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天气与天气影响

2023-02-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雾霾天气与天气影响

雾霾天气对经济产生的现实影响

引言:从最近几年的天气状况来看,雾霾天气的增多不但给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同时也影响了一些企业的正常生产。从雾霾产生的原因来看,工业污染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要想从根本上消除雾霾天气,就要从优化工业结构入手,减少或关停重度污染企业,合理布局工矿企业,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减少雾霾天气。从最近几次爆发的大规模雾霾天气来看,雾霾天气对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如果不能对雾霾天气的成因有正确的判断,将无法消除雾霾对经济的制约。为此,我们应正确分析雾霾天气对经济产生的现实影响,达到治理雾霾、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工矿企业对环境的污染也在加剧,雾霾天气的产生就是环境污染带来的恶果。从雾霾的形成原因来看,雾霾主要是由工业排放、民用排放和汽车尾气排放等几个方面组成的,要想有效减少甚至消除雾霾天气就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加强环境治理效果。从目前雾霾的出现来看,雾霾天气对社会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对经济产生了现实影响。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应正确分析雾霾天气对经济产生的影响,从优化产业结构的角度出发,制定具体的雾霾治理方案,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雾霾天气的概念及形成原因分析

霾也叫雾霾,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或灰霾,霾的厚度比较厚,可达1-3公里左右。霾与雾、云不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从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2微米左右,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雾霾的形成原因可以总结为;

第一,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等这些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量大,是造成此次空气严重污染的根本原因。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臭氧等。在一些地区,尤其是大城市,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建筑施工、冬季取暖烧煤等排放的有害物质难以扩散,导致空气质量显著下降。从城市发展来看,城市规模的扩大不但使城市人口数量猛增,同时机动车数量、工矿企业数量和城市基础设施数量也出现了大幅增加,对城市的空气造成了严重影响。机动车数量的增加和工矿企业数量的增加,都增加了废气的排放,对城市空气造成了严重污染,使城市空气处于重度污染状态。在这一情况下,一旦遇到大雾天气或者其他恶劣天气,就容易产生雾霾,给居民出行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从目前城市雾霾的产生来看,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和冬季取暖是雾霾产生的主要原因,对此我们应有准确的认识。

第二,扩散条件不利。近期极端不利的污染扩散条件是形成本次污染过程的直接原因。一是这些地区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低;二是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风力较小,大气层比较稳定;三是天空晴朗少云,有利于夜间的辐射降温,使得近地面原本湿度比较高的空气饱和凝结形成雾。从雾霾的形成过程来看,缺少大风天气是导致雾霾形成的主要原因。没有大风天气将雾气吹散,城市上空的污浊空气来不及交换排走,在特定情况下就容易形成雾霾,其中的颗粒可以被认定为烟尘等污染物,会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严重损伤,同时也给城市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从最近几年的雾霾来看,雾霾的形成主要以雾为载体,污染物借助雾这个载体附着在雾上面,加重了雾中水滴的重量,一旦遇到扩散不利的情况,很容易形成重度雾霾。因此,在雾霾原因分析过程中,扩散条件不利是重要原因。

第三,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叠加。PM2.5是比PM10更小的细颗粒物,它的一次生成,基本来源于工业排放和面源污染。建設项目增多,也是造成PM2.5浓度居高不下的原因。另外,PM2.5污染区域性以及相关联区域污染传输,也是形成本次重污染的重要因素。在目前城市空气污染中,PM2.5是主要的污染指标,空气中的颗粒物数量较过去有了显著增加,使得雾霾的危害性进一步增加。在城市空气循环中,随着大气流通,城市间的空气污染会逐渐流动,由本地污染变成区域污染。同时,受到大气环流的影响,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会产生叠加,在城市上空形成污染云团,一旦遇到大雾,就会与大雾附着在一起形成雾霾天气,对城市空气造成严重污染。所以,在城市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中,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叠加是形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对此我们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雾霾天气的具体影响和危害

从雾霾天气的形成来看,雾霾天气除了具有较强的毒性之外,对生产生活等多个领域都造成了严重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交通运输影响

因大雾天气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最为常见,高速公路、民航机场因强浓雾的出现而实施封路和停班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甚至还造成恶性交通事故。在雾霾天气下,交通运输受到的影响最大。首先,雾霾天气出现之后,航空、铁路、公路运输都受到了严重影响,能见度低使得航班停运,铁路延误,高速公路封闭,给运输业造成了严重打击,许多对运输时限有较高的要求的行业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交通运输有自身的时效性要求,受到雾霾影响而滞留的民航、铁路和公路旅客,会给机场、火车站和汽车站带来较大的压力,不但无法实现快速运送人流的目的,同时影响了机场、火车站和汽车站的正常秩序,使机场、火车站和汽车站面临严重的工作压力。在雾霾天气下,交通事故的发生频次和数量也较正常天气有大幅增加,给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损失。所以,我们应对雾霾天气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有正确全面的认识,在雾霾天气下制定科学合理的交通运输方案,降低雾霾天气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保障交通运输安全。

2、电力设施影响

大雾也是导致电力供应而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线路输电过程中,吊瓶、瓷瓶等绝缘设备表面若附有大量雾滴则会大大降低绝缘的性能和安全系数。

从最近几年的雾霾天气来看,不但对城市供电设施产生了严重影响,对长距离输电线路也造成了严重危害。通过对输电线路了解后发现,雾霾天气对输电线路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雾霾中的水滴和颗粒物容易附着在输电线路上,危害输电安全性。由于雾霾主要是由水滴和颗粒物组成的,因此在雾霾中的输电线路上的水滴和颗粒物必然增多,会给输电线路的安全性造成严重影响,不利于电力传输。

(2)雾霾中的水滴和颗粒物会增加输电线路质量,对输电效果产生影响。由于雾霾中的水滴和颗粒物会附着在输电线路上,因此会加重输电线路的质量,使输电线路的下垂度增加,加重输电线路支架的负担,存在安全隐患。

(3)雾霾中的水滴和颗粒物会减弱输电线路的绝缘性,使其绝缘性变差

对于输电线路来讲,水滴和颗粒物的增多会使输电线路处于潮湿状态,难以保持理想的绝缘性,使输电线路的绝缘性变差,影响整体输电效果。

3、农业生产影响

雾天对于农业生产同样有着危害,其主要表现:农作物光合作用减弱,光照

时间减少。在农业生产中,光合作用是保证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雾霾天气的出现遮蔽了阳光,使阳关难以直射植物,使农作物的日照时间缩短,难以保证充足的日照量,严重时会造成农作物减产。从目前雾霾天气的出现来看,由于雾霾中的颗粒物含有毒素,不但对城市居民的呼吸系统产生危害,也给农作物带来了现实影响,使农作物难以取得丰产丰收的效果。在我国容易爆发雾霾天气的地方,农作物产量普遍要低于气候正常地区的产量。所以,对于农业生产而言,雾霾天气对农业生产产生了严重影响,不但使农作物减产,还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所以,对于农业生产而言,我们要正确认识到雾霾天气造成的影响,应在雾霾天氣下,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降低雾霾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保证农业生产能够在产量上和作物生长上满足实际要求,做到不因为雾霾而减产,促进农业生产需要,全面消除雾霾影响。

三、雾霾天气对经济产生的现实影响

从上述分析可知,雾霾天气对交通运输、电力设施和农业生产产生了重要影响,如果及时解决雾霾问题,将会产生更大危害。在这些危害之外,雾霾天气还对经济产生的了现实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雾霾天气的产生倒逼工业产业结构调整

从雾霾天气产生原因来看,工业污染是主要原因。在我国工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工业增速的加快却成为了雾霾天气的诱因,使工业发展成果大打折扣。从目前我国工业产业结构来看,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数量依然很多,对环境的危害也较大,如果正确处理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成为了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在这雾霾天气的现实影响下,只有进行合理的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关停重度污染企业,加强工业企业的环境治理和改造,才能达到改善空气质量,消除雾霾天气的目的。所以,雾霾天气的产生倒逼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使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同时对我国的工业结构布局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我们应对雾霾天气对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有正确认识。

2、雾霾天气的出现,使绿色环保经济成为主要发展理念

雾霾天气的出现,无论是给决策者还是给普通居民都好好上了一课。如果还是按照原来的思路发展传统工业,最终的结局是短期的效益却带来了长期的隐患,以破坏环境为基础的破坏性发展手段和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我国的经济发展。通过对国外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后发现,绿色环保经济应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理念,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转变发展思路,必须从过去的高投入高产出高消耗的思维中转变过来,利用环保经济理念,确立现代化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思路,满足国家发展要求,努力改善环境、保护环境,最终达到消除雾霾天气的目的。为此,我们应从雾霾天气的出现,引发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积极建立绿色环保经济理念,保证绿色环境经济发展取得实效。

3、雾霾天气的产生,使经济发展在目标和内容上都发生了变化

雾霾天气的出现,使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已经彻底行不通了。从我国的经济发展实际来看,雾霾天气的出现,使经济发展在目标和内容上都要发生变化。首先,在经济发展目标上,我们要确立明确的绿色环保发展目标,将环境保护写到经济发展目标中,保证经济发展目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其次,在经济发展内容上,我们应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机制和体系,保证经济发展中能够合理考虑环境保护因素,正确运用环境保护手段,提升环境保护能力,使经济发展符合环境保护需求,最终达到减少雾霾天气及治理雾霾天气的目的。

4、雾霾天气的出现,成为了加快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都是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为辅的发展模式为主的。这一发展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是随着雾霾天气的出现,曾经的优势及发展效果已经被恶劣的天气所取代,经济转型的呼声越来越高。从经济发展实际来看,绿色环保经济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理念,考虑到我国实际国情以及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只有经济转型,改变传统的重工业为主的发展思路,积极发展轻工业,努力发展低碳环保的高科技企业,增加环境保护投入,做到加快经济转型,才能够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从而减少雾霾天气,加快经济发展。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雾霾天气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交通运输、电力设施和农业生产等方面。同时,雾霾天气对经济的影响更加深刻,不但对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经济发展理念产生了具体影响,还对经济发展目标和内容以及经济转型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我们要对雾霾天气产生的影响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应正确分析雾霾天气对经济产生的现实影响,做到根据雾霾天气产生的影响制定具体的措施和发展思路,保证经济快速发展,达到有效治理雾霾天气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晓明.环保牵手发展才能冲破雾霾[J].学周刊,2012(5).

[2]赵俊平,李亚军.如何积极有效地防御雾霾天气[J].科学之友,2009(2).

[3]王文林.试论中国灰霾天气的成因、危害及控制治理[J].绿色科技,2013(4).

[4]吴庆梅,张胜军.一次雾霾天气过程的污染影响因子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0(1).

[5]吴兑.大城市区域霾与雾的区别和灰霾天气预警信号发布[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9).

[6]李崇志,于清平,陈彦.霾的判别方法探讨[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9(2).100142

作者:孟德

第2篇:我国雾霾天气气候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根据2013年我国部分城市夏季、秋季、冬季的细颗粒物(PM2.5)质量浓度数据,基于半变异函数理论,利用克里格插值方法对雾霾天气各类主要大气污染物进行空间特征分析,分析夏季、秋季、冬季PM2.5空气质量分指数。结果表明,6—12月,大气中的PM2.5质量分指数与能见度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M2.5空间浓度分布均值差异明显,我国大范围雾霾天气期间,大部分城市PM2.5浓度均严重超标。由结果可知,治理雾霾不能单纯从一方面进行治理,要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关键词:雾霾; PM2.5;空气质量;大气污染

收稿日期:2015-11-0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0771020);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编号:KZZD-EW-08-02);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编号:20150204047SF、201215224、201201080);吉林省高校科技与“十二五”科研规划(编号:吉教科合字[2015]第222号)。

作者简介:刘家福(1975—),男,吉林敦化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遥感与GIS在资源环境、自然灾害等领域应用研究。Tel:(0434)3296005; E-mail:liujiafu750506@126.com。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空气污染问题更加突出,雾霾灾害发生频率不断提高,雾霾灾害治理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环境保护的首要问题,雾霾气候特征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雾霾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1-3]。国内学者在早期研究中对雾霾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及如何区分雾和霾等作过细致分析,相关研究为准确观测和判定雾霾天气提供了重要参考[4-5]。研究表明,雾霾天气能见度恶化主要与细颗粒物(PM2.5)关系较大[6-7],正是由于大量极细微的污染性气溶胶的存在,使得霾天气对人类健康具有极大危害性。在全国范围内,研究重污染城市雾霾天气气候特征、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对于治理雾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用数据是2013年5、6、8、9、11、12月PM2.5监控网收集的实时监控数据(5、6、8、9月记录了76个城市,11、12月记录了114个城市)。采用气象学标准划分季节:夏季(5—6月)、秋季(8—9月)、冬季(11—12月)。采用国家雾霾划分等级标准划分雾霾,分为优、轻度污染、中度污染以及重度污染4个等级。根据全国PM2.5监测网站提供的监测点信息,选取全国范围内各个城市的空氣污染监测点信息获取数据[8-10]。分别收集2013年5—12月以上监测点参与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即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臭氧(O3)、一氧化碳(CO)等物质的空气质量浓度。

1.2方法

通过对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得到2013年5—12月各监测点各类物质的空气质量分指数,并以此为依据采用克里格空间插值法进行分析,通过已知地区的颗粒物浓度得到全国范围内颗粒物浓度空间分布特征。结合空间分布特征,以此来对比颗粒物浓度的区域差异,利用上述地理空间基础数据作为基本统计单元进行环境安全性分析。

1.2.1污染物项目P的空气质量分指数计算

空气质量分指数(AQI)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其数值越大、级别和类别越高、颜色越深,说明空气污染状况越严重,对人体的健康危害也就越大。针对单项污染物,AQI还规定了空气质量分指数[11]。AQI共分为六级,其中一级优,二级良,三级轻度污染,四级中度污染,五级重度污染,六级严重污染。相应的空气污染指数分别划分为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和>300。

IAQIP=(IAQIHI-IAQILO/BPHI-BPLO)×(CP-BPLO)+IAQILO。[JY](1)

式中:IAQIP为污染物项目P的空气质量分指数;CP为污染物项目P的质量浓度值;BPHI为相应地区的空气质量分指数及对应的污染物项目浓度指数表中与CP相近的污染物浓度限值的高位值;BPLO为相应地区的空气质量分指数及对应的污染物项目浓度指数表中与CP相近的污染物浓度限值的低位值;IAQIHI为相应地区的空气质量分指数及对应的污染物项目浓度指数表中与BPHI对应的空气质量分指数;IAQILO为相应地区的空气质量分指数及对应的污染物项目浓度指数表中与BPLO对应的空气质量分指数。

1.2.2半变异函数

选择不同的半变异函数理论模型,经过多次拟合计算机和对比分析,发现指数模型较好地描述了全国PM2.5含量的空间变异规律。半变异函数模型是克里格空间插值的前提条件,同时又受随机性因素的影响,因此是典型的区域化变量[12]。其变异函数的具体形式如下:

[JZ(]r(h)=[JB({]0,h=0C0+C(1-eh2/a2),h>0[JB)]。[JZ)][JY](2)

式中:r(h)为在距离h处的半变异;C0为在距离0处的半变异;C为总基台值,或者表示在a处的半变异。

2雾霾天气气候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1雾霾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基于半变异函数及克里格空间插值方法得到2013年夏季、秋季、冬季主要月份PM2.5含量空间分布图(图1),对影响雾霾天气的PM2.5含量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大气中的PM2.5质量分指数与能见度呈明显负相关关系,在3个季度图(图1)中,华中地区的PM2.5质量分指数集中偏高,华中地区能见度较其他地区偏低。因为大气中的颗粒物较多,能见度降低是霾和雾的共性,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含水量的差异。夏季过渡到秋季,西藏、新疆地区的PM2.5污染加剧,这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沙尘、大风、沙暴等灾害性天气较多,使得大气中的颗粒物质扩散速度放慢,随着颗粒物质的积聚,能见度较低,形成雾霾天气。

[JP2]对全国各城市PM2.5含量进行插值计算,采用半变异函数计算方法进行统计,从图1可以看出,以北京市为中心向周围扩散的城市雾霾情况最为严峻,其PM2.5含量最高。夏季,新疆乌鲁木齐市PM2.5含量由优级变化为重度污染状态,由此可以推断出,夏季新疆地区空气质量急剧下降,可能由于此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由于降水量减少,空气中的颗粒物质无法分解,导致空气尘埃粒子大面积残留,PM2.5含量迅速增加,形成雾霾天气。秋季,全国范围内雾霾均极为严重,随着季节变化,青海省西宁市、甘肃省兰州市等地区的PM2.5含量逐渐降低,然而沿海地區城市PM2.5含量却逐渐增长。冬季,全国范围内空气质量好转,乌鲁木齐地区极为明显,长江中下游地区空气质量也由原来的中度、重度污染转变为优,吉林省长春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受雾霾影响较为明显;在3个季节变化对比中,可以明显看出,以北京市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的华北地区雾霾状况最为严重,而且并没有随着季节变化有所好转,因此应集中治理以北京市为中心的区域范围内的重度污染城市,逐渐

[FK(W36][TPLJF1.tif]

扩大治理范围,逐渐向长江下游和新疆地区蔓延开来。

[JP2]综合3个季度全国范围PM2.5含量分布情况,以北京市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的城市污染状况最为严重,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迁移分布情况来看,北京地区经济开发较为频繁,工厂企业较多,人口迁移量也较高,陕西省西安市、湖北省武汉市、重庆市、[JP3]四川省成都市、吉林省长春市等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区域,人口分布密集,由此可以推断出影响雾霾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水平以及人口分布密度等。

2.2时空变化规律

分析雾霾的时空变化特征有助于了解雾霾产生、发展以及消除规律,同时也可以了解区域性污染对大范围雾霾形成的影响。

由图2可知,9月之前,除了北京市,其他5个城市PM2.5浓度变化幅度均较小;9月之后,6个城市PM2.5浓度均不断增加,长沙市、乌鲁木齐市、重庆市、深圳市PM2.5浓度开始攀升,持续严重超标,9—11月尤其严重,北京市、大连市PM2.5浓度变化幅度较小;11—12月乌鲁木齐市PM2.5浓度下降明显。由此可知,雾霾产生及发展过程具有区域性特征,污染物质的迁移是导致区域污染的重要原因。

[TPLJF2.tif]

2.3雾霾影响因素分析

雾霾天气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污染排放、气象条件2个方面。如果空气中有污染物,就有可能形成霾,但如果此时气象条件为暴风天气或晴空万里,污染物消散速度加快,不会形成霾天气。由于气象条件为不可控因素,因此在治理霾天气的过程中应加强对污染物排放的控制[13-14]。造成雾霾天气的大气气溶胶主要来源于自然排放和人为排放,一段时期内,无论是自然排放还是人为排放,气溶胶颗粒总量大致稳定。目前我国各地都在推广节能减排活动,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逐渐降低,趋于稳定,但机动车越来越多,机动车尾气逐渐成为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虽然目前机动车尾气排放量在大气污染物含量中比例并不是特别高,但是机动车尾气会增加大气氧化性,形成更多二次气溶胶,导致雾霾天气频发[15-16]。一段时间内,形成雾霾天气的控制性因素取决于气象条件。发生雾霾天气时通常伴随着小风、低湿度和强日照;另一方面,城市化发展造成下垫面属性改变,也造成城市大气边界层物理结构发生变化[17]。最新研究发现,农业种植中滥用化肥农药等会加重雾霾。尽管我国耕地面积只占全球的7%,但我国消耗的氮肥量却占全球1/3以上,大量施用氮肥导致我国的土壤、水和空气受到大规模污染,也是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因素;在东北地区,雾霾形成也受秸秆焚烧的影响。

3结论与讨论

[JP2]通过对雾霾天气发生时大气相对湿度、风速、气温等气象特征以及能见度和PM2.5浓度等环境特征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雾霾天气由气象要素和环境要素共同作用形成。我国大范围雾霾天气期间,全国大部分城市PM2.5浓度均严重超标,最大的污染源是交通污染,主要包括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武汉市等经济发达城市,以北京市为中心的区域污染最为严重。治理雾霾不能单纯从一方面进行治理,要采取综合治理措施。首先要从控制污染源入手,淘汰现有的高污染企业及设备,鼓励发展低污染项目及替代产品,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产生。其次要采用先进高效的污染治理设备,加强汽车尾气治理,对拟排放的污染物进行治理,确保达标排放。再次要对排放后的大气污染物进行吸收稳定化治理,防止遇风携带成为二次污染源。

[HS2*2]参考文献:

[1]郝江北. 雾霾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 宏观经济管理,2014,3(3):42-43.

[2]冯博,王雪青. 考虑雾霾效应的京津冀地区能源效率实证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29(10):1-7.

[3]王珊,修天阳,孙扬,等. 1960—2012年西安地区雾霾日数与气候因素变化规律分析[J]. 环境科学学报,2014,34(1):19-26.

[4]吕效谱,成海容,王祖武,等. 中国大范围雾霾期间大气污染特征分析[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8(3):104-110.

[5]张人禾,李强,张若楠.2013年1月中国东部持续性强雾霾天气产生的气象条件分析[J]. 中国科学,2014,44(1):27-36.

[6]王静,牛生杰,许丹,等. 南京一次典型雾霾天气气溶胶光学特性[J]. 中国环境科学,2013,33(2):201-208.

[7]赵秀娟,蒲维维,孟伟,等. 北京地区秋季雾霾天PM2.5污染与气溶胶光学特征分析[J]. 环境科学,2013,34(2):416-423.

[8]孙彧,马振峰,牛涛,等. 最近40年中国雾日数和霾日数的气候变化特征[J]. 气候与环境研究,2013,18(3):397-406.

[9]张桂芹,焦红云,齐鸣,等. 济南市灰霾期大气复合污染特征分析[J].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2,27(1):84-87.

[10]周丽,徐祥德,丁国安,等. 北京地区气溶胶PM2.5粒子浓度的相关因子及其估算模型[J]. 气象学报,2003,61(6):761-768.

[11]詹长根,吴艺,韦淑贞,等. 基于GIS的武汉市AQI时空分布规律研究[J]. 地理空间信息,2014,12(5):62-64.

[12]王广德,过常龄. “Krige”空间内插技术在地理学中的应用[J]. 地理学报,1987,42(4):366-375.

[13]张小曳,孙俊英,王亚强,等. 我国雾-霾成因及其治理的思考[J]. 科学通报,2013,58(13):1178-1187.

[14][JP2]戴永立,陶俊,林泽健,等. 2006—2009年我国超大城市霾天气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J]. 环境科学,2013,34(8):2925-2932.

[15]顾为东.中国雾霾特殊形成机理研究[J]. 宏观经济研究,2014(6):3-7.

[16]张军英,王兴峰.雾霾的产生机理及防治对策措施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38(10):157-159,165.

[17]李艳红,赵彩萍,荆肖军,等. 太原地区灰霾天气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J]. 气候与环境研究,2014,19(2):200-208.

作者:刘家福王鑫全 于茜 杜会石

第3篇:城市居民雾霾天气认知及其对城市旅游目的地选择倾向的影响

[摘要]气候/天气因素是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社会公众对雾霾影响的关注,旅游目的地的空气质量必将对旅游者的出行决策产生深远影响。文章基于旅游目的地选择理论,使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PLS-SEM)方法,实证研究城市居民在雾霾天气影响下的城市旅游地选择倾向。首先从雾霾的健康影响、交通影响和目的地形象影响的认知3个维度进行了讨论。实证发现,城市居民已经普遍对雾霾天气的危害有较高的认知度,雾霾已对城市居民的城市旅游目的地选择倾向产生显著负面影响。研究可为我国气候旅游研究以及城市旅游发展的环境建设提供一定参考。最后,对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作了阐释。

[关键词]雾霾;旅游者认知;旅游者行为;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

[

[文献标识码]A

[

Doi: 10.3 969/j.issn.1002-5006.2015.10.004

引言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影响全球旅游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气候和天气的相关变量,诸如气温、降水、风速、湿度、空气质量和光照时间,均是影响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重要因素。Martin认为气候是旅游的支撑因素、资源因素、区位因素和吸引因素,而气候则以天气形式被旅游者所经历。Day等也指出天气是旅游目的地的一个组成成分,认为天气影响着旅游目的地需求、目的地服务的提供、目的地形象和目的地经济发展,天气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组成成分和一种重要资产,是旅游目的地选择及旅游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类似地,Martín指出气候是旅游发展宏观环境、季节性和旅游活动开展的重要影响环节,气候和天气状况会直接影响旅游者的舒适度感知、身体健康和游客满意度,因此,气候和天气通常也是旅游胜地特有的吸引物。而气候灾难所产生的破坏性更是深刻地影响着旅游产业的脆弱性。已有针对气候变化对旅游目的地选择影响的研究也通常是从上述变量因素人手展开讨论。 笔者注意到,近年来,我国众多城市发生持续性的雾霾天气,并开始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表明,全国平均霾日数为35.9天,为1961年以来最多,中东部地区雾和霾天气多发,华北中南部至江南北部的大部分地区雾和霾日数范围为50~100天,部分地区超过100天。雾霾是个复合词,在气象学上,雾和霾是不同的两种天气现象。空气水平能见度受细微的干尘粒等影响小于10千米时称为霾,受水汽和尘粒形成的云雾滴影响小于1千米时称为雾;由于干气溶胶(霾)和雾滴都能影响空气能见度,并且一天内可以转变角色,所以通常把能见度低于10千米的空气混浊现象称为雾霾天气。有学者指出,雾霾危机对地区旅游业、交通业和公众健康都有严重影响,由于社会媒体对雾霾天气的大力报道以及网络信息的迅速传播,雾霾天气特别是PM2.5(细颗粒物)的危害,对公共健康、交通安全、城市形象负面效应得以广泛传播,但相关的影响研究尚未在旅游学界引起足够的关注。特别是,目前从实证的角度研究雾霾对旅游者目的地选择行为影响的文献还很少见。

当前,我国发生大面积雾霾的重灾区多以社会经济发达的大中型城市为中心,而这些城市在旅游业发展中居于重要的支撑地位,对我国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而旅游业已经成为大多数城市经济发展基础的重要方面。因此,研究雾霾天气对旅游者城市旅游目的地选择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通过人们对雾霾天气对公共健康、交通安全和城市形象的危害或损害的认知,实证雾霾天气对城市居民的城市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影响,进一步丰富气候旅游的相关研究理论。

1 文献述评

1.1 雾霾天气对健康的影响

相关研究指出,空气污染可以引发哮喘、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并对其发病率有显著促进作用。雾霾天气对室外体育锻炼者的呼吸系统更是有显著损伤。郭新彪和魏红英以及陈仁杰和阚海东指出,雾霾天气不仅对人的心肺系统、呼吸系统有显著影响,还对人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以及致癌等有影响。雾霾天气还可以导致心血管病以及其他疾病的敏感体质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率的提升。雾霾天气对儿童、孕妇、婴幼儿、老人等特殊人群的健康影响更大。

气候和旅游紧密相关,已经成为旅游目的地和度假类型选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因素。旅游目的地若存在严重的雾霾天气状况,将会增加人们对出行的健康风险的担忧,必将对旅游者的目的地选择和重游意向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

1.2 雾霾天气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交通是旅游产业链的重要支撑,雾霾天气对人们的安全出行具有严重影响。雾霾天气下,司机的可视距离降低,车辆控制难度增大,容易错判车辆距离,从而导致交通事故率上升。有数据显示,当空气能见度小于500米时,常会引发交通减速、高速公路封闭甚至严重交通事故,比如2011年10月7日,连霍高速安徽萧县境内因大雾发生7起连环车祸,造成至少6死19伤,雾天高速公路的事故率高达平常的10倍。因此,“浓雾”也被称为高速公路的杀手。此外,雾霾天气不可避免会造成航班延误而使旅行存在更大不确定性-。比如2013年1月22日,石家庄机场因雾霾造成进出港百余航班取消或延误。此外,菲律宾飞上海的航班曾经因浦东机场大雾,竟然两次折返回原地,并引起冲突致使中国旅客被扣押。

恶劣天气状况必然影响旅游的到达和旅游活动的开展。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很多大中城市受雾霾天气影响都比较严重,以北京为例,在2011年10月8日-12月7日之间北京城区40%以上的时间大气能见度不足5千米。由于雾霾给交通安全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这势必会影响人们出行的风险感知,也必然使雾霾天气状况成为影响旅游者旅游目的地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1.3 气候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个多维度概念,并具有动态性。旅游目的地形象分为认知(感知)形象和情感形象,它是在旅游者的个人因素和外部刺激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Beerli和Martin将影响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因素归纳为自然资源,一般公共设施,旅游公共设施,旅游者休闲娱乐,文化、历史和艺术,政治和经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地方氛围9大方面。天气和气候属于旅游目的地的自然资源,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冯捷蕴的研究表明,“宜居和生态”也会影响旅游者目的地形象感知,其中就包括天气的状况。但是,现有相关研究多是关注良好天气状况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将良好天气作为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一部分,较少关注消极天气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气候条件在主要作为旅游目的地吸引因素的同时,也是一个风险因素,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业已成为旅游业的噩梦。环境污染可以对旅游目的地形象产生很大影响,而大气污染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已经成为国民的“心肺之患”。

旅游目的地形象有着核心一边缘结构,影响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词汇更是呈现长尾分布,即目的地形象主要由一小部分热点词语决定。而随着社会公众对雾霾天气的广泛关注,一旦雾霾天气相关词语成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热点描绘词语,势必会给旅游目的地形象带来严重消极影响,而旅游目的地形象对潜在旅游者的出游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1.4 气候对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

旅游者选择行为研究领域中研究较为广泛的一个方面是旅游目的地选择。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识别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对出游地选择的影响和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型两个方面。相关模型包括选择域模型、多因素影响下的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型、基于Lancaster消费特性的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型以及基于效用理论的模型等。国内学者的研究多集中在旅游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分析和偏好方面。李玮娜将国外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的研究总结为基于实证主义和非实证主义两大范式,而以实证主义范式的研究影响更大,其理论基础可以分为古典消费者行为理论、选择域理论和以行为主义理论为代表的多因素影响的行为决策理论。许春晓等也指出,旅游目的地选择研究的代表性理论模式有选择域模型、旅游决策过程模型、计划行为理论模式和离散选择模型。纵观国内外的旅游目的地选择研究,都是以实证研究为主.而以解释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为代表的非实证研究相对较少,两种研究脉络在各个时间段上都有存在,而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某些单一因素对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旅游目的地选择通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包括机会因素又包括限制因素,它除了与旅游者偏好和旅游动机、旅行花费、逗留时间、旅行团人数、家庭月均收入、逃避压力等诸多因素以及网络口碑和新闻传媒等单一因素直接相关外,还受到目的地特征属性的影响。

而气候或天气也是目的地的一种特征属性,是影响(潜在)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重要因素删。Bigano等人分析了气候对45个国家旅游者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发现旅游者更偏向于阳光、温暖的旅游目的地,而不是极热或极冷气候的区域。而居民原住地的气候对度假目的地选择也有很强的决定性作用,人们偏向于与自己居住地气候差异大的地区旅游,而且,大体上居住地气候的舒适度越低,旅游地气候因素对潜在旅游者的吸引力越大。但是,现有气候旅游的研究多基于气候学和气象学,集中在气候变量影响上,少有关注空气污染对出游决策的影响。最新研究表明,雾霾污染影响旅游者的决策过程,导致部分旅游者放弃旅行计划。而本研究正是基于雾霾天气这一单一的消极因素展开,使用模型建构的方法探索雾霾天气对潜在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可能性影响,其理论基础是决策行为理论,而非气候学和气象学相关理论。

2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基于上述文献分析可知,雾霾天气状况对旅游者的健康、交通出行、目的地的形象认知及旅游目的地选择均存在一定影响,为进一步讨论雾霾天气对城市居民的城市旅游目的地选择倾向影响机理,围绕旅游者对雾霾天气的认知,提出本研究的主体假设:

假设HO:雾霾天气对人们城市目的地选择倾向有显著负向影响

由于雾霾天气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影响交通安全,将导致旅游者的旅行风险认知强化,本文进一步从旅游者对健康和交通危害以及城市形象损害3个方面的认知及行为倾向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如下3个假设:

假设Hl:雾霾天气对人身体健康的危害对人们城市旅游目的地选择倾向有显著消极影响

假设H2:雾霾天气对交通安全的危害对人们城市旅游目的地选择倾向有显著消极影响

假设H3:雾霾天气对城市目的地形象的损害对人们城市旅游目的地选择倾向有显著消极影响

基于上述假设,提出了健康影响、交通影响和城市形象影响3个雾霾天气影响的认知因子,进一步构建出针对旅游者雾霾天气危害认知——城市旅游目的地选择理论模型(图1)。本研究将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雾霾天气对城市居民城市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倾向影响。

3 研究设计与数据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形成了本研究的初始结构式问卷,并对初始问卷进行两次预调调整后形成了本研究的正式问卷。问卷开头阐明本研究的调研目的及调研城市范围,调研目的指明是研究雾霾天气对城市居民出游或打算出游城市选择的影响,调研范围主要是雾霾天气较严重的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济南等21个直辖市或省会城市。这些城市分布区域广,涵盖了半数以上中国大陆的大城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调研时段内该城市雾霾现状对受试者认知的影响,同时使调研结果更具有普适性和说服力。第一部分是雾霾天气对健康、交通和城市形象的影响,健康影响有7个测量项,交通影响有5个测量项,形象影响有4个测量项。第二部分是城市选择倾向的4个测量项,分别是关注目的地城市的天气状况、雾霾对健康的危害、雾霾对交通风险的影响和雾霾严重时会改变旅游城市。以上两部分设置的变量大多数来自综述部分文献的研究结论,大量的实证结果表明它们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两部分都使用Likert 5级量表测量,不同的是认知部分根据预调研选项调整为雾霾天气影响的严重程度以方便被调研者认知作答,1表示“没有影响”,5表示“影响很严重”;城市选择倾向部分以同意程度作答,1表示“非常不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实质等级上都是一样的,在进行模型分析时,软件会自动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不存在量纲的干扰。第三部分包括7个社会人口学指标。

在2015年2月8日到3月4日,以滚雪球的形式发放网络问卷,共收回300份有效问卷。使用SPSS21.0测定,问卷主体观测变量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94,大于普遍认可的0.7,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KMO值为0.899,说明问卷测量变量数据的效度良好。问卷在21个调研大城市都有回收问卷,北京、成都和济南3个城市的问卷量超过半数。受试者主要社会人口学资料如表1所示。

4 城市居民对雾霾的认知状况

根据问卷所得数据,城市居民对雾霾天气危害严重性的认知状况如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人们比较一致认可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交通和城市形象有“严重”或“很严重”的消极影响。除引发心血管疾病具有严重或很严重影响的认知为49.3%外,其他测量项的严重和很严重的认知度所占比例为71.0%~97.0%,说明经过近年社会传媒的广泛报道和在社会公众中的广泛讨论,具有较高学历背景的城市居民对雾霾天气危害的认知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认知状况。因此,雾霾天气对于城市居民出游目的地的选择极有可能存在显著影响。本文将进一步实证分析相应的微观影响机理及其结构关系。

5 实证方法及模型评价

5.1 实证方法

为了进一步研究城市居民对雾霾天气的认知与其对城市目的地选择倾向影响的关系,将使用结构方程模型。由于本研究的变量数据多不符合正态分布,尽管有关旅游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的研究已经很成熟,但是雾霾对于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既缺少定性研究,更缺少定量研究,因此使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PLS-SEM)更好。PLS-SEM不需要对测量变量数据分布的正态性做严格要求=,且非常适合预测性研究和理论的发展=,并在样本量大于100时即可获得显著的统计效果=。不过,需要注意的是,PLS-SEM的评价标准不同于协方差为基础的结构方程模型(CB-SEM,如AMOS),不能以评判CB-SEM的标准来评判PLS-SEM。本研究将使用SmartPLS 2.OM3进行模型检验,基于潜在旅游者认知路径分析讨论雾霾天气对城市居民城市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机理。

本研究模型包括测量模型(外部模型)和结构模型(内部模型)两部分,测量模型指潜变量(构念)及其对应的显变量(指标)间的关系,而结构模型指潜变量间的因果关系。SmartPLS 2.OM3对反映型模型评价的基本方法通常是先用PLS Algorithm计算模型的参数值(路径系数),通过Bootstrapping计算,以t值大小来确定参数的显著性进而确定路径假设是否通过。本研究设定Bootstrapping过程中进行5000次重复抽样,Samples设定越大,Bootstrapping分析时t值越稳定。

5.2 测量模型评价

测量模型的评价指标有信度和效度,信度有Cronbach's α信度和组合信度(compositereliability)。效度指建构效度(construct validity),通过收敛效度(convergent validity)和区别效度(discriminant validity)评定,收敛效度指的是一个构念内测量变量间的相关程度,区别效度则指构念间的差别性以及不相关程度。

收敛效度主要由因子载荷、平均方差提取(AVE值)以及信度反映。由表3可以看出,Cronbach's α值变化范围0.72~0.89之间,都已达到大于0.7的经验要求,并且组合信度能更好地说明同质性检验,本研究潜变量的组合信度为0.83~0.92,满足0.7的推荐。AVE值为0.54~0.70,满足0.5以上的要求。显变量的因子载荷在0.609~0.885之间,满足Hair等大于0.5的要求。说明各测量模型满足评价要求。

区别效度(表4)要求各构念AVE值的平方根大于其与其他构念间的相关系数,若AVE值的开平方都比相对应的潜变量间相关系数大,则说明区别效度好,这一标准最为常用。区别效度的另一个标准是构念指标载荷(indicator's loadings)大于交叉载荷(cross loadings),交叉载荷指构念与其他构念指标间的因子载荷。但可能由于结果报表通常较大,较少在文章中呈现,本文也不予呈现。本研究潜变量间的区别效度良好。

5.3 结构模型评价

结构模型评价指标有路径系数及其显著性,显著性以f值大小反映;判定系数(coefficient ofdetermination) R2和整体拟合优度(global goodnessof fit)。

路径分析结果如表5和图2所示,雾霾天气对人身体健康的危害认知对城市旅游目的地选择倾向有显著负向影响(β=-0.29,t=4.36,p<0.01);雾霾天气对交通的危害认知对城市旅游目的地选择倾向产生消极显著影响(β=-0.27,t=3.90,p<0.01);雾霾天气对城市形象的损害、对城市旅游目的地选择倾向也有消极显著影响(β=-0.15,t=2.03,p<0.05)。

R2表示外源潜变量对内源潜变量变异的解释能力,本研究中只有一个内源潜变量城市旅游目的地选择倾向,其判别系数R2=0.333,说明城市旅游目的地选择倾向的方差可以被解释33.3%。内源潜变量的R2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而要求不一样,在消费者行为研究领域里R2只需要大于0.2即可接受。

拟合优度(goodness-of-fit)表示模型的整体预测能力,它是共同度均值和判别系数均值的几何平均数,。共同度在数值上与AVE值相等,本研究的总体拟合优度为GoF=0.46。Wetzels等人司将拟合优度分3个层次:弱(GoFamall=0.1),中度(GoFmedium=0.25)和强(GoFlarge=0.36),可见本研究模型的总体拟合优度较高。

6 研究总结与建议

天气或气候是旅游目的地属性的一部分,又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雾霾天气是我国当前社会公共的热点话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总的来看,目前只有少量研究关注了雾霾对旅游的影响。以雾霾为代表的大气污染及其相关风险因素(包括行动限制、安全威胁、健康威胁、游憩限制等),已构成我国入境游客环境风险感知的主要方面。本研究以旅游目的地选择理论为框架,以气候/天气对旅游的影响为切人点,运用SmartPLS 2.OM3软件的偏最小二乘法路径分析功能,实证了雾霾天气对潜在旅游者(城市居民)城市旅游目的地选择倾向的影响,主要有以下结论:

(1)受调研者对雾霾天气影响的认知度普遍较高。人们对雾霾天气消极影响的认知度较高,说明当前城市居民对雾霾天气很关注,对其导致的健康危害和潜在交通风险都有很深的认识,并且城市雾霾状况已经显著地影响该城市的形象。因此,城市在进行旅游目的地建设及营销过程中,必须对雾霾状况及其治理予以高度关注并应对。雾霾已经成为潜在旅游者目的地选择过程中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加强雾霾治理的同时,决策部门要特别注意雾霾形象改善的对外传播,尽力营造积极健康的城市天气形象。

(2)雾霾天气已经显著影响城市居民对城市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倾向。路径分析表明,雾霾天气对人健康的危害、对交通风险的影响和对城市形象的损害的都会显著影响城市居民对出游城市的选择倾向。恶劣的雾霾天气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潜在旅游者流失,对旅游经济的带动作用产生负面效应,将有可能使我国旅游市场产生一定变化。这对城市旅游发展的相关趋向以及决策目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虽然,本研究在理论上验证了社会热点话题,为以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实证基础,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旅游目的地选择理论,扩大了气候旅游的研究方法,可为我国气候旅游研究以及城市旅游发展的环境建设提供一定参考。但是,城市旅游目的地建设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参与的系统工程,相关决策部门应该积极开展雾霾天气治理,加快相关立法,加强雾霾天气危害、形成原因以及危害预防等方面的教育,提高企业和个人的社会责任,倡导更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来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减少城市雾霾天气的发生。

7 研究不足及展望

本研究虽然在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上具有创新性,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研究不足。首先,本研究只是从交通、城市形象和健康3个社会关注热点方面进行了雾霾对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可能影响研究,并没有对旅游涉及的行、住、游、食、购、娱六要素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因此,在未来的研究方向上,学者可以对雾霾天气对旅游活动的各个要素的影响进行更深入全面的研究。比如,可以单独研究雾霾天气对旅游者旅游活动参与的影响,尤其是对户外旅游体验活动的影响;对交通风险或交通方式的选择等,如对航空旅游的影响。其次,本研究只是从城市居民这一巨大潜在旅游市场出发,研究了雾霾天气影响下潜在旅游者对城市目的地选择可能的影响,没有侧重现实的旅游者。在未来发研究方向上,研究者还可以对雾霾天气下旅游者的满意度和重游倾向进行研究,这也是预测旅游地市场趋势的重要研究点。再次,本研究虽能得出城市旅游市场在雾霾天气影响可能会有游客流失的结论,但不能具体预测国内旅游市场的区域走向。所以,在未来研究方向上应更侧重雾霾天气对我国旅游市场客流大趋势影响的研究,这将对国内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更具实际意义。

作者:程励 张同颢 付阳

第4篇:雾霾天气的影响及治理对策

摘要: 近年来,雾霾天气频繁出现,人们越来越关注这一话题,几乎谈霾色变。文章对雾霾天气的成分成因,对环境对人群健康造成的危害,以及如何减少雾霾天的形成进行了分析,以期对改善空气环境有所助益。

关键词: 雾霾天气;环境;人群健康

中图分类号:P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近几年,每到秋冬特别是入冬以后,我国很多地区都会有雾霾天出现。表面上看,雾霾形成有其气象性因素,从深层次来看,污染物排放加剧才是大范围雾霾天越演越烈的根本原因。

2雾霾天气的成因

雾霾,雾和霾的统称。雾霾主要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组成,可吸入颗粒物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霾的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主要有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盐、硝酸盐、有机碳氢化合物等。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监测室高级工程师孙冷指出,灰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成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2.1在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

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扩散稀释,容易在城区和近郊区周边积累。

2.2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

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这种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

2.3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增加。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污染物排放和颗粒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能见度降低。

3雾霾天气带来的危害

据悉,2012年入冬以来,河北南部、北京、山西东部、山东、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福建、湖北、湖南、江西大部、广东西部、广西东部及四川和云南局部等地有10~20个雾霾天[1]。雾霾天气对人群健康、环境及城市交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3.1对人群健康造成的影响。

雾霾天气压低,空气中污染物多,水汽含量高,人体汗液不易排出,容易造成胸闷、血压升高,诱发心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雾霾天气还可以导致近地层紫外线的减弱,使空气中的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传染病增多。由于雾天日照减少,儿童紫外线照射不足,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对钙的吸收大大减少,严重的会引起婴儿佝偻病、儿童生长减慢。另外阴沉的雾霾天气容易让人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及悲观情绪,影响心理健康[2]。

3.2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雾霾天里,空气质量明显下降,有害物质随霾沉降,对树木、建筑、土壤、地表水乃至地下水都会造成侵蚀和污染。

3.3对交通安全造成影响。

雾霾天时,能见度低,空气质量差,路面湿滑,容易引起交通阻塞,发生交通事故。

4如何减少雾霾天的形成

4.1提倡使用清洁能源,控制煤烟型污染。

锅炉燃烧产生二氧化硫和颗粒物,是形成雾霾的主要源头。目前我国已有很多城市完成或正在进行煤改气工程,告别燃煤、浓烟和呛人的二氧化硫,进入清洁能源供热时代。

4.2治理汽车拥堵,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数量迅速增长,科学分析表明,汽车尾气中含有上百种不同的化合物,其中的污染物有固体悬浮微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及硫氧化合物等。一辆轿车一年排出的有害废气比自身重量大3倍。英国空气洁净和环境保护协会曾发表研究报告称,与交通事故遇难者相比,英国每年死于空气污染的人要多出10倍。要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就要从源头做起,一是控制城市人口过快增长,人口规模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二是使用清洁能源型交通工具进行替代,普及电动车和电力汽车,积极推进电动公交车和电动出租车的使用,在大城市人口稠密的地区开辟地铁,施行电力牵引行驶;三是提高燃油质量,燃油质量是影响汽车尾气污染的关键因素,应尽快建立清洁油品质量标准和有效监管体系。四是安装机动车尾气净化装置,发动机尾气净化装置可以将汽车尾气由原来有毒气体变成为无毒气体,再排放到大气中,从而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4.3合理规划城市布局,控制建筑施工扬尘污染。

城市里高楼林立,减弱风力,颗粒物不易扩散,合理布局也是控制空气污染,减少雾霾天的根本措施。同时,多部门齐抓共管加大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治理力度,减少扬尘污染,也能有效防治空气污染。

5小结:

大范围的雾霾污染空气,显然已不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困扰。雾霾笼罩,背后正是长期以来我国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的环境欠账。期待早日迎来雾霾消散,也早日迎来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参考文献:

[1]人民网2013-2-14;

[2] 《雾霾天气成因、对人的影响及预防》 百度文库-预防医学。

第5篇:雾霾天气对城市的影响(中文资料)

■影响

水、陆、空交通均受影响

雾霾天气给交通出行带来影响。北京、天津、河北、湖北等地多条高速公路都采取了临时的交通管制。天津到北京的高速公路全路关闭。河北省境内的18条高速公路,河南境内的7条高速公路封闭。在京哈高速卢龙段,等候出行的车辆一度排起了长队。

11日凌晨起,天津港水域持续能见度不良,11时海上大部分水域能见度仅1100米左右,给正常通航造成不利影响。截至当天下午,天津港海上能见度约1000米,临港港区船舶航行动态暂停。

此外,石家庄机场因能见度低致使多趟航班延误,南昌昌北国际机场部分航班受影响,青岛流亭国际机场60余架次进出港航班延误或取消,近5000名旅客出行受到影响。

雾霾天气还使医院中呼吸道患者人数增多,很多医院的呼吸科和儿科门前的患者排起了长队。近一周以来,北京儿童医院的日均门诊量都接近一万人次,其中30%是呼吸道疾病。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马希涛说,这几天,他们的门诊量比平时增加三成。记者金煜

综合央视、《人民日报》报道

“雾霾天”成《新闻联播》头条

昨天,包括北京在内的全国多个城市的雾霾天气成为《新闻联播》的头条新闻,直到19时7分59秒才播出第二条新闻,这样的播出时长几乎占了昨天整个《新闻联播》的三分之一。

昨天《新闻联播》有关雾霾天气的内容包括五部分:“我国多地雾霾笼罩”、“新闻背景——PM2.5的危害”、“雾霾天气影响人们生活”、“专家解读:雾霾天气形成原因”和“编后话:既然同呼吸那就共责任”。

从2分10秒开始,《新闻联播》播出了北京的雾霾天气的状况,播出时长将近一分钟。随后,新闻联播介绍了全国范围内湖北、安徽、天津、河南等地的污染情况。

《新闻联播》还特别加了一段“编后话”称,人人都是雾霾天气的受害者,为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呼吁大家都出一把力,政府环保政策要真正硬起来,落后产能必须淘汰出局,党政机关做出表率,少开公车,有车族都来响应,大家一起减少尾气排放。记者郭少峰

■探因

冷空气势力弱易形成大雾天

中央气象台专家介绍,雾天是我国每年秋末到初春这段时间极易出现的天气现象,由于这两天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较弱,中东部大部分地区气温有所回升,这为大雾天气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近地面相对湿度比较大,风力比较小,另外夜间天空是晴朗少云,夜间辐射降温幅度也比较大,容易使得空气达到饱和凝结,从而形成雾。”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介绍。

雾的出现使空气中的污染物很难扩散,加重了空气污染。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数据显示,北京由汽车尾气和燃煤排放等转化而来的硝酸盐和硫酸盐等污染物质,这两天已增加了10倍甚至20倍。

中国环境科学院副院长柴发合表示,此次污染过程十分严重,是一种极端的污染过程。“近几年1月份真是不常见。”他表示,昨日的气象扩散条件比前天更不利。

“这种极端的情况,全国各地都有,不管有多少汽车、多少工业,排污染最重的前十的城市都是这样,连武汉都排在了前十,污染非常重。”柴发合说,虽然气象是客观因素,但人类活动的排放也不能忽视。这样的极端污染过程,说明污染物的排放已经超过了环境自净能力。

综合新京报记者金煜王卡拉央视报道

■背景链接

PM2.5的危害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扬尘、机动车尾气、燃煤以及挥发性有机物等。

它能携带大量有毒有害物质,通过支气管进入人体的肺部,甚至融入到血液之中,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造成肺癌死亡率的增加,成为危害身体健康的隐形杀手。

雾和霾的区别

雾的相对湿度一般在90%以上,而霾在80%以下,但通常两者并存。能见度在1公里以下的称为雾,1公里以上但小于10公里的属于灰霾现象。

■城市污染指数排名

环保部12日公布的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显示,不包括PM2.5和臭氧的API空气污染指数最高的前十位城市为:1.石家庄2.邯郸3.保定4.唐山5.天津6.郑州7.济南8.秦皇岛9.济宁10.乌鲁木齐、武汉

北京极重污染空气监测点“爆表”

部分地区空气质量指数达上限,PM2.5实时浓度超900微克/立方米;直到下周二,空气质量无改善

新京报讯在这场遍及全国的雾霾过程中,北京市污染尤为严重。全市普遍长时间达到极重污染程度,即最高的污染级别。至19时,有6个评估站点的空气质量指数爆表,达到了500的上限。

从PM2.5实时浓度看,入夜后部分站点最高时甚至超过900微克。

城区12站点11个重度以上污染

昨日北京污染尤为严重,是去年北京逐步公布PM2.5浓度数据后,最严重的一次污染过程。

市环保监测中心实时发布的数据触目惊心。至19时,12个城区环境评价点中,10个站点为六级严重污染,一个站点五级重度污染。这里面,有三个站点空气质量指数达到了最上限的500。

11个郊区环境评价站中,除房山良乡数据缺失,六级严重污染的有四个站点,五级重度污染的有两个。三个站点指数达到上限500。

不过随着小北风吹进,北部和西部的一些站点空气质量逐渐转好,至19时,空气质量指数转好为二级或三级。

19时过半站点PM2.5浓度超700

昨日所有站点的首要污染物都是PM2.5,其浓度数值也令人震惊。市环保监测中心官网和官方微博昨日16时30分表示,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全市PM2.5浓度测值非常高,很多地区达到700微克/立方米以上。

至19时,大部分站点的PM2.5浓度24小时均值都在400微克/立方米以上,总共35个站点中,超过500的占了11个,比达标的标准——75微克/立方米多出了近6倍。从实时浓度看,35个站点中,有18个超过了700微克/立方米。

到了晚上23时,北京西直门北、南三环、奥体中心等监测点PM2.5(编者注:应为PM10)实时浓度突破900,西直门北交通污染监测点最高达993微克/立方米。

环保部门预测,截至15日,整体扩散条件无本质改善,目前严重污染的空气质量状况在未来三天仍将维持。 【影响·航空】

雾锁南苑机场午后被迫关闭

首都机场受影响不大;南苑机场预计今天下午恢复起降

受大雾影响,昨天下午3时30分,北京南苑机场关闭,所有航班取消。首都机场受影响不大。

昨日下午3时,南苑机场候机大厅内座无虚席,大量滞留乘客只能站着等候,咨询处、改签处等被神情焦急的乘客团团围住。停机坪上,白色的雾气仍然笼罩,只能隐约地看见飞机的尾翼。记者估算,能见度约在300至500米之间。

广播中不断重复着各航班延误或取消的消息,并称由于机场天气不够飞行标准,由南苑机场始发的所有航班都不能按时起飞。

“各位旅客请注意,我们抱歉地通知您,由于天气原因机场关闭,所有航班取消,请抓紧时间到柜台办理,感谢您的理解与合作„„”下午3时30分,当机场广播再度响起,滞留乘客齐声发出叹息声,之后涌向售票处和改签处,重新选择出行时间。

大部分乘客改签了首都机场航班或次日航班,但对于变化莫测的天气,这种的选择也不保险。原本乘坐当晚航班去广东佛山的孙女士,就果断地退掉了自己的机票,改乘高铁出行,由于只订到了15日的高铁车票,来自秦皇岛的孙女士还要在北京亲戚家借住两天。

据机场工作人员介绍,昨日关闭机场前,南苑机场执行出港航班16架次,且都是在13时至14时,天气稍有好转时起飞,取消的航班则在30架次左右。机场方面为延误两小时以上的乘客提供了便餐,并安排了开往新宫地铁站和西单的免费大巴。

中联航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昨晚介绍:“根据气象预报,今天晚间和明天上午依然有雾,预计(南苑机场)明天下午恢复起降。”

首都机场昨天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机场新闻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昨天上午机场区域能见度在3公里左右,不影响航班起降。此外,首都机场的运管比较先进,有盲降系统,起降辅助系统也可以在必要的时候使用。

据气象部门预报,今天白天依然有大雾,首都机场提醒旅客,出行前请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与所乘坐的航空公司联系,掌握航班动态,合理安排出行。

【影响·道路】

6条高速公路临时封闭

受雾霾天气影响,昨天上午,G2京沪高速北京段双向,G1京哈高速北京段双向,S32京平高速双向,S15京津高速双向,G4501东南六环双向六元桥至阎村西(西南),G4京港澳高速北京段,京开高速出京方向全线封闭、进京方向榆垡南站至天宫院封闭。

昨日上午,记者在京沪高速大羊坊收费站看到,进出京双方向均已封闭,交管部门采取临时管制,大型车辆在最右侧车道排队等待。

午后,气象条件转好,各条高速路逐步恢复。截至昨日20时,除了因河北段雾大,G4京港澳高速出京方向琉璃河入口封闭,琉璃河南出口仍采取临时管制,北京市域内高速路通行正常。

大雾也影响了行车安全,昨天追尾等事故明显增加。交管局提示,今天白天仍有大雾,能见度不好,市民应尽量减少自驾车出行。

【影响·医疗】

连续浓雾呼吸道患者增多

北京空气质量持续重度污染,记者昨日从999急救中心、儿童医院等医院获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有所增加。专家分析,除了天气寒冷干燥外,连续的大雾天气,也是呼吸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儿童医院统计,近半个月门诊量每天维持在9000人次左右,最高突破一万人次,其中内科病人占了近一半。而内科病人中,又有近60%是呼吸道感染。

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张鸿也表示,这种天气主要对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病人有相当的影响,另外还包括感冒、发烧、咳嗽等患者。

999急救中心近两日的数据统计显示,两天共接送51名肺部感染患者、5名气管炎和哮喘患者,而心血管疾病患者最多,两天共计86人。

33城市空气严重污染,北京PM2.5浓度达700微克/立方米以上

记者查阅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网站1月12日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24小时均值(21时更新)显示,北京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为786微克/立方米,天津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为500微克/立方米,石家庄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为960微克/立方米。面对高的监测数值,不少网友惊呼“空气有毒”,也有人表示看不明白。 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意味着空气污染程度吗? 专家介绍,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空气质量指数与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浓度的对应关系比较复杂,单以某一项污染物浓度判断空气质量并不科学。但是,如果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PM2.5)浓度达到500微克/立方米以上,空气质量肯定好不了。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今年1月1日,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的城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共计74个城市,都按照新的空气质量标准监测并发布数据,并以空气质量指数(AQI)描述空气质量。

据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网站的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显示(1月12日21时更新),城区空气质量指数大多超过400,首要污染物为PM10和PM2.5等可吸入颗粒物。按照技术标准,空气质量指数大于300,指数级别为六级,属于严重污染。

截至13日零时,记者统计发现,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检测站点检测数据超过300,即空气质量达到了严重污染。

雾霾与气象、污染排放有关,PM10和PM2.5是近日空气首要污染物

事实上,雾霾天气持续,空气质量下降,并不是今年的新现象。这几年,每到秋冬特别是入冬以后,我国中东部地区时不时会遭遇这样的情况,其中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表示,近期中东部地区出现的雾在气象学上称为辐射雾,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这些地区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二是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风力较小,大气层比较稳定;三是天空晴朗少云,有利于夜间的辐射降温,使得近地面原本湿度比较高的空气饱和凝结形成雾。

环保专家指出,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臭氧等。在一些地区,尤其是大城市,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建筑施工、冬季取暖烧煤等排放的有害物质难以扩散,导致空气质量显著下降。这几天,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PM2.5是首要污染物。

专家介绍,PM2.5是比PM10更小的细颗粒物,它的一次生成,基本来源于工业排放和面源污染。建设项目增多,也是造成PM2.5浓度居高不下的原因。

“十一五”期间,全国二氧化硫浓度和排放量有了明显下降,但是,由于目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排放总量依旧巨大,加上空气氧化性不断增强,导致污染因子活性增加,许多污染物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二次PM2.5,这样危害更大。 需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实现多项污染物协同减排

如何防治空气污染?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总工程师王金南表示,从大的方面说,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是必由之路。PM2.5等污染物的治理,难就难在需要综合手段,实现多项污染物协同减排。污染治理是一个多环节密切咬合的链条,只要有一个环节掉链子,PM2.5减排就会受影响。同时,大气污染呈现区域性特征,必须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来应对。

“我们一定要认识到PM2.5治理的长期性、复杂性。如果措施到位,在‘十二五’末会有所降低,但是要明显改善空气质量,还有很大难度,需要很长时间。”王金南说。

针对雾霾天气,中央气象台同时发布防御指南,提醒公众雾霾天气使空气质量明显降低,影响身体健康,居民需适当防护;由于能见度较低,驾驶员应控制速度,确保安全;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应采取措施,保障交通安全。 大雾预警升至最高级别将进一步向南北扩张 雾霾笼罩中东部

本报北京1月12日电(记者刘毅)近几天我国中东部持续遭受雾霾天气影响,据中央气象台最新预报,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雾霾势力将进一步向南北扩张。继11日发布大雾蓝色预警后,中央气象台12日18时发布最高级别的大雾黄色预警。

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大雾黄色预警指出:预计今天夜间到明天上午,京津地区、河北东部和南部、山东西部和半岛地区、河南东部、苏皖北部、四川盆地、重庆西部、湖北东部、湖南东北部和南部、贵州西部和南部、云南东南部、广西北部等地有能见度不足1000米的雾,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200米。另外,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华

据悉,持续的雾霾天气对于交通、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比较严重的影响,首先对于交通运输,受雾霾天气影响的地方航班延误甚至取消,高速公路封闭,海上交通等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还有火车,雾霾引起的“雾闪”导致京广铁路断电,临时停车或者延误事件时有发生。对于人体健康,特别是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这期间卫生部门统计各地医院呼吸科儿科患者也有所增加,呼吸道疾病患者增加1—4成。

近日全国部分城市持续出现的雾霾天气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它不仅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出行,更是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而对于直接受天气状况影响的航空行业来说,这一天气现象的出现,将会对航空飞行造成严重的影响。

那么究竟何为雾霾天气?为何人们现在一谈及雾霾天气就会哀声连连?所谓雾霾天气,是雾与霾的混合物。其中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气现象,雾一般看起来呈现乳白色或青白色;而霾与雾、云有所不同,其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其主要为空气中大气污染物粒子在大气环境中形成的气溶胶系统,一般颗粒物粒径范围为0.001~10μm,易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最终导致能见度恶化,当出现该状况时天气一般呈现黄色或橙灰色。而雾霾天气并非简单的理化性质即可出现,而是在各种条件、因素一一具备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此类灾害性天气。一般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小于80%、大气污染物高浓度富集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而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且大气中污染物浓度达到一定积累量时,造成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才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而该种气象灾害的主要危害成分是霾。

而对于航空安全来说,能见度是决定飞行器起降的重要考量标准之一,是确保飞行器安全起降的必然因素。影响航空能见度的天气现象非常多,如雷暴、雷雨、大雨、冻雨、风切变、顺风超标、结冰、大雪、低云、低能见、大雾等,其中雾对能见度的影响最大,而如今形成的雾霾天气对航空器的起飞降落更是致命一击。低能见度将导致飞行员视线模糊,不能有效辨别地表障碍物、助航灯光指示等等,从而造成飞机偏离或冲出跑道等潜在风险,从而造成严重安全隐患,一旦事故发生后果不堪设想。因此,雾霾天气造成的大面积能见度恶化,必将严重影响航空器起飞降落,从而导致航班的大量延误和返航。 图为:全国省市PM2.5浓度分布图。来源:新京报制图/赵斌

图为:昨日,湖北省武汉市,双湖桥上出现的平流雾,车辆在桥上的雾气中穿梭。来源:新京报摄影/张朋

中东部地区成“重灾区”,多条高速封闭、航班受影响;四川盆地、华北平原的雾霾天气还将持续

新年第二个周末,全国中东部地区都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中。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到黄色预警,环保部门的数据则显示,从东北到西北,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污染。

京津冀地区最严重

大雾警报从前天开始拉响,但昨天各地的警报连连升级。

在受影响最严重的京津冀地区,北京、石家庄、保定、邯郸、天津、沧州、廊坊、唐山等都发布了大雾橙色预警。其余在山东、四川、安徽等省市都发布了黄色或橙色预警。河南新乡和开封甚至发布了大雾红色预警信号。

中央气象台昨日18时将大雾蓝色预警信号上升为大雾黄色预警信号。预计夜间至今天上午,京津地区、河北东部和南部、山东西部和半岛地区、河南东部、苏皖北部、四川盆地、重庆西部、湖北东部、湖南东北部和南部,贵州西部和南部、云南东南部、广西北部等地有能见度不足1000米的雾,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200米。

污染扩散至沿海地区

与此同时,全国出现了大范围、极其严重的污染过程。

从环保部下属的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可见,至昨日19时,东北三省,西北的新疆,华北平原,山东、江苏、浙江、福建等沿海省份,以及河南、安徽、湖北、湖南、陕西等中部省份,均呈现出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污染。

前日,污染带尚未扩展到沿海地区,而昨日夜间,沿海的污染颜色也在加重。

昨天的全国污染过程中,最严重的是华北平原的京津冀地区,密密麻麻地聚集了代表最高污染等级——严重污染的深褐色,这与雾的分布吻合。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表示,因为冷空气比较弱,四川盆地、华北平原的雾霾天气还要持续几天。

此外,昨日夜间到今天白天,华北平原地区、黄淮、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华南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霾。

第6篇:建筑施工对雾霾天气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人类生活和工作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建筑行业所带动巨大的经济和高耗能源,增加了生态环境的污染,从而出现雾霾天气,在很大程度上使居者与自然环境人为地分离。为了克服现行建筑模式对人的负面影响,我国近期为防止大气污染已经采取的多项措施,提出从根本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需要在制度上实现保障,从源头上进行防治,建立长效的协同治理的联动机制。

关键词:建筑施工;雾霾天气;绿色施工

近些年以来,全国部分城市先后持续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污染范围覆盖近270万平方公里,波及17个省市,影响近6亿人口,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对大气环境、交通安全带来了严重影响,严重影响了人们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当前社会紧迫需要解决工作之一。

今年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雾霾治理问题成为提及频率最高的热点之一。总书记在参加上海、广东及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均提到PM2.5等相关环境治理问题。习近平说,十八大上我们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意识在增强,认识也在提高,这是在一个发展阶段绕不开躲不开的事,治理空气污染要有定力和努力。总书记还强调,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幸福感。

毋庸讳言,治理污染已是中国人的集体意志,上至中央最高层,下至社会最基层,莫不如此。总书记强调PM2.5关系民众幸福感,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对污染宣战,都充分体现了中央对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也足以说明治霾等污染治理已刻不容缓。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所显示的危机感:“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所以,“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都要进一步积极行动起来,呵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雾霾是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粒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等等。中科院的专项研究表明:“雾霾天气是人为粗放式排放和自然生态被破坏的直接后果”;机动车为城市雾霾的最大来源,约为1/4,其次为燃煤和外来输送,各占1/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雾霾。这就是在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消除雾霾天气的应用对策。

(一)昌导绿色施工,把绿色施工做为一项最基本方法来解决除雾霾天气,绿色建筑对于气候和天气的环境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施绿色施工,应规划、设计阶段,在应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通过科技和管理进步的方法,对施工图纸所确定的工程做法、设备和用材提出优化和完善的建议意见,把建筑业推进绿色施工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切实推进绿色施工,实施建筑能效提升、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发展清洁生产、绿色低碳技术和循环经济,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强化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开发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生机勃勃的朝阳产业。使施工过程真正做到“四节一环保”对于促使环境友好,提升建筑业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立绿色施工组织管理体系,现场由项目经理组织制定绿色施工方案及细则,负责组织绿色施工的实施;对绿色施工的关键点进行监控、动态调整。对现场所有管理人员进行职责分工,把绿色施工具体落实到位。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等方面具体地实施管理。

1.前期施工阶段,对施工道路、料场等进行硬化,降低裸土面积,;裸露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采取覆盖,建筑施工区域以进行覆盖绿化等措施,施工现场出口设置洗车槽应设置洗车槽。

2.土方作业阶段,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损场外道路。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采取全面覆盖密目网的措施,以减少扬尘,土方运输车辆采用全封闭车斗,保证车辆清洁,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达不要求暂停土石方开挖、运输作业。

3.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浇筑混凝土前清理灰尘和垃圾时尽量使用吸尘器,避免使用吹风器等易产生扬尘的设备;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水淋等防护措施;高层或多层建筑清理垃圾应搭设封闭性临时专用道或采用容器吊运。

4.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对现场易飞扬物质材料仓库采用全封闭库房,针对性采取有效措施,如洒水、地面硬化、围档、密网覆盖、封闭等,防止扬尘产生。

5.构筑物爆破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可采用水化阻隔法,清理积尘、淋湿地面、预湿墙体、楼面蓄水、建筑外设高压喷雾状水系统、搭设防尘排栅和直升机投水弹等综合降尘。选择风力小的天气进行爆破作业。

6.机械设备与机具,定期保养机械设备,减少废气排放,控制空气污染。机械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可采取清理积尘、拆除体洒水、设置隔档等措施。

7.建筑垃圾控制,对现场废物处理进行监控,每天不少于两次的全场清理清理可能增加扬尘的材料、废物;对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及时清运。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并收集到现场封闭式垃圾站,集中运出。

8.制定综合应对雾霾天气的专项应急预案,应对严重的雾霾天气,很重要的一点是制定综合应对雾霾天气的专项应急预案。联合开展雾霾天气影响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先做好顶层设计,使预案内容精细化、人性化和公众化,真正制定出操作性强的综合应对雾霾灾害的部门联动专项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应对措施,有效应对不利影响。

9.加强人员的培训教育宣传工作,聘请监测公司到现场测试空气质量,对检查发现问题区域,分析原因,制定控制措施。

解决雾霾天气问题也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但是我们必须有所作为!我们要加强自身工作环境的严格要求外,也要呼吁环保执法人员加大工作力度, 也提醒公众加强自我防护。这件事需要树立全民意识,需要全民参与,共同治理。从共识到责任,从制度设计到贴地而行,重拳治理环境污染、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已成为全体中国人的共识。在民众的广泛参与、在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下,中国的治污之路将一步一步坚定地延伸下去,“绿色美丽中国”将会实现。

参考文献:

[1] 2014年全国“两会”报告相关内容。

[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3]《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第7篇:雾霾天气的形成与防范措施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因为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雾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霾天气,造成城市里大面积低能见度的情况。在早上或夜间相对湿度较大的时候,形成的是雾;在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的时候,逐渐转化成霾。2013年1月9日以来,全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中,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至黄色预警,13日10时北京甚至发布了北京气象史上首个霾橙色预警,一月中旬,北京的空气污染指数接近了1000。从东北到西北,从华北到中部导致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污染。那么雾霾是怎样形成的呢?今天华豹水性漆与您一起认识并了解它的形成和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雾霾天气形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时主要因素。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

2. 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

3. 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一个因素。

4. 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

5. 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物。 雾霾天气的危害:

“阴霾天气比香烟更易致癌。”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曾在某论坛上指出,近30年来,我国公众吸烟率不断下降,但肺癌患病率却上升了4倍多。这可能与雾霾天增加有一定的关系。

除了癌症,雾霾天还是心脏杀手。有研究表明,空气中污染物加重时,心血管病人的死亡率会增高。阴霾天中的颗粒污染物不仅会引发心肌梗死,还会造成心肌缺血或损伤。

雾霾笼罩时气压较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这时易感到胸闷。潮湿寒冷的雾和霾,还会造成冷刺激,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同时,雾霾中的一些病原体会导致头痛,甚至诱发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年老体弱者,千万不要在雾霾天出门,以免发生意外。

“重度污染的空气清洁度低,含有大量的尘埃、污染物、微生物等,可对人的呼吸道产生刺激。”大雾有非常强的吸附力,能吸附大量有毒害的酸、碱、盐、胺、酚、病原微生物等物质,然后形成非常大的雾核,这种东西极易被人吸收。这些有害物质会刺激人体的敏感部位,容易诱发或加重气管炎、咽喉炎、结膜炎等一些过敏性病症。

所以,为了我们大家及家人的健康,当我们遭遇雾霾天气的时候,除了要做好物理措施的隔离,还要做好雾霾天气在体内产生的自由基的清理,这样才能够从里到外的全面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对抗自由基的唯一有效方法是补充抗氧化剂,因为抗氧化剂可以有效清除自由基。平时我们吃的蔬菜水果就含有一些抗氧化成分,但是含量很少,并不能满足我们身体每天的抗氧化所需,特别是在污染严重的城市。我们可以通过多种绿色植物、注意饮食卫生等改善,华豹公司一直以整洁、干净、环保、卫生为前提,让每一位员工在我们华豹这个大家庭里感受到家的温暖,同时也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公司的关心与厚爱。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抵抗雾霾,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是美好又健康的一天!

第8篇: 关于雾霾天气的成因与防治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很

大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家日益繁荣昌盛。近年来,我国在保护和改善环境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仍存在着许多环境问题,特别是近年来的雾霾天气。雾霾天气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由于这是一种罕见的天气现象很多人只是把它当做普通的雾天来看,并未意识到其危害。但在我们的邻邦日本,他们都称雾霾为毒气,并且愿意帮助中国来治理雾霾天气。那么究竟是为什么人们都对雾霾天气如此恐惧呢?这首先应从其成因说起。

雾霾天气的成因

霾也叫雾霾,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 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的厚度比较厚,可达1-3公里左右。霾与雾、云不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雾霾天气的危害

由于雾霾天气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而这些物质在日常生活中也对人有危害,现在将他们组合在一起对人体的危害自然是不言而喻了。那么,它们到底有什么危害呢?

1、雾霾天气时,空气中往往会带有细菌和病毒,易导致传染病扩散和多种疾病发生。

2、冬季遇雾、霾天气时,若遇空气污染严重可能形成烟尘(雾)或黑色烟雾等毒雾,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和健康。

3、雾霾天气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杀手”,尤其是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老人,雾天最好不出门,更不宜晨练,否则可能诱发病情,甚至心脏病发作,引起生命危险。

雾霾天气的防治

从各种资料上得知雾霾天气不仅在中国出现过,在伦敦、洛杉矶等城市也出现过。这是社会发展必经的一个过程。在雾霾天气开始不久,多支环保股涨停。不仅如此,这次雾霾天气还造成了更远的影响,它让所有人深刻地开始了反思:无节制的发展将会怎样?我们真的要像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那样,造成了惨痛的教训才会亡羊补牢?我们应该怎么做?国外的环保用了30-50年,我们呢?

我认为治理雾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使用清洁燃料。雾霾中含有许多化学物质而这些物质是由于人类大量排放废气,燃烧化石燃料造成的。中国应大力引导向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转变,取代烧煤、石油等污染性危害性大的方式。对使用高科技的企业实行鼓励政策,关闭或惩罚使用危害性大的燃料的企业。

2、改善公共交通。拥挤的道路和严重的汽车尾气排放同样是摆在城市面前的挑战。中国的公共交通系统在绿色发展方面还是很有潜力的。在伦敦,实行拥堵费制度,对在高峰时段的车辆征收一定费用,以此来抑制不必要的道路占用,鼓励城郊居民拼车或坐公共公交。在美国,政府要求大型企业鼓励员工拼车或乘公共交通,或者骑自行车上班 。这些经验中国都可以学习。

3.工厂排放出的有毒气体与液体,不能随意排放,污水要经过加工,气体要经过过滤,并经过检测后,才能安全的排放出。

这是一项全民活动,这是每个人不可推辞的义务,我倡导大家一起行动,一起保护我们那美丽的家园!

在未来几十年,或者至少数年中国仍会面临空气不够健康的问题。这正需要我们一起保护家园,共建和谐未来。我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中国一定会更美! 兰江小学606班郑抒涵

第9篇:雾霾天气与环境保护中考作文

2013年1月上旬,全国中东部地区17省市持续雾霾,陷入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污染。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工厂排出的废气和汽车尾气等。现请你根据以下三个方面的提示,以“Let’s Do Something to Save Our Environment”为题写一篇80-100字的短文。

1.重要性:只有一个地球

2.主要问题:污染、疾病、灾难

3.措施:停止污染、保护大自然

参考词汇:disaster n.灾难

protect V. 保护

注意:(1)文中不能出现真实姓名、校名;

(2)文章标题已给出,但不计入总词数;

(3)可适当发挥,以使行文连贯。

Let’s Do Something to Save Our Environme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范文

We all live in the earth. The earth is our home. We have only one earth. We must take care of it. It gives us the best environment. If we harm it, it will be angry. And then we will have a terrible end. There are three problems in our earth, they are pollution, disaster and illness. It’s our duty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 So we must plant more trees, protect the flowers and the trees, save energy, reduce the pollution. We should ask our government to control the pollution from the factories. Protecting the nature is very important. It’s our duty to keep our environment clean and tidy. If everyone makes a contribution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will become beautiful.

the much earth more

上一篇:工业经济与地区发展下一篇:幼儿分类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