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旅游的困境与对策

2022-10-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进入21世纪,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闲暇时间也日趋增多, 以旅游为主的休闲活动日益广泛。旅游产业成为热门产业, 旅游活动成为热门休闲活动, 尤其是法定节假日期间我国各大旅游景点人满为患现象早已屡见不鲜[1]。农村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 可分为广义农村旅游及狭义农村旅游, 其通过依托农村独有的田园风光和民俗文化为人们提供了有别于城市旅游的生态旅游形式。此外, 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相较之下, 农村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给长期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以别样的体验, 所以有着良好生态环境的农村便成了诸多旅游人士的理想目的地。

1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旅游的困境

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 国家积极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 一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展示农村全新面貌,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旅游业对加快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及提高文明程度的积极作用, 因此农村旅游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及政策支持, 进而快速发展起来。

虽然农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 但依旧面临着较多发展困境:一方面, 受资金投入不足的影响,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这已成为发展农村旅游的主要障碍。以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为例, 农村旅游资源越丰富、潜力越大, 地理位置就越偏远, 因此道路交通设施成为发展农村旅游行业的基础, 一旦资金投入不足, 将严重制约农村旅游的开发及持续发展。另一方面, 农村旅游缺乏系统的规划。近些年, 农村旅游迅猛发展, 许多地方看到农村旅游所带来的好处后, 未考虑实际情况, 一拥而上地大搞农村旅游。结果由于缺乏系统的规划, 大多都处于跟风状态, 导致许多旅游产品雷同, 经营模式相对单一, 没有充分挖掘出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项目, 制约了我国农村旅游的整体发展。与此同时, 农村旅游业的发展, 大多都是建立在纯天然的农村生态环境中, 让游客能够在农村游玩过程中远离都市的繁华与喧嚣。但农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 依旧存在着部分地区受经济利益的驱使, 过度开发和利用农村生态环境, 造成了农村生态系统的破坏, 进而影响农村生态系统的平衡, 这对于整个农村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3]。

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旅游困境的解决对策

2.1 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 不断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局面, 以落实我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政策, 夯实农村旅游行业发展基础, 率先建设经济发展基础设施, 将其视为发展农村旅游行业的主要条件[4]。因此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 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遵循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积极转变传统工作理念, 着重强调建设高速公路、国道及乡村小道等农村交通设施, 做好公共站台、道路标识及停车场等公共交通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工作, 逐步建设相应的公共卫生设施, 如垃圾处理系统、污水排放系统及公共卫生间等, 增强农村公共卫生水平。

2.2 系统规划布局农村旅游工作

农村旅游行业要摒弃传统粗放型发展理念向精品化方向发展, 确保农村旅游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 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工作原则积极转变传统工作理念, 做好农村旅游系统规划布局工作, 力求差异发展、合理开发及科学定位, 以本地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 以开展全面研究调研为基础完成农村旅游行业市场定位、产品定位及目标定位。同时, 结合科学合理定位, 合理开发农村资源凸显本地资源特色, 不止停留于自然资源层面, 更应涉及文化资源进行旅游产品开发, 着重强调设计旅游体验深入开发本地特色产品, 以达到差异性化发展目标。

2.3 合理开发农村旅游资源

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是保证农村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 适度开发农村旅游资源不仅能确保农村生态环境处于良性循环态势, 更能吸引大批量游客, 而越是原汁原味的自然环境往往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落后。因此, 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 积极转变传统工作理念, 通过适度开发旅游经济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 促使相关部门有能力保护生态环境, 树立本地居民环境保护意识, 促使本地生态环境处于良性发展态势。同时, 为了促使农村旅游资源处于可持续性发展状态, 适度开发、立足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具有显著价值作用。

伴随农村旅游的高速发展, 部分地方政府着眼于农村旅游对经济发展的好事, 存在脱离本地实际情况发展农村旅游产业的问题, 造成农村旅游行业过于分散粗放且旅游产品过于雷同单一。所以彻底解决农村旅游所面临的困境对于发展地方经济意义重大。

3 结语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 发展农村旅游行业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及挑战, 而发展农村旅游行业的同时, 合理利用现有的资源做好相应的保护工作是每一位农民的重要职责。同时, 伴随农村旅游行业蓬勃发展, 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应重视监管保护环节, 力求因地制宜, 促使农村旅游产业向市场化、集成化及品牌化方向发展, 以达到扩大农村旅游产业影响力的目标。此外, 发展旅游产业无法脱离专业人才队伍, 相关部门着重强调人才培养纳入岗位教育、文化教育及实践教育等层面增强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进一步规范农村旅游行业。

摘要:建设新农村大背景下, 我国农村旅游发展迅猛, 不仅帮助农民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 而且可提高农村资源利用的合理性, 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农村旅游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亦遇到一些困境, 如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缺乏系统规划及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基于此, 在建设新农村的大背景下, 着重分析农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期望对地方农村旅游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旅游,困境,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 陈海彬.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12) :220-225.

[2] 林伯海, 邱铁鑫.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书香乡村”建设困境及其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 2016 (9) :109-113.

[3] 段辉巧.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家乐休闲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 2015 (24) :172.

[4] 陈巍, 王洁佳.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旅游的困境与对策[J].农业经济, 2013 (3) :75-76.

上一篇:初中英语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下一篇:防冻液在钻井行业内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