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意义及合理化建议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强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意义

1.1 有利于构建服务型政府

事业单位是为解决国家相关工作合理性支出而建立的组织, 资金来源多是财政性扶持, 相关事务多与国家政策挂钩, 与政府联系十分密切。

1.2 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率

财政资金是从很多企业、纳税人手中获得的收入填充国库, 满足国家发展及政府部门的支出需要, 而在对许多计划中的工作进行资金支出时, 必须要进行预算来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1.3 向建设节约型社会更进一步

资金的预算要求预算管理人员和资金使用者都必须认真对待每一笔资金的用途, 在行政事业单位强化预算管理环节的同时, 也推动着国家向资金节约型社会进步。而这种资金的节约主要体现在两个环节, 第一是避免浪费, 主要指在日常生活中对各种资源都应加以保护, 合理使用;第二是指资金的最大化利用, 即在最少的投入下实现成果的最大与最优。

1.4 极大程度上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绩效

由于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 因此在每个会计年度都需要进行预算表的编制, 收支的预算编制不仅能够促进政府了解资金使用情况, 还能够计算出收支比例。同时影响到单位所有参与人员的工作状况, 在国家的监督下, 单位每一位管理人员严格执行预算要求, 真正提高了单位业绩, 当然对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也有重要意义。

2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合理化建议

2.1 建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考核制度

在事业单位中, 人员的考核制度是管理环节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但是考核制度只是一种方式, 通过这种考核标准来完善财务人员的责任意识才是根本目的。预算表的编制状况、后期对财务管理以及人员的考核制度都是影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因素, 不同的是预算表的编制状况是判定资金预算的基础, 而人员考核却是依据预算表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二者存在一定的内部联系。针对人员工作考核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 (1) 资金的预算情况以及使用效率; (2) 单位内部的监督制度。发现财务人员或是资金使用者失职的行为后进行惩罚公示, 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2.2 重视基础财务工作, 细化预算责任主体

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需要依据财务基础信息来判断, 所以财务基础信息的真实性与完善性是影响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原因, 只有严格要求财务基础工作的真实可靠才能实现各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因此行政单位应从提高财务人员责任意识和财务系统严格管理两个方面去做。首先要求财务人员对事业单位各项工作有具体的了解, 对每一个岗位的工作责任有清楚认识, 做到工作中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其次必须对财务管理系统进行检查, 应进行定期处理与系统升级维护。会计系统的使用情况也是影响预算管理环节的重要因素, 所以强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应该从单位的各个环节入手, 不断完善财务工作基础才有利于实现单位预算管理能力的提高与管理工作的强化。

2.3 细化预算编制方法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 关于资金的预算情况应进行真实准确的账目公示, 并且在对信息进行整合后, 完善单位内部的预算编制表, 但是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编制预算表的方法存在不足。一般来说, 国家财政部门都是通过上半年的财政收入以及在上半年提出的相应资金政策, 进行下半年财政收入预算, 所以从预算收入计划中, 能够发现国家所做的财政收入计划不仅仅需要考虑当年上半年的实际收入情况, 还需要对相关政策进行合理预算, 将其中对国家收入预算影响较大的政策资金收支合理增减, 并向相关决策部门申报批准。

在事业单位财务预算部门中, 对收入情况的预测也是一项重要而艰难的工作。事业单位的实际资金收支情况必须如实反映在预算表中, 财务人员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以及会计准则工作, 将收支预算问题视为事业单位发展的关键问题, 细致化的处理预算表内容。

3 结束语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问题严重影响到国家财政收支情况, 只有科学合理管控资金预算, 才能最大限度提高事业单位预算工作效率与实效。

摘要: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 资金来源与国家财政挂钩, 因此更应该了解和控制每一笔资金的使用情况, 在预算中做到差异最小化。

关键词:强化,预算管理,意义,建议

上一篇:枪弹痕迹鉴定中弹壳、射击弹头痕迹特征分析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