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工程项目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

摘要: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实现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战略方向,预制装配式生产建造技术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主要措施,信息化可以使项目各阶段、各专业主体之间在更高层面上充分共享资源,极大高预制装配式建造的精确性与效率。预制构件是装配式建筑的基本要素,准确地追踪和定位预制构件能够更好地管理装配式建筑的整个流程。构件追踪定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与各阶段的工作内容息息相关。因此,深入了解装配式建筑的全流程,分析和总结各阶段工作需要的构件空间信息,是建立合理追踪定位技术框架的重要前。显然,仅用单一技术难以满足全生命周期构件追踪定位的要求,因此需要充分了解相关技术的优缺点与适用性,以便根据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制定出合理的技术方案。另外,预制构件追踪定位及空间信息管理技术的研究涉及到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工程、计算机、自动化等多个专业。但是,目前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学以外的学科,鲜有从建筑学专业角度出发,综合地研究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而建筑学专业在装配式建筑的全流程中起着“总指挥”的作用,需要汇总、评估、共享各阶段与各专业的信息,形成完整的信息链。因此,建筑学专业对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的缺失不仅会导致构件空间信息的片段化,而且难以深度参与到项目的各阶段、协调各专业的工作。基于上述需求和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梳理了典型装配式建筑的结构类型和结构构件类型,以及从设计、生产运输、施工装配、运营维护直至拆除回收的全生命周期过程,总结出各阶段所需的构件空间信息以及追踪定位的内容,并根据精度需求将构件追踪定位分为物流和建造两个层级。其中物流层级的定位精度要求较低,主要用于构件的生产运输和运维管理;建造层级的定位精度要求较高,主要用于构件的生产和施工装配。其次,详细分析了BIM、GIS等数据库,GNSS、智能化全站仪、三维激光扫技术、摄影测量技术等数字测量技术,以及RFID、二维码、室内定位等识别定位技术的功能和在装配式建筑中的适用性。通过对现有技术的选择和优化,建立了一套基于装配式建筑信息服务与监管平台、结合多项数据采集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并分别从物流和建造两个层级对此技术链的应用流程进行了探索。着重介绍了装配式建筑数据库中预制构件分类系统和编码体系,分析二者在预制构件追踪定位技术中的作用。最后,以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的设计、生产和建造过程为例,说明以装配式建筑信息服务与监管平台为核心,结合数据采集技术实现预制构件追踪定位和信息管理的方法。本文以装配式建筑的结构构件作为基本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库和数据采集技术建立了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对于整合项目各阶段构件空间信息、形成完整信息链、协调各专业工作、优化资源配置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这些方面是实现预制构件精细化管理、高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效率的关键。本文共计约160000字,图片143幅,表格63张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构件库;数据采集

学科专业:建筑学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

1.1.2 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

1.1.3 构件追踪定位与空间信息管理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

1.3.1 构件空间信息

1.3.2 构件追踪定位技术

1.3.3 现有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的空间信息

2.1 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和结构构件类型

2.1.1 装配式结构体系类型

2.1.2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类型

2.2 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工作流程

2.2.1 设计阶段

2.2.2 生产运输阶段

2.2.3 施工安装阶段

2.2.4 运营维护阶段

2.2.5 拆除回收阶段

2.3 构件空间信息

2.3.1 构件空间信息的内容

2.3.2 构件空间信息的传递特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预制构件追踪定位技术

3.1 数据库

3.1.1 建筑信息模型

3.1.2 地理信息系统

3.1.3 BIM与 GIS的特性

3.1.4 BIM-GIS与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的契合性分析

3.2 数字测量技术

3.2.1 GNSS定位系统

3.2.2 全站仪测量系统

3.2.3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3.2.4 摄影测量技术

3.2.5 施工测量技术的适用性分析

3.3 自动识别和追踪定位技术

3.3.1 自动识别技术

3.3.2 追踪定位系统

3.3.3 自动识别和追踪定位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流程

4.1 装配式建筑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

4.1.1 装配式建筑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的基本组成

4.1.2 装配式建筑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中的关键技术

4.1.3 数据库交互设计

4.2 建造层面的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流程

4.2.1 基于BIM的构件定位

4.2.2 设计阶段

4.2.3 生产阶段

4.2.4 装配阶段

4.3 物流层面的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流程

4.3.1 构件生产与运输

4.3.2 构件施工装配

4.3.3 运营维护与拆除回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示例

5.1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定位技术的实现

5.1.1 南京装配式建筑信息服务与监管平台

5.1.2 预制构件追踪管理技术的实现

5.2 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结构构件追踪定位

5.2.1 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概况

5.2.2 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设计

5.2.3 构件生产与运输

5.2.4 构件装配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各章内容归纳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鸣谢

上一篇:建筑设计与建筑文化论文提纲下一篇:后金融危机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