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地面开裂

2023-06-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地热地面开裂

浅析地热地面裂缝控制措施

孙正元

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

[摘 要]:地板辐射采暖以其散热均匀、人体舒适感好以及节省室内空间、卫生、节能等优越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青睐,并得以迅速推广应用。但地热地面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一些质量通病也越来越多的被人们重视,尤其是地热地面裂缝较多的质量通病更加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和关注。本文提出一些在地暖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从而有效地防止裂缝的产生和发展。

[关键词]: 地暖管地面;混凝土裂缝,空鼓;控制措施

1、工程概况

宏亚优诗美地(竖琴湾)二期工程位于沈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4栋31层住宅建筑,总建2筑面积85500m。采暖设计为地盘管采暖设置,该工程使用φ20XL交联管设计,20mm厚发泡水泥保温层,55mm厚C20细石混凝土面层。地暖管地面构造如图l所示,地暖管铺设如图2所示。

图1 地暖地面构造 图2 地暖管铺设

2、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引起地暖管地面开裂的原因主要应从发泡水泥隔热层平整度、地暖管的敷设、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界格缝、养护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2.1、发泡水泥隔热层平整度

此设计采用发泡水泥作为找平及隔热层,因此如果隔热层施工高低不平,就会引起盘管起伏不定、固定不牢,出现气阻,影响热媒的循环,当然这也是地面空鼓裂缝的原因。 2.2、地暖管的敷设

盘管分布要合理、均匀,否则容易导致地面温度分布不均匀,从而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形成地面裂缝;地暖管地面的固定管卡要固定牢固,否则容易在填充层施工时候由于施工不当被破坏,造成地暖管地面与隔热层脱离竖起造成地面开裂. 2.3、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

配合比不当指水泥用量过大,水灰比大,含砂率不适当,骨料级配不佳,选用外加剂不当等。

1

填充层细石混凝土采用商品泵送混凝土,水灰比过大,混凝土稠度大或搅拌不均匀造成抗拉强度降低,影响凝结力度,造成面层裂缝。 2.4、界格缝

未按设计要求留置界格缝面积较大房间在填充层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未在门口及宽度改变位置设置界格缝或界格缝未完全断开,在填充层混凝土硬化时该部位因应力集中导致地暖管地面开裂。 2.5、养护

由于未做好填充层浇筑后的保温、保湿养护或养护龄期太短,引起混凝土表面干燥发生塑性收缩与开裂。

3、裂缝控制措施

基于上述裂缝的形态和原因分析,主要从设计、施工方面采取裂缝控制措施。 3.1、设计方面 3.1.1界格缝设置

根据《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JGJ142-2012》要求,房间面积超过30 m2或长度超过6 m时,应设置界格缝.界格缝应沿柱子周边及内墙周围留设,并与房间内增设的界格缝相通.界格缝应设置在应力集中的部位,把面积较大的楼面、地面合理划分。界格缝处构造层必须完全断开,上下层缝贯通并保持顺直,位置一致.界格缝宽度一般为15-20 mm。 3.2、施工方面

3.2.1、水泥发泡找平隔热层

地暖管敷设前应当先行施工找平隔热层,严格按照工艺要求验收,并保证基层的平整度〔±2mm〕,待找平层凝固硬化后方可盘管固定。 3.2.

2、管道敷设工艺

地暖管采暖常用的布管方式有平行盘管、“s”形盘管或双“回”盘管。三种布管方式地面温度分布与波动情况是不一样的,房间内具体采用何种方式应根据房间用途,房间热工热性,遵循温度均匀分布原则而定。另外,地面温度分布均匀程度主要受埋管深度、管间距大小、布管方式等影晌。埋深高度越小,管顶所对应的地面温度与两管中间处的地面温度的差越大,导致地面温度偏高,地面温度分布越不均匀,从而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形成地面裂缝。除此之外,无论哪种布管方式,地暖管铺设应防止管道扭曲,圆弧顶部必须加以限制,并用管卡进行固定,不得出现“死折”。塑料及铝塑复合管的弯曲半径半径不宜小于6倍管外径;地暖管固定点的间距,直线段宜为0.5-0.7m,弯曲管段宜为0.2-0.3m,否则填充层施工过程中会造成地暖管的移动和暖管弯曲处局部翘起,造成保护层的空鼓,从而使地面容易开裂。 3.1.2填充层混凝土施工工艺

①混凝土标号不能过高,一般采用C15和C20细石石混凝土(粒径5~12mm),标号过高混凝土干缩性大,容易引起开裂;②分两层浇注,底层以管外径为准,此层使用塌落度较大的混凝土(180—200mm),使其较容易进入管径下弧隙内,上层采用塌落度较小的混凝土(75—90mm),防止因水灰比较大导致干缩性大引起地面的开裂和强度的降低;③混凝土浇注过程中的振捣,常用器械为平板振捣器,振捣2-3遍,振捣器功率不能太大,否则容易引起地暖管的扰动,从而形成空鼓引起地暖开裂;④地暖填充层厚度宜为至少超过地暖管外径30 mm,保护层过薄,因填充层在凝固和硬化的时间变化中,会产生横向的拉伸力,如果填充层过薄,很容易使地面龟裂;⑤地暖地面的收面至少分两次成型,第一遍在混凝土浇筑完立即收面,找平,第二遍在混凝土初凝过程中,由于初凝前水分的散失和第一遍收面不均匀等原因,裂缝即将发展,而第二遍收面有效地防止了此类情况的发生。 3.1.2养护工艺

2

养护不当是混凝土早期开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填充层浇筑后,应根据外界气温在混凝土浇筑完后3~12 h内用草帘、芦席、麻袋等适当材料将混凝土表面予以覆盖,并经常浇水保持湿润。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应派专人进行养护,在初期应铺薄板尽量减少走动对混凝土的影响。采用二次浇筑工艺进行填充层施工时,注意第2次浇筑应在第1次浇筑完毕并养护7d后进行。

4、结束语

通过宏亚优诗美地项目采暖地面工程实践证明,上述地热地面裂缝的控制方法和措施卓有成效,大大减少了地面裂缝情况的出现,完全达到使用功能要求,多次回访客户,反映良好。

参考文献

[1]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JGJ142-2012 [2]发泡水泥绝热层与水泥砂浆填充层地面辐射供暖工程技术规程CECS262-2009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

上一篇:经典自我介绍下一篇:正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