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旅途心随景动

2022-06-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人在旅途心随景动

第2篇:心随“影”动

心随“影”动——红色经典观后感征文大赛

活动方案

一、 活动背景:

为丰富大学生业余生活,提高学生创意思维和回忆红五月光荣历史,展示学生风采,繁荣校园文化,培养先进优秀思想,使我们大学生能够跟上时代潮流,不忘当年的光荣,同时为了调动大学生们积极参与校园活动,特此面向全校学生举办红色经典观后感征文大赛。

二、 活动目的:

此次大赛主要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活跃校园气氛,通过对红色经典影视作品的赏析,回忆红五月的光荣岁月,写下自己内心的悸动,把那些革命话语镌刻在心头,让那些革命故事激励我们奋勇向前。体现大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态度,提高大学生的创意思维,学习并弘扬正确的“红”思想,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三、 活动主题

红色经典,心随“影”动

四、 参赛对象及形式

个人自荐作品:参赛选手可个人或小组(每组不超过3人)参与比赛 学院推荐作品:二级学院学生会可推荐优秀作品至学院学生会宣传部,可适当加分

1. 作品必须切合主题以红色经典电影所反映的事件为基础宣扬正确的“红”思想。

2. 作品的主要思想为积极向上红文化的立题为标准,在次基础上展开。 3. 作品并不能光以红色经典陈述的事件来阐述,更应该加入个人的体会以及个人的感想和励志要求。

五、 活动时间

报名时间:201年4月20日——2014年4月30日 作品提交时间:2013年5月1日——2013年5月20日。

六、 作品要求

1、 征文内容以红色经典影视作品为蓝本,撰写观后感,体现出对革命历史的感怀,对今天美好生活的感恩。

2、 征文要求思想积极健康、紧扣主题,感情真挚,文风平实,突出个性特点,内容充实完整,条理清晰明了,语句通顺流畅,文字清新自然,主旨表达明确,能引发他人产生共鸣与思考。

3、 所有作品必须为我院在校大学生的原创作品,不得侵犯任何第三者的知识产权、名誉权或隐私权,并未在其他赛事或媒体上发表过。如发现抄袭内容占全篇文章的30%及以上,则取消个人比赛资格,对其所在分院进行通报批评。

4、 参赛作品必须切合红五月的思想及内容,带有良好的向上的思想。征文要求学生自己撰写,题目可以自拟,体裁不限。

5、 征文提倡短小精悍,文字字数在800~1500字左右。

七、 作品递交及联系方式

1、

2、 各分院作品上传发送至联系人的邮箱,不明之处请联络竞赛联系人。 征文文本文档请统一用A4纸打印。具体打印格式如下:正文字形统一使用小四号仿宋体,大标题用小二号黑体,附标题用小三号仿宋体。

标题下注明作者所在分院,专业,姓名。

3、 大赛报名联络人:

报名联络人:杨洁(短号638783) Email:807341283@qq.com 联络地点:教学区2#301学生会办公室

八、 作品评选及奖项设置

各类作品收集后分类别评选,由相关学科教师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评选出

一、

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若干名,并授予相应获奖证书及奖品。

九、 举办单位

主办方: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宣传部 协办方: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会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团委

第3篇:心随影动

通知

为了积极响应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满足同学们的文化需求,建设更加成熟的校园文化网络,通过舆论工具加强对同学们的引导,使其能够健康发展,从优发展,心随影动根据相关制度条例举办了本次影展。

在这一个举国上下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时刻,我们可以感受的到祖国正在一天一天的走向富强、走向昌盛,但我们所面对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作为陇中人,我们应时刻都谨记“担当天下的红色情结,立己达人的精英意识,矢志奋斗的拓荒精神,天天向上的进步态度”,志存高远,勇于担当,构筑中华民族的铜墙铁壁。

“时间都去哪了,还没好好珍惜„„”音乐是通过很多个音符展现出来的,如果没有音符或许就没有了音乐,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那句“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心随影动真挚的接受每一位同学对本次影展所提出的建议,并在以后的活动中适度改进。(提建议或你有更好的照片与我们分享,请加QQ:2055009649心随影动) 鸣谢:校学生会、高二16班美术专业生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最后,“心随影动”祝老师们工作顺利、家庭和睦,祝同们学学习进步,心想事成。

心随影动二0一四年四月二十九日

第4篇:心随乐动

用笔在乐谱雕刻着唯一,音乐,你就是我的“唯一”。

“儿时凿壁透了谁家的光,宿昔不梳一苦十年寒窗,如金灯下闲读红袖添香,半生浮名只是虚妄。”不知何时,我爱上了音乐,它给我的总是一种十分美妙的感觉。一曲《庐州月》道出了学子们得心声,歌词中处处透露着一种对世事的独特见解。“三月一路烟霞莺飞草长,柳絮纷飞中看到了故乡”,听,歌者对故乡的那种思念一下子就传达出来了,多么动听的歌词啊!随着许嵩独特清新的嗓音,那种美妙的感觉,霎时间让人忘记了一切。

维斯塔是我很喜欢的一名歌手,他的海豚音令世人折服,他是不折不扣的“海豚音王子”,他的音乐与其它音乐不同,在他的音乐中寻不见世间情与爱的踪影,听他的歌仿佛就找到了最原始最质朴的音乐,他的名曲《歌剧》中,到了高潮那一声超难度的海豚音,没有任何歌词,单凭他那种感觉就折服了世人,从他的音乐中我仿佛听到了那种特有的力量,几乎无法用语言表达,直到听了他的歌,我才真正领略了音乐的魅力。

“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当我成绩不理想或有其它烦心事时,我总是戴上耳机将音量调大,听着这首充满活力的《我相信》,我总能在最失意时重新振作力量,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力量,高昂的乐调,再加上歌手的激情演唱,让这首歌从开始到结束始终充满着一种青年人特有的青春朝气,啊,音乐,你不仅带给我享受,更给了我精神上的力量。

每当在银幕上看到一些感人至深的场面,总会伴有那首深情款款的《母亲》做背景音乐,它的歌词纯朴、真实,再加上蒋大为那种浑厚而富有穿透力的嗓音,母亲的种种辛苦总会放电影般浮现在面前,让人潸然泪下。不错,音乐总能让人不由地想起什么,总能不经意间触动的心弦,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提升。音乐,的确很美,我越来越爱音乐了。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我要说“歌中有情,情中有歌”。只要心随乐动,那么一切都会很美。

第5篇:心随行动

心随行动,行之有效

嘉峪关市酒钢三中政治教师 吴秀娟

【摘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动人心者,莫先乎行。”再激情四射的讲话抵不过一个微小的行动。行动往往是最“实际”的讲话,最“权威”的发言。

教师作为学生的指路明灯,不能单纯简单说教,而应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率先垂范,做出表率。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关键词:行动榜样从我做起力量

中国著名电影演员陈坤在栏目《开讲啦——行走的力量》演讲中告诉观众“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动人心者,莫先乎行。”再激情四射的讲话抵不过一个微小的行动。行动往往是最“实际”的讲话,最“权威”的发言。

教师作为学生的指路明灯,不能单纯简单说教,而应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率先垂范,做出表率。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教师是旗帜,学生会如影随形地跟着走;教师是路标,学生会毫不迟疑地顺着标志前行。

今年暑假高一新生军训期间,老师与教官一起用行动告诉孩子们“榜样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每天老师和教官就会以身作则准时出现在训练场地,树立起学生守时观念。在炎炎烈日下,教官、教师和学生连成一体共同参与军训活动。在老师行动的带动下,没有一个学生喊过一声苦或一声累,坚持做好每一个动作要领;也没有任何同学躲在树荫下偷懒,中途掉队。而是从始至终按照军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并且在老师的言谈举止影响下,自觉树立起严守纪律、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这种影响也会持久地发挥作用。这一点在军训长途拉练活动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每个老师和教官都用行动这种无声的力量告诉孩子们坚持、坚持、再坚持,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就是成功。任何一个成功不是光靠喊口号、大谈理论铸就地,而需要在每一次坚定的步伐中、洒下的每滴汗水中逐渐累积的。只有通过切实的行动才能完成一天之内徒步行走28公里的壮举,体验在困境中行走,这也必然成为学生人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这种行,是从我做起、“看我的”、“跟我上”,而不是从他人做起、“听我的”、“给我上”。不当“演说家”而当“实干家”,不当“评论员”而当“运动员”。要求学生按时,不能自己迟到;要求学生学习,不能自己玩忽职守;要求学生遵守纪律,不能自己破坏规矩。须知孩子们都有“火眼金睛”,不能言是行非,人前人后一个样。花言巧语只能蒙一时,不能蒙一世。万千的说教家口里一套,行动上又是一套,这种说教又会有什么用呢?言行不一致,用大话、空话和套话去教育别人,这样的教育者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因为聪明的人都知道,人们往往是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认识事物的真相,而不是先凭耳朵听到的来判断。亲眼看到的无疑要比道听途说的深刻地多、丰富得多。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大道理讲得天花乱坠而人们充耳不闻的原因所在。经常我们用这样的语言“今天必须、、、”、“今后不允许、、、”、“为什么在课堂上说话”等,结果同学们都一个回答模式“下次再也不了”,可想而知下次依旧不变,甚至还有的学生在心里嘀咕“你也迟到了、你也做同样的事,凭什么要求我?”因此行动比语言更能说服人、教育人、启示人。如果我们每一个教师也能严格要求自己,树立好行动的榜样,就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久而久之就成为必然,这也必将使学生受益终身。

司马迁在《史记·儒林列传》中说:“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多言不会使小河改道,也难使荒山披绿。力行,即便是南水,也能北调;即便是凡人,亦能揽月。生活正

是这样:多言不如多行。只有行才能动心,动心才能行有效。让我们的一举一动引导学生上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次作业、记好每一次笔记、考好每一次试、做好每一次卫生、完成每一次早操、晨读、、、、、、用行动走近成功,而不是每天做着成功的梦想。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言不从。”我们教师若不落实在行动上,讲的道理再透,教育形式再活,艺术性再强,都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无雨之云。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情、一情一意,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心光屏上。无声路标的示范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道排山倒海般的动力,将以老师为表率,“信其道”,则“遁其步”。

因此,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会不自觉地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学生。这一点也许我们自己都未能意识到,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影响是确实存在并持久地起作用。所以,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严于律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榜样的力量在行动上。

参考文献:《心随心动:激励与认可他人的行动指南》 [美]詹姆斯·库泽斯等

《行动的力量》 朱健刚著

第6篇:心随我动

——《陶行知教育文选》读后感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大概没人不知道陶行知这个名字,曾在读师范时就听过陶行知的教育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但对这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所践行的教育理念、观点思想似乎了解甚微。今年暑期期间很有幸我能拜读《陶行知教育文选》,这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让我真正的全方面的领略到教育大师的教育精髓,感受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是那么的贫泛;同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犹如一盏教育明灯,指引我继续前进、感悟和探索„„

一、用爱心滋润学生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朴实的语言蕴含着淳朴、真挚的师爱。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给我很大的启示:我要像陶先生那样,用伟大的爱心去滋润无数颗童心,培养出无数颗爱心。

爱师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情感。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自己很爱学生,爱成绩优秀的学生,爱乖巧听话的学生,爱漂亮、可爱的学生„„可是比比陶先生,觉得自己太渺小了。陶先生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办育才学校施爱于所有难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难童,做到了“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

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每个孩子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他可能在某个方面不如别人,但在另一方面却胜人一筹。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而好恶之褒贬之,把“差生”视为“朽木”,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例如我所教学的班级有个学生叫周洋洋同学,他特别调皮,谁都不愿意和他同桌,但我知道这样的学生如果调皮就一顿呵斥,或者简单粗暴的教育或者挖苦只会适得其反,使他的逆反心理更强,而我在课堂中总是树立他的自尊心,让他知道自己也是有优点的同学并不是什么都是缺点,然后我注重鼓励他发扬优点逐步改正缺点,现在他比以前进步多了。

当然,爱里有严,爱里有教育。陶先生为学生竭力改善生活条件时,又嘱之以俭朴为美德,绝不可浪费,看到学生出现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及时送上关怀与指导。作为现代的教师,更应多教给孩子一点谦让、宽容、仁爱;多灌输一点理想、道德、情操;多一份理智和引导,这样学生在承受师爱的过程种找到前进的路,学会爱父母、爱他人、爱家庭、爱学校、爱祖国,心中充满爱。

二、教学生学会学习

所谓“教学”即教学生学;所谓“学生”意要学会学。归根到底,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生存。

陶行知先生阐述“教学合一”理论时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先生如果只“教”,学生只是做个“书呆子”、“字篓子”,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更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当今,

素质教育主张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社会职能必须体现出“导”这个特点来。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不用思考,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思索,经过不断反复推敲寻求最佳结果。因此,教师要把学生看成学生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激励和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设计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自主地发现和解决问题。这对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而言,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言,也能够发散出去,以期达到解决别类的问题。

三、在生活中教育

陶行知提出了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中体现出一个核心观点:“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始终把社会看成一个整体,把生活看成一个整体,把人看成一个整体。把人的一生看成一个整体,也把教育与生活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待。他指出“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因此由于生活的内容是全方面的,故而教育也应体现出全面性。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也让我感受到了在实施新课改教育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是多么的重要。曾记得刚分配下来工作时,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让学生读死书,把学生当容器强加罐,让他们以考试分数为目的,以分数来分学生的好坏的唯一标准。陶爷爷形象的把传统教育比喻为吃人的教育。曾有一则漫画这么形容的。一幅图:学校开学了,学生带着长方形,正方形,六边形等等各种形状的脑袋进入学校。另一幅图:他们毕业后,一个个带着圆形的脑袋从学校走出来。这个漫画形象的表现了传统教育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以传受知识为已任,学生以接受知识,应付考试为追求的目标。生活教育他则教人做人,他要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他第一就注重健康,他反对杀人的各种考试。这是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教育,新课标中重要的一点也是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自主,这与陶行知提倡的理念是合一的。在今后的数学课堂中,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将时时鞭策我,把所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把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用起来,真正使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用活数学。

总之,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丰富多彩的,同时我们教师所学习所要作的也是丰富多彩的。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新课程改革推进中,我要鼓励自己多想一些困难,少一些畏难;多学一些理论,少一些空论;多做一些行动,少一些被动,自觉接受新课改“三个挑战”,即教育观念的更新与挑战,教育角色的转变与挑战,教育方式及技术革新与挑战。养成剖析反思的习惯,创造性地解决教学实践问题,更要向陶行知学习,向前辈们学习,多积累知识,多和孩子们相处,和他们做好朋友,不断重塑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在三尺讲台上,会为学生弹奏最美妙的人生乐章!

第7篇:

上一篇:身边的新华书店变化下一篇:购买摄像机的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