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渗透地方音乐文化的实践探究——以《编花篮》教学为例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教育对于学生的兴趣培养和基础塑造具有重要的作用, 所以狠抓小学教育中各个学科的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小学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本文认为音乐教育不仅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的乐理知识, 使其能够获得音乐审美和鉴赏能力, 更要做好音乐文化的渗透工作, 因为音乐文化的教化作用在现实中是十分突出的。从教学实践分析来看, 教学中会涉及一些地方文化比较显著的音乐作品, 分析作品特色, 了解其文化内涵, 这可以更好的将音乐所代表的地方文化在教育实践中进行渗透。

一、《编花篮》分析

《编花篮》是一首河南地方特色特别明显歌谣, 从这首简单的歌谣中可以领略中原文化的魅力。首先是这首歌谣的旋律骨干音使用的是调式五度音, 在偏音的运用上具有明显的中原音乐色彩。其次是这首歌谣对河南语言文化特色做了集中的体现, 主要集中在“腔”上。总体来讲, 《编花篮》作为表现河南地方文化的音乐作品, 具有浓郁的河南韵味。正是因为其地方音乐文化特点突出, 所以在小学音乐教育中, 体现地区音乐文化的教材均会将《编花篮》作为主要的内容。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地方文化音乐渗透的必要性

小学音乐教育中地方音乐文化渗透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学生具备较为全面的音乐素养, 而素养中最为核心的内容便是文化的理解与掌握, 地方音乐文化是音乐文化的具象性体现, 对深入的理解和解析音乐的美丽具有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音乐教育实践中, 强调地方音乐文化的渗透十分必要。第二是小学音乐教育对于学生的音乐基础培养和兴趣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不同的地方音乐文化会表现出不同的魅力, 这种魅力会让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浓度增加, 这更有利于音乐教育的开展。所以说渗透地方音乐文化有其必要性。简言之, 音乐地方文化作为音乐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做好渗透可以保证教育的效果。

三、小学音乐课地方音乐文化渗透的措施

在小学音乐课地方文化渗透的具体教学中, 具体的教学渗透要达到预期的效果, 需要对教学做具体的设计, 这样, 教学开展的整体性效果会更加的显著。以下是地方音乐文化渗透的具体措施分析。

1. 做好铺垫, 导入作品

在小学音乐课中做地方音乐文化渗透, 首先是需要做好铺垫, 然后倒入地方音乐文化的代表性作品。《编花篮》是河南音乐文化的代表性作品, 无论是腔调还是语言都极具河南地域文化特色, 但是在做具体教学的时候, 如何开门见山的分析作品, 教学效果肯定会弱化。所以在具体教学实施的时候, 老师可选择几首比较一般的音乐作品, 先进行这些作品的欣赏, 在欣赏之后再欣赏《编花篮》, 因为和一般作品相比, 《编花篮》的腔调和语言与众不同, 所以学生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样, 学生的注意力会迅速的集中到《编花篮》这首作品上。老师乘势开始进行《编花篮》的相关教学, 这样, 教学的基础效果会得到加强。

2. 欣赏作品, 分析特色

在地方音乐文化渗透的具体教学中, 第二项重要的内容是做作品的分析, 明确其特色。就《编花篮》的具体教学来看, 老师可以让同学做分组的欣赏和讨论, 总结这首音乐作品的具体特色。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特色, 老师可以让学生将《编花篮》和一般音乐作品做对比, 这样, 特色总结会愈加的明显。当然, 学生因为自身的理论知识有限, 所以在总结的时候难免会发生遗漏, 所以在分组总结完事后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做交流, 并对学生的具体交流做总结和分析, 这样, 学生对于《编花篮》的特色掌握会更加的准确。

3. 总结作品文化内涵, 深入理解

在地方音乐渗透的具体教学中, 第三项重要的措施是总结作品文化内涵, 深入理解。通过特色的总结, 学生对于《编花篮》的具体特点有了准确的掌握, 老师乘机可以提出“为什么会有此特点?”的问题, 通过学生的思考将答案引向文化, 这样, 音乐教育到文化探讨的过渡可以实现。通过老师的教育, 学生们理解了具体音乐特点形成的背景以及环境, 对音乐特色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也有清晰的掌握, 这样, 学生的音乐课堂学习, 不仅学习的音乐作品, 更理解了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音乐文化渗透的目的全面实现。简言之, 《编花篮》的内涵理解让学生们对河南文化的掌握更加的清楚。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小学音乐课的具体教学中, 重视地方音乐文化的具体渗入这会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对文化的理解, 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具体素养意义巨大。本文以《编花篮》为例作具体的地方音乐文化渗透教学实践分析, 旨在为实践教学提供指导。

摘要:在素质教育推行的大背景下, 音乐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老师和学生对音乐学习的重视程度也有了显著的提升。具体分析音乐教育实践发现音乐教育的具体效果提升不仅要强化大纲音乐教育的共性, 更要强调地区音乐教育的差异性, 这样, 音乐教育中的文化渗透多元化目标会更容易达成。基于此, 本文以《编花篮》为例对小学音乐课渗透地方音乐文化的实践做具体分析, 旨在为音乐教育实践活动提供指导。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渗透,地方音乐文化,《编花篮》

参考文献

[1] 崔世合.高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地方民歌实践性教育的研究[J].教育科学:全文版, 2016 (10) :00163.

[2] 丁丽.多元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与研究[J].教育艺术, 2017 (6) :32.

[3] 毕华玲.多元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与研究[J].北方音乐, 2017, 37 (13) :180.

[4] 郭晓会.《音乐基础》课渗透山西民间音乐的调查与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 2016 (6) :89.

上一篇:西班牙柑橘产业下一篇:新课改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少教多学”凸显学生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