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危险废物处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思路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危险废物的定义、危害

1.1 危险废物的定义

危险废物, 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和感染性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危险特性, 以及不排除具有以上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危险废物的鉴别标准有:《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GB5085.1~7-2007) 。

鉴别方法包括:《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GB5086-1997) 和《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 (GB/T1555-95) 。

危险废物按其性质可分为: (1) 感染废物。 (2) 腐蚀废物。 (3) 易燃废物。 (4) 反应性废物。 (5) 毒性废物。

1.2 危险废物的危害

由于危险废物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和感染性, 其危害特性表现为人体健康损害和环境污染。

健康危害:人直接接触、摄入破坏人体组织细胞, 严重时可引起致畸、致突变、致癌疾病。

环境污染:侵占土地资源;有毒难降解的有机物、重金属和油类等物质进入土壤, 破坏土壤的土壤结构, 如流入地表水体, 将影响水体环境功能, 影响动植物生长, 如果人体食入遭污染的食物, 将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 进行环评的意义和目的

评价的目的是在对危险废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的收集、运输、贮存、综合利用和最终处置的全过程中对环境的不利因素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 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可满足区域环境质量要求的减轻或消除危害和风险的措施和预案的建议, 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水源保护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法律法规要求, 征求受影响区域公众意见, 做出危险废物处理项目选址环境可行性的结论, 为工程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 评价的总体思路

危险废物处理建设项选址可行即项目可行, 环评工作的总体思路为以下几点。

(1) 以翔实调查服务区域危险废物产生种类和数量, 及区域现有危废处理种类和规模为基础, 充分考虑区域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 从满足处理区域危废要求出发, 合理确定处理废物的种类和规模。 (2) 调查危废主要来源企业和产生危废工序, 分析危废物质组成成分, 为确定处理工艺和污染源提供基础数据。 (3) 从城市总体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水源保护规划、环境保护规划、选址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等找出选址环境制约因素, 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和措施。

4 评价的基本内容设置

工程分析、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环境影响预测、环境风险评价、清洁生产、污染防治措施、区域环境容量与总量控制、公众参与、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等。

5 评价重点

5.1 有充足的原料来源

企业需保证有良好的原料来源市场, 不因原料不足而使生产设备不能正常运行, 从而影响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达不到负荷运转, 影响污染处理效率, 造成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5.2 做好基础数据调查工作

由于危险来源广泛、成分复杂, 即使同一生产工艺过程所产生的危险废物, 其性质和成分都可能相差很大, 因此, 要做好分析工程所处理危废主要成分和性质分析, 从而合理确定处理工艺, 准确的计算污染源, 以及为分析有毒有害物质、元素的去向, 为设计合理的污染防治措施提供根据, 做到有理有据、有的放矢。

5.3 确定合理处理规模

在充分调查服务区域危废产生种类和产生量, 和区域已有危废处理种类和规模的基础上,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合理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需要处理的危废的量, 来合理确定工程处理种类和规模。

5.4 有充足的资金保证和成熟可靠的技术支持

充足的资金是顺利实施工程建设、保障污染防治工程建设和正常运营的经济保障。

由于在不同企业、不同生产工序所产生的危废的理化性质变化范围较大, 要求不同批次的物料在生产过程中有相应的工艺变化, 需进行小试生产, 成功后才能正式生产, 这就要求企业有较强的设备和技术, 才能应付在出现不同原料时能满足正常生产的要求。

5.5 处理工艺的合理性

由于危废成分千差万别, 性质各异, 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工艺, 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是保证危废得到最终安全处置的保障, 不同危废的处理工艺如下。

医疗废物:有回转窑焚烧炉、热解焚烧炉、等离子体焚烧炉, 高温蒸汽消毒法等。

废矿物油:有薄膜蒸馏回收, 沉淀、油水分离法。

石棉废物:固化再安全填埋。

多氯联苯废物:回转窑, 等离子体焚烧炉等。

含重金属污泥:对有价值、含量高的污泥采用熔炼和湿法回收金属, 没有利用价值的废物经固化/稳定化, 或高温烧结、熔融后用作建筑材料, 对含铬、砷的废物可通过还原或生物法进行解毒。

爆炸性废物:通常采用化学氧化法处理。

焚烧飞灰:经固化/稳定化后安全填埋。

5.6 有稳定、良好的产品市场需求

必需使生产出来的产品有稳定、良好的市场需求, 也是保证企业在进行危废无化害的同时, 有一定的经济收入, 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 也为企业不断加强技术实力提供资金保证。

5.7 重视二次污染防治

危废处理工程虽属化害为利的环保工程, 但是在生产过程中, 也会产生一定废水、废气、噪声和固废等二次污染, 因此, 要切实做好二次污染防治工作, 通过合理的物料成分分析工作, 准确的确定随污染物排放的污染物的浓度和排放量, 为合理的确定所采用的污染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5.8 重视公众参与调查, 包括风险评价范围内的公众

由于为处理危险废物的工程, 在处理过程中有可能排放对周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的污染物, 因此, 一定要向有可能受影响的区域的公众公示项目的内容, 污染物产生情况, 拟采取的控制和处理的措施, 解释公众的问题, 消除公众的疑虑, 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并接受公众的监督。

5.9 重点分析项目选址合理性

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等对工程选址的具体要求, 主要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周边敏感点分布情况、基础设施条件等分析, 按照规范选址要素进行多厂址的比选分析, 并计算区域的环境容量, 在没有环境容量的地区建设项目, 必须要有详细的区域削减计划, 原则上在没有环境容量地区不得建设排放污染项目, 以此综合得出环境影响小、经济合理的推荐厂址。

6 结语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项目属于多学科、多行业、多种污染并存的综合项目, 要详细准确的分析废物原料的成分和性质, 做好物料和元素平衡分析, 从而估算出项目的污染排放水平, 在采取合理的二次污染防治措施和充分征求可能受影响区域公众意见的基础上, 重点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城市总体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水源保护规划等分析项目选址的合理性, 综合分析得出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

摘要:在充分调查危废种类、规模和成分的基础上, 确定合理的处理工艺和污染防治措施, 并充分征求公众意见, 分析项目选址与区域城市总规、环境保护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相符性, 为项目的环境可行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危险废物,规模,成分,选址

上一篇:在供应链环境下印刷制造业面临的采购管理挑战下一篇:环境监测如何促进环境监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