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计划

2022-06-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开展一份新的工作或者任务之前,你是否会感到紧张和迷茫?而一份好的计划能为新的工作制定方向,更加胸有成竹。那么计划要如何书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计划》,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

第1篇: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计划

“国培计划”推动下音乐教学理念的反思与实践

音乐教育作为我国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学生情感的培养、审美价值观念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态度和观念,正确明晰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基于“国培计划”小学音乐学科的教师培训内容,探讨专家学者们高屋建瓴的教育理念中所传递出的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审视、明确清晰的学科自觉以及极具开放思维的探索精神,从而促进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教学理念的反思与实践。

教学 教学理念 国培计划 2013小学音乐课程标准

教学理念正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教学理念有操作层面、学科层面和理论层面之分,在狭义上可与授课内容与方法、学科定位与认知、未来发展与趋势等方面相互对应。因此,正确明晰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所制定并实施的“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将小学音乐教师培训纳入紧缺薄弱培训项目之中,体现了国家对小学音乐教师专业发展的极大重视,也成为加强小学音乐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和举措。这一项目的实施,旨在促进小学音乐教师接受新知识、提高专业能力,提升并改进教学理念、有效提高教学行为。2013年11月,江南大学人文学院音乐舞蹈专业获批举办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2013示范性项目(紧缺薄弱学科骨干教师培训),对全国29个省、市的151名小学音乐骨干教师、音乐教研员进行了包括教学理念在内的多维度、多层面的培训。在培训实施之前,江南大学国培项目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参加培训的音乐骨干教师、教研员的培训需求与目标进行调研,以获取的数据资料为依据设计培训重点和培训内容。调研结果显示,参加本次“国培计划”的音乐教师在年龄结构上偏向年轻化,他们虽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课堂教学水平,但更渴望更新教学理念、提高音乐教育素养。因此,教学理念和专业技能的双提升成为此次“国培”(小学音乐班)的培训目标(参见教师培训示意图)。相对于音乐教师来说,参加培训的教研员们大都具备较强的教学经验和实践能力,能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合理的评价并提出良好的建议。但他们还不能精准地把握当前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脉搏和未来趋势。因此,引导他们反思目前存在的音乐教学理念、提升他们培训音乐教师的能力以及掌握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方向成为此次教研员培训的根本目的(参见教研员培训示意图)。

近年来,教育部相关专家提出以“问题引领”作为培训的基本方式,因此,针对小学音乐教师、教研员的“国培计划”在本质上是一种基于工作困惑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成人培训、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再学习。它的主要宗旨是有效解决当下音乐教学过程中所凸显的问题,使一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利用逐渐建立的先进理念反思自身的教学内容、方式和惯习,树立正确的教学思维,明确教学方向。下文中将针对当前音乐教学中最为突出的教学内容审视、学科属性认知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三个问题进行分别讨论。

一、课标解读下的教学内容审视

对于大多数小学音乐教师来说,“识谱”是音乐课堂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甚至很多老师在未借助其他任何教学方式的情况下,“专心致志”地教学生识谱)。随着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推进,关于“识谱”是否应该成为音乐教育中重要内容的讨论也一直处于一线音乐教师的热议范围。讨论的关键点聚焦于如下几个问题:识谱究竟是学习音乐的关键问题还是教学中的关键内容?识谱在小学生所应该具备的音乐能力中究竟应该占据多大的比重?如果不识谱,是不是意味着不能学习音乐?

针对上述问题,教育部国培专家、人民音乐出版社前总编吴斌先生和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郑莉教授都做了较为深入的解析与探讨。吴斌先生认为,对绝大多数公民来说,在他们的有生之年基本不以乐谱为依据来欣赏、感受音乐。他随后指出,《2013年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对音乐基础知识的要求为:学习和了解音乐基本表现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其中,与识谱关联最为密切的“旋律”被放在了第五位,可以看出小学音乐课程中强调的是“力度、速度、音色”等利于人们感知音乐的因素。因此,识谱教学可以作为音乐课的内容,但是在音乐活动中顺带着进行的,不应该把它作为教学目的本身。换言之,乐谱只是记录音乐的工具,乐谱本身并不等于音乐。与吴斌先生不同,郑莉教授援引铃木教学法的基本理念,以脉搏均匀律动与音乐节奏的关联和新生儿第一声啼哭的音高来说明音乐与生命的关系,强调音乐能力是人类出生后增长的第一个能力。所以,人类对音乐的感知绝不是从识谱这样的理性认识开始,而是从听觉和情绪体验这样的感性认知获取的。“新课标”中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由此说来,小学音乐教学应该是在强烈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教学活动。为了使学员更好地理解感性认知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郑莉以节奏训练为例,引导学员亲自上台进行实践教授演练、当场观察教学效果,让她们充分领悟到音乐是通过人的注意力、记忆等体验活动自觉形成的信息,它并不是“摆在那里”也不是“在脑子里”,而是存在于感知音乐各要素的互动过程之中。其实,在“新课标”的表述中已经可以观察到,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建议条目中,都没有将“识谱”内容放入首要或着重强调的位置。但这绝不意味着放弃识谱的教学,这一教学活动应该在学生感性积累的基础上、在音乐活动的实践中进行。

讨论至此,我们已经能够较为明确地解答笔者在最初论述该问题时所提出的三个问题,那就是:识谱并不能成为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关键内容,它在小学生的音乐能力中不具有决定性地位,不识谱同样可以学习音乐,学习识谱是为了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

二、文化视域中的音乐教育学科认知

上个世纪90年代,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杨燕迪教授曾发表过两篇为“音乐学是人文学科”进行辩护的文章,倡导音乐学科研究的人文特色。音乐教育学作为音乐学的子学科,同样无法脱离人文学科的根本属性。德国音乐教育家罗赫夫(Eckart Rohlfs)在1994年就明确指出:“普通学校的音乐课应该培养学生具有如下两方面的能力——积极而又有意识地进行音乐活动,积极而又有意识地参与到文化生活之中”。这再一次将音乐教育与社会文化密切结合起来。

“新课标”中指出:“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无论从文化中的音乐,还是从音乐中的文化视角出发,音乐课程中的艺术作品和音乐活动……具有鲜明而深刻的人文性。”时至今日,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或在文化中研究音乐,已成为国际音乐教育普遍接受的一种重要学科观念。我国音乐教育学者管建华教授是较早提出“音乐教师的文化自觉”观点的学者,他同时认为“文化的概念很大,对小学生并不需要讲很多文化的概念,重要的是老师在教学中需要有这样的总体考虑”。国培专家江苏省特级教师黄美华以“引导儿童关注音乐中的文化”为视角所进行的“文化语境中的音乐教育”,便是上述学科观念的具体实践,这也体现了当代中小学音乐教师群体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以及对“新课标”精神的深入领会与不断思索。

其实,安安静静地“听”音乐是一种欣赏,热热闹闹地“参与”音乐也是一种欣赏。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讲,他们更喜欢热热闹闹地“参与”。需要强调地是,学生的参与要符合音乐作品本身的特点,活动的设计要有“文化”的内涵,让学生在“热闹”的氛围中感知音乐的文化、体味音乐的美。

三、路径探索中的音乐教育实践

管建华教授曾在《音乐教育应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一文中指出“当今中国音乐教育的现状,无论从文化体系和教学及研究方面来讲,还很大地局限于单一音乐体系和单一学科方法”,以此积极呼吁音乐教育继续探求多维度、多视角的教学体系和研究思路。同时,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谢嘉幸教授也提出,具有音乐学与教育学双重品格的音乐教育学研究,应该把握学科的研究对象,突出“音乐教育实践”这一学科特殊性,融合其他姊妹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教育实践的积极探索。

在上述理念指导下,谢嘉幸于本次国培中进行了题目为《民族音乐与文化多样性》的讲座。这个表面上似乎与音乐教育毫无关联的题目,让在座的许多学员们感到诧异。但如果仔细阅读“新课标”中基本理念的表述,我们就会发现,在包含“以审美为核心”在内的五个基本维度中,第四个便是“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由此看来,这一题目不仅符合小学音乐课标中的基本内容与根本理念,而且还能够极大地丰富教师们的知识体系。讲座中,谢嘉幸指出音乐的多样性源自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它“从来都被各民族视为自身民族最宝贵的文化财富,一个民族的音乐所内涵的情感和精神,往往就是这个民族的灵魂和思想,是这个民族智慧的发源地”。正是源于这样的思考,谢嘉幸以他本人主持的“教学生唱自己家乡的歌”音乐教育实践项目为例,讲述了对基础音乐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所进行的实践性研究与探索。该项目以重新恢复中小学音乐教师及孩子对自己民族地方音乐的深入了解为出发点,以“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为目的,引领学生理解音乐作为人类智慧、民族财富、精神宝藏的组成部分的重要意义。同时,将民族情感融合于音乐教育过程中,“不仅可以更好地体现审美教育的规律,而且具有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振奋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重要价值取向”。因此在音乐课堂的教学中,让每个民族的孩子唱好本民族的歌曲成为民族性的首要体现。

谢嘉幸以他的理论研究为基础,从音乐教育学研究音乐对人的教育作用出发,运用人类学特有的研究视角与方法,把人类学和音乐教育学进行有效融合,力图挖掘社会文化、音乐事件与体验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以实现课堂中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的目的,而这一切都是基于音乐教育应该关注“音乐实践”的思考,这也将成为音乐教育学科的重要关注点与发展方向。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兴衰,重在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的成败。当今社会中,对于教师的培训早已不是传统人们心目中专家高高在上的“训导”,而是在思路、人格、素养等各个方面的引领、塑造与提升,它不仅仅是教学实践及理论视野的开阔,更是理念的转变与重组。文中所提到的各位国培专家更是身体力行地对小学音乐教育进行着深入的思考和教学实践的探索。作为担负学生情感培养、审美价值观念形成的音乐教师,更应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研究、学习与培训,去有效地、自如地应对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挑战。随着“国培计划”对小学音乐教师培训的深入开展,教师们的教学理念、思维方式将会逐渐发生转变并付诸于实践。正如“新课标”中所要求的那样,音乐课堂应“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准则,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13]

————————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 戴维·埃里奥特.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齐雪 等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

[3] 君特·克莱南等.音乐教育学与音乐社会学.金经言译,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4] 谢嘉幸.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中国音乐,2000(1).

[5] 廖家骅.音乐的民族情感与民族音乐教育.音乐研究,1996(1).

[作者:孙丝丝(1980-),女,山东淄博人,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音乐学博士。]

【责任编辑 刘永庆】

作者:孙丝丝

第2篇:计划生育政策的回顾与反思

编者的话: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当前计划生育政策是否需要调整,人口红利是否已经消失,老龄化问题以及因计划生育政策而产生的对中国家庭结构和社会人口结构的影响等问题成为社会讨论的焦点。那么,如何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及其效应,如何调整计划生育政策,人口控制政策调整的标准或影响因素有哪些呢?

坚持唯物史观,以科学的态度回归到当年的历史语境中去客观评判计划生育政策的演进和实施,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搞时空穿越,要尊重历史。保持人口与社会经济长期均衡发展,无疑是未来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方向。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一直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最近的“安康”事件又把计划生育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计划生育,至今不过40年的时间。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及其效应,应着眼长远,着眼未来,因为在多数民众生育态度并没有完全改观的背景下,计划生育在微观上改变了中国家庭延续几千年的生育行为方式;宏观上,计划生育与其他要素组合,彻底改变了中国人口的发展方式和轨迹,且速度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快。所以,中国的人口问题有着区别于他国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特征。

评述计划生育政策不能搞时空穿越

计划生育政策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其产生具有特殊的社会经济、历史和政治背景,充分认识中國为什么要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必须还原到政策产生的时代历史环境与特殊国情中。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种政治运动不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导致社会经济各个方面失控,人口发展当然也不会幸免于难。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推算出建国初期的人口总量为5.42亿,之后经历了“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总人口在1964年达到7亿以上,净增加1亿人口用时10年。紧接着,1969年总人口超过8亿,1974年超过9亿,平均每5年净增加1亿人口,净增1亿人的时间比前一时期缩短了一半,呈现出人口增长失控的局面。接近崩溃的经济加上失控膨胀的人口,引发了众多社会问题。于是,限制消费,进行消费管制,几乎所有商品,无论生活必需品(粮食、副食品、日用品等),亦或所谓的奢侈品(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均需票证限额。此时,人们的生育能力却发挥到了极致,妇女的平均总和生育率水平始终波动在6上下(即相当于平均每个妇女生育6个孩子),1963年最高值甚至达到7.5。人口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反差,加剧了中国社会的动荡与乱象。恢复生产与控制人口,即使在当时的背景下也被提起,由于不可能在短期内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于是,从1970年代初期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显然,评述计划生育政策时,应正本清源,回归到当时的国情,其是那个时代政府被迫选择的结果。

计划生育政策是中国之“痛”

计划生育政策成为中国之“痛”,国家之痛在于迫不得已,国民之痛在于家庭的生育需求与国家要求相去甚远。

计划生育政策体系是由一系列要素构成的,包括制定政策的原则、家庭生育数量的限制、推行政策的方式、符合政策的鼓励、违反政策的处罚等,但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是家庭生育孩子数量的限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初,国家采取了“晚、稀、少”(即晚婚、晚育、少生、拉开间隔生)的弹性政策,对家庭生育数量的下降作用有限;之后,政策逐渐趋紧,从限制家庭生育数量最多3个到最好2个,直至1980年提出“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的刚性政策,1982年计划生育被上升至基本国策的位置。然后,在1984年为了调和农村生育与生产的矛盾,适当放宽农村的生育政策为“一孩半政策”(即第一胎是男孩就不能再生第二胎,第一胎是女孩可以再生第二胎,坚决不允许生育第三胎),这个修订了的规定基本被沿用至今。不可否认,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过程中,尤其是早期阶段,的确采取了一些强硬的措施,有些地方的做法甚至很过激。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却真实地、迅速地改变了人们的生育行为。今天,人们普遍有了少生的意愿,但并没有达成普遍只想生育一个的程度,约七成以上的民众依然想生两个孩子。正因为如此,计划生育被誉为“天下第一难”的工作。当然,换个角度思考,正是由于当时的计划经济时代,依靠强有力的行政干预和强迫命令,高度集权的思维和决策模式,才使得这项本身与广大民众生育意愿相互矛盾的国家政策被有效地落实了,个中艰辛只有实施这一政策的机构和承受这一政策的民众体会最深。

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其对家庭生育数量的规定与广大民众的生育意愿和生育需求不相适应,但是,这个基本国策之所以能够被有效落实,早期与计划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密不可分;没有当时(主要1980年代前后)计划生育强有力的手段,也就不可能带来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巨变。当年,以管理和控制为主要手段(以数为本)的计划生育活动是由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与人口形势所决定的。而今天以服务关怀、以人为本、利益导向、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活动,是与现在和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形势相适应的,是计划生育活动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的继续,是人口和计划生育手段和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坚持唯物史观,以科学的态度回归到当年的历史语境中去客观评判计划生育政策的演进和实施,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搞时空穿越,要尊重历史。从结果与事实上看,没有计划生育当时的作为,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人口控制成果。

中国人口发展道路与计划生育政策息息相关

中国特色的人口发展历程的最大特点表现为“急”:急切地要达成控制人口数量的愿望,急速地改变群众的生育行为(不是生育意愿),急快地实现家庭想要多生到必须少生的转变;宏观效果上,急速地完成了人口转变,急速地跨入了低生育水平阶段,急速地控制住了人口的增量和增速。

完成了人口转变。首先,死亡率超前于出生率率先下降并持续稳定在低水平。1949年人口死亡率高达20‰,到1950年代末就降至10‰,在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的反弹以后,又继续下降,1970年代中期降至6‰~7‰的低水平并且一直持续至今。人口出生率在1970年代中期以前一直维持30‰以上的高水平(“三年困难”时期除外),由于出生率滞后于死亡率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20‰以上(1963年创造了33.33‰的历史最高纪录),引爆了“婴儿爆炸”,总人口出现了每5年净增加1亿人的情形。其次,由于计划生育政策迅速奏效,1970年代中期之后出生率开始迅速下落,特别是经历了1980~1990年代的惯性反弹之后,出生率进入了稳定持续的下降通道,1990年跌破20‰,1999年跌至15‰以下,2002年以来一直小幅徘徊在12‰上下。与死亡率抵消,人口自然增长率1990年降至15‰以下,1998年落到10‰以下,近年来一直稳定在4‰~5‰。最终,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跨入了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阶段。完成这一过程,我国仅用了约40年时间,而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需要百年左右甚至更长时间。

实现了稳定的低生育率水平。1950年代和1960年代,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水平一直高居6以上(“三年困难”时期除外),比当时的世界平均水平还多1个孩子。1971年在全国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时,总和生育率为5.8。以总和生育率达到并低于更替水平2.1为低生育率水平标准,中国在1990年代初期就已经迅速步入了低生育水平时代,至今已经持续保持了约20年的低生育率水平。目前的生育率水平与发达国家基本一致,甚至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虽然同一时点不同数据来源(人口普查、1%人口抽样调查、年度人口变动抽样调查、人口计生统计、大型研究调查等)的总和生育率不尽相同,学术界也对中国生育率水平争论不休,但是,争执的焦点是生育率水平到底有多低,而对于生育率水平低于更替水平的判断是一致的。中国只用了短短20年时间使生育率水平从6降至2,而英国、法国等西欧国家的生育率水平从5降到2的时间平均约75年,中国之“快”可窥一斑。

人口增量和增速得到有效控制。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在1982年被写入中共“十二大”报告,“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核心。提高人口素质是人类永恒的命题,而控制人口数量是有终点的。根据中国人口发展的实际运行轨迹,一方面,人口的增量和增速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比较不同时代的出生人口规模,总趋势是,人口总量不断扩大,但是出生人口数量的代际变化越来越少;另一方面,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在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改变的综合作用下,中国少生了4亿多人口。目前,中国人口正在以年增量递减的方式继续增加,预计2030年前达到峰值,之后,总人口规模开始缩减。

高生育率水平和低生育率水平都是一把双刃剑

高生育率水平和低生育率水平,二者所适应的,是指人口自身变动规律以及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同关系而言的。这就涉及到了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问题。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是人口发展的客观规律,高生育率水平的人口均衡以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为基本特征,结果是人口规模的持续扩大,进而造成对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系统的巨大压力。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0~40年就是典型例证,那时的人口年龄结构为年轻型和成年型,少年儿童人口和劳动力年龄人口居多,人口增长旺盛。当人口转变完成,人口进入低生育水平阶段,人口发展步入后人口转变时期,人口数量变化呈现为低出生、低死亡和低增长的低位均衡态,但是,人口年龄结构为典型的老年型,人口老龄化成为社会常态而难以逆转,表现为人口快速老龄化,老年人口规模扩大,少年儿童人口和劳动力人口规模缩减。如果维持最低低生育率水平(总和生育率≤1.5)时间过长,总人口将陷入长期负增长形态,人口再生产能力受损,需要大量迁移人口才能维持人口活力。

前述中国已经经历了20年的低生育率水平,按照人口自身发展的规律性,低生育率水平必然引起人口结构、素质、分布与流动迁移等要素一系列的改变,各种人口现象纷繁呈现,意味着中国将在人口规模依然庞大的基础上,迎来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和流动迁移等问题全面集中爆发的时期,人口发展呈现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

人口规模继续膨胀。尽管已经持续了20年的低生育水平,总人口数量还将惯性增长至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14.6亿上下,比目前净增1.2亿。人口数量巨大始终是21世纪中国人口的首要问题,其他人口问题均以此为基础。

人口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2011年末老年人口达到1.85亿人,比重为13.73%。根据联合国人口预测中方案推算(下同),老年人口将在2014年突破2亿,2025年达到3亿,2034年超越4亿,2050年达到4.4亿,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目前约1/7增至1/3,进入超级老龄社会。人口老龄化水平从10%提高到30%,中国仅用47年时间,与英国、法国和美国等西方工业化国家要用100年左右甚至更长的时间相比,除日本外,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是人口大国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

劳动年龄人口规模达到峰值并趋于下降。2010年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规模达到峰值9.40亿,2011年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出现下降趋势,预示了劳动力资源从逐年增加到开始减少的“拐点”已经出现,劳动力资源供给进入减少通道,预计,2025年降至9亿以下,2035年降到8亿,2050年只有6.8亿。

出生人口性别比依然高位震荡。自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发现出生人口性别比开始偏高以来,中国已经经历了近30年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且持续攀升的历程,从1982年107.17升至2004年121.20的历史最高纪录,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出生性别结构失衡最为严重的国家。之后,出生人口性别比一直徘徊在120上下,居高不下。2009~2011年连续三年下降,跌落了2.78个点,但出生性别比严重偏高并未得到根本改变。

人口城乡构成根本性转折。2011年居住城镇化水平达到51.27%,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将对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居住地城镇化水平是把占中国总人口1/6约2.3亿流动人口的绝大多数划入了城镇范畴。事实上,中国流动人口的八成以上是劳动年龄人口,八成以上来自农村,八成以上进入城镇。如果扣除流动人口,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只有35%~40%之间。流动人口的大部分除了工作地点从农村转到城镇以外,生活方式、户籍登记地、归属感等并没有根本实现城镇化,尤其是附着在户籍制度之上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就业、收入分配等社会公共政策并没有城镇化,居住地城镇化充其量只是“半城镇化”,居住城镇化水平虚高了实际城镇化水平。

生育率水平区域差异巨大。2010年香港、澳门和台湾的总和生育率均为1.0,而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户籍人口总和生育率不足1.0,均为世界上最低的生育率水平;很多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的总和生育率也在1.0~1.5之间,均属于最低低生育率水平范围。与此同时,不少农村和部分西部省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生育率水平依然在更替水平以上。

上述人口问题是我们已经预见到的,有些不可逆转,有些可以弱化。从决策的角度看,关键是计划生育政策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形势和人口发展规律与时俱进,尽量减少人口問题的不利影响。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国家方略是正确的,但这个“低”一定要适度,低生育水平绝对不是越低越好,也不是维持的时间越长越好。现阶段,适度调整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中关于家庭生育数量限制的时机已经成熟,正在考验政府的决策智慧。即便调整生育政策,也是在低生育水平范畴内调整,全国平均的政策性生育率水平不会超越更替水平。

总体说来,计划生育政策实施40年来,扭转了总人口快速增长的趋势,引导人口进入长期均衡发展的轨道。在各类人口问题中,未来中国人口面对的最大的一对矛盾,就是人口总量依然庞大,继续对资源环境形成压力;伴随社会进入快速和严重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的格局逐渐形成。而这一对矛盾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是城镇化进程的加速,经济发展模式向工业化国家加速发展。考虑到原有人口规模是在以农业为主要经济基础上的低消耗的资源承载,城镇化将会加大人均资源占用,人口数量增长和结构变动将会改变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保持人口与社会经济长期均衡发展,无疑是未来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方向。

(作者为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博导、南开大学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作者:原新

第3篇:以熵定律反思“有计划废止制”

熵,最初在物理学中用来描述热力学问题,其含义是:系统倾向于取得最大混乱度或无序度, 热力学表明:在自然界的所有运动中,其实际过程都是不可逆转的,进而引起熵的不断增加,最后导致生态环境恶化。[1]熵定律作为一种新的世界观,它的意义和影响早已超出了热力学领域。因此,它对于我们思考并研究设计学科这一与人类生存生活紧密结合的领域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面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能源短缺等等一系列全球问题,我们感受到日益加重的紧迫感,并且深刻意识到过度消耗的传统设计模式的弊端,尤其以“有计划废止制”为例,它造成的高消耗,高污染的后果引发了我们深刻地反思和研讨。结合熵定律,回想历史,审视现状,预想未来,“有计划废止制”这种设计模式为我们带来怎样的危害?究竟应该倡导怎样的设计,才能持久地造福人类?过度消耗,污染自然,破坏生态的设计模式终将消亡,随之而来的是全新的现代设计模式。

一、何谓“有计划废止制”

美国的商业性设计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激烈的市场竞争的产物,带有很强的商业性特征,因此而得名。在设计中强调形式第一,功能第二。它把设计作为一种纯粹的商业竞争的手段,在设计改型中,过于追求产品外观给人带来的视觉体验,却很少考虑产品的实际功能和内部结构,商业性设计的核心理念即是“有计划废止制”。[2]

“有计划废止制”产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汽车行业,当时的美国已步入经济快速发展期,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促使曾被看作是奢侈品的汽车进入到千家万户的生活当中,它在大众生活中迅速普及,并在短时间内为企业带来了巨额利润,因此汽车销售的市场竞争格外激烈。在利益与竞争的驱动下,通用汽车公司开展了“有计划废止制”这一战略,旨在通过有意识地不断更新汽车的样式和色彩,形成样式老化,最终促使消费者为了追逐新样式而购买新产品,以此来刺激消费,以便获得更大的商业利润。

二、反思过度消耗的“有计划废止制”与高熵设计

回顾历史,“有计划废止制”契合了时代,所以得以风驰电掣般被接受并推广,这种发展模式成为消费社会的一个鲜明特征。消费主义曾在设计领域风靡一时,为企业和社会带来了巨大利益,使得当时的美国经济在短时间迅速发展,面对如此兴盛的经济状况,人们被激发出前所未有的消费热情,在消费过程中,既满足了商家不断赢取利益的欲望,也迎合了消费者求新求异的审美需求。然而,一方面,我们看到以其为核心的商业性设计虽然在视觉上花样百出,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产品在使用中的种种问题,反而造成了产品重外型却轻功能轻质量的问题。例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1965年当中,仅雪佛莱汽车有21种色彩、46种样式、32种引擎和四百多种配件等等,虽然同时在产品性能、材料技术、内部结构等方面有所改进,但都只是浅尝辄止;另一方面,“有计划废止制”消耗了巨大的能量和资源,产生了严重的工业垃圾和环境污染问题,使得整个生态系统变得更加无序。于是,当人们的消费狂热冷却后,这种只注重产品外观革新变化的“废止型”设计模式不再能蒙蔽人们的视野和思想,人们渐渐恢复理性,并意识到它不能从根本上美化生活,因此也必不会长久地为商家带来稳定的利益,这种设计模式使工业设计失去了它本身的存在意义和价值体现。

审视现状,“有计划废止制”对现代工业设计依然有很大影响,以其为核心的商业性设计是高熵设计的一种。它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危害,生产力的发展与科技的突飞猛进极大地刺激了人们不断膨胀的物欲,在过度消耗的设计模式下,生产与再生产对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的消耗与浪费,以及产品在功能、结构、质量上的不健全、不完善,都能引起熵增。熵的增加会减少有效能量,消耗的能量越大,就会越加重周围环境的混乱度,从而造成能量退化。因此,它与当今世界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倡导是相背离的。很多设计工作者和理论家对此提出异议。尤其是里夫金、霍华德的《熵:一种新的世界观》,更引发了人们对于设计真正使命和社会发展目的的进一步的思考与探讨。

《熵:一种新的世界观》如此描述:“……机器成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与世界观的混合体……,我们生活在机器的专制之下;虽然我们很乐意承认机器对我们物质生活的重要性,然而我们对于机器深深地侵入我们生存的内核却不很乐观了……”[1]确实,工业设计从诞生之初起就紧密依附于机器,近代工业不仅大大提前了人类现代化生活的到来,而且创造了人类史上任何时期都无与伦比的社会财富和物质文明。以“有计划废止制”为核心的商业性设计,尽管对工业设计和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从社会的长远发展目标和设计的真正使命来看,它带来的损失远超于获得的利益,由此导致的产品频繁的更替现象注定了任何设计最终都将被新鲜事物所替代,而难以成为经典得以传承。我们知道设计的真正使命在于引导消费者,引领一种科学美好的生活方式。

展望未来,人类之所以会取得远高于其他任何物种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其原因在于人类善于反思,长远地看,深入地思考,传统的设计模式是一种会加快熵增的设计理念,随着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生态破坏等一系列全球问题的紧迫逼近,传统设计模式的弊端与当今世界所提倡的低熵低碳设计相背离。究竟什么是低熵设计?如何才能实现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寻求根本的解决方法和长远的发展战略。

三、坚持科学发展的可持续设计之路

熵定律告诫我们,当今世界上的有效能源,正因为种种原因而即将濒临枯竭。设计的宗旨是为人类的利益设计,而非满足个体的物欲和私利。从“有计划废止制”到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探索,我们必须仔细审视和研究传统的设计观念,对某些内容进行改进和完善,确立基于减缓熵增的设计理念体系,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坚持可持续设计之路。

对于设计从业者而言,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应以此发展观来规范设计理念和行为,并且融合贯穿到设计构思直至产品生产的始终,改变将促进消费作为唯一目的的商业设计模式。此外,为了进一步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人们以种种措施来引导经济的科学长远发展,设计师首当其冲担负起围绕生态与环境的重任,探索出新的设计方法:绿色设计法、生态设计法、集约设计法、组合设计法等等,相信未来将会产生更多的可持续设计方法。设计从业者应时刻铭记设计的本质目的和价值意义,结合熵定律,以“有计划废止制”为例,深刻反思过度消耗破坏生态的高熵设计,探索寻求具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法,引领科学健康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加强尽可能减少能量消耗的低熵设计。

对于社会中每个公民而言,应铭记:我们每个人消耗的能量越多,留给其他生命的能量就越少,所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量消耗,也就是为其他生命的继续发展做出一份贡献。我们应该时刻以“物尽其用,适可而止”这句话作为指引,以此提醒我们适当、合理地消费,确立科学合理的生活理念和与此相得益彰的消费观念,实现低熵,应该上升到公民的社会责任。

总之,可持续设计是理想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要想真正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并且使大自然长久延续的造福人类,这必是一项长期又艰巨的任务,需要每一个国名的共同努力。慎思之,“有计划废止制”留给我们很多启示,以熵定律反思高消耗、高污染的高熵设计,倡导科学发展,坚持可持续设计理念,这才是兼顾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发展经济、和谐社会、维护公民根本利益的现代设计之道!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基于三维打印技术的园林景观表现研究(项目编号RW2013-50)

作者:王雅洁 罗岱

第4篇:小学数学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1 20以内的加减法

一年级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是小学数学中最基本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掌握得好理不好,对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影响。总结以往的经验,我认为一年级学生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对抽象的数学计算不感兴趣,那么创设情境、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在教学中抓了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在其著作《论语》中指出:“不愤不启,不启不发。”而近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生课堂思维是否活跃,主要取决于他们是否具有解决问题的需要。创设一个与儿童生活实际相关的情景,以比较现实或有趣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知来理解算而不是机械地进行计算题的练习.在计算教学过程中,我一直以看图列示计算为主来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让学生先说一说图的意思,然后再想一想用算式怎样来表示,接着列式计算;最后还要学生反过来说一说算式中的每一个数我一直以看图列示计算为主来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让学生先说一说图的意思,然后再想一想用算式怎样来表示,接着列式计算;最后还要学生反过来说一说算式中的每一个数都表示谁?这样一来,在不知不觉中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数学语言,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更可喜的是学生因为理解了算式的意义,在计算时,正确率明显得以提高,很少出现以往看错符号,看错数字的现象了!现在大部分孩子对列“一图四式”都能做到又快又准的列出。

如教学得数是

6、7的加法,它是在学生了解加法的含义和学习了

6、7的分与合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例题从植树这一公益活动引入,加强环境保护意识,迅速转入数学学习。教材还首次用文字呈现“一共来了多少人植树”这一问题。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可以列出两道得数是6的加法算式,这里,让学生初步感知“一图两式”,同时帮助学生理解用两道不同的算式可以解决同一个问题,虽然两道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的位置不同,但得数相同,从而体会两道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试一试”通过由两部分物体合成的一幅图,引导学生学习计算相应得两道得数是7的加法算式,进一步体会相应的两道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初步学会由一道加法算式的得数推想出相应的另一道加法算式的得数,从而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想想做做”通过让学生操作学具、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等练习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得数是

6、7的加法算式。

2、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它具有花时少,容量大、形式活、速度快的特点。因此,通过口算训练,可以促使一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视算和听算是口算训练的两种基本形式。视算是通过眼看、脑算、口说得数;而听算则要通过耳听、脑记,才能说出得数。在口算训练中经常变换口算形式,将视算和听算相结合,交替使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

口算的内容要有针对性。不同的课型,口算的内容不一样。新授前的练习,要发挥其启导功能。如教学“8加几”之前,口算题可设计成:

8+2+1 8+2+3 8+2+5

8+2+2 8+2+4 8+2+6

这组题的作用在于诱发思维,寓“算理”于练习之中,为用“凑十”法算“8加几”奠定可基础。

另外要注意练习的层次性。如教学“十几减7”的巩固练习,可以这样设计:

7+( )=13 7+( )=15

13—7= 15—7=

这样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掌握“做减法想加法”的思考方法,我觉得练习的有效与否,更要突出一个“巧”字”。既有花时少,容量大、形式活、速度快的特点,又达到复习旧知提高计算能力的目的。

教学反思2 进位加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安排了许多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加深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理解,同时感受数学的应用意义,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课堂洋溢着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有如下的体会:

1、用故事导入新课

激起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儿童认识需要的情趣表现,是儿童主动探索知识的心理基础,更是注意的重要源泉。在故事的讲述中设置悬念,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出探索性思维活动。有趣的故事,奇妙的悬念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学生探索的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从而促进学生的认知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和谐、稳定地发展。

2、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学生灵活运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日复一日不断的教给学生新知识,而是为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懂得用已学的方法去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在新教材中,加强心算、允许估算,计算上,像5+8=要求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有的学生发现了5+8其实用8+5来想更好,把5拿来分成2和3;有的学生认为刚学了9+5=用它来推算出结果更简单;更有学生掰起手指头一手比8,一手比5,重叠的是3,那就是13。在我们看来有的似乎不可以理解,但在学生的应用中它们却很自如,原因源于这些都是他们的真实体验,多样化的知识由此产生。

3、玩中求知,体验生活数学。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让学生在玩中感知的知识是最深刻也是最牢固的。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游戏是认识的兴趣和情趣的兴趣之间的一种缓冲地区。游戏可使学生轻松、愉快、有效地掌握知识,也可发展学生的灵敏性,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

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活泼好动,学起来就常会感到枯燥乏味,如果能做到教学与游戏相结合,就能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这节课我尽量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该为生活服务”,如树上有7只小鸟,飞来6只,现在有多少只?等。同时,设计了“拍手游戏”、“口令游戏”、“比一比 看谁算得快”等游戏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玩中,在玩中探求、合作,体验和巩固。这样的设计既加深了学生对各数组成的理解,又使学生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内化了所学知识。

作为教师如何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带进课堂,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得到发展,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究和努力的方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作为新世纪的教师,我将不断努力和探索,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第5篇: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反思 小学五年级英语教学反思,英语教师教育教学反思

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反思 小学五年级英语教学反思,英语教师教育教学反思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的“小学五年级英语教学反思,英语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英语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是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关键时期,下面是就爱阅读为大家准备的小学五年级英语教学反思,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五年级英语教学反思范文篇1

教学反思一:用英语组织教学

本学期自开学以来,我在课堂上尽量使用简单的英语组织教学。无论课上时师生相互打招呼问候、道别,或是教师发指令让学生活动等,都用英语来说。到目前为止,已有多数学生已经接受简单语句的说法,并逐步学会了其说法。这样做有助于创造英语气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更高,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英语直接理解教学内容的意思,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当然必要时也可适当的利用母语。例如用英语难以理解的,较抽象的词句就可以用英语解释,以节省教学时间。对于特殊的英语表达方式,也可作英语与母语对比,以加深理解,便于记忆。例如

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等的汉译是早上/下午/晚上好!但是英语里必需是Good 在前的顺序。

教学反思二:鼓励

我在课堂上,当学生正确回答问题时,我常常进行鼓励,这是帮助初学者克服英语学习的良好方法。而且任何鼓励都会使儿童感到高兴。我在课堂上大胆使用鼓励,可以鼓励全班,也可鼓励某一小组或某一学生。学生在开展个人活动、小组活动时,可以到学生中间去,鼓励和帮助某一个学生、某两个学生、或某一组学生,这种做法是比较好的。

对学生的书面作业,我也经常给予鼓励,不仅可以写上Good ! Very good!等,还可以贴上一张表示鼓励的小粘贴画。对于学生书面作业中的错误应给予纠正,让学生感到你在意他们的书面作业。

教学反思三:交际活动

学习英语一个重要的目的是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两人之间的交际是活动的重要形式,因此,语言训练中应经常开展两人活动。

两人之间的对话活动是最常见的两人活动。可以要求学生就某一话题、某一张图片、某一个人等进行一问一答形式的对话,也可要求学生开展一个发指令,另一个做的活动,还可以开展两人之间的讨论、辩论、商量等活动。

在五年级,我可以开展笔头训练的两人一组的活动,如以有趣的两人游戏形式开展听写、相互改错、连词成句、句型转换等。

两人活动很容易在课桌上开展,不需要学生离开课堂,有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或者提供更多与不同人进行训练的机会,可以让前排的学生转身和后排的学生进行两人活动。

教学反思四:今后教学注意以下几点:

1、坚持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原则,改变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

2、防止过分强调模仿、死记硬背、机械操练的教学倾向。

3、倡导语言知识教学和技能相结合的、开放的、互动的学习模式。

小学五年级英语教学反思范文篇2

小学英语教学是要重视培养兴趣,但不能单靠唱 、玩 ,单靠唱歌游戏不能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新鲜劲儿一过,孩子们就会厌倦。所以,唱歌游戏应该作为小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养兴趣的手段。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小学生在记忆力强的时期多记单词,多学习语言规则,并尽可能多创造模仿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音和语调。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是可以互补的。真正做到听说先行,读写跟上。光听说不读写,很难收到高效。只靠模仿不培养学习能力,也难减轻学习负担。所以小学生五年级的学生还是应当认真进行语言学习。

1.英语应用能力需要相应的词汇。

不学习语言规则、不掌握相当数量的词汇,英语应用能力就是空中楼阁。目前在小学的低年级的英语教学中,不要求学生掌握词汇,而只要求学生能根据提示或图片说出该单词,其本质无非是要学生们死记硬背,鹦鹉学舌。由于小学生们没有相应的读音规则训练,不熟悉词汇的拼写规则,单词的音、形、意三者不能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因而导致了单词记忆的困难,并成了小学生学英语的瓶颈。

2.小学英语教师应有文化意识

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因为课文的简单易懂,所含的信息量少的缘故,很多小学英语教师忽视了文化对语言的影响,而导致了一些语言情景的不真实,和虚假的语言的产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是文化信息的主要浓缩。对英语词汇的准确理解,和对语言环境的认识和创设和把握,需要对文化的比较深刻的理解。外族文化知识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对该族文化历史的研究和学习,通过对该族语言文学作品的研读,通过对该族文化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了解。而读原版英语经典著作的学习,是达到这三条的捷径。但是小学英语的阅读资源实在太少了,学校也没能在这个方面重视起来,所以英语教学的质量长期都是处于滞后的状态。

小学五年级英语教学反思范文篇3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英语学习、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英语已从一种工具变成了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没有掌握英语犹如缺乏一种思想,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知识源泉。可以这样说,学会英语,不但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和一条舌头,甚至是多了一个头脑!因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认识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种语言也即掌握了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

从日常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总结以下几点反思:

一、玩耍不能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而是靠语言知识的积。

小学英语教学是要重视培养兴趣,但单靠唱歌游戏不能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新鲜劲儿一过,孩子们就会厌倦。所以,唱歌游戏应该作为小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养兴趣的手段。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小学生在记忆力强的时期多记单词,多学习语言规则,并尽可能多创造模仿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音和语调。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是可以互补的。真正做到听说先行,读写跟上。光听说不读写,很难收到高效。只靠模仿不培养学习能力,也难减轻学习负担。所以小学生还是应当认真进行语言学习。

二、英语应用能力需要相应的词汇量。

而目前在小学的低年级的英语教学中,不要求学生掌握词汇,而只要求学生能根据提示或图片说出该单词,其本质无非是要学生们死记硬背,鹦鹉学舌。由于小学生们没有相应的读音规则训练,不熟悉词汇的拼写规则,单词的音、形、意三者不能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因而导致了单词记忆的困难,并成了小学生学英语的困难。

三、培养英语兴趣。

英语教师的教学重点是放在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考试形式上呢,还是将教学注重点转移到学生的性格、兴趣、情绪等方面的培养和控制?这是,现代教育思想转变的重大原则问题。事实证明,认为自己民主、开放、平静、友好、体贴、乐于助人、聪明、富于逻辑性和快乐的人,一般来说,其学习英语成功的可能性要大于与上述性格相反或相差极大的学习者。另外,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学习者会出现焦虑沮丧烦躁不安等情况,英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注意对外语学习者情感因素的培养和控制。尤其是在小学的低年级阶段,英语教师要培养对学生的亲近感。在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要十分尊重学生,注意激励学生,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在当前减负工作中,英语教师尤其要注意体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感受,亲近学生,使学生喜爱英语教师和英语课,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益。 下一页更多精彩小学五年级英语教学反思

小学五年级英语教学反思范文篇4

五年级英语教学中,我对学生的学习的空间更加开放,能激发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所学语言,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以发展。

上课一开始,播放每单元 Lets chant歌谣,让学生感受歌谣的节奏和韵律,为新句型的教学作好铺垫。

接着,事先将Part B Lets learn 中的词或词组和以前学过的写在纸条上,然后每小组抽两名学生到到黑板前来,一名学生抽其中的一张纸条,看纸条后将词组用动作表示出来,另一名学生用英语来描述此动作。

然后,让学生再次感受,强化记忆。即全班学生以抢答的形式,再次巩固和强化上节课的内容。抢答的方法如下:教师将以上的词组的图片贴在黑板上,教师报其中的图片号码,全体学生抢答。通过抢答游戏,让全体学生动起来,避免了机械单调地读,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观察、记忆和快速反应的能力。

在新课教授部分,实行了听力先行,感知新语言。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听力练习可以用来帮助学生在进入Lets talk 新句型的学习之前先从听觉上感知新语言点。

在此基础上,创设游戏各种游戏活动。如:Whats missing?, Matching game, guessing game 等。把学生带入了真实生活的情境,为练说新句型作好了情感铺垫。又根据学生的特点,抓住他们喜欢交友、喜欢热闹之情,挖掘学生的认知和情感,自然地引出新句型。

最后,让学生结合本课重点和生活实际来设计对话,能使学生切实感到身边有英语,从而增强学生运用英语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英语教学应提倡学中用,用中学,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学和用是一个整体。为实现教学目标,我所设计的每一个教学游戏活动始终将学生置于一种自主、和谐、轻松的自然学习氛围中,从而使学生在不断地习得和使用语言中将语言知识内化,为学生自我求知、自我获取知识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活跃和才能的发挥。

小学五年级英语教学反思范文篇5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五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 在教学中我严格遵从教学的五个环节, 课前认真 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因材施教,努力实施课堂改革,积极探索小学英语快乐课 堂,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使他们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同时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为进一 步学习打下基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怎样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搞好小 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一环。下面结合本学期教学实践总结一下教学情况:

一、认真备课、面向全体授课

在教学中,认真备课,认真阅读各种教科参考书,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学习情 况,认真编写好教案制定好教学计划,并不断地加以改善修改。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关 心爱护学生,特别是差生,课堂密切注意他们,教育他们求学勿半途而废。在思想教育的同 时,还耐心地辅导学生复习遗漏知识,使他们的学习成绩跟上班里的其他同学,帮助他们树 立学好各门知识的信心。

二、在课堂教学中

第一、 在课堂上,认真授课,运用电脑、实物教具、简笔画,情景教学、手势语言等 方法来启发、教育学生。教学生做游戏、唱英语歌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 质疑,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有疑难 和不懂读的地方,我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解、分析、带读,力争让他们学了就懂,懂了会用。

第二、 在批改作业方面。学生的作业总是按时及时地批改,并详细地做好批注,对普 遍性错误,在全班重复讲解、分析。针对个别学生的作业还采取面批方法,一一分析讲解、 帮助学生解决疑难习题,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第三、 在听力方面。为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常让学生听英语歌曲及英语会话的录音 磁带,还让学生表演对话,背书。

三、在辅导学生方面首先,

根据我所任教班级的实际情况,优生不多,中差生却俯视皆是。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 生就是优生, 那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因而对占相对多数的中差 生,我更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我注意帮助他们 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是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差生也是孩子,厌恶、 责骂只能适得其反, 他们应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 也应享受到优秀学生在老师 那儿得到的爱。厚爱差生,我真正做到以情动人: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我在学生面前不 敢有丝毫虚伪与欺哄,做到言出必行;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差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 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中差生, 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由于我能善意理解他 们,高兴地接受他们,因此促进了中差生不同程度的进步。 猜你喜欢:

以上关于“[反思]小学五年级英语教学反思,英语教师教育教学反思”的信息由网友上传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感谢您对就爱阅读网的支持!

第6篇: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4月中旬,我有幸参与了县上的送教下乡活动。本次活动的主会场在中心小学举行,而看课活动的主要形式——同课异构,更是让我们基层教师从中获益匪浅。通过我镇的教师和县上的名师同上一节课,让我们看到了名师的风采,从她们身上学到了备课、上课的技能,同时也深深的体会到了我们和名师之间的差距。

看课中,自己的感受很多,但最主要的是“我们的课堂为什么效率低”“我们的课堂能不能达到较高的层次”一直萦绕这我,而这些思考,也一直伴随我回到了单位。可能是第一节看的是数学吧,所以县上王老师和我镇的张老师同上的数学三年级下册《比一比》给我留下的印象较深,感悟也叫颇多。为了更好的说明上面的两个问题,以及今后我们的课堂应当怎样去做,接下来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实效性谈一谈自己不成熟的见解。

怎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我们的备课上课能力呢?

一、直面学生的数学现实——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即:多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教学。找准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教学的生长点。使教学目标切合实际。

解决策略

1、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确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课前调研

2、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上。 ——抓准切入点

3、教学实际要关注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亲历过程

二、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及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对新知探究的需要。因此这个学习情境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有挑战性的。

解决策略:

1、有思维价值的数学活动情境

2、美丽的童话情境

3、思维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

4、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习情境

5、源于数学知识本身的问题情境

三、选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亲历数学化的过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必须使学生有机会真正经历“数学化”。因此,应采用多种教与学的方式,让学生在独立思考、探究学习、合作交流中学会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在亲历数学化过程中尝试多种体验。

解决策略:

1、想办法让学生对探究合作学习产生需要。

2、营造探究、合作学习的人际氛围,鼓励独立思考、交流、质疑、共同讨论,激发探究合作学习的热情。

3、探究学习良好情境,有明确的探究目标,有具有挑战性、具有价值的探究合作学习的问题。

4、在“组内异质、组际同质”分组原则基础上,实行动态编排小组,打破组内长期形成的——有的人起控制作用,有的人则处于从属地位状况,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树立形象,给每个人提供发展进步、改变自我的机会。

四、抓好双基、适度训练——促进数学知识的内化

抓住数学概念的本质教学是数学教育永恒的话题。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无疑要对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给予重视。数学概念是支撑数学大厦的根基,数学基本能力是建好大厦的保证。因此,知识必须到位,能力必须训练。抓好双基义不容辞。当然,“数学双基的要求应该与时俱进地调整和丰富,不能盲目地打基础,形成“花岗石的基础上盖茅草房”的局面。没有基础的创新是空想,没有创新的基础是盲目的。我们应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合于教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数学思维训练的过程之中。”

解决策略:

1、给数学基本概念以核心地位,数学基础知识定好位,打好桩。

2、根据数学知识的纵向发展,帮助学生将它连成“知识链”;通过横向沟通,帮助学生将它连成“知识网络”;再经过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形成立体的知识模块。

五、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捕捉巧用教学资源—— 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发展

课堂教学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组织、有步骤、有计划的一项复杂的心理活动和智力活动过程。提高它的实效性必须有教师课前的周密策划,即准确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教学预设是教师发挥组织、引领作用的重要保证。 课堂教学活动是面对着不同个性的生命体,它又该是充满活力的生成的过程。教学活动正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过程。精彩的生成正是源于这高质量的精心预设。所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既要精心预设又要注重生成。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宽容接纳来自学生的生成,机智筛选课堂生成,从而达到巧妙运用生成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解决策略:

1、精心预设——准确把握教 全面了解学生

第7篇: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精品源自教学论文小学三年级,正是过渡时节。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良的学习氛围。但是,要想让学生一堂课40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同学也很难做到。老师讲课的时候必须让他们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

对于优生有的聪明好动,要想抓住他的思维必须给他留有悬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还得不要让他处在胜利之中。我班的卢昭,她就是非常聪明。我经常在中午出题留给他们做。由于她的不细心,很少全做对。所以我就用这点来教育她不要总认为自己聪明就可以不虚心学习。如果打击她一次上课就能好几天。所以对于优生上课也应该多关注一些。

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有时你把他叫起来。他根本不知道你讲哪啦。对他们来说心不在焉。要不断提醒他们注意听,多组织课堂教学。

而对于后进生,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就不要太高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这样不止他们自己觉得有希望,尝到成功的喜悦。只要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要适时的表扬。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希望的。用爱心温暖他们,让他们体验到爱。并且要想他们成功就得在课下时间多帮助他们。本身他们基础不好很容易坚持不住所以多给他们讲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让他们一点一点的进步。除了这些之外,作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说话要和声细语。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讲课时不管你多生气,多着急,在给学生讲课时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讲解。永远记住: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他喜欢你才会愿意学这门学科

除了这些我觉得有一种方法对任何学生都实用那就是————竞赛。竞赛可以使参赛者加足马力,镖着劲儿去争、去夺,可以加快速度、提高效率,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争强好胜本来是青少年的天性,所以我就广泛开展多种多样的竞赛活动,通过这些竞赛活动让差生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在多种尝试中寻求到自己的“对应点”,一旦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表现突出,因此而被别人尊重,便产生了上进心,以这种上进心为契机,从而达到进步的目的。但将竞赛法运用于差生的转化一定要巧妙灵活一些。争强好胜本来是青少年的天性,但由于差生也“好脸儿”、“爱面子”,如果觉得自己没有取胜的机会,便自动退出了竞赛,这就达不到激励其志的目的了。但要对症下药,针对他们的优点展开各式各样的活动。

在教学中,我长期细心观察了学习吃力、成绩始终不能有较大进步的学生,我发现他们没有真正意识到学习是一个努力、尝试、多次失败的过程。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优势”、义务教育的普及,他们一帆风顺进入初中。优越感使他们养成怕麻烦--急于求成,想一步到位得出答案;怕失败,不敢面对失败的心理。但学习处处有困难,在多次面对失败之后心中的天平失衡,学习的热情、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在学心上就不见进步。基于此,在教学中我试着运用了失败教育法,有效的克服了这一问题。学生的意志、毅力也得到***的培养、提高。只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心理训练,养成健康心理----不怕麻烦、不怕失败、敢于挑战,定能使学生学有所成。但是,教学中,我明显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课堂开放过度,合作流于形式等。在今后教学中,我一定要真正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精品源自教学论文

第8篇: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从05年阜宁师范毕业到现在一直在芦蒲镇童营小学任教数学,在这11年里每天都在备课、教学,每天都遇到不同的问题,我对这些问题应该怎样去处理,这是我值得思考而且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只教不想的教学是不会有进步的,在教师这个职业里,没有进步就是退步。所以教学反思是很有必要、非做不可的事情。数学是一门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的基础学科,它有助于人们的收集、整理、描述和解决问题,直接为人类或社会创造价值。因此,数学教学,不是局限于学生时代的考试或升学为目的,要让它成为学生终身的数学。通过数学教学使我深深体会到,以往的数学教学是把传承知识作为主要目的,这种理念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现代社会,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探索的精神、终身学习的愿望要比其获得有限的知识更有价值。为了适应新世纪的发展,真正进行素质教育,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我们必须让教学活起来。教法要活,学法更要活。新课程标准的出现,正是配合当前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是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和飞跃。新课程标准旨在建立一种促进学生发展、反映未来社会需要、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数学课程体系。要使该教材真正实施到位,必须建立一种符合学生自主发展、融入社会生活、面向学生生活实践、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的教学方法。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在新课标实施以来,我们数学实验的中心是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我们以“小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实践与研究”为中心,以师生的发展为根本,突破以数学学科为中心的知识体系,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力求做课改路上的先行者,为全县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经验,实践中本人觉得小学数学教学更应该反思以下几点:

一、对教学整体的反思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对于教师来说,他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不仅要能“做”,还应当教会别人去“做”,因此教师对教学概念的反思应当从逻辑方面去展开。当学生走进数学课堂时,他们的头脑并不是一张白纸,对数学有着自己的认识和感受,教师不能把他们看着“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这些“空的容器”里灌输。要想多“制造”一些供课后反思的数学学习素材,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把学生头脑中问题“挤”出来,使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对教数学而言,教得好本质上是为了促进学得好。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合乎我们的意愿呢?我们在上课、评卷、答疑解难时,我们自以为讲清楚明白了,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反思后发现,自己的讲解并没有很好地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只是一味地想要他们按照某个固定的程序去解决某一类问题,学生当时也许明白了,但并没有理解本质性问题。所以我们教师应该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模板,是对课堂教学的整体规划和预设,勾勒出了课堂教学活动的效益取向。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对当前的教学内容及其地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如何依据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和知识的逻辑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如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学生在理解概念和思想方法时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以及如何处理这些情况,设计哪些练习以巩固新知识,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等,都已经有一定的思考和预设。教学设计的反思就是对这些思考和预设是否与教学的实际进程具有适切性进行比较和反思,找出成功和不足之处及其原因,从而有效地改进教学。

2.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我们知道,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掌握数学双基、发展数学能力的认识活动,也是学生在掌握数学的双基、发展数学能力的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数学教学过程既包含教师的“教”,又包含学生的“学”,是教与学矛盾统一的过程。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特别要反思是否把时间用在核心概念和思想方法的理解和应用上);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情况;是否启发了学生提问,学生提问的质量如何;问题是否恰时恰点,学生是否有充分的独立思考机会;核心概念的“解构”、思想方法的“析出”是否准确、到位;是否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活动是否高质高效,有没有“奇思妙想”、创新火花,有没有抓住这种机会;是否渗透和强调了数学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的“价值观因素”是否得到充分挖掘,并用学生能理解的方式进行展示;教学媒体使用是否得当;教师语言、行为是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有什么反应;各种练习是否适当;教学过程是否存在着问题等。

3.对教学效果的反思 对数学教学效果的反思,是指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对整个活动所取得的成效的价值判断,包括学生所获得的发展和教师自己的价值感受两个方面。前者主要考查学生的数学双基的掌握,数学能力发展,数学学习方法的掌握,数学的科学、人文价值的认识,以及理性精神的养成等诸方面;后者主要考察教师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对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了解程度的变化,个人教学经验的变化,实施有效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学思想观念的变化,等。其中,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学生行为是否产生了预期的变化,是教学效果反思的重点。

4.对个人经验的反思 这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持续不断的反思过程,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对个人经验的反思有两个层面,一是反思自己日常教学经历,使之沉淀成为真正的经验;二是对经验进行解释、归纳和概括,提炼出其中的规律,使之成为有一定普适性的理论。没有经过教学反思的经验,其意义是有限的。如果教师只对个人经验作描述性的记录而不进行解释,那么这些经验就无法得到深层次解读,从而也就无法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只有对经验作出解释后,对经验的阅读才是有意义的。

二、对学习形式的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刚刚提出一个问题,便立即宣布小组讨论。学生立即分小组的聚拢在一起,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不作任何补充;有的小组的学困生把此时作为玩耍的最好时机……几分钟后,学生代表发言,“我怎么怎么看”,“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我的意见是……”。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上述片段中,整个合作交流的过程表面上热热闹闹,但在热热闹闹的背后更多的是放任、随意和低效。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大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很明显,这并不是真正的合作。而真正的合作学习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得到发展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我认为,小组学习最大的优点在于,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精神,使他们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具备了合作完成问题的能力。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在人的发展中没有一种发展是与别人无关的。从小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分组之后任何一位组内成员都有责任掌握教学内容,只有每位成员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学生之间才能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另外,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了主动学习和创新的机会。由于学生的好胜心理和集体荣誉感,所以在分配到任务后,他们都自发的积极的去完成。在这期间,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心态,使学生有原来的被动听讲变成了主动学习者、研究者、参与者,从而有了“我要学”的强烈愿望。小组合作学习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独立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空间,更能体现学生的主题地位。小组合作学习固然有很多优点,然而在平时实际运用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处理,找出对策势必会影响到教学效果甚至有负面的影响。 例如:我们的学生学习能力不均匀,这样,在一个组里学习水平势必参差不齐,学习水平高的学生发言的机会要多,部分学习水平低的学生不敢轻易发表自己的见解,怕出错让同学笑话,长此以往学生的发展会极不平衡,出现社会上的贫富差距,而且会越来越大,逐渐产生厌学情绪。还有的同学会出现盲从,迷信学习好的学生,认为,他学习成绩好分析的肯定是对的,人云亦云。另外,由于分组教学广泛流行,被很多教师当作每一节课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无论需要不需要,都要讨论,片面追求热闹的课堂气氛,这样有些不自律的学生借机玩耍,没有养成动脑思考的好习惯反而学会了课堂起哄,降低了学生对讨论的兴趣,更会影响学生思维的深度。时间一长会给学生的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难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创新的能力。如果这样就失去了分组学习的初衷,我们本来想的是要的教学效果,出现了上述问题,我们的分组合作学习就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了。 因此,分组合作学习,既有优点也存在不足之处,如何运用这一新兴的学习形式创造出最优的学习效果,使我们教师当前最应当思考的问题。 首先,“合作”应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后,再展开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其次,“交流”应涵养二个层面,一是表述自己的想法,二是倾听别人的意见。而上述片段中的交流过程只是一个表述的过程,缺少倾听的过程,交流的效果就只能大打折扣了。在教学中合作很重要,但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一味的强调小组合作,学生将会丧失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缺少对求知事物的猜想、试探与验证等心理发展过程。

三、实践互动式教学模式,实现学生做为“人”的全面发展。

三、对师生互动的反思

新课标要求我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关注的是人的智力、情感、态度、身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尤其强调让学生学会生活,关注现代社会,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和经验的积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从而使教学过程为多目标过程。教学强调了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学生交互”发展的过程,它强调学生认知主体的自我学习和潜能的发挥,同样强调老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导、帮助和点拨的作用。新课标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重点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使教学过程成为知识的建构过程。因此,教学方式应服从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成为教师引导下的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服务者和参与者。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尤其是突出学生相互之间、互动学习资源的互补作用,以及重视学生各自经验方法的个性化介入,允许学生自主学习和各抒己见,放开学生思维的翅膀,使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品质和创新意识有进一步发展的时空。让学生自我领悟品味,真正达到人与文的融会,让学生畅所欲言,自读自悟,实现新课标提出的要重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个人经验介入的构想。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让学生去亲自体验,决不去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让学生亲自动手,决不替他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说的,让学生自己动口,决不代他讲。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点体尝成功的愉快,真正做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不是数学教学的“主导者”。

四、对教学评价的反思

课堂教学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不同观点,对同一个问题,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每一个学生的观点都是受尊重的。如,教学“认识图形”时,在巩固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用不同形状的学具摆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情趣拼出不同的图案,而每个学生所拼的图案都是被认可的。课堂教学评价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评价主体,学生也成为了评价的主体,学生在评价别人的成功和被别人评价为成功的过程中满足了好奇心,获得了探求新知识的激励。教师应发挥表扬的激励功能,使学生乐于创新。在课堂中应巧妙运用激励性言语,撩拨学生创新的欲望。

第9篇: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小学是小学阶段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转折点。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良的学习氛围。但是,要想让学生一堂课40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同学也很难做到,老师讲课的时候必须让他们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 小学的数学教学,最令我烦心的是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原因较多,也是比较复杂的,我个人认为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及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也是很关键的。于是我在教学设计中不断的反思,上课前认真准备,同时我还积极的通过其他途径来完善自己的每一节课堂教学。

对于优生,要想抓住他的思维必须给他留有悬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还得不要让他处在胜利之中;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有时你把他叫起来,他根本不知道你在讲哪儿,对他们来说心不在焉,要不断提醒他们注意听,多组织课堂教学;而对于后进生,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就不要太高要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这样让他们自己觉得有希望,尝到成功的喜悦,只要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要适时的表扬。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希望提高的。除了这些之外,作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说话要和声细语,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讲课时不管你多生气,多着急,在给学生讲课时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讲解。永远记住: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他喜欢你才会愿意学这门学科。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所任教的三年级学生,学习上困难比较大的学生较多,在教学中,我细心观察了学习吃力、成绩始终不能有较大进步的学生,我发现他们没有真正意识到学习是一个努力、尝试、多次失败的过程。基于此,在教学中我试着运用了失败教育法,有效的克服了这一问题。学生的意志、毅力也得到了的培养、提高。只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心理训练,养成健康心理----不怕麻烦、不怕失败、敢于挑战,定能使学生学有所成。主要采取了下列措施:

(1)在班中实行帮教活动,每一个学困生都找到一个学习优秀的好朋友来每天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辅导和考试,教师定期进行抽查。

(2)我作为数学教师每天的工作计划中就有关于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3)学困生自己制定出具体的学习目标,以不断促使自己努力。

在今后教学中,我一定要真正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反思一

师生在课堂上不仅要有知识方面的信息传递,更应有情感方面的互动。一年级的新生由幼儿园进入小学,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全新的学习模式。他们既好奇又困惑,既憧憬又害怕。根据一年级新生的心理特点,我耐心的指导他们,真诚的鼓励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鼓励他们说出自己对事物的认识,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反思二

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关心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的情境,可有意造成学生认知矛盾,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兴趣,诱发学生情感的孕育。例如:在教学"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时,要求同桌的两个小朋友分别在红、黄两个学具盒内抓一把花片,猜猜同桌抓了几个花片,再将自己抓的花片告诉同桌,比比,谁抓的多。提问:你有办法知道谁的多,多多少吗?这时候学生就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并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反思三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拼一拼等动手操作,动口表述,动脑思维的实践探究活动,可使学生明理动情。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提问:你能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圆吗?通过让学生猜一猜、围一围、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初步感受到直线图形和曲线图形的不同。

反思四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要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学以致用。例如:在教学完人民币的认识这一课后,让学生用自己带来的各种用品创办小小商店,让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购物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反思五

现在教学的例题不再是以往不可捉摸的、抽象、游离于生活之外的应用题或文字题,已变成了各种形象生动、鲜活直观的生活情境:买东西、去旅游、做游戏、找规律等等事例;像这样,多方面的提升教材层次,就使得原本抽象的数学就变得生动有趣。我们教师运用起这样好玩的教材教学,自己都能感到特别兴趣。

反思六

教学《元、角、分》,我就结合实际让他们去发表他们的意见,在解决自身的数学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实际问题。这时的教学已不再是单纯的"掌握知识",而是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教学意义已大大超越了教材本身了。

反思七

在分类教学中,我让孩子们应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试着分一分,和自己的小伙伴说一说,结果许多孩子们的分法令我始料不及,他们除了按年龄,按性别,有的还按衣着分、按发型分,按面部表情分。说明了这样的教材设计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感受到的是一个亲切的数学问题,使他们乐于接收。

反思八

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生活。学知识是为了长本领。在《位置》中,教学完前后、上下、左右时,我出现了"去火车站"一题,请学生们试着用方位名词告诉叔叔去火车站的路,当一当小小导行员。许多孩子跃跃欲试,不仅说得很详细,还给了建议走哪条路比较近?可见孩子们是非常乐意展现自我的。反思九

数学课其实是思维训练的场所。老一辈人常常认为数学学得好的人往往比较聪明,这并不无道理。因为数学学科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重任,一套好的数学教材不在于它的封面设计得多么美丽,也不在于设计得多么新颖,关键是是否能给学生们广阔的思维训练空间。在加减法

(一)5的加减法一课中,小鸡吃米的数学故事是这样设计的:5只小鸡吃米,有两个盘子都装有米,同学们猜猜看,小鸡吃米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和以往的教材"5可以分成几和几"相比,无疑前者给了学生一个更大的思维想象空间,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积极与教材的新思想靠拢,在上《前后》一课时,我让学生们装扮成不同的小动物,依次是小熊、乌龟、公鸡、兔子、大象、小狗。请他们说说大象现在排在第几?如果我想让大象排在第二,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呢?当然学生们的方法不一定都很好,但是实现了数学课的价值,进行了思维的锻炼。反思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日复一日不断的教给学生新知识,而是为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懂得用已学的方法去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在新教材中,加强心算、允许估算,计算上,像5+8=要求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有的学生发现了5+8其实用8+5来想更好,把5拿来分成2和3;有的学生认为刚学了9+5=用它来推算出结果更简单;更有学生掰起手指头一手比8,一手比5,重叠的是3,那就是13。在我们看来有的似乎不可以理解,但在学生的应用中它们却很自如,原因源于这些都是他们的真实体验,多样化的知识由此产生。

上一篇:音乐教师考编试题下一篇:建党节爱国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