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基础科教师培训

2022-11-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文化基础科教师培训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培训策略研究

摘 要宪法教育是培养法治观念的逻辑起点,是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的有效途径。然而,长期以来在我国的爱国教育体系当中,宪法教育一直处于缺失状态,宪法教育并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改之后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增加了宪法专册,但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却普遍感觉困难。具有实操性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培训策略设计意义重大且迫在眉睫。要实现“法制”教育向“法治”教育的转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培训实施须做到两个侧重:一是侧重宪法培训,二是侧重法治教育实践课培训。

关 键 词教材改革 道德与法治 教师培训 宪法教育 法治教育实践

引用格式胡慧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培训策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2(03):47-51.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上是一个解疑释惑的过程,宏观上是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1]这个论述让全国的思政课教师都重新认识到自己的工作使命是什么,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目標和要求是什么。

但是有相当部分论者却认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很低。根据杜时忠教授对学校思想政治课实效性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初中的思想政治课内容排序当中,重要内容排序前三位依次是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理想教育;而认为“不重要”的德育内容的前三项,初中生选择的是劳动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社会主义教育[2]。可见,在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初中教育阶段,的确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空洞化的现象,这种现象在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民主法治教育板块尤为突出。

道德与法治课程承担着初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民主法治教育的任务大部分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承担,要想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的培训策略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教学情况的相关调研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之所以不理想,是因为教师们存在很多教学实践方面的困难,为了解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困难和需求,笔者在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对北京市大兴区和房山区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相关的调研。

调研以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式进行,调研发放关于《法治教育实践课程研修项目需求调查》问卷126份,回收有效问卷120份,回收率95%。

两区120名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中,大学本科学历115人,硕士学历24人。所学专业为法学的有16人,占比为14%,其余104人为非法学专业,占比为86%。

在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时,62.5%的教师认为:最大的困惑是法律专业知识不足,难以讲授相关法治知识;54.2%的教师认为:教学中最大的困惑是法律教学资源及实践活动资源匮乏,不知道如何开展法治教育实践活动。

根据《宪法专册教学问题的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得知,95%以上的教师没有接受过宪法学的相关学习或培训;近90%的教师认为宪法课讲授有难度。

关于法治实践课方面的情况。63%的教师没有带领学生做过法治实践课,67%的教师认为因为没有法律专业的相关知识,在组织和开展法治教育实践课的时候有畏难心理,怕出错;46%的道法教师认为教学过程中缺少法律实践活动的资源支持,所以难以带领学生开展法律实践课程,15%的教师认为二者兼而有之。

对法治培训的期待方面,93%的教师提出了“提升法律专业知识”的期望;33%的教师期待组织法治实践和观摩活动。

在“最希望得到哪些法律内容的培训”调查中,75%的教师表示最需要的法律内容培训是法律基础知识的培训,其中宪法内容的培训需求最为迫切。

另外,在与教师的访谈中,大家谈及的问题有“《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理解与落实”“课程标准和要求”“法治教育与道德培育的关系”“新教材法治教育部分内容设计思路”“法治教育课程实践活动设计探索”等,但最集中的是“任课教师法治教育实际能力提升”的问题。大家都感到任课教师的法治教育能力尚不能满足新时代法治教育的要求。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法律概念不清晰、表达不严谨、引导不自信

深入课堂听课之后发现,道德与法治学科法教师在讲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时候,对于法律方面的很多概念不清晰、不明确,在讲课时常出现表达不严谨,甚至表达错误的情况。如,有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包装袋上的重要信息时,到底是该用“三无产品”还是用“不合格产品”,无法确认,时而表述为“三无产品”,时而表述为“不合格产品”;又如,有学生提问“犯罪行为必定会受到法律制裁”这一说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有的教师会告诉学生这个说法是错误的,理由是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即使犯罪也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显而易见,这位教师混淆了“刑事处罚”和“法律制裁”这两个概念,给学生传导了错误的信息。再如,有的教师只知道民法当中的财产权和人身权,而不知道宪法当中的财产权和人身权,在讲解财产权和人身权时,往往只讲民法中的财产权和人身权,而作为最重要的基本权利的财产权和人身权,却往往被忽略,这样的法治课堂,要谈公民意识的培养无疑是很困难的。尤其是八年级下册的宪法专册教材的讲解,如国家机构的设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宪法的保障和实施等知识点,很多教师自己都搞不清楚这些制度的设计和知识点背后的学理,在对学生进行引导时往往就缺乏自信,存在不敢讲、讲不好的现象。

2.法治教育实践课流于形式、教育效果不佳

法治教育实践课在法治教育过程当中毫无疑问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从总体上看,法律进校园活动已经开展得比较普遍,有宪法日、法治手抄报、模拟人大、模拟法庭等等。但遗憾的是,大部分活动都是流于形式的任务:宪法日仅仅是朗读宪法,教师和学生对于宪法的内涵和本质仍然不理解;法治手抄报活动仅仅是将法治相关的口号标语书写在宣传栏里,对这些宣传口号的含义也并不清楚;而“法官进校园”等活动通常也是以单一的讲座、报告的形式呈现,刻板教条,没有趣味性;“模拟法庭”“模拟人大”也是徒具其形而无其神,均达不到法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教育目的。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教学实践困境的原因

经过调研分析可知,导致目前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实践困难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1.国家提高了对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要求

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青少年法治教育作为实施依法治国战略中重要的一环,其重要性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是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共同制定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不仅明确了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法治教育的目标定位、原则要求、系统规划和实施途径,还明确了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2.教材中法律专业知识的增加使教学难度增大

2017年教材尚未规范使用之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有11个版本,质量良莠不齐。2017年后,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统一使用人教版教材。这次教材改革将法治教育正式纳入学校教育课程体系,法治教育从此有了独立的课程地位。

但是,正因为这次教材的改革,给教师们的授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统一之后的教材增加了大量法律专业知识,涉及50多部法律法规、6部条例和司法解释,法律知识庞杂,法理难度加深,并且统编教材以宪法精神为主线进行编写,高度重视“法治”理念知识,尤其是八年级下學期的宪法专册,全册宪法内容对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宪法学专业知识和法治素养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现有的道德与法治教师法学专业化程度较低,难以胜任宪法专册的教学工作。

3.教师学科背景较杂,法律专业化水平偏低

目前中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大多是由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甚至是中文、数学、外语专业背景的教师来担任,很少有法学专业背景的专职法治教师。法治教育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非法学专业的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法学训练,仅凭《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去进行教学,驾驭法治课堂的难度较大,而且,没有法学专业背景的教师,对于《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里的很多表述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很多教师对某项法律制定的目的、依据、具体要求也知之甚少,对于学生提出来的具体法律问题无法完全解答。

4.校外法治师资力量缺乏,校内法治教师力量薄弱

目前,中小学校与法律界联系相对较少,许多中小学没有稳定、长期的校外兼职法治教育师资队伍,法官、检察官、律师、高校法律院系教师等法律工作者的力量也不能深入中小学校园发挥作用。校外法治师资的缺乏,校内法治教师力量薄弱,导致法治教学活动实践无法有效开展。

四、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培训课程的设计思路及实施策略

1.培训课程的设计思路

对于目前我国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的现状,很多学者都认为更多的表现为“法制教育”而不是“法治教育”。早在2017年,教材尚未统一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徐辉教授就指出:“以往各级各类教育所开展的普法教育主要是法律知识方面的教育,是‘法制教育’,而‘法治教育’则更强调过程、强调养成,既强调传授法律知识,也强调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和培养学生的法治能力,突出学生法治实践的体验,这与传统在教室里上法治教育课有较大区别。”[3]

中国教科院的郄芳也指出,目前中小学生法治教育开展的内容更多注重法律知识的获得,许多学校都将开展法律知识竞赛的活动作为法治教育的重头戏,在课堂上,教师也更愿意传授具体的法律知识,让学生知法守法[4]。

华东政法大学马长山教授也认为,目前以普法为核心的法制教育,并不是真正的法治教育。法制教育偏重守法教育,忽视权利意识培养;偏重法律常识宣传,忽视法律价值和法治精神倡导;偏重“运动化”普法,忽视常规化法制教育,更无法做到常规制度性的法治教育[5]。

除上述两位学者之外,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现代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教授吴全华、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李强、上海教育出版社编辑邹楠等多位学者都持相同观点。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根据前面对北京市两个区的道德与法治教师调研数据可知,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确存在重视法律知识的传授、忽视价值引领的现象。针对上述现象,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培训需要实现两个转向:第一,由注重法律知识的获得转向重视法治观念和法律精神的培育;第二,由注重传授、讲座、报告转向注重活动、项目、实践。

2.培训课程的实施策略

(1)侧重宪法培训

要实现从“法制培训”向“法治培训”的转变,最重要的抓手就是宪法培训。

首先,宪法教育是培养法治观念的逻辑起点。2016年6月,教育部、司法部、国家普法办联合颁布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明确规定:“法治教育要以宪法教育为核心,以权利义务教育为本位,要将宪法教育贯穿始终。”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因此专门将八年级下册教材设置为宪法专册,对宪法知识进行集中讲述,宪法教育的重要性不必赘言。

其次,宪法是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的有效途径。当前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国家基本的文化,任何国家都强调公民的政治道德。而宪法不仅是一个国家共同体发展的制度,更是一部历史的教科书,宪法承载着一个国家的历史。就我国宪法来说,不仅是序言,整个宪法都是国家发展和变迁的体现,学习宪法,能够了解国家成立之初,社会共识是如何形成的,国家政权的正当性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同时,宪法还是民主的教科书。学习民主首先要学习宪法规定了什么样的民主制度。就我国宪法来说,人大制度为什么是根本制度?如何选举产生国家机关、监察、军事机关、领导人?了解了宪法就了解了民主制度的发展,了解了宪法就能对我国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认同感,从而也就能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另外,宪法还是感受和学习人权的教科书。就我国宪法来说,宪法第二章就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在90年代之前,因为意识形态斗争的需要,我国政府“谈人权色变”,认为“人权”是“资本主义的货色”,谈人权就是“干涉内政”,但是2004年,我国宪法将“人权”写入宪法,发布人权白皮书,强调人权的特殊性时也承认人权的普遍性,这本身就是一种发展和变化,通过学习宪法的这种变化,感受国家发生的变化和发展,从这个角度也能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因此,爱国主义在宪法上是具体的,不是空洞的,构建中国的宪法爱国主义(所谓宪法爱国主义,最早出现于战后的德国,它是为解决基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东、西德国的国家统一所产生的民族认同和公民身份问题而产生的,经由哲学家哈贝马斯大力倡导而影响日著。哈贝玛斯坚持以民主共同政治文化,而不是民族性为国家统一的基础。宪法爱国主义因而是指建构在公民而非族群意义上的民族之上的,基于对平等自由权利的宪法原则的肯认和忠诚而产生和维系的国家认同。国家认同应当不过多地聚焦于某种历史认同甚至种族认同,而是更多地关注权利和民主协商的程序,而后者则是建立在公民基础之上的。真正稳定的国家统一应当体现为公民们因分享共同的政治文化而表现出来的宪法忠诚。人因公民身份而非民族身份而享有被平等对待的权利,例如参与政治、接受教育等,以人的自由和平等为基本价值关怀而建构起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体系,使得国家呈现出自由人的联合而非民族的联合,即当公民身份的政治属性优位于民族身份的自然属性时,国家才能够长治久安),通过宪法来培育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建立公民的政治忠诚,有着现实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然而,长期以来在我国的爱国教育体系当中,宪法途径一直处于缺失状态,初中宪法教育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在目前的法治教育当中,学生对于宪法的了解,大多是那两句口号式的定义:“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但是这两句话背后的学理是什么,它有着怎样的内涵和属性,却很少有学生清楚。要在法治教育的初期培养宪法心理,这种口号式、条文式的教育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从对宪法的感性认识出发,给学生讲宪法故事,让学生从宪法历史发展的过程认识国家政权的正当性,增强宪法意识,培养国家观和国家认同感[6]。

从调研的情况可知,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大部分都不是法学专业背景,对宪法领域的专业知识都理解不透,不知道宪法的历史,不知道宪法的作用,不知道宪法与公民的生活关系,更不知道宪法教育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地位和运用方式,导致道德与法治教师无法将正确的宪法价值理念传授给学生,无法在法治教育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宪法,甚至很多老师在给学生讲授宪法知识时有很多错误的表述和解释,使得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无法达到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目标,因此,在对道德与法治教师进行培训的时候,要重点培训教师的宪法爱国主义观念。

基于上述分析,在设计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培训课程时候,培训侧重点应该放在宪法内容上,需要着重增加宪法课的占比和力度。

从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来看,培训课程可分三个模块进行——第一个模块是理论研修,第二个模块是实践研修,第三个模块是展示交流。

宪法课的设置放在理论研修模块。培训时长若以160学时为例(一年的学时),宪法课的课时占比可放到30%,也就是42个课时左右。以专题方式授课,开设“宪法之法治社会的本质特征”(培训内容要点包括宪法概念、宪法原理、宪法基本原则、宪法规范、制宪过程、宪法修正案等)、“宪法之国家与公民”(培训内容要点包括国家制度、国家意识形态、国家机构设置、政治参与意识、权利意识、法律价值观等)、“宪法之政治与民主”(培训内容要点包括民主政治观念、对公权力的限制、代议制政府、政治参与、司法制度改革等)、“宪法之权利与义务”(培训内容要点包括平等权、政治权利、精神文化活动的自由、人身自由与人格尊严、社会经济权利、权利救济的权利等)、“宪法之程序与规则”(培训内容要点包括程序的价值、宪法的实施、合宪性审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实施、宪法监督制度等)六门课程。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补充系统性的宪法知识,强化教师的民主精神、公共理性、政治参与、公民责任、社会担当、自治能力。另外,其他部门法课程也应适当开设,如《民法》《刑法》《我国的法治进程》《课程中的法律问题》等,侧重宪法培训的同时,也要兼顾法治培训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2)侧重法治教育实践课的培训

传统的法治培训在道德与法治教师培训中数量比较少,即使有法治培训项目,通常也是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往往会采取大规模的、讲座式的集中培训方式,而法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培训就比较少,甚至被边缘化。

大规模的、讲座式的集中培训往往一次培训数百人,大教室里几百名参训者,培训者一边强调教师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边继续向参训教师进行集中的、单向的、灌输式培训。这种培训的模式不仅没有给参训教师提供法治实践体验的机会,更不能使教师们获得个人能力的成长。相反,这种培训模式直接成为中学教师错误的“榜样”,使得教师们在教学活动中也长期坚持单向度的、灌输式的授课模式。

因此,要实现法治教师培训的第二个转向,即注重传授、讲座、报告转向注重活动、项目、实践,就必须重视实践式、体验式、参与式的教学方式,

在设计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培训课程时,应该注重参训教师的情感激励和情感体验,注重发挥参训教师的主体性,不仅要设计具体形象的法治实践教育活动,还要增加法治教育实践课的比重,重视法治教育實践培训课的开展形式和组织技巧。

从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来看,法治教育实践课可放在培训课程的第二个模块(实践研修)进行。培训时长仍以160学时为例(一年的学时),法治教育实践课应开设至少10次,共80个课时左右,在总课时中占比接近50%。法治教育实践课程可开设“法律教学设计”“法律优质课观摩”“课程中的法律问题”“走进法院博物馆”“司法实践课:走进检察院”“司法实践课:走进法院”“模拟法庭框架下的法律教学”等10门。

“走进检察院”“走进法院”和“模拟法庭框架下的法律教学”可设计为司法程序系列内容连续的三个阶段课程。第一个阶段课程:走进检察院和法院,进行现场教学。主要内容:①带领教师们走进检察院和法院,参观检察院和法院的设置和办案流程,旁听庭审,感受案件进入司法程序之后不同阶段的状态,参观成年人案件审判庭和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感受未成年人在审判环节的特殊保护;②借助法院审判庭场地进行第一次“模拟法庭框架下的法律教学”活动,让教师们感受真实法庭的庄严肃穆氛围,并请法官进行现场指导;第二个阶段课程:“模拟法庭框架下的实践反思与问题梳理”,此次课程的设计旨在承上启下,以课堂教学形式进行,对第一个阶段的现场教学进行反思与问题梳理;第三个阶段课程:“模拟法庭框架下的法律教学”,实操课,以现场教学形式进行,经过前两次的培训之后,请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帮助教师熟悉、夯实模拟法庭组织设计的技巧和能力。

法治教师培训内容的着力点在于协调社会资源。中小学阶段的法治教育更应该鼓励和提倡多方参与,除了检察院、法院、律师事务所等机构的协助,人大、政协、各类法学院校也应该参与进来。因此,设计培训策略的着力点及方向要放在协调社会各方的资源上,加强与司法机关的联系,调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各领域法律从业人员的力量,打造一套法治教育培训服务的机制,将“走进法院”“走进检察院”等活动建构成为法治教育培训服务的常态化项目,定期组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进入公检法司部门参观、旁听、调研,不断探索和发展法治教师培训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首次点评“95后”大学生[N].人民日报,2017-01-03(001).

[2] 杜时忠.学校德育实效的调查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02):12-17.

[3] 徐辉.中小学法治教育地方课程改革的设计及实施[J].教育研究,2017,38(01):154-158.

[4] 郄芳.当前中小学法治教育的现状及完善[J].中国德育,2019(01):24-28.

[5] 马长山,李金枝.青少年法治教育中的公民性塑造[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7):88-96.

[6] 梁钟毓.论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的目标和实施构想——从法制意识观念培养角度出发[J].学理论,2017(01):146-147.

[作者:胡慧馨(1983-),女,贵州都匀人,北京教育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学院,讲师,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数技经所博士后。]

【责任编辑 郑雪凌】

作者:胡慧馨

第2篇:致乐高学科教师培训学员的一封信

各位学员:

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参与乐高学科教师远程培训,乐高远程网络课程引入乐高教育理念,通过线上核心课程学习和社区研究互动学习的形式,将一套系统性、操作性极强的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带入中国课堂,帮助教师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能力。

本期培训时间为:

2014年10月24日至2014年12月24日。

为保证培训质量,我们邀请了国内优秀的乐高专家分别对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学段学员的学习进行专业的引领。同时,我们也希望您能做到以下几点:

一、养成每天查看通知公告的习惯

每天、每次登录平台学习时,密切留意【通知公告】区域,了解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远程教育中心(以下简称“广二师远教中心”)发布的关于培训安排相关事宜、注意事项等。

二、保证学习作品的原创性、不抄袭

广二师远教中心将严抓培训质量,对于作业、研修主题的抄袭情况,将会从严处理。请学员自觉、自律,独立完成培训任务,坚持作业的原创性,不抄袭。

为保障培训质量及学术的严谨性,若发现学员作业为抄袭,可判为零分并退回重做,请学员务必要注意。

三、请务必核对个人重要信息

登录后,应立即核对平台的个人信息是否正确,包括姓名、手机号码、单位名称,如发现以上重要信息有误,请立即联系客服人员进行修改。

四、尽快熟悉培训平台

尽快登录熟悉平台各项功能,可在课程界面中的“课程资料”中下载教师研修手册来指引学习。

五、关于成绩

培训成绩总分为100分,其中核心课程学习40分,专题研究30分和教学应用30分。学员须在课程学习、专题研修和教学应用三大板块中分别获得该版块总分60%或以上的分数且总分达到60分或以上,即考核通过。

六、如何有效完成培训

请按时、独立的完成各模块学习内容,按时提交作业,切勿抄袭;请积极与线上、线下的交流,分享学习经验,不断提升教育技术能力。

培训期间请密切关注通知、公告和自己的小纸条,及时了解培训的最新动态,专家引领的最新动态,这会让您在学习时事半功倍。

七、温馨提醒:谨防培训诈骗

鉴于往期有个别学员收到诈骗短信,声称能帮助学员完成本培训。广二师远教中心特别提示,请勿上当受骗。参与培训的目的在于提升教师本身的专业化水平,学员应在培训的过程中不断摄取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教学经验,并坚持作品原创不抄袭,共同杜绝代训、代测的不良现象。

发布日期:2014-10-23 广二师远教中心将会通过技术手段对学员学习情况进行监督,一旦发现代训、作假情况,将取消学员学习资格并进行通报。

各培训参与单位和学员如收到诈骗短信,请向广二师远教中心举报。

八、帮助中心

如果您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课程内容或其他事宜有所疑问,可通过“课程学习”右侧前往或直接前往网站首页【研修社区】或【教师工作坊】板块中的“帮助中心”中发帖咨询,届时我们的课程学习辅导团队、教务管理员和客服老师将会解答您的疑问。

九、客服联系方式

学员有任何关于平台技术或培训的问题,可通过以下方式联系二师远教中心客服人员:

1、客服QQ:

广二师客服1:197720343

4广二师客服2:224757008

2广二师客服3:2365181521

2、客服电话:020-34115861。

十、教务联系方式

广二师远教中心教务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20—34115482

联系邮箱:gdteta@gdteta.com.cn

若您对课程的学习有任何建议和意见,可通过上述教务联系方式向我们反馈,我们将尽最大努力做好培训工作。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远程教育中心

二〇一四年十月二十三日

第3篇:西南大学语文学科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赤水一中王英华

感谢赤水一中校领导的关心和帮助,我有幸参加了西南大学国家教师教育创新(西南)实验区示范基地及实习基地学校学科教师培训,我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不放过学习过程中的每一环节,或听关于教育教学理念的讲座,或走进重庆一中课堂听课,我都在努力学习,有许多收获。 此次学科教师培训历时一周,从2010年11月29日至2010年12月6日,培训有两个目标,一是加强西南大学及各师范生所在学院与实习基地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提高大学实习指导教师与中学实践指导教师的指导质量,提高大学生的教育实习质量。二是通过研讨利用西南大学的优质资源,帮助基地学校教师更好理解基础教育新课程,尤其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并学习调试教学行为,以适应新理念的经验,由于目标明确,自始自终,我都在努力学习,学习使我变得更加充实,更具有新时代人教育思想。

此次学科教师培训安排很周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11月29日至12月1日,主要听教育界著名的专家,博士授课,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负责人刘坚教授的授课,对教育的前沿思考,精辟的理论、独创的见解,触及到我思想的深处,我明白了“落实规划纲要,深化课程改革”该怎么做的问题,做什么样的教师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怎么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华东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方智范给我们授课,主讲“中国诗词教学新视野”,从他的身上,我学到的远不只是专业的知识和做学问的方法,更多的是他执著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严谨勤奋、潜心钻研的精神,香港教育学院教授博士何文胜的授课,主要讲“两岸三地语文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拓展了教育视野,开阔了眼界,转变了观念,我反思以前的工作,严肃地思考现在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认真思考未来的路如何去走,华东师大博士郑桂华授课很有实地经验,她做过中学语文教师,有

高中语文教学的实地经验,她主讲的高中语文教材编写设计分析,适合中学生成长的序列,很有见解。第一阶段的学习收获是,教师必须多读书,丰富自己知识,提高自己修养,关注时代发展,教育不断创新。

此次培训第二阶段是到重庆一中学习,时间安排在12月2日,上午,听重庆一中高级语文教师王海洋的课,他上的内容是复习字形,上课很有特色,用形近比较法,有吸引学生参与的热情,富有学生激发创造的激情,还有引起学生学习的魅力,下午由重庆一中教务主任陈永田介绍学校“一体四翼”的办学模式,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办教育,他们的办学很有特色,重奥赛、科技活动、艺体、国际教育,他们的教学评价也很完善,有教学日志、学情调查、问卷调查、教学业绩、业务档案等。这天到示范基地学校学习,我有许多心得,要当好一个老师必须要知彼知己,才会有的放矢,理念上需要博采众长,才会游刃有余,综合实践方面别开生面,才会兴趣浓浓,情感体验五彩缤纷,才会有活跃的思维。

此次培训第三阶段在西南大学文学院学习,有西南大学心理学副教授白智宏授课,主讲“教学技术与艺术”,有西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余立新授课,主讲“师范生语文教学评析”,有西南大学教授赵伶俐授课,主讲“高中语文课程跨学科开发”,更有西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黄大宏主持的“师范生教育实习指导实践探讨与经验交流”。我在这里学习、聆听、探讨,这里有专家的引领,思想与思想的碰撞,观念与观念的交锋,经验与经验的交流,我在这里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友谊。

一周培训转瞬即逝,西南大学校领导和老师热情接待,西南大学浓厚的文化氛围,名师们精彩的讲座,我终身受益。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育领域发生着一场巨变的教材变化,理念更新,教学方式改变,对教师驾驭课堂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我迫切地感受到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这次培训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专家引领、指导,实践的锻炼给了我许多思考,我一定会在工作中更加努力,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水平。

第4篇:企业培训师培训教材基础知识重点

第一章职业道德基本常识

1. 是人们对于自身所依存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反映形式,是依靠教育、舆论和人们

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观念、原则、规范、准则等的总和。

2. 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3. 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是:

4. 社会主义道德是由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具体形式体现的。

5. 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它既是对各行各业

从业人员在本职工作中的行为要求,也是各行各业对社会应尽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6. 职业道德与职业培训工作的关系

1.) 职业培训事业的2.)3.)

7. 职业态度是指从业人员对所从事职业的看法、认识及其在工作中的表现。

8. 职业态度对职业培训工作的影响

1.)端正职业态度是做好职业培训工作的

2.)端正职业态度可以促进职业培训工作9.职业态度的形成与培养

1.)加强自我修养意识,提高思想境界

2.)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增强创新能力

3.)树立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

另外,做好职业培训工作,不仅是培训部门的职责,其它部门也应全力支持和配合。

10.职业道德守则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党中央

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

群众、奉献社会”是所有从业人员应该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总结:爱、诚、事、群众、社会

11. 培训师职业道德守则的十个基本内容:爱岗敬业、恪尽职守、遵纪守法、为人师表、勤

于钻研、精益求精、以人为本、开拓创新、提高素质、促进发展

总结;爱、人、守、法、勤、钻研、创、素质、求、发展

12. 敬业是一种对职业培训工作的行为,是一种的

强烈事业心和忘我精神。

13. 精益求精就是,要求培训师不断和、,真钻研,不断进取,把业务工作做得越来越好,好上加好。

14. 积极进取,是一种对工作、对事业。

15. 职业道德守则对实际工作的作用

1.)可以提高培训师的职业道德觉悟和修养,从而形成良好、稳定的职业道德品质,自

觉按照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办事。

2.)可以有效地提高培训师以法律和职业纪律对自身的约束力,工作以身作则,遵纪守

3.)可以增强培训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其对工作一丝不苟,尽职尽责。

4.)可以增强培训师的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管理和教学水平。

第二章职业教育培训政策法规解读

1. 《劳动法》第68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职

业培训经费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自1995年1月1日实施。(9511)

3. 《劳动法》第69条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度职业技能标准,实行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4. 《职业教育法》自1996年9月1日实施。(9691)

5.在《职业教育法》中还明确了职业教育培训的经费、师资、设施条件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1.)经济来源 2.)师资建设 3.)设施服务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0811)

内容概括为:

确立了一个方阵: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

树立了一面旗帜:高举公平就业的旗帜

明确了六大责任:增加就业岗位、制定实施积极就业政策、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

业服务、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供就业援助

建立了五项制度:

制定了十大政策:(116510)

7. 198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第六条规定,

积极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教师队伍。还规定:各企业事业单位,应按职工总数的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比例。文件第七条提经费是工资总额1.5%

8.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在全

社会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

第三章 经济学基本常识

1.5个决定个人需求的因素:1.)价格因素2.)收入因素3.)相关物品的价格4.)个人

嗜好5.)消费者的未来预期

2.4个影响供给的因素;1.)价格因素2.)投入价格因素3.)技术因素4.)预期因素

3.人们通过市场机制将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为谁生产、生产什么、如何生产

4.政府在配置资源过程中必须坚持市场化原则具体包括4个公开:1.)公开投标2.)公

开拍卖3.)公开信息4.)公开竞争等方式,实现资源配置。

5.市场经济对职业培训的影响

1.)政府对职业培训的管理职能发生转变。由直接转变为间接

2.)由培训形式和内容的单

一、呆板,向培训形式和内容的灵活多样化转化。

3.)市场竞争的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被引入职业培训工作中。

4.)宏观管理进一步加强

5.)企业行业在职培训、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得到了强化。

6.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具体对象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

2.)效用最大化

3.)资源利用方式的选择

4.)劳动力市场

7.失业的四类形式:1.)摩擦性失业2.)结构性失业3.)周期性失业4.)季节性失业

8.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是向失业者提供免费得公共就业服务,主要是就业培训。

9.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于1994年1月1日起实施。(9411)

10. 信息不对称问题最直接的是对产品市场的影响。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问题,工

作中必须加以注意。

11. 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主

要特征:

1.)在资源配置上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对自然资源通过知识和智力进行

科学、合理、综合的配置。

2.)人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3.)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

第四章教育培训基本常识

1.教育的基本特点: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

2.现代教育培训特征与发展趋势

1.)教育培训从单一传授知识、技能,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提升人的综合素质能力拓展。

2.)教育培训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范围、程度和意义日益扩大,产训研结合,校企合作开展人才培养的结合更加科学、有序。

3.)教育培训的民主化向纵深发展,公共性日益突出,公正性和机会均等成为教育培训决策及其行为的基本准则

4.)教育培训技术手段日益提升,教育培训的弹性制度和开放性不断强化。

5.)教育培训理论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开发,更加与时俱进和创新。

6.)教育培训的法制化、国际化、终身化趋势日益强化。

3.现代教育培训的发展概括为五化:1.)教育终身化2.)法制化3.)民主化4.)国际化

5.)现代化

4.教育培新的四大支柱:1.)学知2.)学做3.)学会共同生活4.)学会生存

5.素质教育培训有以下四个特点:

1.)面向全体学生和全体劳动者

2.)促进学生和劳动者全面发展

3.)贯穿于教育培训活动全过程,并渗透于各个环节之中

4.)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6.职业培训的5个特点

1.)为劳动就业服务的即时性

2.)突出技能训练的操作性

3.)同生产岗位结合的直接性

4.)隶属于劳动工作的专业性

5.)侧重职业资格证书的非学历性

7.职业培训存在的误区:

1.)认为培训是“消费”,培训部门是花钱的部门

2.)培训部门和培训工作者缺乏经济意识和相应手段措施,造成培训无效或低效。

3.)培训课程和培训手段没有建立在对企业生产和管理规范精确分析的基础上。

4.)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员工培训模式缺乏创新,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8.教育培训统计是以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和统计学为基础。

9.人才需求预测的方法:1.)特尔菲法(专家调查法)2.)趋势外推法3.)因果关系法

4.)投入产出法

10. 企业培训师要特别关注和研究企业培训投资、培训成本、培训投资效率、培训投资经济

效益的问题。

11. 培训经济学的主要指标:1.)培训办学的条件指标2.)受培训者的数量和质量指标3.)

培训的微观管理水平指标4.)培训的经济效益指标

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常识

1.人力资源的十大特性:1.)活动性2.)可控性3.)时效性4.)能动性5.)变化性6.)

再生性7.)持续性8.)独立性9.)内耗性10.)资本性

2.开发员工的职业潜能

1.)一般员工:开发工作技能方面的潜力(提高熟练程度、降低错误率、增强迁移能力、

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培养敬业精神、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2.)各类专业人员:提高技能、更新知识、开发其进取精神、创新能力、写作能力

3.)基层管理人员:开发管理智慧、改进管理方式方法、提高对部下的亲和力及指导能

力、促使与其部下一起不断进步和成长。

4.)高层管理人员:决策能力、应变能力、改革与创新能力

3.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工作程序

1.)需求分析

2.)制定开发方案

3.)设计培训课程方案

4.)开发培训过程的组织、检查、监督和指导

5.)培训效果评估

4.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品德、知识、能力、业绩”的人才评价标准,

是新时期人力资源开发评价的重要依据。

5.人力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1.)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和工业化程度的标志

2.)给投资主体(国家、个人)带来更高的收益率

3.)发展知识经济的需要

4.)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6.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运用现代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

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管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

第六章团队建设

1.团队也是一种由两个以上成员组成的目标或任务共同体。

2.根据团队的工作目标团队分为:1.)问题解决型团队2.)自我管理型团队3.)多功能型

团队

3.群体形成的基本过程

第一阶段:群体形成阶段

第二阶段:群体震荡阶段

第三阶段:群体的规范化阶段

第四阶段:群体的任务执行阶段

4. 团队精神,是指团队内全体成员形成共识的思想、意识和信念。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团队

共同的奋斗目标或价值观。其核心内容就是组织内部成员通过相互间角色分工、协同合作来实现组织共同目标。

5. 团队建设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其成员进行的陪

养、训练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提高成员的协作精神、合作意识,使其为企业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工作。

6. 团队建设的要求:1.)清晰的团队目标2.)共同的信念3.)成员之间的信任4.)良好

的沟通5.)必要的相关技能6.)团队领导者的领导能力7.)良好的团队环境

7. 团队形成的基本过程:1.)开始阶段2.)困惑阶段3.)成型阶段4.)行动阶段5.)团

队阶段

8. 团队建设对职业培训的意义:1.)保证培训任务的完成2.)满足个人心理需要3.)使

管理层有时间进行战略性的思考4.)提高决策速度5.)提高决策的准确性6.)提高工作效率

9. 人际交往正常心态的主要表现:1.)真诚2.)信任3.)克制4.)自信5.)热情

10. 工作中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1.)从工作需要出发原则2.)宽宏豁达原则3.)诚实守

信原则4.)平等原则

第七章拓展训练

1.拓建训练或叫拓展培训,其实都可以称之为体验式培训。比较流行的有:户外体验式培

训、沙盘模拟、行动式学习、企业教练等。

2.1941年,英国人劳伦斯*沃特和库尔特*汉恩成立第一所外展学校

3.通过拓展训练可以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目的

4.拓展训练的课程内容主要有;拓展体验课程、回归自然课程、挑战自我课程、领导才能

课程和团队建设课程。其主要训练形式为水上、野外和场地训练。

5.拓展培训是典型的户外体验式培训,强调学员在“做”中学习,通常有四个重要环节。

1.)个人项目2.)团队项目3.)回顾总结

6.拓展培训可以为企业实现以下培训目的:

1.)使新员工尽快地适应其工作岗位

2.)提高和改善员工提升绩效的意识和能力

3.)提高员工的价值,为承担更多的工作和更大的责任做好准备

4.)提高和增进员工对团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团队的稳定性。

5.)促进团队变革与发展,使团队更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

第八章学习型组织与班组建设

1.学习型组织就是通过在组织内部营造全体员工自主学习、团队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氛围,

逐步形成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组织观念和制度。善于学习和不断提升创新能力,确保组织内的生机和活力,是学习型组织的根本所在。

2.目前学习型组织的建设的方法主要借鉴的是美国彼得*圣洁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

组织的艺术和实务》五项修炼:1.)自我超越2.)转换心智模式3.)建立共同远景4.)团队学习5.)系统思考

五项修炼的核心是——系统思考

3. 培训师在创建学习型组织中的作用:1.)培训师应该是创建学习型组织工作的设计者2.)

培训师应该是创建学习型组织工作的具体组织者3.)培训师应该是创建学习型组织工作的亲身实践者。

4. 企业班组建设的基本内容:1.)班组工作制度建设2.)班组学习制度建设3.)班组激

励机制建设4.)班组技能培训制度建设

5. 新时期班组长岗位培训基本内容:1.)班组管理能力的培养2.)生产技能培养3.)创

新能力培养4.)培训工作能力的培养

第5篇:企业文化培训师培训方案

为顺利开展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培训工作,确保培训工作有章可循,切实提高企业文化培训师培训能力,树立培训师的专业形象,现制定培训方案。具体步骤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宁夏宝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管理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为指导,按照《2013年宁夏宝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要求,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着力培训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培训师,打造一支优秀的培训师队伍,有力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为全面完成公司全年企业文化管理工作目标提供人才保障。

二、培训目标

1、逐步培养一支热爱企业文化,具备企业文培训师素质的企业文化培训师队伍。

2、系统学习企业文化管理理念、理论和方法。

3、能够承担集团及本单位的企业文化宣贯与培训任务。

4、掌握培训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5、能够参加制定本单位企业文化管理的创建工作的制度、方案、策划相关活动。

三、培训课程安排

(一)培训课程设置

1、企业文化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

2、企业文化的创建与实施。

3、企业文化的管理与评估。

4、企业文化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5、世界知名企业的企业文化特色案例。

6、宝丰能源的发展历程。

7、宝丰能源企业文化特点概述。

8、企业文化培训人员的素养和基本能力。

(二)培训讲义的编制修订

1、要求所有讲师编写企业文化部所安排的培训课程的讲义,保证培训课程的生动性和学员对课程理解的全面性,确保良好的培训效果。

2、要求讲义必须适应宝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可持续发展需要,能够有力推动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管理工作开展。

(三)培训时间安排

企业文化部根据培训计划和实际工作安排培训时间。

附件一:企业文化师培训时间表

附件二

宝丰能源企业文化培训师名单:

二〇一三年五月十六日企业文化部

第6篇:初级TTT——培训师基础素质与技能训练营

 讲师:田先

 课程目标:

具备培训师的基本素质与能力

掌握培训实施管理的基础流程与操作

 培训时间:2天

 培训对象:

 企业内部培训者

 各级管理人员

 有志于从事企业培训工作人士

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培训师综合素质与能力

一、培训师的角色与素质

培训师的角色定位

培训师的5大“商数”

 仪商(仪表形象)

演练:培训师职业形象设计

 德商(职业道德与胸怀等)

 情商(性格,心态)

 逆商(抗挫折,适应力)

 智商(学习能力)

培训师的3大能力

 表演

 导演

 编剧

二、成人学习与企业培训

成人学习的四个过程 成人学习的四种风格 成人学习的规律 成人学习的教学特点 什么是企业培训 企业培训的特点 企业培训的类别 企业培训的价值

三、培训师怯场压力破解五法

生理舒缓法 压力转换法 预演成功法 自我解脱法 身心投入法

四、培训师精彩自我介绍五核心

who?是谁 where?来自哪里 what?要讲什么 how?怎么讲 worth?有什么价值

主题演练:1分钟自我介绍

五、培训师身体语言规范

站姿 坐姿 走姿 手势 表情

六、培训师语言表达基本要求

悦耳——说的比唱的好听 响亮——音调音量要合适 缓急——快慢得当显节奏 流畅——不“吃螺蛳”去冗余 自然——口气自然是真谛

七、培训师演讲的七大禁忌

延时轻诺 与学员争执不休 自我陶醉 强以不知为知之 进行人身攻击 无原则取悦学员 牵涉政治、宗教、色情等敏感问题

综合演练:2分钟登场主题演讲(语言、姿势)

八、培训基础设备使用技巧

培训教室 麦克风 投影仪 白板 挂图板 激光翻页笔

第二部分培训实施管理基础流程与操作

一、成功企业内训的运作模式 

公司政策与主管的支持 了解学员的特性与需求 培训方向吻合企业和个人的双重需要 明确清晰的教学目标与计划 合理的结构与精彩的内容 充分的准备与适当的配备 纯熟丰富的教学方法与技巧 合理可靠的学习评价

二、企业内训操作流程及要点 培训前:

调研公司历史、现状与需求 调研受训对象的情况与需求 明确培训目的与目标 设计课程内容与结构 选择培训方式方法 培训场地和道具的选择与准备 培训中:

良好的开场 主题的导入 过程的引导与控制 现场气氛的把握 主题与重点的突出与提升 培训结束时的总结与挖掘

培训后:

培训结束调查问卷的设计 培训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培训成果的跟踪与反馈 培训的四级评估法(new)

第7篇:高级企业文化师培训通知

一、高级企业化师简介:

高级企业文化师,又称企业文化管理师(CCO),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企业文化研究、建设、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其职责是制定和建立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企业文化体系,塑造、提炼和推广企业的愿景、共同价值观和使命。是企业永续经营的核心所在。近几年来,专业化、职业化的企业文化管理人才越来越受到企业及其经营者的高度重视和青睐。为在全社会范围内规范企业文化管理人员的职业行为和职业能力,保证这支人才队伍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根据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适时制定并颁布了《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标准》。

二、高级企业文化师培训对象: 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工会主席、团委书记、政工部部长、企业文化总监、企业文化处处长;企业中高层管理者、HR、文化专员、企业人力资源部、企业文化部、总经办、党办、宣传部、工会、团委的高级专职人员;企业各职能部门、分支机构兼管企业文化工作的高级管理人员。

三、高级企业文化师培训课程内容:

1、 培训方式:采取讲授、研讨、演示等多种学习方式;

2、 培训内容:

1) 基础知识:企业的本质、企业管理职能及管理要素、组织行为基本知识、企业文化的

含义、中国企业文化传播、建设与管理;

2)企业文化诊断调研:调研计划制定、企业文化诊断调研:调研计划实施、调研资料分

析;

3)企业文化建设规划: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制定、企业文化建设计划制定、企业文化

建设项目计划制定;

4)企业文化建设实施:企业文化宣传推广、企业文化建设培训、企业文化建设项目实施、

经营管理系统的文化创新;

四、高级企业文化师报考条件:

国家职业资格一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 1 )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18 年以上。

( 2 )取得本职业二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2 年以上,

( 3 )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 13 年以上。

( 4 )取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 10 年以上。

五、培训报名资料及费用:

1、培训费用:6800元/人(包括:报名费、培训费、鉴定考试费、证书费等。)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提前50名办理费用的学员,可领取培训考试资料一套。

2、报名材料:身份证、学历证、职称证明复印件,工作年限证明(原件)、蓝底两寸免冠照八张(1张需要扫描版),学员提供的报名资料必须真实、完整、准确。因学员提供报名信息不实、不详导致无法正常参加考试、获得证书等情况,相关责任由学员自行承担。请参考人员于报名截止结束前15天将上述资料及相关费用上报至学校考务处。

- 1 -

六、培训时间和地点:

1、本期培训时间:9月19日(下期培训时间请联系招生办)

2、培训地点:北京市(开办地点另行通知)

七、招生办联系方式:

上班时间:8:30---18:30

联系人: 李 辉(老师)

咨询QQ:986659702

手机:13810567200 传 真:010-51111258

- 2 -

上一篇:有效激励经销商下一篇:学院创先争优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