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

2023-05-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教学设计--李明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告台湾同胞书》、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讲 话的目的

2.理解并掌握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 3.了解中英、中葡联合声明

二、德育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认识中共提出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代表了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利益,反映了党的立场和路线,培养学生热爱党的情感。

2.通过学习“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和香港、澳门如期回归祖国,使学生认识这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表现了邓小平的创造精神,非凡智慧,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的意识。

3.通过香港回归,雪洗了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欺凌的百年屈辱,也必将开创内地和香港共同繁荣发展的新未来,坚定学生在党的领导下,为祖国振兴奋斗的决心。

三、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分析叶剑英谈话中关于“中国政府对台湾的基本政策”小字内容,说明它包含了“一国两制”的思想,通过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使学生概括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方针。从而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总结“一国两制”构想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一国两制”的构想 2.香港如期回归 教学难点 “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和这一构想在解决香港问题上的运用 教学方法

1.讲述法:教师讲述设置问题

2.提问法:由相关材料引出问题,学生回答 3.讨论法:学生讨论、事实论证党政策的正确性 课堂构思

本节内容与现实社会联系紧密,首先采用提问法,针对相关内容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导出“一国两制”构想的概念,然后具体分析概念的内涵,并将它应用于实际问题中,从而引出“一国两制”适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香港、澳门首先得到成功应用。针对台湾问题新动态,教师提供材料,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掌握所学观点,并观察思考社会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投影材料]

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殖民主义者用欺骗的手段,强占了澳门。鸦片战争后,英国殖民主义者通过与腐败无能的清王朝签订《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三个不平等条约,霸占了香港、九龙半岛,强租了新界,并在香港地区实行殖民统治。 1949年,国民党政府逃往台湾,将台湾与祖国大陆人为地分离开来。

山水相隔不能统一,骨肉同胞不能团圆。历史的发展,使炎黄子孙面临着双重的使命:国家的统一与民族的富强。 以上材料说明了哪些问题?

以上材料说明了香港、澳门曾是我国的领土,被英、葡殖民者分别强占,台湾与大陆分离。 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重大原则问题。如何解决台湾问题、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意义重大。党和政府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尊重世界和中国的历史、现实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即“一个中国,两种制度”。 [讲授新课]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 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蒋介石集团退踞台湾,使台湾与大陆分离。

为使台湾与大陆统一,党和政府决定采用和平方式统一台湾。“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首先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 2.宣布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和平解放台湾问题的想法由来已久。早在1955年9月,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万隆会议上就提出过“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利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70年代,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中日关系先后实现了邦交正常化。与此同时积极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关系。中国已成为国际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力量。党和政府对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有了重大发展。 3.党和政府对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

①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②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又称九条声明。明确主张国共两党举行对等谈判,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具体阐明了统一后对台湾的基本政策。“国家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

叶剑英委员长的九条声明,实际上就是针对台湾问题采用“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而这一政策第一次明确提出是邓小平同志于1982年接见一海外朋友时提出。 4.“一国两制”构想

◆如何理解“一国两制”的概念?

所谓“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是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一国两制”构想是全新的政治思想,这是没有先例的天才创造,是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据中国的历史、现实状况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战略思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指明了方向,也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这一构想到1984年具有了法律效力。 ◆“一国两制”构想,何时具有法律效力? 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律规定。” 1984年5月,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鉴于历史的经验和台湾的现实,我们提出了祖国统一可以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设想。“一国两制”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国家基本政策。“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的运用。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

第一,“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实行“一国两制”是将台湾、香港、澳门统一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旗帜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行使国家主权,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及中央人民政府。台湾、香港、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组成部分。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我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和台湾与大陆统一后都将分别设立特别行政区,直接受中央人民政府管辖。

第二,两种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两种制度长期共存,互惠互利。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我国的主体,体现了国家的性质并代表统一后国家发展的历史方向,台湾、香港、澳门是特别行政区,是我国的非主体部分,港、澳、台人口少,面积小,它们的经济发展,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第三,“一国两制”下设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一国两制”下所设立的台湾、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是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域,它享有其他省、市、自治区所没有的高度自治权,但不是完全自治,特别行政区除外交和国防事务属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司法权和终审权(台湾将享有更多的自治权)。此外,在国务院授权之下还可以在经济文化领域处理某些涉外事务。

◆“一国两制”的历史意义:第一,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第二,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总之,“一国两制”是和平统一祖国的基本方针,它顺应历史潮流,有益于人民,有功于民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二、香港、澳门回归

1.“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是考虑到如何解决台湾问题的,为什么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的运用?

台湾是内政问题,香港、澳门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虽然香港、澳门问题与台湾问题的性质不同,但这一政治主张完全适用于解决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 2.香港地区的变迁、香港回归

1842年,《南京条约》英国割占香港岛;1860年,《北京条约》英国强占九龙司地方一区;1898年,英国强租新界;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我国先民在香港区域生活。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后,英国利用不平等条约强占了香港并建立了它的殖民统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多次阐明香港是中国的神圣领土,香港问题属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问题,并一贯主张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经过谈判和平解决,在未解决之前维持现状。80年代初,随着我国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发展,解决香港问题的历史契机终于来临。

3.中英解决香港问题的谈判和方针

双方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邓小平就香港问题与她进行了会谈。邓小平提出,关于收回香港主权问题,可以用“一国两制”的方案解决,不同意英方提出的用主权换治权。双方最后同意,通过外交途径商谈解决香港问题。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的会谈,揭开了两国关于香港前途问题谈判的序幕。

尔后,中英双方经过两年多的谈判,中国政府始终坚持原则,在主权问题上丝毫没有让步,而在具体安排上则采取了灵活的措施。用“一国两制”方案解决香港问题,这既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又有利于继续保持香港稳定繁荣。最后,终于在中国收回香港这个根本问题上,中英双方达成了谅解。

4.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双方何时就香港问题签署了联合声明?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1984年12月,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届时将香港交还中国。”联合声明的发表,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迈进了一大步。

1984年中英共同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解决了香港问题。乘此东风,通过谈判解决澳门问题的条件也开始成熟。 5.中葡签署联合声明

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后被葡萄牙占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实现祖国统一被作为新时期的三大任务之一,解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香港和澳门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中英双方签署联合声明,为解决澳门问题提供了范例。中葡双方就澳门问题进行了谈判,并于1987年4月在北京签署了中葡联合声明。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中英联合声明,中葡联合声明,圆满地解决了中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问题。这是中国政府“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战略方针的成功运用。同时,也为和平解决国际历史遗留问题和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提供了一种范例。 [投影材料]

材料1 “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君主及嗣后世袭王位者长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材料2 “将粤东九龙司一区„„付于大英君主并历后嗣,并归属香港界内。”

材料3 “九龙半岛全部、香港附近大小四十几个岛屿,大鹏湾、深圳湾、香港四周水面,都划作租借区域。租借期九十九年。”材料4 “我国政府将在1997年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后,香港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

——摘自邓小平1984年同香港人士的谈话

材料5 “中国的主体,十亿人口的地区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

——摘自邓小平1984年同撒切尔夫人的谈话 回答:(1)根据材料

1、

2、3说明所引条约名称并简述香港问题始末。

依次为《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英国在19世纪后加紧侵华,先后强迫清政府割让香港岛、九龙司并强租新界99年。

(2)根据材料4和材料5,说明我国政府根据什么原则同英国政府达成了香港问题的协议?这个原则还适用于什么地方? 一国两制,还适用于澳门、台湾。

曾经是山水相连不能统一,骨肉同胞不能团圆。今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尤其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导下,终于使香港、澳门如期回归,洗刷了民族耻辱。 6.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香港、澳门回归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A、洗雪了百年耻辱;

B、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C、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D、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

三、海峡两岸的交流

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蒋介石集团败退到台湾。美国派其第七舰队开到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干涉中国内政。中国政府针对美国坚持维护其侵占台湾的现状和搞“两个中国”的企图,1958年,中央军委下令炮击金门。在中美之间,台湾问题一直是两国关系正常化的主要障碍。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下,党和政府公开正式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促进海峡两岸的缓和与交流。 1.海峡两岸民间交往

海峡两岸民间交往主要有哪些表现

回祖国大陆定居、探亲访友及采访观光、通邮、通航、通商等等。

海峡两岸的人们都渴望台湾同大陆实现统一,但是,台湾当局却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活动。这是违背一个中国的原则的。为了祖国统一,我们必须反对台湾当局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阴谋活动。

2.制止“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阴谋活动(略) ●台湾问题 1.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湾问题的出现,是国民党发动派发动反共反人民内战的结果。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撕毁《双十协定》和政协决议,于1946年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最终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蒋介石退踞台湾,并在美国的继续支持下,维持所谓“代表全中国”的反共政治、军事架构,从而导致台湾海峡两岸长期隔绝、分离的状态。

◆外国反华势力插手台湾问题,推行“以台制华”战略,谋求其所谓的全球战略利益与国家利益,是台湾问题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从所谓的反共全球战略及国家利益出发,不遗余力地孤立和遏制新中国。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第13航空队也进驻台湾,武装干涉纯属中国内政的海峡两岸关系。1953年美国推行“放蒋出笼”政策和战争边缘政策。1954年又与台湾当局签订所谓的《共同防御条约》。面对战争挑衅,中国人民解放军被迫于1954年、1958年两次奋起还击,炮击金门国民党守军,两次台湾危机由此产生。美国政府插手台湾问题、阻挠中国统一的错误政策,造成台湾海峡地区长期的紧张对峙局势。1979年中美两国建交后,美国一方面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利用台湾问题打压和遏制中国。美国政府的错误政策与行动,为台湾问题的解决增添了新的障碍和阻力。李登辉于1999年7月9日抛出两岸关系是“国与国关系”的分裂言论后,美国虽表示遵守一个中国政策,但仍强调坚持《与台湾关系法》对台湾的承诺。这再一次严重干涉了中国内政,使台湾问题复杂化。由此可知,美国推行“以台制华”战略和“双轨”政策,维持两岸分裂现状,阻挠中国统一,这是台湾问题直到现在还未得到解决的根本原因。 2.台湾是中国领土的法律依据

◆在法律意义上,中国对台湾拥有不容争辩的主权,台湾属于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明确指出:“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从国际法来说,二战后期,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在二战即将结束前,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共同签署了《波茨坦公告》,它进一步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同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投降条款》规定:“兹接受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的、后来又有苏联参加的1945年7月26日的波茨坦公告的条款。”10月25日,台湾光复,重归中国版图,结束了台湾和澎湖的“日据时代”。这就是说,台湾的光复和重新回到祖国怀抱作为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成果之一,是以《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国际社会的正式文件为依据的,国际社会明确承认中国对台湾拥有主权和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根据国际法的规定,凡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就某些重大问题所公开制定和发表的含有规定具体权利和义务的宣言和声明,都具有国际法的效力和含义。前者如《开罗宣言》,后者如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和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因此,《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对台湾归属的规定完全具有国际法的效力和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多年来,已有160多个国家先后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这些国家同中国建交的同时,它们都庄严承诺不与台湾当局建立“邦交关系”,或同台湾当局断绝原有的“邦交关系”。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它们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这种正式的外交表示是由这些国家同中国建交的联合公报这种正式的外交文件加以确认和保证的。此外,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也证明世界上最权威的国际组织承认了“一个中国”的原则。

◆可以看出,在1945年后,台湾业已归还中国,主权问题不复存在。目前存在于海峡两岸之间的统一问题,在性质上是中国实现国家统一的内政问题,而不是国际问题。同时,国际社会公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台湾属于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是早被确认了的,具有国际法的效力,任何要将台湾从中国领土分割出去的做法和主张都是违反国际法的。

3.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

江泽民主席在八项主张中明确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所以,“一个中国”原则和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一条主线。2000年2月21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联合发表了《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文中指出:中国政府主张和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国政府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对台湾采取“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但是如果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割出去的重大事变,如果出现外国侵占台湾,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两岸统一问题,中国政府只能被迫采取一切可能的断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来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完成中国的统一大业。白皮书还指出,台湾无权参加联合国及其他只有主权国家参加的国际组织。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不能向台湾出售武器,或与台湾进行任何形式的军事结盟。中国政府以一个中国原则对待台湾的对外交往活动。中国政府保证台湾同胞在国外的一切正当、合法权益。 4.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

◆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有诸多方面: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核不扩散问题、导弹防御问题、贸易问题等。其中最核心的因素是台湾问题,中美关系的发展始终受台湾问题的制约。台湾问题本质上是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中国的内政,但其形成的背景及以后的发展都与美国相关。(1)从历史上看,台湾曾是美国在远东地区反共反华的基地,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60年代末,由于两大阵营对峙,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一直控制和支持台湾与大陆对抗,甚至阻挠新中国统一台湾。(2)从现实看,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将直接影响中美关系的发展。鉴于美国在台湾问题上认识的变化,中美达成三个联合公报,这成为中美关系史上重要的里程碑。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美国认为中国对其构成挑战和威胁,因此台湾问题便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一张王牌。总之,为了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其霸权利益的需要,美国在不断地调整其对中国和台湾地区的政策。

◆对中美关系的认识: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理应加强接触和合作,而不是相互敌对和对抗,尽管两国关系时有曲折和起伏,未来还存在各种变数,但我们相信,只要美国能处理好台湾问题,两国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乃是大势所趋,这不仅有利于亚太地区的稳定与和平,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课堂小结]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成功地应用于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使香港、澳门如期回归,洗雪了民族耻辱。这一伟大的成功应归功于邓小平同志,这一构想也为解决台湾问题指明了方向。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这既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第2篇:“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 教学设计示例二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告台湾同胞书》;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撒切尔夫人访华及中英谈判;中国解决香港问题的方针;中英联合声明;中葡联合声明;香港回归祖国;海峡两岸的交流。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1.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代表了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利益,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爱国为民的立场和路线。2.“一国两制”是在争取祖国完全统一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是建立在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实事求是的产物,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3.“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和香港回归祖国,充分表现出邓小平的创造精神、宏伟气魄和非凡智慧。4.香港回归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祖国已发展成为强有力的国家,祖国内地的强大是实现统一的有力保障。香港回归,雪洗了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欺凌的百年屈辱,也必将开创祖国内地和香港共同繁荣发展的新未来。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1.指导学生分析叶剑英谈话中关于“中国政府对台湾的基本政策”小字内容,说明它已包含了“一国两制”的思想,阅读六届人大二次全会《政府工作报告》引文,概括出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方针。通过上述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2.通过指导学生总结“一国两制”构想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归纳的能力。教学要点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1.全国人大宣布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2.叶剑英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谈话3.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二、香港如期回归1.“一国两制”和平收回香港的方针2.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3.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4.香港回归祖国及其重大意义

三、海峡两岸的交流1.党和政府积极促进海峡两岸局势的和缓2.两岸交流日益频繁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课重点:“一国两制”的构想和香港如期回归。本课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和这一构想在解决香港问题上的运用。

二、“‘一国两制’的构想”一目主要写的是这一构想形成的过程,但还包含了这一构想形成的背景、条件、依据,它的涵义、前景和意义等内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这一目需讲明四个问题。1.宣布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自从1949年蒋介石集团退踞台湾以后,我们党一直在寻求祖国统一的途径。70年代末,随着国内国际条件的变化,党和政府对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有了重大发展。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小字内容是和平统一祖国方针提出的背景和条件。教师可选讲主要内容,但不要求学生掌握。2.叶剑英委员长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九条声明。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又称九条声明。声明除重申中国政府和平统一的方针和通邮、通航、通商等政策外,明确主张国共两党举行对等谈判,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具体阐明了统一后对台湾的基本政策。可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对台湾基本政策的小字。3.“一国两制”构想形成。通过讲解使学生明确,20世纪80年代初期,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包括1982年9月,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谈到关于收回香港主权问题时,他谈到用这一构想解决香港问题。后来,邓小平在一系列讲话中,对这一构想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发。它的基本内容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当学生掌握了“一国两制”构想形成过程和内容之后,还应引导学生根据内容分析其影响和意义。这是没有先例的天才创造,是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据中国的历史、现实状况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战略思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指明了方向,也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4.“一国两制”构想具有法律效力。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中“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引文,指出这是在1982年9月“一国两制”构想提出以后,1982年12月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中所作出的明确规定,它为实行“一国两制”提供了法律依据。1984年5月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解决台湾、香港问题的政策,这表明,中国领导人的设想,已成为一种国策而具有了法律效力。

三、“香港、澳门回归”一目需讲明七个问题。1.“一国两制”构想,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的运用。2.中英开始解决香港问题的谈判。首先可请一学生朗读有关香港问题由来和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一贯立场的小字,使学生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为香港回归创造了有利条件。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揭开了两国关于香港前途问题谈判的序幕。后边的小字是关于中英两年多谈判的曲折过程,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尊严的决心。颂扬邓小平非凡的胆略和睿智,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3.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方针。当中英谈判进行到重要阶段,1984年5月,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详细说明了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方针,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一方针的出发点是:第一,1997年7月1日要收回香港;第二,收回香港后,一定要保持香港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这一方针得到英国赞同并成为中英谈判的基础。4.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联合声明的主要内容是:①宣布中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届时将香港交还中国;②中国政府宣布并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可带领学生阅读有关这一方针政策的小字。联合声明充分体现了“一国两制”的构想。1990年通过的“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把“一国两制”的方案进一步具体化了。1985年5月,两国政府互换批准书,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生效,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问题终于获得解决。5.1987年4月,中国和葡萄牙在北京签署了两国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告四百多年来遗留下的澳门问题得以解决。6.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重大意义,可按教材表述。还应引导学生分析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国家强大和“一国两制”方针正确。7.香港、澳门回归祖国。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举行了香港回归祖国的交接仪式。中国政府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香港终于回到祖国怀抱。教师可指导学生看《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大会》图。中英交接仪式的小字内容可通过教师生动讲述交代给学生,或请学生回忆描述电视新闻中的场景,也可以选播记载这一盛况的录像资料,以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1999年12月20日凌晨,澳门交接仪式在澳门举行。继香港之后,澳门也终于回到祖国怀抱。香港、澳门回归的重大意义,可按教材内容讲授。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竖排的黑体字资料,深刻理解江泽民讲话的内容。

四、“海峡两岸的交流”一目需讲清三个问题。1.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下,我们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消除隔阂、促进海峡两岸了解交流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可请一学生朗读有关小字。2.海峡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已经打破。中国共产党“一国两制”的构想和促进缓和的政策,在台湾岛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应。台湾当局不得不调整了对中国大陆的政策,开放民众赴祖国大陆探亲,并在经贸、学术、新闻出版等方面采取较为松动和弹性的做法,民间交流的坚冰已经打破。提示学生看“大批台湾人士到台北红十字会要求与内地亲友通信并到内地探亲”插图,插图反映两岸交流日益频繁。3.必须停止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活动。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内外中国人的共同心愿。然而,台湾当局却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活动,这是违背一个中国的原则,破坏和平统一的基础的。应让学生认识到,要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必须反对台湾当局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活动。

第3篇:祖国统一与一国两制学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有外国媒体称收回香港、澳门是邓小平“伟大的天才创造”,这一“伟大的天才创造” 是指 ( ) A. 和平统一 B. 一国两制 C. 武力解放 D. 制度变更

2.“一国两制”的构想中,最重要的原则是 ( ) A. 党的领导 B. 社会主义道路 C. 一个中国 D. 区别对待

3.标志着英国在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的事件是 ( ) A. 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B.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C.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发表 D. 1999年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4.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反映了下列那一地区对祖国母亲的思念之情? ( ) A. 香港 B. 澳门 C. 旅顺 D. 威海

5.中英、中葡《联合声名》规定,香港、澳门回归后在两地设立 ( ) A. 经济特区 B. 民族自治区 C. 直辖市 D. 特别行政区

6.香港、澳门问题得以顺利解决的根本原因是 ( ) A. 合同到期 B. “一国两制”推行 C. 中国加入WTO D.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7.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 ) A. 一中一台 B. 武力解放 C.和平统一 D.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8.我国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的最大的区别是 ( ) A. 军事制度不同 B. 主权归属不同 C. 社会制度不同 D. 经济政策不同

9.“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从祖国统一的角度看“少一人”应指 ( ) A. 香港 B. 澳门 C. 台湾 D. 九龙

10.李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有些同学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和“一国两制”的理解不正确,正确的是 ( ) ①都是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政策 ②民族自治区与实行“一国两制”的地区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③都有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④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和独立的外交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会谈之余两人均唱了几段自己喜爱的国粹艺术—京剧,这段佳话说明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具有 ( ) A.相同的心理素质 B.共同的文化传统 C.相同的经济基础 D.共同的生活习俗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诗中的“这头“指那一地区?诗中海峡的名称是什么?

(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一地区“问题的认识?

13. 阅读右图回答问题:

(1)该图的说明词是“回来吧,就缺你了!”这位母亲代表的是什么?

(2)两位欢迎的小朋友代表什么?他俩回到“母亲”怀抱分别是在哪一年?

14.阅读下列材料:

二十世纪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个世纪,也是足以让世人惊叹东方巨人醒来的一个世纪,仅在二十世纪后期,中国就迎来两位游子的回归。 回答:(1)“两位游子“指的是那两个地区?它们分别与何时回归?

(2)这两地区顺利回归的原因有那些?

三、拓展探究题

15.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台湾的社会制度不变,台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台湾可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祖国统一后,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1)材料中“独特的模式”是什么?

(2)除台湾外,这一模式还适用于哪两个地区?

(3)写出这一模式的提出者及其提出的时间。

(4)这一模式提出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

第4篇:《“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ppt课件制作脚本-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ppt课件制作脚本课题名称:《“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八年级《历史》) 制 作 者:李娜

学 校:仙台镇初级中学 制作工具:powerpoint

课文说明:《“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这是八年级历史教材中的一课,本课内容既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又属于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进程中的重大政治问题,更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因此,本课内容在教材教学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一国两制”构想,港澳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设置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利用图片资料、时事新闻,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一国两制”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和论从史出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祖国统一进程的学习,培养师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以及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其维护祖国统

一、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一国两制” 的构想和香港回归。

难点:“一国两制”内涵的理解,正确认识台湾问题,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流程说明:

第1张、点击出示课题:伴随歌曲“一九九七”呈现出有关香港、澳门、台湾相关的图片等。

第2张、点击出示歌曲“一九九七”的歌词,且伴随着音乐,点击出示问题。

第3张、点击依次出示问题什么是一国两制,概念、目的等 第4张、点击依次出示香港图片、及香港问题的由来等 第5张、点击出示视频香港回归政权交接

第6张、点击出示问题“中国为什么能够在20世纪末的1997年7月1日实现香港的回归?”学生讨论概括之后点击出示参考答案。 第7--9张、依次点击出示有关香港回归后的图片,了解今日美丽的香港。

第10---12张、依次点击出示澳门问题的由来。伴随着七子之歌了解澳门的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第13--15张、依次点击出示有关澳门回归及回归后的图片,了解今日美丽的澳门。

第16张、点击出示出示问题“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有什么重要意义?”学生讨论概括之后点击出示参考答案。

第18张、点击出示问题想一想“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的性质一样吗?”为什么?

第18张、点击出示台湾昨天的历史 第19张、点击出示图片,台湾的美丽

第20--21张、点击出示台独分子阻碍国家统一的事实

第22张、点击出示问题“针对以上资料和一些现实问题,你知道实现海峡两岸祖国统一主要存在哪些障碍?”

第23--28张、点击依次出示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图片等 第29张、点击所得结论:祖国统一是历史必然趋势

第30张、点击出示问题“青少年在祖国统一大业中能做什么?”学生思考、讨论、总结后,点击出示参考答案。 第31张、点击出示练习题

第32张、点击伴随音乐出示:台湾自古是中国的神圣领土、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是大势所趋等

第5篇: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学习主题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4课“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教学设计3

第14课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1新设计

1、导入《七子之歌台湾》引出新课,提出问题。 2、“一国两制”构想 3、港澳回归

4、祖国大陆与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 2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并掌握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

2、记住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及意义。

二、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讨论‘一国两制’构想的依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学会梳理史实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认识到“一国两制”的方针反映了党的立场和路线,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2、认识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是我国国力增强的结果,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3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知识面较广,比较活泼。因此在课堂上,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对学生的表现充分肯定。让学生敢想、敢说。不怕说错。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自信心和爱好。 4重点难点

“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的回归。

为什么要实行“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5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一、 【导入新课】 播放《七子之歌台湾》

[师]:同学们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吗?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得出结论] 1 【师】《七子之歌台湾》是中国著名学者闻一多于1925年在美国留学期间所创造的一组诗歌,全文共七首,象征被外国列强侵占的七处土地即香港、澳门、台湾、威海卫、广州岛、九龙、大连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台湾、香港、澳门还没有迅速实现与祖国大陆的统一。带着这一份深深相连的骨肉之情我们就走进第十四课《一国两制与祖国的统一》回望离散多年的游子如何回到祖国的怀抱 讨论一:孩子为什么会离开母亲的怀抱 (学生自由讨论3分钟)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

【师】历史不会忘记1842年那个屈辱的8月,清朝官员卑躬屈膝,登上了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上,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条约规定中国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列强侵略中国的序幕就此拉开,从而使中国一步一步走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

不仅如此祖国的另一个孩子澳门在葡萄牙殖民者阴谋的策划下也过上了被蹂躏的痛苦生活。 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我国综合国立的增强母亲迫切的想要找回她的孩子

讨论二:母亲如何找回自己的孩子(和平还是非和平) (学生自由讨论3分钟)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三、【寻子方案】

为了实现祖国大陆、台湾统

一、恢复对香港、澳门的行使主权。中共中央的领导人邓小平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伟大构想 【生】:一国两制 问题一:什么是一国两制? 【教师引导学生从教材中找到答案】

一国指一个统一的中国,两制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问题二:一个统一的国家为什么会实行两种不同的制度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由此说明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依据是以什么为出发点 【生】以中国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既尊重历史又尊重现实

四、【坎坷的回家之路】 (显示告台湾同胞书)

【师】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尊重台湾现状,争取用和平的方式统一祖国和两岸实行三通。1981年叶剑英委员长提出国家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并可保留军队。

一国两制的构想本来是针对台弯问题提出来的,但在实际运用中,首先被成功的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

(显示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谈判图片)

在这场谈判中面对英方的无理要求,邓小平同志以空强有力的回答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坚决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

此后经过长达两年多的谈判,1984年12月中英联合声明在北京签署。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97年7月1日起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紧接着1986年中葡两国就澳门问题进行了谈判,1987年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从1999年12月20日恢复对澳门的行使主权。

五、【母子团聚】

【师】1997年6月30日的子夜,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英国的米子旗缓缓垂落,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江泽明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顿时举国欢庆,所谓好事成双,1999年12月离开祖国四百多年的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会怀抱。

问题三: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的名字 问题四: 回归的历史意义 (教师抽一名学生朗读)

六、【台湾问题】

【师】一国两制本来是根据台湾问题提出来的,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由于种种原因两次脱离祖国。 齐声朗读《国之殇》 葬我于高山上兮,忘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上兮,忘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3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

讨论三:台湾与祖国隔海相望为什么不能统一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师】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溃逃到台湾的国民党部分军政人员在台湾进行了统治--------- 近年来美国政府推行以台治华的战略,以及台独势力的阻挠和破坏是台湾问题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

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得以缓解,但台湾还有多少个满怀乡愁的余光中啊!

七、【结束新课】

【师】在民族利益的感召下,在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8字对台基本方针下,我们的海峡两岸在文化、教育、科技和经济的领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增进了两岸人民的民族感情。我们相信在华夏儿女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统一大业终将完成。 百川终归奔向大海大海,千峰始终朝向泰山

第6篇: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学习主题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4课“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教学设计4

第14课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1教学目标

1、了解“一国两制”提出的过程和海峡两岸交流日益密切的史实;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记住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

2、归纳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

3、分析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的主要原因。 2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我所教的班级学生大多数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都较强,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历史成绩也不错,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较高。但班级学生也存在认知水平和发展趋势参差不齐,少数学生存在着偏科现象,月考和期中考试都出现了不及格的现象。

2、学习能力:学生比较喜欢做选择题,对主观题的解答缺乏兴趣,分析、理解、归纳、探究问题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大大加强学生运用知识解答问题能力的训练,在问题设置上注意梯度,尽量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同时,教师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欲,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一国两制”的内涵及意义;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台湾回归祖国涉及的诸多因素。 4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问题引入法、分析法、讨论法、探究法。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景导入 上课前,我们先来听一首熟悉的歌

教师:这首歌同学们一定很熟悉,是什么歌呢?(学生齐答《七子之歌----澳门》) 教师提问:(1)歌声中凝聚着历史,你能从这首歌中得出哪些历史信息呢?歌声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惆怅、思念祖国,渴望回到祖国怀抱)

教师:1925年,爱国诗人闻一多把被外国占领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这七处中国领土,比作与母亲离散的七个儿女,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思恋母亲,母亲也一直在努力找回儿女,在母亲的努力下,漂泊在外的的儿女绝大部分回到母亲温暖的怀抱。 (2)到上个世纪80年代,还有哪些游子没有回到母亲的怀抱?(香港、澳门、台湾)

1 今天,我们就来回望离散多年的游子是怎样回到母亲怀抱的?同学们打开教材P91第14课 出示幻灯片教师板书课题:14课“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活动2【讲授】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邓小平为什么要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既要照顾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大陆与 港澳台地区的差别,又要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维护民族与国家的根本利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怎样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 它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国家里,以祖国统一为前提,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活动3【讲授】

二、香港澳门的回归

1、复习旧知:教师补充香港澳门问题的历史由来并指导学生观看《英国侵占香港示意图》和《香港问题》介绍:16世纪后期,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通过1842年的《南京条约》 、1860年的《北京条约》和1898年的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依次割占了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地区)。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从未承认这些不平等条约,并再三表示将在适当时候收回这些领土。“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2、 香港和澳门分别在哪一年回归祖国?(1997年、1999年。)

3、引导学生观看课本相关插图和《七子之歌》,回顾体验那激动人心的情景。

教师指出:闻一多所说的“七子”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到目前为止,它们都已回归祖国怀抱。其中,台湾和大陆虽然还没有统一起来,但是在抗日战争胜利时,日本已经把它归还我国。台湾属于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是国际上公认的事实。

4、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有什么历史意义? 观看香港澳门回归视频。

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组织学生识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区徽,并说出 它们的含义。

A.香港区旗含义:红旗代表祖国,紫荆花代表香港,寓意着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祖国的怀抱中兴旺发达。红白两色,体现着“一国两制”的精神。 活动4【讲授】

三、祖国大陆与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 朗诵余光中乡愁,说说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提出过哪些 方针?

2 A. 建国初期: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B. 20世纪50 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C. 改革开放以后: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并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2、改革开放以来,哪些事件密切了两岸交往、推进了祖国统一大业? A. 1979年,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马祖。

B. 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逐步开放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C.1992年,台湾“海基会” 和大陆“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1993年,两会举行“汪辜会谈”,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E. 1995年,江泽民提出了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3、目前,阻挠统一的势力来自哪些方面? 一是利用台湾问题牵制我国的外国反华势力, 二是蓄意制造分裂的台湾当局。

教师过渡:面对着这种复杂的局面,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一方面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反分裂、反“台独”斗争;另一方面经过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和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继续密切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

4、请你说说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重要表现。

启发学生从课本或其他课程资源上寻找人员往来、商业贸易、通邮、通航等方面的事例进行讨论和回答。

5、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都是炎黄子孙,有紧密相连的血脉关系,有共同的文字、语言和传统文化,还有党和政府坚持推进祖国的统一大业等。

6、你怎样认识两岸统一这个问题? 中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我们要自觉树立起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维护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坚 决反对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 活动5【练习】巩固练习

1 想一想”:“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怎样照顾到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的? 2 建议学生整理出一期专题板报,内容可以包含:香港地区经济的现状、香港历史的由来、中央政府对香港的基本政策、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的全国性法律、香港的未来与展望等。

上一篇:编导面试自我介绍下一篇:团队正能量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