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一堂课

2023-01-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评价一堂课

评价一堂课是否高效的三个必要维度

【摘 要】教育教学的最主要、最关键的阵地就是我们的教学课堂,追求高质量的教学课堂成为了大家共同的教育诉求。那么,什么是高质量的课堂呢?好课的标准是什么?要促成一堂高效的课堂需要突出哪些维度?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深思的前提下,结合南宁市韦天香老师课例研究《摩擦力》一节的教学设计与反思,以及南宁市韦薇老师《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一课,谈谈评价一堂课高效的三个必要维度,且尝试为一堂高效课堂建模。

【关键词】课堂 高效 维度

教育家杨福家院士强调,优秀的教育必须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环境,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应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学校教育更应注重创设学习环境和氛围,让学生知道怎样做人,领悟如何思考,学生日后才能握有创新的钥匙,自己会开门,自己会开创新天地。

教育教学的最主要、最关键的阵地是我们的教学课堂,追求高质量的教学课堂成为了大家共同的教育诉求。那么,什么是高质量的课堂呢?课堂高效的标准是什么?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看法。作者深思之后,结合南宁市韦天香老师课例研究《摩擦力》一课,以及南宁市韦薇老师《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一课,谈谈评价一堂课是否高效的三个必要维度。

一、教学三维目标的宏观把控,是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不是具体体现更不是必要结果

《教学设计》强调,评价教学质量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教学目标,离开了教学目标,我们对任何教学所进行的评价都不能说是科学的评价。是的,教学目标是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它产生于教而落实于学,它是教师对学习者学习结果的预期。因而,教育发展至今,我们制订了具体的教学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是在宏观上要设计出一堂好课的前提条件,但却是一个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作者认为,课堂宏观上的设计并不能保障课堂具体微观里的高效,不论是什么类型的课堂,不论是什么样子的设计,都要在一堂课40分钟内施展。另外我们教师常感叹这样的教学烦恼,课堂挺活跃的,可学生就是“讲了、练了还不懂”,或许是源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品质训练太少?

因此,作者认为,除了课堂宏观设计,时间的科学分配与高效利用,学生思维品质的训练与强化程度才是衡量一堂好课的另两个必要因素。

二、关注时间的科学分配与高效利用,是充实课堂与突出重点的安全保障

教学评价:整体思路清晰,学生接受程度较高,但从课堂的宏观设计上看,本节课的知识容量不够。从教学任务上分析,一堂课40分钟本应该承担更多的教学责任,整节课学生只学习到两个推论是远远不够的,这样无法完成教学任务,也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没有做到时间的科学分配。从具体环节上分析,从实验装置介绍到得出实验结论共用了20分钟,最有价值的20分钟分配给了装置的介绍、实验视频的观看上,学生用脑量极少,且无动手操作,体现不出关键20分钟应有的作用与价值,没有做到时间的高效利用。

《摩擦力》一节涉及匀变速直线运动、二力平衡知识的应用,是初高中知识衔接的对接点,无论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深刻性、促进学生自身发展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韦老师在课堂设计及教学中,将绝大部分时间交由学生完成,如摩擦力概念的得出、实验结论的归纳与总结等。依照本节课在教材、教学、情感态度培养中所处的地位与所起的作用,以及本节课在内容与技能方面承担的责任,在课堂设计中特别注意到了时间的科学分配与高效利用。如课堂导入环节,以拉拔河游戏引入摩擦力,激发学习兴趣;以演示实验打开摩擦力相关概念的学习阀门,环节紧凑,目的明确,所用时间为7分钟,科学而高效。如教学环节,师生互动拉开本节课主要学习内容的序幕,设计能力要求较低的列举生活中与摩擦力有关的实例话题,且进行分类与归纳,展开了第一次思维活动,唤醒了学生关于摩擦力的前概念意识,而后设计要求较高的讨论与应用,尝试为所遇到的问题提出可行的方案,且归纳出方案所采取的策略是什么,从而引出摩擦力与压力、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的子课题。最后将思维活动升级到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中,整个过程涉及方案设计、实验操作、成果展示、交流讨论等环节,学生思维活动经历唤醒、升级、高潮三层次的递进式训练与强化,圆满地完成了知识与技能教授的双重任务,更重要的是通过不同层次的训练强化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共用时23分钟,将最关键的20分钟发挥到它应有的最大价值,科学且高效。如课堂小结环节,韦老师采用忆想的方式,把小结的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经过忆想,达到对知识点进行思维上的再次加工效果,对知识点的提取过程就是对知识网络构建的构成,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把知识掌握与思维训练放到追求课堂高效的目标中。

三、注重思维品质的训练与递进式强化,是升华学生思维、促成高效学习的重要手段

案例:南宁市上林县韦天香老师《摩擦力》

1.第一层思维训练设计,引发思维活动(低层次)——列举与摩擦力有关的例子

师:摩擦力在咱们的日常生活中与咱们息息相关,那么,你能不能举出与摩擦力有关的现象?大家讨论一下,尽可能多举出例子。

学生讨论——列举浅概念中与摩擦相关的实例,不做分类,不做深加工

此部分的设计任务是:抛出话题,鼓励学生列举认为日常生活中与摩擦力有关的例子,唤起学生对摩擦力模糊的前概念。这是本节课学生第一次对摩擦力知识的尝试应用,不需要过多的脑力劳动,但已引起了学生关于摩擦力的思维活动,为师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作铺垫。

2.第二层思维训练设计,导航思维活动(中层次)——寻找例子共性,且将之分类,尝试解决问题

课件投影问题1—问题4,要求学生组内讨论,提出方案,以纸条形式呈现。

具体做法:带上旧手套拧,一手抓头一手抓尾,用钳子夹盖拧,用毛巾拧,用粗砂纸锉,穿钉子鞋,一手抓木块一手用锉刀向下锉,穿防滑鞋……

此部分设计的任务是:训练学生观察、分类能力,且挑起学生对动摩擦与静摩擦的感性认知,从利用生活经验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使学生进入一个积极的心里准备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思维活动。教师通过对教材编者意图、教材教学的内容、学生认知水平、学生学情与思维习惯、思维品质、教学资源等的优化思考,对课堂教学进行具体充分的设计与构思,形成课堂教学思维轨迹。引起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学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以这样的思维轨迹引领学生独立思考、交流讨论、质疑感悟和实践,产生思维碰撞,完成知识传递,将预设的知识与技能内化为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进而解决问题,达到完成教学目标并有新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第三层思维训练设计,引起思维活动高潮——有向、有序、有质的“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在“探究摩擦力跟压力大小有关”教学中,老师抛出课题后,让学生讨论、交流、设计实验方案,各学习合作小组开始进行实验。老师边巡堂,边倾听学生的讨论。

研究摩擦力跟压力大小有关的各学习小组交上实验报告。老师看了实验报告,找出2组有代表性的实验报告点评。

学生分享概况:弹簧测力计测力,通过增加相同金属体的方式改变压力大小,操作要领是匀速拉动木块。实验结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师生达成一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本部分的设计任务是: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重点分组探究摩擦力与压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等因素的相关性,让学生自己经历探究过程,交流、讨论,质疑、释疑,开放了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动机,以小组合作学习组织为主,发动同组的同学讨论、交流、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从验证走向探究,操作、记录、分析,争论,定论。一系列的定向思维迸发、分流,最后又汇合一起,引起学生思维高潮,以“展示”的方式达到知识结论的自然提炼与归纳,且授课教师所做的仅是巡堂调控、小辅导,促使教学目标达成,避免过多的干涉,影响学生思维。整个过程,授课教师仅是动态课堂的组织者和主导者,主体的是学生的思维轨迹。

4.小结

一堂课出彩的地方可能会很多,但一堂课高效的地方往往体现在这几个必要的维度里。三维目标、课堂结构的宏观设计是那只统筹一堂高效课堂看得见的手,而时间的科学分配与高效利用,是学生知识方面是否得到充实、高效的安全保障,学生思维品质的训练与递进式强化是学生能力方面的最主要培养手段,做到了这三个必要的维度,教学三维目标的落实才有据可依,课堂高效才有理可寻。

四、尝试为一堂高效课堂建模

(一)三类课堂递进式关系模型图

按活跃层次的不同,作者将课堂分为3类,分别是表面的感性活跃课堂,内外兼修的有效课堂,知识与技能、时间与空间的高效课堂。感性活跃课堂极易出现过度活跃现象,课堂容易被学生不定向地主导。有效课堂则做到活跃身心、启迪智慧,使得学生在富有吸引力的环境中得到知识与技能的教授,思维品质的有效训练。高效课堂则能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教学目标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中得到合理均衡与高效发挥,即知识内容的高效吸收,思维能力的高效训练。

课堂活跃,则学生参与度高、思维清晰,便于教学设计的实施。活跃的课堂,通常包括“探究、幽默、活动、讨论”,而站在学生角度特别又是初中生角度,往往会“笑、起哄、动手操作”,开放的课堂极易出现过度活跃现象,教学设计要能“安全着陆”,需要教师过硬的课堂管理技能,“收放自如”是维持课堂秩序与保护课堂实施的基本条件。课堂活跃了只能说明具备成为有效课堂的条件罢了,要向有效课堂转变,还应注意到思维训练是否分层、是否定向、是否为落实三维目标而服务。最后要上升为高效课堂,则所有的设计与思维都应做到时间与空间的协调统一,教学成果与思维品质得到动态生成,最终促使学生思维得到质的提升。

(二)促进思维训练有效的三个方面

1.分层思维训练设计。知识结构的宏观设计,知识的层次性呈现,授课、探究分层次、设梯度,有序化地进行,是脑力劳动得以有效进行的重要前提。授课如探究式教学,它不是形式,不是设计框架与露骨的呈现,而是生成与引导。探究要有策略,有效果,有层次。最难的是掌控,掌控知识主线、思维动向、掌控探究时间。脑力劳动是否有效,是否得以延续、升级,关键在于知识呈现与探究的逐步推进,在于设计的分层达标,逐级攀升,它是吸引学生不断体验不断征服的潜在因素,是思维形成与逐步提升的关键。

2.结构化问题定向导航思维过程。设计结构化问题,提线串珠,总领整堂课的思维线索,为有效的思维训练导航。不要让思维探究流于形式,避免低级问题的设置使得学生产生理所当然的回答,或答非所问的两种状态,具体表现在没有意义的动手操作与无效的脑力劳动。设问,是引领课堂走向的线索,然而设问不在于数量的多与少,应该讲究的是适可而止,量上合适,质上保证开放性与指向性的辩证统一,即结构化问题。1到2个结构化问题是突出重点的前提,是突破难点的时间与空间的条件限制。过多的设问,不但无法保证合作交流的必要时间,更会造成学生思维的“脑血栓“现象。

3.适量、有质的探究。探究须讲究质量而非数量,时间的分配与探究形式的符合度严重影响了课堂的秩序与节奏。时间分配的合理与否?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课题,与知识重难点有关,与探究层次深浅有关,等等,但不管是什么环节,都将占用一定的时间。值得思考的是时间的高效利用,不能等同于40分钟每时每刻的高效,40分钟高强度的占用,实质上会造成思维的满堂灌现象,极易造成思维“脑血栓”,导致“头脑风暴后”的一片狼藉,因而应着重把握30分钟左右的高效性。有向、有序、有质的高效思维训练,往往会促使教学成果的动态生成与延伸。

总而言之,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学更是一门艺术。为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三维目标,为促成一堂高效的课堂,应该做到从宏观上把控课堂结构,从微观里注重时间与思维品质训练的高效,这才是评价一堂课高效的标准。

【参考文献】

[1]马兰,张文杰.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责编 卢建龙)

作者:张忠飞

第2篇:怎样上好一堂课?

怎样上好一堂课?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倡导教育要立德树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当今,作为一个有着36年教龄的老教师,重新思考这一问题,可谓感慨万分。

2019年3月25日至4月4日,整整两个星期,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以下简称“二附中”)的张江、紫竹两个校区,联合举办了45周岁以下中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大赛,主题为“聚焦核心素养,创新课堂教学”,宗旨是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创新二附中的课堂教学,进而建构具有二附中特色的学科育人机制。说白了,就是要回答“怎样上好一堂课”这个问题。

在短短两个星期的高强度课堂教学评审中,我听到了不少好课,窥见了二附中优秀中青年教师的教学功底,更预见了二附中资优学生的发展前景。但大赛的主题又促使我不断反思——条分缕析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寻找妨碍课堂教学创新的若干因素。于是,我重新拿出了教学评价表:

●文科教学发散过渡,不能聚焦核心概念;理科教学难度过高,无法关注学生群体。

●实验学科过于强调理论,忽略了实验的结构流程;拓展课程较少深度挖掘,影响了课堂的思辨水准。

●教师一言堂,学习方法不能迁移;课堂生成少,知识信息过于单一。

●提问无坡度,问题之间缺乏关联;设计太将就,浪费单位教学时间。

翻阅着特级教师们的课堂观察记录,思索着二附中中青年教师在教学主旨、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技术,乃至教学基本功等方面存在的妨碍课堂教学创新的若干因素,我不禁思考:究竟如何上课?怎样的课才能算作好课?一堂好课的标准究竟有哪些?作为二附中的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我决定为全体参赛教师做一次专题讲座,题为“怎样上好一堂课——具有二附中特色的创新课堂教学”。在那次讲座中,我提出了“好课五标准”。初衷虽为提升二附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准,但“好课标准”关乎历史教学之根本,特此整理,以飨读者。

我以为,一堂好课大致有五个标准,即知识信息的丰富性、核心概念的聚焦性、教学结构的逻辑性、诠释论证的思辨性和过程方法的迁移性。这里,仅以历史学科为例加以阐释。

(一)知识信息的丰富性

所谓知识信息的丰富性,是指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空内,教师能依据校情和学情,紧紧围绕课文的核心知识和关键问题,以丰富、典型的资料或案例勾勒其复杂性和多面性,最大限度地向学生传递知识和信息。

以隋唐历史的教学为例,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的第1、2课,即“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叙述了“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隋朝的灭亡”“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开元盛世”等史事。細究课文子目,第1课主要讲了两个历史事件,即经济方面的开通运河,人才选拔方面的科举取士;第2课主要讲了三个历史人物,即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显然,教材试图依据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和水平层次来组织内容,但按照其逻辑演绎,会造成叙事的故事化和碎片式,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逻辑结构。而华东师大版高中历史(第二分册)第13课则叙述了隋唐的建立、三省六部制与政事堂的运作及评价、秦汉以来的人才选拔机制、科举制的内涵与影响等相关内容,基于对“三省六部制”与“科举制”的解释,较为清晰地论述了隋唐政治新格局的“新”之所在,其知识的结构化和专题化不言而喻。然而,从二附中资优学生的认知视角看,教材所示资料略显单薄,亦不够聚焦。如何在区分校情和学情的基础上达成初高中不同学段历史学科教学目标的分野与衔接?如何在高中教材结构化和专题化的基础上,选取丰富、典型的资料或案例,最大限度地向学生传递隋唐历史的客观史事,指导其探究隋唐历史发展的史是即客观规律?教师甲尝试将著名史家王家范教授等编著的《大学中国史》引入教学:

自东汉末年以来,战乱频仍、分分合合的中华帝国至隋重获统一。与秦朝出奇地相似,隋王朝虽对于制度的改革和创建颇有作为,却如昙花一现,二世而亡,其间的教训发人深思。继之而起的唐王朝,不仅在制度安排上承前启后,续有创置,而且时以隋亡为前车之鉴,多有更张,经前期数朝努力,终将帝国推向全盛。

——王家范等:《大学中国史》①

这段资料就证史价值而言非第一手史料,从叙事视角观察亦非史事,但却是史家基于多方史料与多元互证而得出的典型史论,将其引入课堂教学,试图让学生理解:(1)隋朝完成了古代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大一统;(2)隋朝历史与秦朝历史具有相似性,因而可以比较;(3)汉承秦制,但又不完全承秦制;唐承隋制,但又不完全承隋制。在此基础上,教师甲以提问方式破解本课主题——隋唐政治的新格局“新”在哪里?如此导入,既抓住了本课的关键词——“新格局”,又激发了学生比较汉唐、秦隋历史的浓厚兴趣,还启发了学生梳理古代中国政治体制框架的大致思路,实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打通,可谓一举多得。然而,破题仅为第一步,关键在于如何立足“新格局”展开教学流程。是讲“新格局”的内容,还是讲“新格局”的成因?遵循初高中历史教学目标应注重分野、衔接的原则,高中学段的教学理应从“新格局”的成因入手。于是,教师甲提问:制度为何要创新?制度何以能创新?尝试和学生一起从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一书中寻找隋唐制度创新的三个历史源头,即“一曰(北)魏、(北)齐,二曰梁、陈,三曰(西)魏、周”,再引用吕思勉的《中国史》,由历史概观加以申发,诸如“历代相权之变迁”“内官日轻,外官日重”“地方自治与君主专制不相容”“科举与考试不可混为一谈”等。在此基础上,教师甲指出:制度是政治形态的表达,统治者的动机往往决定了制度的创设及特征;政治层面的结构性变化时常以制度的形式和内容呈现出来;隋唐政治新格局的“新”是古代社会变迁、帝国体制发展的必然逻辑和结果,即皇权的不断强化。如此教学,实则是以宏阔的学术视野为引领,将隋唐历史的相关知识与信息进行了纵横梳理,进而使知识信息在结构化和专题化的基础上更加充实、愈发丰富了。这种紧紧围绕历史核心知识和史学关键问题,以丰富、典型的资料或案例最大限度地向学生传递客观史事,指导学生通过诠释、论证等思维方法求得史实,从而总结史是即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发展。

(二)核心概念的聚焦性

所谓核心概念的聚焦性,是指在诸多丰富繁杂的知识中,确立一个能串联知识、提炼并抽象出知识本质特征的核心概念——无论是对概念内涵的注解、抑或是概念外延的诠释,都力求聚焦且精准。

以英国革命的教学为例,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8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革命”,有“议会与王权的斗争”“革命的发生”“《权利法案》”三个子目,叙述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大宪章》《权利请愿书》、内战的爆发、克伦威尔军事独裁、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等史事。从内容的铺陈看,较为完整地体现了英国革命的史事逻辑,但却少了能凸显其本质属性的核心概念。而华东师大版高中历史(第四分册)第5课,由“议会与国王的斗争”“两次内战”“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三个子目内容构成,叙述了议会与国王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长期议会的召开、三大战役、查理之死和共和国的建立、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光荣革命、《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等史事,除却增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一内容外,在叙事逻辑上与初中教材大同小异。如何在英国革命的发展轨迹中提炼并抽象出其本质特征?教师乙尝试将概念史引入教学。

概念史理论如此阐释:社会转型时期的重要概念和基本概念,既是对社会的历史现实的语言反映,可以充当认知变化中社会结构的“指示器”;也参与了对社会的建构和影响,可以成为历史发展的“推助器”。故此,可由社会史的视野考察概念,通过对概念的研究来透视社会。比如,17、18世纪被史家称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由此可以尝试将“革命(revolution)”作为核心概念,设计“何谓革命”“革谁之命”“誰要革命”“为何革命”“怎样革命”“革命结果”“革命影响”的问题链,以此串联复杂的英国革命历史。这种以概念统摄问题的方式,在教学中催生出师生之间激烈的观念碰撞和有效的思维互动,一幅英国革命的历史镜像得以层层铺展、立体呈现:

●何谓革命:政治体制的变革

●革谁之命:革专制王权的命

●谁要革命:土地贵族和清教徒要革命

●为何革命:权力与权利的冲突

●怎样革命:议会斗争、两次内战、光荣革命

●革命结果: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

●革命影响:政治长期稳定,为工业革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聚焦“革命”并分析、诠释这一核心概念的基础上,教师乙总结道:英国革命是幸福和光荣的,因为“光荣革命”避免了流血冲突,平稳实现了由专制向宪政的过渡,以最小的代价推进了社会的转型;革命中相互制约的历史传统与现实需求经由冲突达成融合,在融合中超越,最终完成政治体制的变革;正是这种兼顾传统与现实的变革与创新,为英国探索现代化范式、成为现代化国家的原型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世界政治制度的创新提供了蓝本。

如此,教师乙以“革命”这一核心概念,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本质特点提炼并抽象出来——“革命”既是对17、18世纪西方社会现实的冲破与解构,也是对17、18世纪西方社会的普遍性建构,英国革命后的美国革命(独立战争)、法国革命(大革命),成为17、18世纪历史发展的“推助器”。如此,借问题链的设计与建构,经概念史的梳理与诠释,复杂的英国革命历史脉络得以厘清;纷繁的资产阶级革命历史不再是“超经验问号”,因其互相激活、有效延伸而成为近在咫尺的“生活内部问题”,现实与历史得以对话。

(三)教学结构的逻辑性

所谓教学结构的逻辑性,是指对教材的子目与子目、子目与单课、单课与单元之间进行内在逻辑关系的建构,使教材的编写逻辑与学生的认知逻辑相勾连,进而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强化其对学习目标的理解。

以明朝对外关系的教学为例,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有“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占据澳门”三个子目。从教材的叙事逻辑看,似乎是依据“后果”去追溯“前因”。且囿于篇幅,许多历史细节被“减去”或“隐藏”,致使学生很难观察到明朝对外关系的全景。如何串联这三个看似无关的课文子目?怎样探得明朝对外关系的历史全貌?教师丙以“朝贡贸易”为核心知识,确立了课文的内容主旨:“郑和下西洋体现了中国传统王朝建构朝贡外交体系的努力,‘倭患’反映了全球市场初成之际中国传统外交体制遭遇迷惘,葡萄牙人占据澳门意味着明朝外交开始发生结构性变化与因时调整。明朝外交的动态演进,不仅与其自身的发展密切相关,更是与世界历史的发展紧密相连。”在此基础上,教师丙设计了13个问题,环环相扣、逐次递进地建构起全课的教学逻辑:

●朱元璋在对外关系上采取什么政策?

●朱元璋为何要实行这一政策?

●此政策的实施说明了什么?

●西洋在哪里?

●郑和是谁?他为何要下西洋?

●如何梳理郑和下西洋的概况?

●郑和使团做了些什么?

●如何认识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肯尼亚穆斯林古墓中的明朝青花瓷盘、来自东南亚渤泥国的明朝青花瓷颜料苏麻离青、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地名和庙宇以“三宝”命名等,说明了什么?

●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达·伽马等航海活动,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戚继光为何能取得抗倭战争的胜利?

●除了倭患,明朝的对外关系还面临哪些危机?

●如何理解中国市场被动地纳入世界贸易体系?

以上述问题为导向,教师丙捋顺了明朝对外关系的史事、史实和史是三者的层递关系和交叉关系。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凸显二附中初中历史教学特色,结合华东师大版高中历史(第三分册)第27课的相关内容,教师丙进行了适度的知识拓展——由中学历史教材回溯明史有三个面相。一是体制的变化。明朝的民间经济活跃度与外向型超越前代,由此影响到明朝思想与文化的活跃。然这种多方活跃性的交汇,却与同一时期的政治体制形成了对抗,皇权主义成为阻碍明朝社会发展的负面力量。二是体制与外交的关系。在专制主义体制下,民间开展对外贸易的愿望非但未能实现,反而遭遇官方的严令禁止,由此东南沿海形成了规模不等的武装走私集团,一些走私者甚至与日本海盗相勾结,最终酿成了明朝中晚期危害甚烈的“倭患”。三是东亚贸易圈。元明时期政府曾多次下令严禁与日本的贸易,但中日两国贸易的互补性致使民间产生与日贸易的强烈诉求,然这一诉求却被嘉靖朝严厉的海禁政策所“浇灭”,由此更加剧了“倭患”的严重性。

可见,明朝的对外关系受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影响,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有史家把16世纪称为“漫长的16世纪”。那时的西方文明喷薄欲出,纵横于海洋,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剧变以及渐趋扩大的资本影响,使东方的农耕文明逐渐陷于艰难困境,明王朝最终被动地卷入了全球化的浪潮之中。这种把明朝历史置于全球历史背景下去考量,把教材中的明朝对外关系与学生认知中的明朝对外关系相勾连并拓展延伸的教学路径,使明朝对外关系的动态变化一览无遗。

(四)诠释论证的思辨性

所謂诠释论证的思辨性,是指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教师要给予思考和辨析的指导,进而使学生的思维呈现出辩证、逆向、发散等多维态势,使师生在思维碰撞和交互争鸣中,延展学习的宽度、丰盈学习的厚度。

以两河流域文明的教学为例,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叙述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王国”“《汉穆拉比法典》”等史事。而华东师大版高中历史(第一分册)第1课,则叙述了“王国的更替”“楔形文字与《吉尔伽美什》”“《汉穆拉比法典》”等史事。从内容呈现看,初高中历史教材的内容选取相差无几。如何跳出教材内容简单重复的窠臼?怎样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基础上,结合校情和学情,打造出具有个性特色的高中历史课程?教师丁从《汉穆拉比法典》突破,着力在思辨性上做文章。

关于《汉穆拉比法典》,无论是初中学习还是高中研习,教师一般都会按照教材这样评述:

《汉穆拉比法典》得益于楔形文字而保留,是目前已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法典的原文被刻在一块高2.25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因而又被称为“石柱法”,该石柱现存于巴黎卢浮宫。法典比较清晰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后人了解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仔细观察石柱画面上的两个人物,一位是太阳神沙玛什(Shamash),另一位是古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Hammurabi)。沙玛什把权杖授予汉穆拉比,折射出古巴比伦王国以及古代两河流域的“君权神授”观念。

但是,上述历史解释是否准确?我们知道,已知的知识往往是探究的结果,但它并非恒定不变、毋庸置疑的,而是开放的、可供讨论并不断更新和延展的。从历史哲学的视角看,历史是基于证据和视角的解释。只要有新材料、新视角,历史就会有不同以往的新解释。玄武岩石柱上的人物关系究竟如何?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丁抛出讨论话题:你如何解释石刻画面?结果令人遗憾,学生的回答如出一辙——“君权神授”。何以产生如此整齐划一的结论?殊不知这段历史为初中所学知识,多数学生对这一陈旧的、错误的历史结论深信无疑。抓住时机,教师丁出示了古代两河流域和古代近东文明史专家欧阳晓莉教授推介的2012年发表于某国际学术期刊上的论文《〈汉穆拉比法典〉及其受众》的节选(本文仅呈现译文):

译文:一根木条和一个线圈是这一地区的测量师在打下建筑地基时确定是否笔直的工具,而“笔直的东西”在两河居民心中寓意“正直”。因而这两样传统的丈量工具寓意着:受到的惩罚与罪行相一致的原则,代表了法典公平公正的精神。

教师丁晓示学生,在石柱的上部,确实刻画有古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和太阳神沙马什的形象,但沙玛什授予汉穆拉比的并非是权杖,而为木条(Rod)和线圈(Ring)。此时,遭遇认知颠覆的学生倍感诧异,产生了寻根究底的浓厚兴趣。教师丁趁热打铁并因势利导:史事是一定客观内容的反映,它以具体的、特殊的、纷杂的、偶然的形态表现出来。但史家研究史事,多以文字、实物、口碑等载体而记录存留,难免会掺杂撰写者的主观意识,因此,对历史学习者而言,要立足整体的视野和联系的视角,以期尽量求得历史的全貌。教材提供的史事及其解释并非一成不变,有些结论是可供讨论、可以质疑的,这正是基于史学的灵魂——求真,即经过探究,无限接近历史的真实。可以说,正是对于核心史料的深入发掘和仔细研读,历史学才得以发展;也正是由于观念的变化以及新视角的发现,新认识才得以产生。找准历史解释的突破点,把准诠释论证的思辨性便是好课的关键所在。

(五)过程方法的迁移性

所谓过程方法的迁移性,是指学生通过学习使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认知结构不断延伸并拓展,经由示范、模仿、迁移等路径,最终完成知识或方法的迁移——衍生出新知识,拓展出新方法,即发展终身的学习力。

以西欧封建社会的教学为例,华东师大版高中历史(第一分册)的第12~15课、(第四分册)的第1~4课,叙述了“封建制度”“城市的复兴”“王权与教权”“中世纪文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民族国家的形成”“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等史事,怎样厘清一千年西欧社会的基本线索?如何打通一千年西欧制度的发展轨迹?为整合两册教材的相关内容,教师戊设计了教学专题“转型期社会研究——以西欧封建为例”,将一千年“西欧封建”的发展历史梳理成以下四个阶段:

●产生:6世纪下半叶(农奴制的形成)

●扩展:8世纪上半叶(采邑改革)

●确立:11—13世纪(城市复兴与自治、等级君主制产生、大学兴起)

●衰弱:14—16世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民族国家形成、君主专制产生、开辟新航路与殖民活动、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如何通过西欧社会转型的学习,让学生真正理解转型期社会的基本特征?教师戊运用了示范、模仿、迁移的学史方法。例证如下。

教师戊先提问:何谓社会转型?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指出:“型”为事物的结构。“转型”是指事物结构的内涵在一定的内外条件的作用下,或快或慢地发生变化,从而增加或减少事物功能的过程。而“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结构的内涵在一定的内外条件的合力作用下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从而引发社会各领域剧烈变革的过程,有学者把这一过程称作“新陈代谢”。接着,教师戊以示范的形式为学生剖析了一千年西欧社会转型的大致过程,内容如下:

●经济结构: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工场手工业经济

●阶级结构:农奴→市民→资产阶级

●政治结构:封建等级制→等级君主制→君主专制(教权与王权的关系演变)

●文化結构:基督教文化→市民文化→资产阶级文化

如此示范性学习,仅为学史方法的第一步,因为该步骤只是让学生明了“转型期社会研究”的建模方式。当教师戊讲到第二分册第5课“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即中国古代春秋战国社会转型时,让学生尝试以教师的示范路径进行模仿性学习,即在与“西欧社会转型”相似的学习情境中模仿运用,以此梳理出春秋战国社会转型的粗略脉络,内容如下:

●生产工具:石器、青铜器→铁器犁耕(私田开垦)

●权力结构:世卿世禄→任命官员(权力集中)

●文化教育:学在官府→学术下移(私学兴办)

●社会观念:礼乐文明→礼崩乐坏(社会剧变)

模仿性学习为学史方法的第二步,然而该步骤也只是重复他人行为的过程。如何使前期学习对后期学习产生影响?在学生模仿性学习的基础上,当教师戊讲到第五分册——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让学生尝试学史方法的迁移,进而梳理出自甲午战争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线索梗概,内容如下:

●经济形态:自然经济→商品经济

●国家政体:晚清帝国→中华民国

●思想观念:儒学主导→西学渐入

●教育体制:科举制度→新式教育

示范、模仿、迁移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学史方法,它通过教师有目的的示范引领,激发学生模仿的相应行动,最终完成知识或技能学习的方法迁移,进而衍生出新的历史知识,拓展出新的学史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此类方法的学习与运用,学生对转型时期社会的基本特征,即社会结构的整体性和根本性变迁有了一定的理解,其终身学习力得以发展。

丰富性、聚焦性、逻辑性、思辨性、迁移性,这就是笔者所理解的好课“五性”。有一定的知识容量,有聚焦的核心概念,有严谨的教学逻辑、有缜密的思辨论证、有灵活的方法迁移的课堂教学,教师的教育呈现力和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将互为因果、互为表里、互相依托、互相转化,如此,既遵循了史学的本质,又尊重了教育的规律,这样的课就是一堂好课。而据学校的教情和学情,创新具有个性特色的课堂教学,进而建构体现学校特质的学科育人机制,正需要这样的好课。

【作者简介】周靖,中学特级教师,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

作者:周靖

第3篇:我这一堂课

题记:2006年5月25日,教育部赵亚夫教授、程光泉博士以及苏州市教研室、常熟市教研室部分领导等一行十人来我校指导课改工作,笔者代表苏州市向教育部两位专家展示课改成果,作汇报“演出”,课题为《工业化的推进》。其间,走过了一个从课前准备到课堂教学,从专家点评到课后反思设计再重新走进课堂的过程。

一、教学设想

1、教材分析:《工业化的推进》是上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的重要课目,共三框题,第一框题“工业体系的建立”从宏观上概述了新中国工业的发展成就。第二框“钢铁与石油”、第三框“两弹一星”则通过新中国工业建设的两个重点领域突出体现工业建设的成就以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其中,相关历史人物事迹的介绍所化笔墨较重,从编者设计意图来看,教学中既要注意历史基本知识的传授,更要加强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

2、学情分析:

(1)初二学生形象思维丰富,抽象思维相对薄弱,要尽可能地把文本式的学习材料(石油、钢铁、航天、核工业方面的成就等)转变为图片、视频、实物等形象直观的学习资料。

(2)初二学生求知欲望强烈,但认知能力还很欠缺,必须对教材内容作适当调整,帮助学生构建完整易懂的知识体系。

(3)由于历史积累相对不足,呼之即来二学生易对这段历史以及同时期的历史人物产生理解上的偏差,要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参考资料,以加深理解。

3、预设目标:

(1)理清知识结构,突出新中国工业建设成就,使学生掌握《工业化的推进》一课的知识体系。

(2)“自己提出的问题由自己来回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剖析时代精神,感悟人性魅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4、教学对策:

课时安排:考虑到整堂课教学的完整性,将2课时调整为1课时。

教材处理:考虑到课时、学生认知等方面的因素,打破原三框结构,教学中执行新三框模式,即“工业体系的建立、建国以来工业化的成就、共和国之魂”。同时,为降低教学难度,对“工业体系”这个概念,作淡化处理,而将之作为学习资料下发给学生。

教法选择:常规教法“嫁接”多媒体手段(即多媒体以插件形式出现),体现可操作性、实效性、趣味性的统一。

教具准备:自制曲辕犁、钩码、邮票、实物投影仪、液晶投影仪等。

学案下发:课前下发,人手一份。上有学习要求、学习指南还有补充资料以培养学生对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能力。

板书设计:为增强趣味性,锻炼学生的文字能力,板书设计诗词化。

二、课堂实录

1、实物比对,引出课题(道具出场,一手拿犁,一手拿钩码。)

同学们,认得出我手理的两件东西吗?(学生的表情显得有些茫然,却好奇。指名学生试着在教室里推犁,在推犁的过程中,学生们认出了它)对,这是把曲辕犁,正是它犁耕起古代中国的盛世辉煌。而又有谁知道这300克的故事呢?(让多位学生掂量一下钩码,依旧茫然。然后笔者在黑板上写上:15.8万砘/5.4亿)同学们,这便是新中国成立前我们的人均钢产量!对此,你们作何感想?(某生站起来说旧中国工业落后。)旧中国工业落后会怎样呢?(笔者追问)(落后挨打,所以会成为列强的侵略对象)那该怎么办呢?(笔者再问)(大力发展工业。)对,要想彻底改变命运,就必须发展工业。(媒体显示课题)

2、你说我说,构建体系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工业化的推进,党中央做了哪些工作,核心工作是什么,取得了怎样的成果进行自学,随后作相互交流。最后媒体显示:东方红,毛泽东,七届二中促工家。构体系,重基础,一五计划有奇功。改革开放春风绿,轻重协调乃长计。且看今朝十一五,锦绣中华谁敢欺!要求学生齐声朗读,增强记忆。

有人说,历史是沉淀在邮票中的记忆。引出邮票实物展,验证工业体系建设成效,进行课外知识的延伸,并要求说出邮票所示的工业部门(指定学生作讲解),顺势导出下文。

3、说写议看,感觉辉煌

在众多工业部门中,发展最快的要数被称之为工业双翼的钢铁工业和石油部门(学生齐答)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内容与参考资料,结合自生身体会,说举例这两大工业部门的发展与我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关系。并要求学生在纸上概括性地写出钢铁工业和石油工业的发展成就,并通过实物投影仪一一展示。之后,笔者通过媒体作归纳。

就在常规工业部门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我国在高科技领域更是捷报频传:(媒体显示)核工业——晓出东方听惊雷;航天工业一一欲与天公试比高(学生突然发问,50年代发展这些工业,时机不成熟……)就此组织小小辩论,引导学生紧扣时代特点,理解其必要性,并反问该生“时机是否成熟”,以达自问自答之效。随后,在两段激动人心的视频中,感觉昨日辉煌,由此引出下一个环节。

4、分组商讨,颁奖献辞

“上九天揽月”在那样困境中,我们靠什么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everything is possibl,nothing is impossible!——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真正的创造者。历史会铭记他们,因为他们用毕生精力感动了中国:(媒体显示配画诗篇棗感动中国。点名学生深情朗诵)之后,媒体显示配画人物(王进喜、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王淦昌)笔者做硬骨头辞示范——王进喜:在他的眼中,自己的血肉之躯早已同共和国融为一体,不会因生命短暂,而放弃忘我拼争。要求生分组讨论,设计“感动中国”颁奖词,最后各选派一位学生上台献辞。(鼓励团队协作,展示自我)

三、专家评析

1、三位目标皆顾,情感态度价值观突出。尤其是“时代精神”这个点爆发的非常有张力,对学生甚至是听课老师都能起到振奋斗志的作用。从能力培养来看,本着“自己提出的问题由自己来回答”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教学更具有实效性。

2、预设和生成关系处理恰当。在这节课上,老师采用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都达到了设计初衷,实现了教学目标;而对学生出乎意料的提问,解决的合理到位。

3、教学手段多样化,教法灵活多变。这堂课有实物展示,有图文资料,有视频插播,甚至还运用了自制教具。常规手段与现代化手段结合较好。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对“教”与“学”的尺度把握的十分到位,师生交互流畅,配合默契,形式活泛,可操作性强。

4、学科整合迈出可喜一步。学科整合是新课程改革所一直介导的,它代表了教育的发展方向。但切不可追求形式,生扯硬拉各科知识将课堂整成“大杂烩”。本课涉及到历史、政治、物理、英语和语文学科的知识,各部运用自然,恰到好处。教师诗词化的教学风格令人耳目一新,使我们看到了“文史合壁”的魅力。

这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

1、基础知识传授仍不够细致。当前,课

堂教学普遍存在着过于淡化知识、技能,片面追求情感态度价值观倾向,其实是对三维目标的割裂,事实上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堂课上,“工业体系的形成”是个重点,但教师似乎刻意回避了这个概念,未能向学生点破,不利于学生突破难点,构建较炙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在课堂教学中,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可取的,但基础知识作为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根基必须要得到确保。学生最难理解什么,最想得到什么,最需要获取什么才是课堂教学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程光泉)

2、教学手段和方式选择不够合理

有些教师认为,历史与社会课“越活越好”,这往往会导致课堂教学下头向形式化的极端而使教学失“魂”。因而,在教法选择上,须遵循实效原则,才会使课堂教学具有内涵。在本堂课教学手段和方式的运用上,多样灵活,但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如:在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展示上,教师没有选择利用“填图”这种即可加强史地学科整合,又能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直观教学方法,令人遗憾。

3、教材处理不够精准。《工业化的推进》这一节容量很大,所以我们在教参上建议采用两课时来完成。用一课时完成本框教学,涉及到对教材的合理处理,哪些删减,哪些合并必须考虑周详。事实上,所造成第一个不足,归根到底还是教材处理不当所致,如果能对第二框“钢铁与石油”、第三框“两弹一星”简而化之,而突出第一框的地位,教学效果定会更好。

三、二度梅开:

如何落实三维目标、如何处理教学内容、如何有效的教学一直是困扰我们推进课改的三大难题,而两位专家精辟到位的评点,无疑使我受益匪浅,并成为我重新设计这一课的驱动力。本着“有所继承有所改进”的策略,笔者对原有设计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即在确保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同时,重墨于知识框架的构建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后经其他班级试上,效果突出。现将改进后的教学简录如下:

1、实物比对,引出课题(不变)

2、步步为营,理清线索。引出邮票实物展(实物投影),展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教师向学生提问:邮票反映的那一时期的工业发展状况?(一五计划时间)指定学生说说一五计划相关内容(时间、重点、意义)媒体播放一段“工业体系”的解说词。为建立工业体系,一五计划前,我们做了哪些努力?(时间、人物、事件:七届二中)后来,我国在工业体系的建立过程中,有没有遇到挫折?引导学生就轻重工业比例展开即时辩论。教师小结:改革开放后,我国轻重工业协调发展,并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PPT展示“东方红,毛泽东……”(同前)巩固效果。

[前后两课比较:本环节利用直观手段突破教学难点,利用倒序手法,抓住“变化”这条主线,环环相扣,步步紧逼,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了工业体系的建立整个过程:七届二中(提出)——新中国成立后(制定计划)——“一五计划”(开始实施棗初步形成体系)——改革开放后(建立完整体系)]

3、手中游戏,心中历史。……出具大尺寸自绘中国行政区划地图,将之挂于黑板之上,下发给每组一份配文图片:大庆油田、鞍山钢铁、梦兰棉被、一汽大众、长虹彩电、海尔冰箱、酒泉航天城、核弹试爆、秦山核电站、江南造船。各组商量后,选派一人上台将图片张贴在相应的省市,并作出轻重之分。(所花时间最短、准确率高者为优胜。)尔后,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并将依据文中提要编成的顺口溜用PTT展示,学生齐读加深印象。当所有的成就已成为历史,今天我们再次回味,依旧难掩心中激动。播放视频:《神舟六号发射实况》剪辑,导出下文。

4、分组商讨,颁奖献辞(不变)

四、点滴体会:

知识是一个载体,承载的是教育的意义。每一堂课的教,我们要深入思考:课前如此,学情的掌握、教材的把握是否已到位?这是上好课的前提;课后亦如此,成功于何处,不足在哪里?应当如何改?这便是优中取优的保证。如此,每堂课才能让历史上人类的创造与情感潜移默化地内化成学生的素质,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意义——成就人与未来。

(作者:李 进 常熟市承昆中学 周云华 常熟市教育局教研室)

作者:李 进 周云华

第4篇:如何评价一堂课

(一)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课首先要分析教学目标。现在的教学目标体系是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组成的,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追求。如何正确理解这三个目标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了如何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如何正确地评价课堂教学的关键了。

有人把课堂教学比作一个等边三角形,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恰好是这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任何的一个顶点得不到重视,那这个三角形就不平衡。这无疑是一个很恰当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这三个目标的相互依赖的关系。反映了这三个目标的不可分割,缺少了任何一个目标的达成,一节课显然也就不完整了。

1、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符合课标、教材、学生实际。

2、三维目标渗透整合,后二维目标既不忽视,又不硬加和拔高。

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重视开发潜能,注意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

(二)从处理教材上做出分析

评析老师一节课上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看教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我们在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的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1、正确理解新教材,抓住新教材特点,思路清晰。

2、有开发课程资源意识,资源开发利用合理有效。

3、敢于对教材和资源从地域、时空等方面做必要的加工调整、活化,教材呈现有生活性、简约性、整合性、探究性等。

(三)从教学方式上分析 教学目标要在教学方式中完成,教学目标能不能实现要看教师教学方式的设计和运作。因此,评课就必须要对教学方式做出评析。教学方式评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体现以学定教,注重教学过程和知识形成过程。

2、教学组织形式巧妙、多样灵活、有情趣,学生乐学。

3、发扬教学民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题氛围,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充分体现引导着、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

4、注重教学过程评价,方法多样化,自评、互评、师评,评价真实有效。

(四)从学习方式上分析

1、学生积极参与,注重经历和体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扎实有效。

2、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验、感悟,在思考交流中理解,在应用中巩固,在活动中深化。

3、学生能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学习,又能在交流互动中学习吸收别人的学习方法,并在多种学习方法中形成最佳方法,形成习惯。

(五)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评析课还要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通常,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看板书:好的板书,首先,设计科学合理。其次,言简意赅,再次,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

2.看教态: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达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声音+7%的言词。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融。

3.看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堂语言,首先,要准确清楚,说普通话,精当简炼,生动形象有启发性。其次,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再次,知识面广,教育理念新。

4.看能力:课堂组织能力强,有应变能力。 5. 看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等熟练程度。

(六)从教学效果上分析

巴班斯基说:“分析一节课,既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学结果方面。”经济工作要讲效益,课堂教学也要讲效果。看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看学生学到多少东西,看知识增长、学习方法获得、技能训练、智力发展、信念和价值观形成,对一生是有用的。

2、看课堂学习是不是愉快的,有情感体验。

3、看课堂效率,短时高效,学习负担适度。

(七)从教学个性上分析

1、教材处理独特性。

2、教法组织有个性。

3、体现个性文化底蕴和人格魅力。

课堂效果的评析,有时也可以借助于测试手段。上完课,评课者出题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当场做以测试,而后通过统计分析来对课堂效果做出评价。

评课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不要追求课题教学的完美。

(二)兼顾整体,不要以偏概全。

(三)实事求是,坦率诚恳。

总之,课堂评价直接影响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只有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才能保护教师的课改积极性,正确引导课改走向深入。

第5篇:如何评价一堂课

一、对教学目标的评价: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一节课成败的主要尺度。

1、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目标是否切合实际,是否充分体现“健康第一”这条主线,并且要具体、适宜。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依据《新课标》要求,满足教学的五大目标并且目标有量化的内容。能以新课程改革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2、教学目标的达成。一节课后要看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是不是把教学目标体现在每个环节当中,并且是否切实的实现了,这要在课后总结回访上课学生的感觉,感受,来落实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

二、教材的处理:

评析老师一节课上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看上课教师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的准确性、科学性,更要注意分析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合理,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三、从教学程序上评价:

1、从教学思路设计评价:

教学思路 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 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因此,评课者评教学思路,一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二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三看教学思路的层次是不是清晰;四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效果。五看教学方法是不是运用恰当,灵活。

2、从课堂结构安排评价:

课堂结构侧重教学层次安排,教学技法运用,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是否明确、清晰,以及它们之间有效、流畅的联系以及时间分配。课堂结构的合理安排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四、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评价:

1、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优质的、合理的、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可以说是一节课的灵魂所在,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这节课的课堂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多变灵活的教学方法也是一个教师驾驭课堂,带动课堂的能力。

2、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最忌单一古板,教学内容的层次性,教学技术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所以评课既要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具有创新性,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让学生体会到美的教育和享受。

3、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现代化教学呼唤现代教育手段。教师还要适时、适当运用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视、电影、电脑、图片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4、教师教学基本功。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评析课还要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教师扎实,熟练的基本功和教育教学的能力也课的另一个亮点,比如视频一的王老师的健美操课充分展示了自己非凡的基本功个驾驭课堂的能力。

总之,分析一节课,既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学结果方面。评价是多元的,不能单一的一概而论,评课的效果也直接影响着老师的积极性,所以应该总体把握,充分认识。

第6篇:怎样评价一堂课

题记: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换后我们仍然都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互换后我们都有了两个思想。――――苏格拉底

我把教师分成四个档次:一是职业型,他把教书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二是学者型,对这门课有兴趣,就一心教好这门课;三是事业型,就是把教书当成体现自己生命价值的事业,把培养学生成才视为生命价值的体现;四是教育家型,这是教师的最高层次,也是我对教师的要求,就是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能够按照国家教育方针、人才标准培养学生成才。不光教学得心应手,还要有明确的教育思想、教育理想,有高尚的师德师风。----原天津一中校长 韦力

听课,评课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它是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促进教师自我反思,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艺术水平的重要手段,更是促进学校终身学习小社会的形成,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做好听课,评课呢?为此,结合个人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谈一谈个人的几点思考。

一、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什么是一堂好课呢?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每一个教育研究部门或主管部门都有不同的诠释,我认为它应有如下的基本特征。

1、一堂好课应该是有效率的课。即在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让不同的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上有所收获或体验。这里要注意的是“有效率”不是指教师讲述了多少内容,而是指学生“知道了”、“掌握了或体验了”多少,更强调单位时间内效率。

2、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只是一种关于某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解释和假设,并不是解释现实世界的“绝对参照”,某一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知识固然包括真理性,但并不意味着终极答案,随着社会的发展,肯定还会有更真实的解释,更为重要的是任何知识在个体接受之前,对于个体来说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也无权威可言,所以教学不可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要以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方式来作为学生接受的理由,用社会性的权威去压服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由他自己来建构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新知识,而且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检验和批判。正是基于上述思考,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那么,如何实施这一生成过程呢?

2.1 必须改变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构建师生互动、对话的课堂,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再现自己的经历,调动已有的经验、陈述自己的观点,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开创教学的新局面。

2.2 教师要善于从学生中发现课程资源,并充分利用它们。

2.2.1 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或体验。如初中数学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不要忘记小学阶段他们已知道了相关的结论。

2.2.2 学生生活中的事例。如初中数学中学习概率论的有关问题时,不妨可以利用学生熟悉且关注的事例:彩票的问题等。

2.2.3 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疑问不仅是十分正常的,而且说明学生正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更重要的是结合教师的筛选、归类、整合,将深化拓展教材,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4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及解题方法。即使是同一个问题,不同学生解决的途径、手段、方法也会有所不同,教师应注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在学生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与交流,从中发现、提炼出好方法,使之成为可以共享的资源。

2.2.5从学生的猜想甚至是错误中采集课程资源。限于知识和经验,学生对一些问题往往采用猜想的方法,在提出问题或解决问题时也难免出现错误。作为学习者,出现错误是正常的,从学生的猜想或错误中采集到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相机引导学生去查阅有关资料,分析与思考,合作交流等,则不仅将对教材进行了拓展和延伸,同时也将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总之,只要教师能珍视学生的经历、经验,善待学生的错误,就可以从他们那里采集到许多富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并使课堂更加活跃,效果更加明显。

3、一堂好课必须兼顾学生的差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3.1 教育应该有三个层次,第一应该让受教育者知道世界是什么样的,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成为一个客观的人;第二,应该使受教育者知道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成为一个会思考的人,成为一个有理性的人,成为一个有分析能力的人;第三应该让受教育者知道怎样使世界更美好,成为勇于探索和创造的人。

3.2 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多层次的,从而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应是多层次的。

3.3 学生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

4、一堂好课是教师素质与能力的综合体现

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生活经验、学习方法、语言表达及人格魅力等都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

4.1教师的知识结构将直接影响到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对课堂的有效调控和对学生反馈信息的判断。

4.2教师的智慧、经验和方法。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的指向、价值作出的判断,课堂上突发事件的处理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需要教师具备教学的智慧,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这种智慧不仅能让教师赢得教学的主动权,而且将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帮助,所以,在师生对话时,教师可以把自己的思考提出来与学生共享,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教师的生活阅历丰富,具备一定经验,也可提供给学生借鉴。 4.3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持久的人格魅力必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所谓“身教胜于言传”。因此,教师应发挥自己的示范作用,如教师要求学生守时、守信,那么教师就应当身体力行;要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教师在学生发言时就应俯下身去听学生说什么,并能赏识、善待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一个热爱学习的教师也将会成为学生的楷模。

5、一堂好课应该是真实的课,也就是有缺憾的课。

总之,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关注边缘群体,实现和谐课堂,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是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

二、听课

1、教师听课应该按下面三个步骤来进行。

(1) 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对于同学科的听课,事先应熟悉教材内容,并适当思考:假如是我执教这一节课,我要怎样上?甚至可以构建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以便听课时对比反思。不同学科听课时,或先重温自己所积累的资料,或与相关学科教师进行交流,了解与之相关的学术理论,以拓宽视野,缩短与“学术”的差距,这样收获会更大一些。

(2) 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听课者在课堂上要仔细捕捉讲课者的语言和表情,记下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要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对熟悉的教师、班级,可着重就其课堂上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做跟踪式的动态分析;对一般的研究课,就着重看其在研究方向上的达成度;对于名家的课,宜着重领略其教学风格及其相应的学术思想在课堂的体现。听课应详尽记录课堂的教学过程,也记下自己的主观感受和零星评析;着重点应放在体现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方面,避免记成“流水账”。

(3) 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听完课后不能一听了之,应进行一番的思考和整理。比如翻翻听课记录,或与执教者交谈,或不同教师的同内容的课比较,写一篇“听课一得”,或者干脆将他人执教的内容拿到自己班上试试,等等。在这一过程中要善于进行分析、比较,准确地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和短处,注意吸收他人的长处,改进自己的教学;要注意分析执教者课外的功夫,关注执教者的教学基本功和课前准备情况。

2、对于教师的教,听课时重点应该关注的是:

2.1 课堂教学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的结果性目标有哪些?它的达成度怎样?体验性目标有哪些?)。目标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

2.2 新课如何导入,包括导入时引导学生参与哪些活动? 2.3 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哪些是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的?哪些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的?

2.4 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2.5 设计了哪些教学活动步骤?如:设计了怎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如何探究;安排怎样的活动让学生动手动口操练,使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巩固;设计怎样的问题或情景引导学生对新课内容和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等。

2.6 如何使知识系统化?巩固哪些知识?补充哪些知识?

2.7 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技能?达到什么地步?

2.8 渗透哪些教学思想?

3、听课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听课时应该关注: 3.1 课堂教学氛围如何?学生是静坐呆听,死记硬背,还是情绪饱满,精神振奋,或者说是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

3.2;是否所有的学生都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3.3 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思维是如何发生、发展的;

3.4 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

3.5 学生的自学习惯、读书习惯、书写与语言表达习惯等。

4、听课者应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而不是旁观者。听课者要有“备”而听、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和授课教师一起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主要是指听课者参与学习活动的组织、辅导、答疑和交流),并尽可能以学生的身份(模拟学生的思路知识水平和认知方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以获取第一手的材料,从而为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一堂课奠定基础。

5、把学生的发展状况作为听课观察与评价的关键点

教学的本质既然是学习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学习者学习活动的结果势必成为评价课堂教学好与坏、优与劣、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如果思维得到激发、学业水平得到充分(或较大程度)的发展与提高、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或较大程度)的激发并产生持续的学习欲望,则可以认为这就是一堂很好的课。

三、评课

评课是根据上课教师提供的课堂教学实例,交流教育与教学思想,总结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方法,与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比较性研究,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逐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形成个性化的教学特色的一项重要的教学研究活动。

1、 评课成功的五项基本条件:

一是评课教师的理论修养。你不仅要知道一些教育学和学科教学的理论,而且要知道这些理论的表现方式。教师上课,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某种思想和观念的指导下进行教学,观念变为行动,你要能把行为返回到观念;再一种情况是,教师没有明确的理论,凭经验教学,你要帮助他把经验置于理论的思考之下,把教师因习惯性思维而形成的“内隐理论”揭示出来,使其接受科学理论的指导。评课的关键是理性分析和理论的具体化。所谓理性分析,就是不能止于感觉性的描述,而要讲出道理,能论证,我们不能保证评点完全正确(我们只能力求正确),但我们必须保证有道理。所谓理论的具体化,就是要用教学中的具体材料对理论进行解释,使理论具有可操作性。比如,现在提倡建构主义,建构主义的实质是什么?表现形式怎样?这节课的哪些部分符合建构主义精神,或者如何设计才符合建构主义的精神?这些都涉及到理论中最本质的东西,甚至理论形成的动因。因此,一个评课者,应该既有理论家的那份修养,又具有一线教师的那份朴实。

二是教学经验。只有当自己有教学经历时,才能体会到同行的想法。评课时,你的教学经验往往是一种无形的参照物,是我们把自己置于授课教师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的前提。那些不能感悟他人教学艺术,鉴赏他人设计方案,发现他人教学机智的人,往往不是经验丰富的教师,因为不能发现教学美的人,也不会是创造过教学美的人。作为评课者,当你视教师为同仁,既鉴赏成功,又指明不足,既表达一种期望,也诉说其中的困惑时,也就有了专家的境界。相反,当你自以为是“专家”说三道四,给人居高临下的感觉时,你就失去了评课者的本份。 三是宽容的态度。不能把教师的个别失误泛化为素质评价;不能在支节问题上纠缠;不能事先给出一个框框,然后去套,把自己的好恶强加给教师。我们更没有理由为具体的教学设计说是道非。方法上,可以有精彩和平庸,有适当和不适当,有和谐和不和谐,但没有是非。评课的原则是守住底线:实现教学目标,高效低耗。在这一原则下,应该允许多种风格,多元并存,允许多种设计的试验。当教师讲得精细时,要为教师的精细寻找理由;当教师讲得粗放时,要为教师的粗放寻找理由。这是评课者的职责,即为教师的课堂行为主动辩护。辩护应建立在肯定假设的基础上,而不是否定假设。当你假定这节课成功时,你才能与教师的心灵对话,体察其中的构思,发现其中的创意,使优长得以张扬,不足得以转化。相反,在这节课失败的假定下,必然阻塞与教师交流的通道,漠视教师的创造性,致使改进教学的意图遭遇排斥。因此,我们对教师的期望,对教学方法的探索,对现代教学理念的构建,对教研环境的营造,都离不开宽容的态度。作为评课者,应该有这样的境界:没有人拥有真理,但每一个人都有权利要求被理解。

四是批判精神。所谓批判,是对教学模式的批判和比较,通过理性的批判,提出各种选择。评课时,要善于和教师建立统一战线,对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对知识的发展过程和传播过程进行反思。在批判的基础上,形成新的理念和新的教学方式。

五是表达艺术。用16个字概括,就是:尊重科学,诚实评价,观点鲜明,谨慎措辞。既要肯定充分,又要解剖深刻。我们没有权利回避问题,回避问题必然导致评价失真;我们没有权利指责过失,指责过失是将评价目的推翻;而且,我们也没有权利沉默;面对教师的贡献,教师的经验,教师的探索,我们没有理由不选择一种方式,给以回报。这就涉及到表达的艺术。

2 、评点的五个层次

评课的表达方式可以多样,根据评课的背景和目的,通常有下列一些方式。鉴于这些方式在内涵与价值取向上的联系.我们不妨称作:

2.1 规范式评述

这是评课的基本要求,可以通过一个评价表来规范,一般都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几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有具体的指标。评价者只须以这些指标为依据,对课进行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的描述。它的优点是标准明确;缺点是:缺乏个性,既不能揭示教者的个性,也不能表现评价者的个性。主要内容是:

(1) 评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目标的制定应在以人为本的思想的指导下,体现促进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体现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体现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知规律,难易适度,并在每一教学环节中,通过教学手段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2) 评教学内容的组织处理:即从教学内容处理的角度,评议教材体系及知识体系是否把握准确、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难点是否突破、内容定量是否妥当,看教学过程是否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布局合理、新旧知识连接有序,知识结构层次化,课堂张弛节奏适度;是否在关注学科知识基础性的同时,强调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强调实际应用;是否加强了方法、应用、探究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学科间的整合和综合;是否注意了情感、态度的培养和体验,是否有效地进行了价值观的教育。

(3) 评教法:即评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教法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课程内容的要求,创设问题情境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设计的活动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等。同时,教师对来自课堂中的各种信息,能否从已有的经验出发作出评判与反馈,并以此施行何种的偏差纠正方案等。

(4) 评学法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判断、推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要善于训练学生的智力、意志、作风等,突出能力的培养。即能否从学科内容与特点着眼,针对学生的年龄差异、心理特征、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速度、思维特点、学习修养、学习环境和条件进行相应的指导。是否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化地学习与有层次的发展。

(5) 评师生交流方式: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师生的配合默契,课堂秩序活而有序。教师幽默恰当的导入,创设合理的提问,生动活泼的讲解,往往能把课堂气氛变得轻松、和谐,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上师生民主平等,互相尊重,教师给学生以成功机会,使学生情感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从而使学习变成学生的内在需求,使得学生的主动参与,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中,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变成现实。

(6) 评教学效果。即教学内容的完成程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能力的形成程度、学生思维的发展程度等。教学是否注意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从而使学习变成学生的内在需求。是否注意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意因素,做到知、情、意结合,是否坚持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装得到其原有基础上的最好发展。有否确立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有时学生的见解很独特,教师在帮助他们的同时也可以获取知识,取长补短。所授的这堂课在教学上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学生的和谐发展,是否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2 解读式评点

借鉴文学评论的方法。其特点是把一节课划分成若干段落。按照“总――分――总”的思路进行剖析。即阐明这节课的背景,分析每一段落的作用与得失,形成对全课的总体看法。其中背景指:①设计这节课的理论依据;②这一节课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③教学内容与学生状况的基本分析。段落评价包括:①这一部分在整个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教学价值如何;②为什么这样设计,这样设计的学科逻辑依据和学生心理依据是什么;③选材是否恰当,讲授、提问、对话、讨论、练习等活动的安排是否合理;④教学媒体的选用是否得当。为什么要选用这样的媒体,有什么优越性;⑤应该肯定的因素有哪些,还应如何改进。

全课总的看法指:①这节课的基本结构如何,知识的展开过程与学生的认识过程是否一致。②这节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在突出重点和解决难点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③这种设计是否可以实现教学目标,如何预见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诸方面的发展。④这节课运用了哪些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理论、一般教法、具体内容之间的关系如何。⑤围绕本节课教学目标还可以作哪些构想,各种方案的特点和相互关系如何。

一般说来,“每一段的评述”与“总体看法”构成“论据”与“论点”的关系。评价对象主要包括教学结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三个方面。

2.3 鉴赏式评论

这是解读式评点的发展。其特点是发掘教学现象中的价值和理论基础,从课堂教学中寻求规律性的东西,突出揭示教课者的个性。鉴赏式评论的立足点是鼓励创新,鼓励用现代教学理论来反思传统的教学方法,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点评思路上,首先看是否有创新意识。其次看是否有正确理论的支撑。其三涉及合理性、科学性、规范性等。在价值取向上,它尊重传统,更提倡反映教学改革的现代化趋势。它重视理论,更强调理论的意义全在于应用。 同一个教案可以挖掘不同学派的影响,只要这种影响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有利于高效低耗,点评者就应予以肯定。如果这种影响与某一教学情节不够协调,点评者也会提出商榷。因为点评的目的不是追求理论的完美,而是追求教学的进步。这种评论只是鉴赏式的,没有量化的方法,也不给出任何等级。课例的设计没有固定的模式,评价也不存在固定的标准。主要依据评价者对本课例评论的目的、对教育理论的认识、教学实践的经验以及教学现象的观察等。

鉴赏式评论的功夫在于把理论说得朴素些,把实践说得理性些。鉴赏式评论需要评论者有宽广的胸怀和敏锐的眼光,善于发现井洞察每一教法的合理性。优秀的评课者会分享一次课的美妙,而不是只会渲染一节课的不足。

2.4 问题式评析(案例研究)

这是一种开放性的评价。它强调的不是给课的优劣下结论,而是从课中产生一些课题,使这节课不是教学研究的终点,而是教学研究的起点。

这种评价,非常具体地提出了教学研究中的问题。问题是教研的生命,这种评价被年会公认为是成功的尝试。

对上述四种形式,我们不妨作一比较。

规范式评述:依据明确,有章可循。但照章办事,缺乏深度。

解读式评点:有一定的深度,是对标准的深化和超越。但仍然拘泥标准,对个性张扬不够。

鉴赏式评价:张扬个性,反映特色,鼓励创新。但在价值取向上具有单一性,封闭性。

问题式评析:开放的系统,要求评价者高屋建瓴,允许多元并存。但价值取向上往往容易产生模糊性,如何正确导向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课将向何处发展,仍然是值得我们探究的课题。设想,我们将进一步开拓的评课领域,不妨称为塑造式评议。

2.5塑造式评议

所谓塑造式评议,就是根据授课老师的特点,帮助老师形成教学风格。实际上这是我们评课的出发点和归宿。遗憾的是,我们的评课总是在表达某种态度,这节课应该怎么上,不该怎么上,这就难免偏离评课的初衷。安娜.科尔布兹威斯加在一封信中说道:“作为教师的培训者,我们似乎总是先入为主,考虑什么‘有效’即抽不出时间来帮助受训者找到适合他们个性的最佳教学行为”(见海南出版社,2000年4月版,过伟瑜主编《教师专业学习及其发展》P21)。这句话提醒我们注意教师个性的差异,而这恰恰是我们忽略了的问题。

塑造式评议和前述评课的不同点在于:

(1)它没有预设的标准,不是用某一标准来对课作出评判,而是根据教师的特点,规划教学艺术的发展方向.对课本身的评价并不重要,课只不过是一个话题,是表达风格的一个例子。

(2)评课的背景不仅是教学内容的特性,还包括而且重要的是帮助教师发现教学的潜力。它以人为本,目的不在“讲课”而在塑造人。

(3)评议不能限制在孤立的一节课上,而是靠跟踪,靠若干节课的动态评议来完成。 塑造式评议是一种艺术。不妨与服装师类比,不是先做了一套服装,让某人来穿,然后来评论是否得体,是否漂亮;而是根据这个人的身材、气质设计出得体而又漂亮的服装,这也许是一个教研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是评课的最高境界。

3、评课几点应注意的地方

(1) 评课要有准备,切忌信口开河。评课时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对听课时所获取的感性材料进行细致的分析综合,使之上升为理性的东西。听课时往往会发现一些问题或经验,评课时要对这些看起来似乎是各自独立的问题加以仔细的分析研究,发现他们之间的本质联系,还必须注意揭示那些被表面现象所掩盖着的本质问题。

(2) 评课要有重点,切忌吹毛求疵。评课的重点应主要围绕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课堂教学的组织结构、课堂信息的传递结构、学生思维活动的密度和质量、教师的基本功等方面进行,防止对教学中出现的偶发性错误抓住不放的舍本逐末做法。因为这样做,不但不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反而会严重地伤害教师的自尊心。

(3) 评课要全面衡量,切忌以偏概全。日常评课活动中,我们在听课中往往会发现有些教师在某一方面有十分突出的优点,令人赞叹不已。相反,有时候也会因为授课教师存在某一方面的缺陷,给听课者带来一些沮丧失望的心境。心理学研究表明,不管任何性质的心境都具有强烈的弥散性.也就是说,这种愉快和失望的心境使人们在其他问题上也会带上同样的感情色彩,产生“一好遮百丑”或“一丑遮百好”的心理感觉。因此,如果在听课时发生这种情形,那么在评课时要特别注意防止感情用事,以偏概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评课时,应就课论课,防止由评课到评人,甚至由于一堂课而否定其全部工作的现象的出现。

(4)评课要因人而异,切忌程式化。评课的角度和深度要根据被评教师的实际情况来定。评课时应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①要注意年龄差异。对待老教师要尊重,持虚心态度,抱着学习的心理;对于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中老年教师,要把评课的重点放在教学指导思想方面,对于一般性的问题可以讲的概括一点,不要不厌其烦地谈论教学细节问题,同时要帮助其总结经验,并使之上升为理论性的东西;对待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要细心指导,持扶持态度,评课要具体,可以就教学细节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或努力方向,但不要求全责备,可结合实际讲一些教学理论问题,并注意不宜太多太深。

②要注意教师的性格差异。对待性格谦逊的老师,可推心置腹、促膝谈心;对待性格直爽的教师,可直截了当,从各个角度与其认真交流;对待性格固执的教师应谨慎提出意见。

③要注意教师的素质差异。对待素质好的教师,要提出新的目标,以求不断进取,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对待素质一般的教师,要注意鼓励、鞭策,使其充满信心,迎头赶上;对待素质较差的老师,要诚恳地帮助他们认识到教学中的不足,促使他们苦练基本功,提高自身素质。总之,评课要看对象,不能一个程式往下套。

5、评课要实事求是,切忌片面性和庸俗化。既充分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又要揭露问题,提出错误。有些评课中的庸俗化要注意避免,如只谈成绩不谈缺点,或者对一些明显存在的缺陷,讲一通模棱两可的话,甚至把缺点也说成优点,讲假话,吹捧。这些评课中的不正之风,无论对授课者本人,还是对于参加评课的其他教师,都是十分有害的,要坚决反对。 总之,听课与评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扎实地活动必将是其成为现实。

第7篇:对一堂课的评价

2009年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比在丽水缙云中学举行,我有幸聆听了各地市12名优秀教师的讲课,感触良多,收获匪浅。

由于参评老师精心设计、充分准备,再加上学生的积极配合,所以几乎每堂课都比较精彩,教学效果良好。这些老师的教学风格各不相同,既有干练机智的,又有幽默风趣的,也有平实细腻的……。但他们的课又有许多相同之处: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结构严谨,重点难点突出,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手段高明。在整个听课过程中,我领略了他们不同的风采,精湛的技艺,迷人的魅力。印象深刻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重视课堂的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参评教师们通过提问题、做游戏、讲故事、演示动画等创设情境,引出课题,既活跃气氛,又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使“让我学”变为“我要学”。

二、情境创建异彩纷呈

教学情境的创建,对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活跃气氛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至关重要。参评教师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创建有效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情境中来,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1、故事化情境。把教材中的知识点所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简短的小故事,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如桐乡市高级中学的范建农老师在上枚举算法的程序实现时使用故事化情境,让学生在帮助故事主人公寻找欢欢水晶球和计算其数目的过程中,归纳总结出枚举算法解题的基本思路,通过水晶球装盒问题巩固了枚举算法的应用,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分析绘制出算法流程图,最后根据流程图编写出程序的代码。学生们在一个个的问题情境中积极开动脑筋解决问题,循序渐进的实现了教学目标。这些问题情境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由一个故事衍生出来的,而且这个故事一直贯穿始终。

2、生活化情境。将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融入课堂,让学生从直接的生活经验与背景中,亲身体验情境中问题,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江山中学的赵明阳老师在上枚举算法的程序实现时,用QQ密码被盗创设问题情境。舟山普陀中学的柯林老师用当前最热门的刘谦的魔术进行情境导入。情境的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甚至可能还是某些学生的亲身经历或兴趣所在,这样大大的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从而更积极主动的学习。

3、问题化情境。几乎每个老师都使用了这种方法,将知识点转化成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迁移,达到教学目标。

4、活动化情境。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金华第一中学的钱晓峰老师在上选择排序的算法实现中,利用教学辅助网站开展游戏竞技活动,通过学生的实践探究得出“选择排序”的基本思路,使学生在口说、手做、耳听、眼看、脑想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能力。这还有利于保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于促进学生从动作思维向具体的形象思维过度也是十分有利。

三、任务驱动和自主探究相结合

12位参赛教师都采用了任务驱动法,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由易到难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生们还可以通过教学辅助网站进行自主探究,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以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思维空间和锻炼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创新和自学的乐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素质。

四、评价方式多样化

师生评价、自评、互评等评价方式被每位参评教师广泛应用。在师生评价中,参评教师们用欣赏、帮助、肯定的眼光去评价学生,评价语言丰富、到位、及时,没有废话,体现出了老师们很高的信息技术素养和专业的技术知识。在学生自评和互评中,有的教师使用控制软件及时地让其他同学进行点评,有的则是利用辅助网站实现自评和互评。学生通过自评,能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学生之间互评,能使学生学会辨别,学会欣赏,学会评价。

五、教学辅助平台技术含量高。

在参评教师中,有一半的教师使用了教学辅助网站,尤其是多媒体作品的合成课题。辅助网站不仅有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还有能实时监看到每位学生的学习进度,小组分工的情况,收集和展示学生的作品,实现学生自评和互评等,展现了信息技术课堂的科技含量。

六、点评和讨论

中午和下午都有专家评委对半天的教学活动进行点评。专家们精炼的点评,使在座听课者及时洞悉课堂教学的得与失,及时了解当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动态与最新信息。另外,现场是通过转播观看,虽然不能感受到课堂的气氛和效果,但是听课教师间可以进行适时地讨论。老师们通过短信互动平台,能及时发表自己的见解,讨论非常激烈。在平台上老师们也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反思和收获:

1、印象中,这种评优课活动大多是题目早就定好,有的甚至是自选题目,因此参赛教师可竭尽全力准备这一节课,有的甚至反复排练。这种“精益求精”的做法表面看来热热闹闹,“名堂”很多,但是可操作性不强,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可能每堂课都弄那么多“花样”。但这次的课堂教学评比活动让我们看到了一些“朴实”的课,粗看起来跟我们平时上的相差无几,但实则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无论是课堂设计还是教学方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优质课也要常态,我们希望看到的就是这些“朴实”的课。

2、“我们该关注什么”。

虽然新课程实施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好像我们的教学还停留在教会学生怎么做题,怎么使用工具的“原始时代”,素质教育下的信息技术课程要求学生不仅仅是学会操作,更重要是会知识迁移,触类旁通,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各种问题,并把信息技术的思维方式作为转变学习方式的支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修正我的教学方式,努力让学生成为信息技术的“应用者”而非“使用”者。

3、有效的课堂教学

专家点评时提到的有一点给我印象深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再是老师教了多少,而是学生学到了多少,有个公式是:学生学到的/老师教授的。所以老师们不要再抱怨自己有多辛苦、说得口干舌燥学生也不明白,少讲,让学生多思考,多操作,教师在必要时作好导引工作,让学生开动脑筋自主探究吧,他们学到的往往比我们想让他们掌握的要多得多。

4、教学要规范

信息技术老师对信息技术学科中的概念一定要清晰,专业术语要精确,在参评教师和我平时也存在这些问题,如措辞不规范,单击说成点、按或者点击等。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一些教学细节。

在时间的分配上,老师尽量少讲,让学生多操作。学生要操作的时候尽量不要提醒,尽管可能这个时候你讲的是完全正确的,但学生听的可能性不大。如果你的话非常重要,就让学生静下来全体广播一下,否则就不要说。

在指导方式上我们也要规范一点,不要随意的闲逛,在指导学生操作的时候不要夺过学生的鼠标自己操作,给学生讲解让学生自己操作。

给我印象深刻的还有缙云中学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勤于动手,相互合作,令人赞叹。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看法,不对之处请指正。

第8篇:如何评价一堂好的优质课

在《课程标准》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下,体育优质课的评价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就没有一个绝对的评价标准,致使不少体育工作者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难以实施。本人根据多年教学实践,认为好的体育优质课应要具备的几个方面:

1、教学指导思想,能依据体育学科的性质、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从实际出发,正确地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促进体育教学与改革健康深入地开展。

2、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操作性强,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可以进行检查评价。

3、教学内容的选择,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发展需要,能准确把握教材性质、特点和价值,教材处理得当,主教材具有适宜的技术难度和较强的教与学因素。

4、教学设计科学,教学分段合理,教学组织严密,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步骤清楚;运动负荷适宜,对各项练习的时间、次数及强度做出科学具体的安排;场地、器材、教具及现代化手段的运用,经济、实用、有效,符合教学的实际要求。

5、能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正确地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的实际需要,正确有效地运用接受式学习与自主式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使教和学的积极性都能够充分发挥。在教学评价中,能够正确运用激励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及其他评价方法,给学生及时、真实、明确的学习反馈信息。教与学的一切活动,都要以有利于提高课堂质量为目的。

6、能够正确处理好统一要求与区别对待的关系,既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解决好教学中的共性问题,使学生都能达到体育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又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

7、能够以运动教学和身体锻炼为载体,切实有效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把几个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之融为一体。

8、能够较好的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基本功。如口令清晰、宏亮;示范正确、优美;讲解简明、易懂;保护帮助合理、到位;指导练习与纠正错误有效、得法;队形调动便捷、合理;课堂常规贯彻认真、得当;安全措施得力、有效;突发事件处理及时、正确等。

第9篇:怎样评价一堂语文公开课的优劣

怎样评价一堂语文公开课的优劣呢?依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应从以下几方面评价:

1、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必须明确本节课要做什么,才能去思考如何做,选择最优解决方案。

2、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如何?必须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的引导提问,必须依据学生兴趣,符合学生思维特点。

3、学生活动多,参与率高。学生活动的多少,直接影响了学生课堂参与度。也就影响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4、课堂情境创设好。没有好的学习情境,就没有好的学习效果。

5、过渡语好,导学有力,目标完成率高。

6、课堂结构严谨,完整,最好体现:“可解自主——疑解合作——难解探究”的基本原则和结构。

7、教学形式方法,体现创新性原则。如:导学方法、媒体手段应用等。

8、无知识性错误。

9、不超时。

总之,正确评价一堂语文公开课,应该综合考虑,不应该从某一点上去评价。

上一篇:10青年志愿者工作计划下一篇:挖机租赁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