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2022-12-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华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诵读中华经典 传承民族文化

【摘要】中华经典诵读作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的具体体现,是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部分。近年来,中华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热烈开展,中华经典逐步迈进课堂,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越发重要,不过在具体教学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鉴于此,文章以小学语文中华经典诵读教学中的问题为探究对象,从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意义和实施策略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经典;诵读;语文阅读

为了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学者开始倡导中华经典诵读,如台湾学者王财贵极力推崇诵读中华经典,一股“读经热”迅速席卷中华大地。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经典诵读的队伍。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的目标是“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中华经典诵读正符合这一目标,这为中华经典诵读在学校的广泛开展也提供了可靠保障。然而笔者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小学的开展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

一、小学语文中华经典诵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中华经典诵读的时间不能保证

对于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而言,有的学校并没有安排固定时间和课时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教学,教师往往利用早自习或其他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诵读,这就使得学生认为经典诵读不重要,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2.中华经典诵读的主动性不强

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习惯了灌输式的教育,大部分师生没有明确的诵读目标,注重分析而忽视诵读,缺乏主动性。在教学的实践中表现为有限的诵读时间内,大部分学生都只是在按照老师的要求,被教师强制着为读而读,根本没有去认真体会这些优秀的古典诗词中的精华。由于对中华经典诵读缺乏正确认知,没有明确的目标,自然也就难以坚持,最终收到的效果也就微乎其微了。

3.中华经典诵读的形式单一

中华经典诵读目前已经逐渐纳入小学语文教学系统中,但就笔者所了解的是一些学校在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过程中诵读的形式单一,模式呆板、简单。现如今很多学校的教育考核体系绝大部分是以学生考试成绩为主要衡量标准的,利用在校时间进行中华经典诵读,势必会分散学生的一部分学习时间,学生既要完成繁重的课业任务,还要再完成诵读的任务,也在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二、小学语文中华经典诵读教学的意义

中华经典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让小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不仅有助于他们实现自我的健康成长,而且更有助于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将中华经典诵读渗透进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取得不错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中华经典诵读的渗透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塑造

开展诵读活动,我们的目的不仅仅就是读,不是为了诵读而诵读,而是以课题为切入点,通过渗透、熏染、陶冶、内化的形式,以中华经典古詩文诵读育人,这种教育方式突破了简单的说教和粗暴的强制训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经典古诗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并自觉转化为影响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一种品质。虽然它的效果不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但是可以想见,经过小学六年的积累沉淀,几百篇诗文积淀在学生骨子里的智慧、风骨、操守、人生态度等,将逐渐地转化为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从而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有效的培养。

2.中华经典诵读的渗透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的中华经典已处于式微状态,而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掀起了一阵阵“国学热”,像央视举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节目,以及国外越来越多的孔子学院,都昭示着中华经典的复兴。然而中华经典的复兴是一个长期性的任务,单纯依靠几个电视节目或者举办“拜孔庙”等活动是远远不够的,这仅仅是中华经典复兴历程中很小的一部分。所以,为了中华民族千年文化的传承,就必须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中华经典诵读的渗透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提高对中华经典的正确认识,进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3.中华诵读经典的渗透有助于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

(1)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识字教学时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其他教学的基础,尤其在小学阶段,识字是其他一切知识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大家都知道,小学的识字教学是通过拼音来完成的,整个小学阶段识字量在2500个左右。但是拼音教学是近现代才开始的,古人识字教学是不可能借助拼音,那么古人的识字是如何完成的呢?研究发现,古人的识字教育是通过经典古诗文诵读来进行的。古人仅用一年左右的时间,通过诵读《三字经》《千字文》等启蒙教材,能识 2000 多个汉字,抵得上现在小学6年的识字量了。这种把识字与诵读融合在一起的方法,明显有助于识字效率的提高。

(2)培养学生的语感

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基本任务,而语感是语言能力的核心,培养语言能力的实质问题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过:“研究语文问题,有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有极其敏锐的语感。无论是看书看报,或者听人说话(包括听自己说话),要能一眼就看出来,一耳就听出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关键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而诵读就是培养语感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3)积累学生阅读知识

中华经典诵读就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是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认知能力的重要手段。诵读经典能帮助学生获得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更敏锐的观察力与思考力。通过良好的诵读积累可以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通过大量的“读”,学生会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和内容材料,无形中促进了学生对语言的灵活运用能力。

三、小学语文中华经典诵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1.巧妙安排时间,制定合理的诵读时间

第一,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空闲时间制定诵读时间。随着学生年级的提高逐步增加学生的诵读时间,能增强学生的语感,帮助学生在语文课堂或是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树立较强的自信心。第二,做任何事都有一个标准,要科学地安排学生每天的诵读时间和诵读总量,制订计划。如每天晨读20分钟,午睡前诵读10分钟,晚上睡觉前诵读30分钟。这样分阶段的诵读更能保持小学生对经典诵读的新鲜感。

2.改变传统思维,提高教师对诵读的认识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还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辅助者和帮助者。在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要想真正解决问题,教师需要率先强化对经典诵读的认知。只有教师对经典诵读教学的目的和意义产生正确认识,才能够科学引领学生进行有效诵读,充分发挥经典诵读的教学意义和教育价值。

3.加强人文环境建设 , 创设诵读氛围

环境对教育的作用,古人早已认识到,不但有 “染苍则苍,染黄则黄”之说,而且还流传下了 “孟母三迁 ”这样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进行经典诵读教育,我们除了可以借助课堂教学这种外显的方式影响学生,还可以借助无处不在的环境,以一种内隐的方式对学生产生影响,而其中尤以教室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最经常、最深刻。因此,在中华经典诵读教育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教室环境,让 “每一面墙壁会说话”“每一寸土地能育人”,使我们的孩子时时处处感受经典文化的魅力,获得美的熏陶。

4.丰富教学形式,培养诵读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期待,对新鲜事物十分好奇,而经典诵读对于小学生来说没有童话、寓言故事等具有吸引力,如果千篇一律地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诵读”的方式,势必会让学生逐渐丧失诵读兴趣。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时,教师可以结合诵读内容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降低经典诵读难度,增强诵读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经典诵读学习中。比如教师在给学生讲授“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这句时,可以用投影仪给学生展示孔融让梨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在视听氛围中直观了解这一典故,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也可在课堂中反复要求学生进行个人诵读、分组诵读、跟随音频诵读及情景诵读等,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强调诵读式教学。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后两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教师在引导学生诵读这首诗的时候,应有一种陶醉其中的感觉,抑扬顿挫带有感情。教师还可以將学生所学的内容相似的古诗词联系起来诵读,如此不但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加强记忆。如将写春天的诗进行对比,有杜甫的《春夜喜雨》,贺知章的《咏柳》,还有孟浩然的《春晓》,这样比较会发现不同诗人、不同视角看到的丰富多彩的春天,对比记忆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中华经典诵读教学的开发和利用问题是我国小学语文基础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小学语文中华经典诵读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必须依据小学语文中华经典诵读教学的现状,进行全面的改进和完善。相信只要我们不断追求更完善的经典诵读教学方式,那么,小学语文中华经典诵读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徐博洋.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现实问题及对策[J].知识窗(教师版),2016(02):18.

[2]张崇德.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J].新课程(上),2016(06):114.

[3]郎晓露.关于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实施对策的探讨[J].作文成功之(上),2015(01):31.

[4]黄旭春.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的现状与对策[J].甘肃教育,2015(01):95.

作者:巢肖琴

第2篇:中华经典诵读参考篇目目录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幼儿篇) 目录 山川四时

北朝民歌 李峤

贺知章

王维

王维

李白

李白

杜甫

杜甫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

柳宗元

王安石

苏轼

子夜四时歌·春歌

敕勒歌

咏柳

鹿柴

鸟鸣涧

早发白帝城

望庐山瀑布

绝句·迟日江山丽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赋得古原草送别

暮江吟

忆江南

江雪

梅花

惠崇《春江晚景》

杨万里

小池

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走进自然

骆宾王

张旭

王之涣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贾岛

杜牧

苏轼

陆游

杨万里

杨万里

朱熹

查慎行

汉乐府·江南可采莲

咏鹅 山行留客 登鹳雀楼 春晓 古朗月行 江畔独步寻花 寻隐者不遇 山行 题西林壁 游山西村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宿新市徐公店 春日 舟夜书所见

袁枚

夜立阶下 袁枚

所见 高鼎

村居

缘境生情

曹植

贺知章

王维

李白

王维

李白

高适

杜甫

张继

卢纶

孟郊

李绅

汉乐府·长歌行

七步诗 回乡偶书 相思 静夜思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 前出塞 枫桥夜泊 塞下曲 游子吟 悯农

林杰

乞巧 范仲淹

江上渔者 王安石

泊船瓜洲 王冕

墨梅 于谦

石灰吟 郑燮

竹石

中国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小学篇1) 目录

进德修业,成就智仁勇 勤修道德 樊迟问仁 君子喻于义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爱人不外已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人有气有生有知 以爱已之心爱人 树立志向 匹夫不可夺志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天行健 不食嗟来之食 无冥冥之志者 君子之于学也 有志者,事竟成 人无志,非人也 志小则易足 勇于实践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见义不为,无勇也 君子义以为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力行近乎仁 道虽近,不行不至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 不闻不若闻之 积微,月不胜日 小善积而为大善 好大而不为,大不大矣

团结友爱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君子贵人而贱已 君子不以其能者病人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 譬之若登山 矜物之人,无大士焉 物固莫不有长

知耻自强 行已有耻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人不可以无耻

诚实守信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言必信,行必果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 轻诺必寡信 修辞立其诚 知之曰知之 范张鸡黍

含英咀华,体悟真善美 陶渊明

杂诗 吴均

山中杂诗 王之涣

凉州词 孟浩然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早寒江上有怀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使至塞上 王维

山居秋暝 李白

赠汪伦 李白

送友人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王翰

凉州词(其一) 崔颢

黄鹤楼 杜甫

春夜喜雨 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逢入京使

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韩愈

晚春 王籍

入若耶溪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李商隐

夜雨寄北 王安石 苏轼

杨万里 朱熹

赵师秀 卢梅坡 叶绍翁 钱鹤滩 晏殊

辛弃疾 陶弘景 范晔

彭端淑 登飞来峰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夏日追凉 观书有感 约客 雪梅 游园不值 明日歌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清平乐·村居 答谢中书书 列女传(节选)

为学一首示子侄(节选)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小学篇2)

目录

进德修业,成就智仁勇

尊师敬长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 先生施教,弟子是则 君子隆师而亲友 疾学在于尊师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感恩孝亲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子夏问孝 亲亲,仁也 夫孝,德之本也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 人之行,莫大于孝

刻苦学习 学而时习之 知之为知之 温故而知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夫学,殖也 君子学以聚之 学者亦必志于彀 学不可以已 成身莫大于学

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人不学,不知道 学然后知不足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 学、问、思、辨、行 谓学不暇者,虽暇亦不能学矣 凡可无学而能者,唯息与食也 学者能明于天人之分 学者如登山

勇于改过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 人谁无过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良药苦口

勤劳节俭 俭,德之共也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含英咀华,体悟真善美

诗经·卫风·木瓜 北朝民歌 木兰诗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李白

行路难 李白

峨眉山月歌 刘长卿 韦应物 常建

温庭筠 柳宗元 张志和 王安石 梅尧臣 陆游

文天祥 于谦

赵翼

范仲淹 晏殊

送灵澈上人 滁州西涧 题破山寺后禅院 商山早行 渔翁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泊船瓜洲 鲁山山行 临安春雨初霁 过零丁洋 春日客怀 论诗

苏幕遮(碧云天)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苏轼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苏轼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韩非

滥竽充数 诸葛亮

诫子书 欧阳修

卖油翁 王安石

伤仲永

冰心

春水(节选) 鲁迅

五猖会(节选) 朱自清

匆匆

中国经典诗文诵读读本(中学篇1) 目录

进德修业,成就智仁勇

立志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博学而笃志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愚公移山

仁义 樊迟问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 万事莫贵于义 自苦而为义

仁之胜不仁也,犹水之胜火 求其放心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从其大体为大人 君子以仁存心 夫玉者,君子比德焉 君子宽而不僈

诚信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古者言之不出 民无信不立 君子忠人 公生明,偏生暗 文公伐原 延陵季子脱剑挂墓

知耻改过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人不可以无耻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 闻过则喜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 扁鹊见蔡桓公

自知知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自知者不怨人 邹忌讽齐王纳谏

孝亲

父母唯其疾之忧 入则孝,出则弟 子游问孝 父母在,不远游

含英咀华,体悟真善美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阮籍

咏怀(其三十九) 南朝乐府 西洲曲 杨炯

从军行 王之涣

送别 王湾

次北固山下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其一) 高适

别董大(其一) 李商隐

无题 李贺

雁门太守行 顾炎武

精卫

白居易

长相思(汴水流) 冯延巳

谒金门(风乍起) 李煜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范仲淹

苏幕遮·怀旧

李之仪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贺铸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辛弃疾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纳兰性德 长相思(山一程) 张可久

金字经·春晚 韩愈

马说

柳宗元

小石潭记(节选) 曾巩

墨池记 张岱

西湖七月半 冯志

蛇 卞之琳

断章

中国经典诗文诵读读本(中学篇2) 目录

进德修业,成就智仁勇

勇毅 君子尚勇 见义不为,无勇也 士君子之勇

谦抑慎独 君子求诸已

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 敖不可长 君子必诚其意 君子慎其独 知者之举事

无稽之言,不见之行,不闻之谋,君子慎之

交友 君子周而不比 君子矜而不争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有诸已不非诸人 友其德

不能则学,虽能必让 君子必在已

治学 知之为知之 学而不思则罔 不如学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专心致志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劝学

学莫便乎近其人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 河伯观海 薛谭学讴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知人无务,不若愚而好学 学者,所以求为君子也 莫良于学

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 君子必慎交游焉

乐道 君子修美

立义行道,毋论难易 原宪安贫

含英咀华,体悟真善美

诗经·秦风·蒹葭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左思

咏史(其五) 左昌龄

闺怨 杜甫

登高 李商隐

锦瑟 陆游

书愤

冯延巳

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 李煜

柳永

范仲淹 欧阳修 苏轼

苏轼

苏轼

周邦彦 李清照 李清照 辛弃疾 辛弃疾 李白

韩婴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踏莎行(候馆梅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幕遮(燎沉香) 永遇乐(落日镕金)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青玉案·元夕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梦游天姥吟留别 韩诗外传(节选)

司马迁

屈原贾生列传(节选) 司马迁

管晏列传(节选) 陈子昂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范仲淹

岳阳楼记 欧阳修

秋声赋

闻一多

祈祷 何其芳

预言

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大学篇) 目录

进德修业,成就智仁勇

智仁勇 君子九德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有德者必有言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比德

善、信、美、大、圣、神 士不可以不弘毅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大勇

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 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 君子易知而难狎,易惧而难胁

砥砺情操 君子成人之美 乐人之善

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知人论世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 养心莫善于诚

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

君子可以为小人,而不肯为小人 身劳而心安,为之 凡百事之成,必在敬之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夫圣人之屈者,以求伸也 取四重,去四轻 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

诚信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君子之言,信而有征 观人者,审其作辍而已矣 忠不可暴,信不可犯

安贫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不改其乐

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义者,百事之始也 遗物而反己 宠位不足以尊我 谦抑

满招损,谦受益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 孔子观于周庙

心小志大者,圣贤之伦也

治学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 六言六蔽 不迁怒,不贰过 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 轮扁斫轮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问之要 孝亲 子游问孝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五不孝

人之与其亲也,至死无穷 子欲养乎亲不待

改过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 古之君子,过则改之 今以为学者之有过而非学者

含英咀华,体悟真善美

诗经·邶风·静女

屈原

橘颂 曹操

短歌行

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李白

将进酒 李商隐

无题 李商隐

明神 文天祥

正气歌 康有为

出都留别诸公 温庭筠

梦江南(梳洗罢)

韦 庄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李 煜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欧阳修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柳 永

鹊桥仙(纤云弄巧) 李清照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声声慢(寻寻觅觅) 岳 飞

满江红(怒发冲冠) 辛弃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秋 瑾

满江红(小住京华) 曹 植

洛神赋(节选) 王 勃

滕王阁序

李清照

金石录后序(节选) 李 贽

题孔子像于芝佛院 袁 枚

黄生借书说

艾 青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冯 至

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壮岁篇) 目标

进德修业,成就智仁勇 崇德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 作德心逸日休 元、亨、利、贞 刚、毅、木、讷

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夫子自道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三不朽

信信,信也;疑疑,亦信也 养生安乐者,莫大乎礼义 操行有常贤,仕宦无常遇

守善 君子不忧不惧 讷于言敏于行 君子三戒 尊五美,屏四恶 反求诸己 舍生取义 圣人择可言而后言 君子三乐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君子能为可贵 以义变应,知当曲直 兼权之,孰计之 君子之耻

谦抑

天道亏盈而益谦 天何言哉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不争之德 盛德而卑 三利三患

自伐其善,则莫不恶也

正身守信 其身正,不令而行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古者言之不出 君子不失足于人 志忍私,然后能公 延陵季子脱剑挂墓

交友

道不同,不相为谋 无友不如己者 君子之交淡若水 无不爱也,无不敬也

向学

我非生而知之者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三患五耻

教子 中也养不中 君子有三乐 曾子教子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养生 五色令人目盲

物也者,所以养性也,非所以性养也 治身,太上养神,其次养形 养生者先须虑祸

含英咀华,体悟真善美

诗经·周南·汉广

左思

娇女诗 陶渊明

移居 鲍照

拟行路难 张九龄

望月怀远 李白

客中作 李白

蜀道难 黄庭坚

登快阁

陆游

剑门道中遇微雨 蒋士铨

岁暮到家 柳永

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永

望海潮(东南形胜) 李清照

一剪梅(经藕香残玉簟秋) 陆游

卜算子·咏梅 张孝祥 姜夔

元好问 萨都刺 李密

王羲之 江淹

韩愈

欧阳修 苏轼

苏轼

张岱

闻一多 艾青

念奴娇·过洞庭

扬州慢(淮左名都)

水调歌头·与李长源游龙门

念奴娇·登石头城

陈情表

兰亭集序

别赋

师说

醉翁亭记

记承天寺夜游

前赤壁赋

湖心亭看雪

发现

手推车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晚晴篇)

目录

进德修业,成就智仁勇 守善

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德之不修,是吾忧也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子在齐闻《韶》 上善若水 事天立命

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君子有三思 尽小者大,积微者著 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 德与身存亡者,未可以取法也 不归善者不为君子

君子不恤年之将衰,而忧志之有倦 循福之所自来.防祸之所由至 西铭

恬退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不争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养心莫善于寡欲 庄子钓于濮水 卑让降下

向学 学而不厌 不知老之将至 学至乎没而后止

养生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拱把之桐梓, 节其五欲,去其二凶 充摄之间,此谓和成 起居时,饮食节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流水不腐,户枢不蝼

人之耳目,曷能久熏劳而不息乎 圣人必先适欲 人有三死而非命 五禽戏 养生择术 达观

恬淡寂漠,虚无无为 庄子鼓盆

教子

贻之以言,弗贻以财 孟母三迁

含英咀华,体悟真善美 曹操

龟虽寿 陶渊明

饮酒(其五) 陶渊明

归园田居 宋之问

渡汉江

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路德延

小儿诗 杨万里

嘲稚子

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

杨慎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节选) 崔瑗

傅玄

陶渊明

吴均

王维

韩愈

司马光

沈括

苏轼

郑燮

袁宏道

沈复

艾青

穆旦

座右铭 傅子·仁论 桃花源记 与朱元思书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原毁

训俭示康(节选) 梦溪笔谈·书画 斗牛图

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 满井游记

儿时记趣(节选) 我爱这土地 赞美

第3篇:中华经典诵读篇目参考(模版)

附:中华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供参考)

一、启蒙经典(共3篇)

1、《老子》(《道德经》)

2、《三字经》

3、《弟子规》

一、四书五经

1、《大学》(第1章)

2、《中庸》(第

4、20、

22、22章)

3、《论语》(10篇)

⑴《学而·学而时习之云章》(第

1、

4、

6、

14、

15、16章) ⑵《为政·为政以德七章》(第

1、

4、

11、

15、

17、

19、20章) ⑶《里仁·里仁为美九章》(第

1、

5、

8、

9、

10、

14、

17、

24、25章) ⑷《雍也·乐水乐山四章》(第

18、20、

23、30章) ⑸《述而·志于道八章》(第

3、

6、

8、

12、

16、

22、

34、37章) ⑹《泰佰·任重道远三章》(第

5、

7、10章) ⑺《子罕·仁者不忧七章》(第

4、

17、

18、

19、

23、

28、29章) ⑻《颜渊·成人之美五章》(第

4、

16、

19、

22、24章) ⑼《子路·和而不同九章》(第

6、

16、

17、

19、

21、

23、

24、

26、27章) ⑽《宪问·修己以安百姓十章》(第

2、

3、

4、

24、

27、

28、30、

34、

35、42章)

4、《孟子》(6篇)

⑴《公孙丑上·论浩然之气二章》(第

2、6章) ⑵《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一章》(第2章) ⑶(离数上·得民心者得天下二章)(第

9、10章) ⑷《告子上·舍生取义四章》(第

8、10章) ⑸《尽心上·登泰山而小天下三章》(第

14、

19、24章) ⑹《尽心下·尽信(书)不如无(书)二章》(第

3、31章)

5、《周易·泰》

6、《尚书·盘庚上》

7、《诗经》(6篇)

⑴《关睢》⑵《子矜》⑶《鸡鸣》⑷《伐檀》⑸《硕鼠》

8、《礼记》(3篇) ⑴《苛政猛于虎也》(3篇)⑵《不食嗟来之食》⑶《学记·教学为先》

9、《左传》(2篇)

⑴《曹刿论战》⑵《烛之武退秦师》

二、神话故事(5篇)

1、《精卫填海》(《山海径》)

2、《夸父逐日》(《山海径》)

3、《鲧禹治水》(《山海径》)

4、《女娲补天》(《山海径》)

5、《嫦娥奔月》(《山海径》)

三、寓言故事(10篇)

1、《画蛇添足》(《战国策》)

2、《狐假虎威》(《战国策》)

3、《拔苗助长》(《孟子》)

4、《鹬蚌相争》(《战国策》)

5、《自相矛盾》(《韩非子》)

6、《愚公移山》(《列子》)

7、《螳螂捕蝉》(《说苑》)

8、《卖椟还珠》(《韩非子》)

9、《曾子杀猪》(《韩非子》)

10、《朝三暮四》(《庄子》)

四、爱国治国篇(10篇)

1、《国殇》(屈原)

2、《谏太宗十思疏》(唐·魏征)

3、《阿房宫赋》(唐·杜牧)

4、《木兰诗》(北朝民族)

5、《岳阳楼记》(宋·范仲淹)

6、《满江红》(宋·岳飞)

7、《正气歌》(宋·文天祥)

8、《少年中国说》(

三、四稿)(清·梁启超)

9、《前出师表》(诸葛亮)

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五、劝学励志名篇(10篇)

1、《劝学》(前3节)(荀子)

2、《师说》(韩愈)

3、《孟母戒子》(韩愈)

4、《送东阳马生序》(明·宋濂)

5、《孙权劝学》(司马光)

6、《陋宝铭》(唐·刘禹锡)

7、《爱莲说》(宋·周敦颐)

8、《为学》(清·彭端淑)

9、《卖油翁》(宋·欧阳修)

10、《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孟子》)

六、经典古诗(35篇)

1、《静夜思》(李白)

2、《游子吟》(孟郊)

3、《清明》(杜牧)

4、《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6、《送友人》(李白)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9、《春望》(杜甫)

10、《过零丁洋》(文天祥)

11、《泊秦淮》(杜牧)

12、《题临安邸》(林升)

13、《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1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5、《望岳》(杜甫)

16、《观书有感》(朱熹)

17、《元日》(王安石)

18、《雪梅·梅雪争春》(卢梅坡)

19、《山园小梅》(林逋) 20、《乌衣巷》(刘禹锡)

21、《游园不值》(叶绍翁)

22、《登鹳雀楼》(王之涣)

23、《春晓》(孟浩然)

24、《枫桥夜泊》(张继)

25、《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26、《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

27、《江南春》(杜牧)

28、《春夜喜雨》(杜甫)

29、《初春小雨》(杜甫) 30、《示儿》(陆游)

31、《卖炭翁》(白居易)

32、《望庐山瀑布》(李白)

33、《如梦令》(李清照)

34、《西江月》(辛弃疾)

35、《石壕吏》(杜甫)

七、现代经典(27篇)

1、《匆匆》(朱自清)

2、《石榴》(郭沫若)

3、《雪》(鲁迅)

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5、《生命》(巴金)

6、《鸟的天堂》(巴金)

7、《朋友》(巴金)

8、《秋天的况味》(林语堂)

9、《青春》(苏雪林)

10、《泰山日出》(徐志摩)

11、《一只小鸟》(冰心)

12、《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

13、《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俞平伯)

14、《二月兰》(季羡林)

15、《夹竹桃》(季羡林)

16、《桂花雨》(琦君)

17、《珍珠鸟》(冯骥才)

18、《月迹》(贾平凹)

19、《老人与海》(海明威) 20、《世间的流浪者》(雪莱)

21、《心得绿叶》(泰戈尔)

22、《沁园春》(毛泽东)

23、《女神》(郭沫若)

24、《雨巷》(戴望舒)

25、《八月的太阳》(徐志摩)

26、《偶然》(徐志摩)

27、《深山听夜》(余光中)

第4篇: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篇目主持词

-

男:尊敬的各位来宾,

女: 敬爱的各位老师,

男: 亲爱的同学们,

合: 大家下午好!

男: 今天,我们欢聚在明家城小学 ,诵读千古美文,传承华夏文明。

女: 今天,我们登上这多彩的舞台,共读中华经典,聆听古诗书韵。

男: 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女: 它就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它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男: 本学期,我们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开展了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女: 今天的诵读比赛, 就是展示同学们激情澎湃的风采。

男: 诗的语言,典藏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

诗的声音,演绎着不朽历史的风骨铿锵

女: 诵读经典,我们寻找万里河山的广阔

对话圣贤,我们感受千年文字的力量

合: 明家城小学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现在开始。

男: 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各位领导、老师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合: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预祝同学们,在今天的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男: 首先进行的是集体古诗唱读比赛

女: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四年级为大家表演:他们演唱的古诗是《春晓》、《悯农》。

。。。。。。

男: 下面进行的是个人诗文诵读比赛

女: 第一个为大家表演的是五年级左波同学 ,他参赛的题目是《秋》。

。。。。。。

男: 接下来聆听我们师生的读书心得和读后感

女: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四年级左超同学:

。。。。。。

男:亲爱的同学们,现在请校长宣布被评为第二届“校园读书明星”的同学名单,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这些同学到台前来。

女:请领导和老师为他们颁奖

男:下面请校长宣布本次经典诗文诵读比赛获奖班级和个人名单,让我们也用热烈的掌声请这些同学到台前来。

女:请领导和老师为他们颁奖

结束语

男: 金色的童年,阳光灿烂,童年时光我们亲近中华经典。

女: 金色的童年,如梦如幻,校园内外我们诵读中华经典。

男: 中华经典的千年音韵,仿佛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中华经典的万世情怀,似乎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女: 吟诵经典,让民族的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吟诵经典,让华夏文化撑起我们人格的脊梁

男: 丝丝管弦,演不尽古风的流光溢彩

女: 悠悠书声,诵不完古韵的悠扬铿锵

男: 愿中华诗文艺术之花永远芬芳

女: 愿五千年文化的血脉永久传承

男:下面请同学们跟我们一起呼号

女: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男:让阅读成为习惯,使书香飘溢校园

合:明家城小学第三届读书节“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到此结束。

男:谢谢同学们的精彩表演。

女:谢谢各位领导和老师。

第5篇:(幼儿园)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浙江省中小学(幼儿园)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学前教育阶段(40篇) 1 江南(江南可采莲) 汉乐府歌

2 敕勒歌(敕勒川) 北朝民歌

3 咏鹅(鹅鹅鹅) 骆宾王

4 HT咏柳TH(碧玉妆成一树高) 贺知章

5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王之涣

6 春晓(春眠不觉晓) 孟浩然

7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李白

8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李白

9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杜甫

10 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离离原上草……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

11 悯农(锄禾日当午) 李绅

12 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 邵雍

13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 杨万里

14 画鸡(头上红冠不用裁) 唐寅

15 画(远看山有色)

16 《三字经》节选(人之初……贵以专。) 17 《三字经》节选(玉不琢……习礼仪。) 18 《三字经》节选(地所生……能飞走。) 19 《三字经》节选(犬守夜……不如物。)

20 《笠翁对韵》节选(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李渔

21 《笠翁对韵》节选(晨对午,夏对冬。古柏对苍松。) 李渔

22 《弟子规》节选(朝起早……辄净手。) 李毓秀

23 《弟子规》节选(用人物……借不难。) 李毓秀

24 《弟子规》节选(无心非……增一辜。) 李毓秀

25 《弟子规》节选(人不闲……切莫说。) 李毓秀 26 会叫的鞋子 圣野

27 小老鼠上灯台 28 摇啊摇 29 拉大锯 30 青蛙

31 打醋买布(绕口令) 32 你说好笑不好笑(颠倒歌) 33 逗蚂蚁 34 小蜘蛛 金黎 35 片片飞来像蝴蝶 36 春雨 刘饶民 37 雪花 38 落叶 39 小熊过桥 蒋应武

40 孙悟空打妖怪(连锁歌) 樊家信

第6篇:附: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低段

《三字经》(南宋

王应麟) 《弟子规》(清代

李毓秀) 《百家姓》(北宋初年一位书生) 《千字文》(南朝梁

周兴嗣) 中段

《增广贤文》(明代万历年间

集体创作) 《笠翁对韵》(明末清初

李渔)

《老子》(又称《道德经》

战国时期

李耳) 《庄子》(战国时期

庄周) 高段

《孝经》(儒家伦理学著作

传说是孔子自作) 《声律启蒙》(清代

车万育) 《礼记》(西汉

戴德

戴圣)

《论语》(春秋时期

孔子和他的部分弟子) 《荀子——劝学》(战国时期

荀况) 《师说》(唐代

韩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代

苏轼)

第7篇:初中经典诵读篇目

南川区教育委员会、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关于初中学生开展节日为主题的经典诵读活动的推荐篇目(20篇)

古文

1、大学.经【原文】

大学之道(1),在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 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6);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8);致知在格物(9)。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1)。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1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 【注释】

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 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 “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 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 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 意思。 (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 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 品德。 (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 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4)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5)得:收获。 (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 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 (8)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 (9) 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10)庶人:指平民百姓。 (11)壹是:都是。本:根本。 (12)末:相对于本 而言,指枝末、枝节。 (13)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 的却加以重视。 (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 法等)。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 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 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 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 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 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 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 1 想 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 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 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 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 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 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 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 能的!

2.《塞翁失马》原文与译文 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们中,有位精通术数的人。他的马无缘无故逃跑到胡地。人们都(为此)来宽慰他。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是好事呢?”过了几个月,他的马带领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祝贺他。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是坏事呢?”老人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爱好骑马,一次,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大腿。人们都安慰他,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是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打仗。边塞附近的人,死亡的占了十分之九。这个人惟独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 1、塞:边塞。2、塞上:这里指长城一带。3、善术者:精通术数的人。术,术数,推测人事吉凶祸福的法术,是迷信活动。4、翁:老头。5、亡:逃跑。6、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7、何遽:怎么就,表示反问。8、居:这里是经过的意思。9、将:带领。10、丁壮:壮年男子。11、 引弦而战:拿起弓箭去打仗。引弦,拉开弓箭。12、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13、此:此人,这个人。14、跛:瘸腿。15、保:保全。

3.《卖柑者言》原文和译文 原文: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剖其中,乾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衒外以惑愚瞽乎?甚矣哉为欺也!”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闻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期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 2 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縻廪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予默默无以应。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岂其忿世嫉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 译文:

杭州有个果贩子,很会贮藏柑子。虽然经过一冬一夏,柑子仍然不会腐烂,拿出来还那么鲜灵灵的,质地像玉一样晶莹洁润,皮色金光灿灿。可是剖开来一看,中间却干枯得像破棉败絮一般。我很奇怪,就问他:“你卖柑子给人家,是打算让人家放在笾豆之中供祭祀用呢,还是拿去待嘉宾用呢?或者只不过用这种漂亮的外观去迷惑笨拙、盲目的人上当呢?你这样骗人也太过分了!”

卖柑子的笑着说:“我卖这样的柑子已经好多年了,靠着这一营生过活。我卖它,人们买它,从来没听到什么闲言碎语,为什么偏偏只有您不满意而忿忿不平呢?世上骗人的事多着呢,难道只有我一个吗?我的先生,您不想想看!当今佩戴虎符,高坐在虎皮交椅上,那些威严的武将,像是在保卫家国,他们真的就像孙武、吴起那样有韬略吗?那些峨冠博带的文臣,很像是气宇轩昂的栋梁之材,真的能像伊尹、皋陶那样建功立业吗?盗贼四起,他们不懂怎样抵御剿灭,生灵涂炭,他们不知怎样赈济解救;官吏枉法,他们无法挟制禁止;法纪败坏,他们不知该怎样整顿治理。白拿俸禄耗费国库而不知羞耻。你看他们,坐高堂,骑骏马,沉醉于醇釀,饱食着鱼肉。哪个不是威风八面令人望而生畏,气势显赫而不可一世!然而他们又何尝不是外表似金如玉,内里却是破棉败絮呢?如今您对于这些事视而不见,却专门来挑剔我的柑子!”

我默默地无以回答,回来后细细考虑他的话,觉得池很像诙谐滑稽的东方朔一类人物。莫非他果真是个愤世嫉俗的人,是借柑子来讽刺世事的吗?

4、《老子》第六十四章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合抱的粗木,是从细如针毫时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一筐土一筐土筑起来的;千里的行程,是一步又一步迈出来的。

说明万事起于忽微,量变引起质变!

5、《礼记.中庸》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中庸)

古诗词

1、屈原《国殇》 操吴戈兮被犀甲,

3 车错毂(gu)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 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lie)余行(hang), 左骖(can)殪兮右刃伤 霾(mai)两轮兮挚(zhi)四马, 援玉枹(fu)兮击鸣鼓。 天时怼(dui)兮威灵怒, 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 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xie)秦弓, 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 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 子魂魄兮为鬼雄。

2.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生卒年、字号均不详。中宗神龙(705~707)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

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4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3.李白《峨眉山月歌》

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4.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5.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韩翃《寒食 》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7.【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8.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刮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纹身地,犹是音书滞一乡。 9.从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5 10.“生查子——

敦煌曲子词,兼祭敦煌百年

三尺龙泉剑,匣里无人见。一张落雁弓,百只金花箭。

为国竭忠贞,苦处曾征战。先望立功勋,后见君王面。”

——敦煌写卷伯三八二六 11.陆游——《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鬃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2.送子由使契丹 作者: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13.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4、马上作

年代:【明】 作者:【戚继光】 体裁:【七绝】 类别:【】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 15.野人饷菊有感 张煌言

战罢秋风笑物华,野人偏自献黄花。 已看铁骨经霜老,莫遣金心带雨斜。

16.【出师讨满夷自瓜洲至金陵】 明郑成功(1624-1662)

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17.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五月,林则徐因查禁鸦片、抗击英国侵略者而获罪,被清廷革职查办,“从重发往伊犁效力”。他在由浙江镇海前线启程前,怀着无比悲愤的心情写了两首七律。下面介绍其中的一首:

力微任重久神疲,

再竭衰庸定不支。

6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

18.清·秋瑾《鹧鸪天》

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

试吟断送老头皮。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19.《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20.赠学者

【宋】 作者:【欧阳修】 人禀天地气,乃物中最灵。 性虽有五常,不学无由明。 轮曲揉而就,木直在中绳。 坚金砺所利,玉琢器乃成。 仁义不远躬,勤勤入至诚。 学既积於心,犹木之敷荣。 根本既坚好,蓊郁其干茎。 尔曹直勉勉,无以吾言轻。

上一篇:工程建设项目立项程序下一篇:家庭农场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