朱、郭两经理一起培训新加入的员工,让厂房部早日成长起来。

3、第三季度的“十一”“中秋”双节,市场会给后半年带来一个良好的开端,。并且,随着我公司铺设数量的增加,一些规模较大的客户就可以逐步渗入进来了,为年底的房屋市场大战做好充分的准备。此时我会伙同公司其他员工竭尽全力为公司进一步发展做出努力。

4、年底的工作是一年当中的顶峰时期,加之我们一年的房屋推界、客户推广,我相信是我们厂房部最热火朝天的时间。我们部门会充分的根据实际情况、时间特点去做好客户开发工作,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节我部的工作思路。争取把房屋工作业绩做到最大化!

二、制订学习计划。做房地产市场中介是需要根据市场不停的变化局面,不断调整经营思路的工作,学习对于业务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业务人员与时俱进的步伐和业务方面的生命力。我会适时的根据需要调整我的学习方向来补充新的能量。工业知识、营销知识、部门管理等相关房屋的知识都是我要掌握的内容,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这方面还希望公司给与我们业务人员支持)。

三、加强自己思想建设,增强全局意识、增强责任感、增强服务意识、增强团队意识。

积极主动地把工作做到点上、落到实处。我将尽我最大的能力减轻领导的压力。

以上,是我对20**年的一些设想,可能还很不成熟,希望领导指正。火车跑的快还靠车头带,我希望得到公司领导、部门领导的正确引导和帮助。展望20**年,我会更加努力、认真负责的去对待每一个业务,也力争赢的机会去寻求更多的客户,争取更多的单,完善厂房部门的工作。相信自己会完成新的任务,能迎接新的挑战。

员工工作目标和计划篇三

在20**年刚接触这个行业时,在选择客户的问题上走过不少弯路,那是因为对这个行业还不太熟悉,总是选择一些食品行业,但这些企业往往对标签的价格是非常注重的.所以今年不要在选一些只看价格,对质量没要求的客户.没有要求的客户不是好客户.今年下半年的计划如下:

一、对于老客户,和固定客户,要经常保持联系,在有时间有条件的情况下,送一些小礼物或宴请客户,好稳定与客户关系.

二、在拥有老客户的同时还要不断从各种媒体获得更多客户信息.

三、要有好业绩就得加强业务学习,开拓视野,丰富知识,采取多样化形式,把学业务与交流技能向结合.

四、今年对自己有以下要求

1:每周要增加个以上的新客户,还要有到个潜在客户.

2:一周一小结,每月一大结,看看有哪些工作上的失误,及时改正下次不要再犯.

3:见客户之前要多了解客户的状态和需求,再做好准备工作才有可能不会丢失这个客户.

4:对客户不能有隐瞒和欺骗,这样不会有忠诚的客户.在有些问题上你和客户是一直的.

5:要不断加强业务方面的学习,多看书,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与同行们交流,向他们学习更好的方式方法.

6:对所有客户的工作态度都要一样,但不能太低三下气.给客户一好印象,为公司树立更好的形象.

7:客户遇到问题,不能置之不理一定要尽全力帮助他们解决.要先做人再做生意,让客户相信我们的工作实力,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

8:自信是非常重要的.要经常对自己说你是最好的,你是独一无二的.拥有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

9:和公司其他员工要有良好的沟通,有团队意识,多交流,多探讨,才能不断增长业务技能.

10:为了今年的销售任务每月我要努力完成到万元的任务额,为公司创造更多利润.

以上就是我下半年的工作计划,工作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会向领导请示,向同事探讨,共同努力克服.为公司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上一篇:老年人压疮预防及护理下一篇:公路工程进度控制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