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预案备案管理筑牢环境应急管理基础

2022-05-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自2015年《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简称《备案管理办法》)施行以来,各企事业单位的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管理要求虽然得到了明确,但在备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执行过程中,却仍然体现出了不少的问题,而这也使得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理效果受到了很大限制。基于此,本文对当前我国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以加强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管理为目的,提出了一些较为可行的应对建议,希望能够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有效处理起到一定帮助。

关键词: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管理;管理制度;

1 引言

在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企业作为防范、处置各类环境应急事件的责任主体,通常都需要通过制定明确且具有针对性的环境应急预案,为环境应急事件的紧急应对提供指导,但由于当前很多企业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未能严格按照备案管理要求来制定、落实环境应急预案,因此环境应急预案往往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而加强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的备案管理,也随之成为各级环保部门及企业所关注的工作重点。

2 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思想观念落后

在生态文明思想的引导下,近年来环境保护工作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但对于环境应急预案的制定,很多企业却仍然缺乏深入的了解,即便环保部门对此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要求,也同样不知该如何编制环境应急预案,有些企业甚至仍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当作是环境应急预案。受此影响,当前有不少企业仍存在着未编制环境应急预案的问题,而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工作自然也就很难有效展开[1]。另外,部分企业管理人员未能充分意识到环境应急预案的重要性,环保意识也比较薄弱,面对环保部门的备案管理要求,往往会存在侥幸心理及应付了事的态度,认为只需应付好上级检查即可,环境应急预案本身无关紧要,有些管理者则认为突发环境事件的防范处置需要由环保部门负责,与自身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在这样的思想观念下,环境应急预案的备案管理要求很难得到落实,其在突发环境事件防范、治理等方面的作用也会受到很大限制。

2.2 相关制度不够完善

在当前我国法律体系中,针对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的专项法律并不多,相关法律规定的分布也比较零散,有些法律虽然在部分条文中做出了相关的规范,但由于适用范围比较有限,对于细节问题的阐述不够清晰,因此很难为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管理提供有效地法律支撑[2]。例如在《水污染防治法》的第六十七条中规定:“可能发生水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制定有关水污染事故的应急方案”,但对于水污染事故应急方案的编制要求、内容要求,却并未作出明确、详细的解释,同时也并不适用于其他类型环境应急事件的处置。而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六十二条中,虽然给出了“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单位,应当制定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的规定,但危险废物这一概念却与突发环境事件存在着明显差异,同样不适用于突发环境事件的防范、处置。

2.3 企业内部管理不当

除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外,很多企业基于环境应急预案备案要求的内部管理同样未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例如在资金投入方面,无论是环境应急预案的前期编制、评估,还是基于环境应急预案内容的相关演练与应急物资储备,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在环境应急预案管理效果无法在短期内得到体现的情况下,很多企业自然也就不愿意在资金方面给予过多的支持。而在人力资源方面,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执行都有着一定的专业性要求,但由于很多企业在引进人才时并未考虑到这一点,因此在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和管理工作中,经常会面临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这同样是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问题所在。

2.4 应急预案不够合理

按照《备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企业可以选择自主完成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也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负责编制环境应急预案,但由于当前很多企业并不具备编制环境应急预案的能力,而第三方机构的能力也很难得到保证,因此其编制的环境应急预案往往并不规范,也很难满足突发环境事件处置的相关要求。另外,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的内容比较复杂,为保证其合理性,通常需要以明确的标准、规范作为编制依据,但从目前来看,企业可参照的环境应急预案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十分有限,尚无广泛适用的编制导则,并不符合企业实际需求。受此影响,很多企业只能选择照搬其他企业的环境应急预案,而这也使得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的合理性进一步下降[3]。

2.5 应急预案难以落实

环境应急预案虽然能够为企业参与突发环境事件防范、处置提供明确指导,但如果企业未能将应急预案落实到实际工作中,那么其作用仍然无法得到体现。当前很多企业在完成环境应急预案编制与风险评估后,往往会产生已经完成环保部门要求的思想,基本上不会进行相应的应急演练,即使开展应急演练也不以应急预案为基础进行,更不会根据企业情况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这样一来,应急预案根本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指导作用,突发环境事件的防范、处置也会变得更加艰难。

3 加强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管理的有效策略

3.1 加大宣教工作力度

当前很多企业之所以会出现未编制环境应急预案的情况,主要还是由于企业对环境应急预案的相关备案管理要求缺乏了解,也不愿将资金与精力投入在无法为自身带来直接效益的环保工作上。针对这一问题,环保部门还需加强对企业的环境应急预案备案宣传教育,使企业能够充分意识到自身在环保方面的社会责任,并愿意按照备案管理要求,积极了解、编制、落实环境应急预案,为突发环境事件的防范处置提供支持[4]。另外,环保部门也可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入手,强调环境应急预案对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意义,使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管理能够与企业利益联系起来,这样企业参与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管理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未编制环境应急预案的企业则会随之大大减少。

3.2 完善管理制度体系

针对环境应急预案的相关法律问题,应由立法部门与环保部门积极出台相关法律制度与规范性文件,以尽快完善应急法律规范体系,使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管理工作能够“有章可循”。例如在《备案管理办法》中,关于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管理的很多问题都有着比较详细的解释,但由于不同地区的环境污染严重程度、产业结构等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各地方政府、环保部门还需尽快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以加强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另外,由于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的合理性很难保证,因此环保部门还需尽快将环境应急预案的评估标准与评估指标体系确定下来,为环境应急预案的评估工作提供支持。

3.3 强化企业内部管理

对于企业来说,环境应急预案编制虽然具有一定的难度,管理的相关要求也比较高,但只要能够从内部管理入手,在资金、人力资源等方面予以充足支持,同时端正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环境应急预案仍然是能够顺利完成编制并得到有效落实的[5]。例如在资金支持方面,应从长期发展的角度出发,设立环境应急预案的专项资金,专门用于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评估、演练、落实。而在人力资源方面,则需要调整人才招聘标准,根据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施行的实际需求来引进各学科领域专业人才,以提高企业的环境应急预案编制能力,保证环境应急预案在突发环境事件处置工作中的有效落实。

3.4 重视预案编制分析

为保证环境应急预案编制的合理性,企业还需以《备案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制度、规范为基础,结合自身环境安全隐患、周边环境敏感点展开详细排查和全面分析,之后再严格按照备案管理要求逐步编制环境应急预案。以宿迁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园为例,由于园区以化学原料制造、医药制造业、造纸业、纺织印染业等为主导工业门类,具有引起火灾、爆炸和毒性物质扩散污染大气环境等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以及毒性物质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隐患,环境风险种类较多。因此在编制环境应急预案时,应对各类环境风险进行综合分析,编制综合环境应急预案,针对所有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来制定防范与处置措施。同时,预案编制还要充分结合到周边企业及整个园区的环境应急预案内容,以实现突发环境事件处理过程中的有效联动。和周边企业以及园区应急预案的联动上做出一定要求和尝试。

3.5 加强预案备案监管

企业在完成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备案工作后,其落实情况往往得不到有效监管,为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环保部门还需建立完善的预案备案监管机制,通过档案核查、实地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来对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展开检查,以保证其能够符合预案备案管理要求。同时,环保部门还需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责任倒查监管机制与备案信息公开机制,其中责任倒查监管是指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对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的制定、备案、日常管理及实施情况展开全面调查,而备案信息公开则是要求备案受理部门及时公布备案企业名单,并由企业公开环境应急预案相关信息,以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另外,企业自身也同样与政府、环保部门或者其他相关部门的应急演练工作相结合,定期组织员工按照环境应急预案进行实战演练,以明确当前环境突发事件防范处理存在的不足。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的趋势下,突发环境事件的防范、处置已经很难单纯依靠政府部门来完成,必须要由企业严格按照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管理的要求,对环境预案备案进行编制、评估、落实,同时由环保部门做好环境应急预案宣传教育、预案备案监督、法律制度完善等工作,才能够使突发环境事件得到有效地防范和处置。

参考文献

[1]冯显国.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环境应急预案管理初探[J].农家参谋,2019(15):166.

[2]时宏.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管理问题对策研究及案例分析[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8(7):80~83.

[3]孟扬,范娟.新时期加强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管理对策[J].环境保护,2012(10):32~35.

[4] 李巍,范娟.规范应急预案管理发挥应急预案核心作用[J].环境保护,2011(22):23~25.

[5]钱宇宁.浅谈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管理工作--以苏州市为例[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4(5):60~62.

上一篇:物理教学中渗透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下一篇:天然气的液化工艺和储运安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