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教学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编精心整理了《怎么写教学论文(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语文教学设计,既有“教什么”,又有“怎么教”的问题。如何确定“怎么教”?根据语文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学习特点,教学设计应基于对话性、实践性和审美性等几个方面来加以考虑和实施。

第一篇:怎么写教学论文

《怎么都快乐》教学设计

《怎么都快乐》是一首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的儿童诗,全诗分为4小节,每一小节写不同个人玩的不同乐趣。而诗歌每小节结构相似,都是先说“几个人玩”开始,接着说特点,最后进行具体的玩法举例。课文从孩子的角度来讲述对快乐的理解,一人独处是自己的快乐,与他人相处也是大家的快乐,学会为别人付出更是一种快乐;游戏快乐,学习也快乐。这首诗句子简短,节奏感强,非常适合朗读。每小节列举的各种游戏都是以相同的形式出现:踢毽子、讲故事、打排球……本课要认读的生字大部分在这些词语中,将识字、读词语、学文可以有机融合于一起。

教学目标

①借助形声字构字规律,认识“怎、独、跳、绳、讲、排、篮、球”等8个生字,通过偏旁与字义的关系、情境呈现等方式了解字形特点,产生学习汉字的乐趣,会写“玩、讲、许”3个生字。

②学习课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独自、静悄悄”的意思,还要积累“跳绳、搭积木、听音乐”等结构的词语。

③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一个人游戏的快乐和情趣。

教学重点

①识记生字、书写生字。

②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一个人游戏的快乐和情趣。

教学难点 在朗读中体会一个游戏的快乐和情趣。

教学准备 课件、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随题学习生字“怎” ①师生谈话,回忆课间活动。师述:快乐的课间十分钟刚刚过去,同学们,谁来告诉老师,你们都喜欢做什么游戏呀?(同学们高兴地交流喜欢做的游戏。)“一说起游戏我们就兴奋不已,是呀,玩游戏是快乐的,无论是一个人,还是许多人玩,都是非常快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么都快乐》这首诗歌。”②出示同学们游戏时的图片,导出课题《怎么都快乐》。③随题导出生字“怎”,指导学生读准生字的字音,自主识记,给“怎”字扩词。④指名把课题读好。

(設计意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谈话导入课题,相机认读“怎”,相机理解“怎”的意思)

初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 ①教师范读课文,要求认真听,听准预习中圈出来的生字的字音;②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他们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③遇到不会读得字要拼读音节,也可以请教同桌;④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预习时已让学生划出生字,在新课开始的时候就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让学生读通、读顺课文)

再读课文,随文正音,拼读生字,识字学词 师述:课文中藏着许多好玩的游戏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找找诗歌里面藏着哪些好玩的游戏吧!①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随机正音;②在分节朗读中请学生找出本节中游戏名称的词语,随机把词语卡片贴在黑板上,指导读好词语“跳绳、讲故事、打排球、打篮球”,读准生字的字音;③采取个别读、开火车读、小组赛读的形式读准生字的字音;④生字归类识记。

师述:同学们,谁会读这些游戏?①出示带有生字的短语:跳绳、讲故事、打排球、打篮球,让学生集体读。②指名读。③出示短语中的6个生字:跳、绳、讲、排、篮、球。

师述:同学们,你们会记哪个字?①学习“跳”,出示“跳舞、跳高、跳远”的图片,让学生认读词语,并了解“跳”和什么有关;②学习“绳”,播放线搓成“绳”的视频,理解“绳”是绞丝旁的原因;③学习“篮”,介绍“篮球”的由来,趣味学字;④学习“球”出示各种球类的图片,重复再现“球”字。

(设计意图:在分小节读课文的过程中随机正音,相继导出游戏的词语,导出生字,认读生字,并出示情境图,让学生了解汉字特点)

读好第一节,积累词语,感受快乐 师述:刚才我们玩游戏是多么的开心呀!很多人玩是快乐的,一个人玩也很快乐。我们现在来读读第一小节,感受一下一个人玩得快乐吧!①学生自由读第1节,读好生字的停顿。②理解“独自”,围绕“静悄悄”想象画面,指导读好。③引导学生想象一个人玩时的画面,并通过多种形式的练读,体会一个人玩时特有的安静,从而感受一个人玩得乐趣。

(设计意图:随文理解“独自”一词,指导朗读,感受快乐)

指导书写“玩、讲、许” ①出示“玩”字,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提问学生写得时候要注意什么,教师范写,演示笔顺,学生描、写。②指导书写“讲、许”。回忆“请、说”中言字旁的写法,学生交流书写注意细节,教师范写“讲、许”,重点引导学生关注笔画的穿插;学生描、写。③出示学生作品,点评。④学生自评,找出改进的地方。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自主观察生字,掌握书写笔顺,学会通过自评修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小结,评出本节课的优秀小组和个人。

教学反思

本节课能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能随语境认读生字,识记生字,理解生字。学生能把课文读通读顺。但在课堂中由于容量大,时间不充足,以至于未能围绕文本进行说话训练。以后在实施随文识字教学时,还要继续优化课文课时的划分,注意细节的处理。

(作者单位:广东省台山市都斛镇第二小学)

作者:陈诗敏

第二篇:新基础教育背景下,我们怎么指导孩子写作文

摘要:长期以来中学作文已经走入一种畸形状态,更多为应试而生,中小学生作文文风不正相当普遍。造成文风不正的后果很可能“毁坏”学生的品德;文风不正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就我在新基础教育理念背景下指导学生写作实践中的一些有效的经验做些分享。

关键词:新基础教育;取材;真情;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他们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并随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提高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长期以来中学作文已经走入一种畸形状态,更多为应试而生,“高效”评价机制下催生了大量“快餐式”美文——徒有语言和结构形式!中小学生作文文风不正相当普遍。不正的写作风气不仅无法立德树人,而且容易滋生学生投机心理,对学生未来发展终究是不利的;这样的文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背道而驰。由此,我想到了学生目前的作文状况:学生们都怕作文课,找不到写作的好素材,写作文时,就找来作文选,把别人的文章东一段西一段凑起来,说假话,缺乏生活的激情,很少听到他们发自内心的声音!学生的写作水平徘徊不前,学生的写作热情有减无增,如何改变这一现象呢,让学生说真话呢,这成了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结合参加厦门思明区新基础教育研究实践心得,我认为可从下面几方面加以指导。

一、 从生活中选取材料

《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要求中第三条就是: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学生们经常抱怨找不到写作的好素材,其实他们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相信作文必会“材源滚滚”,才思如泉涌。每周布置学生写一两篇周记,让学生写心理想说的话,许多学生都把心中的烦恼,或对班级的一些看法,或对某科老师的一些看法,都会在周记本上写出来,如有一位学生在周记中写道:“我的成绩很差,老师瞧不起我,老是把我的座位安排在最后一排,且又是跟班上最讨厌的人坐一块。”……然后写了老师安排座位的经过及自己当时的心理活动,写起来很顺手,语句表达非常流利。单从作文的写作看,学生在周记中的心理描写、语言描写都来做学校生活的感悟和积累,从生活中选取材料,还是值得表扬的,我进而教育学生,“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用心为文,作文的世界必会无比广阔。新基础教育理念强调的育人价值在这中生活细节的感知和记录中彰显出来,我深深感受孩子们在从被动积累素材到主动积累过程中知识和道德两个层面的成长,一旦孩子达到积极主动的程度,这种积累方式产生的育人价值很可能是无价的!

二 、抒真情实感

《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要求中第二条就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在新基础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表明,学生真实表达自己情感、思想很大程度上促成学生生命阶段性成长,让学生在成事中成人。

好的文章必然真情四溢,充满爱的温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抒写了千古羁旅之思,令人荡气回肠;朱自清的《背影》道出了千古父子情深,令人热泪盈眶;《出师表》中,情真意切,字里行间透露出诸葛亮对蜀汉的忠心耿耿……这些作品无一不是作者真情的自然流露,无一不浸透着作者的喜怒哀乐,无一不是他们心血的结晶!

学生们的情感世界同样是多彩多姿的!他们完全可以写出感人肺腑的美文。感情真挚的作文,必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记得一次布置写一篇《花开了》,一位学生写了他家中的变化,因父母离异,家由原先的幸福之地变成伤心之处,这位学生写得很感人,结尾写到:“爸爸不要我,妈妈也不要我,我是个不幸的男孩。”当所有的孩子几乎都在“开花”之中,这个学生因为家庭原因只能“在梦里才有花开”,看到这里,我内心受到的触动极大,并及时鼓励他,有真情实感又能打动人的文章,就是好文章,鼓励他继续努力。后来该学生就凭着自己的这个主题的文章获得校、区作文竞赛的奖项,可见引导孩子把自己最真的情感抒发出来是有力量的!我运用新基础教育课程指导纲要中“教结构”到“用结构”的理念,教师教的“结构”在内化为学生自身掌握的“结构”后,“用结构”产生的成效就非常明显,作文中“教结构”到“用结构”产生的积极作用有力地促成学生个体生命的成长!

三 、以作品集推动学生写作

孩子写下的一篇篇文字,回顾着自己一天天成长的过程,始终有一种激动荡漾在心头;虽然孩子的文笔是稚嫩的,但它是孩子成长的见证。完成作品集并非出于老师“逼迫”,而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一旦孩子们写作从被迫到“自发”,离“自觉”目标就不远了,这种成长不仅仅表现在作品集的完善上,更表现在孩子生命自觉成长的内需上;這种“自觉”也必将从写作领域突破到孩子生命成长的整体上!

我想,这发自内心的驱动力一定会促使学生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关键是怎么推动学生们去尝试?经过紧两年的实践,得出些许经验,首先,老师和学生在思想上一定要取得一致,老师必须考虑是否有必要全面铺开,也必须接受起始阶段的“拙劣”作品集,思想建设到位了,后面才能真正实施得长久;其次,内容和形式要切实符合实际情况,主要是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可强求所有孩子都追究“极善”,每个孩子成长的路径差异是极大的,更不要每天都做记录,从实践来看,“精品”路线的效果最好;再者,作品集的结集成册阶段老师需要家长配合帮助,主要是制作上的技术支持和风格选择,这阶段很多学生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序言”或“刊首语”,毕竟这对于孩子来说“意义重大”,这阶段老师和家长要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甚至主动为孩子的作品集写序言,这对孩子后期的坚持是一种精神支持和鼓励;最后,就是“发行”问题,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孩子可以把自己每十篇一册或者每十二篇一册的作品集印刷一定数量在班级,好友,家长间展示、阅读,这有助于孩子在作品集的路上越走越远!

从尝试作品集制作和坚持作品集连刊的孩子来看,一个学年就足以让他们的写作富于个性,写作水平的提高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思明分校 362000)

作者:林嘉滨

第三篇:语文教学设计:如何确定“怎么教”

摘 要 语文教学设计,既有“教什么”,又有“怎么教”的问题。如何确定“怎么教”?根据语文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学习特点,教学设计应基于对话性、实践性和审美性等几个方面来加以考虑和实施。

关键词 语文教学;对话性;实践性;审美性

语文教学设计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其中两个基本问题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关于教学内容设计,核心是如何确定“教什么”,对此,笔者认为应该依据课程特点、文本特点和学生特点(其文章发表于《中学语文》2013年第9期)。至于教学方法的设计,根本也在于如何确定“怎么教”。下面,试从基于对话性、实践性和审美性等三个方面来谈谈有关思考和做法。

一、基于对话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对话是人对人的精神引导和相互启发的过程。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阅读意义的获得与生成,根本途径在于对话。对话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方式和形态,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本质属性。

1.创设情境激发对话

对话是对话主体在特定情境下的相互沟通、交流和理解,对话在一定的情境下产生,相应的情境有助于对话的展开和深入,阅读教学需要创设对话情境。这个情境除指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课堂对话教学氛围之外,更多的是指着眼于文本意义理解与生成的具体对话情境。对话的情境多种多样,可以分为不同的類型,如根据构成情境的材料、手段分,有语言情境、实物情境、多媒体情境等;按照情境性质分,有活动情境、生活情境、艺术情境等;从情境与对话的作用关系来看,大致又可以分为背景情境和问题情境等。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从实际需要出发,立足于激发对话的动机与兴趣和引导对话的展开与深入,注重问题情境、语言情境和多媒体情境的创设与运用。

对话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沟通与交流,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问题就没有对话。对话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问题在对话中得到解决,问题是沟通读者视界和文本视界的纽带和桥梁,通过围绕问题对话,进而实现读者视界和文本视界的融合。课堂阅读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根据教材特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等情况进行整体考虑。现行高中统编教材,是“人文主题+学习任务群”两条线索整体规划单元设计,教材每个单元,开头有总体介绍与学习指导,课文后面有学习提示,单元结尾有学习任务安排和要求,这为对话问题的设置提供了参考和依据。如必修上册第七单元,包括《故都的秋》《赤壁赋》等五篇写景抒情的著名散文,属于“课标”中“文学阅读与写作”这一学习任务群。在其单篇或群文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都应着眼于“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个核心素养目标,立足于“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等几个维度来进行对话问题设计。如教学郁达夫《故都的秋》,不妨设计这样的问题:故都之秋是一种怎样的秋味?作品是通过哪些景物的描写来表现这种秋味的?作者为什么喜欢这种秋味?这些问题既有一定的对话驱动性、启发性,又有利于引导学生和文本作者、教材编者之间展开多向和深度对话,把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要求具体落到实处。语言情境主要指教师通过对课文有关内容的描述或评价所营造和形成的对话情境。如教学刘白羽的散文《长江三峡》,教师这样导入新课:“登高壮观天地间,大地茫茫去不还。这是大诗人李白赞颂长江雄伟气势的诗句。当代的作曲家谱写的《长江之歌》中,更从惊涛澎湃的长江巨浪中看到了我们民族开拓奋进的精神力量。歌中深情唱道,你从远古走了,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那么,在刘白羽的笔下,长江中景色最为瑰丽奇特的三峡,展现出的又是怎样的风貌神采呢?”这段导语为进入课文阅读创设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激动人心的对话情境。多媒体情境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实景再现、智能模拟或播放其他有关音像视频等手段创设的情境。如教学古代戏剧《长亭送别》,为使学生更好地进入课文中崔莺莺与张生的送别情境,播放李叔同的《送别》音像,凄清绵婉的旋律和荒寂幽远的画面,为课堂营造了浓重的别离氛围。多媒体手段可以创设丰富生动、形象逼真的各种情境,但不能冲淡甚至代替文本语言的感受与学习,创设多媒体情境是辅助阅读教学之用,目的是帮助更好地与文本展开对话。

2.运用“课眼”引导对话

“课眼”是课堂之眼,是课堂和课文的结合点,是引导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重对话的线索与载体,确定和运用好“课眼”,有利于聚焦对话内容,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世界,理解文本意蕴。“课眼”是在把握文脉基础上提炼出来的能够建构有序的课堂教学内容的主题词,它与文眼有联系也有区别。文眼,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是最能概括和表现文章内容与意蕴的词语或句子。“课眼”,是关于一篇或一组课文的课堂教学实施所运用的具有文本内容概括与教学组织作用的词语或句子。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的教师教,可能确定不同的“课眼”;同一个老师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教学对象,所确定的“课眼”也可能不同。“课眼”要关涉课文内容,二者又是具有密切联系的,所以,很多情况下就是把文眼当作“课眼”来运用。如《烛之武退秦师》,文眼是“退”字,整个课堂教学就可以围绕这个“退”字展开:烛之武为什么要“退”秦师,由此引出关于背景和形势等内容的阅读分析;烛之武怎么样“退”秦师,这是教学的重点,围绕这一“退”字,可以展开关于烛之武善于利用对方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等说服技巧的分析,认识人物有勇有谋、善于辞令的形象特点,体会作者叙述事件和刻画人物的方法技巧,等等。后面,还可以围绕“退”字,进一步学习讨论:结果是不是“退”了秦师?为什么能“退”秦师?作者是怎样叙写烛之武“退”秦师的?进而对人物形象、课文艺术特点形成比较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课眼”怎么获取和确定?有的可以从题目、文眼(诗眼)、中心句、主旨句或线索句中去找。如《劝学》中的“劝”字,《蜀道难》中的“难”字,《项脊轩志》中的“多可喜,亦多可悲”。有的文本中一些词语看上去不很起眼,但只要好好挖掘和提炼,就会发现这些词语具有很强的教学对话价值,也可以作为“课眼”,如杜牧《阿房宫赋》中的“秦爱纷奢”的“奢”字。文章从宫殿、宫女、宫宝三个层面来铺叙极写秦之“奢”,写“奢”是为了揭示秦灭亡的原因,总结历史教训,告诫当朝及后人要戒“奢”。秦皇的贪婪、荒淫在穷“奢”中彰显,民怨民愤在穷“奢”中爆发,秦朝破灭在穷“奢”中注定。以“奢”为“课眼”组织教学,聚焦“奢”字设置问题展开对话,那么,作者围绕“奢”字“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作赋特点及借古讽今的深远寄寓,就容易被理解和把握了。至于群文教学的“课眼”,则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取向来考虑确定。或侧重思想内容,或突出表现形式;或侧重同质归纳,或聚集相异辨析,等等。“课眼”的语言表现形式,可以是直接源自文本,也可以另外拟定。如对《劝学》和《师说》,可采用“‘学不可以已’与‘古之学者必有师’”,也可用其共同的主题“学习之道”作为“课眼”来组织实施教学。

二、基于实践性

马克思说:“人作为主体是通过他自身的实践活动来参与和接受客观的影响,从而获得主体自身的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都是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应着力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不仅指明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质,也指出了语文课程教学的根本方法和途径。

1.把握实践性指向和落实教学实施诉求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为进行读写听说的语言教学。学生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主要实践内容或者说变革的客体是“语文”,听、说、读、写是实践的主要形式,主体在变革客体的同时也变革自己。具体来讲,说、写实践的变革对象是“语言”,由于语言和思想存在“既相适又有差异”的特殊关系,在变革(运用)语言的同时也就在变革说、写者的“思想”。而变革的成果之一是“话”与“文”的生成,成果之二是主体说写能力的获得。听、读实践的变革对象是“文本”(话和文),由于文本和主体(物资、精神)生活的密切关系,变革(理解)文本的同时也就在变革听、读者的经验,变革成果之一是主体对文本内容、形式的理解、吸收和反映,成果之二是主体听读体验的获得和积淀。学生的语文学习实践都是围绕着“听说读写”进行,“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实践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基本指向,其实践活动的目的指向主要是“听说读写”能力得到训练和发展,思想观念、道德情感和审美人格等素质得到培养和提升。

如何落实好“听说读写”的实践指向,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首先要做到发挥好学生的主体性。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认为:何谓懂得语文教学?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懂语文教学的核心理念是让学生在大量实践活动中学习运用语文的规律”。据此,在课堂教学方面,从理念到手法,从教案的整体设计到细节的精心安排,从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关系到课堂教学结构,都应该而且必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组织与开展属于学生的大量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实践活动的主体。学生学习实践主体性的发挥,有赖于教师的主导性。从内容到形式,教师都要精心设计,力求让学生在充分占有时间的前提下进行语言学习、技巧习得、能力发展、思维训练的学习实践活动。第二,注重突出思维性。乌申斯基说:“谁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应该发展他的思维能力。”语言和思维互为表里,任何语文活动都是思维活动。听和读,是通過语言理解别人的思想;说和写,是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这里“语言”和“思想”之间的桥梁就是思维,语言的理解和运用都离不开思维。阅读教学中运用较多的是问题思维。如教学鲁迅的小说《祝福》,提出下面问题:作者对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有什么不同,其作用是什么?柳妈是杀害祥林嫂的帮凶吗?这些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又能促使学生综合运用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等多种思维方法,使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等思维能力都能得到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重点要在立意与选材、结构与表达几个方面加强思维训练。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要创设丰富多样且又具有挑战性的口语交际情境,让他们在实际“听说”的应对交流中训练思维的灵活性,从而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第三,坚持“听说读写”教学的整体性。语文能力结构中的各要素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在教学中要把握这个特点,从“听说读写”这个整体出发去考虑和设计具体教学环节与方法,促进语文听说读写能力协调发展。如在小说《项链》的教学过程中,布置学生以《马蒂尔德之我见》为题写篇文章,然后教师组织在课堂上相互交流讨论,这样既促进了对作品深刻意蕴的多元理解,又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了一次综合训练。

2.坚持大语文观念和注重“综合性学习”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需要拓宽实践领域和途径,把课内外学习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新课程改革关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专门设置了“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是以拓宽学习空间,增加实践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为原则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新修订颁布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通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融合听说读写,跨越古今中外,打通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语文学习和学生的生活世界,运用优质的素材和范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其中的实质也是突出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过程中要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和处理各种信息。就内容来看,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问题或项目,去进行考虑和设计。

一是课内学习延伸与拓展的问题。既可以增加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又能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可以指导学生和《红楼梦》整本书的阅读结合起来,选择林黛玉或者其他人物进行分析,也可以就作品思想价值或艺术特点方面确定某一专题进行探讨,还可以布置将课文改编成剧本并组织演出。再如,高一年级教学诗歌单元,开展诗歌诵读比赛,诗歌鉴赏研究,尝试诗歌写作等综合性学习系列活动。二是学生自己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如上海市北中学的赵露青同学从小就酷爱古典诗词,对卓尔不群的一代才女李清照更是情有独钟。在老师的指导下,她以李清照为研究对象,写出了题为《一曲芳心共悲情——浅论李清照的奇与悲》共一万多字的研究论文。三是社会生活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策划)校园、社区活动,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这样,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既训练听说读写能力,又培养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基于审美性

早在二百多年前,德国美学家和文学家席勒就认识到审美教育在人格完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说:“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以外,别无其他途径。”①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突出了审美性的问题,明确提出“审美鉴赏与创造”为语文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在实际教学中落实好审美教育,应坚持立足语言本体和聚焦情感核心。

1.立足语言本体

语文课程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审美内容,它几乎包含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一切美的表现。而这些审美内容都是通过语言这个媒介得以传达和表现的,语言既是语文课程美的源泉和载体,也是语文教学实施审美教育的根本凭借。教学中要立足于语言这个本体,在感知语言形象之美和鉴赏作品语言之美方面下功夫。

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是以感知语言形象为基础的。这里的语言形象,指的是通过语言文字所塑造的审美观照对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人物形象。事物形象简称物象,指单一的对象,如骆宾王《咏蝉》中的“蝉”,陆游《卜算子·咏梅》中的“梅”。景物形象则是多种事物的组合体,如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中荷叶、荷花、月光、荷塘四周蓊蓊郁郁的树等,构成一幅朦胧幽美的荷塘月色立体图景。人物形象不只是出现在小说、戏剧里面,一些散文、诗歌等作品也塑造出了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如散文《背影》里的“父亲”,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茅屋的主人”。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态度,对自然事物的观察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还有作者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等,都寄寓在这些运用语言所塑造的形象之中。语文教学引导学生走进美的世界,首先就是要让学生走进这些语言形象。语言是一系列人为的、非直观的、创造性的信息符号,用语言这样的抽象符号来塑造的艺术形象,不可能具备自然形态的形体外貌,不能直接作用于人们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因此,要求审美主体必须将言语符号意象化,这就需要根据语言进行想象,想象是语言文字的审美翻译。作品中一行行的文字,因想象而幻化成了一幅幅有声有色的图画或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让读者仿佛可以听见“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夜半钟声,看到“万山红遍”的美丽秋色,感受到“会当凌绝顶”的壮志豪情……阅读教学中激发和引导想象的方法很多,可以通过默读或朗读从而在头脑中进行想象,可以对课文复述或改写进行想象,还可以在与相关作品内容的比较中进行想象,等等。如教学李白的诗《梦游天姥吟留别》,让学生参考课文注释,将诗歌改写成现代文,从中想象诗人梦境中“月夜镜湖、半壁海日、千岩万转、熊咆龙吟、青冥洞天”等瑰丽壮美的无限风光,感受诗人骑行白鹿、寻访名山的浪漫气质和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想象要注重创设情境和契机,对有的课文内容还需要介绍背景,或补充常识,或疏通点拨,或精要评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接通想象以感知语言形象之美。鉴赏语言之美,需要诵读体味和分析品味。诵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它是一个眼、脑、口、耳协同活动的过程,因为“耳醉其音,心醉其情”,诵读更能使人体会汉语言的音韵之美、形象之美和情感之美。诵读的类型和形式多种多样,例如:朗读、美读;范读,练读;集体读,个别读;轮流读,接续读;全篇读,选段读;指名读,自由读。教师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和形式特点,采取恰当的诵读教学方式,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语言的分析品味,既可对语段特点或语篇风格展开评论,也可对一些字、句的运用进行咀嚼分析。如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写月光像流水一般地倾泻,赋予月光以动感,写出了荷花、荷叶在月光下宁静、柔和的美感;“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个“浮”字写出雾的轻柔,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的姿容;写荷花的清香,用“渺茫的歌声”作比,写月光、月影用“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作比,把嗅觉、视觉转化为听觉,表现出其中内在的和谐之美。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这番分析品味,既能让他们感受《荷塘月色》朦胧静谧的美好意境,又可切实体会到语言文字运用的艺术魅力。对语言的鉴赏,还需要注重比较的方法,看究竟是“推”好,还是“敲”好。比较分析的范围和内容很广泛,包括词语、句式、语序以及标点等。教材所选课文尤其是其中的文学作品,常常有一些语言“变形”的现象。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就几个名词并列在一起,没有谓语勾连,也没有虚词粘合,打破了语言运用的一般规范,看似不合常理,实则言简意丰,富有弹性和张力,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审美体验。这里“变形”也称之为“陌生化”,是相对于“常规”和“熟悉”而言的,教学中往往也需要和常规的语言形式或用法加以比较分析,才能更好地感受和体验到作品的语言之美。

2.聚焦情感核心

审美教育中,学生审美情感的发展是更重要的、更高层次的美育目标。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要聚焦情感这个核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这“入出”之说,对于我们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情感教育很有启迪意义。

首先是要“入乎其内”,设身处地地感受和体验作品及作者的情感。为此,教学中需要注重创设审美情境。审美情境是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审美心理特点出发而创设的,它易于被学生理解并引起审美情感的期待或共鸣。如有位老师讲《荷塘月色》,一开始他就给学生描绘了一幅“月夜图”,创设了一个“遍地月华清辉”的特定审美情境,从而把学生带入到一片融融的月色之中。“入乎其内”关键还在于解读情感的“密码”,这就是意象的感知和理解。意象是什么?就是心意与物象的统一,一种具象化了的感觉与情思。朱光潜先生认为,欣赏是因意象而见情趣,可以说是意象的情趣化。心理学也告诉我们,人只有面对个别的具体的事物才会产生主观的体验,从而拨动情感的琴弦。意象,具有多义性或不确定性,相同的意象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如月亮在李白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中,月是童趣;在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月是孤独;在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月是相思。因此,对意象的理解要从具体作品出发,注意和“知人论世”结合起来。情感共鸣是主体与对象之间达成了思想情感的高度契合时,产生的一种审美体验,是审美欣赏高峰体验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也是我们“入乎其内”所追求的一种境界。教学中要设法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引导展开积极的联想和想象,设身处地而感同身受,移情于物而物我同一。达到这一境界,还需要教师善于把握好教学的节奏和时机,用自己富有情感、美感的语言启发和感染学生。其次,“出乎其外”即注重情感的评价与升华。关于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曹明海教授等人也认为,“在深入體验作品情感的同时,还须对之具有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判断、评价,以使情感体验受到理性的引导和控制,这就是‘出乎其外’。因此,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将感受、体验与理解、评价结合起来,从而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肯定或否定的审美态度或审美评价,从而摈弃消极颓废的情感,吸收积极健康的情感,获得哲理美的享受。”②我们这里所说的情感评价,相较前面情感的感受与体验,多了一些理性的因素。但这种理性因素是一种特殊的理性因素,是一种寓理于情的情感评价、情感判断。在评价过程中,形象思维仍是不能或缺的思维方式,要紧扣课文情节、形象、环境等具体内容进行鉴赏分析。情感评价虽然表现为理性因素的介入与渗透,也需要一定的历史、政治、道德、伦理和文学评论等方面的知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是靠教师的灌输和说教,同样需要的是启发和引导。可以设置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教学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提出“‘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一问题,和学生一道进行讨论。还可以采取比较的方法,把不同作者或者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根据其情感倾向(包括相似、相对、相反等)进行组织,引导学生比较鉴赏,提高审美情感的评价和判断能力。“出乎其外”的“出”是接受者立足于审美感受向作品之外的辐射。我们要把握辐射的范围和价值取向,让情感评价促进情感升华。著名文艺理论家童庆炳先生认为,审美情感应该是“自我情感”和“人类情感”的交合、重合和结合。③符号论美学也认为艺术符号所要表达的情感是一种人类普遍的情感。审美教育旨在促进“小我”向“大我”的转化,在教学实践中,要从文本内容出发,着眼于促进这样的情感升华。如教学杜甫的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可以从对杜甫心忧黎民和兼济天下情感的领悟,再到对儒家人格中仁爱思想和民本情怀的认识,在深远的文化背景中去寻找杜甫人格情感的文化根源,帮助学生加深对杜甫崇高情感的认识和体验。“出乎其外”还要求“出乎感性”,对审美对象进行理性观照,追求哲理情感的升华。如教学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要积极引导学生展开联想,领悟诗中小草丰富而深刻的象征意义。上述关于语文教学中审美情感教育的“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这只是一个大致的说法。其实,情感的评价与升华从本质上讲,也是情感体验的发展或者说也是情感的深度体验。在实际教学中,它们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我们需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和加强审美情感的体验与升华,更好地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①[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范大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116.

②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295.

③童庆炳.童庆炳文集(第2卷)文学活动的美学阐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9.

[作者通联:湖北松滋市第一中学]

作者:田泽生

第四篇:现代文学教学中“怎么教”问题探究

摘要:現代文学的开端是五四运动,在外国文化、现代文明的影响下,中国国内文学界的文人大师,开始在吸收西方文明、现代文化等基础上对传统文学进行创新,从而演变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紧随时代潮流的新兴学科,即现代文学。现代文学的出现,丰富了高校的教育教学内容,同时,传授现代文学知识符合当前社会对学生的发展需求,有助于改善学生的文学素养。但是,当前中国国内高校的现代文学教学状况正面临着些许挑战,我们面临着“怎么教”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现代文学;教学;挑战;教学方法;具体对策

引言

现代文学专业是高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播现代文化、现代文学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现代文学作为当前新媒体时代传播的重要基础,其文学地位正在不断的出现边缘化现象。与此同时,在现代文学教学中,很多学生对现代文学知识并不感兴趣。面对教学期间出现的众多挑战,本文将针对现代文学教学具体状况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中国高校现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重要意义

1.使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得以提升

高校积极的开展现代文学教学工作,有助于为学生培养完善的、出色的语言文字理解及感知能力,可以使学生了解、明确现代文学作品的具体写作方法、特征,对学生学习、模仿、借鉴、运用现代文学作品内容中的名言与写作技巧及改善学生文学创作水平具有积极帮助。

2.能够改善学生理解、掌握现代文学知识的水平

现代文学学科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在运用话剧、歌舞剧等对现代文学教学重难点知识进行讲解时,可以借助学生对话剧人物的角色塑造、肢体语言协调控制、口语发音等过程,帮助学生改善理解、运用现代文学知识的水平;借助合理的教学模式(如体验式教学模式等),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水平;同时,还能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文学作品内涵,使学生在作品赏析期间牢记相关内容。

二、高校现代文学教学中面临的挑战

1.高校现代文学教学相关课程安排的课时过少

现代社会各行业、各岗位的竞争状况异常惨烈,大量的学生对专业课重视程度非常高,所以高校面对此类现状适当的将现代文学课程课时进行了缩减。由于现代文学课程减少,学生学习现代文学的知识机会也随之降低,从而导致学生成绩下滑,最终影响正常毕业。另外,虽然现代文学教学课时减少,但是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依旧保持不变;这就使教师只能在短时间内向学生灌输更多的知识,学生在填鸭式课堂中学得的大量知识由于缺乏时间消化,最终理解与记忆效果大打折扣,从而使现代文学教学效果直线下滑。

2.现代文学教学方法落后

高校深受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影响,很多高校现代文学教师没有有效的对现代文学中的艺术、美感进行发掘,上课时只知道一味的讲解理论知识,使得课堂气氛压抑、枯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很多教师喜欢使用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法,无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最终使得课堂氛围越发压抑、学生学习兴趣大打折扣,影响了教学效果。

3.高校学生学习现代文学的兴趣较低

现代社会对专业技术类人才需求量较大,忽略了学生的现代文学综合素养水平。因此,在大环境影响下,学生逐渐的丧失了学习现代文学的兴趣。即使是就读于中文学科的高校学生,为了迎合市场需求,热衷于考取计算机、英语或者其他专业技能证书,对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兴趣不大,在课余时间很少或者根本没有阅读现代文学作品,即使专业课程也是为了应付考试。

三、当前现代文学常见教学方法

如果说“教什么”是教师们在具体的教学中首先考虑的问题,那么,“怎么教”这一为了达到既定目标、目的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则是教师们在教学改革中实验最多、用力最为集中的方面。这既如黄修己所反复“呼吁”的——“现代文学教学也要百花齐放”,也如范志强所认定的——“相对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更为重要”,更多的现代文学教师的探索与实验已经在他们的教学论文中留下了充分的证明。

就近三十年的主要教学论文来看,现代文学的教师们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繁杂而又多样。据初步统计,大约有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发现式教学、开放式教学、研究型教学、创造型教学、比较教学法、教师讲述分析法、师生共同分析法、学生讲析教师小结法、学生独立分析法、舞台演出法、诗文朗诵法以及电化教学、影视剧的播放、多媒体与网络的利用等20余种。如果按照它们在论文中出现的频率和教师们论述的深浅度来考察,比较具体、常见的则有如下六种:

1.启发式教学

它在杨占升的《改进教学漫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年第3期)、周筱华《以学生为主体探索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新思路》(《黄山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等论文中曾经被多次提及,而又在曹安娜的《现代文学启发式教学的探索》中(《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得到了详尽的论述。而总括他们的观点,这种方法强调师生间的双向互补与互动,主张以疑问、询问、设问、反问或者课堂讨论的方式开展教学。

2.讨论式教学

这种方法与启发式教学紧密相连,它除了在上述曹安娜、周筱华的文章中被同时论述外,卫奉一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之浅见》(《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论文则给予了明确的界定,即它在包含启发式教学的师生间互动的情况下,更加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锋,并且,这种方法还要求教师应有对讨论内容的统筹安排,学生则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3.比较教学法

这种方法在王志明的《电影电视与现代文学教学》(《广西高教研究》1999年第2期)和上述卫奉一的文章中被从一般比较的意义上进行理解,他们要比较的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改编前后的异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版本差异、同一时代不同流派的社团及其作家作品、同一流派不同风格的作家作品以及同一时代不同作家的作品等等;而田玲华的《比较文学方法与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宝鸡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芦海英的《文学比较介入现代文学教学探析》(《淮海工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则把比较文学中的一些方法和思路借鉴到现代文学的教学中来,她们所强调的是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中外作家作品之间、同类主题不同作家的创作之间以及不同的人物形象之间的比较。

4.开放式教学

这种方法曾经在陆嘉明的《开放型交叉系统教学法初探——现代文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性思考和实践》(《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86年第2期)中较早地得到了系统的论述,而后的梁丹译、姜彩燕等也都分别著文进行了大力肯定与提倡。从他们的表述来看,无论是“教学内容实行开放”,还是“思维方式实行开放”,抑或是“教学形式实行开放”,其实最根本的就是把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起来。

5.电化教学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所谓“电化教学”,其实就是通过放电影、电视、录象或录音的方式來辅助教学,它在80年代中期以后的现代文学教学中被普遍地运用。王圣杰的《现代文学课的形象思维教学》(《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1999年第4期)、宋凤英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方法初探》(《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2年第3期)等论文都认为电化教学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它既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也能够加深对现代文学原著的理解,同时还能够使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

6.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比电化教学更为先进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主要是利用以录音机、幻灯机、投影仪、电影、电视录像、计算机等设备所构成的“多媒体”制作课件进行教学。由于它能够集声音、视频、图像、文字、动画等各种信息于一体,因而在中国的计算机和因特网得到迅速发展的90年代末期以后,便很快被包括现代文学在内的各科教师所使用。对此,李柏青的《运用多媒体课件优化〈现代文学〉教学》(《琼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姜彩燕的《现代文学教学中的美感教育与历史认知》等论文都结合自己的教学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并且,他们都认为多媒体课件具有简便快捷、内容丰富和形象生动的特征,既解放了教师,也解放了学生。

四、高校现代文学教学具体对策

1.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完善

高校教师在现代文学教学中使用了大量的晦涩难懂、专业化程度高的术语进行教学,很多学生都无法直接理解。因此,教师要把教学重点朝思想领悟方向转移,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三观。同时,教师要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对现代文学中的重难点知识进行重点讲解,使学生掌握现代文学的发展规律。同时,教师应选择针对性强的作品,简要的进行重点分析,为学生丰富知识储量。

2.优化传统的现代文学教学方法

教师在现代文学教学过程中,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思想,要为学生树立“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翁。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趣味教学法等,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交流、问题分析意识,为学生培养现代文学解析能力。同时,高校要协助教师,积极举办辩论、演讲、知识问答等比赛,鼓励学生参与相关互动,借助活动为学生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与此同时,高校要完善现代文学评价体系改革,除依旧保存考试方式外,还要纳入学生的课堂表现状况、作业完成状况等,通过综合分析,给予学生客观的、正确的评价结果。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教育工作中应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合理培养,制定完善的设计方案,并遵循科学化的工作原则。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意识到,合理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有助于改善目前的教学形式,并促使各方教育质量和水平的全面提升,例如:在讲解《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呐喊》与《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课程知识的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呐喊》和《彷徨》内容的阅读,然后指导其自主的搜集各种开端知识和成熟标志知识,使得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带有目的地进行分析和交流,全面掌握各种中心知识和主旨内容,并增强各方面的教学工作效果,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性,更好地完成相关阅读指导任务。在现代文学知识阅读期间,还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意识,使其在阅读内容的过程中,学会总结各种经验,并全面增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效果,预防不正确行为方式带来的影响。

4.培养学生的前沿意识

现代文学教学期间,前沿意识十分重要,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观念,引导学生利用前沿意识准确地了解学科内容和实际情况。虽然对于现代文学知识方面,学生还没有深入的了解,且前沿学术方面的问题非常陈旧,但是,只要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和思维习惯进行准确的分析,就能够更好地进行教育指导。例如:在讲解《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质》课程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设置“现当代作家深刻研究中“鲁迅”的研究”相关主题,要求学生在网络和书籍中查找各种关于“鲁迅”方面的书籍,使其可以按照各种内容积极的思考和学习相关的知识,并形成正确的观念意识,全面增强相关知识的学习效果和水平。與此同时,教师还需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正确的开展相应指导活动,使得每位学生都能按照现代文学的具体内容和知识进行学习,全面增强其学习效果和水平,满足当前的教学发展需求。

5.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

现代文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现代作家优秀作品进行多读、多看,帮助学生增加知识储量。在现代文学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与现代文学作品,为学生深度剖析多元文化环境中文章内容具备的精神与含义,借助文章中人物的高尚道德情操感化学生,实现培养学生高雅道德品质、改善道德素质、强化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教学目的。

6.调动学生学习现代文学知识的兴趣

参与现代文学教学工作的教师要合理引进全新的教学方法,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现代文学知识的兴趣,例如在讲解老舍先生的《茶馆》一文时,由于我国话剧界已经多次对其进行话剧表演,因此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茶馆》话剧,学生则通过话剧中演员的语言、动作和心态来理解其中的思想和感情。[3]当教师彻底激发学生学习现代文学知识的兴趣时,应及时引导学生完成思维模式的整合,帮助学生拓展思维与视野,实现为学生建立良好的现代文学学习心态的教学目的。

结束语

现代文学教学工作的开展任重而道远,面对新时期现代文学教学中出现的众多挑战,高校在进行现代文学教学期间,应明确教学工作的意义与挑战内容。然后,有针对性的设计挑战应对对策,才能有效的提高高校现代文学教学质量,为社会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综合性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金进.拓展中国现代文学疆界的必要和可能[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5(03)

[2]葛嵩.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02)

[3]黄修己.现代文学教学也要百花齐放[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年第3期

[4]范志强.从创新教育谈现代文学教学改革[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5]刘莹.论高校现代文学的教学困境及应对措施[J].中国报业,2018.

[6]庞维天.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困境及解决策略研究[J].都市家教,2014.

[7]王爱文.关于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2.

[8]田德芳.浅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比较教学法——以中国现当代小说为例[J].现代语文,2014.

广西北部湾大学

作者:陈果

第五篇:我们怎么做教育教学研究

摘要:教师做教育教学研究要建立“共同体”的概念,要认识到教育教学研究是为自己的教育人生做。教育研究应强化现场意识、问题意识、谱系意识、方法意识、价值意识和理论意识。研究成果的表达应倡导一个基准,讲究两套功夫,把握三个角度,穿越四重境界。

关键词:教育教学研究;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成果表达

教学即研究,世界劳工组织早将研究作为教师职业必须的要求。但在教师的生活中,“研究”似乎更正式,更有一种档次上的界定。人们在讨论教师研究时,其实也给了一些标准,比如,文章在正式刊物发表,在正规的评奖中获奖,等等。斯滕豪斯(Stenhouse)认为,私下的研究在我看来简直称不上研究,部分原因在于我们将研究视为一种共同体活动,而未发表的研究对他人几乎没有用处。本文的讨论正是在“公开发表”这个“水平线”上进行的。

一、谁来做教育教学研究

教育研究首先应当建立“共同体”的概念。谁来做教育教学研究?是微社会一个临时的生命共同体。这里的共同体除了斯滕豪斯(Stenhouse)所说的那种潜在状态,大致有四种情况。第一是一群人组成的研究团队,一些大的研究项目,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往往参加研究的是一个庞大的团队。如江苏省泰州中学洪宗礼老师领衔的“中外母语教材研究”,参与的专家学者有160多位。上海教科院顾泠沅老师当年的青浦数学教学实验研究,就由“场内”的教师和“场外”的专家共同组成研究团队。第二,研究者的背后有强大的专业队伍在支撑。这些专家、同行未必出现在文章的作者署名处或获奖者名单中,比如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研究,由于她的聪慧、执着和勤奋,得到刘佛年、高文、杜殿坤等高校教授的关注和支持,这些专家的某些思想,其实已经融进情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许多参与情境教育实验的一线老师,其实也不断丰富着李吉林老师的思想。现在一些名师、名校长成长工程中,培养对象教育思想的形成,大都是“众人拾柴”燃亮的。第三,同事的相互滋养。在学习型组织的文化氛围里,同事之间围绕某些问题和命题,思想激荡,相互启迪,生成了某些研究的项目,深化了某些研究的进展。第四种情况是学生成为共同体的构成。更多的老师是面对课堂、面对学生的独立研究,按照研究伦理,要研究学生,应当尊重他们,应该得到他们的支持与合作。江苏吴江汾湖实验小学有一段时间,校本研究的主题是“让学生参与研究”,就是在引导教师建立共同体意识。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被誉为“大陆校本课程的发源地”,锡山高中校本课程的开设,都是以对学生的广泛调研为基础的,课程实施过程,自然也离不开学生作为实践主体的参与。教育教学研究的共同体有什么特征呢?(1)认同感。没有认同感就没有共同体。一是对生活意义的认同感。“我来到这个世界,为了看太阳”,因为向上向前的生活姿态,使大家走到一起。二是对研究主题价值取向的认同感。参与情境教育的实验者与研究者,本身就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关注教育教学审美性,关注全人发展的课程载体,关注学习科学视角教与学的改进,对情境育人的思想都十分认同。三是对研究领衔人的认同。课题、项目的主持人、领衔人,其德性、才干、组织力,是共同体形成的粘合剂,其价值追求与个人魅力往往吸引同行加入研究。于永正老师粉丝众多,“桃李满天下”,一些追随者自发结盟,研究、推广于永正语文教育思想,就是源于于永正老师的强大号召力。(2)主体性。如前述及,连接共同体的是活生生的主体力量。共同体之间常常能设身处地为同伴着想,但不是也不能以关系的亲密为基准,否则,共同体就成了“朋友圈”了。本雅明认为,共同体形成的关键因素,在于个体的自由,正是每个个体是自由的,他们都能独立思考,畅所欲言,这个共同体才具有活力、具有力量。(3)交响乐队式的组织构成。高中语文教材编写启动时,出版部门邀请南京大学丁帆教授和笔者担纲主编,在向初中语文教材主编洪宗礼老师请教研究核心团队如何构成时,洪老师提出的三条选人标准是:公益之心、水平相当、结构合理。共同体就是一支交响乐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能,有自己的生态位,每个人都不可或缺,于是相互补充、相互衬托、相互映照,共同弹奏辉煌的乐章。

二、为谁做教育教学研究

我们的回答是为自己的教育人生做教育教学研究。第一,确立学习为自己、研究为自己的基本观念。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学以为己”,孔子当年就感慨“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1]“为己”当然指往“内圣”的向度,指道德境界的修炼。儒家主张士大夫之学“有益于身,有用于世”。[2]这里的“为己”是包括逐步让渡到为社会,为他人的。在儒家看来,唯有个人为了自己寻求道德完善,社会才能从中获得裨益,个人目的之所以达成,原因正是个人目的中包含了公共目的。现在关于教师的价值判断有两个不同的标准体系。一是与现行人事管理制度相适应的,是外向的。它的存在有现代社会管理、社会运作的必然性。它是依据社会可判断性,因而总是统一的,也是僵硬的。二是與教师发展和人生体验相适应的,是与精神相关的,内向的。如前述及,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刻的基础和渊源,这二者其实就是“为己”与“为人”的关系。我们不一定非要将二者对立起来,但主次和先后不能不讲。否则,对功利的追求也是欲速而难达的。从路径上看,不能解决个人修为与精神体验的丰富性问题,也很难获得社会资本。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社会学研究的核心主题就是个体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资本”。个体的文化修养总是一种资本形式,个体总是存在用自己的精神内涵兑换社会文化资本的倾向。有成就的教师总是先做到个体精神的饱满,然后达到社会的认可,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当学习、研究是为了自己精神的丰沛、内心的完整,以及个人价值的实现,这样的教师就会满怀信心一路向上走。如果学习、研究只是为了身外之物,学习和研究处于“被”状态,就都成了苦差事,某个功利性的目标达到了,上进的通道也就自我关闭了。第二,坚守自己的内心。人生的路上有很多诱惑,怎样对待这些诱惑决定了许多人研究道路的长短。如果我们的研究已经达到一种生命自觉,我们在做研究,就是做自己内心认可的事情,研究本身就会让我们感到快乐,就是一种幸福时光。当外在干扰、诱惑来临时,我们能果断排除,那我们一定会走得远。斯霞老师曾被任命为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年轻的李吉林曾有可能做校长,洪宗礼有机会做副局长、宣传部长,他们都谢绝了,他们坚持做内心认可的事情,所以有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邱学华老师曾向我介绍,文革前他在华东师范大学做老师,主动“要官”,要求到附小做教务处副主任,因为做个官有利于他开展尝试教学的实验。文革中他回到老家,后来任常州师范学校校长,他主动要求辞官,而且一辞到底,到常州市教科所做一名研究人员,因为这样他可以摆脱冗务,专心从事尝试教学的实验和推广。李庾南老师76岁时,还兼任班主任,还在上初中数学课。她告诉我,她的讲台人生,首先是自己喜欢、惬意。年轻时上课是为了捧好饭碗,现在捧饭碗是为了享受教育。第三,将异己的转化为本己的。我们很难做到所有的研究都是本乎内心。有时,领导交待的任务,或者某种偶发的原因,达成某个未必指向本己的目标,但都可能让我们成为研究者。泰州九龙实验学校的顾广林老师对初中数学活动课的研究成果获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他研究的触点完全是意外的,更是异己的。那是顾广林参加南师大数学系他们这个班校友十年的聚会,他没有同学相聚的快乐,只有内心深处的寂寞。因为有的同学升官了,有的同学发财了,有的同学出名了,怎么说也人模人样了,他只是一个农村初中的数学教师,被冷落乃情理中事。顾广林暗下决心:再过十年,让你们刮目相看。他认真选择研究课题,从每个单元的活动课入手,引导学生动手“做”数学。在研究中,他逐步发现在“做”中体验建构,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了,自己当初的“负气”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他乐此不疲地开展研究,想的是惠及学生、成长教师、充实自己。恰如神学大师所言:“研究如果不转化为爱,还要研究干什么?”“转化”是我们校正研究价值的关键。

三、怎样做教育教学研究

基础教育一线的教育教学研究,关键在强化六种意识。第一,现场意识。教育教学研究基于教育现场,通过教育现场,还要回到教育现场。关注教育现场,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教育现象学倾向。现象学研究倡导“面向事实本身”,“面向事实本身”当然有超越现实、提升现实的内涵,但它首先在基于现实,从现场出发,这样的研究更真切。海安城南实验小学的许卫兵老师,带领团队研究对剖腹产儿童的教育“干预”,他们将教室里的座位表上孩子的名字写成两种不同的字体,在学生完成任务,进行小组合作,学业成绩检测时有意识地进行错题分析比照,尤其加强对学生的个体观察研究,建立剖腹产儿童的学习档案,与家长组成共同体,通过教育“干预”给这些孩子特殊的关怀。由于“面向事实本身”,研究体现了较高的准确性和可信度。“睡魔正与诗魔战,窗外一声婆饼焦。”现场意识还会为我们带来教育教学一线的“烟火气”,让人感受到生活本身的鲜活和亲切,增加感染的力量。顾泠沅老师和我初次见面时,说从我的文章中感受到我在中小学有较长的教学经历。在我看来,这是对我的文章多少保持教育现场生动气息的褒奖。第二,问题意识。教育教学研究以问题为导向,需要在教育现场通过观察思考,发现问题、提炼问题,进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张克中老师,一度作为《文汇报》“笔会”的专栏作家。我曾问:“克中,你这些文章的触发点来自哪里?”张克中老师告诉我,对选入高中语文教师的经典文章重新有所“发现”,这是《文汇报》“笔会”编辑与他的约定。他对某些经典文章的新解,受三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学生在课堂讨论时匪夷所思的创见,顺着走就会形成绝妙好文;二是几乎所有学生对文本都陷入平庸化理解的泥沼,这么些优秀的高中生尚且如此,可见一般读者也都不能认识文章独特的价值,非常值得花大力气去重新解读;三是自己备课“静夜思”时内心的触动,值得写出来与读者分享。可见,张克中的写作都是来自教育现场的问题。哈佛大学有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教育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更是解决问题。当然,问题有很多种,对于中小学老师,他们的研究应当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处处留心皆学问”。但如果有了“宏大叙事”的气魄和能力,则应更关注贯穿始终的、普通性的那些基本问题、结构性问题。还应加强问题意识,不断发问、质疑、追问,使研究的过程成为分析、解释、质疑的过程。第三,谱系意识。中小学教师的研究大多是“在场”的,源自心灵、叩响心弦,就可能形成成果。但如果要聚焦一个结构性问题持续研究,如果需要学术性的交流和表达,这就要规划。我们要研究一个问题,总是希望能有所突破,能对问题的解决有所贡献,这就要借助潜在的共同体的力量。先要搞清楚关于这个问题的已有研究,大概是什么状况,这就需要学会做文献综述,以便了解相关主题的研究状况和前人、他人取得的成果,在已有成果的思想滋润的基础上开展工作。“若不了解关于这一问题前人做过什么,我们要拓展、创新,基本是不可能的。其实,继承比创新重要,只有继承,才有可能创新;没有继承,就不可能有创新,而文献综述就是一种继承。只有基于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才能确定我们的研究价值,研究工作才有可能取得进展。”[3]第四,方法意识。研究方法指在研究中发现新现象、新事物,或找出新理论、新观点,揭示事物内在规律的工具和手段。研究总是要讲究方法的,研究方法的应用使研究符合规范性的要求,其实也是使研究成果在科学性上经得起推敲。要注意的是,每一种研究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基于教育现场的研究往往具有综合性特点,也就需要研究方法的有效组合和必要补充。顾泠沅老师的青浦教改实验,在行动研究中引导科学发现的逻辑,增加了理论创新的可能性;用经验、筛选的方法填补了调查与实验之间的方法论空白;把传播学特定模式嵌入研究流程,对大范围的教学改进提供了保证。研究方法的创造性运用,成为青浦教改实验成功的重要原因。第五,理论意识。教育现场展开的是教育的生动实践,但教育现场的研究并不排斥理论,理论与实践相互激荡,理论与实践双重探索,这样的研究更可能成大事。在这方面,李吉林老师的研究堪称表率。她努力学习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论,学习科学、美学等基本理论,用以指导实践;注重从实践中提炼理论成果,借助理论收获推进实践的深化,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她的情境教育,仅在《教育研究》就发表论文13篇,这也可以理解为她的理论攀越上13层台阶,她的教育实践得到13次提升。有的老师认为,我写的就是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没有什么理论,也不需要理论。暂时没有理论不要紧,但排斥理论显然是不对的。德雷福斯说,理论的营养可以促进研究“从日常实践的脉络中超离出来”,创造新的日常生活。哪怕是叙事研究,也应在明晰概念、理解原理的基础上进行,也应该在学理上站得住,也应该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超离”,这就需要汲取理论的丰富营养。

四、研究成果怎样凝炼表达

研究成果怎样凝炼表达?人各有志、人各有智、人各有技,真是个相当个性化的事情。为了比较清楚地说明问题,我把它概括为“1234”,即研究成果的表达应倡导一个基准,讲究两套功夫,把握三个角度,穿越四重境界。

一个基准,即有深刻体验的独到和创造。任何研究都期盼“新见”,哲学家诺齐克(Robert Nozick)说:“我对人类智慧所能做的贡献,不是去阐释或维护自己先前的观点,而是提出新的观点。怡悦我,激发我的,是去思考新的问题,提出新的看法,过去如此,现在依然如此。”对于这种境界,中小學教育教学研究也应“心向往之”,提出新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创造性。当然,中小学老师的“新见”有多种形式,至少包括走进实践的理论创新,先进理论的成功应用,生活的教育叙事蕴含的“事理”,在亲为中悟到的某些心得,等等。另一方面,“在场”的研究,这些新见又是与叩响心弦的体验相连接,相融通的。正是亲历亲为,生活的体验、生命的体验中闪烁着理性的光泽,这些“新见”是情感与思想的结晶。如斯霞老师的教学实践,童心在闪耀,母爱在润泽,思想也在生长。李吉林教师的情境教育,理论的形成和成熟,也是深刻的情感体验贯穿的过程。举一个具体案例来说,南通虹桥第二小学刘昕老师,曾碰到一个“横竖不说话”的学生。刘老师比家长更着急,更上心,和这个孩子每周做一次单独的交流,而且每次交流都认真准备,到了第三个月,这个孩子终于在办公室门口主动喊上一声“刘教师”,刘昕和办公室的同事都激动得哭了。后来,这个孩子渐渐融入了集体生活。刘昕精选一部分和这个孩子交往的故事,出版了《关于一个学生的笔记》。刘昕现在也成为了“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在关爱学生这方面,我以为她已有些教育家的样子。她的研究成果在情怀方面具有深深的感染力。

两套功夫,一套功夫名为讲故事,一套功夫叫作结构化。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大致是一种“教育现象学”,现象就是个体的实际经验,对个体(包括自己)实际经验的尊重和把握,会让人有一种存在感。所以应当提倡叙事,讲故事。这个传说源远流长,远古的歌谣、情歌、传说、神话等等,就包含了丰富的情感价值,兼容了多种社会规则,它与那种阐释、解释为主要特征的知识,形成了人类知识发展史的两股源流。这似乎还契合时代发展趋势,美国学者丹尼尔·平克曾提出,未来属于高感性的时代,现代人应当具备六种能力,其中就有说故事的能力。他认为相对于论点而言,故事以叙事方式的独特性和内涵的多喻性,可以收获巨大的传播效果。所以,不仅叙事研究,即使是按照逻辑层次展开的阐说中,我们也要讲好故事。南京第十三中学的曹勇军老师把自己的课堂称之为“我与你的故事”,他直言,自己的研究就是非虚构、介入式、叙事化,就是讲好自己的故事。有些老师在阐说过程中引为例证的故事让人眼前一亮,真有胜过一打说教的感觉。另一方面要把自己的想法有顺序、有层次地表达清楚,具有内在一致性,就要学会结构化。只要想想“结构”这个词的源头,想想建筑中结构的意义,我们就会意识到结构化对于文章的重要性。结构性就是要有逻辑性。金生鈜教授认为:逻辑是认识的起点。逻辑不是限制认识,而是引導认识,使认识更好地探索真理。逻辑是我们针对问题进行理性思维的方式,关涉我们思想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结构化就是要有关联性,观点与观点,不同的理论论据与事实论据,古今中外,虚实之间,怎样就堆砌到一起,甚至通过有机建构融为一体呢?正是结构化使事物之间具有了关联性。结构化体现“建筑性”,这里借用陈嘉明教授“建筑说理”的表述,各种材料各得其所,于是文章的架子就搭成了,就立起来了。我甚至认为,中小学优秀的研究者要过把文章写长这一关。有一定的文章长度,才能比较充分地展开自己的观点,体现出一定的纵深度。有人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干嘛要写长文章,在我看来,无话就不写,还要“则短”干什么?“有话”说明你有自己的想法,说明你想得比较多,那就写下来。如果我们想得多,想得新,想得透,想得系统,就会有说服力、影响力,这也是对写作能力的一种要求。较长篇幅的文章,需要一定的逻辑结构能力,这对思维能力、谋篇布局能力都是一种锻炼。当然,有长文写作的能力,并不是要求所有文章都是长文,文章长短确实看表达的需要。

三个向度,教育现场具有整体性特点,研究往往侧重某个方面,大致说来,对于一个比较优秀的教师,有一定的研究积累,则可以往教育哲学、实践模式、教学风格这些方向进行凝炼,发出声响。个人的教育哲学是以专业公开的教育哲学为依托,作为个人信仰或价值标准而存在的,它可能表现为教育理念、教育教学主张、教育口号等,总是使个人的教育活动带来一致的倾向性。实践模式是基于长期探索、创造或认可的,能够体现教育规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教学风格是个人对学科本质独特的理解和表达,是教学艺术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这些方面都只是实践的一个维度,都可以反映实践整体性的某种特点。有些老师能够在三个方面都有建树,如斯霞老师,她的教育哲学是童心母爱,她识字教学的实践模式是随课文识字,她的教学风格是朴实大气,都达到相当的高度。有的老师侧重于某一方面,但对三者有统摄的功能,比如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对于绝大多数老师来说,可能更多着力在教学风格的凝炼方面。但要注意的是,仅此一个方面其实对一个人整个的教育教学,甚至教育生活,都是相互联结的,都是相互融通的。比如,教学风格最本质的是在我们对某个学科独特的理解、发现与实践,这其中包含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教育哲学、教育观念视角)和自己比较认可的操作范式(实践模式视角),也包含了我们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追求,往往是自身性格的生动体现。有的老师被赞誉人以课立、人课一体,是因为课也是他的人格的表现,是他的人生状态。

四重境界。教育教学成果的凝炼表达,似乎有几个阶段:一是经验性的。许多老师起步写的都是教育教学经验,比较感性但没有深度,比较个人化但进入不了公共话语系统。二是科学性的。能够用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说清楚问题,学理上立得住,包括在明晰概念、理解原理基础上的经验表达,都达到了这种境界,但似乎还是“普通话”——普普通通的话,缺少打动人心、发人深思的力量。三是个性化的。指已经能熟练地运用基本理论讨论问题,对问题的认识形成了独到的见解,对观点的表达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句子”,是一种有风格的表达。四是形成“关键词”。对自身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进行高度概括,形成一种品牌性、标志性的表达,并得到广泛认可。比如童心母爱之于斯霞,情境教育之于李吉林、尝试教育之于邱学华,无需说明,大家都明白。无论是文,还是为人,这应当看作是一名教师最高的贡献,最杰出的成就。“横渠四句”曾描述知识分子最高的文化理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名真正的知识分子,由让渡自己到让渡他人,由内心丰沛到立功、立言,以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身份,在教育教学研究中凝炼出“关键词”,是可以看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知识人的文化理想的。 至少,“在路上”,是毋庸置疑的。

参考文献:

[1]龙昭雄. 论语与现代生活(上)[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13:17.

[2]龚书铎. 清代学术史论[M]. 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2014:46.

[3]编辑部.重视文献综述在教育研究中的价值——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长江学者张斌贤[J].教育科学研究, 2015(4):29-32.

Approaches to Conducting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Yang Jiujun

(Jiangsu Education Association, Nanjing 210013, China)

Key word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search; method; objective; expression of research fruit

作者:杨九俊

上一篇:英语职称论文下一篇:怎么写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