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的运行机制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纵观近年来民办高校的发展, 显示出了积极的发展态势, 根据相关统计, 早在21世纪初, 我国的民办高校已经将近1400所, 其中不乏具有国家承认学历资格的民办高校, 部分民办高校借助政策的支持, 加上自身的不断努力, 实现了不俗的发展, 从基础设施不完备, 师资力量欠佳的学校发展为办学条件完善, 具有一定资金积累的学校。更有一部分民办高校具备与公办高校相竞争的实力。相信民办高校在《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的环境下将会迎来又一波的发展潮流。

民办高校经历不断地发展, 同样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与其高速发展不相匹配的高校管理, 不健全的体制, 办学目的的偏驳等, 其中比较明显的有部分民办高校乱收费, 进行虚假的宣传, 进行不公平的招生等都给当地的正常教学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其中有的企业借用民办高校的包装, 依靠银行对办学的支持政策与学生所缴纳的学费进行投资, 出现了各种乱象。面对这种情况, 规范我国民办高校的管理, 改善民办高校市场已经变得刻不容缓。

一、建立完善的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体制

建立民办高校的财务管理体制的基本思路, 是对其进行集中统一的领导管理。财务管理体制作为财务管理管理运行机制的前提内容, 是对实施财务相关管理工作的根本。民办高校的财务管理体制要与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相互统一。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相关内容, 建议民办高校在内部管理体制的选择上, 选用董事会或理事会领导的, 校长负责模式, 民办高校的法人代表为校长。

根据相关的规定, 民办高校在财务管理体制的选择上, 一般采用“统一领导, 集中管理”, 原则上对于规模较大的民办学校而言, 应采取“统一领导, 分级管理”, 但是结合我国目前民办学校的经营管理情况, 即使是具备相应的规模, 也建议采取“统一领导, 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对于“统一领导, 集中管理”的理解, “统一管理”即校长作为学校的法人代表, 对学校财务工作进行指挥, 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 “集中管理”则是校长应设立专门的财务机构, 集中相关权利, 对学校的财务工作进行全面的管理。董事会 (或理事会) 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对于民办学校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剥离, 民办学校独立法人财产权的确立, 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高校财务管理体制的具体确立, 对外国的民办高校的经验进行参考分析。国外民办高校的财务管理体制主要分为三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学校的主要财务管理的负责人是由董事会确定和委派的专人负责的, 这种模式的优势主要在与可以一方面体现董事会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授权, 体现出董事会的权利, 而另一方面则凸显财务管理在民办高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缺点则是校长没有存在感, 打击校长参与学校管理工作的积极性。第二种模式, 是由校长授权于专业人员进行学校财务工作的管理, 管理学校财务工作的专业人员拥有与副校长平级的职位, 这种模式下可以体现财务管理工作的专业性。第三种模式则是将财务工作交由多个负责人, 这种模式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便是不同负责人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冲突, 影响财务工作的正常执行。结合中国目前的民办高校的情况, 建议民办高校在财务管理体制确立时参考第二种模式。

二、学校内部财务控制的构建及实施

内部控制是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底层实现, 借由财务控制来加强内部控制要作为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结合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管理情况, 相关工作应从实际出发, 抓住重点, 实现对职责分工, 预算管理和组织结构等方面努力。

对内部组织的结构和职责进行更加系统科学的完善, 具体实施表现为, 健全校长经济责任制, 必须强调校长的法人身份, 对学校工作的全面负责。接着进行总会计师的确立工作, 效仿外国的民办高校的管理体制的第二种模式, 总会计师在校长的领导下, 利用其专业知识对高校相关财务工作进行管理实施, 可以体现财务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和科学性。实行财务职责的独立, 传统模式中财务职责与会计相关工作界限模糊, 使得财务管理工作掺杂了一些不必要的核算的工作, 浪费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时间, 使真正的财务管理工作得不到有效的实行。民办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并不一定强调财务机构和会计机构进行分别设立, 但是必须做到会计工作同财务工作进行分离, 二者相互独立, 互不影响。

三、结束语

民办高校只有重新塑造财务管理机制, 才能真正实现民办高校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为民办高校的发展肃清障碍。在重新塑造财务管理机制过程中, 民办高校要落实校长责任制, 任用专业化人才对学校财务进行管理,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不断摸索学习, 真正实现高校财务管理机制的有效发展。另外, 学校要重视职能的划分, 避免财务工作与其他工作产生不必要的交集, 以免降低财务工作的效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国家发展逐步向可持续发展靠拢。这对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国各民办学校只有改变传统财务管理模式, 从根本上对财务管理进行重新塑造, 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篇文章主要从高校财务管理体制的建立, 高校内部的财政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组织,分配和管理,预算控制

参考文献

[1] 薛珩.民办高校财务风险控制问题及对策[J].山西农经, 2019 (2) .

[2] 刘英.新形势下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的困境浅析[J].纳税, 2018 (36) .

[3] 曹馨予.新时代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产学研融合研究[J].中外企业家, 2018 (35) .

上一篇:课堂,教育的主阵地下一篇:浅析工程项目规范化管理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