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群体极化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网络群体极化引发的道德风险与防控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互联网进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网民数量越来越多,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存在着群体极化现象。该现象的出现往往伴随着社会热点事件、群体性事件、重大突发事件,也是社会矛盾尖锐的表现。现实生活中的热点事件会随着网络快速传播,在网络空间中呈现出两极分化,从而形成了网络群体极化现象,该现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学术界对此研究并不多,应该提升对此类现象的关注和研究力度。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形成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社会环境、网络群体、网络环境等,是一种错综复杂的网络现象,网络群体极化如同一把双刃剑,对社会同时起到了积极和消极作用,如果听之任之、放任不管,那么就会引发网民一系列的道德风险问题。从社会发展角度而言,网络群体极化有着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但同时也会给社会管理带来了一定困扰和阻碍,只有厘清极化影响,分析各方的多重需求,才能够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提升网络部门对网络世界和网络现象的管控能力。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归纳出了群体、网络群体以及群体极化的概念。并从社会心理学、传播学和参与主体这三个视角对网络群体极化进行分类,总结出网络群体极化具有反复性、主体复杂性、虚实互动性和限时批判性的主要特征。运用案例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分析了“榆林产妇坠楼案”和“江歌案”这两个典型案例中的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在舆情演化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时机,以及产生网络群体极化的不同原因,从而归纳网络群体极化过程的一般规律。在对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分析出网络群体极化可能会导致的道德风险,包括出现网民道德绑架现象,网络暴力、网络谣言蔓延和反社会情绪滋生等。最后,从政府、媒体和网民自身这三个层面提出了规避由网络群体极化引发的道德风险防控策略。

关键词:网络群体极化;道德风险;策略;

学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意义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背景、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案例分析法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外研究现状

(一) 关于群体极化理论的研究

(二) 关于群体思维的研究

(三) 关于网络群体极化的研究

(四) 关于网络群体极化负面效应的研究

(五) 关于群体性事件风险防控方面的研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一) 关于网络群体极化理论的研究

(二) 关于群体极化热点案例的研究

(三) 对“网络暴民”现象的研究

(四) 关于群体性事件风险防控方面的研究

第一章 网络群体极化的概念、分类与特征

第一节 群体极化的相关概念

一、群体与网络群体的概念

二、群体极化的概念

第二节 群体极化的分类

一、社会心理学视角

(一) 从众性网络群体极化

(二) 集体无意识性网络群体极化

二、传播学视角

(一) 沉默螺旋型网络群体极化

(二) 两级传播型群体极化

三、网络群体极化的参与主体视角

第三节 网络群体极化的主要特征

一、网络群体极化具有持续性和反复性

二、网络群体极化的主体具有复杂性

三、网络群体极化具有虚实互动性

四、网络群体极化具有现实批判性

第四节 网络群体极化的价值

一、解压社会情绪,实现话语权的回归

二、揭露潜在社会问题

三、有效发挥网络监督积极作用

第二章 网络群体极化典型案例分析

第一节 “榆林产妇坠楼事件”中的群体极化

一、事件回顾

二、网络舆论发展过程

第二节 “江歌案”中的网络群体极化

第三节 两个典型案例过程的对比分析及启示

一、案例中舆情发展过程对比分析

二、对比两个典型案例得到的启示

第三章 网络群体极化引发的道德风险

第一节 道德绑架事件频发异化了道德规范

第二节 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破坏了网络和谐

第三节 情绪极化到行为极化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第四章 网络群体极化引发道德风险防控策略

第一节 政府部门:争做权威可靠的疏导者

一、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立法机制,保障网络道德有效实施

二、建立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信息发布制度

三、建立网络预警与监督机制

四、培养权威道德意见领袖,正向引导舆论

第二节 媒体部门:争做理性舆论的引导者

一、加强媒体的自我监督,摒除媒体偏见

二、增强传统媒体的引导作用

三、创建网络信息多元链接,降低极化风险

第三节 网民自身:争做群情激昂中的话语自律者

一、变“浅阅读”为“深阅读”理性整合碎片化信息

二、减少情绪化言论,加强网络道德自律

三、提高自身媒介素养,避免盲目从众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上一篇:酒文化论文提纲下一篇:仿真系统机械工程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