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2023-06-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新解

所谓“天”,既不是一些影视剧、文学作品中滥用的某个或某几个人物的意志的意思,也不是一些人误以为的“天命”的意思,而应该是自然界运行的自然规律的意思。所以,这句话的意思用通俗的现代语言来说就是告诫人们要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从大的方面来说,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始终应该是指引人类各种活动的首要准则,否则的话,大自然必定会以爆发大规模周期性瘟疫以及地震、海啸、台风、气候恶化等各种自然灾害的方式毫不留情地对人类进行疯狂地报复。对于这一点,现代的人们应该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切身的感受:2003年的“非典”,2006年的禽流感,2008年的汶川地震,2009年的甲流,还有一年不如一年的恶劣气候,食品安全,能源危机,人口膨胀„„2009年更是由于全球性金融危机的雪上加霜而成为是异常艰难的一年,于是,忧患意识自然而然地成为了2009年好莱坞电影的主题,《2012》、《末日侵袭》、《后天》、《变形金刚2》、《终结者4》等就是这类影片的代表作品。尽管现代社会是个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但是,无论是面对外来的灾难(来自宇宙和地球的自然灾害、外星人、机器人),还是人类自身活动引发的灾难(瘟疫、环境污染、能源危机、人口膨胀等),无一不让我们感到了人类的渺小和面对自然灾难时力量的有限。尤其是《后天》、《末日侵袭》反映的由于人类不尊重自然规律而导致自然界疯狂报复(瘟疫、气候恶化)更是值得引起人类的警醒。今年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峰会期间,哥本哈根数十万群众自发组织的游行活动迫使各国签订了关于实施低碳经济的协议的行为,就是一个人类开始警醒的令人兴奋的消息。与此相照应,中国领导人很早就提出可持续发展的伟大战略,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宏伟蓝图,暂且不论它的可行性和可执行程度,光从愿望和态度来说,实在是一个独具慧眼的英明决策。

从小的方面来说,顺应时代的潮流,因时而动,因势(形势)而动,对于指导个人的发展来说则显得意义非常。就好像人类要想文明地发展就永远不能跟自然界作对,而要努力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样,个人要想获得较好地发展,就永远也不能跟国家、社会的形势、大的方针政策作对。因为除了这个国家是一个腐化不堪、形同朽木,虚弱得一推就到的政权的情况以外,个人的力量在国家的强制力面前脆弱得还不如一只随时可以被人捏死的蚂蚁。不管国家的法律是否合理,大的方针政策是否正确,你除了顺应它以外别无它法——起码不能公开地与它作对。

对个人行为处事的启发:身处不合自己意愿的环境,遇到不合自己意愿的事或人,首先想到应该是结合自身的能力和拥有的各种资源否有方法去改变,如果有,是什么办法,条件是否具备,怎么去实现。如果暂时找不到改变的方法或者有改变的方法但某些条件暂不具备的话,明智的选择就是转变思维方式,尽可能地区适应这些令自己不满意的环境、人或物,积极地为将来的改变积累条件或者耐心地等待时机的成熟。

第2篇:顺人者昌逆人者亡的成语解释

【成语】:顺人者昌,逆人者亡

【拼音】:shùn rén zhě chāng,nì rén zhě wáng

【简拼】:srzcnrzw

【解释】:顺:顺从;昌:昌盛;逆:违背;亡:灭亡。顺应民众的就能兴旺,违逆民众的定要衰亡。

【出处】:《后汉书?申屠刚传》:“夫圣人不以独见为明,而以万物为心。顺人者昌,逆人者亡,此古今之所共也。”

【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顺接】:亡不待夕 亡不旋跬 亡不旋踵 亡人自存 亡可奈何 亡命之徒 亡国三户 亡国之主

【顺接】:兵败将亡 出死断亡 多藏厚亡 刚克消亡 归忌往亡 国破家亡 继绝兴亡 继绝存亡

【逆接】:安常处顺 安常履顺 安时处顺 百依百顺 本末相顺 冰释理顺 风调雨顺 克恭克顺

【逆接】:顺人应天 顺从其美 顺倾转圆 顺其自然 顺口开河 顺口谈天 顺坡下驴 顺天从人

第3篇:2011年11月党员思想报告:顺天爱民与逆天悖民

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古语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古语还说:“民为邦本千古鉴,欲安邦必固本,本固邦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无疑也是万古不磨的真理。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也宣扬:“共产党员是鱼,老百姓是水,鱼儿离不开水。”所以,我们经常说“军民鱼水情。”200多年前,乾隆皇帝曾下令在颐和园中修造一艘石船,他的初衷是想让大清王朝的皇祚像这艘石船一样永远在水中航行,传至千世万世,永不颠覆。可仅仅过了不到一百年,大清王朝便风雨飘摇,内忧外患,顷刻间土崩瓦解。究其原因,就是所谓“龙驭深宫者,个个是昏君,不思谋民利,民必不帮衬。”就在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广大军民在枪林弹雨中即将去的解放战争胜利的时候,身在西柏坡的毛泽东已然在未雨绸缪地思考着下一步的路子,开始居安思危了。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告诫全党要始终胸怀忧患意识,艰苦奋斗、戒奢戒躁,继续心系民生,为人民服务。人民在哪里,人民在田间地头,在工厂车间,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走基层、下单位,深入到大街小巷,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共产党人依靠群众拥护鼎定天下,同样也要群众支持料理江山。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上世纪九十年代,叱咤了70多年的苏联共产党一霎间丧失政权,苏联民众的反应却是平静冷漠,毫无唏嘘挽留之意,苏联共产党的落败好似一场平静的葬礼,没有花环,没有仪式,更没有送行的人群。前车之鉴,后世之师,怎样阐旧邦以辅新命,社会主义的中国能不能在世界格局的大地震中安然无恙,这需要有清醒的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是否还是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者?这是一个深刻的提问。历史证明,盘古开天地,唐宋至明清,社稷存亡,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都未曾跳出兴亡周期律的怪圈,但凡初兴,聚精会神,万事用心,人人卖力,艰难困苦,万死中觅取一生。待时事好转,便渐生腐化堕落、骄奢淫逸,劳民伤财、生灵涂炭,历时长久、风气养成,虽大力而难挽狂澜,一旦间民怨沸腾、揭竿而起、攻城掠地,所向披靡,统治者闻风丧胆、日薄西山、灰飞烟灭、悔之晚矣。大乱大治,大盛大衰,改姓更朝,周而复始。暴政失国,仁政失策,暴政固然不符合民主精神,仁政也绝非民主政治,只是一种有民主民权思想而无民主民权制度的“温和政治”,有思想无制度,或有制度无程序,有程序无实施,口蜜腹剑、言行不

一、必毁大器。

中国共产党自执政以来,便有群众路线,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至到今天的以人为本,更兼联系古代民权思想大致也经历了从“草民、子民、公民、人民、人”的嬗变,这些称呼和提法的变化,无疑是中国历史和现代社会的进步的表现。道理是浅显易懂的,实践是举步维艰的,统治者们有谁不懂得这些民重君轻的道理,但还是不乏“一心重整江山事,不患得失患存亡”的亡国之君,似陈后主、李后主、宋徽宗、崇祯皇帝、将大总统之辈,他们又何尝不谙熟“民心可用、民怨可畏”的经世之论,而往往在治国理政时志大才疏、荒疏失度、冒天下之大不韪,最终自酿苦酒、自食恶果,忽喇喇似大厦倾。居安思危、史鉴昭彰,共产党人要想取得国家长治久安,但有人本思想,没有人本制度,但有人本程序,没有人本实施,就像一个人只有骨架枯立,没有血肉丰润一样,终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所谓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也不过是空口号、假招牌、伪调头,一纸空文、不足为用。贪污腐化、人浮于事也必将使先进思想成为纸上谈兵、有名无实。

群众路线,革命先驱们是身先士卒了的,为人民服务,老一辈革命者是亲力亲为了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以人为本,则显得道远而任重,吾今之党员公仆当体肤奋学、上下求索,方可保万世长存之红色基业。燎原星火终不灭,余烬耿耿照天烧。红色政权如火如血,顺天爱民则事业如火如荼、方兴未艾,逆天悖民则作茧自缚、引火自焚。中国共产党已然执政62年,各中是非曲直、成败得失历史自有公论,人民自由评说。不顺民心者,民必亡之,作为党员干部,如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便无法取得成功。而我作为桂子山上的入党积极分子,如果不能深刻领会这一深意,也不符合一位有待发展的共产党员标准。

汇报人:谢伟 2011年11月8日

上一篇:爱与责任如影相随下一篇:路边的风景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