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3-02-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可以说眼科病人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 普遍的病人都不能正常的获取外界信息, 同时长期的生活在恐惧当中, 所以在对眼科病人进行护理的时候一定要实行心理护理, 这对患者康复病情有着促进作用[1]。心理护理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作, 其不是空洞、抽象的书面理论, 也不同于寻常的说教, 而是在护理过程中灵活的运用心理科学, 从而疏导病人的不良情绪[2]。为了探讨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当中的应用价值, 该次研究选取该院在2008年7月—2010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70例眼科患者, 在对其进行护理过程中应用了心理护理, 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详细报道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的眼科患者一共有70例, 随机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35例。对照组:男19例, 女16例, 年龄在10~67岁之间, 平均年龄是39岁, 青光眼的有11例, 白内障的有15例, 视网膜脱离的有9例, 文化程度是研究生的有1例, 大专大本的有12例, 初中高中的有14例, 文盲及小学的有8例;观察组:男14例, 女21例, 年龄在13~71岁之间, 平均年龄是42岁, 青光眼的有16例, 白内障的有11例, 视网膜脱离的有8例, 文化程度是研究生的有2例, 大专大本的有15例, 初中高中的有15例, 文盲及小学的有3例。

1.2 方法

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

观察组3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对待患者要热情, 尽可能的帮助患者能够熟悉住院的环境, 说话的语气要和蔼、亲切, 表达出自己对患者的关心和尊重[1], 对于一些行动不方便的患者要耐心、细心的引导, 帮助患者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避免患者产生寂寞、孤独、焦虑等一些不良情绪。眼科患者通常都担心手术效果如何、术后能否适应正常生活、做完手术会不会产生一些并发症这些问题, 那么如果没有解决好患者所担忧的问题, 患者也就很容易产生一些忧虑、紧张情绪, 对此我们要耐心的聆听患者所提出的问题, 然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 让患者能了解到手术治疗的基本原理, 告诉患者进行手术是安全可靠的, 也是治疗疾病的一个必要手段, 从而让患者能够保持好健康、良好的心态, 这样患者也就更有信心战胜疾病, 最终也就促进了病情康复。

沟通交流:患者与护士之间的关系是很重要的, 因为作为患者来说身体本来就不健康, 而且又来到了新的环境, 那这也就难免会产生孤独、焦虑感觉, 而且也不会很快适应周围的事物。对此, 护士在进行护理的时候就要以家人的角色来和患者进行沟通, 询问患者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 这样也就渐渐的消除了患者来到新环境所产生的恐惧感, 这时也会对护理人员给予更多信任, 从而配合护理工作。

1.3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数据进行分析, 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以后, 对其资料使用统计学处理以后得出:对照组的治愈患者有21例, 其治愈率是60%;观察组的治愈患者有30例, 其治愈率是85.71%。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效果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和观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对于青光眼患者的心理护理:对于处在最佳治疗状态的患者, 护理人员要取得信任, 然后在和患者交流的时候要积极乐观, 从而调动起患者的积极情绪。普遍患有青光眼的都是中老年人, 此类患者的体质比较弱[2], 而且也缺乏相关的科学知识, 因此也就会出现恐惧心理。那我们在进行护理的时候就要明确的告诉患者手术治疗的如果如何, 从而让患者进一步了解青光眼手术知识, 这样患者才会积极配合治疗。在对患者进行知识讲解的时候, 可以请来实施过此手术的患者来和病人进行交流, 这样也就加强了患者的信任感。对于眼科患者来说是极其渴望光明的, 那么护理人员就要告诉患者在手术结束后眼压控制会在正常的范围内, 不会再出现失明或视力下降这样的问题, 那么此时患者抵抗疾病的信心会更加强烈, 从而利于手术治疗效果。一般的患者在对其进行心理护理以后都会积极的配合手术工作, 但是有一部分患者还是有疑虑, 那这也就为治疗、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对此我们就要向患者正确的解释出现术后反应的原因, 告诉患者这不代表手术失败, 而是必然、常见的, 尽量的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3,4]。

对于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心理护理:在进行手术之前护理人员要充分了解每一位患者的心个性,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鼓励和安慰患者, 消除患者的顾虑, 舒解患者紧张情绪。在手术结束以后要以亲切和蔼的语言告知患者手术己顺利完成, 需卧床休息, 不能做头部运动, 也不能用力的咳嗽、排便、高声说笑, 这样可以避免晶状体脱位及伤囗裂开, 同时向患者传授正确的术后眼恢复方法, 从而保证手术效果。在饮食方面, 患者要多吃一些易消化、高纤维的食物。在环境方面我们也要予以重视, 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到患者心理, 比如说室内的光线不能过强, 灯光要柔和, 不要有噪音, 如果有不良光线刺激, 那么就会让患者产生焦躁不安的情绪, 如果有太多噪音, 那么患者得不到休息也不利于疾病康复, 同时控制好家属的探望时间、次数, 保证患者能有一个舒适、安静的疗养环境。

根据本次的研究发现, 在对眼科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如果应用上心理护理, 那么可以加快患者病情康复, 同时也能得到患者的配合从而顺利进行护理工作, 因此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过程中很有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70例眼科患者随机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的方式,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上心理护理, 然后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如何。结果 两组经过分别护理以后, 对照组治愈率是60%, 观察组治愈率是85.71%, 相比之下观察组所采用的护理方法更有效果。结论 在眼科护理中实行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也减少了医患纠纷的产生, 在眼科护理上很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心理护理,眼科,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晓芳.新理念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特殊意义[J].延安大学学报 (医学科学版) , 2009, 7 (4) :152-153.

[2] 江玉芬.白内障合并青光眼联合手术前的心理护理[J].实用临床医学, 2009, 10 (3) :116, 118.

[3] 林文莹.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15) :210-211.

[4] 陈海燕.浅谈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作用[J].医药前沿, 2012, 2 (6) :232-232.

上一篇: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刍议下一篇:溶血样本对肝功能检验准确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