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对中职教学的影响

2022-11-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多的高科技手段被应用在教育教学中,例如:我们可以利用虚拟软件模仿真机,完成小型网络的搭建,相比于枯燥无味的理论学习,仿真模拟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网络配置内容,使学生边学边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课堂的参与度,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

一、科技掌控教室

(一)智能终端将成为学习的主要介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平板、一体机等高科技设备已随处可见,教师上课使用一体机,可以把上课内容以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讲课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智能手机搜索与上课内容相关的资源,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人们现在已经习惯用智能终端学习,纸质媒体时代一去不复返,智能终端终将成为学习的主要介质。

(二)学生和老师成为知识的重要来源

老师可以把课堂实录和章节重难点录成微课放至云平台,供学生和其他老师日常访问,形成再生资源。学生也可以把在实训过程中创作的作品上传至云平台,供交流和学习,教师和学生提供的学习资源就成了重要的知识来源。

(三)互联网思维成为人们重要的思维方式

互联网思维是在大数据、云平台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网络资源的共享带来的新的思维方式,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获得各式各样的学习资源。并可以把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上传至网络,请全球各地的学者们帮忙解答。有了互联网,我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各种方式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并及时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二、教育教学新模式

推进新的科学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改变老旧的教学模式,逐步实现现代化教学,改变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优势,为老师和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把科学技术应用到学科教学中,丰富了课堂的内容。作为中职生,主要锻炼的是动手能力,高科技的加入,使得学生们有了更多的实践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因科技发展而得以实现,使得枯燥无味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演变成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新的科技为学生创设了新的学习条件和环境,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

三、怎样利用新的科学技术实施课堂教学

(1)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智能终端在网络上搜索各种学习资源。

(2)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在网上获得的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3)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智能设备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

(4)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资源进行学习。

(5)教师通过一体机等多种方式展示、分析、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总结收获。

(6)教师应通过新的科学技术改变教学方式。

(7)教师可通过巡视或利用新科技软件等方式及时获得学生学习的信息。

(8)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信息进行有的放矢的分层次教学指导。

四、利用新科技教学的优势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入了新科技的教学方式,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的教学虚拟仿真软件,可以使学生们将所学知识及时用于实训操作,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索的精神。

(二)为学生的合作探究式学习创造条件

互联网上有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老师和课本不再是唯一的学习来源,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到自己想要各种学习内容,并利用新的科技手段完成实践。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和自己的同学或者网友进行探究、合作完成学习内容。这种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有利于因材施教的实施

每位学生的基础不一样,学习程度也不一样,新科技教学方法的应用,使得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学生由原来教师的压迫式学习,变为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的自主式学习。老师也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反馈,给予不同的指导,有利于因材施教。

现如今高科技教学已经广泛地应用到中职教学中。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实施,使得中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不断地提高。信息技术的使用,真正实现了讲、演、练的教学模式,学生们更喜欢在高科技制造的新的教学环境中体会教学内容的点点滴滴,智能终端的使用,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动手练习的机会,也使学生更愿意自主学习了。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学习基础薄弱,学生对枯燥无味的理论学习缺乏耐心,也不爱专研。对他们来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已经彻底失去了吸引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教学方式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更多的科技手段被应用到教育教学中,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教学,科学技术,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郑小军,张霞.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J].教育评论,2014.

[2] 殷亚林.例谈利用信息技术创造学习情境十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4 (10) :31-33.

[3] 教育信息话2.0背景下高职课程改革探究[J].周婧,王晓楠.电脑迷.2018 (09) .

[4] 陈丹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特点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

上一篇:我国农村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及拓展策略下一篇:我国实现共享发展的主要障碍与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