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电视台记者采访时遇见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提升。电视新闻素材逐渐多样化、新闻内容更加丰富。与此同时, 对新闻记者采访工作的要求更高。采访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 涉及的内容较多, 包括的面较广, 因此是一项庞大的工程, 对记者的各项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要求较为明显。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 会遇到不同的采访对象, 因此对其提问方式、采访途径等具有一定的考究。只有选择正确的提问方式和采访途径, 才可以把握新闻素材的真实性、即时性和完整性, 进而捕捉到新闻的焦点。

1 采访时电视台记者遇到的问题

1.1 准备工作没有做好

与其他行业性质不同, 电视台记者采访工作量较大、在工作中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需要提前做好语言准确性方面的工作。因此, 为进一步保证采访内容的真实性、即时性和准确性, 需要记者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进而保障采访工作的连续性和采访资讯的准确性。相关准备工作主要包括:采访大纲的规划、突发事件的解决方案等。其目的是避免突发性事件发生时, 现场出现混乱现象。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部分电视台记者并没有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没有了解被采访者的相关资料, 比如年龄、兴趣爱好等。在面对突发事件时, 不能及时有效处理与协调, 进而造成被采访者出现情绪问题, 最终影响采访工作的有序展开。

1.2 现场控制能力不强

当前, 我国社会局面日益复杂, 社会矛盾不断涌现。在此大背景下, 电视台记者的采访工作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电视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竞争优势, 其舆论领导作用被逐渐减弱。很多观众对电视台新闻采访持有怀疑态度, 甚至在采访中受到诸多阻扰。从而导致采访现场混乱, 采访工作无法正常进行下去。这就需要记者具备良好的现场控制能力以及处理突发性事件的协调能力。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记者的掌控能力并不强, 且容易出现失控现象。如此一来, 新闻的真实性和即时性会受到严重影响。

1.3 内容的真实性受质疑、安全问题无法保障

当前, 电视台记者采访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内容的真实性受到质疑。在具体采访中, 部分当事人或者当事单位为维护自身利益, 或者维护其形象, 提前制定了应付记者采访的对策和方案。在记者提问时, 用提前准备好的答案回答。这样就会大大降低采访内容的真实性。除此之外, 遇到敏感性话题时, 记者会适当提出一些尖锐问题, 但是被采访者大多选择保守回答, 或者处于自我保护拒绝回答。这样无疑为新闻采访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麻烦。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是记者采访中遇到的一大难题。采访工作中, 可能会遭受突发性事故, 或者安全隐患问题。尤其是新闻采访现场, 比如洪水现场、地震现场等。这些都会直接危害相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与此同时, 警方重大案件破案现场也有记者的身影。如果现场出现激烈的冲突, 不仅会影响新闻资讯的真实性, 也会直接威胁到记者的人身安全。

2 应对措施

2.1 做好准备工作

展开采访工作之前, 记者需要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主要包括调查和了解被采访者的基本资料、制定相关突发性事故处理方案、设置问题、准备采访设备和工具、安全预防措施等。除此之外, 记者应依据被采访者的表现进行及时分析, 并扮演好引导者角色, 从而获得最真实性的信息, 进而提高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和即时性。在采访过程中, 记者需要善于把握被采访者的心理动态, 及时将可预测的干扰因素排除, 从而保证采访工作的有序展开。

2.2 提高现场控制能力

针对电视台记者现场控制能力不足这一问题, 电视台需要对其引起高度重视。电视台记者需要日常学习, 并认真总结经验, 针对现场突发性事件, 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从而提高随机应变能力和现场控制能力。一个优秀的现场记者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心理素质, 对待突发性事件应保持冷静, 以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养将问题得以及时有效处理。并具有一定的现场判断能力, 在关键时刻化解问题, 实现提高新闻信息即时性和真实性的目的。

2.3 提高采访能力

电视台记者需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采访能力, 实现提高新闻咨询即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首先, 情感控制能力的强化。在采访过程中, 记者应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 一旦情绪波动太大, 就会直接影响采访内容的真实性, 且采访工作也会直接中断。这就需要记者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道德素养, 在采访过程中不能过于主观, 应站在客观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不能在采访中带入自己的主观情绪和情感, 否则会失去采访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与此同时, 不能在画面中显得流露出太多的表情, 这样既显得突兀, 又会直接影响新闻采访质量。

其次, 观察能力的提升。新闻内容主要体现在细节之处, 因此作为一名记者, 需要具备敏感洞察力和反应能力, 在采访过程中发现一些细节问题、把握被采访者的心理状态、引导采访工作循序渐进展开、充分把握时机挖掘更具深层次的新闻资讯。另外, 对于记者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要求较高。在采访过程中, 记者会接触到不同层次的人, 因此记者的现场沟通能力尤为重要。这种沟通能力不仅仅局限与现场沟通方面, 还包括选题方面。

最后, 善于提问。在提问过程中, 记者需要把握问题设置的技巧, 并注重提问的方式以及问题方案的针对性。但是在提问过程中, 需要注意问题是否会影响被采访者的心理, 是否会使被采访者产生心理排斥, 这样不仅会达不到采访效果, 还会影响新闻资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 结束语

随着电视新闻事业发展步伐的加快, 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 对电视台记者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要求更高。在采访过程中, 记者需要保持一颗冷静的心, 加强对自我心理素质的提升, 并加强专业学习, 提高自身专业能力, 提高现场控制能力和反应能力。并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避免突发事件发生造成现场混乱, 最终实现提高新闻资讯真实性、完整性、即时性的目标, 进而凸显新闻事件的本质。新时期背景下, 电视台记者采访可以通过做好完善的采访前准备工作, 创新电视台采访的方式以及积极争取相关人员的配合等方式, 解决采访活动受到干扰, 受访者情绪不够稳定等问题, 保证采访工作的顺利开展。

摘要:记者采访是电视节目获取素材的重要工作, 也是电视台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记者在采访时经常会遇到各类的问题, 总会让记者受到不少的挫折, 经过长时间工作经验的总结, 也逐步总结出一些解决类似问题的技巧和方法。本文主要以采访时电视台记者遇到的问题作为出发点, 并针对问题从提高记者的现场控制力、提高记者的采访能力等方面探讨了具体应对措施, 以期为广大电视台记者展开采访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意见。

关键词:电视台记者,采访,问题,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 王楠.浅析记者采访时经常遇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新闻传播, 2016 (22) :94-95.

[2] 程志辉.电视台记者采访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新闻窗, 2015 (02) :80-81.

[3] 孟媛媛.电视台记者采访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J].科技传播, 2015 (08) :26-27.

[4] 吴胜昔.电视台记者采访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J].新闻传播, 2013 (06) :276.

上一篇:民族地区物理实验教学及实验室有效管理策略初探下一篇: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