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张丽莉事迹有感

2023-06-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观看张丽莉事迹有感

观看张丽莉事迹有感

鄂玉敏2012年11月12日张丽莉的事迹,让人感动,令人振奋,促人奋进。永远鼓舞我们每一位教师要用自己的大爱去谱写一首壮丽诗篇。我们一定要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用自己的行动来体现自己无悔的人生。用自己的手臂托起一片教育的蓝天。她的英雄事迹传遍华夏大地。她那临危不惧、挺身而出、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诠释了师德的伟大,用大爱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用鲜血和生命塑造了新时期优秀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她是人民教师的骄傲,也是当代青年的楷模。是我学习的光辉榜样。曾记得一位作家说:“在所有的称呼中,有两个最闪光、最动情的称呼:一个是母亲,一个是老师。老师的生命是一团火,老师的生活是一曲歌,老师的事业是一首诗。”那么,我们的恩师——尊敬的教师的生命,更是一团燃烧的火,教师的生活,更是一曲雄壮的歌,老师的事业,更是一首优美的诗。星期五,看了喜迎十八大纪录片《张丽莉事迹》,让我有一种感动,上学时的思想积极进步,参加工作后对教师职业的热情以及工作中对孩子的爱心都是对我的一种影响,这一切的行动都是一个普通教师平常每天都做的事情,就是这些平常的小事却能影响到很多人,很多学生。他对学生的爱,对生活的爱,对职业的爱都完美的表现在每一天。看了张丽莉的事迹之后我被她热爱教育的那种执着精神所感动着,促使我对教育事业更加的热爱,我爱教师这一职业,从我填志愿的那一刻起我就立志要做一名称职的教师,毕业后的我一直担任小学班主任工作,虽然很累,但从没因为这一点影响到我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此时我的心情很激动,特别是领导的关心、同事的帮助给了我更大的信心,那么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热爱我的工作呢的!我始终坚信着这样一句话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要用我毕生的精力奉献给我热爱的教育事业,最后我要说:“今生当教师我无怨,来世做教师我无悔”。

第2篇:观看张丽莉事迹有感

西莲花小学:孙景涛

观看了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事迹报道,真是令人感动。她的生命安危牵动着每千万人的心。是她挺身而出,在生死一线之际,没有考虑自己的人身安危,而是将学生推开,确保了学生的生命安全,用自己柔弱的身躯,把希望留给学生,把危险留给自己;她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教师为人师表的完美人格。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事迹在感动中国的同时,也给我们每个人最真实的感动,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一些不平凡的事。作为一名教师,我要向张丽莉老师学习。学习她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英雄气概,学习她无私奉献、爱生如子的高尚情怀,学习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崇高品格,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张丽莉老师有着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当危险来临,挺身而出,这正是平时把爱全部倾注给学生们的表现。

我觉得教师是平凡的,但平凡绝不意味着平庸和庸俗。教师应具有不为名利诱惑的人格、甘做人梯的品质、把学生的成长视为自己成功的心态、钟爱孩子的激情、永不泯灭的童心、博大兼容的胸襟。

教师应拥有一颗责任心,教育者须为人师表,率啡垂范,应关注教育细节,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老师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首的精神。张丽莉老师牢固树立了教师的光辉形象,通过学习我有着很深的感触。

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友好的对待他们,理解和信任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多和他们交流,多鼓励和表扬他们,要尊重他们,宽容他们的过失,当学生有不足时,多给予激励和赞美,对学生精心呵护,尊重学生人格,善待、宽容、理解每一个孩子,让他们感觉到在学校里比在家里的还要幸福的多,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开心和幸福。

张丽莉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从师准则,体现一名普通的教师我们应该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踏踏实实的做事,兢兢业业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第3篇:观看张丽莉有感

观看《最美教师张丽莉》有感

2012年5月8日晚上,正是学生放学时间。学校门口一辆大客车突然启动,撞向前面的大客车,使这辆车向前面几个毫无知觉的学生冲去。电光火石之间,张丽莉老师冲上来推开学生,自己却被卷入车底……在那个生死时刻,张老师但凡有一丝迟疑,就来不及把学生推开,几个更加年轻的生命势必遭逢大难。然而她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自己身负重伤,保得学生安然。

车祸瞬间,她推开学生,而自己双腿被轧。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29岁的女教师张丽莉,为救学生身受重伤,至今躺在重症监护室没有苏醒。连日来,她的事迹在网络上引起强烈关注,张丽莉也被网友们称为“最美女教师”。

张丽莉老师在危急时刻的突出表现,是她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关爱他人、勇于担当优秀品质的集中反映,代表着当代社会的道德高度,是我国社会思想道德主流的真实写照,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她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生动诠释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崇高师德,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充分展示了当代青年和人民教师的时代风采,她是人民群众心目中真正的英雄,是我们身边最美的教师,不愧为教育战线的杰出代表,不愧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张丽莉老师的美好的品行源于对学生的爱,证明我们生活的时代中仍然有善的因子、爱的种子广布民间。在危难关头,张老师没有豪言壮语,而是心系学生的安危,在危难之中伸出援手,在给世界发送温暖,给社会传递正能量。面对张老师的高尚行为,我们都应对惯常思维有所反省: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并未沉沦。生命的色彩可以有多斑斓?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在无数个平静的日子里,在灾难来临的时刻里,正因为有了无数个像张丽莉一样的人的不离不弃,生死不离。社会变得如此温暖,如此色彩斑斓。我相信这种精神会千古恒常。

作为一名人民的教师,特别是一名党员教师我要学习张丽莉老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淡泊名利,在危急关头和急难险重面前挺身而出,勇挑重担,为群众作表率、当模范;要把学习张丽莉老师的精神化作为工作的无穷动力,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自身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光和热,用自己的行为感染人,做一名称职的光荣的人民教师。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在此,我号召全体党员和教师向“最美教师”学习:

1、学习她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操。张丽莉同志面对生死考验,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毫不犹豫,奋不顾身救助学生。她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英雄的壮举诠释了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是当代优秀青年的杰出代表。

2、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崇高职业精神。张丽莉同志参加工作以来,用她的全部热情和勤奋进取铺设了无悔的从教之路。她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在师傅课堂上聚精会神,她承担两个班的教学任务,尽职尽责,兢兢业业。我们要学习他的崇高思想,牢记使命,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

3、学习她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张丽莉同志母亲十多年前就去世了,爸爸一个人抚养她读完大学,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宽裕,但她连续三年每月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钱资助贫困学生。我们要学习她高尚的师德,恪尽职守,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是教师教书的场所,同时也是育人的场所,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而,我们应当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踏踏实实的做事,兢兢业业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第4篇:张丽莉事迹有感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最美女教师”是许多人一辈子也难得其一的,而张丽莉老师全部都得到了。这些荣誉不仅与张丽莉的表现十分契合,而且也与她本人完全吻合。张丽莉老师的事迹感天动地,她不但是新时代的“欧阳海”,而且还是我们这些年经教师心目中的“女神”,她人不仅人长得漂亮,心里的美更是弥足珍贵。

首先,我们要学习张老师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张老师为了带好这个毕业班,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在同事眼中的好伙伴,是学生眼中的好老师、好姐姐。她即使在出事后,也还想着能早一点返回课堂。对比一下,我想,只要我们多为学生的前途和他们的家长着想,多为自己的工作,多为同事和学校着想,把“干一行,爱一行”真正上升到事业的高度,让爱岗敬业成为自然而然的工作态度和习惯,就无愧于人民教师的称号。

其次,我们要学习张老师的爱生如子、无私奉献的精神。当听到她从自已才几百元的工资中每月还要拿出100元来资助学生时,我不禁感慨万千。身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在和张老师的对比中深感惭愧不已。身为一个不是正式编制的老师,张老师平时能够这样爱生如子、爱岗敬业,实在难能可贵。我们大多只抱怨工资不高,学生难教,工作难做,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贡献与国家给我们的待遇是不是相称,是不是尽职尽责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是不是尽到了一个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责。与张老师的“仁爱大美”相比较,我们要努力的地方实在太多太多。我有时候想,即便张老师有再多美德仁爱集于一身,也挽回不了上帝赐还给她一双健全的腿,真是悲天悯人呀!

„„

细数下来,我们要向张丽莉老师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我想只有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落实到行动计划中,并将自己对张老师的无限崇敬之情渗透到自己的生活之中,我们平凡人生也能闪耀出美丽的光彩。

第5篇:学习张丽莉事迹有感

昨天看了黑龙江电视台关于“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事迹的报道,深受感动。在一辆客车突然失控并冲向学生的危急时刻,张丽莉老师不顾生命安危,挺身而出,为抢救两名学生而被卷入车下遭到碾压,以至双腿高位截肢,至今还昏迷未醒。她今年刚满29岁,这个不平凡的瞬间感动了所有人,她目前的病情更牵动人心,张丽莉老师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关注,她被大家称为“最美女教师”。她在学生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舍己救人,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柔弱身躯支撑起一片生命的天空,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大爱赞歌。她践行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彰显了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这位年轻女教师,用生命谱写着最伟大的爱的赞歌。她是当之无愧的最美教师。

张丽莉的英雄壮举经媒体报道后,在全社会产生强烈反响。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关注,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专门致电省委书记吉炳轩,对张丽莉及其家人致以诚挚的慰问,对张丽莉舍己救人的壮举表示崇高的敬意;吉炳轩赞扬张丽莉的英勇行为表现了一名人民教师慈母般的大爱情怀,展现了纯洁无私的大美形象,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事迹在感动中国的同时,也给我们每个人最真实的感动,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一些不平凡的事。我也是一名教师,我要向张丽莉老师学习,学习她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英雄气概,学习她无私奉献、爱生如子的高尚情怀,学习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崇高品格,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学习张丽莉事迹有感二:

张丽莉,让我们依然相信未来

张丽莉不用后退一步,哪怕是站在原地不动,她都没有生命危险。可她毅然选择了飞身上前,将即将被车撞到的两名学生奋力推开,而自己却被无情的车轮重重碾过,造成双腿高位截肢,至今仍没有脱离生命危险。

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80后青年女教师张丽莉危机时刻勇救学生的义举,迅速传遍全国,感动国人。

张丽莉的瞬间抉择,绝非来自于她偶然的条件反射,而是来自于她最美心灵和无远弗界的人性大爱,来自于她平常每月资助困难学生一百元钱和宁可自己挨饿也要把饭送给学生等价值观和道德心的修养历练。也正是她这种处处以他人利益和社会集体利益为重的“道德理性”,才会有她生死时刻的自然而然之举。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近些年来,我们听到和看到的那些不愿听到和看到的丑恶事情,曾经让我们甚是困惑迷茫。(心得体会 )当两岁女童小悦悦被车轧过,而身边18人路过视而不见被车二次碾轧致死;当地震来临第一个跑出教室的老师“范跑跑”还在振振有词;当“彭宇案”一度让人不相信这世上“还有好人”在;当老人摔倒无人敢扶怕遭反诬……一件件冲击道德底线事件的频频出现,人们不禁叹息当今社会的浮躁不堪、人情冷漠和道德沦丧。连温总理也曾在一次座谈会上感叹:“如今社会诚信的缺失和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这一件件让人心寒心痛的事情,使得人们对这个社会道德底线还能坚守多久一度产生质疑,对一些人的冷漠麻木深感迷惘焦虑,甚至对未来失去了应有的信心。

人间正道是沧桑。正当我们这有着几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一次次遭受挑战与冲击时,我们的身边也在不断涌现出人间大美大爱的感动事迹和感动人物来。像奋不顾身用手臂接住从10层楼坠落的两岁女孩而受伤的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像深圳打工的19岁女孩无惧危险用“天使之吻”救下轻生男孩的“最美少女刘文秀”,像汤原冒着大火帮助贫困户往出抢救财产而被烧伤的三位青年农民,像刚刚发生的生死关头舍身救学生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

正是他们的大美大爱,犹如一根根擎天巨柱,撑起了我们这个社会道德的蓝天,让我们在灰暗的感叹中惊喜地看到一道道人性光辉的闪耀。也正是他们一次次善良和美丽的义举,在一次次激发我们社会一种向善的力量。这种力量就像一块块铺路基石,当这样的基石一天天多起来时,我们前行的道路就会越发平坦,我们的内心就会生发更多的希望和鼓舞,我们的生活才会拥有温暖和感动,我们头顶的道德天空也就会更加蔚蓝,我们这个社会也就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党中央高瞻远瞩,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着力推动社会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让文化建设,尤其是道德文化建设来纯洁和丰富我们的精神家园,以此提升我们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准,让越来越多的人的血管里都流淌着道德的血液。我们由此欣慰,我们由此期望。

张丽莉今天的又一次壮举,再一次让我们灵魂受洗,也让我们更加坚信未来。正像著名诗人食指在《相信未来》里写到的那样: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今天,我要饱蘸张丽莉大美大爱心灵的“雪花”,同样郑重写下:让我们相信未来!

作者:王位

第6篇:学习张丽莉事迹有感

用生命诠释“师德”

学习张丽莉事迹有感

尼家庄明德小学

刘现堂

今天9月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放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和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等国家领导接见了“最美教师”张丽莉的场面。也是今天中宣部、教育部、黑龙江省委在北京为“最美教师”张丽莉举办事迹报告会,在报告会上李长春作重要讲话。

李长春在讲话中说,张丽莉老师胸怀高远、追求进步,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今年“七一”在病房中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她临危不惧、舍已教人,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危险留给自己。她热爱教育、关爱学生,满腔热情地投人数育事业。她潜心钻研、积极进取,把三尺讲台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她乐于助人、甘于奉献,把助人为乐作为自己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长春指出,张丽莉老师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生动诠释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崇高师德,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充分展示了当代青年和人民教师的时代风采,她是人民群众心目中真正的英雄,是我们身边的最美教师,不愧为教育战线的杰出代表,不愧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李长春强调,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正在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7月2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满怀信心地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社会特别是广大敬师和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开展向张丽莉同志学习活动,大力弘扬张丽莉同志的崇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培养高尚情操、弘扬新风正气,努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践行者,做良好社会风尚的积极推动者,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张丽莉1983年出生,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佳木斯第十九中学的语文教师。在今年5月8日下午放学期间,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之下,张丽莉不顾生命安危,挺身而出,为抢救两名学生而被卷入车下遭到碾压,以至双腿高位截肢,今年她刚满29岁。她的事迹感动无数网友,她被称为“最美教师”。“最美教师”张丽莉事迹在感动我们每位教师,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一些不平凡的事。我也是一名教师,我要向张丽莉老师学习,学习她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英雄气概,学习她无私奉献、爱生如子的高尚情怀,学习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崇高品格,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张丽莉在学生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舍己救人,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行动谱写了感人的赞歌。她践行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彰显了人民教师的美好形象,也用生命诠释了”师德’两字

谈起“师德”使我不由得想起2008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乡村教师:李桂林 、陆建芬夫妇的事迹。

“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这是2008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上为乡村教师:李桂林 、陆建芬夫妇的颁奖辞。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是凉山北部峡谷绝壁上的彝寨,海拔2800米,进出极为艰难,村民一年难得下绝壁一次。从汉族地区来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妇扎根这里18年,把知识的种子播种在彜寨。18年如一日,李桂林、陆建芬夫妇教书育人,共培养6届共149名学生。陆建芬现在还是代课老师,1个月的工资才230元。是他们,为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人民教师甘当人梯、乐于奉献。尽洒汗水无怨无悔。这是多么高尚的精神。这种精神顶天立地,支撑起共和国大厦在人民心中永放光芒

说起“师德”我的眼前又浮现出王茂华老师伸出手向远方呼唤的照片 “烈火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测试,生命是一道良知大爱的考验,你们用果敢应战,用牺牲作答!一对侠义翁婿,火海中三进三出,为人们讲述了 什么是舍生忘死,人间挚爱。”这也是一段感动中国人物 的颁奖辞。故事是这样的:2010年3月21日星期日下午2点45分,江西省宜春市慈化镇伯塘村村民李兴武家中发生大火,6名儿童被困屋内。当时,伯塘中学王茂华老师刚回到自己家,看到几米外李兴武家冒出了浓烟。王茂华立即跑过去,“不好,着火了!”他一边呼喊岳父来救人,一边冲进李兴武家。房内火苗翻滚,浓烟呛人。王茂华一手一个抱出两个小孩。岳父谭良才也冲进去救出两个小孩。当王茂华听说里面还有孩子,立刻第二次冲进火场。几分钟后,王茂华第2次从火海中抱出一个小女孩。此时,他的衣服上已经着了火,他刚放下抱着的孩子,准备扑灭身上的火苗,几个孩子哭着喊道:“里面还有1个小孩!”王茂华和谭良才第3次冲进火海。就在这时,突然房子里响起爆炸声!烈火引燃了放在角落里的煤气罐,只见谭良才和王茂华被气浪先后冲出房屋,重重地摔倒在地上。

被救孩子安然无恙,但王茂华和谭良才却被严重烧伤,生命垂危,王茂华全身烧伤面积高达98%,谭良才烧伤面积达85%。2010年5月2日,王茂华因大面积深度烧伤,引起严重烧伤脓毒症、多脏器功能衰竭,不幸去世。谭良才于2010年10月治疗康复。年仅27岁的王茂华老师为了救孩子置个人于不顾,忠心昭日月,堪为教师的楷模。

提起”师德”我不能不想起汶川地震谭千秋老师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护学生的场面

“双百中的 共产党员”德阳市东汽中学谭千秋老师。在汶川地震发生的一瞬间,谭千秋老师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身下护着4个学生。4个学生都获救了,谭老师却不幸遇难。大爱无声铸师魂,地动山摇。他弓着身子,张开双臂紧紧地趴在课桌上,伴着雷鸣般的响声,冰雹般的砖瓦、灰尘、树木纷纷坠落到他的头上、手上、背上,热血顿时奔涌而出;他咬着牙,拼命地撑住课桌,如同一只护

卫小鸡的母鸡,他的身下蜷伏着四个幸存的学生,而他张开守护翅膀的身躯定格为永恒……5月13日22时12分,当搜救人员从四川省德阳市汉旺镇东汽中学教学楼坍塌的废墟中搬走压在他身上最后一块水泥板时,所有抢险人员都被震撼、落泪。

谭千秋老师以师者的本色展示了人民教师的职业操守,以自己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他那张开的双臂,是一双恪尽职守、充满无私大爱的双臂。当大灾到来时,那双手臂不是急于寻求自身的安命,而是坚强不屈地担负起保护学生的职责。我们都会牢记他那永恒的瞬间。

王茂华老师、谭千秋老师以自己的满腔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催人泪下,令人荡气回肠的奉献之歌,给人们上了“最后一堂”师德课。真可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王茂华老师,谭千秋老师的壮举不正是对“师德”两字的诠释?而张丽莉老师却是用自己的勇敢、善良、大美大爱对“师德“的另一种解释。

张丽莉老师、王茂华老师、谭千秋老师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英雄行为,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展现了人民教师热爱学生的大爱情怀,塑造了当代青年和人民教师勇于担当的光辉形象。

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后来采访中,我曾问张丽莉,驾驭学生的秘诀是什么?丽莉告诉我,秘诀就是不去“驾驭”,而是“以心换心”,你走进他心里,俘获了他的心,剩下的就都好办了。

丽莉出事后,很多人在讨论,面对失控的汽车,张丽莉在那一瞬间超乎寻常的举动,究竟是一种本能还是选择?有人说,是本能,但人的本能是躲避危险,为什么丽莉不是避开却是迎上?有人说,是选择,可刹那间的变故来得那么突然,哪有时间容她计算、取舍?生长在教师家庭的张丽莉从小就有一个教师梦,工作5年来,与学生朝夕相处,悲喜与共,对于学生的爱和责任感早已渗透到她的每一根神经,对于她来说,学生的安危已经胜过一切。车祸发生时,她的确没有时间思索,但她的本能天平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学生。就像丽莉后来说的,“如果你也是一名人民教师,相信你也会有这样的本能,这是每一个爱学生的教师都会有的本能!”

有人说教师的奉献精神像蜡烛,燃烧自己却照亮别人;有人说教师的高尚品格像春蚕,对教育事业奉献的是一生的忠诚。这些赞誉对那些优秀教师来说,可谓受之无愧,实至名归。 张丽莉老师很平凡,没有豪言壮语,但英雄正是来自平凡,崇高的师德体现在平时点点滴滴平凡的教育工作中。张丽莉老师的英雄壮举,是商品时代对良知的一种呼唤;是利益冲撞时

对道德的一种呼唤;是和平年代对英雄的呼唤。我们应该像张丽莉那样在平凡的工作中,在细微处体现自身的价值和尊严。我们从张丽莉老师身上看到了人生价值的真谛。

学习了张丽莉老师的事迹后我觉得,作为一名党员,特别是一名组织工作战线上的党员我要学习张丽莉老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淡泊名利,在危急关头和急难险重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勇挑重担,为群众作表率、当模范;要把张丽莉老师的精神化作为工作的动力,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自身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行为感染周围的人,做一名称职的组工干部。以对工作尽心、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的态度,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踏踏实实的做事,兢兢业业的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身特长,创造性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她虽然没有闭月羞花的容貌,没有十分感人的业绩,她在几年的三尺讲台上,只知道埋头教学。而就是这样一位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80后青年女教师张丽莉在5月8日这天,她用被碾压在车轮下、双腿截肢、付出一生幸福的昂贵代价,换来了两个孩子的安然无恙和他们家庭的幸福,这是何等的英雄壮举呀?这就足够了,她不顾个人安危勇敢救人的行为,足以说明她不是一位平凡的老师,不是一为平凡的女性,她的高尚情怀是人生真正意义的诠释!当那关乎个人生死命运的危急关头,她能挺身而出保护他人的生命,非常了不起,仅这件事,便让人肃然起敬,让人感动的落泪。据说在场的家长和学生都为女老师的英雄壮举热泪滚滚。 她是用行动诠释了“真爱与无私”;她是用行动铸就了“师魂”;她是用行动谱写了和平时代不朽的篇章!人民教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些在张丽莉身上无疑彰显的淋漓尽致。人们亲切的称她为“最美教师”。让我们在为还没有脱离危险的张丽莉教师祈祷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做的是用我们的行动来诠释她的舍己为人的精神,使我们的社会在收获物质文明的同时,精神文明也同步提高。

半个月来,一直在关注佳木斯市语文教师张丽莉的安危,我祈祷她能活下来,并能重返讲台,——按习惯我会写“重新走上讲台”的,但这已经不可能了。她在那一瞬间的举动体现了一名真正教师的职业精神,值得这个社会铭记,虽然她还没有“正式编制”。给予任何荣誉,她都当之无愧。我要说的,网络流行的“最美”“最牛”有些滥,都不如称她真正的人民教师。

近些年来,我们听到和看到的那些不愿听到和看到的丑恶事情,当地震来临第一个跑出教室的老师“范跑跑”还在振振有词;当老人摔倒无人敢扶怕遭反诬;学校教师责罚学生……一件件冲击道德底线事件的频频出现,人们不禁叹息当今社会的浮躁不堪、人情冷漠和道德沦丧。然而张丽莉教师在危急瞬间所做出的决定,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同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我所做的一切与张丽莉老师的英雄事迹还差得很远。今后,我会加倍努力,以张丽莉老师为榜样,我要向张丽莉老师学习,学习她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英雄气概;学习她无私奉献、爱生如子的高尚情怀;学习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崇高品格;学习她爱别人胜过爱自己的博大胸襟。在平凡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贡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把大爱与大美奉献给教育。

来自我的QQ日志:张丽莉老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一份感情、一份责任。我将把张老师这份爱,这种责任、这种乐观、这种坚强,包括这种幸福感,传递给我的学生、传递给我的学校,把这种爱发扬光大。向张丽莉老师学习,只一个“爱”字、学习她爱学生、

爱岗位爱家庭、爱生活。今后我要用她那样的热忱、那样的热情,投入到我的工作当中。希望以后在工作岗位中,能像张丽莉老师一样关爱学生,做好自己的工作。

上一篇:钢材供货合同范本下一篇:班主任十一月份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