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检验医学的快速发展, 社会对现代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 不但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 更重要是能够灵活应用本专业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 采取实验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提高实验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达到了通过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实验组为新乡医学院本科检验专业2007级学生116人, 对照组为2006级学生120人。

1.2 方法

(1) 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 教师先以板书讲解, 然后以教师为中心, 进行示教, 之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分组完成实验, 课后完成实验报告。

(2) 实验组, 根据实验室条件、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及操作能力, 确定实验题目, 提前2周将临床材料 (病人的基本情况、现病史、基本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发至学生手中, 班长对参加实验学生进行分组, 确定小组负责人, 各实验小组长根据本组的实验题目, 组织同学查阅文献资料, 咨询有经验的实验老师, 制定实验方案。实验方案内容包括:实验题目、实验目的与要求、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和试剂、实验标本、实验方法与步骤、检测指标, 并预测实验结果, 提出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 组织全班同学以答辩的形式进行讨论。由各小组负责人介绍本组实验方案和实施过程, 并根据实验数据运用实验原理及所学理论知识解释实验结果, 指导教师与其他小组的同学针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向该组成员提问。答辩结束后指导教师进行点评, 学生课后完成实验报告, 并写出实验论文。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分析, 结果以百分率表示, 两组之间结果的差异性用χ2检验分析比较。

2 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各项数据, 见表1。

3 讨论

从教学模式来看, 目前以教师为中心, 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在许多高校仍占据主要地位, 这种教学模式往往导致学生的兴趣不高、创新能力较差、团队协作意识不高, 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作者在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中采用设计性实验模式开展教学, 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灵活应用本专业综合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从教学内容来看, 以往的实验教学中, 采用的大多是基础性、验证性实验, 与其他课程知识的融会贯通少, 学生往往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而设计性实验以学生为主体, 打破了传统实验固定的教学模式, 弥补了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作者在此次实验教学改革中将“临床标本”引进课堂, 贯彻“启发式”的教学原则,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倡“交互式”的教学形式, 注重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讨论;遵循

表1实验课问卷调查结果 (人) “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给与不同的引导;组建课题小组, 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查阅文献, 培养学生运用图书馆与互联网资源的能力;组织答辩交流, 培养学生的综合总结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在实验过程中, 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才智、个性得到充分尊重, 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从学生座谈会和本次调查问卷来看, 设计性实验有助于增强临床检验基础与其他课程知识的融会贯通, 有助于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有助于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 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有利于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尤其是通过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个系统长期的过程, 要始终坚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 以巩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重点, 通过实验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科学精神。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从人才全面培养的角度考虑, 我们需要造就大批具有科学实验能力、有创造性、高素质的新型人才, 通过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非常必要的。

摘要:随着检验医学的不断发展,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需要。作者对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进行改革, 引入设计性实验,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学生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习兴趣、综合素质、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均比之前明显提高。

关键词:实验教学,临床检验基础,设计性实验,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刘念, 李茵莱.论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7 (4) :224~227.

上一篇: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下一篇:新形势下管理会计职业能力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