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精馏高效节能技术的开发及应用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有充足的能源, 化工行业更应注重节能减排, 在进行分离操作的环节中, 会产生较大的能源消耗。所以完善精馏技术非常关键。

1 化工精馏原理分析

从操作原理上分析, 化工精馏实现了物料的分离, 通过对不同物料之间的性质进行分析, 从而完善各类物料的分离。化工精馏是在蒸馏塔中进行各项操作的, 所以在操作中会产生很大的热量, 在热量的作用下, 不同性质的物质会产生导热性, 在对气化组分实现的基础上, 完善物料的分离。剩余的物料会出现冷凝作用, 从而实现物料的回收。在精馏操作中, 蒸汽会产生很大的耗损, 所以在蒸馏开发的环节中, 应该采用节能技术, 实现节能的效果。

2 化工精馏高效节能技术开发

2.1 分级换热节能

分级换热节能的方式是在塔板的中间部位安装换热器, 从而使蒸馏塔中的中低位能得到合理的应用, 确保蒸馏塔中的冷却效果充分的发挥作用, 防止在塔顶出现较大的温度差。温度差的缩小可以采用低品位冷凝剂的方式。如果在蒸馏塔的底部的温度差非常大, 这时可以将再沸器安装在塔板的中间部位, 从而实现热量的有效转换。

2.2 塔系热集成节能

在传统的化工精馏中, 一般采用一个精馏塔, 这时就会产生很大的能耗, 在使用塔系热集成节能的方式后, 能有效的降低能耗的产生, 将物料平均的分配在蒸馏塔的各个部位, 在对物料的挥发性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可以实现物料的集中回收。如果组分物的沸点的差距非常大, 那么应该将挥发度非常高的物料集中的回收。塔系热集成技术结合不同的沸点, 对不同性质的物料进行回收, 防止在蒸馏塔中产生温差较大的问题, 从而有效的实现节能的效果。

2.3 多效精馏节能

多效精馏节能的技术对压力和操作温度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在不同的物料进入到精馏塔中, 可以充分的借助蒸馏塔中的热量, 充分的应用再沸器提供充足的热量, 从而实现节能的效果。在高组分塔冷凝的环节中, 可以降低其对能源的消耗, 起到很好的节能的效果。

通过对目前形势的分析, 很多化工企业都可以充分的采用精馏节能的技术, 而且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通过对具体的应用情况分析, 这项技术主要分成三个流程。其一, 要完善平流的流程, 在进料中, 分别采用高压塔和低压塔的方式, 在塔顶和塔底确保物料都可以输出, 从而可以确保再沸器提供充足的热量。其二, 完善顺流的流程, 原料在高压蒸馏塔和低压蒸馏塔中, 确保热量在蒸馏塔的不同位置的转换, 起到节能的效果。其三, 完善逆流的流程, 当蒸汽进入到高压蒸馏塔中后, 原料要放置到低压蒸馏塔中, 从而实现热量从高压蒸馏塔到低压蒸馏塔的流动。

3 化工精馏高效节能技术的应用前景

在化工精馏高效节能技术的开发环节中, 要完善生产效率, 提高产品的质量。但是在这个环节中会产生一定的局限性, 原因在于很多化工企业不能对实际的应用经验进行总结, 导致在实际的应用中相关的理论脱节。在实际的应用中缺乏技术的支撑, 而且示范装置比较少。精馏高效节能技术的应用流程也相对复杂, 在操作起来难度非常大, 导致企业在应用此项技术中存在局限性。

针对上述的局限性, 应该完善精馏高效节能技术, 完善这项技术在化工企业的应用。

其一, 化工企业应该优化精馏高效节能的流程, 通过建模的方式建立模拟系统, 并且聘请专家指导, 从而完善精馏技术的流程, 确保技术可以投入到应用中, 实现技术的科学性。

其二, 在技术的应用环节中, 应该建立更多的示范装置, 结合化工企业实际的生产情况, 完善精馏节能技术的创新, 从而解决实际的操作问题, 从而确保这项技术可以得到推广。

其三, 化工企业应该完善精馏节能技术的人才培养, 完善资金的投入, 从而完善精馏节能技术的流程规范, 确保人才的培养, 确保此项技术有大量的资金支撑, 才能确保精馏节能技术的有效推广。

4 结语

在传统的化工行业中, 精馏技术是重要的生产技术, 但是这项技术的工序比较复杂, 而且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因此, 要对传统的精馏技术进行改进, 才能在生产环节中起到节能的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化工精馏技术的相关原理, 并且完善了不同的精馏节能技术的方法, 对当前化工企业在采用精馏节能技术中存在的局限性进行分了析, 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助推化工行业精馏高效节能技术的推广和创新工作。

摘要:化工精馏技术在化工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可以实现节能的效果。本文主要分析化工精馏原理, 分析化工精馏高效节能技术的开发, 并对其前景进行深入的分析, 从而为化工企业精馏高效节能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化工,精馏,高效节能

参考文献

[1] 李洪亮.浅析化工精馏高效节能技术开发及应用[J].化工管理, 2017, (21) :95.

[2] 孙荣义.浅析化工精馏高效节能技术开发及应用[J].化工管理, 2016, (20) :283.

[3] 刘勇全, 吴玉龙.化工精馏高效节能技术开发及应用研究[J].化工中间体, 2015, 11 (02) :37-38.

上一篇: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展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探究下一篇:聚丙烯技术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