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教学党建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将高校党校打造成理想信念教育品牌的研究

摘要: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党中央以及各高校都对此极为重视,并制订了许多相应的措施和办法,且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特别是网络的普及,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改革成为必须之路。笔者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导师多年高校党校工作实践,对将高校党校教育打造成理想信念教育品牌的研究这一课题进行深入探讨。 文章从理想信念的概念入手,将高校党校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品牌定义为以培养更多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基本目标,依托高校党校机构这一平台,以“入党培训”为内在运作机制,以“入党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四结合”为基本途径,以广大要求入党的大学生为基本教育对象并辐射到全体大学生和其他群体的高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进而分析比较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质、理想信念教育品牌与企业品牌,并阐述了打造理想信念教育品牌的意义。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高校党校教育的客观基础、内在动因和教学实践三方面对打造理想信念教育品牌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同时,对我国古代和革命战争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理想信念教育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分析打造高校党校理想信念教育品牌需解决的认识屏障、体制屏障和教学体系滞后三方面问题,并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法。最后,文章提出了对高校党校理想信念教育品牌打造的新机制、新途径和新方法。 文章旨在利用高校党校教育的优势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探索理想信念教育的新平台,提升高校党校理想信念教育品牌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关键词:高校党校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品牌打造

学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

ABSTRACT

导论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0.1.1 选题来源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概况

0.2.1 国内研究现状

0.2.2 国外研究状况

0.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0.3.1 研究方法

0.3.2 创新点

第一章 理想信念教育品牌打造的理论分析

1.1 理想信念概述

1.1.1 理想信念的涵义、特征和作用

1.1.2 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质

1.1.3 理想信念形成的机理和特点

1.2 理想信念教育品牌分析

1.2.1 企业品牌战略简介

1.2.2 理想信念教育品牌分析

1.2.3 企业品牌与理想信念教育品牌异同分析

1.3 打造理想信念教育品牌的意义

1.3.1 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

1.3.2 整合理想信念教育的优势资源

1.3.3 突破理想信念教育的难点

第二章 高校党校教育对打造理想信念教育品牌的可行性分析

2.1 心心向党:高校党校教育现实的客观基础

2.1.1 申请入党,大学生理想信念追求的基本途径

2.1.2 端正入党动机,教学双方的理想信念教育难点

2.1.3 党员群体,大学生理想信念追求的现实榜样

2.2 “入党培训”:高校党校教育的内在动因

2.2.1 发展党员,党对大学生教育的重大战略部署

2.2.2 党校培训,教学双方的共同要求

2.2.3 党校培训,党校教育完善的内在机制

2.3 日臻完善,高校党校教育丰富的实践

2.3.1 高校党校的不断发展的历程

2.3.2 高校党校建设的现状分析

2.3.3 高校党校教育的效果显著

第三章 中外理想信念教育经验的借鉴

3.1 我国古代理想信念教育经验的借鉴

3.2 我国革命战争年代理想信念教育经验的借鉴

3.3 资本主义国家理想信念教育经验的借鉴

3.4 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理想信念教育经验的借鉴

第四章 高校党校理想信念教育品牌打造需解决的问题

4.1 认识屏障

4.2 体制屏障

4.3 教学体系建设滞后

第五章 高校党校理想信念品牌打造的途径探析

5.1 高校党校理想信念教育品牌打造的机制

5.1.1 完善体制,将高校党校打造成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学校

5.1.2 以党校教育为平台,建立以党建为核心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5.1.3 完善进党校培训的层层推优机制

5.1.4 建立分党校,把党校教育机制拓展到基层

5.2 高校党校理想信念教育品牌打造的基本途径

5.2.1 党校教育与入党培训相结合

5.2.2 党校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育相结合

5.2.3 党校教育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5.2.4 坚持与日常学校文化素质课教育相结合

5.3 高校党校理想信念教育品牌打造的方法

5.3.1 加强党校学科建设,深化高校党校理想信念教育

5.3.2 建立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保证让有理想者讲理想

5.3.3 完善网上党校建设,不断拓展党校教育功能

5.3.4 加强管理,推动党校教育规范化、制度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工业企业节能环保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地区经济城乡统筹发展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