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校卫生工作计划

2023-02-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总是面临着一些工作任务和目标,特别是对于营销工作而言,有年度工作任务,季度工作任务,月度工作任务,每周工作任务,甚至每日工作任务。在进行工作任务之前,我们就要提前做好计划工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学校卫生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

第1篇:小学学校卫生工作计划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的学校,是指普通中小学,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普通高等学校。

第四条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行政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督指导。

第二章学校卫生工作要求

第五条学校应当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每日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小学不超过六小时,中学不超过八小时,大学不超过十小时。

学校或者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增加授课时间和作业量,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第六条学校教学建筑、环境噪声、室内微小气候、采光、照明等环境质量以及黑板、课桌椅的設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新建、改建、扩建校舍,其选址、设计应当符合国家的卫生标准,并取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许可。竣工验收应当有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参加。

第七条学校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为学生设置厕所和洗手设施。寄宿制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洗漱、洗操等卫生设施。

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

第八条学校应当建立卫生制度,加强对学生个,人卫生、环境卫生以及教室、宿舍卫生的管理。

第九枭学校应当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办好学生膳食,加强营养指导。

第十条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应当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应当适合学生的生理承受能力和体质健康状况,防止发生伤害事故。

第十一条学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劳动,并对参加劳动的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供必要的安全和卫生防护措施。

普通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劳动,不得让学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者从事不安全工种的作业、不得让学生参加夜班劳动。

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保健待遇。学校应当定期对他们进行体格检查,加强生防护。

第十二条学校在安排体育课以及劳动等体力活动时,应当注意女学生的生理特点,给了必要的照顾。

第十三条学校应当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普通中小学必须开设健康教育课,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应当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或者讲座。

学校应当开展学生健康咨询活动。

第十四条学校应当建立学生健康管理制度。根据条件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卡片,纳入学生档案。

学校对体格检查中发现学生有器质性疾病的,应当配合学生家长做好转诊治疗。

学校对残疾、体弱学生,应当加强医学照顾和心理卫生工作。

第十五条学校应当配备可以处理一般伤病事故的医疗用品。

第十六条学校应当积极做好近视眼、弱视、沙眼、龋齿、寄生虫、营养不良、贫血、脊柱弯曲、神经衰弱等学生常见疾病的群体预防和矫治上作。

第十七条学校应当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做好急、慢性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管理工作,同时做好地方病的预防和控制管理工作。

第三章学校卫生工作管理

第十八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把学校卫生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作为考评学校工作的一项内容。

第十九条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规模较大的农业中学、职业中学、普通中小学,可以设立卫生管理机构,管理学校的卫生工作。

第二十条普通高等学校设校医院或者卫生科。校医院应当设保健科(室),负责师生的卫生保健工作。

城市普通中小学、农村中心小学和普通中学设卫生室,按学生人数六百比一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

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可以根据需要,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

学生人数不足六百人的学校,可以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保健教师、开展学校卫生工作。

第二十一条经本地区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可以成立区域性的中小学生卫生保健机构。

区域性的中小学生卫生保健机构的主要任务是:(一)调查研究本地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二)开展中小学生常见疾病的预防与矫治;(三)开展中小学卫生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

第二十二条学校卫生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职称考核、评定,按照卫生、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考核标准和办法,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学校卫生技术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卫生保健津贴。

第二十三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培养学校卫生技术人员的工作列入招生计划,并通过各种教育形式为学校卫生技术人员和保健教师提供进修机会。

第二十四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将学校卫生经费纳入核定的年度教育经费预算。

第二十五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医疗单位和专业防治机构对学生进行健康检查、传染病防治和常见病矫治,接受转诊治疗。

第二十六条各级卫生防疫站,对学校卫生工作承担下列任务:

(一)实施学校卫生监测,掌握本地区学生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掌握学生常见病、传染病、地方病动态;

(二)制定学生常见病、传染病、地方病的防治计划;

(三)对本地区学校卫生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四)开展学校卫生服务。

第二十七条供学生使用的文具、娱乐器具、保健用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

第四章学校卫生工作监督

第二十八條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对学校卫生工作行使监督职权。其职责是:

(一)对新建、改建、扩建校舍的选址、设计实行卫生监督:

(二)对学校内影响学生健康的学习、生活、劳动、环境、食品等方面的卫生和传染病防治工作实行卫生监督;

(三)对学生使用的文具、娱乐器具、保健用品

实行卫生监督。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委托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的卫生主管机构,在本系统内对前款所列第(一)、(二)项职责行使学校卫生监督职权。

第二十九条行使学校卫生监督职权的机构设立学校卫生监督员,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聘任并发给学校卫生监督员证书。

学校卫生监督员执行卫生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卫生主管机构交付的学校卫生监督任务。

第三十条学校卫生监督员在执行任务时应出示证件。

学校卫生监督员在进行卫生监督时,有权查阅与卫生监督有关的资料,搜集与卫!生监督有关的情况,被监督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给予配合。学校卫生监督员对所掌握的资料、情况负有保密责任。

第五章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一条对在学校卫生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或者个人,各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三十二条违反本条例第六条第二款规定,未经卫生行政部门许可新建、改建、扩建校舍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对直接责任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警告、责令停止施工或者限期改建。

第三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第六条第一款、第七条和第十条规定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对直接责任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改进。情节严重的,可以同时建议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致使学生健康受到损害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对直接责任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进。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对直接责任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可以会同工商行政部门没收其不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的物品,并处以非法所得两倍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六枭拒绝或者妨碍学校卫生监督员依照本条例实施卫生监督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对直接责任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可以建议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处以二百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七枭当事人对没收、罚款的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对罚款决定不履行又逾期不起诉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八条学校卫生监督办法、学校卫生标准由卫生部会同国家教育委员会制定。

第三十九条贫困县不能全部适用本条例第六条第一款和第七条规定的,可以由所在省、自治区的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变通的规定。变通的规定,应当报送国家教育委员会、卫生部备案。

第四十条本条例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卫生部负责解释。

第四十一条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教育部、卫生部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六日颁布的《中、小学卫生工作暂行规定(草案)》和一九八O年八月二十六日颁布的《高等学校卫生工怍暂行规定(草案)》同时废止。

第2篇:从公共卫生职能看学校卫生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关键词】 公共卫生工作;中小学生卫生保健服务;组织目标

1 公共卫生的职能

关于公共卫生的定义很多,目前WHO采用的是耶鲁大学Winslow教授在80多年前提出的定义[1]:公共卫生是指通过有组织的社区力量,高效率预防疾病、延长寿命、促进心理和身体健康,并能发挥更大潜能的科学和艺术。其工作范围包括环境卫生、控制传染病、进行个体健康教育、组织医护人员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发展社会体制,保证每个人都享有足以维持健康的生活水平和实现健康地出生和长寿。

在传统的公共卫生职能中,传染病防治是最重要的内容。解放后,我国采取“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建立公共卫生系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计划免疫,迅速地控制了常见传染病、地方病和寄生虫病的流行。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共卫生应对的问题越来越多,如不良生活方式引发的慢性病增加,各种环境危害导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此,现代公共卫生更加关注健康危险环境和健康危险行为,重视人群健康保障、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其主要职能集中在人群健康监测和分析、疾病爆发流行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食品卫生和环境卫生的监督、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建立、卫生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不同地区人群间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的培训等方面。

2 学校卫生的工作目标

吴仪副总理在2003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提出,公共卫生是“组织社会共同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条件,预防控制传染病和其他疾病流行,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目的”。

学校卫生工作的对象是各类在校学生的公共卫生问题。广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和接受教育的阶段,学校卫生工作不仅直接关系到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育和学业圆满完成,而且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国民素质、医疗费用的合理控制和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是“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从而达到保护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目标。

3 学校卫生面临的问题

自1990年《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颁布以来,我国学校卫生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2]。但随着社会发展,新的公共卫生问题不断出现,学校卫生面临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3.1 学校卫生发展不平衡 我国的学校卫生发展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有些地区的基层卫生防疫机构没有专门的学校卫生人员和工作经费;有些学校不仅缺乏校医或保健教师,同时现有人员的素质也有待提高;广大农村中小学的基础卫生条件较差,导致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突发事件。

3.2 预防性卫生监督力度不够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投资增加较快,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学校大量涌现。但是在学校卫生工作中,对于新建校舍选址、建筑设计、教学和生活环境的预防性卫生监督并没有同步加大工作力度,有些学校的硬件设施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缺乏切实保障学生卫生安全的基本条件。

3.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 目前,许多学校的食品卫生安全仍然存在问题,如食堂卫生设备简陋,管理不规范,食物中毒发生后报告不及时,影响了对突发事件的有效防制。据统计,我国70%以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80%以上的学校突发事件为传染病和食物中毒。2006年9月以来,全国就突发多起传染病、食物中毒的公共卫生事件,这些事件90%发生在中小学,60%以上发生在农村中小学。

3.4 学生常见病状况不容乐观 总体上,我国对于“视力低下、沙眼、贫血、营养不良、蛔虫和龋齿”等学生常见病的防治成效显著。据上海市2002年的统计数据,100%的学校开展了学生视力低下和沙眼普查;96%的学校开展了贫血检查和矫治;97%的学校开展了营养不良和肥胖的防治工作。但是全国的学生健康监测数据表明,城市学生视力低下居高不下,并有逐年上升趋势;农村特别是一些边远贫困地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相当严重;城市学生肥胖症及超重比率也在逐年增加。

3.5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持续增加 2002年上海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包括中专、技职校)没有接受过艾滋病知识教育的占49.30%,不能正确了解艾滋病传播途径的占31.20%,高中生(包括技职校)中曾发生婚前性行为的占2.4%,其中使用避孕套的学生仅占1/3。

2005年6月,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在哈尔滨举办了“中国儿童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儿少/学校卫生论坛”,根据此次论坛发表的有关调查数据分析,吸烟、酗酒、饮食不当、缺乏运动、心理行为异常、网络成瘾等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率近年来持续上升,这不仅对青少年本身造成各种身心伤害,而且对社会和谐也带来危害。

4 学校卫生的主要任务

学校卫生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3],从现代公共卫生的职能出发,我国当前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理顺学校卫生管理机制、规范学生健康监测分析、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整学生常见病防制策略、加强预防性卫生监督力度、探索学校健康教育新模式、促进学校卫生信息化建设、提高学校卫生人力资源质量”。

4.1 理顺学校卫生管理机制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4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行政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督指导。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我国颁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食品卫生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传染病防治法》、《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等法律法规,确保学校卫生工作落到实处。

卫生行政部门必须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合作,将学校卫生工作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对学校卫生的监测监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各级疾病防制机构要明确专人负责学校卫生工作,为学校提供疾病防制、食品卫生、健康教育等技术支持,协助学校落实各项卫生措施。

4.2 规范学生健康监测分析 规范学生健康调查和常年健康监测分析,使学生的健康状况和健康问题能够得到准确、及时的反映。健全学生健康检查制度,有条件的学校每年组织1次健康检查,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至少做到入学与毕业时的2次学生健康检查。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进行生长发育、常见病等监测分析,研究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防制措施,如提供咨询、确诊和治疗服务,改善环境不良因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3 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按照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落实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指定专人作为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的联络员,完善食物中毒和传染病流行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及时切断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途径,有

效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学校传染病防制方面,要进行学生疫苗接种证的查验和实施疫苗补种,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水源管理,做好粪便无害化处理等厕所卫生管理,改善学生宿舍卫生与通风条件。在食物中毒防制方面,要加强对学校食品卫生的监督,培训分管校长、卫生保健教师以及食堂从业人员,加大学校食堂改造力度,不断改善硬件设施,加强食堂卫生管理。

4.4 调整学生常见病防制策略 调整学生常见病防制策略就是要扩大常见病的监测范围,增加有关成年期疾病早期防制(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和伤害(车祸、溺水等)等监测项目,并加强对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和健康危险行为的预防监测。在贫困的乡村地区,传统的“六病”监测,特别是对沙眼、贫血和蛔虫感染的防治仍然需要加强;在城市发达地区,针对当前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持续增加的现状,重点则要放在近视、肥胖、伤害的一级预防上。

4.5 加强预防性卫生监督力度 卫生行政部门必须加大执法力度,从根本上做好学校卫生设施的预防性卫生监督。要开展学校卫生设施现状调查,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对于学校的卫生室、教室、课桌椅、照明灯、食堂、厕所、饮水设施等,实施公共卫生标准化建设,不断优化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保证学校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建筑设施的卫生质量。

4.6 探索学校健康教育新模式 学校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的重要手段。

国外学校的健康教育有多种模式,如日本的小学至高中都开设有“保健体育课”,系统讲授健康知识,培养学生具备增进健康的实践能力。我国2001年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健康教育”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就不再作为一门课程设置,而是将其内容分散到其他学科之中。小学阶段健康教育被分散到社会、科学、体育等课程;中学阶段则分散到历史、社会、科学、生物、体育等课程。因此,学校卫生必须探索有效开展学校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学校健康教育要根据学生年龄和性别特点,从社会、家庭和学校关注的公共卫生热点问题出发,开展多种主题的健康教育活动。如可以设立“爱牙护牙、用眼卫生、平衡膳食、食品卫生、控制吸烟、环境保护、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伤害”等专题。

学校健康教育要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开展能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热情的健康教育活动。如采用主题班会、读书活动、知识竞赛、板报、广播、录像片、专题讲座、绘画、图片展、辩论赛等形式。

学校健康教育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逐步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机构,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和心理问题的发生,重点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7 促进学校卫生信息化建设 为了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学生身体素质和学校卫生工作状况,必须促进学校卫生信息化建设。在学校卫生信息化方面,要加强学校卫生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作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提高。在“学校卫生疾病综合监测信息系统”的基本模块中,应当包括学校基本情况,教室、食堂、饮水和厕所等环境卫生状况,学生生长发育监测(体检),学生常见病和传染病监测,学生伤害监测,青少年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等内容。

4.8 提高学校卫生人力资源质量 学校的校医室(卫生室)是学校卫生工作的基层单位,校医(保健教师)负责组织学生健康检查、监控学生常见病,开展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监督学校环境卫生、防制学生传染病,检查学校食品卫生、防范食物中毒发生。

提高学校卫生人力资源质量的关键是加强对广大校医(保健教师)的业务能力培训。2002年,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南大学相继成为国家级学校卫生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已对全国学校卫生工作者近1 000人进行了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到“素质教育与健康新观念、学校卫生管理及任务、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心理发展及心理卫生、合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生常见传染病管理与预防、学校卫生科学研究方法”。

今后,要逐步建立省级学校卫生骨干教师培训基地,重点培训基层校医(保健教师)。通过培训,增强校医(保健教师)的现代健康观念,帮助他们拓宽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和掌握学校卫生工作技能。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汪 玲

第3篇:当前学校卫生工作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学生保健服务;组织和管理;卫生保健提供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明确指出,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学生是一个处于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发展关键时期的特殊群体,学生的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未来的健康素质及社会和谐发展。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人群高度聚集、群体性事故和公共卫生事件多发的特殊场所。学校卫生工作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07年5月7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针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的措施和要求。现就学校卫生工作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述评如下。

1 我国学校卫生工作的发展

1.1中国学校卫生工作的起步 学校卫生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它最初在学校开展一些以促进学生健康为目的的项目,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我国最早的学校卫生工作始于20世纪初,1925年北京协和医学院与当时的北京市政府警察局在东城合办卫生事务所,开展公共卫生工作,其中包括学校卫生工作,逐渐在学校开展学生体检、健康检查、健康教育及预防接种等工作。1929年2月,当时国家政府的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组织了学校卫生委员会,同年颁布了“学生健康检查规则”。该学校卫生委员会是我国第一个有关学校卫生的行政管理专门机构。1935年制定了“城市小学学校预防沙眼方案”,供推广实施。但由于当时的国内经济基础薄弱,军阀混战,学校卫生工作没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和设施,医学院校没有设立预防医学专业,从事学校卫生工作的专业人员很少,学校卫生工作几乎没有开展。

1.2中国学校卫生工作的平稳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关心儿童青少年的健康。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力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发展儿童健康和学校卫生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51年8月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了《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就学生体检、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等做出明确规定。同年,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召开了首次全国学校卫生工作会议。自1951年到1966年教育部或/和卫生部发布有关学校卫生工作的通知、指示、政令等十多项,主要涉及学校卫生管理机构设置、学校医务人员编配及职责,要求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爱国卫生运动、加强改善学生营养、预防接种、防止传染病流行、学生常见病防治等。如1961年1月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下发《关于保护学生视力的通知》;1964年9月,卫生部、教育部、文化部、建筑工程部、国家体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试行中小学校保护学生视力暂行办法(草案)的联合通知》等。上述法规政策的规定为新中国学校卫生工作,为各级各类学校常见病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并使学校卫生工作体系逐步得到完善。20世纪50年代,随着部分医学院校学校卫生教研室的设立和各级卫生防疫站学校卫生科的建立,全国学校卫生保健工作初具规模,学校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监督得以逐步开展,并在工作中逐渐完善了各级学校卫生保健系统。1960年,随着学科研究领域的扩展,学校卫生学改名为儿少卫生学,由叶恭绍教授主编的全国医学院校使用教材《儿童少年卫生学》的出版,标志着儿少卫生学科在我国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使学校卫生工作基本处于瘫痪状态。1978年4月14日,教育部、国家体委和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通知》,要求恢复或重新制定学校卫生规章制度,学校卫生工作得以恢复。学生近视眼、龋齿、蛔虫、沙眼、肺结核、鼻病和脊柱弯曲异常等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工作得以恢复,并逐步得到发展。

1.3中国学校卫生工作的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是学校卫生发展最快、成效最大的时期。1979年5月15-22日,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在江苏扬州联合召开了“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会议明确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提高对体育卫生工作的认识、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领导、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机构、不断完善学校体育卫生规章制度、重视体育卫生师资队伍建设,会议对学校卫生工作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2007年5月7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青少年营养干预机制、加强学校卫生监督指导等一系列卫生政策措施,将对学校卫生工作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1.3.1学校卫生管理法制化 1979年12月6日教育部、卫生部联合颁布了《中小学卫生工作暂行规定(草案)》、1980年8月26日联合颁布了《高等学校卫生工作暂行规定(草案)》,1990年4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教委和卫生部颁布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对学校卫生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和管理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使学校卫生工作管理法制化。为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教育部、卫生部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和学校卫生标准,包括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学校疾病防控、学校健康教育、学生健康体检、学校卫生设施与条件建设、学生营养改善、学校卫生机构及人员管理等。如《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2002年)、《学校食堂从业人员上岗卫生知识培训基本要求》(2006年)、《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1992年)、《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方案》(1992年,2008年重新修订)、《中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2003年)、《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8年)、《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2008年)、《中小学校卫生室器材与设施配备目录》(1993年)、《关于农村学校卫生厕所建造的指导意见》(2004年)、《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2008年)、《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GB7793-2010)、《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GB/T 3876-2002)、《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实施方案》及《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暂行管理办法》(2000年)、《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工作规程》(1995年)、《高等学校医疗保健机构工作规程》(1998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监督工作的通知》(2010年)等。

1.3.2学生健康监测制度化 《1978-1985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将“对我国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形态、机能、

素质进行调查研究”列为纲要19项主要任务的第3项,1979年在16个省市开展了7~25岁城乡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调查。1985年,由教育部牵头,国家体委、卫生部、国家民委、国家科委、财政部共同组织开展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性、多民族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在1985年调研的基础上,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原国家教委等6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结果和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意见》[(87)教体字022号]中,明确提出建立定期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调研的制度,以及时了解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发展变化趋势及可能出现的新的健康问题,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确定每5a开展一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自1985年至2010年已成功地组织开展了6次大规模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2002年,在每5a开展一次大规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基础上,又在全国部分地区和高等学校建立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每2a开展一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从而形成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监测)及公告制度。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07年)明确要求,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使青少年学生每年都能进行一次健康检查。2008年,卫生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对健康体检项目、经费解决途径、体检机构资质、健康检查结果反馈与档案管理等进行了明确规定。

1.3.3学生常见病防治规范化 卫生部、国家教委和全国爱卫会共同下发了《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1992年)和《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技术规范》(1993年),对学生常见疾病(沙眼、视力不良、龋齿、牙周病、贫血、营养不良、肥胖、肠道蠕虫病等)的筛查、治疗和预防,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等方面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全国学校卫生工作者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等措施,经过10a的努力,使得曾经严重威胁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的沙眼和蛔虫感染两大疾病患病率大幅度下降,如城乡学生沙眼患病率分别从1992年的15.88%和17.87%,下降到2000年的7.5%和8.0%;城乡中小学生蛔虫感染率分别从1992年的14.94%和26.60%,下降到2000年的1.1%和6.6%,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蛔虫感染率已下降至1%以下,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1996年3月,农业部、卫生部、国家教委和国家轻工总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大豆行动计划”的通知》,确定了10个经济欠发达的县(市)和2个经济较发达县(市),进行课间为中小学生提供营养丰富的豆奶为主的“大豆行动计划”的试点。1997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学生营养午餐”。2000年8月,经国务院领导批准,由农业部牵头实施的《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正式启动,该计划是借鉴国际经验,为改善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向在校中小学生提供由定点企业按统一质量标准生产、配送的学生饮用奶的专项计划。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明确提出,“要加强对中小学生和家长的营养知识教育,并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内容,实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2001年国家经贸委、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广学生营养餐的指导意见》要求学生营养餐要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学校组织、家长自愿”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动员各有关部门、生产企业、中小学校、民间团体及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要因地制宜,探索学生营养餐的发展途径与做法;要坚持质量第一,把好卫生关;贯彻科技支持;要开展宣传教育,取得全社会支持;要与现有大豆行动计划、学生奶计划等专项计划相配合。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提出,积极开展科学营养等健康教育,建立和完善青少年营养干预机制。2011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提出了启动国家试点、支持地方试点、改善就餐条件、鼓励社会参与、完善“一补”政策等五方面内容。

2 我国学校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学校卫生法制化建设有待加强 1990年4月25日国务院批准,1990年6月4日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10号、卫生部令第1号发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为指导学校卫生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已公布20余年,其中部分条款已不适应当前学校卫生工作实际和现实要求。另外,《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执法力度不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贯彻落实不够。

2.1.1《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需要修订 《条例》应将学校教师及职员纳入学校卫生服务中,因为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性社区,学生、教师及职员是学校这个特殊社区的组成人员,他们的健康状况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如教师、职员心理问题及精神疾病造成学生伤害,甚至死亡时有发生;教师、职员患传染性疾病致使学生感染,甚至暴发传染病流行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因此,在《条例》的第一条和第二条规定中应该纳入学校教师、职员的健康问题。《条例》应纳入特殊学校,体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及社会公平性,《条例》第三条规定了“本条例所称的学校”,没有体现特殊学校,如盲、聋、哑学校,培智学校等,这部分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服务,不能体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及社会公平性。《条例》第六条规定了新建、改建、扩建校舍的预防性监督,但2004年《卫生部关于卫生行政许可项目清理结果的通知》(卫政法发[2004]277号)显示,2004年5月19日《国务院关于第三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公布取消新建、改建、扩建校舍的卫生许可。造成许多地方无法依据《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开展“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对新建、改建、扩建校舍的选址、设计实行卫生监督”,使得学校选址存在问题,甚至出现安全事故。另外,学校食堂、厕所、卫生室等布局不合理,造成学校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学生主要健康问题和常见病是20世纪80年代问题,现在学生主要健康问题发生明显变化,伤害已经成为学生的第一位死因,近视眼、肥胖、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学生主要健康问题;学校卫生工作重点需要在常见疾病防控基础上,进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期预防、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监测及干预等工作方面。《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了各级卫生防疫站的职责,但2001年各级卫生防疫站进行机构调整,分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部门,存在职责划分不清,出现工作衔接不畅、推诿等现象,需要修订《条例》对各部门职责进行明确分工。

2.1.2学校卫生政策法规执法力度需要加大 《条例》第五条规定:学生每日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小学不超过6h,中学不

超过8h,大学不超过10h。《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指出,制定并落实科学规范的学生作息制度,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h,初中学生9h,高中学生8h。但家长、校长、社会对“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及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没有树立“健康第一”思想;而是“智育第一”的观点,追求中考、高考升学率为中心的意识,仍强势存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贯彻落实不够,《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执法不力。

2.1.3学校卫生标准需要制订或修订 学校卫生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有利于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的改善,有利于学生常见病和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有利于规范学生健康管理和学校卫生服务。学校卫生标准的发布对贯彻执行学校卫生法规、加强学校卫生监督管理有重要意义,对强化学校卫生的科学管理具有推动作用,学校卫生工作呈现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但截至目前,我国学校卫生相关标准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部分标准还存在标龄太长,如《标准对数视力表》(GB 11533-1989)、《儿童少年血红蛋白筛检》(GB/T 17099-1997)。现有标准不能覆盖所有健康问题,特别是某些主要健康问题,如儿童青少年高血压、代谢综合征没有中国的标准。因此,亟需完善学校卫生技术规范、工作规范、管理规范,确定儿童青少年形态指标、机能指标、素质指标、健康状况和身体测量正常值,完善并拓展学校建筑设计与设施、学校生活服务设施、学校家具及教具、儿童青少年卫生用品、教育过程、儿童青少年健康检查及管理、健康教育规程等方面的卫生标准。

2.2学校卫生管理体系不健全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四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行政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督指导。在现有管理体制下,卫生部和教育部均有相关司局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规划,在省、地市和县级卫生厅、局和教委负责当地学校卫生规划和组织实施工作。使得各地在开展学校卫生工作时在规划上没有作为一个整体、在工作上没有形成一个平台、在管理上没有建立长效机制,从而影响学校卫生工作的开展。

2.2.1学校卫生管理网络不健全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城市普通中小学、农村中心小学和普通中学设卫生室,按学生人数600:1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但由于学校人员编制限制,很难达到《条例》规定,大部分中小学校甚至没有校医。有校医的学校,由于校医自身素质、工作任务繁重琐碎,仅限于对学生的轻微疾病作应急处理,很难开展相关传染病预防、学生常见病登记等学生卫生保健工作,使学生常见病的三级预防工作不能顺利开展。

2.2.2学校卫生监督指导滞后 本世纪初,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关于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意见》,卫生部司局内部调整,监督司撤销学校卫生处,职能分散到相关司局;2001年各级卫生防疫站也进行机构调整,分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部门,针对学校卫生监测、监督和技术指导职责划分不清,出现工作衔接不畅、推诿等现象。另外,大部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科被取消,学校卫生工作多被纳入公共卫生科或者慢病科室,而这些科室工作繁忙,涉及学生的预防保健工作很难系统开展。大部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监督中心亦未设立独立的学校卫生监督科,学校卫生监督工作分别由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等科室负责,致使某些学校的卫生监督工作成为盲角,而某些学校又陷入重复监督中,加重学校负担。

2.3学生健康监测体系不完善 教育部牵头,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委、科技部和财政部参与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自1985年起每5a开展一次,已经进行了6次调查;教育部自2002年起在部分省市建立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系统,每2a开展一次监测活动。这2个调查系统形成了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监测)及公告制度。自1990年开始,卫生部建立了学校卫生年报制度,学校卫生统计年报表纳入国家正式卫生监督体系,并于1991年开始试报,各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选择有代表性的学校,每年向卫生部上报学校卫生监督情况、学生预防保健和学生疾病发生情况。目前,卫生部监督局已经建设了学校卫生监督信息直报系统。卫生部分别于2005年和2008年开始了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

上述学生健康监测系统的建立使我们初步掌握了中国学生生长发育、学生常见病现状和发展趋势等信息、为中国学校卫生相关政策的制定奠定了基础,起到了很好的探索和先导作用。但是,中国中小学生健康监测体系和信息系统不健全,在信息的收集、共享和利用上存在很多困难。如监测点校代表性不足、随意性大;数据收集渠道不畅,质量差;监测内容不能反映学生健康状况的全貌。同时,未形成一个多部门共享的信息收集和互动网络,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很好地为学校卫生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2.3.1学生健康监测内容不全面 青少年体质包括体格发育、生理功能、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心理行为和适应能力,目前在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监测)中涉及体格发育、生理功能、身体素质及相关疾病。例如,1985-2010年的6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检测项目主要涵盖形态、机能、素质、健康状况4个方面的24项指标,包括身高、坐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上臂部皮褶厚度、肩胛部皮褶厚度、腹部皮褶厚度、脉搏、血压、肺活量、50m跑、立定跳远、斜身引体(7~12岁男)、引体向上(13~22岁男)、仰卧起坐(女)、握力、50 m×8往返跑(7~12岁)、800m跑(13~22岁女)、1000m跑(13~22岁男)、坐位体前屈、视力、龋齿、血红蛋白、粪蛔虫卵、月经初潮、首次遗精等,但缺乏心理发育和适应能力监测。另外,缺乏青少年体质健康相关因素的监测,如健康相关行为监测、学习卫生及生活环境卫生监测等。

2.3.2学生健康监测人群覆盖不全面 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监测)目前只覆盖了正常儿童和青少年,对于肢体残疾,听力、视力残疾,智残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形态及生理功能,以及肥胖、营养不良等常见病的发生率则缺乏全面数据。各种特殊教育学校、培智学校学生也应当纳入到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中来。

2.3.3学生健康监测管理不统一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由教育部牵头,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委、科技部和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学生生长发育监测,但各省、市、自治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业务牵头单位不甚统一,甚至是临时组建队伍。同时,学生常见病防治监测,因病缺勤、因病休退学、死亡监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等,目前基本没有开展。卫生部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学校教学生活环境卫生监督,但各地市的学校卫生监督工作发展极不平衡。

2.4学生重大疾病防控适宜技术缺乏 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

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乡村学生上升幅度大于城市学生,学生近视患病率居高不下。2010年学生发生肺结核、乙肝等法定报告传染病524539例,死亡313例,学校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占全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80%以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要求,通过5a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针对近视、肥胖、传染病、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中小学生重大健康问题,目前还缺乏相应防控适宜技术。

2.4.1肥胖筛查和控制适宜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制定了《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分类标准》,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制定了《儿童青少年肥胖控制指南》,但实际工作中缺乏儿童肥胖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适宜技术。儿童青少年体育与健康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没有接受过专门技术培训,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质量受到影响。农村地区中小学仍然面临着体育、健康教师编制不足、工作量过大、教师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大部分乡村学校的体育教师、健康教育教师没有体育、医学教育背景,因知识、能力所限,很难高标准地完成学校体育卫生教育目标,直接影响课程教学质量和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

2.4.2近视筛查与预防适宜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 视力检查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调查中所使用的检查方法,主要适用于教育学现场筛查,无法取代临床检查。发挥眼科医生和基层校医积极性,完善近视的筛查程序势在必行。国家应加大人力、物力方面的资源投入,开展检影验光、现场视力检查相结合的大样本调研活动,进一步规范视力不良筛查、诊断相关的技术和方法;将国内外研究最新进展转化为实践,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应树立“治假(近视)是手段,防真(近视)是目的”的观念,坚持治疗。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帮助青少年掌握科学用眼知识和方法,降低青少年近视率;中小学教师和家长都要关注学生的用眼状况,坚持每天上下午组织学生做眼保健操,及时纠正不正确的阅读、写字姿势,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学校每学期要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2次监测;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确保照明、课桌椅达到基本标准,改善学生用眼卫生条件。落实《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方案》(2008年)。

2.4.3学校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适宜技术还不完善 我国现有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体系存在机构设置不够完善、人力单薄、设备不全,应急预案存在内容不够细致或操作性不强,事件发生后的危机处置迟钝,部门之间缺乏协作、联动。同时,现有学校突发公共卫生防控体系的研究不多,且多从整体角度设计,研究多限于宏观政策方面,应急预案在设计和制定上缺乏全面、系统的危害性和脆弱性评估,和当地实际情况结合不紧密,缺少一整套系统、规范、科学、应用性强的防控体系和处置手段。尤其在我国农村地区,有部分学校甚至连基本的公共卫生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他们不仅容易发生突发卫生事件,而且一旦发生往往不能及时正确处理。因此,亟需学校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适宜技术研究,建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体系和工作机制。

3 学校卫生工作的机遇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结合的发展思路,将心脑血管病、肿瘤等重大非传染疾病防治和城乡社区常见多发病防治作为发展的优先主题。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目标是实现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2007年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指出,儿童青少年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未来的健康素质,必须把增强儿童青少年体质、促进他们的健康作为战略任务。因此,儿童青少年健康是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础。另外,加强学前教育,需要关注幼儿园的卫生管理、教育过程和教学形式适合儿童生长发育特点,避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农村地区教学网点布局调整,需要关注寄宿制学校卫生管理、常见病防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等;西部农村贫困学生营养补贴,需要进行学生营养教育和营养干预,营养补贴政策落实及实施效果监测和评价。《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提出的“18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率以2010年为基数下降1/6,控制儿童常见病和艾滋病、梅毒、结核病、乙肝等重大传染性疾病,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以2010年为基数下降1/3,控制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龋齿、超重/肥胖、营养不良发生率等目标要求,为开展学校卫生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将促进学校卫生工作的全面发展。

4 当前我国学校卫生工作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4.1学校卫生政策层面 积极推动《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修订工作;制定学校卫生工作规划;制定学校卫生标准,特别是针对寄宿制学校及幼儿园相关卫生标准;制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落实情况督导、检查要求。

4.2学校卫生组织管理层面 建立学校卫生工作协调机制,在政府领导下多个部门共同协调,包括教育部门、卫生部门、体育等部门,以及卫生部门内部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学校卫生工作平台,将学校卫生作为一个整体,才能更好地纳入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有利于将学校卫生工作所需费用纳入公共卫生经费支付范围。

4.3学校卫生工作层面 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扩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内容,使其涵盖生长发育与体质健康、常见病、传染病、健康相关危险行为、教学生活环境卫生,以及影响学生健康及疾病发生的因素等;加强学生年度体检的质量控制,健全中小学生健康档案,全面实现学生健康及相关信息的网络化管理;积极申请开展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科学研究,使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更加科学、规范。开展学生常见病防控及健康问题干预适宜技术研究和实践,使学生视力保护、口腔保健、伤害预防,以及学校控烟、营养干预、成年期疾病早期预防更加科学有效。实施健康校园工程,整合教育、卫生(监督、疾控、应急、结核)、食药、安全、红十字、共青团、社区、家教等部门工作,建立学校卫生工作平台;通过学生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及健康危险行为的监测,加强对学校生活与学习环境的监测、指导和监督,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开展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学校健康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4.4学校卫生能力建设层面 加强队伍建设,建立教育、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等学校卫生工作队伍和工作网络,完善学校卫生网底建设。加强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通过各种形式的学校卫生专业培训,提高学校卫生工作者专业水平和实践技能。卫生监督、疾病预防、高等学校、教育部门等共同开展学校卫生相关课题的研究,并通过相关学会举办全国性或者区域性学术交流,加强学校卫生课题研究与学术交流。

作者:马军

第4篇:小学学校卫生工作计划

小学学校卫生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指导,以教育局卫生工作要点为依据,认真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加强健康教育、卫生工作的管理,创新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方法,以“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努力提高全体师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发展,小学学校卫生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

为全面贯彻实施《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积极做好常见疾病的群体预防,重视学生心理和生理健康教育,做好学生卫生监督检测工作,加强学校的饮食、饮水、食品卫生检查力度,防止和杜绝食物中毒,积极开展传染病的防治宣传教育和预防接种工作,切实抓好学校卫生工作。

三、具体工作及措施:

(一)日常卫生

1、划分卫生包干区,责任落实到班级。保持校园环境整洁美观,教室窗明几净。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营造健康优美的育人环境

2、作好日常检查巡视工作。坚持一天一早扫,一周一次大扫除,大扫除有重点、有要求,值周、值日教师及时检查、记录、反溃

3、各班做好教室、包干区清扫,做到教室、包干区无纸屑、无垃圾。发现有以上现象,值日老师、学生及时向班主任反馈,并及时清理,学校工作计划《小学学校卫生工作计划》。

4,专用教室卫生责任落实到人和班级,要求做到整洁美观。由专用教室负责老师管理日常保洁工作。

5、搞好学生个人卫生。学校每月进行不定期的学生个人卫生检查,检查内容:头发、指甲、坐姿、衣着等,检查情况由校值日生记录和反溃

(二)学生健康教育、预防保健

1、开展各种活动,大力宣传卫生知识。利用夕会、板报、宣传橱窗、录象等大力宣传有关卫生知识。对高段学生进行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知识方面的教育,正确对待青春期的身心变化。通过开展各种体育活动、竞赛,向学生宣传勤锻炼有益身体健康。根据不同季节,开展季节性卫生知识教育,按规定开设卫生健康教育课。

2、加强保护视力的教育,督促近视学生进行治疗。落实检查,组织学生正确地做好眼保健操,监督学生做到读写姿势的“三个一”,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课间休息时间。

3、培养学生个人卫生、学校卫生、公共卫生的好习惯。不定时抽查个人卫生,做好“龋齿、沙眼、肠道蠕虫、营养不良、贫血”等预防工作。

(三)常见病防控工作:

1、开展卫生保健活动,卫生知识宣传活动,做好学生预防接种及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工作。

2、加强学生疾并常见病的防治工作。教育学生经常注意天气变化,做好保暖防冻工作,保持教室通风,防止流行病的传染。密切关注流感、水痘、肠道传染病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加强日常的卫生监督与管理,便于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治,以防传染病的传播。

3、学校制定《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遇到学生中出现有传染病的紧急情况及时与家长联系给予隔离治疗,并上报疾病防疫中心,对各室及时消毒。

4、配合土城乡卫生院做好学生的卫生防疫接种和体检工作。对于卫生院的反馈情况,及时联系学生及其家长,给予及时治疗。特别对一些先天有生理缺陷的学生(如先天心脏病),还联系其任课教师,注意不要他们参加各种剧烈刺激的活动,避免偶发事件的发生。

5、配合医疗机构做好新生的预防接种登记工作,进一步做好学生的预防接种工作,继续开展学生预防接种的查漏补种工作。

(四)、学生饮食、饮水卫生

1、协助后勤做好食堂、小卖部各项卫生工作,杜绝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2、做好学生的饮食健康营养工作。不定期的对食堂的卫生情况、菜谱进行检查、监督与指导,保证食堂的环境整洁,用具卫生,学生营养多样化。

3、学校供应学生饮水必须充足、安全、卫生,以满足学生的健康需求,有专人负责,定期做好清洁消毒、严格把好饮食、饮水卫生关。

学期中,及时做好各种卫生资料的上报工作,不断改进,不断创新,争取在新的学年里把工作做得更实、更细、更有实效。

第5篇:小学学校卫生工作计划

叶蔼小学卫生工作计划

2013年2月

为了认真贯彻国家教委、卫生部颁发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学生健康知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改善学校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对传染病、常见病的预防和防治。切实做好学生的防病工作,本学期对健康教育工作如下安排。

一、 确保环境卫生。学期初制订出工作计划及各项制度,划分好各班卫生包干区,要求各班做到一日二小扫(早读前、午读前),一月一大扫,节日突击扫,订出卫生检查评比制度,由各班卫生委员配合值日老师做到天天检查、打分,一周小汇总,一月大汇总,并公布卫生检查结果。

二、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

(1)学习贯彻《传染病防治法》,进一步做好疾病防治工作,各老师要坚持晨检制度,提高对流行病的敏感度和防范意识。发现同一班有3个学生有流感症状要上报学校,同时做好隔离、送往医院并及时进行消毒,痊愈后持医生证明方可复学,避免疾病蔓延。

(2)加强日常卫生管理。传染病流行期间各班每周劳动课进行环境卫生大清扫及对教室、功能室进行消毒,做好防控工作。

三、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各班主任和健教老师要利用班会、周会和健教课进行季节病、流行病、常见病的防治知识的传授,如近视、龋齿、营养不良、贫血、沙眼、蛔虫等六病。各班主任还要利用教室的黑板报和学习园地等宣传卫生保健知识,根据不同季节定期更新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行为习惯。

四、重视学生青春期的卫生教育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各健教老师要利用健教课,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一次青春期健康教育,解决学生青春期性心理方面的困惑。此外,各班主任要善用心理辅导室,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

问题。

五、坚持“两操”锻炼,各健教老师要教会学生做眼保健操,教育学生要认真做好眼保健操,促进学生自身护眼保健意识,降低近视率。同时要加强小学生口腔卫生教育,教会学生正确的刷牙和口腔卫生知识。

六、要做好学生体育运动伤害的防护。对有特殊情况和体质的学生学校要注意收集有关资料,班主任和体育老师要有由第一手资料,减少事故的发生。

七、关注师生的心理卫生健康,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咨询、座谈会等。通过聆听、倾谈、提供协助等方式帮助学生摆脱心理障碍,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

八、加强食堂卫生的管理。进一步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和食堂的卫生监督管理,办好食堂许可证及工作人员的体检,食物做到定点购买和留样24小时,防止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的暴发。

食堂人员要注意操作规范,食具、用具要做到一漂二洗三消毒,保证食物的质量和卫生,确保师生饮食卫生和安全。同时要做好食堂卫生资料的积存和归档。

九、重视学生的体检工作,在体检中发现问题或要复查的学生,班主任要及时通知家长。

第6篇:《小学校卫生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遵照上级提出的各项工作要求,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认真抓好常见病防治及传染病防控工作,积极开展健康

《小学校卫生工作计划》《其他范文》

关于《其他范文》的文章《小学校卫生工作计划》正文开始>> -

一、 指导思想

遵照上级提出的各项工作要求,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认真抓好常见病防治及传染病防控工作,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增强学生自我防护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二、 工作目标

1、加大传染病的防控力度,进一步完善防控体系。

2、加强防近工作,寻找我校防近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降低近视眼患病率。

3、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推广普及卫生防病知识,教育并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科学、文明、健康行为习惯。

4、强化对学生日常卫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

5、充分发挥保健工作网络化管理的作用,提高管理水平。

三、具体措施

1、根据《学校传染病防治方案》明确职责,继续要求把晨检工作放在首位来抓,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使传染病的报告制度、隔离制度、消杀制度得以深入落实。 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麻疹的强化免疫工作,完成摸底、调查、统计、接种等项工作,确保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的行动计划的落实。

2、积极采取有效办法对近视学生进行治疗并控制学生近视程度的上升。

(1)进一步完善《学校的防近方案》,责任到人,确保工作扎实落实。

(2)建立学生视力档案,有连续的学生视力情况记载,的基础上,对不同近视程度的学生进行分档管理;加强对近视边缘视力学生的管理。

(3)积极采取措施对近视学生进行矫治,可分别采取“王不留”压耳穴、近视眼治疗仪、云雾法、中医穴位热效应治疗仪等方法,也可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建议学生到专科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4)凡参加治疗的学生,必须填写近视矫治登记表并注明所采取的治疗方法,做好跟踪、反馈记录,找准防近工作落脚点,有所侧重的开展工作,摸索防近工作的途径。

(5)保证学生每做天两次眼保健操,并建立检查指导制度,确保眼操质量。保证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6)完善教学条件,使学校建筑和教室采光照明、黑板、课桌椅等设备符合国家标准。

3、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普及学生的卫生知识,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良好习惯,预防各种常见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的目的。

(1)按照上级红十字组织要求,学校将在开学初组织开展一次宣传和急救演练工作。

(2)加强新生良好卫生习惯的教育,重点做好眼操、读写姿势指导工作,为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打下坚实基础。

(3)除小学新一年级外,其他学年也要加强读写姿势及眼操的指导,纠正不良的用眼习惯,

控制学生近视程度的上升。做好我校参加区、市读写姿势比赛学校的选拔工作。

(4)以广播、网络、板报为阵地,加强卫生与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定期举办卫生、健康专题讲座。

4、加强卫生工作规范化管理,建立学生健康档案,认真做好学生身体素质指标的测定和统计工作,专人负责,做好健康卡的登记工作,做到及时、全面、完整。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做好体检的管理和资料管理统计工作,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消除饮食卫生中的不安全隐患,确保学生无饮食、饮水等安全事故发生。

6、为全校师生提供文明、洁净、美丽、整洁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7、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入学儿童的体检和《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和预防接种工作。

月份重点工作安排

9月份

1、麻疹的预防接种工作

2、新生查验证工作

3、自救自护逃生演练

10月份

1、检查各班防近工作的进展情况

2、检查各班传染病防控工作

11月份

1、一年级新生读写姿势、眼操检查

2、防近工作经验交流会

12月份

1、 全校读写姿势、眼保健操比赛

2、 迎接区卫生工作的年末考核、检查。

第7篇:小学学校安全卫生工作计划(推荐)

2010年,根据国家、省、市、县、镇关于安全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本校工作的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校安全卫生工作以国家、省、市、县、镇安全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以周济部长在安全管理电视电话会议上“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讲话为中心,以开展“安全整治行动”为主线,以“预防和遏制重大安全事故”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三个提高”(提高初期防范能力、提高过程控制能力、提高事故处理能力)、“两个强化”(强化过程考核、强化责任意识)、“四个落实”(认真落实安全工作一岗双责制、责任追究制、一票否决制及“管理效益年”活动)为目标,夯实学校安全基础,完善管理机制,科学管理,提升管理效益。最大限度地减少学校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主要工作任务及措施

(一)加强领导,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卫生管理。

1、培训指导各职能部门科室结合本部门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工作防范措施,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工作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

2、严格学校安全卫生管理,健全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和防险救灾应急预案,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认真做好预案的学习、宣传和演练,加强安全检查,堵塞各种漏洞,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3、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要求,配备好灭火器、防火栓、铁锹、沙箱、盛水器等灭火器材。要责成学校有关人员对学校的用电线路、电源开关、煤气灶、火坑、用电器等重点部位进行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二)强化措施,进一步做好防盗、危房等工作。

1、认真实施“六个一”规则,即学校每一天都有一名教干带班,一名工作人员值班,各班级都有一名学生安全监督员,门卫、更值人员每一天都按时到岗,认真负责。

2、加强微机室、实验室等要害部门的安全防范工作。

3、学校要组织有关人员定期对学校的围墙、间墙、门窗玻璃、天棚、防水层等重点部位进行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出现危房及时上报镇教委及县教育局,并且及时鉴定。

三、加强教育,安全防范,推进“平安校园”工作

(一)大力开展安全教育,把安全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中。安全教育要天天讲、月月讲、时时讲,要本着“预防为主,教育为先”的思想,把安全知识教育真正纳入课堂教学当中,坚持每周不少于1课时的安全常识教育课,使学生受教育面达到100%。进一步把学到的安全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并要做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消防逃生演练和集体外出活动安全及自救互助常识教育,避免重特大事故发生。

(二)学校要定期检查单杠、双杠、跳马、幼儿玩具等体育设施及实验室的实验用品是否完整好用,同时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夏季来临时,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学生野浴,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组织学生社会实践必须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同时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三)学校在组织各种集体活动,特别是校外的集体活动,一定要加强防范,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保护师生的安全。

(四)认真开展“平安校园”活动,做好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加强学校内部和周边治安环境的整治工作,要继续规范、完善聘任法制副校长工作,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在维护学校治安,对学生法制教育,帮教后进学生等方面的作用,使其懂法、知法、守法。

四、加大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

继续做好每月安全管理月报制度,加强安全卫生办公室主任、门卫、更夫、值班、值宿人员的安全教育管理,清退年老体弱、工作不负责任的门卫、更夫,要做好信息反馈报告工作。

五、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突出安全教育,强化学生自我防范意识

(一)从建立安全管理工作长效机制入手,重新修改、完善《学校安全卫生管理考评办法》等规章制度,明确分级管理责任,完善季度动态检查,加大过程评估,将安全管理薄弱科室纳入重点管理。

(二)结合安全教育月、安全教育周的重点,积极开展“学生平安行动”活动。开展人人参与的“金点子”评选活动,有力地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开展“紧急疏散”训练活动,提高学生安全防范,自护自救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开展“安全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征文、演讲比赛,演讲竞赛活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第8篇:小学学校卫生工作计划4篇

小学学校卫生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和谐发展意识,依法履行学校卫生监督职责,着力做好我校的体育卫生工作,以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为目标。为维护学校公共体育卫生安全,保障全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别制定本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计划:

二、主要目标

1、加强体育卫生工作的引导,努力酿造良好的体育卫生氛围;

2、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开创学校活动的新局面。

3、认真贯彻实施国家体育卫生工作条例,促进体育卫生工作的发展。

4、转变师生观念,形成规范的体育卫生意识。

5、培养师生体育卫生习惯,确保全校体育卫生上一个新台阶,争创“卫生文明单位”。

三、基本思路

1、强化过程管理、严格常规监控,为终结目标达到提供保障。

2、以体育活动为载体,大兴学校运动之风,创建素质发展之路。

3、加强体育活动及其常规管理,确保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4、严肃体育卫生制度,为学校的发展服务。。

四、具体内容与措施

1、成立体卫工作小组:

2、明确责任,强化监督。

我校从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和社会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转变作风,增加做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转变作风,增加做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始终把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健全工作组织,明确工作责任,建立工作机制,落实工作措施。要进一步强化第一责任人意识,加强内部管理,定期对校内各项体育卫生工作开展自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3、认真做好学生健康体检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学校卫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高度重视学生体质健康。我校要积极组织开展新生入校体检和在校学生定期健康查体工作,完善学生体检制度,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档案。认真做好体检数据的汇总、统计和分析,掌握我校学生的生长发育,体质健康状况。

4、提高学校环境卫生水平。我校的教室、实验室、伙房、活动室等设施要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努力改善教室的采光、照明、通风等条件,预防近视眼和脊柱弯曲异常等学生常见病的发生。

5、广泛宣传,全面落实。

在校内,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和各项体育活动。一是进一步加大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的力度。二是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结合季节性、突发性的传染病及食物中毒的预防,通过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宣传途径,大力普及卫生知识,使广大师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学生疯病能力。

6、体育工作方面

(1)认真贯彻落实《体育法》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建业学校运动队,拟定计划并定期开展活动。

(2)切实贯彻落实“减负”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每学月对体育教学工作进行定期检查。

(3)本期要求做到课前认真备课,根据学生的各自特点,抓住重点、难点,认真地上好每一堂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每节体育课达到一定的运动量,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技巧。

(4)开展好两课、两操活动,并由团委和学生会负责检查,并公布检查情况。

(5)开展体育节、春季田径运动会和多种小型体育活动。

(6)积极组织参加教研活动。

(7)开设健康教育课做到“五有”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要将公共体育卫生安全教育贯穿于日常教育中,加强健康行为养成教育。

(8)四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学生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熟悉食品卫生知识、饮用水卫生安全知识,指导学生正确消费、健康消费。

(9)五是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和两操两课活动。

7、卫生工作方面要求学生讲究体育运动卫生、生活卫生和校园环境卫生,建设美好校园。

(1)校园环境每天打扫,周二大扫除,平时专人轮流保持环境卫生,并进行检查评比,评比结果纳入班主任考核。

(2)设立学生监督岗。团委与学生会每天环境卫生定时检查。

(3)进行卫生教育,培养学生形成的卫生习惯。

(4)加强传染病防治的宣传教育,特别是对“手足口病”和“流感”的预防的宣传教育。

(5)落实措施,严密防控。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卫生厅、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加强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建立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长效机制。建立学校晨检巡查,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及时向卫生部门和区教育局汇报。

(6)我校努力与卫生、工商等行政部门密切配合和通力协作,要定期组织联合督导检查,深入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及时清理违规经营的食品摊点和其他违法经营场所,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和卫生的环境。

小学学校卫生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切实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二、工作目标:

1、严格控制学生近视发病率,做好眼保健操。

2、小学生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知晓率达80%,保健牙刷的使用率达100%,。

3、健全学校各项卫生档案,学生体检建卡率达100%。

4、教室采光、课桌椅配套比例逐步符合教学卫生要求。

5、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

三、工作重点:

(一)加强健康教育。

1、按照宣城市中小学《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检查评估细则要求,做好各项卫生工作。迎接宣城市教育局关于市级“卫生学校”复查验收工作。

2、认真上好健康教育课,做到有教师、有课本、有课时、有评价,确保学生健康知识合格率达90%以上。

3、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少先队及每班黑板报每期开辟卫生栏目。

4、坚持每周五校卫生评比日制度,着力培养学生卫生习惯,做到常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不喝生水,不随地吐痰等,确保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达100%。

(二)做好学校卫生监督工作。

1、按《学校卫生档案》要求,做好学生病假统计工作,提高上报数据的准确性。

2、做好教学卫生管理与监督,逐步使学生课桌椅及采光照明等符合卫生工作要求。

3、认真监督学校饮水卫生、食品卫生和饮食卫生,开展经常性的食品卫生检查以及对外购食品的索证工作,杜绝食品卫生事故发生。

(三)开展学生常见病防治。

1、继续开展防近视工作,及时掌握学生视力动态,对近视新发病率及假性近视及时督促矫正,随堂纠正学生读写姿势(一尺一寸一拳),不疲劳用眼,按时下课,保证学生课间休息时间,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不超过6小时。

2、提高眼保健操质量,班主任要每天检查学生眼保健操情况,对穴位按压不准确的及时予以纠正。

3、根据传染病在不同季节的流行特点,认真做好预防宣传工作、消毒隔离工作。

4、做好学生计划免疫工作。

5、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广泛开展对手足口病、甲型n1h1型流感、近视、沙眼、龋齿、肠道蠕虫、肠道传染病、贫血、艾滋病、血吸虫病、结核病、麻疹、风疹、流感、乙肝、流脑等疫病的防治,加强对残疾体弱学生的医学照顾和心理卫生工作。

(四)积极做好创建工作。

1、按照学校卫生工作要求,认真积累健康宣传资料,为创建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准确的数据。

2、继续对各班进行卫生评分,评流动红旗(一周一次),室外继续划分责任包干区,定班定人负责,保持室内外清洁整齐。

小学学校卫生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我班以“健康第一”为宗旨,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的纲要》把班级体育卫生工作作为实施素质的突破口,以科学的管理,促进班级体育卫生工作的全面健康发展。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建立完善科学管理体系,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学生健康知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改善班级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我们还要创建“崇尚健身,参与健康”的健康氛围,保持班级的体育特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二、具体工作:

(一)体育工作

1、加强科学管理

建立健全班级体育工作领导小组,由体育教师全面负责管理班级的体育工作,实施“分工负责,分管齐抓的管理制度“,责任到人,工作到位”的责任制度,加强对体育工作的指导检查。不断总结,不断完善,狠抓落实。

2、确定目标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是班级体育工作的指导方针。是部署实施体育工作的依据。特别是新教材实施以后,怎样上好体育课,又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根据体育大纲的精神,规范课堂质量,领会精神实质。确定工作目标如下:贯彻两个条例。上好两操两课两活动。大力开展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活动。将体育课与体育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近视率控制在9%以下,近视率发病率不超过1%。

3、提高课堂质量

本学期体育课将狠抓体育常规,提高课堂质量,根据大纲新教材,积极组织好体育教师对新教材的学习工作。使体育教师领会新课程标准精神实质。根据新教材和学生具体情况制定好教学计划。备好室内和室外课教案。体育教师坚持“继续学习”,从理论学习和听课不断汲取知识。提高师德水平,理论水平,教学和教研能力。坚持面向全体,教书育人。规范体育教学常规。严格执行<小学生合格标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评定标准。并且做到有针对性的训练,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卫生工作

1、加强健康教育

(1)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检查评估细则要求,作好各项卫生工作,认真上好健康教育课,有课本,有课时,有评价,确保卫生键康知识,合格率达90%以上。

(2)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尤其是控烟宣传及预防艾兹病教育。

(3)重视学生心理,卫生健康教育。

(4)善于培养学生卫生习惯,做到常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不喝生水,不随地吐痰等。

2、做好学校卫生监督工作

(1)按《学校卫生档案》要求做好学生病假统计工作。

(2)做好教学卫生管理监督,逐步使学生课桌及采光照明符合卫生工作要求。

3、开展学生常见病防治

(1)继续开展防近工作及时掌握卫生视力动态,对近视新发病率及假性近视及时监督矫正随堂纠正学生读书姿势(一尺一寸一奉)不疲劳用眼,按时下课,保证学生课间休息时间,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不超过6小时。

(2)提高眼保健操质量,组织人员每天检查学生眼保健操情况,对穴位按压不准确及时予以纠正。

(3)根据传染病在不同季节流行特点,认真做好预防宣传工作。

(4)做好学生计划制度和体检工作。

4、抓好学校环境卫生,继续对各班室内外卫生和个人卫生进行评比并公布成绩,列入对体育教师的考核,使班级的卫生做到定班定人负责,确保让我班学生有一个整洁的学习环境。

小学学校卫生工作计划4

一、指导思想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的生命及生活质量产生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提出“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为工作目标,以创建“健康促进校、健康校园、无烟学校”为抓手,逐步改善学校环境,树立健康理念,营造健康氛围,进一步促进学生心理和身体健康。

二、主要工作

1、食品卫生监测

加强对校内供餐单位(自办食堂)、督察,保障学生健康,防止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2、学生健康状况监测通过定期开展学生健康体检,掌握学生健康状况,及时反馈异常学生情况,使学生及时就诊。加强每日晨检,及时了解学生健康状况,每月向社区医院上报学生因病缺课监测报告。

3、传染病预防和控治加强每日晨检,及时了解、掌握学生传染病发病情况,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每月向社区医院上报学生传染病报告。

4、学生常见病防制掌握学生视力低下发病情况,落实综合防治措施,降低发病率。

5、学生伤害监测掌握学生发生情况和原因,制定伤害防治措施。

6、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通过健康教育课程和各种健康传播活动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7、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的卫生监测保障学校教学、生活环境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改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8、生活饮用水管理加强饮用水的管理,提供符合卫生要求的生活饮用水。

9、认真开展红十字会工作以创建“红十字会达标学校”为目标,开展红十字基础知识、现场急救技能的培训;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做好5月8日的“世界红十字日”纪念宣传活动,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组织集体性募捐,组织会员参加社会服务活动,配合做好少儿住院基金的宣传发动工作。

10、创建工作以创建“健康促进校、健康校园、无烟学校”为抓手,引导健康文明的社会生活,不断提升师生健康素质和城区健康水平,推进健康城市的建设。

三、重点工作

以“如何提高学生视力”为内容,对我校视力低下学生进行样本调研,并与相关部门专业人士分析现状,制定和落实预防和防治措施。

四、具体安排

二月份

1、认真做好食堂卫生与饮水卫生的监督指导、消毒工作。

2、严格检查工作人员健康证、食堂食品进货质量和操作过程,预防食物中毒,确保学生食品卫生安全。

3、对学校教室进行光照明噪声等的监测。

4、对入学新生预防接种查验及补证、补接种。

5、制定卫生广播的内容。

6、建立学校卫生巡查员队伍,每天对学校环境卫生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向卫生老师,班主任汇报。

7、对一年级学生进行眼保健操检查。

8、为寒假里意外伤害、生病住院的学生办理保险理赔。

三月份

1、学生视力检查、对视力不良、新患近视的学生,落实防治措施。选择四年级一个班级作为视力监测班,请社区医院医生来校为学生检测视力,电脑验光。

2、预防流感及传染病知识宣传教育。

3、3.24全校学生做氟化泡沫

4、开展3月3日“爱耳日”,

3月24日“世界防结核病日”知识宣传活动。

5、做好学校卫生常规工作。

四月份

1、与德育处大队部联合进行眼保健操评比。

2、学生进行健康体质体检。

3、视力普查汇总(4月10前交汇总表)。

4、加强学校饮食饮水卫生监督指导工作,结合季节特征,对学生进行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卫生知识宣传教育。

5、做好学校卫生常规工作。

五月份

1、开展纪念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活动。

2、开展5月31日“世界无烟日”的健康主题宣传活动。

3、加强学校饮食饮水卫生监督指导,预防食物中毒。

4、进行健康体质体检,做好资料汇总。

5、做好学校卫生常规工作。

六月份

1、加强学校饮食饮水卫生监督指导,预防食物中毒。

2、开展6月6日“全国爱眼日”、6月26日“国际禁毒日”主题宣传活动。

3、红十字会“六一”帮困活动。

4、学生伤害事故登记汇总。

5、学生因病缺课率统计。

6、学校卫生工作资料汇总。

第9篇:甘滩小学学校爱国卫生工作计划

学校爱国卫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爱国卫生工作的精神,巩固已有创建成果,围绕学校创建先进单位的工作目标,以“环境育人”理念营造洁美的校园环境,推进全民健康工程。

二、工作重点:

1、强化日常卫生责任管理;

2、开展卫生知识普及和健康教育,加强疾病预防;

3、定期进行除害工作,消除“四害”隐患;

4、落实专项整治,开展“同创共建”活动;

5、加强校园绿化管护,美化校园育人环境;

6、抓好食堂卫生工作,确保师生饮食安全;

7、重视厕所卫生保洁,方便师生员工盥洗。

三、具体措施:

1、对每天的卫生检查结果予以公布,并立即整改到位;在全校发起“校园美丽我先行”活动。

2、利用一切宣传阵地和手段,对全校师生进行普及健康知识宣传教育,采用讲座、健教课程教学、展览等形式,分阶段、分季节开展全民健康促进行动。

3、为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大力开展除害工作,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药物和机械相结合、人防和技防相结合的“三结合”除害机制,从根本上进行灭鼠、灭蚊、灭蝇、灭蟑螂。

4、在原有绿化的基础上,继续挖掘潜力,扩大绿化范围,提升绿化品位,提高绿化养护管理质量,做到该绿化的尽绿化。

5、抓好食堂卫生工作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要进一步强化从业人员的职责,提高他们的卫生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强对食堂工作的日常督促管理,从根本上消除食源性卫生安全隐患,抓规范性管

理、规范性操作加工、规范性消毒措施,抓长效性落实,特别是夏秋季节的饮食卫生,确保不发生大面积食物中毒或群发性传染病。

6、强化厕所日常保洁工作,定时段清扫、立体化保洁,努力做到厕所内无臭味异味,墙面无污渍。

7、由点到面,将学校卫生工作向师生家庭卫生辐射,结合村委开展“五星文明户”创建活动,整体提升国民综合素质,把是否被评为“五星文明户”家庭作为学校评比文明学生、文明教师的依据。

甘滩小学

2014年4月17日

上一篇:学习宣传月活动总结下一篇:孩子教育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