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区域交通改善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023-01-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前言

在城市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建设用地不断扩大,道路交通系统供给的不足和交通需求不断增加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给环境、资源带来了较大压力,并且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焦点问题。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推进城市地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市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议题。

2、城市区域交通改善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城市规划中,需要按照科学的理论和科学的指导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只有在科学的基础上才能使城市的发展满足实际发展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城市规划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然而,我国城市在规划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是,往往不重视生态保护,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来提高城市形象,这样的规划,不仅不助于提高城市的形象,反而也会对城市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除此之外,相关人员在城市规划中不能及时有效地提出适宜策略、所提出的战略不能满足未来城市发展的需要,而且还具有滞后性和较难难实施性,因而无法做到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我国城市的长期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为了实现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解决这些问题,确保城市的更好发展。

3. 关于可持续发展区域交通改善规划的建议

3.1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

根据一个城市的发展历程,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高度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协调发展:第一,经济;其次,环境;第三,社会等,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各方面的需求,也为子孙后代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条件。

3.1.1 以可持续发展为主要思路

以以下内容为主要目标:第一,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二是科学维护和提高城市生态承载力;三是加强社会承载力的维护和提高。

3.1.2 主要目标指导方针、原则和目标

可持续发展应最大限度地发挥综合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同时,在城市规划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理念,应高度重视现代人应承担的任务包括环境责任、社会责任、未来的责任,通过合理科学的方法、政策、制度等,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4、加强对城市建设规划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4.1 正确处理规划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要求城市规划在考虑土地开发的同时树立环境保护的理念,良好的自然环境是城市发展的前提。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建设中,区域交通规划要与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环境资源发展相协调,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交通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合理分配城市资源,以保障城市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城市结构,支持城市发展与城市结构调整战略目标的实现,以促进城市空间合理拓展,而不是无效、无序蔓延。

4.2 生态中心主义理论

该理论认为工具价值与内在价值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同时存在,人与整个环境的和谐统一发展是其整体回应。由于人与整个自然环境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因此,人与自然都需要得到应有的关注。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规划理论认识到,在以人与整体环境和统一的整体价值观为基础的统一规划体系中,人的存在及其不可或缺的主导地位和重要的管理地位。这样就减少了整体规划在实践中带来的困难,使其适用性更加突出。

5、城市区域性交通改善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的要点

5.1 具有超前规划意识

区域交通改善规划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立足城市交通路网现状条件,满足城市近期发展需求的情况下,统筹考虑城市规划情况、土地利用开发情况、道路资源条件以及交通运行条件,从规划和设计上考虑到远期区域交通需求的增长,形成能够满足近期建设要求,同时兼顾远期发展需求的交通改善规划,避免重复建设。

5.2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在区域交通改善中,道路网供应能力的提高速度总是落后于交通需求的增长速度,单纯依靠新建道路难以满足交通的增长需求,必须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优化城市客运交通方式结构。大城市的客运结构必须要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加快轨道交通建设,以轨道站点带动周边片区发展。结合干线道路同步建设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围绕轨道和快速公交,优化调整常规公交线网布局,形成“快干支”结合的公交线网,推进公交专用道和公交港湾停靠站建设。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和公交场站建设。

5.3 大型公共建筑交通环境影响分析

近年来,许多城市已建成许多大型标志性建筑。在实施新的城市规划规则之前,这些建筑物的开发已经完成。这些建筑物产生和吸引的交通对附近的道路及其周围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了充分体现微土地利用与交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该区域已建成和规划建设的一些大型公共建筑纳入区域土地开发模式,系统分析其交通影响,确定改善措施。

5.4 建设骨干交通路网,快速交通引导城市空间拓展

城市交通是城市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基本保障,应持续加强城市道路建设,提高道路供应水平,完善整体路网结构。为了缓解部分地区的交通压力而不影响整个城市规划的道路网络系统,应提倡在内环路以内构建道路、公交、非机动车相互分离的交通网络,迅速分离城市快速过境交通和内部交通,避免不同交通方式相互干扰。同时,结合长期规划,在高速公路两侧建设满足区域交通需求的辅助道路体系,保证城市周边交通顺畅便捷。

6、结束语

由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广泛意义,不同地区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战略应该是不同的。因此,为了适应当前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规划中的交通规划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原则,灵活制定,坚持从科学出发、从实际出发,强化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改善的一体化联系,促进区域用地、交通、景观的协调发展。

摘要:随着城市化和机动化进程的加快,道路交通供需矛盾日愈突出,影响了城市健康有序地发展。区域交通改善规划与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结合紧密,目前传统的以交通为导向的规划方法正逐渐转变为以资源和环境为导向的规划方法。协调土地利用和交通需求的共生关系,在城市交通发展和环境保护中实现矛盾平衡,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区域交通,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

参考文献

[1] 席广亮,甄逄.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智慧城市空间组织和规划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16,109.

[2] 叶良飞,包存宽.基于可持续性的城市凸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8,01:17.

[3] 周夏橹,邓镓佳.城市规划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6,0 4)

[4] 刘磊.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城市规划探讨[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9,03:039.

上一篇:基于SPOC混合式教学的实践研究分析——以高职应用数学为例下一篇:56例颅脑外伤合并胸腹损伤诊断及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