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自然的作文

2022-11-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感受自然的作文

感受自然的味道

摘 要:庭院游戏是幼儿接触自然,探究自然与人之间奇妙关系的方式,同时也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组成部分之一。园区有小山坡、草地、柚子树等庭院游戏空间,基于小班幼儿自我实现的需要,依托自然环境不断给予新的材料支持,创设适合小班幼儿的游戏环境。在小班庭院游戏的开展过程中,通过有效观察及游戏策略的支持需要,进行了多次的调整和探索,调动幼儿积极参与庭院游戏,乐于与自然亲密接触,从而培养幼儿游戏的能力。

关键词:小班;材料需求;庭院游戏

一、初创环境,庭院游戏初体验

小班幼儿刚刚来到幼儿园,对于刚刚熟悉教室内环境的小班幼儿,室外的环境是好奇的、新鲜的。庭院游戏是幼儿亲近自然、拥抱自然,放松游戏的美妙时刻,他们的状态是愉悦松弛的,自由自在的。

(一)庭院游戏初创

教室对面的小山坡是庭院游戏主要的活动空间,这块小山坡上种了六棵柚子树,我们在两棵柚子树之间绑上沙袋,沙袋既是障碍物,也是可以让幼儿进行力量的锻炼的途径。柚子树间有一块较平坦茂密的草坪,这个空间放置了一个小帐篷供幼儿游戏。伴随季节性的思考,设想小班幼儿可以通过观察树木花草、捡落叶枯枝、抛树叶花瓣、带着自己喜欢的一花一叶去旅行等进行游戏。

(二)庭院游戏初体验

为了尊重幼儿选择材料的自由,充分调动幼儿游戏的积极性,发挥主动性,丰富游戏的材料,游戏开展之前,请幼儿们自由地在教室里面拿一到两样材料,带到户外游戏使用。

对小班来说,根据材料完全自主地去创造游戏是有难度的。户外大环境已经形成了,种植的树木,自由生长的小草,还有栖息在这片自然之中的昆虫,添加的材料不够充分,创设的环境与游戏开展就变的窘迫,这些大自然馈赠的材料没有办法合理利用起来,班级材料和自然材料脱离分层。

(三)庭院游戏“我”做主

庭院游戏主要是为了发展幼儿的游戏交往能力,它作为游戏,没有教学目标,不是为完成某几项教学任务而服务的。幼儿是游戏的主体,游戏应当从幼儿的视角和需求来创设可以支持他们的环境和游戏。教师要用幼儿的思想来参与到创设环境中去,让幼儿更加深刻地理解环境中的一事一物,让幼儿更加爱护环境,幼儿想玩什么游戏,应当让幼儿做主。

二、再创环境,满足幼儿所需

(一)提供多种多样的材料支持

1. 投放游戏材料数量和种类适宜

依据小班幼儿认知发展的规律,我们在投放材料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投放游戏材料数量和种类,并且需要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另外,在投放游戏材料时,投放的品种和数量也要根据幼儿的个体情况适当投放,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

2.真实材料,提升幼儿游戏的体验感

为了满足幼儿们希望在户外进行娃娃家的游戏,我们干脆将娃娃家的玩具搬到了小上坡上。这次投放的材料丰富多样,蔬菜、水果、蛋糕和甜点等。还有家中淘汰的锅碗瓢盆,可操作性强,另外为了满足幼儿想要野餐的需要,通过家园合作家长提供了野餐垫,这些材料都是幼儿熟悉的,并且真实的。

(二)安全的环境支持

游戏环境的创设的首要原则就是安全,安全是幼儿庭院游戏开展的最根本的保证。我们的小山坡一面相对比较陡,对于小班幼儿爬坡有较大的挑战性,幼儿园为我们铺设了鹅卵石小路,让小坡变得多样而安全。山坡的另一头通往的是水泥路,我们铺上了环保草坪,让这个山坡得以延伸,空间更大了,同时也变得更为美观。

(三)教师的策略支持

幼儿期望的主题确定后,教师组织幼儿讨论游戏该怎样玩,给予游戏策略的支持。需要哪些角色,做菜需要哪些材料,怎么做,一步一步引发幼儿去思考。教师应该鼓励幼儿大胆选择自己想要玩的角色,自由选择想要的材料,增强幼儿的参与意识。在游戏过程中,尊重个体差异,鼓励游戏能力较弱的幼儿积极参与,增强游戏意识,把自己当作他的玩伴,参与其中,推动幼儿的情节发展。

(四)庭院游戏再体验

教师在投放庭院游戏材料时,要根据幼儿已有的经验水平,寻找其最近发展区,循序渐进地不断提高材料的难度和深度,从而激发和增强幼儿参加庭院游戏活动的兴趣。这次游戏中,野餐垫、帐篷、厨房分流,让幼儿有充足的游戏空间,空间密度适宜。游戏秩序井然,游戏经验也逐渐丰富,自然材料也融合进入游戏之中,这是游戏活动中的闪光点,幼儿们的每个角色也都获得了成功。幼儿的需求并不是教师一味为幼儿提供游戏材料,大自然的材料也能够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

(五)讨论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商量解决办法

游戏之所以深受到幼儿的喜爱,主要取决于它的享受功能和教育功能。幼儿在庭院游戏过程中,身体是放松的,精神是愉悦的。当游戏结束时,教师作为游戏的引导者,应适时地抓住机会,让幼儿把游戏中具有创造性的、有趣之处,或者幼儿们存在的分歧矛盾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重现游戏情景,帮助幼儿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每一次游戏后都能够使他们在原有游戏水平上有所提高,对幼儿的全面成长大有益处。

三、不断完善庭院游戏

(一)亲近大自然,利用废旧材料,自制教玩具

自制玩具仍然是当下较为推崇的一种做法,废旧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也响应了我们国家建设节约型经济社会的口号。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让幼儿一起参与到废旧材料的收集中来,这样生动的方式可以帮助幼兒感受到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并增加自身的参与感和认同感。幼儿也可以进一步学习垃圾分类方法,也培养了幼儿善于发现的能力和探索精神。

(二)根据幼儿的需要,家园合作

幼儿园自制玩具可以利用家长提供的更多的废旧材料,通过教师制作或者家园合作的方式来完成。环境创建中,废旧材料需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需要和年龄特点,来有选择的使用相应材料进行制作。

(三)小手大手齐帮忙,师幼合作制作玩具

用幼儿的双手来创设环境,让幼儿更有归属感,在游戏中也有很多玩具材料是幼儿可以自己动手来制作。根据幼儿游戏的需求,通过教师教幼儿学,大手小手齐帮忙,生成班本活动,将作品投放到游戏之中。孩子就像一粒种子,我们只需给他一个适宜的环境,浇水施肥,唤起他内在的力量,激发他内在的力量,他一定会发芽!

参考文献:

[1] 管旅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案例式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 王欣.日本幼儿园的庭院户外活动[J].《幼儿教育》2006年Z1期

作者:吴巧静

第2篇:亲近自然感受科学

本文针对小学自然教学过程中的体验式学习进行充分研究,探究如何将体验式学习应用于小学自然教学中,希望对小学自然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作一个初步探讨。

一、小学自然体验式教学的基本特征

1.亲历性

亲历性是体验式学习的本质属性,是体验式学习的主要特征。体验式学习强调学习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习者要在学习过程中亲身参与到学习中,亲身体验学习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学生不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要求他们在自然教学活动中,全身心的投入其中,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实现学习目标。

2.情境性

体验总是发生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中,体验的情境越独特,越真实,越能引发人深刻地体验。杜威在他创立的“五步教学法”中认为,“创设使人感到疑惑、困难的教育情境”,是体验生成的首要环节,而体验是与一个人的直接经验和生活世界分不开的。体验式学习与情境有关:要根据学习目标、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创设情境开展教学活动,这个情境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模拟的。

3.实践性

体验离不开实践,实践是人类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实践对成长中的学生个体具有重要意义,实践的过程也就是个体体验的过程。体验式教学意味着再实践中、通过实践而进行教学。对学生来说,是通过“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片断而获得成长;对教师来说,是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教学,“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因此,体验式学习也是一种实践性的教学方式。

4.情感性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情感的教学目标,改变了以往只注重知识结构不重视情感培养的不良倾向。情感是体验的核心,体验的出发点是情感。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对情感目标的教学往往并不重视。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在自然体验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在教学中安排适当的体验,让学生在亲历中感受到丰富的科学情感体验,更有利于激起学生学习自然知识的兴趣,从而产生情感。

二、小学自然体验式学习的有效实施途径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体验活动中寄予形象思维——情境再现法

小学自然与大自然有着极其广泛的联系,但由于学生的认知有限,加之生活环境的限制,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缺乏形象的认知,从而对知识的理解也就过于空洞,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有效地运用教学手段,帮助其形成具体的、形象的思维,以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体验活动中寄予趣味——游戏激趣法

小学生正处于好动的阶段,在科学教学中有效地插入一些有利教学活动的游戏,对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积极的作用。例如在教学“重力的方向”时,学生从概念和抛物活动中知道是竖直向下的,但是如何来理解“向下”,我创设了游戏的情景,进行了“贴人”小游戏,请了几个同学在地球仪不同的角度贴上“小人”,然后观察地球仪上小人站立的方向,并随意变换拿地球仪的角度。从这个游戏中,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重力的方向是相对向下,既指向地球的中心。在这个游戏的情景中,满足了学生爱动好玩的心理,产生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于探究问题的积极性。通过游戏很容易让学生理解重力的方向。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学得有劲,玩得开心,增强了学习自然的兴趣。

3.体验活动中寄予悬疑——问题激疑法

问题是激发学生探究的原动力,把问题寓于形象的教学情境中,引发认知冲突,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知识进行探究,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自然学习活动中。

(二)实施“探究—体验—情感”式学习,在探究中体验,感受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科学探究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探究体验是建立在探究学习基础上的一种体验方式,探究学习的特点决定了探究体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活动指引学生获得知识,体验过程,领悟科学思想,学习科学方法。活动与探究特别强调“体验”这一心理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了解到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是从问题出发,经过观察、发现、猜想、实验、分析、表达等过程,从而达到认识、解决问题的目的。

科学不仅是人类知识的积累,同时也是融入了人类价值观的社会活动。例如在上《可再生能源》一课时,学生通过课前在网络教室查找的资料中,了解了可再生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地热能、风能等,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内容和老师的协调,分别组成了6个小组进行幻灯片的制作。上课时每个小组通过自制的幻灯片展示搜集的图片资料,并结合图片声情并貌的讲解各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每个小组把图片文字材料汇报给大家,把感受讲给大家听,学生说不清楚的地方,再由老师加以补充。通过前几个环节的学习,学生能意识到能源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在深层次上触动学生的情感,需要学生意识到“人类如何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能源”这一关系到生存与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让学生从今天课堂上获取的知识,进行模型制作,交流讨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能源与人类发展的关系,从而产生保护地球资源,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在这节课的课堂中,学生充分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汇报他们的收获和感受,每个小组与另外几个小组共同分享自己的劳动所得。在这样的课堂上老师是个导演,起到协调的作用,学生是真正的演员,让他们在课堂上表演的淋漓尽致。学生的能力真是不能小看,他们有了真正一次展现自己机会的时候,回报我们的往往是惊喜。通过这一活动,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了解了各种可再生能源的概念、特点及开发利用。或许他们从中获取的知识还不够专业完整,但是通过学生这种探究式体验的自主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了探究学习,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知识,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科学态度,感受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综上所述,体验式学习在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也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重新定位自我,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也切实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研究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围绕体验式学习不断探索,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开发潜能,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戴丽莉

第3篇:让我们一起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感受作文的魅力

摘 要:作文伴随着我们整个学习生涯,从小学到高中,作文都占据着语文试卷的“大头”,即使是到了大学,虽然授课老师并未明确规定身为一名大学生要写作文。但对于大学生来说,作文即便不用写,期末论文也要写。一篇文章的好坏,不仅仅来源于优美词句的长运用,更要有善于打动人心的情节。

关键词:魅力;小学语文;作文;措施

如何以一种客观的表述来表达对事件的看法,如何将自己的情怀完整且有条理性的表述出来?答案不言而喻,自然是经过呕心沥血的写作表述出来。对于小学生的作文来说,虽谈不上要在写作过程中呕心沥血,但至少也应该让小学生体会到自己所写作文的意义,让自己能够并且愿意第二遍读自己的文章。

一、写好作文的重要性及小学写作过程的问题

正如在摘要中所提到的,作文的写作伴随着人的一生。而作文质量的好坏离不开小学的学习。写好一篇小学语文作文,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写好作文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试卷的分数上,还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交往中。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人们更倾向于同富有“智慧”、会交流的人谈话。一个善于交流的人,他的作文也不会太差,因为他懂得如何将语言转化为笔下的文字。对于小学生来说,能够并善于写好一篇文章,对自身的成长是十分有用的。

但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常会遇到许多问题。字迹不工整、对写作不感兴趣是最为常见的问题。那么身为一名教师,如何让小学生体会到作文的魅力,并真正爱上写作呢?

二、如何写好一篇小学作文

(一)分層写作的教学模式

在对学生的评价上,我们会明显感觉到不同的学生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小学生也不例外。但小学生与初高中学生相比,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容易弥补的。但弥补的成效如何,教师在这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不同的小学生的不同的学习程度,教师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写作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要想方设法吸引该类群体的写作兴趣,如教师选择该类群体喜欢的文章题目,或者令其自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写作,教师在学生写作完成后要及时批改,并让小学生们及时修改。

(二)写作的来源与灵感—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素材来源,对于小学生来说,如何发现生活中的美是写出好作文的一项重要能力。有一双善于发现美丽的眼睛是寻找生活中写作来源的一把“利器”,拥有这把“利器”,学生们才能更好地进行写作。而如何让小学生们拥有这样一把“利器”、拥有后如何去使用,并如何感受语文作文的魅力,这个学习的过程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引导与付出。在学习的初级阶段,教师也许会感到任务的繁杂与混乱。但一旦引导学生步入“轨道”,让学生感受作文的魅力后,工作量相比较于之前就会少得多。

(三)日常的积累与运用

在上一条措施中,我们谈到要引导学生有一双善于发现生活美的眼睛。除此之外,对于学生来说,多看、多借鉴同龄人所写的优秀作文也是让小学生们感受到语文作文魅力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引导小学生们多看他人所写的优美文章,不仅可以令其进一步感受到作文的文字与情感魅力,还有助于提升自我的境界,陶冶情操。同时也不至于让学生们在写作的时候无话可说,无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自己想要诉说的情节。

(四)字迹的工整与清晰

一篇好的文章书写完毕,意味着故事与情怀的书写结束。但这不仅仅是一种结束,还代表着一种全新的开始。如何让他人一眼就被文章所吸引,答案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什么能够一下子吸引人的眼球?在全篇皆是文字的试卷或者本子上,字迹工整规范且清晰的书写更能令人赏心悦目。因此,要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作文的魅力,不仅仅是让其体会到作文的意境美、语句美,还要让其学会并体会到字迹美的重要性,并明白字迹的工整对一篇完美的作文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教师在规范学生们书写文字时,要有足够的耐心与细心,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引导学生们在写作时取得更好的成就。

(五)教师的赞赏与鼓励

在体会作文魅力的同时,难免会遇到一些不积极、不认真配合的学生。而身为一名老师,不能仅仅只是形式上的督促,乃至“逼迫”。身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小学教师,要懂得对学生们进行循循善诱。对于写作表现良好的学生,应当及时地给予肯定与赞扬,对于写作表现不足的学生,要懂得对其进行鼓励,鼓励其多关注与留心生活,并时刻学习他人的写作方式,多注重日常的积累。

一篇优秀的作文,不仅仅代表着文字的累积,还表达了他人的内心世界。透过作文中的字、词、句、段的完美连接,一幅幅生动、活泼的画面便展现在脑海中,或悲怆,或振奋,或喜悦。每一字、每一词、每一句乃至每一段都应当经过写作者的精细打磨,只有这样,才能向世人展示出自己所想要描绘的事物与景象。

参考文献:

[1]纪艳红.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C].江苏大学,2019.

[2]张耀丹.创意写作在高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C].沈阳师范大学,2019.

[3]白琴.视觉素养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价值与运用[C].合肥师范学院,2019.

[4]罗丽英.浅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对学生的灵感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86.

作者:李晓霞

第4篇: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作文

在这金风送爽的季节里,我沿着乡间小道信步来到了马路上。阵阵凉风不时从我脸颊上掠过,凉丝丝的,不过很舒服。放眼望去,黄灿灿的稻谷随风而倒。这个大自然真得很奇妙,春去冬来,不断变幻着,让人为之折服。

突然,一片枯黄的叶子从我眼前打着转儿落地了,像一个在空中翩翩起舞的舞者,轻巧阿娜。这时,我才注意到,旁边那棵树周围散落了许多落叶。绿叶对根的情意,我冷不丁地冒出这样一句话来。虽然,在这地上躺的是黄叶,而不是绿叶,但我想,这两者的本质是相同的。当它们完成自己的使命时,没有跟随风婆婆去浪迹天涯,而是选择陪在母亲身边,用自己的生命来滋养母亲,以抱达它们的养育之恩,让它能够在次年的春天,再次向我们展示它的生命力。

这让我联想到了自己。记得这次放假前,美术老师让我们回来看看父母的头发,刚开始时,我们大家都觉得挺好笑,想:头发有什么好看的,我们头上不也有许多嘛!

当我回到家,美滋滋地享受着妈妈为我准备的饭菜。突然想起了美术老师的话,我抬头看了一眼爸爸,看见他头上的银丝很是显眼。虽说,我本来就知道他有白发,但觉得今天看他很怪,有一种酸酸的味道在里面,嘴里本来觉得是美味,可现在感觉却很平淡,胸口感觉像有什么东西堵住似的,我也说不出所以然来。

感受大自然的奇妙(阅读配图)

现在,看着地上这堆落叶,我豁然开朗:这是歉疚啊!这18年来,我何尝为父母做过什么事,都是他们在照顾我,而我,似乎把它当成一种理所当然了。绿叶尚知要用生命来报答养育之恩,而我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却不知替父母做点事儿,真是自愧不如啊!

在这万千世界中,蕴藏着许多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而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就是绿叶对根的情意,我想它给我上的这一课,让我真得是获益匪浅。

第5篇:中学生感受自然的作文大自然的美[模版]

文秘助手()之中学生感受自然的作文:

大自然的美

大自然,是多么美丽啊!春天,它草绿花红;夏天,它郁郁葱葱;秋天,他落叶纷纷;冬天,它雨雪风云。我爱这美丽的大自然!

春天,到处是草绿花红,花朵像一个酣睡正浓的少女,拥抱着路边的小草;花朵像花枝招展的小姑娘;有的像可爱的小女孩竞相开放,清香四溢。小草却早已不知不觉地长出一大节,有些刚出生的脆嫩的小芽粘着薄泥荡出一团团充满新意的涟漪。大树刚长出路叶,鸟儿也飞回来了,唱出婉转的曲子,四次鸟语花香,风和日丽,我爱春天。

夏天,那茂密的树林,高高的树林挺立着。走在林中小道上,能感到凉风习习。树林里那么幽静,只能偶尔听见鸟儿扑打翅膀的声音。走进去,给人一种舒服惬意的感觉,使人心旷神怡。林中小草也仿佛被吸引了,伸长了脑袋,陶醉在其中。远远望去,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美不正在那儿翩翩起舞吗?满处都是郁郁葱葱。参天大树,碧草如茵,鲜花怒放,火红的太阳烘烤着大地。此刻天空上的云也十分壮观,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我要大声赞美这个令人陶醉的夏天。

秋风习习,秋意浓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伯伯割稻谷。渔民摇着归泊的小桨,下水捕鱼。“滴滴答答”,雨是最寻常的了,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沉默在这美好的秋天。树木都在“沙沙”作响,像是为知音奏出一首古老的曲子,又像是在为谁倾诉着一个遥远的故事。

冬天,望去雪白的一片,下雪了,最高兴的还是孩子了,心里乐开了花,都跑出来,堆雪人,打雪仗。大大小小的脚印印在雪地里。山尖也全白了,放眼望去,如同晒场上的新棉,白花花,耀人眼目,给天空镶上一道银边。“明天可能就是春天了吧?”虽然,这点幻想不能实现,可是有这么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大自然真美丽,它在一年四季,给我们不同的快乐,不同的感受。所以,我们应该热爱大自然,保护自然,让它永远都这么美丽。我爱大自然,大自然太美丽了。

第6篇:话题作文:话题感受自然节律--爱风的女孩

话题作文:话题感受自然节律--爱风的女孩

题记:浓浓密密的睫毛朦胧了淡水湖的岸,一叶小舟沿思想的轨迹悄悄滑动。此时,你把天光月色坐得很深才站起来,最后将目光投放得很远很远……

第7篇:感受自然作文600字

感受自然作文600字

(一)

在我的记忆中,故乡没有现在的美丽,她原来是那么的丑陋,而现在随着家乡的经济发展了,大大改善,我的故乡现在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纯正。

我的故乡座落在云贵高原之上,她属于亚热带,气候>温暖。故乡,她有着“天空蓝,白云飘”“豆香飘,麦浪滚”的美景。你看,这里的土地真美啊,平坦如砥,一望无垠。你看,这里的屋舍真美啊,整整齐齐,炊烟袅袅。你看,这里的天池真美啊,田地肥沃,溪水清澈。你看,这里的桑竹真美啊,青翠茂盛,熠熠生辉。你看,这里的阡陌真美啊,交错相通,四通八达。你看,这里的老人真乐啊,老有所终,丰衣足食。你看,这里的小孩真乐啊,天真活泼,无忧无虑。这里,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这里,草色青葱,映入帘里。这里,桃花繁多,猩红的热情,粉红的妩媚,端庄典雅。

这里,峰峦叠嶂,连绵起伏,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这里,每逢春季,春雨霏霏,百花争艳,莺飞蝶舞。人们正在农田里播种,希望得到好的收成,孩子们正在教室里读书,宁静的校园被琅琅的读书声充满了。不愧是:“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这里,夏季炎热,太阳无情地炙烤这大地,树叶更加青翠。人们汗流浃背。大多数人正在观赏“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夏荷。知了在声声叫唤:热啊,热啊„„这里,秋日凉爽,落叶纷飞,如残翼般的蝴蝶纷纷飘落„„人们正在捧着瓜果,在那儿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看着这些硕大的果实,人们脸上笑盈盈的,心里乐开了花。这里,冬日不算太寒冷,很少下雪,人们难得在冰天雪地之间行乐,所以,我们是多么地希望下雪啊,好痛痛快快地,自由自在地玩耍。

这里,我的故乡,就是那么的纯正,自然,美丽!我爱我的故乡!

感受自然作文600字

(二)

堆积如山的作业压得我喘不过气,还是放下手中的笔,出去透透新鲜的空气,寻找心中的绿色。我揉了一下惺忪的眼睛,打开房门,哎呀!一股寒气向我扑来,我不禁打了个冷颤,立即把身子缩了回来。这时,我才突然明白冬天 已经走向成熟。

在妈妈鼓励下,我还是出了房门,去看看我久违的后花园和街道。

天气阴沉,满天是厚厚的、低低的、灰黄色的浊云,还有让人恶心的污浊空气依仗着大风迎面刮来。群山早已隐没在浊云中。这阵势,真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只见地面上还有几片残破不堪的枯叶孤伶伶地打转,不时发出“哗哗哗”向大树告别的声音。被风一吹,路上就愈发显得空荡。几个稀疏分散的行人艰难地走着:他们猫着腰,捂着嘴,顶着大风,在路上缓慢地挪动着。

我正准备归去,因为我明白今天的山草绿不起来了,我心中的绿色不能一时实现了。在这万物萧条,草木枯黄的深冬,哪来什么绿色?

突然,一个极不起眼的角落里,一株低垂着头,但仿佛想努力 抬头的嫩绿小草吸引了我。它从坚实的石缝里长出来,茎都弯了。一点也不让人注意,但它仍旧托着它的叶生存 着,放出淡淡的清香。我似乎也闻到了这清香,放慢了脚步,欣赏这小草在默默无闻的生存,感受它透出一种顽强不屈的生命 力,似和环境 斗争,又似和生命抗衡,一株树是渺小的,不惹人注意的,但它的精神是足以让我想起——寒冬腊月依然在边疆放哨的兵„„

草虽小,虽嫩,可它让我看见那庞大的精神身躯。我身上顿时涌起一股暖流,这也许就是大自然那伟大的力量吧!那种不断向伸张的生命力,热情奔放,而又不失庄严肃穆。这其中好似有一种韵味,稳下心思,细细低回品味„„

我不禁打了一个寒噤,哦?不知不觉中,我已在风中站了半个多钟头了。回到屋里,我身边好像有种振奋人心而又响亮的声音:自然,自然,生生不息。

感受自然作文600字

(三)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当淡淡的春意开始在大街小巷悄然流淌起来,随心所欲地涂抹着第一抹新绿的时候,春天的第一场雨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人间。淅淅沥沥的,犹如断线的珍珠,牵动着我的心弦。

霏霏细雨,丝丝缕缕。独自漫步于河边的小径,风儿拂面而来,夹杂着调皮的雨点,吹散了我愁乱的思绪。我就像出笼的鸟儿,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爱抚——那母亲般的温柔与呵护。我呼吸着大自然的气息,微微湿润的泥土酝酿着花的味道,有一种沁人心脾的芳香。

春雨的洗礼,让河畔不知名的野花竟也有了一种摄人心魄的诱惑力,犹如少女的娇羞,超凡脱俗,恐怕连那花中之王牡丹也要逊色三分。

微风拂面,河边的杨柳吟出了丝丝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道也道不明的飞絮,漫天飞舞的柳絮,被调皮的雨点儿绕在脖子上,飘落在水面上,尽情地嬉戏着。

鱼儿也不再寂寞,你追我赶,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自由自在地畅游。折下一枝柳条,逗逗那快活的鱼儿,鱼儿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干扰吓坏了,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扑通”一声跳起又迅速地落入水中,把一块明镜打得支离破碎。

我想起了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中的一句话:“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的确,大自然的美是无穷无尽的,而每个人,只不过是这幅巨画上的一点色彩罢了。

既然世界这么美好,那么,我们有何理由不去用心感受它呢?在整日为事业拼搏、为生活奔波的忙碌之后,我们是否也应该多亲近大自然,去领略大自然无穷无尽的美呢?

凉凉的雨丝拉回了我的思绪。感谢大自然,感谢它赐予我们的美景,感谢它给予我们生命的启迪。

我仿佛看到绚丽的彩虹在向我招手。站在柔柔风中,任凭那甜甜的雨儿不断地落下。

第8篇:感受自然800字作文

自然之美,或湍或静,或急或缓;或如百鸟来朝,振翅于天宇,或如百灵轻唱,啾啾出春天。生活在化工森林的阴云下,我们难得会走进真正的大自然,呼吸自由的空气,但在我们身边,我们亦可以在墙角桥下,发现几抹自然的影子。

操场上,两只素蝶缠绵而来,轻盈似舞,婉转如歌。她们的到来似乎给这雨后的潮湿的空气中,增添了几抹亮丽的色彩,我追上她们翩飞的舞步,不为捕捉,只渴求她们能飞过我的肩头,抑或在上面稍作停留也可以。我想我不会惊扰她们,而是会如那位女作家一样,静静地与一颗美丽的灵魂对视。终于她们依旧缠绵地飞走了,好像校园中的灿烂的阳光,只为应衬那素白的衣襟,不知她们曾飞过多少女孩早春的梦境。我就在那样一个午后,与美丽的灵魂相遇,春色依然,我感受到了自然的自由与华美。

还记得姥姥家门外,一条小河蜿蜒而过,似流非流,却常伴潺潺的水声。我常常坐在河边,感受小河的静静流淌。它不似三峡那般豪情万丈,记载下千百年来的诗情与战火,也不如洞庭那般绚丽多姿,演变成迁客骚人的大悲大喜。那条小河只是在努力地诠释自我,诠释一条小河的生命价值。碧水清清,它散发着水的清灵,还有泥土的芬芳。春夏秋冬,多少个日子,我陪伴着小河的喜怒哀乐,感受着自然的宁静与顽强。

曾经的秋日,多少金黄的树叶如秋雨一般飘落,带着风的无奈与树的不舍,落满了街道。走在金黄铺就的地毯上,每一步都清脆无比,随手拾起一片来,细看那金黄的叶片间行走着细腻的纹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猛地就想起这么一首诗来,金秋的绚烂似乎把所有人都染成了诗人。我选出一枚最别致的叶子夹进书里,继续在秋叶雨中轻快地行走。我知道,秋叶的飘落不是因为树的无情,而是生命要得以传承的无奈之举,所以我不叹息叶子生命的终结,而是歌颂它的伟大。风又来,我在这个傍晚,感受到了自然的伟大与壮美。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我们愿意,随处都可以是鸟语花香。感受自然,我看到了生命的美……

第9篇:感受大自然 作文

一、教学内容:

如何写以“感受自然”为话题的作文

二、命题趋势

1、能够运用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2、通过细致观察,生动描述事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3、多侧面、多角度地观察并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

4、恰当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思维方式,合理安排文章的层次。

三、解题方法指导:

(一)理解话题

“感受自然”的“文眼”是“感受”,要避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客观“再现”。如果只是写出自然事物的表面属性,没有把它和我们的主观体验及心灵思索联系起来,作文也就失去了灵魂,严格说来就脱离了文题的要求。要在作文中与读者产生情感的交流,心灵的碰撞,就要求作者善于体验自身经历,将心中的感动饱蘸于笔端,流泻于笔下,这样做,才能将“感受自然”之情具体化,形象化。

这个话题决定了最容易写成借物抒情的记叙文。

写作时,首先要在眼前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大自然,要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并且在自然万物中加入你的情感体验。

其次,通过讲述动人的故事,感悟一段道理,对本题特别适合。对于初中生来说,用一个曲折的故事作为载体,写出一段感情,是很容易做到的。

再次,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抒写自己的情怀。关于“感受”的内容,可以见于篇末点题,也可散见于篇中。

切忌写成纯粹的议论文,那样是不易把握的。全篇议论,反而令人厌烦。

(二)写法指导

1、巧取自然之景,让内容新颖夺目。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便是典范,词人先列举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特定的看似孤立的“自然”景物,而后用“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语道破天机,使前面的九个“自然”景物一下子有了词人浓浓的悲愁色彩,很是新颖。

2、细描自然之美,让语言靓丽多姿。想写活“自然”,就要在把握自然景物特点的前提下,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这时,修辞便是让作文语言形象、生动起来的最佳办法。

朱自清先生在《春》中写道:“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拟人、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将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这种方法是“自然类”文章取胜的一大法宝。

练习及指导:运用修辞手法,描写一段傍晚的景色。

3、巧抒喜爱之情,让情感与众不同。一个具体的“自然”景物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抑或不同的人“感受”上结果肯定不同。

《岳阳楼记》中,面对“洞庭湖”的“自然”景色,“迁客骚人”们的“感受”是“或喜或悲”,而作者范仲淹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充分体现了其宽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这就使文章在立意上骤然一新,产生了极其神奇的效果。

抒发真挚情感的方法有:1)直接抒情。就是作者在文章里,直抒胸臆,直截了当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它不借其他任何方法,而是直接把自己独特的情感抒发出来;2)寓情于事。带着强烈的情感来记叙事情或记叙人物,一边叙事,一边抒情,但目的在于抒情,记叙是用来抒情的手段;3)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就是通过对事物或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感情的一种抒情方法,这种抒情方法,抒情应是最终的目的。4)寓情于议。即通过议论来抒情,常被用于记叙类的文章中,当作者对所写的人或事产生强烈的感情时,

通过议论来抒发;5)寓情于理。所谓寓情于理,就是通过阐述某个道理,来抒发作者的内心情感的一种抒情方法。6)托物言志。是指通过对某种客观事物的描写,来寄托自己的某种抱负和志趣。

注意:对大自然的“悟”,首先要有一定的深度,作文的“意”才能有一定的内涵,古人云:“意高则文胜。”如果仅仅写出自然属性,没有把它和我们的现实生活和深刻体验联系起来,就只能写出现象而写不出神韵,作文就失去了灵性。其次,对大自然的“悟”还要集中,不能漫无边际,浮光掠影。写“悟”,可以散见于全文,也可以凝聚于篇尾。

练习及指导:针对自然界中的某种事物写一段文字,抒发自己的感情。

四、范文分析:

(一)病文分析:

分析提示:情感抒发是否恰当、是否符合主题,描写是否细致。 金樽玉碟水仙情

寒冬腊月之际,大雪纷飞之时,人们无不欣赏傲然挺立的红梅,生机勃勃的松柏;而我却最喜爱我家窗台上的一盆水仙花。

多么美丽的水仙,多么醉人的仙子。翠绿的枝叶,一簇贴在另一簇旁边,虽是那么拥挤,但却井井有条。一部分枝叶捧出了金黄的小花,一部分嫩叶吐出了洁白的新芽。亭亭的“金樽”耸立在“玉碟”之中,闪烁着迷离的光彩,释放着淡淡的清香。给人一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感觉。她无意争艳,却生就一副令人陶醉的风姿;她无心造美,却酿出一种叫人联想的意境。多么谦虚的胸襟,多么伟大的胸怀啊!

我每次回家,第一眼要瞅的就是窗台上的水仙。可爱的她们,哪里是一群俊秀婀娜的凌波仙子?分明是窗户上的一幅美丽的剪画„„

今天我一回家,就来到阳台上,打开窗帘。

“久违了,可爱的仙子!让阳光拥抱一下你们吧。”棵棵都是高挑挑的个儿,金黄色的花瓣,洁白的身子,绿色的叶子,耸立在花盆之中,纯洁高雅,娇美迷人,难怪有人称她为“金樽玉碟”。这仙子的根倒奇怪,就像蒜头一样。怎么也想不到,这模样平平的“蒜头”,竟然也会捧出如此美丽的水仙花来。她不需优良的环境,不需要精心地培养,只需要一汪清水,一缕阳光,再加上几块鹅卵石与它作伴。就能在她自己的一方天地中,自由自在地生长。你看,她给人们贡献了非常的美丽,而自己需要的却很少很少。

我第一次见到水仙的时候,是在一个朋友家做客,差一点把它当作大蒜头。它的杆像大蒜的杆,下部白,上部绿;它的叶像大蒜的叶,绿绿的,扁扁的;它的根更像大蒜的根,“兄弟七八个”团在一起。要不是这模样平平的“大蒜”顶部开出这一朵朵不同于大蒜的小花,我真要问:“你们家真有趣,把大蒜当盆景?”

一阵晚风吹进来。仙子们欣喜若狂,个个临风飘举,翩翩起舞。此时此景令人想起曹子健笔下的“飘若惊鸿,宛若游龙”。

(二)优秀范文分析:

总想起那条瀑布,无须记住它的名字,只需在心中留着与它邂逅的那种默契。它所在的那座山,有着和它一样的气质。山中有一潭清清的流水,清新、鲜活,静默中有一种隐隐的骚动。细看,原来是一脉清流涓涓注入,似乎满山都和着一种震荡的节奏。峰回路转,它竟在眼前了。

瀑是纯美的。那叠翠堆绿的山头,泻着一条几米宽的绿色的瀑,鸣响着一曲澎湃动人的歌。山被鼓动得喘不过气来,壁岩的新绿也像在涌动着,光洁而丰腴,有如少女的唇,接受着瀑布狂放不羁的吻。

瀑是热烈的。它浩浩荡荡地直泻而下,带着男儿强劲的呼号,虽然被岩石迎面劈成无数股水柱,但它仍顺势往下猛冲,溅起的一朵朵水花儿被击得狂放四溢,似烟似雾地朝人扑来。一切像生活一样轰轰烈烈,永不枯竭。

瀑是豪放的。它坦荡、自然、豪情满怀的狂泻中,有那么多色彩在奇妙地变幻,流光溢彩,仿佛大千世界里纷繁绚丽的生活;有那么多热情在奔突,在涌动,在宣泄;有那么多的清泉在欢唱,在奔腾,像大合唱,像交响乐„„

我被胸中盈盈的喜悦冲击着,尽管这颗即将成熟的心在生活面前,有时会茫然不知所措,可眼前的瀑布却启发了我。是的,它比我更懂得生活,更懂得自信,没有一丝彷徨忧郁,没有一点畏惧退缩,在无数个溅起的水沫中,塑造自我,走向辉煌的永恒„„

我默默地走近这水的屏障,呼吸那醉人的气息。纵然它经受疾风骤雨的打击,面对着山石怪岩的阻隔和刁难,它仍然奔涌着向前。

我心怀敬意地静静伫立着,看到了生命的极致:壮美的人生正是那些不畏险阻、奋勇前行的人们写就的,就像这眼前的瀑!

五、帮你积累

1、大自然和智慧在任何事物上都不存在分歧。

2、到广阔的天地中去,聆听大自然的教诲。

3、大自然不会欺骗我们,欺骗我们的往往是我们自己。

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高万仞无欲则刚。

5、叶—— 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越到秋天,它们越显出绿得发黑的颜色;而那累累的果实,正在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6、果——山腰里、山崖上一根根毛竹修长挺拔,叶子上,晶莹的露水如同一串串珍珠玛瑙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成片的果树硕果累累。你看那黄澄澄的橘子挂满枝头,压弯了树枝。那经霜的柿子仿佛大红灯笼,高挂枝头。松影里,竹荫下,青青的草,红红的花,好像一点也不知道秋天的来临,还是那么有精神。真是“花谢花开无了日,春去春来不相关。”

7、瀑——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

8、云——向往飞翔,向往天空,于是,我要做片云。时而,我会调皮地遮住太阳,任他那从我缝隙中透出的和煦阳光,为我镶上一道美丽的金边,把我打扮得光彩照人。时而,我会温柔地和彩虹做伴,用自己的一身洁白去映衬她那缤纷的七彩。时而,我也会有一点点虚荣:我会悄悄溜到河上,羞羞涩涩地去张望自己水中的倒影„„然后再偷偷地在天空中对着自己微笑。

9、晨——早晨,推开窗户,只见晨雾笼罩了整个山村。远处的山,近处的树,宛如壮观的海市蜃楼。远处山谷传来牧童喧闹的回响,但辨不清方向,更看不见人影。一会儿,太阳慢慢升起来,雾渐渐在涌动中扩散、变薄、消失,周围的景物便清晰地呈现在眼前。远处,峰峦叠嶂,连绵起伏;近处,流水淙淙,飞瀑四溅。此时的山村脱去了灰蒙蒙的睡袍,换上了金灿灿的新装,别有一番秀逸风姿。

凋 零 的 美 丽

秋天多被人们认为是衰败的季节,因此秋瑾吟出了“秋风秋雨愁煞人”的诗句。是啊,秋天的确是凋零的季节,叶黄了花败了,迁客骚人们的心中涌起了淡淡的哀愁。

一叶知秋,也许叶子是秋天的象征,告诉人们一年中无法逃避的衰败已随风而来了,但我认为叶子自有凋零的美丽。也许是秋风的呼唤使它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家,也许是大地的邀请使它风尘仆仆坠落人间,也许是它想乘着秋风去探究世间的美丽,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用生命中微存的一点力量成就了一段新的成长。叶子将原来本属于它的位置留给了下一代。叶子的离去保存了整棵树的能量,使它在来年更有力的生长,这就是凋零的美丽。残酷,无可奈何。

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是一个永不停歇的世界,谁也无法停留在一个层次上不前进,每个人都是社会这棵大树上的叶子。我们必须不断吸取养料以做到生命的延续。就象叶子那样吸收阳光、雨露来充实随时可能枯萎的自己。叶子离开树无法生存,人离开社会无法发展,我们都不得依存着一棵大树。就像叶子总有离开树的一天,人总有一天会离开社会,不是社会遗弃我们,而是我们跟不上社会的速度了。于是我们无

可奈何地退出,无可奈何地凋零——我们老了。

我们应该试着去寻找美丽。离开并不代表什么都不留下,我们辛勤劳作的身影还在人群中晃动,激励人们永不言弃,我们明媚的笑颜还时隐时现,在曾经走过的地方种下欢乐。人虽然走了,但鲜活地存在于社会的印记却烙在了历史中。

我们的离开也提供了更多的位置给蓄势待发的人,同样的工作平台会是他们绚烂的舞台。

凋零是无可替代的必然,树叶离开树的悲哀,在巨大的失落中上演着美丽的情节。

[点评]“感悟大自然”的话题很宽泛,本文能够化大为小,从落叶中得到人生的感悟,主题精练而集中。文章的层次十分鲜明,先写落叶飘零,再写落叶飘零的美丽,最后上升到人生意义的高度,感悟到人生应该美丽地生活,像飘零的树叶那样,奉献自己的生命,留给大地肥沃与丰厚。文章立意鲜明,感情真切,语言流畅,过渡自然,是一篇优秀的习作。 [例文2] 花 开 的 声 音

可曾听过花开的声音?一人独处时,谛听蛙虫唧唧,若有若无的清香萦绕耳旁,侧耳细听,用你真心,可听到了吗?听!如月夜下自遥远的地方飘来的悠扬笛声,如晨曦初现中从叶尖滑落闪亮的露滴,如黄昏夕照透过红蜻蜓薄薄的翼纱:缥缈、清新、美妙。

这是我想像中花开的声音,也许,这般美妙的声音,只可存在于想像中,今生无法真正领略。但是,正因为这份遗憾和距离,花开的声音才永远美丽。

晨曦、黄昏、月夜,最令人遐想,在这些时分聆听花开的声音,会有无尽的感受。当暮色渗入每个角落,一切都变得如幻似真,如黑色的剪影戏。若配上一两点流茧,也许会更妙,更能令人想起花开的声音。夜中的朦胧只把美丽的一面展示,更增一份神秘。

花开的声音轻轻告诉我,所有美好的一切,也许都是可想而不可即的,以前认为美好的,当你得到了,便不再美丽。有位哲人说过:你认为美好的东西,千万不要回头看,这是保持她美好的惟一方法。是的,永远也得不到的东西,会产生一种距离美,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很久以前,我总以为朋友之间没有距离,但那若有若无的花开的声音使我明白,朋友之间的空白要由一小段一小段的距离来填补。距离太近了,你心中的朋友便几近赤裸,他所有的优点和缺点都已展示在你面前,那份神秘也就荡然无存了。朋友只在于理解,而不在于了解,让彼此心中都在那小段距离中仔细保存心底的一份神秘。

但是,朋友,我只需一点点的距离,而不愿让距离成为遗憾。只愿多年以后,你不要把所有经历的沧桑写在脸上,而把似曾相识的感觉洋溢,使我在茫茫人海中一眼把你认出,可以轻易地找回那笔一直藏于心底的财富,让极短的距离找到美好,灿烂,一起去听少年梦中花开的声音。

就让我们并肩而坐,仔细倾听,听!花开了„„

点评: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由花开花开的声音的美妙联想到美的特点――距离美,从而感悟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保持那点距离,这样,友谊才会持久,人生也就会更美好。“朋友只在于理解,而不在于了解”,作者大感悟可谓深刻了!文章语言细腻而生动,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显示了扎实的语言功底。

上一篇:项羽暴行和刘邦对比下一篇:感悟幸福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