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流失流程

2022-07-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医疗废物流失流程

医疗废物泄露流失应急预案

***医院

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

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

一、 为保证医疗废物的安全有效管理,避免因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造成环境污染危害公众健康,制定本预案。

二、负责医疗废物收集运送的工人应按照中心有关医疗废物管理规定分类收集医疗废物,并使用专用工具运送医疗废物。

三、如运送过程中发生医疗废物大量溢出、散落(如运送工具翻到、工作受伤)等严重事件时,应报告及时中心办公室,同时请求中心保卫人员在受污染地区设立隔离区,禁止行人通过,避免污染物扩散和对行人造成伤害。对溢出、散落的医疗废物迅速收集、清理和消毒处理。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处理时,消毒人员从污染最轻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四、清理人员在进行清理工作时须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靴子等防护用品,清理工作结束后,用具和防护用品均须进行消毒处理。

五、如果在操作中,清理人员的身体(皮肤)不慎受到污染,应就近清洁,用水冲洗受污染部位,如不慎受伤,应及时处理。

六、中心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到现场协助处理,并调查事故原因,形成书面报告,递交给中心负责医疗废物工作的主管领导。

七、医疗废物暂存点发生医疗废物丢失时,应逐级向中心管理办公室、中心主管领导报告,尽可能追回丢失的医疗废物,如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按上述第五条进行相应处理,并及时向卫生局、环保局报告。

八、因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治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立即向卫生局、环保局报告。

九、因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有可能发生时,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规定进行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二O一一年一月二十日

第2篇: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

莲湖区北院门庙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

发生应急处理预案

为有效地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管理

成立中心医疗废物管理组织: 组 长:马侃学 中心主任 副组长:杨 军 中心副主任

成 员:王蕊萍 付红莉 郝 敏 范 炜 许 梅

二、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均有义务监督医疗废物的管理,当发现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应立即上报中心办公室、医疗质量管理负责人、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中心应在48小时内上报莲湖区卫生局及区疾控有关上级主管部门。

三、中心因发生医疗废物处理不当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要对患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2小时内向莲湖区卫生局、区疾控主管部门报告。

四、并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并逐级上报。

五、因医疗废物处理不当导致传染及传播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六、当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按照以下要求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1、 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2、组织有关人员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处理;

3、 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应当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它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4、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5、 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6、 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进行工作。处理工作结束后,应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发生。

七、对引起事件的责任人应追究其法律责任。

2015年1月10日 莲湖区北院门庙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废应急处置模拟演练方案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6月9日下午15时,控感办和传染病管理专干在中心医疗废弃物暂存处组织了一次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应急演练。

第一部分

应急反应体系

时间:6月9日下午15:00-15:20 地点:莲湖区北院门庙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人员:中心主任:马侃学

传染科专干: 范 炜

医院感染管理专干: 郝 敏

调查组: 付红利、 许 梅 消毒组: 杨社祖 、张 洁

后勤组: 钱新妤、 李 磊 物资准备:

物品:

(1)医用工作服和工作帽、隔离服、口罩、乳胶手套、胶靴、防护眼镜。

(2)携带过氧乙酸、氯消毒剂泡腾片。 (3)携带常量喷雾器1台,消毒剂适量。 (4)携带记录笔。

(5)防护袋,存放防护用品。

第二部分

医疗废物泄露、扩散应急处理

第一场景:评估医废泄露、扩散的时间、地点、种类、数量以及危害性。 时间:15:30—15:45 地点:莲湖区北院门庙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内容:

1、保护现场:做好自身防护措施、保护现场等待调查处理。

2、逐级上报:报告护士长(中心院感专干)、医务科、办公室、中心主任。 第二场景: 时间:15:46—16:00 地点:莲湖区北院门庙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内容:消毒并封锁现场

消毒人员对医废暂存现场进行封锁、消毒液喷洒、并确定泄露、扩散的种类及数量。 第三场景:

时间:16:05—16:50 地点;莲湖区北院门庙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内容: 查找原因 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作处理。

——中心领导马侃学强调情况,要求消毒组成员做好防护。 ——调查组各成员向中心主任报告,并提出整改、备案等。

院感办 2015年6月5日

第3篇: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

XXX医院

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应急处理预案 为有效地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管理

成立医院医疗废物管理组织: 组 长: 成 员:

二、医院全体工作人员均有义务监督医疗废物的管理,当发现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应立即上报中心办公室、医疗质量管理负责人、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医院应在48小时内上报XXX市卫生局及疾控有关上级主管部门。

三、因发生医疗废物处理不当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要对患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2小时内向市卫生局、疾控主管部门报告。

四、并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并逐级上报。

五、因医疗废物处理不当导致传染及传播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六、当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按照以下要求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1、 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2、组织有关人员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处理;

3、 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应当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它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4、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5、 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6、 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进行工作。处理工作结束后,应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发生。

七、对引起事件的责任人应追究其法律责任。

2017年1月10日

医废应急处置模拟演练方案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等意外事故的发生,2017年 1月15日下午15时,控感办在医院医疗废弃物暂存处组织了一次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应急演练。

第一部分

应急反应体系

时间:1月15日下午15:00-15:20 地点:

人员:医院感染管理专干:

调查组: 消毒组: 后勤组: 物资准备:

物品:

(1)医用工作服和工作帽、隔离服、口罩、乳胶手套、胶靴、防护眼镜。

(2)携带过氧乙酸、氯消毒剂泡腾片。 (3)携带常量喷雾器1台,消毒剂适量。 (4)携带记录笔。

(5)防护袋,存放防护用品。

第二部分

医疗废物泄露、扩散应急处理

第一场景:评估医废泄露、扩散的时间、地点、种类、数量以及危害性。

时间:15:30—15:45 地点: 内容:

1、保护现场:做好自身防护措施、保护现场等待调查处理。

2、逐级上报:报告护士长(院感专干)、医务科、办公室。 第二场景: 时间:15:46—16:00 地点:

内容:消毒并封锁现场

消毒人员对医废暂存现场进行封锁、消毒液喷洒、并确定泄露、扩散的种类及数量。 第三场景: 时间:16:05—16:50 地点: 内容: 查找原因

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作处理。

——医院领导 强调情况,要求消毒组成员做好防护。 ——调查组各成员向中心主任报告,并提出整改、备案等。

院感办 2017年1月16日

第4篇: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应急方案

1、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2、由分管领导组织总务科、院感科和相关人员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3、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应当尽可能减少对病员、医务人员、其它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4、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做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大污染。

5、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应从轻污染区向严重污染区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进行消毒。

6、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安全防护后再进行工作。

7、如果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后应在48小时内向所在的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应当将调查结果向所在地的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5篇: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应急预案

一、为保证医疗废物的安全有效管理,避免因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造成环境污染危害公众健康,制定本预案。

二、负责医疗废物收集运送的工人应按照诊所有关医疗废物管理规定分类收集医疗废物,并使用专用的运送车辆密闭运送医疗废物。

三、如运送过程中发生医疗废物大量溢出、散落如运送车倾翻、工人受伤等严重事件时,请医院保卫人员在受污染地区设立隔离区,禁止其他车辆和行人穿过,避免污染物扩散和对行人造成伤害。

四、接到报告后,应到现场处理,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并调查事故原因,形成书面报告,递交给负诊所责医疗废物工作的主管领导。

五、现场后指导对溢出、散落的医疗废物迅速进行收集、清理和消毒处理。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六、清理人员在进行清理工作时须穿戴防护服、手套、 口罩、靴子等防护用品,清理工作结束后,用具和防护用品均须进行消毒处理。

七、如果在操作中,清理人员的身体(皮肤)不慎受到污染,应就近清洁,用水冲洗受污染部位,如不慎受伤,应及时到最近的诊疗室处理。

八、医疗废物暂存点发生医疗废物丢失时,应逐级向主管领导报告,并尽可能追回丢失的医疗废物;如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 按上述第三条做好相应处理,并在 48 小时内向海口市卫生局和海口市环保局报告。

九、因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导致 1 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 12 小时内向海口市卫生局和海口市环保局报告,同时采取相应的医疗救助并按第三条要求进行现场清理、清洁和消毒等紧急处理措施。

十、因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 意外事故导致3人以上死亡或者 10 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 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2小时内向海口市卫生局和海口市环保局报告,同时采取相应的医疗救助并参照上述第三点进行现场清理、清洁和消毒等紧急处理措施。

十一、因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导致传染病传播事故, 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 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 及有关规定报告, 并采取相应措施。 医疗废物监控人员职责

一、负责指导、检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及医院处置过程中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

二、负责指导、检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及医院内处置过程中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

三、负责组织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和报告工作。

四、负责组织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培训工作。

五、负责有关医疗废物登记、报告和档案资料的管理。

六、负责及时分析和处理医疗废物管理中的其它问题。 医疗废物暂存处清洁消毒制度

1、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2、对使用后的医疗废物运送工具及时进行消毒和清洗。

3、运送工具使用后应当在存储地点及时进行消毒和清洗。

4、暂存处运送工具使用后应用0.5%过氧乙酸进行喷雾消毒。

5、消毒后应进行消毒登记。

6、医疗废物暂存处发生环境污染,应立即进行消毒、清洗处理。

医疗污水处理管理制度

1、污水处理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关于《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的要求执行。

2、医院污水处理设施的操作人员应该培训并健全岗位操作规程及相应的规章制度。

3、医院污水采用二级处理流程,氯消毒工艺流程。严格按照加氯池内水容量,计算氯量,保证氯、水充分接触一定时间后方能排放,使处理后的污水经防疫站化验合格,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4、污水处理站应有必要的计量、安全及报警等装置。

5、做好日常监测工作,污水处理的生物监测总余氯应每日监测,粪大肠菌每月一次。每日测定水质,水量、并做好记录。

6、服从环保、防疫部门管理指导,协助采样检验。

7、工作人员应当注重个人卫生,应配备有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清洗的设施(洗手 液、温水),而且应对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卫生方面的知识培训。 医疗污水处理应急预案

为有效的预防及时控制和清除医疗污水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管理,成立医院医疗污水废物管理组织 组

长:王宗喜

副组长:李小艳

符丹花

二、医疗污水废物监督管理部门:西医内科

三、医院全体工作人员均有义务监督医疗污水废物的管理,当发现医疗污水废物流失、泄露、扩散时,应立即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或分管院长,下班时间报行政总值班,医院应在48小时内上报卫生局和环保局等有关上级部门。

四、医院发生医疗污水废物管理不当,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患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24小时内向卫生局、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并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并逐级上报。

五、发生医疗污水废物导致传染及传播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六、当发生医疗污水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按照以下要求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1、确定流失、泄露、扩散的医疗污水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2、组织有关人员对发生污水医疗污水废物泄露、扩散的现场处理。

3、对被医疗污水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应当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他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4、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5、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6、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再进行工作,处理工作结束后,应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发生。

7、对引起事件的责任人应追究其法律责任。

医疗污水处理流程

医疗机构污水中含有一些特殊的污染物,如药物、消毒剂、诊断用剂、洗涤剂,以及大量病原性微生物、寄生虫卵及各种病毒,如蛔虫孵、肝炎病毒、结核菌和痢疾菌等。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相比,它具有水量水,污染力强的特点。如任其排放,必须会污染水源,传播疾病。

医疗污水处理流程

医疗废物处理工作人员职责

1、严格遵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认真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防止医疗废物传播疾病。

2、参加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掌握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

3、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进行袋装化,并有警示标识,实行日产日清。

4、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5、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立即采取减少危害的紧急处理措施,同时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

6、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容器、场所,每周消毒、清洁至少一次。

7、禁止任何科室和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

8、做好个人防护,防止锐器损伤。 污水处理人员职责

一、坚守工作岗位,严格交接班制度。

二、忠于职守,讲求职业道德,保证污水处理和达标排放质量,切实、认真做好定期抽样化验。

三、认真做好污水处理登记,按规定每月向有关上级单位报 告污水处理情况,并送上原始记录和有关报表。

四、严格操作规程,爱护、保养好设备,使设备正常运转。

五、爱护污水处理站的一切设施和设备,防止丢失和损坏,并注意经常检查、保养。

六、禁止非污水处理人员进入污水处理站。

七、搞好清洁卫生,经常保持站内外整洁。

八、随时接受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的抽查或检查。

第6篇: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应急预案

XX医院

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应急预案

为科学、规范、有序、有效地加强医疗废物管理,严格执行国务院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规,做好应对可能出现的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尽最大努力减少损失和危害,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根据事件的性质及严重程度决定启动应急处理预案,医疗废物处置应急小组负责对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二、医疗废物处置应急小组

长:院长

副组长:副院长

员:院感科、医务科、护理部、疾病控制科、预防保健科、行政科、保卫科、院办公室等部门负责人

三、报告制度

1、无论任何人、任何部门发生或发现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必须立即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接到通知后立即报告应急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启动本预案。

2、感染管理科应在48小时内向区卫生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保局等部门报告。调查处理结束后,必须将调查处理的结果向医疗废物处置应急小组、卫生局等部门进行书面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其简要经过;(2)泄露、散落医疗废物的类别及数量、受污染的原因及医疗废物产生的科室;(3)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已造成的危害和潜在影响;(4)已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和处理结果。

四、应急处理程序

1、无论任何人、任何部门发生或发现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必须立即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人员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确定流失、泄露、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的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2、感染管理科根据情况向院医疗废物处置应急小组组长报告。组织有关人员尽快对发生医疗废物泄露、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3、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要尽量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及现场其他人员和环境的影响。

4、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露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其他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污染区,以防扩大污染。

5、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6、工作人员在进行清理时必须穿防护服、戴手套和口罩、穿靴子等防护用品,清理工作结束后,用具和防护用品均须进行消毒处理。

7、清理人员对泄露、溢出、散落的医疗废物迅速进行收集、清理和消毒处理。对于液体溢出物采用木屑等吸附材料吸收处理。对污染的现场地面用1000-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擦地消毒和清洁处理,

8、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万一被医疗废物污染或刺伤时,应立即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必要时接受医护技术救治,进行体格检查,防治传染疾病。

9、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在48小时内向区卫生局、疾病防控中心、环保局等部门报告。事故处理完毕之后,要写出书面报告。

五、应急响应

医疗废物处置应急小组人员为全天候准备,建立有效的通讯网络,听从组长(或副组长)调遣,随时准备应对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

六、本预案自XX年X月X日起施行。

附件1:北京康复中心医疗废物处置应急小组名单

上一篇:国家免费孕前体检项目下一篇:安全意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