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博物馆

2022-03-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民俗博物馆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民俗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研究

摘 要:伴随我国对传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的发展日益重视,民俗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标志,作为民俗文化保护主体之一的民俗博物馆要发挥保存与保护职能以推进民俗文化遗产的活态化传承。文章以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为研究案例,分析其在民俗文化遗产活态化传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有效发展路径,为南京民俗艺术传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民俗文化遗产的活态化传承是当下保护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之一,民俗博物馆在保存与保护民俗文化的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需要秉持整体性、活态性、原生性等原则以多种手段全方位地保护民俗文化。本文以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为案例分析,对该馆在非物质文化传承中的优势、面临的问题进行阐述。同时,基于民俗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重要性,提出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如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开展全方位工作等。本次研究为南京民俗艺术传播研究工作开展打下重要基础。

一、民俗文化遗产基本属性

从中华民族形成及文明传承的角度来讲,民俗文化主要是指我国人民受长期历史影响与地域风俗形成的特有的生活习俗与生活习惯[1-2]。不同于以知识分子、学者等专业从事文化生产与传播群体为代表创造的精英文化,民俗文化根植于民间,由广大民众在生活中创造,伴随着人类的繁衍一代代传递人类的文化基因。从地域学、民族学角度对民俗文化遗产进行分析研究,可以了解我国民族形成、发展演变、各地域百姓生活习俗与历史文化背景等,也对研究中华民族起源与发展起到积极推動作用。

民俗文化遗产不是单一片面地简单形成的,而是经过长期历史发展及生活演变的必然产物。其特点如下:第一,具有历史性特征。民俗文化起源于漫长的历史长河,经过历史磨砺,很多优秀的民俗文化遗产得以保留,并见证了当时大变革下的历史背景[3]。第二,具有地域性特征。地域性是民俗文化遗产内容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其主要特点。地域性主要是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辽阔,自然条件与地理特征鲜明,不同地域条件造就了不同民俗文化特征,如云南、陕西、宁夏、浙江、广西、广东等皆有不同的民俗文化形式。同时我国地域辽阔,民族种类诸多,造就了我国多文化、多风俗的大繁荣局面。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不是片面的内容体现,而是更为科学、合理的系统布局。通过对相关史料及信息研究发现,民俗文化遗产按其地域可以分为西北系、江南系、东北系、川蜀系及中原系。例如:西北、东北具有的特色传统文化形式包括剪纸、泥彩、木版年画等;中原地域的特色传统文化形式主要包括民间皮影、石雕、泥人等。民俗文化遗产的地域性特点体现了我国多民族、多群体的融合及团结,而文化的形式还会随其地域之间的差异化,产生不同的特色效果,丰富了文化的形式种类,体现了国家及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第三,具有传承性特征。民俗文化遗产得以发展主要是由于持续沿袭与不断传承,这也是民俗文化遗产得以保留到今天的重要原因[4]。民俗文化遗产传承方式众多,主要包括媒体、旅游、博物馆、原地风俗习惯保留、文化宣传、教育教学等。因此,民俗文化遗产的传承性特点尤为明显[5]。

二、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优势分析

(一)馆藏内容综合性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自身优势主要在于对物质文明、非物质文明遗产内容的全面保留,将民俗博物馆的综合性、功能性、传承性充分发挥体现。物质文化形态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独立的,而是需要互相融合、促进、互动。其中,民俗文化遗产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物质文化形态遗产的内涵与精神呈现。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在对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中主要以“全面性、综合性、涉及性”为主。例如,该馆“金陵工巧”展示区域中除了展示南京古镇建筑、复古风景以外,还设计了诸多民间艺人为参观者进行各种特色绝活展示的项目。民间技艺是民俗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通过民间技艺活体方式高度复原与呈现,让参观者对南京民俗文化产生沉浸式体验,其影响面与传承意义颇大。另外,在物质文化形态遗产与民俗文化遗产融合中,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也树立榜样作用,将 景点、古迹、文物、建筑等进行有效利用,将民间技能、民间习俗、特色文化等进行融合,体现了民俗文化遗产与物质形态遗产的综合魅力。

(二)陈列手段多样性

在民俗文化遗产陈列展示方式的选择中,南京市博物馆主要采用动态、静态相结合手段。陈列展示方式对博物馆进行民俗文化遗产活态化传承十分关键,如何更为科学、合理地对陈列展示进行设计、布局,一直是诸多博物馆工作人员研究问题之一。南京市博物馆突破传统固定思维,打破博物馆原有展示方式的局限性与传统性,结合动态展示与静态陈列方式,使两者互相促进,多维度呈现南京民俗文化。其中静态陈列方式主要体现为民间艺术作品展示、文字内容设立、平台搭建等,例如,甘氏家族历史展中以图片文字结合展示甘氏家族沿革,以用具物品立体直观地展示日常生活,以城南老街街景模型展示不同时期社会环境等。动态展示方式主要体现为民间技艺、舞剧、戏曲等的现场演绎,并引入多媒体手段如动漫、计算机、网络、语音等与参观者实现交互。例如,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通过采用方言朗诵形式,将市井人物展区的吆喝声、民间叫卖声进行现场呈现,让参观者感受到身处南京井街头的氛围意境,这种极具感官刺激的形式展现提升了参观者对民俗文化的认同与喜爱。南京民俗博物馆通过多样性的陈列手段加强对民俗文化遗产的活态化传承效果,将传统民俗文化遗产立体、三维、鲜活地呈现给观者。

(三)传承人保护典型性

民俗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重要性与关键点不在“物”,更在于对传承人的保护与保留。基于民俗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重要性,我国已经出台相关保护法案及相关条例,并将传承人、技艺人列为保护重点对象。通过对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走访调查后发现,南京民俗博物馆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及非物质文化保护法案,对具有一定民俗文化价值的传承人、民间技艺人等进行了有效保护。如为文化传承人、民间技艺人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让其可以在安定生活的同时自由地进行艺术研究、文化展现、技艺创作等,一方面保护了民俗文化遗产的实践工作,另一方面满足了民俗艺术与民间文化理论学术研究的要求。很多技艺人、传承人以南京民俗博物馆为平台创作出诸多优秀作品,提升了民俗文化遗产的造血性与创新性。同时,这些民间艺人与传承人也将其自身技艺、能力传承给新一代年轻人,起到了传帮带的实际作用。

三、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民俗文化遗产

活态传承中存在主要问题

调研中发现虽然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在工作开展中取得较大成绩,但问题性、弊端性也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博物馆宣传力度不够、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以及对民俗文化遗产的发展性保护不足。

(一)宣传力度有待提升

民俗文化是劳动人民在日常劳作中形成的生活智慧,由民众世代承袭,并因人类对于追求幸福生活的共同愿景而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的现实生活中发挥社会功能的文化现象,群体性认同是民俗文化的土壤。因此通过宣传民俗博物馆以提升民众对于民俗文化的参与度与认知性是推动民俗文化遗产活态化传承的重要基础,缺乏有效宣传就会对活态化传承形成阻碍,可见有效提升宣传力度是促进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生存发展、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向。

(二)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通过观察、记录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工作过程,并对参观者访谈后发现,该博物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依然有待提升。博物馆的重要核心为工作人员,主要包括讲解员、引导员、服务员等。问题如下:第一,工作人员普遍对民俗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实质性、重要性、发展性缺乏深入了解,工作主动性欠缺,让参观者感到不适。部分讲解员业务能力不足,对民俗文化尤其是民俗艺术缺乏专业性研究,讲解过程中过于空洞与机械化,无法让参观者产生探究乐趣与认同感。第二,服务人员缺乏与参观者进行主动沟通,认为只要做好等待式服务工作就可以,而不是从服务本身出发入手,无法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引导员在引导过程中不能从游客兴趣入手,对民间技艺、活态展现等不了解、不掌握,无法对参观者进行介绍讲解,导致诸多工作开展受限。

(三)发展性保护不足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目前的展览内容、展览方式与对传承人保护措施可以满足当下保护工作需求,但通过深入分析与走访调查后发现其缺乏对民俗文化遗产尤其是民俗艺术的发展性保护,具体如下:第一,过于满足现状,不能从大战略、大发展角度出发,缺乏对优秀民间艺人及传承者的继续挖掘,若长期发展将使部分民俗艺术陷入人亡艺绝的无奈境地。第二,缺乏对民众关于文化认同性的引导。通过访谈发现,参观者普遍对馆内文创品单一与缺乏民俗艺术品参与性制作表示不满,希望能在参观中亲身体验民俗艺术的手工制作技艺,并购买到具有地方特色、创意与文化色彩并重的民俗文化创意产品。

四、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民俗文化遗产

活态传承具体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

从长远发展角度来讲,首先要提升对南京民俗文化及民俗博物馆自身的宣传力度,首先,应该从当下百姓对娱乐休闲形式的认同与喜爱入手,将民俗文化遗产进行娱乐式宣传,吸引参观者眼球。例如,在民间技艺宣传方面,可以采用体验、竞技等方式让游客参与进来。游客通过积极参与,体验了娱乐氛围,且增进了对南京地方性民俗文化的认知程度,进而增加民俗文化的群体认同度。其次,需要加大对媒体平台的有效利用,随着我国网络信息技术日益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重要的展现及宣传形式。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要对新媒体、新技术进行积极应用,将民俗文化遗产内容制作成媒体课件,通过大屏幕、三维光影技术等,将其特点与技艺进行丰富多维化的展示宣传。这样才能更好地起到文化传承与延续的实际功效。

(二)提升工作人員综合素质

博物馆需要对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进行提升,巩固与加强工作人员在民俗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中的作用性、功能性,具体如下:第一,提升讲解员的专业度。讲解员是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的基础核心,也是对民俗文化遗产进行活态传承的重要推动者。因此,基于该现状,可以从讲解员本身入手,提升其专业性、理论性、内涵性。定期、定时举行相关业务培训,主要包括非物质文化知识掌握、讲解理论技能、临场能力发挥等。第二,提升引导员的服务意识与知识含量。可以通过定期、定时对引导员进行集中培训,提升他们的民俗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意识,加强其在实际工作中的服务效能与引导技能,为民俗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打下坚实基础。

(三)以发展眼光开展全方位工作

推动民俗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要以发展为第一要义,将文化置于生存发展环境,使之永续生存下去。

第一,寻找源头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随着我国旅游产业日益发展,可以将民俗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进行文化产业链打造,例如,对南京市花梅花进行有效使用。南京民间植梅与赏梅历史悠久,历六朝一直延续至今,每年三月的梅花山赏梅已成民间习俗,并越来越多地吸引世界各地的旅客前来观赏。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可将梅花符号、赏梅佳地、咏梅诗文等进行文化产业包装,形成文化空间的宣传展示,让更多的年轻人及外国友人进行体验参观,对中华文化的魅力进行全面体现。对其进行包装设计不能以单一片面的形式化开展,一定要从民俗文化遗产活态表达意义出发,将该文化以独特的魅力形式展现出来,如与梅相关的器物、文字及生活方式等。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及多媒体应用,将其文化形式进行多元化包装及元素融入,让参观者可以感受到南京文化古韵。

第二,通过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打造商品产业。民俗文化的传承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战略布局,在市场经济及商品经济的当下,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将民俗文化遗产进行商品化包装对民俗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十分必要。在进行包装过程中必须强调民俗文化的精神实质与视觉传达,将符号与商品进行融合,如赏梅习俗的文化传统、地方特产、相关历史书籍与诗文佳作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南京民俗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

第三,积极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很多民俗文化遗产的消亡,主要是因为展示空间与舞台缺乏,以及生活土壤的消失。基于民俗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对华夏文明传承的重要影响,对其进行主题活动及舞台展现十分必要,南京民俗博物馆需要发掘民众自古以来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需求,将民俗文化真正还之于“民”。如可结合赏梅习俗,将南京地方戏、秦淮灯彩等民俗艺术进行舞台展现及文化表达,并通过主题文化活动吸引更多民众置身于民俗文化氛围当中,使民众体会到民俗文化艺术蓬勃的生活气息,获得热烈喜庆的精神享受。

五、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民俗文化遗产活态传承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具备馆藏内容较为全面、陈列手段较多样、传承人保护有效的优势,但同时存在对地域性民俗文化与博物馆自身宣传不足、馆内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欠缺以及对民俗文化遗产的发展性保护不足等问题,最终从多方面、多角度为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民俗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提出合理化建议。

随着我国民众的民族文化自觉程度提高,民俗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普遍性关注。民俗文化根植于民间生活土壤,生活性使得民俗文化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从而伴随着人类的繁衍传递中华文明的基因。推进民俗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务必要将其置于生存发展环境中,真正回归于民众生活中,才能使之永续生存下去。

参考文献:

[1]张妍,张婕.基于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下的传统手工艺生产性保护研究[J].包装工程,2019(4):204-208.

[2]余继平.基于传承人本体视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初探:以武陵民族地区为例[J].四川戏剧,2012(6):102-105.

[3]沈海军,马永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校活态传承的可行性研究:以无锡留青竹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8(21):130-132.

[4]余继平.基于传承人本体视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初探:以武陵民族地区为例[J].四川戏剧,2012(6):102-105.

[5]和艳,易娜,龙运军.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化展示研究:以彝族(朴拉人)传统文化保护区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青岛: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3:1120-1130.

作者:周艳

第2篇:民俗博物馆的展示概念设计研究

就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博物馆越来越重要,在博物馆中陈放着很多价值连城的古董,这代表着我国传统的文化;对博物馆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民俗博物馆的展示概念设计当中,大众对其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在大数据环境下,当今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储存和运算方面,对博物馆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民俗博物馆的展示概念设计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传承优秀民族文化。

本文主要就民俗博物馆的展示概念设计展开论述分析,对民俗博物馆展示概念设计的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在民俗博物馆当中,工作人员应把先进的设计理念应用于艺术形式设计方面,让其更加具有艺术性,与先进的社会背景相符合,并且要给来参观博物馆的参观者一种别样的印象,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加深对博物馆展陈物品的印象,不断地对民俗博物馆展示概念进行设计方面的创新,以促进民俗博物馆的发展。

1.民俗博物馆的展示概念设计现状分析

就当前民俗博物馆实际情况而言,在进行展示概念设计的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应用现代技术,但是目前民俗博物馆的展示概念设计还不够完善,尤其是民俗博物馆信息化系统在建设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难题,在进行展示概念设计时,信息化程度达不到相应的标准,严重阻碍了民俗博物馆的展示概念设计;对于民俗博物馆的展示概念设计,相比较来说我国起步较晚,对于民俗博物馆展示概念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民俗博物馆展示概念设计相关专业人才稀缺,对其培训力度不够,严重缺少民俗博物馆展示概念设计相关专业人才(1)。

2.民俗博物馆的展示概念设计创新策略

2.1优化展示概念设计

想要对民俗博物馆展示概念设计进行创新,优化展示概念设计是最关键的步骤,优化展示概念设计,可以更好地对民俗博物馆中的展品进行摆放。民俗博物馆的展示概念设计比较重视对展品的保护,在保護展品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性化的观赏效果,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在民俗博物馆中,其包括的物品是多种多样的,并且具有特殊的意义,代表着民族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并且展示的文物是具有多样性的,内容极为丰富,每一种展品又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在展示概念设计当中要充分地考虑这一点,根据每一种展品的特色,为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案,保护现存的文物,提高观赏者的视觉效果。

2.2加大对展示概念设计重视程度

民俗博物馆在进行展示概念设计当中,可以充分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利用现代化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来开展民俗博物馆展示概念设计工作,强化民俗博物馆的服务性,完善服务功能,加大对展示概念设计的重视程度,实现信息标准化,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对民俗博物馆展示概念设计进行创新,工作人员相互之间加紧配合,提高工作效率;重视对民俗博物馆展示概念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支优秀的民俗博物馆展示概念设计队伍,创新民俗博物馆展示概念设计,促进民俗博物馆的发展(2)。

2.3注重“以人为本”

在进行民俗博物馆展示概念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应把“以人为本”作为最基本的设计理念,并且把“以人为本”理念贯于民俗博物馆展示概念设计的始终,充分考虑到参观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每个参观者的需求是不同的,在设计的过程中注重细节。

民俗博物馆展示的是民族地域风情,是民俗文化的缩影,在进行展示概念设计的过程中,注重“以人为本”,提高陈列展示水平,使民俗博物馆在展示的过程中,更加人性化,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不断地对民俗博物馆展示概念设计做出创新性的突破。

总而言之,要重视民俗博物馆的展示概念设计,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注重优化展示设计,充分地考虑到每一种展品之间存在的差异,并根据每一种展品自身独特的特色,为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展示设计理念。当今社会对民俗博物馆提出的高要求是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的,对于民俗博物馆来说也是一个机遇,展示概念设计为民俗博物馆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工作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博物馆)

参考文献:

(1)赵义珂、戚欣,地域符号影响下的现代建筑设计研究——以长白山地区锦江木屋村民俗博物馆为例(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9,36(03):57-62;

(2)黄彩春,民国刺绣与女性民俗生活情感表达——以天水民俗博物馆馆藏民国刺绣作品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07):50。

作者:杨小红

第3篇:民俗博物馆的VR虚拟展示研究

【摘要】VR虚拟技术为民俗博物馆空间陈列的发展与革新提供了扎实的手段,增强了空间展示效果,丰富了用户体验。它强化了民俗文化信息的传播、交流与互动。本文以中国泥人博物馆的VR虚拟空间展示系统为例,研究泥人展品和历史场景数字重构、数字再现历史和民俗风情、情感体验等,探讨新技术融合对于民俗文化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民俗博物馆;VR虚拟展示;中国泥人博物馆;情感体验

民俗博物馆是人们了解各民族地域特征、感受民俗文化魅力的重要场所,其社会意义强、教育功能直接。把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民俗博物馆中,不仅能够加强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还可以增强空间展示效果,满足游客视觉上的需求,收获到精彩的情感体验。

一、设计意义

(一)注重展示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泥人博物馆在展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将泥人艺术展品放在首位,这是典型的以物为主的空间设计模式,忽略了博物馆人性化设计的提升。VR虚拟展示设计更注重游客心理和精神层面的需求,注重空间展示设计的身心舒适度。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手机、平板进行多维操控,实现人机交互,营造丰富多变的展示空间。虚拟展示还吸引了特殊人群如残疾人对传统泥人文化的关注,扩大了游客人群。通过VR虚拟系统的预览功能,增加了游客对博物馆的预知,吸引他们前去泥人博物馆进行深层次的游览。

(二)注重空间展示设计的互动

当游客参观泥人馆时,希望展馆中的展品能与他们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交流。在泥人馆的名家名作展厅中,珍藏着国内外知名的泥人大师的作品,展柜中的每件作品更加具有立体风韵,引人驻足。柜里摆放的展品和标签尺寸都不大,标签上简单标注了作者、作品名称和产地,游客为了能了解泥人作品的信息只能趴在玻璃窗上,这种展示让参观者体验到的只是厚厚玻璃橱窗的冰冷以及和展品之间的陌生。

VR虚拟展示不仅可以完成一个展区的全景预览,还可以对游客感兴趣的泥人展品局部放大和旋转,提供每一件展品的具体信息,包括泥人的来源、历史事迹、作者介绍、制作工艺以及英文翻译。在背景音乐解说词和互动技术的配合下,游客很容易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艺术珍品的无穷魅力。对于想提高泥人工艺素养和做学术研究的游客而言,这显然为他们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三)增强消费者的参观体验需求

中国泥人博物馆的展示使用的是说教式的布局安排,以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展示主题设计。这种展示单一地使博物馆成为收藏、展示和炫耀的“陵墓”,没有使它成为参观者情感体验的场所。

VR虚拟展示给人的精神提供了更高的需求,是根据人的感知方式来组织空间,围绕以“人”为本的展示理念,提升博物馆的服务功能。VR虚拟展示改善了多层次游客的参观体验问题,拉近了泥人文化与人之间的距离。利用VR虚拟展示技术将中国泥人博物馆中的泥人活态化展示,唤醒了参观者的感官,改变了泥人刻板传统的印象,增加了中国泥人博物馆的用户关注程度。

二、设计依据

中国泥人博物馆线上VR虚拟展示设计是以游客情感体验为设计依据,避免了被访者在传统民俗展馆中常出现的倦怠情绪,创造了一种可以让游客沉浸其中的泥人文化空间氛围。为了能够获取公众对泥人文化的关注程度,在设计中主要使用了以“故事情境”引导游客的方式,让每一个泥人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开口讲述属于它们自己的文化和历史故事。通过互动技术完成故事之间的空间切换和动态演示,这种虚拟空间的展示形式将泥人博物馆中所有的泥人展品链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体系,也将馆内泥人文化以一个大的数据库形式趣味性的展示给所有的游客,融入了趣味性、互动性、故事性、沉浸性的线上泥人博物馆,还会将游客吸引到实体馆中去,带动线下参观。可以说,VR虚拟空间展示留住了更多线上和线下的游客,并在整个参观体验过程中培养了他们对中国泥人的兴趣。

三、空间框架

(一)泥人展馆

中国泥人博物馆空间很大,仅主题展馆就有10余个。泥人博物馆利用VR虚拟空间展示产生的360度全方位实景展示,让游客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环视整个空间,利用鼠标或手指的滑动可以进行不同展馆之间的空间切换,随意漫游在每个展厅中。对比3D建模所产生的虚拟空间,VR虚拟全景预览展示无需花费大量的人力在建模上,同样可以产生高精度的立体空间效果。

情境分析:当游客A和B进入中国泥人全景数字博物馆的界面时,音乐响起。音乐的感染力将他们缓缓带入到泥人文化的氛围中。他们穿梭于惠山泥人展厅中,通过调整自己的视角可以全方位了解馆内的空间结构。游客B想去大师泥人工作室,他们通过首页下方的预览按钮,快速切换到要去的空间。这种完全与实体馆相同的360全景展示设计,让他们忘记自己是在数字虚幻的世界中。

(二)泥人藏品

博物館的玻璃展柜和隔离带对展品来说是一种保护,但却让游客的心理产生反感。在VR全景展示设计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考虑。让每个泥人活态展现,并将自己的个性表现出来,这是整个设计的重点。笔者对泥人馆中的泥人藏品进行了个性分析,研究他们在历史故事或戏剧中所承担的角色,将展馆中所有的泥人以故事情境的方式串联起来,让他们在整个故事中分担不同的任务。为了能拉近展品和游客之间的距离,让游客了解到更多泥人背后的故事,在每个泥人的身上设计了热点,点击热点后音乐停止,泥人会亲自以符合自己身份的语言讲述设定好的故事,游客跟随泥人的故事完成泥人放大、缩小、360度旋转等交互。游客根据故事的发展需要,在泥人博物馆中主动地完成所有展品的欣赏,这是在实体展馆中不可能实现的。

情景分析:当人们进入中国泥人全景数字博物馆时,会看到熟悉的阿福,伸手点击阿福身上的热点。阿福开口讲述五百年前惠山脚下有关青毛狮的故事。阿福在故事中抛出问题寻找“战友”——阿喜。游客在故事的带动下,主动在虚拟空间中寻找阿喜。阿喜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会提醒游客通过热点完成旋转和链接的跳转。阿喜的故事最后会让游客亲自去感受当年阿福和阿喜共同生活的无锡惠山脚下的民风民俗。

(三)场景复原

利用蜡像进行场景复原是传统民俗博物馆经常使用的手段。笔者在设计无锡泥人虚拟数字博物馆时,比较注重知识的传递和文化的传播。当故事的发展将游客带到复原的场景面前时,故事依然在继续,但是陈述者已经发生了变化。游客通过绘声绘色的故事描述、音乐烘托和情境再现,很容易被带入到指定的环境中。在场景复原中设计了视频交互点,游客可以通过真实的故事视频进一步了解无锡的地域文化。

情景分析:游客被阿喜的故事指引到惠山泥人场景复原模型前时,感觉好像穿越到那个年代。茅草屋前老者正在用泥人玩偶哄逗孩子,两个幼童拥在老者左右,充满好奇的眼神专注地欣赏着老人做泥人的动作。游客在欣赏完这个场景时,点击画面上的视频热点,以无锡泥人为背景的视频自动播放。杂货店前伙计的叫卖声、孩子的嬉戏声萦绕在观众的眼前。

(四)信息展板

在泥人博物馆的很多展示空间中都会通过信息展板来传播信息,如利用条幅的形式向游客展示泥人的制作流程。笔者在VR虚拟展示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热点交互,以视频的形式让游客感受泥人的制作工艺。如游客对于某个环节感兴趣,可以反复播放视频。为了达到线上带动线下游客的目的,在系统中增加了到实体馆泥人制作体验活动环节。游客通过前期对泥人文化和工艺的了解,会产生到实际展馆中参观或亲手制作泥人的想法。笔者在VR虚拟平台中设计了游客报名系统来预约泥人制作体验,这种即时的交互方式进一步增加了公众对中国泥人馆的关注程度。

情景分析:游客A和B在故事情境帶动下来到惠山泥人工艺流程图前,发现此处有信息登记处,点击进去后便可以登记预约参加中国泥人馆的泥人制作体验活动。两位游客非常激动,马上报名,填完相关信息后,电脑屏幕上弹出了中国泥人馆泥人制作体验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当游客A看到预约信息中还会有专业老师指导时异常兴奋。为了能在体验活动中做出优秀的泥人作品,两个人竟然将惠山泥人的制作流程视频反复观看。

四、总结

融媒时代的到来,使民俗文化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也拥有了更多的传播渠道。这种多元化的发展形式不仅突破了中国泥人博物馆文化传播的地域与时间上的限制,也增强了泥人文化传播的主动权。新媒体的应用使泥人博物馆中大量的民俗文化被广泛挖掘出来。泥人文化发展的同时也一定会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未来我们需要将其打造成地域文化品牌并延伸出民俗文化产业链。

参考文献:

[1]华丹,杨茂川.江南地区当代博物馆展示空间的地域性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10):66-68.

[2]李云.数字展示,新媒体时代中国博物馆发展的机遇——张大千博物馆数字展示应用的构想[J].美与时代,2014(1):66-67.

[3]金艺.传统手工艺品交互式虚拟展示设计研究—以惠山泥人为例[D].无锡:江南大学,2015.

[4]魏佳.数字技术语境下交互式展示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工程大学,2012.

[5]赵舒华.博物馆导视设计中数字技术的应用研究——以陕西地区博物馆为例[D].西安:西北大学,2015.

作者简介:项东红(1979-),女,汉族,山东临沂人,研究生,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数字文化背景下重构民俗博物馆空间展示——以中国(无锡)泥人博物馆为例(项目编号:SJZX18210)。

作者:项东红

第4篇:浅谈基于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下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摘 要:现在我国正启动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保护传统文化传承人以及文化生态实验保护区等各方面不断创新实践。文章就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从文物搜集方法、文物文化展览、博物馆建设与发展进行论述,指出新时代下博物馆对民俗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要求。

关键词: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建设;民俗文物

近年来,《国家宝藏》的播出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热切关注,国内九大博物馆的加入让国民甚至世界对中华文化及中国博物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然而当前国内的民俗文物管理处于无序状态,民俗博物馆作为主题博物馆便应运而生,它回应社会各方面的迫切希望,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相关的业务指导,并与有关机构部门合作,组织力量迅速地对流散的民俗文物进行调查、记录、收集和抢救。面对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文章将从文物的收集与选用方法、文物文化展览与宣传以及馆内建设和发展等方面展开论述,力求达成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讲故事”。

1 博物馆基础情况

1.1 传统博物馆难以建设

传统博物馆依靠原有古建筑群或新建馆舍进行文物收藏或展示,然民俗文物本就种类繁多,一般的展区面积难以完成文物收藏的全面展示,而原有古建筑群的保护和修缮也给博物馆的建设与管理带来不少难度,由此可见博物馆场所建设困境重重。与此同时,民俗文化的本质可看作为情景各异的特色文化故事,而民俗文物的展示本就以生动有趣地传达民俗文化故事和传递文化中的传统精神为宗旨。故民俗文化的展示要求博物馆系统布置、精心策划,系统完整地塑造特定化的展览场景。这对博物馆的展览场所可塑性要求较高,普通的、一成不变的传统展区并不能完成多重情景的展示。

博物馆人才队伍组建尚不完备,文博专业的兴起至今已近十年,当前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不足,在博物馆布展策划或文物修复保管方面缺乏专业新技术的支持。因此,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需要源源不断的专业人才的加入,包括相关文博专业人员、新科技展示技术人员、新媒体宣传者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相关展览技术和文物维护技术日新月异,给博物馆展览带来了新思路,文博工作者应运用新形式,给观众带来新内容,创新文化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1.2 传统博物馆难发展和收藏

文物的真正价值并不是仅限于有形的实物本身,而在于与之相涉的一系列人类活动及人类智慧。民俗文物作为民俗文化的载体,其魅力和真正价值体现在其所承载的民俗文化所还原的不同历史背景下一系列人类活动和各方面人类智慧,即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时代性特征。

当今社会,传统民俗文化遭到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强烈冲击,旧背景下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与新时代、新社会产生碰撞,不少具有优良传统的民俗文化陷入窘境,在现在的社会文化环境下濒临消失。此类传统民俗文化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在相关物质载体损坏和文化技艺失传。这使博物馆在收集相关藏品时频频受挫,难以形成完备的传统民俗文化展览。如此窘境不但使博物馆难以完成文化保护、收藏、展示、研究的任务,更让博物馆难以丰富和完善已有的文化展览,也难以完成濒临消失或已无传承的民俗文化的收藏、保护工作。

2 博物馆发展应突出地域特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博物馆在筹建和规划主题或展区时,必须以反映本地民间原生态的活动和文化作为宗旨,重点关注地区民俗的独特性。收藏的价值体现在对传统历史或文化的记录,一套藏品的价值体现于凝结了劳动人民的生产技艺,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起居习惯和审美意识,一事一物可表现生活习俗、文化风尚。

民俗文物种类繁多、内容宽泛,远远超过于历史文物。民俗博物馆作为主题博物馆,更应仔细斟酌藏品征集事项,突出地方性、专业性、独特性,紧紧围绕博物馆的业务方向和宗旨,最大限度地利用馆内的库房容量、资金、人力等有限资源展现收藏展品的文化价值,凸显博物馆的自身特色。对于民俗博物馆而言,不必过多在意建筑规模,而一定要在收藏品上精心挑选,多收藏各类文物,多创新展览形式,使观者对某一类或某一地区文物有更生动形象的认识,百看不厌。

3 博物馆应加强民俗文物的征集

民俗文物有利于帮助人们了解各地习俗的发展变化、社会生活与文化状况等,是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民俗文物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经济活动和相应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又深刻反映了社會上层建筑制度文化和意识形态。

3.1 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征集

博物馆以文物收藏展览为基础,是保护、收藏、展示、研究民俗文化遗产的重要机构。一直以来,大多数博物馆在收集民俗藏品中更关注物质性的实体文物,而忽视了非物质性却又极具特色和价值的无形文化遗产的征集,主要指民间音乐、民间技艺、民间文学、民间工艺等。对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顾此失彼,要全面理解保护民俗文化遗产的意义,关注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民俗文化遗产的记录、收集、保护、研究。

事实上,民俗文物区别于历史文物,并非埋藏地下而是散落民间,并非数量稀少而是种类繁多且数量庞大,故加强民俗文物的征集,除了在观念上同等重视物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外,还应精挑细选,积少成多[1]。

3.2 重视与民间力量的合作交流

民俗文物多为私人占有,散落民间收藏和旧货市场也有不少,因此搜集民俗文物应该重视调查与合作,与人多交流,关注民间收藏。博物馆有不少研究型的专家学者,懂文物又有丰富经验,是抢救民俗文化遗产的坚实力量。博物馆应该主动与相关科研机构、高校的研究力量和群众文化馆及民间收藏家、艺术家等合作,更广泛搜集近代民俗文物。参与民俗文化的田野普查、考察、记录等研究工作,并用摄影、录音、录像等现代科教手段,记录、保存本地区的民俗活动,举办各种特色主体民俗展览,出版相关的学术著作。

3.3 严厉整顿收藏市场的不良风气

中国当前盛行收藏,不同于文人雅士的收藏圈,已走向群众性的收藏浪潮。随着社会发展,数量庞大的民俗文物消失速度极快,而民间收藏家的工作挽救了大量的民间文化,辅助了文博工作者的收藏,在保存民俗文化遗产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当前收藏市场仍出现许多伪作之举,如伪造样品、收藏学会乱发证书、个别专家乱开证明等,行为极其恶劣。博物馆在关注民间收藏的同时要坚持指导民间收藏,并尽量将其纳入工作范畴,好的要支持鼓励,坏的要指导帮助,假的要坚决斗争和取缔,与各执法机关积极合作,振兴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4 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民俗文化是动态的,是人们生活中凝结的智慧结晶。面对时代发展和文化的消失,博物馆应做好记忆工程。民俗博物馆需要营造生动活泼的氛围,以积极的态度研究民俗活动和文化,借鉴优良文化,开发新文化,弘扬民俗历史和精神,举办一些譬如玩具展、节日展、工艺现场参与展和播放民俗文物纪录片等特色活动。

民俗就像我们生活中不能脱离的机体一样,文化要素也属于整个文化系统,不能独立存在。这并非说民俗文物的实物本体一旦从文化系统中剥离出来就会立即毁灭,而是说其隐含的文化意义丧失了。这就要求博物馆在空间、人力和经费允许的情况下,组合展示优先于单独展示,原件展示优先于模型展示,动态展示优先于静态展示,双向互动式展示优先于单向灌输式展示,尽量让展览还原出民俗文物所处的原生态场景,使观者在空间、时间和人三个维度上对民俗文物获得连贯性认识,传达更多的文化信息。让普通观众在经过生动且系统的参观后,收获更多完整信息,印象更为深刻[2]。

新时代的新文物文化宣传方式更应与新媒体、新科技接轨,利用新的展示形式宣传民俗文化,传承和保护民俗文化。如《国家宝藏》作为一档文物纪录片以电视纪录片的形式,将文物带出博物馆,走进人们的生活,成功宣传了博物馆文物及其历史文化背景,传承了文物中蕴含的精神。而各地博物馆也纷纷以新的形式宣传馆内藏品及当地文化,鼓励各地游客以新形式讲述自己与文物、博物馆的故事,从而进一步达成博物馆的文化建设目标和精神建设目标。

对于民俗文物藏品而言,其保护和利用贯穿在文博机构的日常工作中。显然,这超出了文博机构的日常工作要求,是一种过于理想的状况。但即便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我们也必须正视民俗文物藏品的保护和利用,使民俗文化遗产在博物馆得到最妥善的保护,馆内最好能通过图文尽量交待文物的文化背景,解读其文化内涵,使民俗文化遗产在博物馆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充分发挥博物馆的职能。

5 新时代对于民俗文化遗产保护的展望

新时代,中国立志于发展文化强国,坚定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对民俗文物的研究不单单是民俗文化传统的积累,还应该与时俱进,为新时代的新创造提供经验,这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当前民俗文物研究相对滞后,弱化了社会对民俗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客观上加速了原先处于自然生态中民俗文物的流失和消亡,严重地破坏了民俗民间文化的生态体系。博物馆素有保护、收藏、展示、研究文化遗产的优良传统,在当代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博物馆将发挥重要作用。藏品是博物馆的文化根基,一個博物馆的社会地位和价值与其藏品数量和质量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博物馆对待藏品应以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从而实现藏品价值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坚持“无保毋用,用非不保”[3],在无法保护藏品的情况下不可提出利用,在利用藏品时加强科学保护不可放松。总而言之,在保护中完成对藏品的利用,在利用中重视对藏品的保护。

中国民俗学的研究正不断发展,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相关的民俗文物研究、学科建设、民俗学和文物学仍然薄弱。相关专业性人才队伍的组建迫切需要学科建设的深入发展,同时与民间团体的合作交流,也为中国民俗文化遗产的保留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参考文献

[1]宋兆麟.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保护[J].中国历史文物,2009(5).

[2]聂景爱.民俗博物馆的收藏研究与展示之我见[J].神州民俗(学术版),2012(4).

[3]滕瑜华.浅谈民俗文物藏品的保护和利用[J].中南民族大学(人文社科版),2006(S1).

作者:聂景爱

第5篇:基于民族民俗博物馆在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中的价值分析

摘 要:我国历史久远,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在传承上也更加丰富。因此,为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文化,就需要体现民族民俗博物馆作用,更好保护文物同时,也能实现文化传承。本文就先了解民族民俗博物馆内容,然后说明民族民俗博物馆在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中价值,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族民俗博物馆;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

博物馆自身承担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在当前我国博物馆不断发展中,不管是数量还是规模都有很大程度上增加,让人们更好的了解博物馆,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一、民族民俗博物馆内容

(一)功能

博物馆主要是针对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和文化加以保存、展示,通过研究的方法来向社会传播知识,从而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推动我国社会现代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并且作为保留民族文化的重要资源库[1]。所以,民族民俗博物馆就需要在充分满足教育功能基础上,能突出体现思想教育、实践教育等特点,以此来保证民族认同更好开展。

(二)特点

博物馆通过展示文化遗产的方法,以此来吸引人们。所以,民族民俗博物馆教育、研究等功能就直接推动民族文化向前传播,在这情况下,能有效的提高人们参观积极性和欲望,有效的缓解博物馆参观疲劳问题[2]。民族民俗博物馆在建设上应该以爱国和民族文化教育为基础,有效的提高民族认同,激发人们的自豪感,从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二、基于民族民俗博物馆在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中价值

(一)发挥文物收藏作用

我国历史文化发展悠久,经过不断传承发展,以此来形成具有民族文化的特点。民族文化对于国家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在新时代下,各民族的民族文化都得以重视,并逐渐成为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所出现的民俗旅游项目,不仅能传承民族文化,而且还能体现民族特色。在实际应用上,民族民俗博物馆能够有效满足民族文化实际需求,并且实现科学、规范管理,为参观者提供周到服务,进而有效传承和展示民族文化承载历史,最终让民族文化得以有效发展[3]。

(二)彰显文物研究作用

针对民族文化的挖掘,成为民族民俗博物馆的重要任务。随着当前社会不断发展,也积累各类能代表民族文化的文物。在民族民俗博物馆中文物的典型性是关键,所以必须要充分挖掘价值,有效推动民族文化发展和传承,以此来让民族文化能展示自己的特点。从根本上来讲,民族民俗博物馆中一项任务就是保护、研究文物,坚持将文化保护和传承进行结合,以此来有助于还原民族文化本身,让人们对民族文化有更好的了解。

(三)强化文物教育作用

作为保护民族文明成果的机构,民族民俗博物馆承担着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基础。我国在不断发展中,文化是关键,也是国家发展标准。因此,如何能有效的传递文化,是民族民俗博物馆需要积极重视的方面[4]。所以,民族民俗博物馆就需要在全国文物资源优势基础上,能不断的拓宽、传承文物,积极研究以文物为基础的传播方法。要能在民族博物馆所蕴含文化的基础上,逐渐与社会加以融合,以此来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以便于更好凝聚民族力量。在这其中要能以民族传统为基础,真正体现出民族文物作用,激发民族文化传承渠道,充分展示出民族文化的教育功能,幫助民族民俗博物馆能够更好打造一站式服务,有效完成自身任务。

(四)挖掘经济振兴作用

在当前社会发展上,文化事业取得很好的效果,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以提升。从而,使得人们更加关注精神文化,人们在享受生活中文化服务的便捷基础上,也更加重视旅游,并且逐渐扩大旅游规模,有效的推动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民族民俗博物馆作为能为旅游行业提供帮助的对象,就可以积极宣传博物馆,以此来强化博物馆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都能通过博物馆来充分了解民族文化,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特点。因为民族地区的资源丰富,从而就能提高民族地区的旅游品牌效应,并且通过宣传的方法来让人们从中浏览,推动当地旅游行业发展同时,也为区域稳定提供帮助[5]。此外,随着当前我国国际文化的不断建设,博物馆的文化价值也越来越高,从而使得区域经济获取动力。

(五)打造先进传统平台

民族民俗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作为专门艺术,需要设计人员能够从实际情况入手,以此来合理的布置站台和展出顺序。首先,设计人员要保证内容能吸引人们的关注,并体现出展览物的特点,最终加强人们的理解。文物自身并不会自动展示,所以需要设计人员能深入分析,采取当前的先进技术,以此来丰富文物自身,让人们能够被吸引,从而深入了解。与此同时,也应该提高服务,给予人们更好的观赏,持续推进我国传统文化发展,让人们能从中更好感受到文化内涵。

在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那么各类先进技术在博物馆中也得以体现。博物馆的文物展示、开发等都能充分看到数字技术的身影。通过打造网络平台,就能加快民族民俗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以此来改变以往的传统文化传承方法,让文化传承取得更好的效果。当前,博物馆给人们留下来的影响更加丰富,当然很多博物馆还是以传统多媒体的方法来展示,并不能有效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这就需要博物馆能够从实际出发,合理应用先进技术。

结语

总而言之,民族文物并不只是民族具象化的符号,也能有效的体现民族文化。而民族民俗博物馆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者,就需要能合理构建平台,以此来为人们提供更加完整、优秀的民族文化。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才能更加愿意理解和保护,以此来弘扬民族精神,更好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王景武.浅谈民族民俗博物馆在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中的作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2,38(02):183-186.

[2]尹静雅.新时代民族地区博物馆在蒙古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方面的重要作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15):78-79.

[3]梁志敏.新时代开启博物馆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的新征程——以广西民族民俗博物馆为例[J].文化月刊,2019(07):109-111.

[4]张金文. 民族民俗博物馆如何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云南民族民俗博物馆为例[C]//.中国民族文博2017.,2018:110-127.

[5]单霁翔,兰俊良,高峰,岳丽辉,卢刚.保护传承民族“活态文化”的生态博物馆[J].生态文明世界,2017(01):8-21+7.

作者:冯勇强

第6篇:民俗博物馆

红方块创建于2000年,是专业从事各类展厅史馆全程策划设计与施工的专业服务机构,以及博物馆、博览馆、博物陈列馆、民族博物馆等系统施工的专业公司。公司拥有一支从博物馆整体设计策划到博物馆文案策划、博物馆展品陈列解决,博物馆装修与展示平行施工的强大团队,完全解决了展厅史馆工程因文史编辑与装饰工程脱节造成的档次低级的乱史工程和烂尾工程。

筹备博物馆一般是一个由浅入深、不断学习的过程,展示设计的前期一般会组建展示筹备工作组,小组成员即从各类展览公司提供信息中整合思路,通过综合判断来选择合适的展览公司。专业的展览公司具备完整的展示系统,其每一步进展都有严谨的操作程序,能更有效的与客户思路相吻合,并对博物馆整体高度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包括博物馆策划流程、博物馆设计程序、博物馆施工配套全程服务。选择真正具备公安陈列馆筹建综合能力的展览公司是共组效率的重要依托。

选择展览公司时应将“是否拥有自主展示制作工厂”作为考察的重点,即是否具备多年的施工经验、具备充分施工能力,工厂设备是否完善,工种是否齐全。工程施工经验一方面保证了一流的施工质量;同时公司实现不分包不转包,由策划设计到施工全程服务,提升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工程效果,同时为客户节约了大量项目成本;更重要的是确保了设计上的逻辑性,工程进度的连续性,从而确保博物馆整体品质的最优化实现。

第7篇:民俗博物馆观感

传承的是文化,留下的是经典

北京民俗博物馆是京城唯一一座国办民俗类专题博物馆。馆内常年举办老北京民俗风物系列展。每逢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本馆还将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带着对传统的崇敬之情,我们对北京民俗博物馆的大致概况进行一下了解。 概况

北京民俗博物馆始建于元朝,在明清时候得以扩建,但1900年,京东义和团在庙内江东之殿前设坛习武。民国初年,军阀混战,东岳庙屡遭庙内驻军的骚扰。时局跌宕,民生凋敝,香火供给不继,渐趋衰落,仅靠出租房屋维持日常用度。建国前夕庙内已经破败不堪。至此沉寂了整整半个世纪。1995年,朝阳区政府出资2000万元进行了古建修缮。1999年春节正式对外开放。 北京民俗博物馆(东岳庙)座落于朝阳门外大街中段,始建于公元1319年元代延 六年,主祀有奉山神东岳大帝及众神体系,是道教正一派在华北地区最大的宫观。原占地6万平方米,由中路正院及东、西跨院组成,共有七进院落,融集廓院式、 四合院式布局为一体,具有元、明、清三代建筑风格的古建筑群。馆内民俗风味浓厚,民俗活动风趣有意。 民俗风味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民族众多,文化灿烂。其传统节日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物展通过七个展厅,近三百件节日民俗文物以及相关图片、多媒体等陈列形式从多角度让观众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十二生肖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纪年的符号,也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生辰标记。十二生肖民俗——狗展中,此次展出的一百多件各个时代、不同质地、形态各异的生肖狗精品文物,主要是来自民间艺术家白大成先生多年的精心收藏,也有部分展品是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品。

人类的历史就是从生产工具的创造开始的。人类最早创造和使用的工具是木器和石器,之后才有了铜器和铁器。生产工具是随着人类生活领域的不断开拓,而逐渐发展、分化和丰富起来的,并且分工渐趋细致,也向专门化、规范化和配套化的方向发展。各种功能和类型的专业工具也相继出现,一般按用途分为农业工具、手工业工具和辅助工具三大类。

生产工具展览展示的是近代动力机械发明以前,在中华大地上广为流传的生产工具,它们不仅有实用作用,而且在造型、结构、质地和装饰上具有形式美感。

还有东岳庙历史展,生活起居展,不仅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对于经济的繁荣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民俗活动

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文化,记载着古代先民对自然运动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反映了人们张弛有度、应时而作的自然生活节律。结合中国传统岁时节令举办民俗活动是北京民俗博物馆的一项重要传统。我们可以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味老北京的民俗风情,感悟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我们对一些民俗活动进行了了解。

春节是中国人的盛大节日。自元代以来,北京东岳庙就有举办庙会的记载,是北京最早的庙会之一,具有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此次活动推陈出新,突出文化品位,让我们在尽情参与民俗活动,品位老北京民俗风情的同时,又接受民俗情趣的陶冶。目前,东岳庙会已成为北京春节文化庙会的重头戏。

在“端午民俗游园”中,生动的展现了老北京人过端午的习俗。我们亲自包粽子,缅怀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买艾草、菖蒲,喝雄黄酒,戴长命缕,挂五彩粽,佩香包„„同时还有端午习俗知识有奖竞猜。人们将在游园活动中领悟老北京端午节俗的无穷魅力。

每逢中秋,北京民俗博物馆都将举办相关的民俗展览,还有传统中秋礼俗的场景复原,介绍古老的中秋文化,宣扬中华民族团圆美满、平安宁静、血浓于水的亲情、友情诚信传统。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具有非常久远的历史,在民间广为流传。北京民俗博物馆在节日期间举办《九九重阳展》,从重阳节的历史演变、风俗习惯、传说故事等几方面,向游客介绍重阳节知识。同时还举办免费健康咨询、老有所乐手工才艺展、书画展等。我们在此得到健康的启迪和收获。 观官感受 我们参观了益智游戏、技巧游戏、声音游戏等,里面的拨浪鼓、吹的小哨子也和皮影一样都是我国几百年来劳动人民文化和智慧的结晶,它们曾经给无数人带来快乐,现在却濒临失传。

随着社会的发展,外来文化的进入,我总觉得我们的民俗文化在渐渐离我们远去,在学习外来文化的同时,我们也要时常复习我们的民俗文化。不知道为什么有种莫名的伤感,总觉得我们的民俗文化被我们一代代的遗忘了,怀念小时候各种各样的乡间故事。民俗文化的日薄西山是我们发展的必然结果?还是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遗忘了那些存留的文化?希望我们有关部门能重视,把我们的民俗文化发扬光大,继往开来。

我们应该让更多人了解和熟悉这些民间游戏,越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就越不能忘记中国的传统文化,把它们完整地保留给子孙后代。

我们应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来传承民俗文化,以留给后人永恒的经典。

第8篇: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初探论文(洮州民俗博物馆)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初探

————以洮州民俗文化博物馆为例

田 绍

[文章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开始追求“有质量、有价值、有品位”的非物质生活。民俗文化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且适应了现代旅游多元化的发展格局。然而,当前国内民俗文化旅游的“供给”仍滞后于“需求”。只有不断进行民俗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才能增强旅游产品吸引力,提高文化品位,满足旅游者娱乐、休闲、求知的目的,推进旅游发展。本文以甘南冶力关洮州民俗博物馆为例,试利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论证方法,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开发策略等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 民俗文化旅游 资源深度开发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开始追求“有质量、有价值、有品位”的非物质生活。民俗文化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且适应了现代旅游多元化的发展格局。然而,当前国内民俗文化旅游的“供给”仍滞后于“需求”。只有不断进行民俗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才能增强旅游产品吸引力,提高文化品位,满足旅游者娱乐、休闲、求知的目的,推进旅游发展。此次社会实践,对洮州民俗文化深入考察,使我对民俗文化的旅游资源开发又产生了新的认识和看法。洮州民俗文化博物馆坐落于甘肃省临潭县冶力关镇,2006年6月26日正式向游客开放。作为仅有的洮州民俗文化展馆之一,洮州民俗文化博物馆不仅填补了冶力关景区缺乏人文景观的空白,而且透过一种全新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的理念,对洮州文化所进行的独到剖析也极具研究考察价值。它集中地展示了洮州的游牧文化、农耕文化、江南古洮州迁移文化以及当地的特色民俗艺术,是了解古洮州文化的窗口,展示古洮州文化的平台。

一.洮州民俗文化及其旅游资源概况

(一)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江南古洮州文化相融合的多元文化系统

洮州文化,是独立于传统西北文化的另脉文化。洮州,即今甘肃临潭县及岷县部分地区。历史上,汉、回、藏多民族杂居;汉代有中原移民,唐代起边将李晟、李塑“雄于西土”,宋代设“茶马互市”,明代来西征将军沐英并屯边军民,一时江淮之风盛行;史称临潭为“入藏门户”,常为“词人侍望,剑客高歌”之地。

洮岷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界地带,地形西高东低,大多地区属高山丘陵地带,洮河、冶木河、羊沙河流域切割较深,峰峦重叠。洮州地处甘南藏族自治州,本是汉、藏民族混居的典型地区。而据史料记载,洮岷的汉族大多来自南方,其祖先大都于明代初年迁自安徽凤阳、江苏南京等地。洪武二年到十二年,明朝中央政府在甘肃先后设立了临洮卫、兰州卫、河州卫、岷州卫、洮州卫。守卫这一带的官兵,仅永充军户就在三万人以上,和其家属,大约不下十万之众。而远征甘肃的部队大部分是明将徐达、常遇春、沐英等人的部下,多属当时应天府、凤阳府人氏。今天生活在临潭县洮州卫城一带的金姓,就是当年和沐英等人平定这一带的大将金朝兴的后裔。 这些半军半民的住户,在洮岷地区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他们不仅完成了中央政府赋予的重任,而且也将自己家乡的传统习俗保留了下来,成为特殊的群落。江南遗风与西北农耕文化相互交融的最突出表现是,现在的洮州人日常生活着装已随汉俗,但到“新娘”出嫁或是隆重节庆活动时,仍然会像江南水乡的人家一样,头戴高髻银饰、足登凤头宫鞋一般梳妆打扮。天池冶海湖畔山头修有一常爷庙,供有明朝开国大将军常遇春的塑像,当地群众视若保护神,信奉有加,所以也将冶海湖称为“常爷池”。可见明代江南移民的说法绝非谣传。

(二)丰富多样的、极具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

洮州历史悠久,独特的地理环境、区位优势和浓厚的人文气息形成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开发前景极其广阔。近年来,洮州民俗文化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开发和利用,尤其是民间工艺,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及特有的民俗风情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给他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洮河两岸妇女的刺绣,统称"洮绣"。岷县妇女们喜爱的针线活,广泛运用于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品种繁多,有花枕头、花荷包、花针插儿、花鞋、花兜兜、花缠腰、花系腰、花膝裤儿、花袜溜根儿等等。做针线绣花,无论藏、汉妇女都把它像做饭一样,作为生活的基本要求。洮绣既要讲究针法,又要讲究绣法。针法有平针、参针、挑针、长短针、空心针等;绣法有锁针绣、错针绣、网地绣等。同时还要看式样,式样有盘花、剁花、贴花、拼花等。不同的针法、绣法,施以不同的式样,共同在色彩搭配中,形成强烈的对比。淡雅中带有娇态,异彩中显露庄重,把农家妇女独具特色的审美意趣表露无遗。

洮砚是我国三大名砚之一。具有石质坚润,色泽雅丽,古朴典雅,发墨细腻,保湿利笔等特点,深受历代书法家珍爱。因其制作工艺的款式独特,雕刻精细,一直被收藏家视为无价之宝,成为人们馈赠亲友的高级礼品。洮砚的雕刻造型,因石构图,变死石为活石。雕刻技巧,渗合有玉雕、牙雕的圆雕技法;砖雕、石雕的深浅浮雕技法;木刻、石刻中的篆刻技法,着重镂空。在镂空的基础上,融各种技法于一炉,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高峰。传统的图案有“龙凤呈祥”、“九龙捧日”、“丹凤朝阳”、“八仙请寿”、“龟鹤延年”等,其中以雕龙刻凤最为突出。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凤是真善美的化身,光明的使者。洮砚艺术雕塑的工匠们,把自己的心愿通过细致的雕琢,体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高度结合,奏出了大气磅礴的交响乐章。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洮州“花儿”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不断开拓,繁衍生息的汉、藏、回等各族人民,在他们长期的文化活动中创造培育了高亢、奔放、山野味浓郁、地方性鲜明的民间山歌——洮州花儿。在洮河流域广袤的山水之间,农民们每年都要自发而定期地举行数百个规模大小不等的山歌竞唱会--“花儿会” 。较为有名的是农历六月初一至初六康乐县莲花山花儿会(俗称“六月六神会”或“六月六唱山”)。2010年,西北民间艺术“花儿”正式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花儿”是流传于中国西北地区的一种高腔山歌,曲调高亢悠扬,歌词淳朴清新,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风格。洮州“花儿”属于西北“花儿” 的一支。泛指流行在甘肃洮河流域的花儿。它又分成两个分支:康乐、临洮等地称为北路,岷县一带称为南路。这一系统花儿的基本特征是:唱词多为7字3句体、6句体和4句体;曲令单一,北路以《莲花山令》为代表,南路以《扎刀令》为代表;演唱时,采取分组对歌的形式,每组有一位专门担负即兴编词的“串把式”。他们边走边唱,群歌互答;④歌者喜用假嗓演唱,男女同调,听来富有浓厚的山野风味。

二.洮州民俗文化博物馆资源现状分析

民俗文化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实际上就是一种群体生活的俗文化。它在长期的形成过程中,既有积极向上、健康的成分,也有消极、低俗的成分。为此,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既要珍惜并充分利用,又要有选择地使用,吸取精华,使之符合旅游者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洮州文化的核心是由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古洮州江南遗文化相揉构成的多元文化,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所以文化展馆的呈现方式必然是最佳选择。

洮州民俗文化博物馆于2006年6月26日在临潭县冶力关镇黄崖山肋巴佛纪念馆隆重开馆,正式向游客开放。洮州民俗博物馆是冶力关景区内重要的人文景观,集中浓缩展示了洮州的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古洮州的服饰文化、甘南农牧民起义,冶力关的风光摄影、根雕、书画等各个方面的风土人情,其中珍异物品比比皆是:闪亮的僧人铜帽,发黑的弓箭,藏式猎枪,熠熠发光的豹头皮子弹袋,散发着热气的牛皮热靴;江南唯美的服饰模型,水乡糅扇,农耕的牛车,旧时妇女用的纺织机。可谓了解古洮州民俗文化独有的窗口。该博物馆馆前广场还是全国最大最逼真的十里睡佛最佳观景台,可以一览冶力关镇区四周景色,如莲花山、画屏山、笑口常开、白石山,四周美景尽收眼底。

洮州民俗文化博物馆的开发建设是临潭县近年文化“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重要实施对象之一,针对其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的双战略,首先应该对其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进行具体的评估。旅游资源开发有四项基本原则:(一)经济效益原则。经济效益是计算旅游开发的投入与产出,以此作为旅游开发的必要条件。(二)社会效益原则。主要是指开发民俗文化对社会发展所起推动作用的程度。通过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增强人们的直观认识,加强对民俗文化资源的重视程度;加深旅游者对当地民俗民风的理解,提高民俗文化资源的知名度;增强其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旅游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三)保护第一原则。民俗文化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保护第一”应该是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必须秉持的原则。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度开发,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好民俗文化资源。(四)特色性原则。特色是旅游资源得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把富有地方特色、自然特色和文化特色的民俗文化“品牌”打出去,以此吸引游客。同时,将原有特色更加鲜明和有所创新地发展,使有限的旅游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当前洮州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一是受各种因素影响,一些民俗文化资源还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加之开发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当地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步伐。二是缺乏科学合理的开发规划。部分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被过度开发,造成资源遭受严重破坏,无法修复;其余部分开发力度不够,造成资源严重浪费,利用率不高。三是特色体现得不够鲜明。民俗文化旅游实质上就是一种特色旅游,其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它的与众不同,别的地方没有这种资源。四是旅游硬件设施投入不够。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游客对旅游景点的硬件设施要求越来越高,而各地现有的旅游硬件设施往往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如缺乏快速、便捷的交通设施。通常民俗文化资源丰富、保存比较完整的地方多数分布在地理位臵偏远、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交通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三.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 一.民俗文化旅游的意义与价值

民俗,即民间风俗习惯习俗。是民间相沿积久、长期传承的、具有稳定性的模式,并表现在人们行为、心理、口头上的“固化”、“活化”的文化事物,它是一定地域人民社会生活的真实而直观的写照。对于追求“异地风味、异地情调”的游客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各民族由于生存环境、历史发展的不同,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民俗系列,这是一笔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一宗价值极高的旅游资源。民俗文化资源的特点是:一,地域性:一个民族的民俗形成,都是一定地域内社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具有很深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地理根源。由于地域的不同、条件的不同,民族之间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也有差异,导致不同民族的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都有鲜明的差异;二,神秘性:每一民俗都是伴随生活的需要而自然形成和历史传承的结果,许多民俗事项,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虽然经历一定的变迁,但核心和母体部分仍然保留着。而且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形式,民俗的传承性使得民俗旅游具有一定的神秘氛围和原始色彩,这无疑增加了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三,参与性:当代旅游者已经不满足过去那种单纯的观光式旅游,如今,民俗旅游强调的是旅游项目必须与旅游者的参与性相结合,使游客通过亲身经历参与成为其中一员,满足游客休闲、求知的需求;四,文化性:民俗是中国民族文化的承载体,是了解一个地区文化的最好窗口。首先,民俗文化要原生态,突出个性,即从美学、人文学的角度出发,把民俗文化中的“美”原汁原味地展现在游客面前,让旅游者融入我们特有的文化资源,以此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其次,以民俗文化为基础,把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与自然景观、历史文化资源结合起来开发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的新需求,把民俗文化打造成旅游产品和旅游文化品牌。 民俗旅游属于高档次的文化旅游范畴,有其特定文化内涵和人文境界,旅游者被异域或异族独特的民俗文化所吸引,前往旅游地(某个特定的民族区域),进行民俗文化消费的一个动态过程的复合体,是人类文明进步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民俗文化是一种群体性的创造成果。是在民族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定的社会群体应付各种环境,满足各种需求而不断积累起来的一种社会创造物,是没有个人所有权的群体文化积淀,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历史传承性、地域变异性、社会阶层变异性等多重特性,它是一种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其载体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类自身。

二、民俗文化旅游的研究现状

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把开展民俗旅游当作宣传自己、发扬传统的手段。民俗旅游研究的现状基本是将民俗旅游与文化旅游融为一体。民间传统遗迹的保护和旅游开发在亚欧美各国非常受重视,各种传统节庆活动的举办是民俗旅游的重要形式,博物馆旅游在民俗旅游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国外在对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研究中,主要关注的是民俗与旅游的关系和民俗文化旅游的“真实性”问题。罗伯特〃伍德指出,由于民俗和文化在南亚旅游中地位日益重要,需要重新构建当地文化和当地发展以及政府之间的关系。亨德森指出,民俗和旅游之间有很大的相关性。史密斯认为,民俗可以包装成为商品,成为旅游的一个独特产品市场。李一平以加拿大遗产公园内的民俗旅游开发实践作为研究对象,试图探讨更有效的旅游可持续发展。可以看出,国外对民俗文化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民俗文化的真实性的保护。 我国旅游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特别是近20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就我国旅游创汇而言,1978年我国居世界第41位,到1998年居世界第7位。旅游以及相关的产业,可以说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飞跃发展,并将逐步成为世界旅游强国和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世界旅游组织在新世纪展望报告中曾预测,在未来的几年间,全球的旅游业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并对中国旅游业寄予很大的希望。据业内人士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国第四大客源国。这种预测来自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对旅游事业的投入,因为中国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自然及文化遗产丰厚,具有东方文化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一些文化旅游项目层出不穷。另外,旅游资源包括旅游文化商品、旅游纪念品等相关的产业,这些产业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有较大的发掘潜力,但同时也应看到,目前的旅游产业与丰富资源的开发未形成同步发展的局面,亟待开发。

三.洮州民俗文化旅游开发

通过对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进行精选和加工,激发人们前来观赏民俗、了解文化的旅游开发行为可以主要概括为三种基本模式:一,集锦荟萃式指将散布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典型民俗集中于一个主题公园内表现出来,这一模式的优点是可以让游客用很短的时间、走很少的路程就领略到原本需花很长时间、很长路程才能了解到的民俗文化;2.复古再现式:它是对现已消失的民俗文化通过信息搜集、整理、建设、再现,让游客了解过去的民俗文化;3.原地浓缩式:对一些由于时代的发展已在建筑、服饰、风俗等方面有所淡化一些少数民族村落或民俗文化丰富独特的地区进行模型再造。以上三种形式可以归并为一个大类,即博物馆类,以丰富的民俗文化知识为特征,其员工一般都是专门的旅游业从业人员。

旅游活动是一种文化消费活动,因为旅游活动大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旅游者来说,他们进行旅游主要是为了体验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参观重要的历史古迹,欣赏自然美景,进行度假或有益于自身事业和学习的探访等,这些大都是一种文化生活方式的消费,是一种文化旅游。旅游活动中的方方面面的内容都和旅游资源的文化意义直接相关,可以说,旅游资源对于旅游者来说,主要是一种能够满足其心理需求的文化意义上的存在。在中国旅游业中,那些代表不同文化内涵的名胜古迹大都成为旅游热点。一般也说,每个地区和民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风尚习俗和风土人情,这些都是地区特质的重要表现形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在各地区的各个生活层面,最能显示一个民风特点和文化风貌的当属本地区或本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风尚习俗。民俗文化中强烈的地域性和民间性,体现了一个地区生活方式、心理素质的积淀,也是该地区特色最直接、最真实的表现。由于民俗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传承行、集体性等特点,所以民俗旅游可以说是探求传统特色审美价值的最佳形式。 在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过程中,除了对其本身文化价值的重视之外,笔者认为,就洮州民俗文化博物馆而言,还应考虑以下一些问题:

一、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民俗文化的开发必将干扰民俗文化原有秩序和发展过程,使落后地区受到旅游者外来文化的冲击。当地居民思想行为的混乱和盲目仿效追随将淡化原有文化的特征,进而在长远角度上破坏了旅游资源特征,从而影响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内容选择民俗文化是一个涵盖非常广泛的社会文化构成,它以民间文化和风俗为主体,包括了生产与生活习俗、娱乐竞技习俗、岁时节令习俗、礼仪制度习俗、民间文艺等,其内容非常庞杂聿富,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应当做到对开发对象的了解,并精心选择开发内容。当地民俗文化越有特色,与客源地文化习俗差异越大,越能够产生吸引力,所以,在选择开发项目时,应主重有特色的部分;

三、开发效益的问题作为一项产业的旅游业,其开发的目的是为了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作为旅游业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民俗旅游的开发又有它自身的复杂性,一方面他要追求经济效益,要通过吃、住、行、就业、招商引资等带动地区经济,另一方面又不能只顾市场效益,使具有文化性的民俗旅游因商业气息过浓而影响文化内涵的体现,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平衡,才是进行旅游开发的长远之计;

四、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组合状况首先,要处理好单一景点与成片的旅游区之间的关系。一个孤立景点的市场吸引力不大,可进入性也不强,应尽量组合成旅游线路进行开发。

上一篇:女职工劳动保护下一篇:临床医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