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器材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爆破器材

煤矿采煤掘进中的岩巷光面爆破及断裂爆破研究

摘 要:根据煤矿采煤掘进的具体情况,介绍了光面爆破及断裂爆破技术。指出了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及运用效果,实际运用表明,光面爆破及断裂爆破适应了煤矿开采的实际需要,对煤矿开采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今后应该根据岩巷的具体情况合理选用,以提高煤矿采煤效果。

关键词:采煤掘进;光面爆破;断裂爆破

1.引言

在煤礦开采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岩石层,为了促进开采的顺利进行,采用相应的爆破技术是十分必要的。为了提高爆破技术的运用效果,需要根据煤矿开采的具体情况选用爆破技术,光面爆破与断裂爆破是煤矿开采重要的爆破技术,在采煤掘进中运用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介绍这两种爆破技术施工方案及具体应用,希望能够为这些技术的实际运用提供借鉴与启示。

2.煤矿采煤掘进中的岩巷光面爆破

2.1概念。光面爆破是较为常见的爆破技术,在煤矿采煤掘进中有着较为广泛的运用。该技术的原理是,针对不同岩性的煤层,通过合理布置炮眼、控制装药量、采用合理的装药结构等方式,使得放炮后掘出的巷道轮廓基本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光滑,成型规整,减少对顶板的破坏,以便利喷锚支护。光面爆破技术使用后的裂隙少,稳定性高,也方便巷道的维护和顶板管理工作,目前在煤矿采煤爆破中其运用越来越多。

2.2爆破方法。光面爆破技术使用中要控制好周边眼的眼距,预留层厚度,采用合理的装药结构,并合理控制装药量。其爆破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轮廓线光爆方法,周边眼沿着巷道轮廓线密集的打一排空眼,里面不装药,通过相邻一排装药眼爆破后,爆破应力和裂缝开始传递,并使得岩石沿弱线分切开,从而实现爆破的目的;预裂光爆法,周边眼沿巷道轮廓排一排较密的眼,装药量很少,通过爆破之后将岩体切开分离,以达到爆破的目的;修边光爆法,周边眼通过缓冲装药和预留光面层,经过爆破之后与围岩切开,以实现爆破的目的,该方法操作简单,在煤矿爆破中得到广泛的运用。

2.3施工策略。为确保光面爆破的效果,必须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施工,选用正确的光爆参数,确保钻眼的精确度,在炮眼施工中还需要采取以下策略:周边眼应该彼此平行,深度应该小于其他炮眼;炮眼应垂直于工作面,以达到更好的爆破效果;当工作面不齐的话,要适当调整炮眼深度和装药量,尽量让所有炮眼底落在同一横断面上;确保开眼位置的准确,尽量减少偏差,将偏差控制在30mm之内。

2.4应用效果。在某矿井2000m的井巷掘进工作中运用光面爆破技术,施工完成后取得良好的效果。炮孔痕迹率为60%,超挖量控制在5%左右,岩渣的块度较为均匀,特大岩快较少,方便铲运和装车;巷道支护较少,促进施工顺利进行,节约掘进成本;巷道岩壁平整,确保施工安全;并且还加快的掘进速度,节约了掘进时间,取得良好的采煤作业效益。假定该巷道断面8.3m2,超挖量减少15%,岩方量每立方米300元,创造的经济利益为74700元,其经济效益较为显著,将来在煤矿采煤掘进中值得推广和运用光面爆破技术。

3.煤矿采煤掘进中的断裂爆破

断裂爆破也是采煤掘进中的重要爆破技术之一,在实际运用中具有良好的效果,根据施工工艺和方法的不同,又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两种不同的方式。在运用中应该根据采煤掘进的具体需要合理选用。

3.1定向断裂爆破。该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如下:在岩巷周边眼爆破时,运用切缝药包中的切缝管,从而定向控制炮眼内的爆炸能量释放方向,通过采取这种控制措施,能够使得高压爆生气体在爆炸的瞬间沿切缝方向形成能量集中,作用于炮眼壁,并且形成裂缝,同时在爆生气体的作用下,裂缝出现定向扩散的趋势,形成精确控制的断裂面,从而实现对爆破的精确有效控制,提高爆破效果。该技术是在光面爆破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具有光面爆破技术的优点,并且克服了光面爆破技术存在的缺陷。在实际工程运用中,由药卷爆炸周围出现的裂缝,通过采用该方式方法,使得眼痕率得以减少,降低周边眼的超挖、欠挖现象的出现,有利于巷道周边的成型,为煤矿采掘也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在煤矿采掘过程中运用断裂爆破技术,可以增大周边眼的间距,减少钻眼工作量,从而降低爆破应力波给巷道周边带来的破坏,有利于最大程度上确保围岩自身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保障了煤矿采煤掘进的安全。

3.2深孔断裂爆破。深孔爆破一般是指一次爆破的炮眼深度不小于25m的爆破,在采煤掘进中,合理运用该项技术能够显著提高采煤掘进效率。试验研究表明,在进行爆破的过程中,如果加大每次循环的爆破深度,能够促进工序交换的顺利进行,节约工序交换时间,减少相应辅助工作的时间,从而促进掘进速度的提高,提高煤矿开采效率。在运用深孔断裂爆破技术的时候,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采用“浅眼多循环”的方法,以达到提高掘进速度的目的。如果使用凿岩机的话,其掘进能力往往十分有限,随着钻眼深度的增加,钻眼的速度会出现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采用打2.0m以下的浅眼措施,能够提高打眼效率。另外,浅眼爆破技术的操作与运用十分简单,实际运用也具有良好的效果,在采煤掘进中值得推广和运用。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凿岩机械的改进和性能的提高,凿岩机械化水平的提升。

4.结束语

总之,在煤矿采煤掘进中,光面爆破及断裂爆破技术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们适应了爆破工作的需要,能够减少对围岩的破坏,增强采煤巷道的稳定性,进而保证采煤掘进的安全顺利进行。今后在采煤掘进中,需要根据矿区的实际情况合理选用爆破技术,严格按照施工方法进行施工,并注重提高作业人员素质,注重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从而促进这些爆破技术在采煤掘进中更好的发挥作用,增加采煤巷道的稳定性,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采煤掘进的安全顺利进行,提高整个煤矿开采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高立伟.浅谈煤矿掘进中中深孔光面爆破的应用[J].科技向导,2013(5)

[2]覃道雄.新柳煤矿大断面岩巷定向断裂爆破技术研究[J].工程爆破,2013(3)

[3]杨仁树.我国煤矿岩巷安全高效掘进技术现状与展望[J].煤炭科学技术,2013(9)

[4]莫永安.煤矿掘进中的岩巷光面爆破及断裂爆破[J].科技与企业,2013(4)

[5]许志逞.光面爆破在采准掘进中的探索应用[J].梅山科技,2013(4)

作者:李之和

第2篇:关于水利工程施工中爆破方法及爆破技术应用的探析

【摘要】爆破技术在水利工程中是一种常见的技术手段,可以使用炸药炸除岩石的作业方式。我国由于水利工程的地质环境比较复杂,经常会应用到爆破技术,例如:水利工程大坝在基础开挖,高陡边坡开挖及引水隧洞开挖等,都需要应用到爆破技术,才能继续施工。同时爆破对工程会有不同的影响,一定要对基岩及边坡等结构做好保护工作,再使用多样爆破方式结构的技术手段,才能使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得到保证。本文简述了水利工程施工用的爆破材料,對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爆破方法以及水利工程中爆破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爆破材料;爆破方法;爆破技术;应用

在水利工程施工的工程中,爆破工程主要的作用是利用爆破技术来给水利工程的施工提供相应的施工空间。这种水利工程的施工空间可以是地面以上的,也有可能是地面以下的,具体的施工空间还是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要求来选择。除了上述提供施工空间的作用以外,爆破工程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还可以用来采集石料或者完成一种特殊的作业任务。像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堤坝爆破;堤坝开渠或者是堤坝截流;水利工程中的危险性极高的水下爆破等一系列的爆破施工,都要应用爆破工程施工来给予完成。以下就水利工程施工中爆破方法及爆破技术应用进行探讨分析。

一、水利工程施工用的爆破材料

水利工程施工常用的爆破材料(也可以称之为工程爆破炸药)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起爆炸药;第二种是单质猛性炸药;第三种是混合猛性炸药。

1.1起爆炸药

水利工程中常用的爆破材料起爆炸药它的特点是:炸药的爆炸威力很高,相对于冲击产生的热能,或者摩擦产生的热能具有非常高的敏感度;然而它的自身化学稳定性却非常高。可以作为起爆炸药的化学物有:雷汞炸药;二硝基重氮酚炸药等。由于后者较前者耐水性能高,所以在水利施工的起爆中,经常被用到。

1.2单质猛性炸药

水利工程中常用的爆破材料单质猛性炸药它的特点是:大多数情况下应用在起爆过程中,它其中的集中常用成分,例如TNT及硝化甘油都是不易溶于水的物质,所以这种爆破材料可以用来进行水下爆破作业。但是这种爆破材料不适用于水利施工的地下爆破施工,因为它的成分中的TNT在爆破施工中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这些有毒气体的外界敏感度非常高,通常情况下不能单独进行使用,必须配备硝酸铵等化学物质进行一同使用。

1.3混合猛性炸药

水利工程中常用的爆破材料混合猛性炸药它的特点是:这类爆破材料主要的成分是硝酸铵脂类的化学物质,这种爆破材料可以进行水下爆破施工,因为此爆破材料的敏感度低下,进而会使安全性能提升,爆破威力也有所加强,同等工作量的前提下,此爆破材料的成本更低。所以在水利施工的爆破施工中应用最为广泛。

二、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爆破方法

2.1水利工程施工中火雷管方式的爆破方法

火雷管式的爆破方法是采用了引燃炸药导火线来产生的火焰将火雷管进行引爆,从而引爆爆破炸药的方法。优点是:爆破的操作简便,爆破的成本较低,通常情况下,广泛应用在小型爆破工程或是较为分散的爆破工程中。缺点是:需要使用人工的方式进行引爆操作,爆破施工安全得不到保障,一旦起爆的控制先后顺序不一致,就很难达到预先设想的爆破效果。在起爆之前没有办法做到爆破设备的相关检验,就会有很大的可能发生瞎炮的现象。给予上述的缺点,这种方式的爆破方法不适用于大型或者较为重要的爆破工程中。

2.2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电雷管方式的爆破方法

电雷管式的爆破方法是采用了电雷管在通电的情况下回自动引爆,从而引爆爆破炸药的方法。优点是:种类繁多,可以进行串联的连接方式;并联的连接方式和混合连接的方式。缺点是:较为依赖电力的作用,在没有电力供应的施工现场,就不能够进行爆破施工。

2.3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导爆索方式的爆破方法

导爆索式的爆破方法是采用了雷管来使导爆索引爆,从而引爆爆破炸药的方法。优点是:施工场地不受限制,施工条件不受限制;缺点是:施工成本较高,不能进行相关的仪表监测。

三、水利工程施工中爆破技术的应用分析

水利工程施工中爆破自由面不多,受到岩石夹制的作用,对破碎单位体积的岩石会出现药量消耗过大的情况,对于爆破技术和爆破质量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爆破要达到设计的标准,也不能发生超挖和欠挖,预防飞石对支架及风管、水管等设备的损坏。

3.1深孔台阶的爆破技术

深孔台阶的爆破技术指,孔径要大于50mm,而孔深大于5m,对多级台阶进行爆破。只有两个自由面及以上才能开展爆破,而多排炮孔之间可以毫秒延期进行爆破,爆破的方量比较大,破碎的效果好,而且振动的影响很小,在我国水利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2预裂和光面的爆破技术

预裂爆破是沿着设计和开挖线,打密集孔安装少量的炸药,预先完成爆破缝,防止爆破区导致岩体破坏的技术。光面爆破是在开挖线布置一些间距小,平行的炮孔,进行少量装药,同时起爆。在隧道中的爆破,设计线内岩石不使线外围岩受到破坏,围岩面可以留下清晰孔痕,保持断面成形的规整和围岩的稳定性。

3.3围堰爆破的拆除

我国一些大型的水利工程,在建设中需要遇到很多需要拆除的一些临时性的建筑,典型的代表就是围堰爆破拆除,可以利用围堰顶面和非临水面开始钻爆作业。而爆破要求要做到一次爆通成型,才能实现泄水与进水的要求。还要保证周围已建成建筑不受到损害。

3.4定向爆破进行筑坝

定向爆破进行筑坝是高效的开发水资源的施工方法,这种施工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一般不需要使用大型的机械设备,对施工的道路要求也不高,而采石、运输和填筑都可以一起完成,有效的节省劳动力与资金的投入,施工进度很快。

3.5岩塞的爆破技术

岩塞爆破属于水下爆破,目的是引水和放空水库,可以修通到水库的引水洞与放空洞。工程完成后,可以把岩塞炸掉,使洞和库及湖连通在一起。水下岩塞的爆破可以不受到库水位的影响,也不会受到季节限制,还能省去围堰工程,施工周期短,效果好,资金投入低。而且水库运行和施工之间不会受到干扰。我国的岩塞爆破已丰满水库的规模最大。

3.6隧道掘进的爆破技术

水利工程的建设,开展地下工程的开挖十分重要。例如:引水洞和交通洞、导流洞等。而隧道掘进的钻爆方法能够适应不同的地质条件,成本低,尤其适合应用在坚硬的岩石隧洞和破碎的岩石隧洞中。爆破开挖只是施工第一道工序,会影响后续的工序,还会影响施工的进度。所以,隧道掘进的爆破是地下工程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在隧道掘进过程中,照明和通风、噪声等因素都会影响钻爆条件,和支护等施工技术交叉应用,会使爆破的作业面受到一定的限制,导致爆破施工难度加大。

四、结束语

在水利施工工程中,熟练的掌握爆破工程技术,对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有很好的影响。爆破施工工程可以是整个水利工程施工的工程进度提速;工程质量提升;工程的预算成本减少。所以对于我国现有的水利工程施工来说,爆破工程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曹庆强,何书明,陈媛媛.水利工程施工中爆破工程技术分析[J].科技与生活,2012(06)

[2]张正宇,张文煊,等.现代水利水电工程爆破[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

[3]刘殿中,杨仕春.工程爆破实用手册(第二板)[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2

[4]王晨阳,等.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常见技术问题[J].河南科技,2011(03)

作者:廖益梁

第3篇:器材答疑

宾得K-7是否提供反光镜预升功能?

听说拍摄花卉时使用反光镜预升功能效果比较好,宾得K-7是否提供此项功能?

A 反光镜预升功能是为了解决数码单反拍摄照片时反光镜翻动造成机身震动而设计的。当开启这一功能并按下快门后,反光镜会升起并锁定,此时相机并不立即曝光,而是需要等待快门松开时才曝光拍摄(此时反光镜也会复位)。不过在手持拍摄时,这一功能的效果并不明显。而当使用长焦镜头或微距镜头配合三脚槊并采用较低快门速度拍摄照片时,开启反光镜预升设置能让画面解析度更有保障。在万元以内的数码单反中,宾得K-7属于较为专业的一款,它当然提供此项功能。

小尺寸CMOS的成像质量突飞猛进?

前些天试用了一下朋友的索尼TXTC,我发现虽然它配备的是CMOS感光元件。但成像质量B经和CCD没有太大的差别了,在我的印象中。小尺寸CMOS成像噪点很多,解析度也不高,为什么如今的它成像质量突飞猛进?

A 近一两年来小尺寸CMOS的成像质量确实有了质的飞跃。其中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如索尼TX7C、富士HS11、尼康COOLPIXP100等消费类数码相机配备的CMOS感光元件大多采用背照式设计。背照式CMOS(Back Side lllumination,BSI CMOB)也称为背部入射式CMOS,它改变了传统CMOS内部与光电转换无关的电路位置,将这些电路设计在感光元件最底部。而将感光单元直接提升到滤色片后缘。从而解决了感光单元被电路遮挡、感光面积减少的问题,最终使得感光元件的信噪比与噪点控制水平提升。相信这一技术也可能会在今后两年逐步应用到数码单反产品上。

如何拍摄肥皂泡与孩子?

如何拍摄漫天飘舞的肥皂泡和小孩子的照片?对焦应该对在哪?拍摄这类题材的照片首先建议你使用大光圈人像镜头或长焦镜头,形成一定的背景虚化效果,获得干净的背景。其次,利用连拍电是事半功倍的秘诀之一。它能让我们更方便地抓住精彩瞬间。至于对焦点,则要看你喜欢何种效果的画面了。如果你希望拍摄清楚人物,肥皂泡仅仅是衬托,那建议将对焦点对在孩子的眼睛上。同时,建议你适当收小一些光圈,使得孩子和肥皂泡都清晰,避免景深过浅。但如果你更希望拍摄出漫天泡泡的浪漫场景,则可以适当开大光圈,对焦对在某一个肥皂泡上。此时人物可能稍稍虚化,而肥皂泡则清晰可见。在晴天使用这一方式拍摄,往往可以拍摄出五彩斑斓的肥皂泡,得到视觉效果非常出色的照片。

只有日文菜单该怎么办?

托人在日本买了一款数码相机,可拿到手才发现它本身只有8文莱单,而E说明书,光盘都是日文的,我该如何办?能否透过刷新固件的方式获得中文菜单?

A 其实在日本选购数码相机并不一定比国内便宜,而且有些品牌的产品还无法在国内享受联保,因此建议读者尽量不要选择在日率购机。同时,日本本土销售的一些数码相机的确可能仅有日文或日文/英文菜单。刷新不同语言的固件方法风险较大,如果固件不兼容,有可能导致产品无法开机,因此不建议你自己尝试。如果厂家的售后服务中心无法解决你的问题,那不妨自己在厂家的官方网站或说明书之家网站(www.mydigi.net)下载简体中文版说明书,对照你的日文菜单来了解产品的操控。如今的数码相机操控大多比较简单,稍加熟悉还是可以顺利使用的。至于配套的光盘,这并不是问题。即便不使用它,我们也可以顺利将照片导入电脑。你只需安装ACDSee。光影魔术手或Photoshop软件,即可浏览、管理,编辑图片。

三星NX10是微型4/3系统的产品吗?

三星NX10的机身很薄,它是微型4/3系统的数码单反吗?能使用何种镜头?

A 首先要纠正你一下,微型4/3系统的产品并不能称为数码单反,而是一种EVlL(ElectronlcViewfinder InterChengeable Lens)可换镜头电子取景数码相机。虽然三星NX10也属于一款EVlL相机,但三星本身并不是4/3系统的成员,NXIO不是微型4/3系统产品。它配备的是APS-C幅面的感光元件,在设计方面NX10与微型4/3系统有异曲同工之妙。三星减少了这款产品的法兰距(即镜头卡口与感光元件之间的距离),并取消了反光镜组件,采用电子取景方式取景。如此一来,产品的厚度有了明显的缩减。它不包含手柄等突起的厚度仅为40mm,接近微型4/3系统的表现。

在镜头方面,NX10需要使用三星全新设计的NX接口镜头,并可通过转接环使用原有宾得卡口的镜头。

防水数码相机的相关问题

我感觉防水型数码相机大多长得很另类,或者外观太过刚硬了,有没有适合女性消费者使用、外现时尚的防水型数码相机?

A 与早期的防水型数码相机相比,目前的防水型产品其实已经很时尚了。既然你对产品外观有更高的要求,那不妨考虑一下索尼最新发市的DSC,TX5吧,它可能是目前最时尚的防水型数码相机了。TX5的外观设计几乎与索尼的T系列产品没有区别,厚度仅17.7mm,属于标准的时尚卡片型数码相机。此外。TX5还提供了五种颜色的机身外壳。

在配置方面,TX5选用了1020万像素Exmor RCMOs、拥有25mm广角焦距的4倍光学变焦镜头。TX5可在水下3米处拍摄静态照片或720P动态视频,具有防尘与1.5米跌落抗震能力,能胜任零下10度的寒冷气候。目前的价格约为2250元。

大变焦数码相机的相关问题

8前市场上光学变焦最大的数码相机是哪款?焦距覆盖范围如何?能否推荐几款相关产品?近几年数码相机的光学变焦倍数出现了井喷,从12倍一下变化为20倍、24倍、26倍,2010年又出现了30倍光学变焦的产品。这无疑得益于光学研发技术的进步和非球面镜的大量应用。奥林巴斯SP-800Uz与富士FinePlxHS11均配备有30倍光学变焦镜头。其中SP-800Uz(约2650元)配备1400万像素CCD,它较注重长焦的表现,等效焦距涵盖28ram广角至840mm超长焦,完全可以充当望远镜使用。sP-800Uz的微距拍摄能力也很强,微距下的最近对焦距离仅1cm。它的机内图像处理功能相当丰富,属于一款娱乐性很好的大变焦产品。而HS11(约2750元)搭载了CMOS感光元件,它的连拍速度可达10张/秒,并能录制1080p全高清视频。这款产品的等效焦距涵盖24-720mm,超广角表现十分出色,且手动功能极强。此外,它的3英寸23万像索可翻转液晶屏也可为我们的取景带来更太的便利。

奥林巴斯E—PL1值得选购吗?

奥林巴斯E-PL1是E-P1的简化版吗?相对奥林巴的前两款徽型4/3系统相机。它简化的多码?是否值得选购?

A 你说得没错,奥林巴斯E—PL1确实是E—P1、

E—P2的简化版产品。E—PL1沿用了前两款产品的1200万有效像素、微型4/3型LiveMOS感光元件,在基本功能方面与E-P1、E-P2很接近。但在外观设计方面我们明显可以感知到E-PL1的简化之处——机身从E—P1,E-P2的金属材质换为塑料材质,并取消机背的快速旋盘。同时E-PL1的液晶屏也缩小至2.7英寸。但DPL1加入了内置闪光灯,并提供有专用视频拍摄按钮。从价格看。E—PLl较E—P1便宜600元左右,配备M.ZUIKO DIGITAL ED 14-42mm F3.5-5.6的套机价格在4800元左右。国内的E—PL1行货目前提供黑色、白色、香槟色三种机身色彩供用户选择。如果不介意E—PL1的塑料机身,且预算较为紧张,那不妨将其作为首选。

佳能有无85mm F1.4的人像镜头

佳能是否有85mm F1.4的人像头?为何我在市场上找寻了很久都没看到?

A 目前佳能在市场上销售的85mm焦距人像镜头共有两支:EF 85ram F1 2L¨USM(约14800元)与EF85ram f1.8 USM(约2800元),85mm F1.4镜头处于空白。佳能85mm F1.2虽好,但高高在上的价格让大多数佳能用户望而却步。如果不满足于EF 85mmF1.8 USM,那可以考虑两种替代方案。首先可以选择副厂自动对焦镜头,适马在2010年发布了85mm F1.4 Ex DG HSM镜头,它配备HSM超声波对焦模块,镜片光学结构中含有SLD超低色散镜片与模铸式非球面片,并应用了8ML超多层镀膜技术。其次,你索性考虑手动对焦镜头,如蔡司P1anarT85/1.4 zE手动镜头(约7880元)。这支镜头的金属质感很强,解析度、色彩表现和焦外效果相当出众,相信会给你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有关数码单反供电的问题

Q 我打算带着尼康D700数码单反去谣部采风,时间比较长,当地有可能会没有办法充电。有什么办法解决充电的难题?

A 有两个方案可以解决你的问题。第一种方法是选购尼康MB—D10电池匣,它不仅能安装一枚EN—EL3e锂电池(7.4V 1500mAh),还可以支持大容量的EN—EL4a锂电池(11.1v 2200mAh),并且同时支持使用碱性电池。根据CIPA测试标准,1块EN—EL3e可拍摄约1000张照片,而使用EN-EL4a时则能将这个结果提升至1900张。如果注意节约用电,那么很有可能超过这一数值。由此可见,D700本身节电性能就很出色。如果你多选配几块电池备用,一般可以解决供电的问题。而且D700本身提供电池注册功能,可以很精确地管理电池电量。

如果觉得这个方法还不够理想,或者手机、GPS等数码产品也需要用电,那不妨选购针对数码产品和笔记本电脑设计的便携式移动电源,并配上国产车载EN—EL3充电器。市场上的移动电源容量选择范围很大,9000mAh(9V)乃至数万mAh的产品都有销售。相信它们可以满足你的需求。

镜头纸的选购

我喜欢用镜头纸撩拭镜头,撩完即可丢弃,不必担心下次擦拭时不干净。但我买的镜头纸质量不是报好。撒下单张镜头纸或擦拭镜头时会有纤维出现,能否给我推荐一些质量较好的镜头纸?目前市场上清洁机身、镜头的产品越来越多,但相关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就拿你提到的镜头纸来说,有些质量较差的镜头纸不仅会在擦拭时出现较多的纤维,而且还可能因为纸质不佳导致镜头划伤。

日本爱尔玛(ERMA)或韩国马田(MATIN)的专业镜头纸都值得信赖。爱尔玛的无纺镜头纸提供多种包装,其中15张的便携装适合外出拍摄时使用,价格约10元一包。而马田的产品性价比较高,且不必担心撕下单张镜头纸时会出现纤维,50张包装的价格约15元左右。此外,建议大家在擦拭镜头前先用吹气球吹去镜片上的灰尘。在用镜头纸擦拭完镜片后,还可顺便再擦拭一下镜筒和机身。如此不仅更节约,对延长器材的使用寿命也有帮助。

宾得DA 70mm F2.4 Limited适合人像摄影吗?

宾得的DA 70mm F2.4 Limited适合做人像镜头吗?这支镜头性能如何?宾得的定焦镜头在外观设计与光学性能方面大多有着不错的表现。70-135mm是人像摄影应用最多的焦段,DA 70mm F2.4 Limitde的焦距恰好在这一范围内,完全可以充当人像镜头使用。虽然与其它的人像镜头相比,DA 70mm F2.4 Limired的F2.4光圈略小,但在拍摄半身人像照片时,可以获得很出色的背景虚化效果。DA 70mm F2.4 Limited最大的特点在于便携,紧凑、扁平的设计让其长度控制在26mm,重量仅130克。它的镜身采用铝合金制造,金属感强、整体很精致。这支镜头拍摄的照片色彩富有表现力,解析度很高,目前市场售价仅在2900元左右,是一支极富特点、性价比较高的定焦镜头。

副厂防抖标准变焦镜头是否有售?

Q 佳能EF-S 17-55mmF2.8IS USM的价格太高了,配我的EOS1000D似乎有些大材小用。请问副厂中是否也有带防抖系统的F2.8恒定光圈标准变焦镜头?

A 虽然佳能EF-8 17-55mm F2.8 IS USM不是红圈镜头,但它的成像锐利度、焦外表现和色彩均十分出色,可谓无冕之王。这支镜头的市场售价在7280元左右,对于普通消费者确实有些高。

近期,腾龙SP AFl7-50mm F2.8 XR DI Ⅱ VC很热销。它的价格适中,约4300元,并提供了腾龙VC光学防抖系统,内含XR高折射率玻璃镜片、复合非球面镜片与LD低色散镜片,全焦段最短拍摄距离为0.29ram,放大倍率可达1:4.8。从实际拍摄的效果上看,这支镜头拍摄的色彩相当鲜艳。当然,你也可以等待适马将在今年发布的17-50mm F2.8 EX DC MACRO OS HSM镜头上市。这款镜头用料厚道,配备有2片萤石FLD低色散镜片、3组ASP(2组为玻璃模铸)非球面镜片,其中萤石镜片以往仅在少数佳能专业级镜头产品中出现。此外,这支镜头还配备有超声波对焦马达,放大倍率约1:5。

SanDisk存储卡的速度

Q 闪迪(Sandisk)的存储卡品种太多了,能否总结一下各类产品以及它们的读写速度?是不是CF卡的速度比SDHC存储卡快?

A 闪迪的存储卡主要有普通卡(以蓝色外壳多见)和高速卡(黑色外壳多见)两类。高速卡又可分为Ultra Ⅱ、EAreme及Extreme Pro等多个系列。目前SanDisk存储卡的外包装上一般直接标注有读写速度。

CF卡的速度确实较SDHC存储卡快一些,这也是为什么高端数码单反大多配置CF卡的原因所在。

测光表的选购

Q 最近打算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扩建一下,顺便还准备添置一些专业器材。我想了解一下测光表选购什么品牌比较好,大概多少钱?

A 国内市场上测光表的品牌并不算太多,最著名的算是世光(Sekonic),它是日本专业品牌。测光表的价格由它的性能所决定,从千元左右至数千元不等。如果追求性能,那可以考虑世光758DR,价格大约在3400元左右。它集成RT32无线射频触发器,提供入射光、放射光测光井采用可编程设计,便于校准数码相机,达到最准确的曝光控制。此外,758DR的全天候设计也让它很适合在室外使用。如果你认为这款测光表太贵了,那或许1200元左右的世光L-308S更适合你。这款产品同样提供入射及反射光测量,精确度达1/10光圈值。

尼康D90的镜头选配

Q 我是一个刚刚接触单反相机的摄影爱好者。尼康D90是选择18-105mm VR镜头好,还是18-70mm镜头更合理?18-105mm镜头的变焦倍数会不会太大?

A 其实你完全不必纠结于这个问题。AF-S DX 18-70mm F3.5-4.5G IF-ED并不是尼康D90的套头。选购这一镜头意味着你无法享受套头的优惠,性价比会大大降低。同时,对于套头产品我们也不必太过担心光学变焦倍数的多少,无论是3倍变焦的AF-S DX 18-55mm F3.5-5;6G VR还是5.8倍变焦的AF-S DX 18-105mm F3.5-5.6GED VR,成像质量均属一个级别。

考虑到18-105mm VR套头在套机中价格仅相当于1100元左右,而且还带有VR防抖系统,由这支镜头带领你走入数码单反世界是很不错的选择。你完全可以在今后完全熟悉D90和摄影技术后再考虑更换如AF-S DX16-85mm F3.5-5.6G ED VR或AF-S DX 17-55mm F2.SG JF-ED等中高端镜头。

第4篇:维修器材信息组织研究

摘要:论文介绍了信息组织的概念、理论基础和方法基础,分析了维修器材信息的复杂性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维修器材信息组织的目的,详细阐述了维修器材信息组织的步骤。

关键词:维修器材;信息组织;信息整序

Key words: maintenance supply; information organizing; information arrangement

0引言

信息时代的战争主要依靠信息制胜,信息保障的作用日益突出,而科学合理地组织好各种军用信息是成功地进行信息保障的基础和前提。一体化联合作战是未来信息化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要求信息保障打破各军兵种之间的界限,使信息资源由单一军种、单一系统、单一部门的使用,转变为多军种、多系统、多部门的共享。维修器材信息作为装备保障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时装备维修保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也要适应这一要求。因此,从全局出发进行维修器材信息组织是大势所趋。

1信息组织及相关概念

信息组织是利用一定的规则、方法和技术对信息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揭示和描述,并按给定的参数和序列公式排列,使信息从无序集合转换为有序集合,将信息转换为信息资源或将潜在信息资源转为显在信息资源的过程[1],其最终目的是使信息达到一种科学的组合和有效流通,以保证用户对信息的有效获取和利用[2]。

序是事物的一种结构形式,是指事物或系统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在时空结构中的具体表现。当事物组成要素之间具有某种约束性,在时间序列及空间结构上呈现某种规律时,便可称这一事物为有序的[3]。

2信息组织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基础

2.1信息组织的理论基础

信息组织的最终成果是建立不同类型的信息系统,因此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等被广泛地应用于信息组织,成为信息组织的理论基础[1]。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如果将大量的、分散的、杂乱的信息组成一个系统,建立起内在的关联,形成信息资源,那么信息系统的功能将大于各个信息单元的功能之和。耗散结构理论认为系统内部非平衡是有序之源,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而增加和维持有序性。由于信息系统具有输入、输出、多次循环及反馈等开发性的、非平衡的基本特征,所以信息系统也是一种耗散结构系统,可以利用耗散结构理论来指导信息系统的开发、组织和利用。信息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如何建立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机制,使信息系统由无序向有序转化,是信息组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而协同论也是信息组织的理论基础之一[1]。

2.2信息组织的方法基础

语言学、逻辑学、知识分类是信息组织的方法基础。要把庞杂分散的信息组织成有序优化的整体,就必须建立符号系统。有了这种符号系统,信息系统的有序特征才能体现,信息单元的个体特征才能被揭示出来,各种信息单元才能对号入座,纳入到这种符号系统的框架之中,形成一个便于检索的序化信息集合。这就是信息组织的语言学基础。形式逻辑是关于思维规律的科学。信息组织是一种思维活动,它必须遵循科学的思维方法。也就是说,进行信息组织工作必然用到形式逻辑的一些方法,信息组织的行为只有符合逻辑思维规律,才能保证信息组织的序化质量。分类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知识分类是一门研究知识体系结构的学问。信息的主体是知识,信息组织活动必须建立在人们对知识体系认识的基础上[2]。

3维修器材信息现状分析

3.1维修器材信息的复杂性

(1)维修器材信息数量巨大。我军武器装备新老并存、型号较多,所需维修器材差别很大,尤其是新型武器装备结构复杂,零部件数以万计甚至更多,这就导致维修器材品种繁多,而同一品种的维修器材又往往具有多种规格,不同品种和规格的维修器材属性又不同。要对维修器材的各种属性加以描述,其信息量之大可想而知。

(2)维修器材信息涉及众多学科、专业。维修器材的结构原理是其最为基础的属性,它涉及到材料、机械、电子电工、电气、光学、声学、化学、生物等众多的学科、专业。

(3)维修器材信息按稳定性有动态和静态之分。维修器材全寿命过程从设计开始,中间经历生产、包装、运输、存储、供应、使用一系列阶段,直至报废结束。在此过程中,维修器材的某些信息是会发生变化的,如数质量状况、价格、地点、所有权、负责人等;而有些信息却是相对稳定的,如名称、原材料、重量、规格型号、外形尺寸、计量单位、单装安装数等。

(4)维修器材信息存在形式多样。维修器材信息存在形式有文字、代码、声音、图形、图像等多种形式。

3.2当前维修器材信息存在的主要问题

信息分类编码是信息组织中最为基础的工作,是信息整序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各军兵种和总部有关装备业务部门出于业务管理工作的需要,对所管辖的维修器材进行了分类和编码。但是由于我军长期缺乏相对统一的维修器材信息标准,特别是缺乏跨军兵种、跨业务部门的全军统一的维修器材信息编码体系结构和维修器材数据字典系统,加上各军兵种、各业务部门出于安全保密和局部利益的需要,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相互之间缺乏协调和沟通,造成维修器材信息局部有序而整体无序的现象。具体表现在各军兵种之间,甚至同一军兵种的不同业务部门之间维修器材代码的码元、码制、码长、结构各异。维修器材分类编码的现状,从局部看可以满足各军兵种基层业务部门实施维修器材管理和保障的需求;然而从整体来看,给全军范围内维修器材信息的汇总、统计、分析,给跨军兵种、跨业务部门的维修器材信息交换造成了极大的障碍,不能及时、有效地支持高层决策和指挥。

一体化联合作战要求装备保障系统具备综合、灵活、精确的保障能力[4]。信息流引导和控制着物资流,信息保障需要打破条块分割、相互封闭的现状,使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维修器材信息的现状显然不能满足未来一体化联合作战对装备保障系统的要求。

4维修器材信息组织的目的和步骤

4.1维修器材信息组织的目的

适应未来一体化联合作战对装备保障系统的需求,树立维修器材信息资源共享的全局观念和系统观念,打破各军兵种、各业务部门之间的界限,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统一维修器材分类编码、统一信息格式、统一信息表达、消除冗余信息,使维修器材信息不仅在局部是有序的,而且在整体上也是有序的,实现全军维修器材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总部、各军兵种、各业务部门可以按权限无障碍、无失真地利用和交换维修器材信息,及时有效地支持装备保障决策指挥。

4.2维修器材信息组织的步骤

维修器材信息组织的步骤如图1所示,可分为五个阶段,即组建项目团队、需求分析、信息采集、信息整序和存储维护。

(1)组建项目团队。组建项目团队是进行维修器材信息组织的首要环节,项目团队组建得是否成功直接决定着维修器材信息组织质量的高低。结合维修器材信息特点,项目团队的组建应注重把握以下几个要点:一是要合成、梯次、精干、高效,维修器材信息十分复杂,涉及范围极为广泛,需要汇聚各个业务部门的优秀人才组成一个有梯次的分工负责的团队。二是要确保项目团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因为项目团队需要与各军兵种、各业务部门进行大量卓有成效的协调工作,达成共识、统一标准、联合行动。三是项目团队成员之间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互相尊重、互谅互让、分工合作,发挥整体优势。

(2)需求分析。信息组织的最终目的就是保证用户对信息的有效获取和利用,信息需求是信息用户最为本质的特征,是信息组织的根本依据。选择维修器材的哪些信息作为信息组织的对象并不取决于项目团队的主观意志,而是取决于用户信息需求分析的结果和实际能够提供哪些信息。进行需求分析实质上体现了“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为优先”的思想。

(3)信息采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信息采集,则信息组织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信息采集是一项复杂严肃、技术性较强的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因此必须合理确定信息采集的原则、范围和重点,信息采集的途径、格式、时间节点限制。鉴于维修器材信息是一种重要的军用信息,必须高度重视责任问题和安全保密问题。

(4)信息整序。信息整序是信息组织工作的核心内容,有的学者甚至将信息整序等同于信息组织。信息整序是指为了控制信息的流速和流向、数量和质量等,把传递中杂乱无序的信息整理为系统有序状态的活动。整序的主要方法是分类,大量的信息不加以分类,将会杂乱无章,缺乏条理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维修器材信息整序就是通过对全军范围内的维修器材进行合理分类,建立相对稳定的分类体系,在此基础上给每种维修器材赋予一个唯一的代码,作为和维修器材其余信息关联的纽带,使维修器材信息整体有序。

(5)存储维护。信息的存储维护是继信息整序之后信息组织工作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信息的存储维护,则此前的信息组织工作就会白费、失去意义,此后信息的检索、利用也就无从谈起。信息存储必须按用户使用、检索的要求进行,不仅强调存储介质,更强调存储的思路。信息维护是为了保持信息的时效性,有些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老化、失去作用,必须不断地对存储的信息进行更新、修改、增删及存储的调整。维修器材信息的存储维护同样需要高度重视责任问题和安全保密问题。

5结束语

一体化联合作战对装备保障系统提出了崭新的要求,维修器材信息组织正是适应这一要求,树立维修器材信息共享的全局观念,以统一的标准格式开发信息,打破维修器材信息在各军兵种、各业务部门分散、封闭和垄断的状况,实现维修器材信息整体有序,充分发挥整体信息优势。

参考文献:

[1] 马费成. 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02-109.

[2] 李卫红,沈保全. 信息组织方法述略[J]. 情报杂志,2004(1):67-68.

[3] 杜栋. 信息管理学教程[M]. 2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67-70.

[4] 白松卫,等. 一体化联合作战对装备保障系统的影响及要求[J].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06(6):10-13.

作者:魏爱鹏 刘建国 游 伟 张 昇

第5篇:隧道控制爆破技术问题探讨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得到了不断地推进和深入,伴随着这种发展现状,城市的基础设施在不断建设和完善,各种类型的工程建设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尤其是城市道路和公路工程的建设发展势头尤为迅猛,近些年来,全国各大城市纷纷建设了公路、铁路、地铁和轻轨等道路工程,这促进了我国交通事业的腾飞,在这些工程中都伴随着地下工程和隧道工程,而其隧道或地下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又伴有开挖阶段,在开挖时必须运用到爆破技术,为了使隧道工程施工在爆破上具有安全性,需要了解和掌握隧道的爆破控制技术。文章就隧道控制爆破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隧道;控制;爆破技术

1 隧道控制爆破技术的重要性

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大前提下,城市的基础设施得到了不断的建设和完善,各种类型的工程建设纷纷涌现,特别是城市道路和公路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势头尤为地迅猛,这些道路和公路工程的建设促进了我国交通事业的腾飞,使得我国的交通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众所周知,公路、铁路、地铁和轻轨等道路和公路工程的建设都伴随着地下工程和隧道工程的施工,而其地下或隧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也会伴有着开挖阶段和过程,在开挖的过程中必须运用到爆破技术,由于城市中的隧道在特点上普遍具有地表建筑物密集、埋深较浅的特点,这给其爆破施工带来了施工安全隐患,为了使隧道工程在施工上具有安全可靠性,了解和掌握隧道的控制爆破技术是必要的,只有掌握了这一技术,才能更好地保证隧道工程施工的安全可靠性,进而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威胁,并充分发挥隧道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更大的方面来说,可以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向上地发展,并促进我国各方面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得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早日实现。因此,作为隧道工程的爆破施工人员,一定要了解和掌握隧道工程施工的隧道控制爆破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隧道工程施工的安全可靠性,进而保障自身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威胁,并充分发挥隧道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我国经济的健康向上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隧道控制爆破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 影响和制约隧道工程实施爆破的主要因素

对于隧道工程实施爆破来说,其爆破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不利于隧道工程正常和顺利地实施爆破。影响隧道爆破的主要因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地质条件因素影响

地质条件因素对隧道工程实施正常的爆破具有一定的影响,如果隧道工程的施工地质条件比较差,其地质环境是由大量的白云质的灰岩和角砾状的白云质的灰岩组成,上面还覆盖了一层岩层,节理发育,连续性较差,这种地质条件在进行地质勘探和钻孔工作,以控制其深度时,其内部会伴有地下水活动,这就不利于隧道工程顺利地实施爆破。

2.2 地面建筑的密集情况以及危房的覆盖率因素影响

这一因素对隧道工程正常地实施爆破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地面的建筑物比较密集,危房的覆盖率又比较高,很容易在爆破时危害到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对于那些危房来说,更容易遭受损害,因此,实施隧道爆破应该尽量避免在地面建筑物密集和危房覆盖率高这种施工环境下进行隧道工程的爆破。

2.3 隧道的间距因素影响

隧道的间距因素对隧道工程正常地实施爆破同样会有一定的影响和制约,如果隧道与隧道之间的间距过小,在进行隧道爆破时很容易危害到相邻的隧道,进而产生连锁反应,隧道受危害的程度会进一步地加深,这对于整个隧道工程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也影响到其顺利和正常地实施爆破。

2.4 隧道埋浅深度和埋段长短因素影响

对于隧道工程实施爆破来说,其还受到埋浅深度以及埋段长短因素的影响,如果隧道的埋浅深度不合适,埋段长短不适宜,会给隧道的爆破施工带来安全隐患,在实际进行隧道的爆破过程中,会受到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影响和制约,进而使得隧道工程不能正常地实施爆破。

2.5 地表沉降因素影响

对于隧道工程实施爆破来说,其还受到地表沉降这一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果地表的沉降过大或过小,或者对地表沉降的控制不够合理,这些都会影响和制约隧道工程正常地实施爆破。

2.6 施工安全因素影响

众所周知,工程的安全施工是至关重要的,在隧道工程进行爆破施工时,会受到施工安全因素的影响,主要是施工环境的不安全,施工人员不具备安全施工意识,工程管理人员安全责任意识不高,这些施工安全方面的因素会影响和制约隧道工程正常地实施爆破,也不利于爆破实施的安全性。

3 隧道控制爆破技术问题探讨

我国的隧道控制爆破技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以及大量的隧道工程实践活动,在隧道的光面爆破、预裂爆破技术等相关的爆破技术上逐渐成熟,但是,由于爆破器械跟不上爆破技术的发展步伐,发展比较滞后,同时对很多隧道工程的爆破现象缺乏理性、深入的认识和解析,在隧道控制爆破问题上仍然停留在仅凭经验的阶段,进行具体的隧道爆破施工也主要是通过工程的类比法来完成工程的施工,因此,难以充分了解和掌握隧道控制的爆破技术,特别是隧道的微振动爆破技术,在这方面的技术上缺乏探索,这就需要隧道工程相关的爆破技术人员不断完善隧道控制爆破技术。

在运用隧道控制爆破技术进行隧道工程施工时,会产生一定的破坏和扰动效应,具体来说主要是,隧道工程实施爆破,会对隧道围岩的稳定性产生直接性的影响,隧道工程实施爆破对其围岩产生的扰动和破坏效应一般情况下是分为两个区域,一个是爆破的直接破坏区,另一个是爆破的扰动区,直接破坏区一般会生成松动圈,而扰动区一般是在爆破产生的地震动效应范围内。当隧道的埋深不是很大时,会对地面的环境以及地表的建筑物造成一定的破坏和扰动效应,在隧道实施爆破时必然会伴随着开挖的过程,而开挖爆破会对隧道的围岩产生严重的破坏和扰动效应,这一形式的爆破对隧道围岩的破坏和扰动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接近一定的爆破距离时,爆破的能量对围岩介质产生的作用是非弹性的作用,围岩在这一爆破区域内,受冲击波和爆炸气体产生的高温高压双重作用的影响,会出现破碎圈。

②围岩距离爆破区域比较远时,会受到冲击波的影响而在围岩的介质中产生地震波和应力波,这就会在隧道的围岩内产生扰动和破坏效应。经过对隧道工程施工现场的数据和资料表明,隧道实施爆破会对隧道的围岩产生扰动和破坏效应,这一效应是非常明显的,影响了围岩的稳定性,同时,在隧道的开挖过程中,其实施爆破会使围岩产生剧烈的变形。

隧道工程实施爆破会运用到爆破技术,对其爆破技术也要控制,在隧道控制爆破技术方面,可以通过运用控制爆破振动的隧道爆破技术来实现对隧道的爆破技术进行控制这一目标。控制爆破振动的隧道爆破技术我们也可以将它称为微振动隧道控制爆破技术。在进行隧道开挖工作时,要保证其开挖的安全性,而这就需要对地表的沉降、围岩的稳定性和变形情况进行有效的控制,尤其要注意由于受爆破地震动效应影响而产生的对地表的建筑物造成影响这一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当前,在隧道控制爆破振动的爆破技术中,人们经过大量的工程实践活动,了解和掌握了大量的数据资料,已经能够采用综合性的隧道控制爆破技术措施,从而实现隧道工程实施爆破时的安全性、可靠性这一目标,进而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威胁,同时还能够了解和掌握隧道控制的爆破技术。

4 结 语

综上所述,了解和掌握隧道控制爆破技术具有其重要性,在其爆破技术问题上有着相关的技术作支撑,我们要充分了解和掌握隧道控制爆破技术。

参考文献:

[1] 吴海清.对隧道控制爆破技术问题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08,(1).

[2] 齐景岳.隧道控制爆破技术[J].铁道标准设计,2006,(11).

[3] 周春锋.城市浅埋隧道开挖减震控制爆破技术[J].工程爆破,2010,7(1).

[4] 侯春艳.城市电缆隧道控制爆破技术[J].铁道建筑,2009,(14).

作者:傅丽贞

第6篇:露天采矿边坡爆破问题分析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露天矿山采矿边坡施工爆破存在的问题,接着分析了露天采矿边坡稳定性及爆破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露天采矿;边坡;爆破问题分析

引言:

现阶段由于矿山开发的需要,露天采矿自然而然成为主要的采矿方式,因此对于其中所涉及到的主要技术边坡爆破进行分析探讨并设计出有效地方案显得十分重要。

1露天矿山采矿边坡施工爆破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合理地爆破方案设计

对于决定矿山开采的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具体包括,山地质地的强硬度,山体走形,断面等,这些都是施工爆破中必须重视的内容,是要作为爆破技术合理应用的依据。但是,在实际的爆破设计环节,缺乏对于地质勘查,对有关地地质数据了解不够深入,这就使得所设计的爆破方案没有切实的依据,仅靠理论和以往的经验远不能保障爆破施工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1.2钻孔质量得不到很好保障

钻孔的质量对于爆破的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这是爆破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爆破的质量,由所处的台阶高低,钻孔深度,以及边坡位置所决定。根据以往的钻孔工作来看,如果台阶所处位置较高,钻孔较深,边坡位置较窄时,就会影响到钻孔的质量。此外,如果施工边坡的地质存在缝隙等,也会影响到爆破和钻孔等工作。

1.3爆破参数统计设置困难

在边坡处控制性爆破具体分施工时,所涉及的到的参数基本是包括钻孔宽度,钻孔间距,以及最小爆破线等。在实际的参数记录中,边坡表面凹凸不平没有规律,一定程度上阻碍到爆破参数的设置,从而影响到爆破的质量。

2露天采矿边坡稳定性及爆破措施

2.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

施工准备可以说是爆破施工进行的有效保障,倘若没有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将会对爆破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就需要相关人员在爆破工作进行前,对矿山采矿区域的环境,地质,地理形势等进行全面的勘查记录,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爆破。此外,还需要安排相关地专业技术人员检查爆破设备,及时维修更换。

2.2设计科学合理的爆破方案

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爆破方案是進行露天矿山开采边坡处施工爆破的前提。首先该方案必须严格遵循安全的原则,保障爆破工作安全进行。其次必须不断按照预先勘测好的数据以及以往的爆破方案优化所设计的方案。此外在所设计的爆破方案中,应明确的支出其具体的流程,精准进行爆破,以保障矿山边坡的稳定。

2.3合理使用爆破炸药

爆破炸药是露天采矿爆破开采的重要工具与载体,只有对炸药的使用过程进行优化调整,才能确保爆破成本得以合理控制,防止产生不必要的炸药消耗与浪费。一方面,要合理布局爆破炮孔,使炮孔按照特定技术要求进行合理排列,将炮孔数量与布局密度等掌握在最优状态,使露天采矿的岩体能够在所有炮孔的作用下更加均衡地发挥出爆破力。另一方面,部分露天采矿工程所处区域的岩层硬度较高,对此则应选择更高威力的炸药,并适度加大炮孔布局密度,降低应力波传播阻尼,提高爆破效果,避免因炸药威力不足而导致的炸药量无序消耗或浪费。岩石都具有一定的波阻抗,炸药爆炸过程中传递给岩石的总能量和能量传递效率与岩石波阻抗具有直接的关系。当炸药爆炸过程中,其对孔壁产生一定的冲击波压力。通常情况下岩石波阻抗越大,则孔壁产生的冲击波压力也越大,炸药会将更多的能量传给岩石,从而产生越大的应变值。当炸药与岩石波阻抗接近时,其会产生较高的爆炸能量传递效率,破岩能量也会达到最佳程度。因此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爆破的效率,在选择炸药时,尽可能的做到炸药与岩石的波阻抗具有较好的匹配性。

2.4细化爆破设计,积极改进爆破方式

爆破设计具有系统性特征,所包含的技术参数类型较多,比如孔网参数、孔深、底盘抵抗线等,应依托于上述诸多参数,对爆破技术与爆破方案进行细化设计,形成更为准确有效的爆破设计平面图,为改进露天采矿爆破方式提供可靠的方向性依据与保障。应合理计算爆破段高,逐孔计算炸药需求量。同时,可采用方形孔排间微差起爆方法,提高自由面范围,放大炸药能量,使单位炸药量的消耗可获得更为突出优化的爆破性能。细化爆破设计,提高爆破效果关键是针对碎裂结构和岩石特征进行分析,优化爆破参数和爆破铲装工艺,充分发挥爆破效能,提高爆破能量利用率。为此,结合我化矿地质条件,采取梅花形的布孔方式,8*6的孔排距,单耗为0.3kg/m3、减小填塞长度、钻孔质量控制等这几方面采取技术措施,从而提高铲效率,更达到了预期的爆破效果。

2.5强化爆破管理措施

为提高露天采矿爆破成本控制效果,除了上述技术性爆破措施之外,还应同时加强爆破管理措施的应用。一是应强化露天采矿爆破技术应用中的成本意识,摒弃传统保守陈旧的爆破管理理念,牢固树立新形势下爆破技术应用的新思路与新方法,运用爆破技术的新技能,解决爆破实施中遇到的新难题。二是应对爆破物品进行科学管理,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爆破物品管理制度,严格遵守炸药等爆破物品在储存、运输、使用等方面的要求和标准。各种爆破作业必须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爆破器材,设立爆破器材保管员,专责负责爆破器材管理,为爆破成本控制提供基础条件。加强爆破管理,对关键部位、起爆器材、爆破网路、起爆及起爆全过程进行检查验收。

2.6不断创新爆破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单靠传统的矿产开采技术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其需要的速度,且以往的的露天矿山开采爆破技术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现阶段要想保障爆破施工技术的安全性和持续开采矿高质量的矿产资源,相关地开采企业单位就必须在以往的技术上,不断推陈出新,创新和引进爆破施工技术,从而保障矿山边坡的稳定性。此外,可以应用一些新兴的设备,并采用计算机技术自动化进行装药和点火,保障施工爆破人员的安全。

结束语:

当今社会,经济社会能源结构持续调整,使露天采矿工程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爆破成本控制难度进一步提高。当前形势下,必须宏观审视影响露天采矿爆破成本的各项基本要素,找准爆破成本控制失衡的症结与根源,切实优化爆破成本控制实效。

参考文献

[1]关于露天采矿边坡控制及爆破中问题的研究[J].李启斌.世界有色金属.2017(09)

[2]露天采矿边坡爆破问题分析[J].杨忠初.低碳世界.2021(06)

[3]露天矿山斜层状边坡削坡卸载爆破技术[J].李锡斌,杨江波,王天龙,陈少辉.现代矿业.2020(08)

作者:王超

第7篇:爆破器材与爆破作业安全技术

第一章 总则

1. 本篇所指爆破器材系一般钻爆法施工所使用的各类火工材料。

2. 对爆破器材的申购、运输、贮存保管和使用,都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破物品管理条例》执行。

3. 采用新的爆破器材和爆破技术均需经上级领导批准,制定相应的安全规定,否则禁止采用。

4. 未经专门培训并经考试合格的工人,以及不熟悉本手册的技术人员,严禁单独从事有关爆破工作。

5. 从事爆破工作的单位,必须建立严格的爆破器材领发制度,清退制度、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培训制以及重要爆破技术措施的审批制度。

6. 爆破器材必须储存于专用仓库内,不得任意存放。严禁将爆破器材分发给承包户或个人保存。

7. 本手册未涉及的事项,可由技术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补充规定,重要者应报请上级领导批准。

第二章 爆破器材的管理 第一节 装 卸

2-1-1.从事爆破器材的装卸运输人员,都必须经过有关爆破材料性能的基础教育和熟悉其安全技术知识。

2-1-2.搬运装卸作业宜在白天进行,炎热的季节可在清晨或傍晚,严禁夜间装卸雷管。 如必须在夜间装卸爆破器材时,装卸场所应有充足的照明,允许使用的照明应是防爆电灯或防爆安全灯,禁止使用油灯、电石灯、汽灯、火把等明火照明。

2-1-3.在装卸爆破器材时,汽车、马车等运输车辆离库房的停车距离不小于10米。 2-1-4搬运时应谨慎小心,轻搬轻放,禁止冲击、撞碰、拉施、翻滚和投掷。装有爆破器材的容器,堆放时不准在上面踩踏。

2-1-5.人力装卸和搬运爆破器材,每人一次以约重25~30公斤为限,搬运者相距不得少于3米。

2-1-6.运输炸药雷管时,装车高度要低于车箱10厘米,车箱底部应铺软垫,同一车上也不得装运两类不同性质的爆破器材,雷管与炸药不允许在同一车箱或同一地点装卸。 2-1-7.装有爆破器材的汽车严禁在中途加油或修理。

2-1-8.装卸过程中不得离开驾驶室。在雷电时间,禁止装卸和运输。 2-1-9.装车后必须在车辆上加盖帆布,并用绳子绑牢。 第二节 运输

2-2-1.装卸和运输爆破器材时,严禁吸烟和携带发火物品。

2-2-2.禁止用翻斗车、自卸汽车、拖车、机动三轮车、人力三轮车、摩托车和自行车等运输爆破器材。

2-2-3.途中遇雷雨停车时,应停在距树、住宅或建筑设施200米以外的空旷地方。 2-2-4.装运爆破器材的一切运输车辆,严禁开快车或抢行。

第三节 贮存

2-3-1.为确保安全,爆破器材的堆放要平稳、牢固、整齐,堆放高度要合乎规定,留出一定的通道,以利搬运和通风检查。

2-3-2.爆破材料应按下列规定堆垛:宽度应小于5米,垛与垛之间宽度为0.7~0.8m,堆垛与墙壁应有0.2m的空隙,炸药堆机械高度为1.6m。

2-3-3.爆破材料不宜直接堆放在地面上,最好垫上20cm高的方木和垫板,库房内禁止明取暖。

2-3-4.施工现场不许设库房储存爆破器材,如因施工需要,必须临时少量存放时,应会同保卫、技安部门限量贮存。

2-3-5.爆破器材仓库应派专人负责管理,并应有保卫人员守卫。

2-3-6.装爆破材料的开箱不得在库房内进行,严禁在存有爆破器材库房内进行修缮。 2-3-7.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爆破材的验收、发放及统计制度。 第三章 爆破器材的加工 第一节 炸药的干燥

3-1-1.用硝铵类炸药加工各种规格的药卷时,要根据炮孔的直径,按规定进行,加工要保证质量,严禁把块状的炸药装入药卷内,以免影响爆车。

3-1-2.粉碎结块的硝铵炸药,只许用术器碾压,严禁用铁器和石头砸碎。 3-1-3.炸药拆箱应在库外确认安全的地方进行,开箱时严禁敲打。

3-1-4.处理防水炸药时,一定要认真细致的检查,若发现药卷上有小孔或两头封闭不好应立即处理,以达到防水。

3-1-5.散落在地面上的炸药, 要及时清扫干净,并分别集中,妥善以免踩踏,撞击引起爆炸。

3-1-6.药卷挂蜡或沥青及石蜡的混合材料时,温度应控制在不超过70℃,浸泡时间应控制在4-8秒(温度高时间短,温度低时间长)。

3-1-7.水胶炸药水分离等加工之前,若发现药卷变软、淌水、药水分离等现象。应做试验,确无问题才许加工。 第二节 火花起爆药包

3-2-1.加工火炮剪导火索时,应首先弄清是否同厂、同批,若非同厂同批,要先做燃速试验,根据燃速确定长度,异厂异批不准混合使用。以防燃速不同发生事故。剪割时要细心操作,不准剪成马蹄形或过分伤,以免影响燃速或不着火引瞎炮。

3-2-2.剪好的导火索每十根一把,顺方向绑好,放在干燥处,严禁放在潮湿的地面上。 3-2-3.导火索与雷管联接时,,必须在专用加工房内操作,房内不准有金属设备,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3-2-4.导火索插入火雷管之前,先将管内杂物到干净,以免杂物堵塞导火索芯造成接触不良,并严禁用嘴吹。

3-2-5.导火索插入纸壳火雷管时,须用胶布将导火索,火雷管相接处缠牢,插入金属壳管时要用紧口雷管钳子把雷管口同导火索卡紧,严禁用钳子夹雷管有蕴含部位,严禁以牙带钳。

3-2-6.插管完毕时,必须严格清查导火索与雷管使用量是否相符,以防丢管踏响伤人。 3-2-7.火雷插后包缠胶布时,手指应轻微顶到管尾,以免接触不良脱节造成瞎炮。 3-2-8.绑好雷管的导火索插入药卷时,要用适当的绑扎线,药卷纸上绕现不少于三圈,并要均匀以防背运时药卷脱落,绕线时不许过分转动炮脖子,以免绑扎处受伤浸蜡后不过火。

3-2-9.药卷过硬时,要用手指将药卷捻松,然后慢慢将插入,严禁硬插。 第三节 电力起爆药包

3-3-1.用爆破电桥检查电雷管之前,道德检查电桥是否完好,干电池盒子是否拧紧,无异常情况方可测管。

3-3-2.选择电雷管时,其电阴误差应不大于0.25欧姆。 3-3-3.检测各种电雷管时应将电雷管方入4厘米厚木箱内(一次只放10个),在无炸药、无他人的单独房间内单个检测,检测时必须有措施。

3-3-4.在插电雷管时,先在药卷一端用竹、木锥子钻开小眼后将雷管顺眼慢慢插入,严禁用力过猛,并在绑扎时注意电雷管封闭口及脚处不要受伤。 3-3-5.接线时电雷管线严禁被钳子夹得太重,以免损伤脚线。 第四节 导爆索

3-4-1.导爆索只准用快刀切割。

3-4-2.支线要顺主线传爆方向联接,搭接长度不应少于15厘米,支线与主线传爆方向的夹角应不大于90。

3-4-3.起爆导爆索时,雷管的集中穴应朝导爆索,应采取防止渗油的措施。 3-4-4.洞室大瀑索破与铵油炸药接触的导瀑索,应采取防止渗油的措施。

3-4-5.使用导瀑索时,应首先检查导瀑索外观是否良好,有否断裂破皮,结死扣现象,若发现有时应割去不用。

3-4-6.严禁用导瀑索,导火索当绳子捆绑炸药。 第四章 爆破作业

4-1-1.在制定爆破设计的同时,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否则,不得进行爆破作业。

在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1、必须符合本手册的规定;

2、确保人身安全;

3、保证机械设备物资器材的安全,防止中断交通,防止发生中断通讯、供风、供水、供电等事故;

4、防止由于爆破而引起的工程质量事故,以及加剧不良地质地段岩体的恶化。 4-1-2.在同一地点,露天浅孔爆不得与深孔.洞室大爆破同时进行。

4-1-3.爆破材料在使用前必须检验,凡不符合技术标准的爆破材料一律禁止使用。 4-1-4.爆破工作开始前,必须规定安全警界线,制定统一的爆破时间和信号,并在指定地点设安全哨,执勤人员应有红色袖章、红旗和口笛。

4-1-5.装药前,非爆破作业人员和机械设备均应撤离至指定安全地点或采取防护措施。撤离之前不得将爆破器材运到工作面。

4-1-6.在无照明的夜间、中大雨、浓雾天、雷电和五级以上风(含五级)等恶劣天气,均不得进行露天爆破作业。

4-1-7.当井内工作人员未撤离工作面时,严禁爆破材料下井。 4-1-8.往井下吊运爆破材料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 检查起吊设备及容器是否安全可靠;

2、 有无漏电现象,如有必须及时处理;

3、 禁止雷管、炸药同时吊运;

4、 吊运绳速不得大于1米/秒;

5、 装雷管的箱子必须绝缘;

6、 禁止将爆破器材存放在井口房,井底或其它巷道内。

4-1-9.利用电雷管起爆的作业区加工房以及接近直爆电源线路的任何人,均不准携带不绝缘的手电简,以防引起爆炸。

4-1-10.对报话机经检查无漏电、感应电时,方可在电炮区作为又通讯联系工具。 4-1-11.明挖使用警报器报警,警戒音响信号统一规定如下:

1、予告信号:间断鸣放三次,如图: 30秒 (停) 30秒 (停) 30秒 ——— ——— ——— 此时现场停止作业,速进行撤出。

2、起爆信号:预备信号15分钟后发出,连续三短声,如下图: 60秒 ———

炮响后20分钟,检查人员方可进入现场检查,由爆破人员通知警报房发出解除信号。 在特殊情况下,如准备工作未结束,可由爆破负责人通知警报房拖后发布起爆信号,并及时通知现场安全员。

4-1-12.装药时,严禁将爆破器材放在危险地点或机械设备和电源火源附近。 4-1-13.在下列情况下,严禁装炮:

1. 炮孔位置、角度、方向、深度不符合要求者; 2. 孔内岩粉末清除; 3. 孔内温度超过35℃。

4. 炮区内的其他人员未撤离。

4-1-14.装药和堵塞应使用木、竹制做的炮棍。严禁使用金属棍棒装填。

4-1-15.当使用信号管时,其导火索长度不得超过爆破孔导火索长度的三分之一,最长不得超过0.7米。

4-1-16.爆破后炮工应检查所有装药孔是否全部起爆,如发现瞎炮,应及时按照瞎炮处理的规定妥善处理,未处理前必须在其附近设警戒人员看守,并设明显标志。

4-1-17.洞挖放炮,自爆破器材进洞开始,即通知有关单位施工人员撤离,并在安全地点设警戒员。禁止非爆破人员进入。

4-1-18.在相向开挖的两端在相距30米以内时,放炮前必须通知另一端暂停工作,退到安全地点。当相向开挖的两端相距15米时,一端应停止掘进,单头贯通。

斜相向开挖,除遵守上述规定外,并应对距贯通尚有5米长地段自上端向下打通。 4-1-19.起爆前,必须将剩余爆破器材撤出现场运回药库,不得藏放于工地。 4-1-20.地下开挖爆破禁止使用黑火药。

4-1-21.起爆药包,应根据每茬炮需要量进行加工不得存放、积压加工地点,应在专用的加工房内进行。

4-1-22.制作每茬炮的起爆药包所使用的炸药、雷管、导火索、传爆线,必须是同厂家,同批号经过检查合格的产品。

4-1-23.点炮人员事先必须选安全隐蔽地点。当爆破地点没有安全可靠的撤离条件时,严禁使用火花起爆。

4-1-24.当工作面杂散电流大于30毫安和有可能产生静电放电或感应电流时,宜采用非电起爆。

4-1-25.用于潮湿有水工作面的起爆药包,必须进行严格的防水处理。

4-1-26.地下开挖洞内空气含沼汽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时,禁止进行爆破作业。 第二节 爆破安全距离 一 飞石安全距离

4-2-1爆破时,个别飞石对保护对象的安全距离,一般应按下现象 公式计算,但不得小于表4-1规定的数值。

Rf=20n . W. Kf 式中:RF——躲避个别飞石的安全距离(米)。 n——最大一个药包爆破作用指数。 W——最大一个药包的最小抵线(米)。

Kf——安全系数,定向抛掷爆破正对最小抵抗线方向应采用1.5,山间或哑口地形及在大风顺风的情况下采用1.5~20。

4-2-2.在确定洞室爆破时,个别飞石的安全距离,除依上列公式计算外不得小于表4-2的规定数值。

4-2-3.在浅水中进行爆破,当最小抵抗线(W)大于2倍水深,对于人员的安全距离可参表4-1的规定;当(w)小于2倍水深时,安全距离可适当缩小;当水深大于6米时,可不考虑飞石安全距离。 二 冲击波安全距离

4-2-4.地面爆破时,应参照下更条件确定空气中冲击波的安全距离。 1. 对没有掩蔽的人员,其最小安全距离按下工确定: Rk=30 Q Rk——对人的最小安全距离(米)

Q——一次爆破的炸药量(公斤)其n值大于或等于3。 爆破飞石对人员安全距离

表 4 - 1 序号 爆破种类及爆破方法 危险区域的最小半径(米) Ⅰ 岩基开工程 一般钻孔法爆破 不小于 300 药壶法 扩壶爆破药壶爆破 不小于 50不小于 300 深孔药壶法 扩壶爆破抛掷爆破 不小于 100根据设计定但不小于 300 深孔法 松动爆破抛掷爆破 根据设计定但不小于 300根据设计定

Ⅱ 地下开挖工程 平洞开挖爆破 独头的洞内有折线的洞内相邻的上下洞间相邻的平行洞间相邻的横洞或横洞通道间 不小于 200不小于 100不小于 100不小于 50不小于 50 井开挖爆破 井深小于3米井深为3.7米井深大于7米 不小于 200不小于 100不小于 50 ⅢⅣⅤⅥ 裸露药包法爆破用放在坑内的炸药击碎巨石用炸药拔树根的爆破泥沼地上塌落土堤的爆破 不小于 400不小于 400不小于 200不小于 100 Ⅶ 水下开挖工程 非硬质土壤上爆破岩石上爆破有冰层覆盖土壤和岩石爆破 不小于 100不小于 300不小于 300

第8篇:爆破器材管理措施

爆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1、库区位置结构和设置

(1)爆破器材库的位置、结构和设施等的设置须经主管部门批准,并经当地县(市)公安局许可。

(2)库房建立后,任何单位不得在爆破器材的危险区域内修建任何建筑物和构筑物。

(3)库区布局必须遵守下列规定:库区布置在无山洪、滑坡和地下水活动危险的地方。在库区周围应设密实(或双层铁丝网)围墙,围墙到最近库房墙脚的距离不得不小于25米,围墙高度不得低于2米。

(4)库区办公室、生活设施等服务性建筑物应布置在安全的地方。

2、电气照明通讯及报警装置

(1)贮存爆破器材的库房的供电危险等级按I类供电场所设计,辅助建筑物按一般供电场所设计。

(2)库房内禁止安装电灯照明,可自热采光或在库房外安设探照灯进行投射采光。

(3)从库区变电站到各库房的外部线路应采用铠装电缆埋地敷设或挂设,外部电气线路禁止通过危险库房的上空。

(4)电源开关和保险器应设在库房外面,并装在配电箱中。采用移动式照明时,只准使用安全手电筒,禁止使用电网供电的移动手提灯。

(5)设防雷装置。库区一般设有与本单位的保卫和消防部门的

1 直通电话,库区内应装设报警装置。

3、爆破器材储存

(1)装硝化甘油类炸药、各种雷管和继爆管的箱(袋)必须放在货架上;装其它爆破器材的箱(袋)应堆放在垫木上。架、堆相互之间的通道宽度不小于1.3m。

(2)在靠架上堆放硝化甘油类炸药、雷管时,禁止迭放。 (3)爆破器材箱距上层架板的间距不小于4cm,架宽不高于两箱的宽度.

(4)货架(堆)与墙壁的距离不小于20cm。

(5)堆放导火索、导爆管和硝铵类炸药等的货架(堆)高度不超过l.6米。

(6)库内必须整洁,防潮和通风良好,要杜绝鼠害。 (7)库区内严禁烟火和明火照明,严禁用灯泡烘烤爆破器材。 (8)库区内严禁存放与管理工作无关的工具和杂物。 (9)库区内必须昼夜设警卫,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库区。 (10)库区的消防设备、通讯设备、报警装置和防雷装置应每季度检查一次。

(11)运至作业地点的爆破器材应有专人看管。作业地点只准存放当班作业所需的爆破器材,雷管或起爆体不得和炸药存放在一起,禁止将爆破器材散堆在地上,雷管应放在外包铁皮的木箱里,箱应加锁。发现爆破器材丢失、被盗,必须及时向主管部门和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4、爆破器材的收发

(1)应建立爆破器材收发流水帐,三联式领用单和退料制度,定期校对账目,做到帐物相符。

(2)变质和性能不详的爆破器材不得发放使用。

(3)爆破器材应按其出厂时间和有效期的先后顺序发放使用。 (4)爆破器材的发放应在单独的发放间里进行,严禁在贮存爆破器材的库房或壁槽里发放。

(5)严禁穿铁钉鞋和易产生静电的化纤衣服进入库房和发放间,开箱应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并在专设的发放间内进行。

(6)必须经常测定库房的温度和湿度,经常检查库房,一旦发现硝化甘油类炸药箱渗油、冻结和硝铵类炸药吸潮结块,及时处理。

5、爆破器材运输

(1)禁止用翻斗车、自卸汽车、拖车、拖拉机、机动三轮车、人力三轮车、自行车和摩托车运输爆破器材。

(2)装卸爆破器材时:①应有专人在场监督;②应设置警卫,禁止无关人员在场;③禁止爆破器材与其它货物混装;④认真检查运输工具的完好状况和清除运输工具内的一切杂物;⑤严禁磨擦、撞击、抛掷爆破器材;⑥硝化甘油类炸药、雷管的装运量,不准超过运输工具额定载重量度2/3,其它爆破器材的装运量不准超过运输工具额定载重量;⑦爆破器材的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厢边缘,雷管或硝化甘油类炸药的装载高度不得超过二层,雷管箱内的空隙部分,应用泡沫塑料等柔软材料塞满。装卸和运输爆破器材时,严禁烟火和携带发火物

3 品。⑧用吊车装载爆破器材时,一次起吊的重量不得超过设备能力的50%。⑨遇雷雨或暴风雨时,禁止装卸爆破器材。⑩爆破器材的装卸工作,应尽量在白天进行。装卸爆破器材的地点应有明显的信号,白天应悬挂红旗或警标,夜间应有足够的照明,并悬挂红灯。

(3)车运输规定:①有押运人员;②按指定路线行驶;③不准在人多的地方、交叉路口和桥上(下)停留;④车船用帆布覆盖,并设有明显标志;⑤非押运人员不准乘坐。

(4)人工运输规定:①夜间运输应保证运输路途中有足够的照明;②炸药与雷管应分别装在两个专用背包(木箱)内,禁止装在衣袋内;③领到爆破器材后,应直接送到爆破地点,禁止乱放;④不得提前班次领取爆破器材,不得携带爆破器材在人群中停留。

6、爆破器材的使用

(1)使用爆破器材的单位,必须到所在地县、市公安局申请领取(爆炸物品使用许可证),方准使用。

(2)爆破作业,必须由经过培训考核合格的爆破员担任,爆破员必须持有县(市)级以上公安局发给的《爆破员作业证》上岗作业。对爆破员应进行定期考核,发现不适合继续从事爆破作业的,应收回《爆破员作业证》,停止其从事爆破作业的权利.爆破员因工作变动,不再从事爆破作业时,应将《爆破员作业证》交回原发证单位。

(3)爆破作业时,必须有专人负责指挥,在危险区的边界,设置警戒岗哨和标志,在爆破前发出信号,待危险区的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后,才准爆破后,爆破后必须对现场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才能

4 发出解除警戒信号.

(4)使用爆破器材必须建立严格的领取、清退制度。爆破员领取爆破器材(品种和数量),必须经现场负责人签字批准,库房人员见现场负责人的签字批准单后方可发放爆破器材。

(5)领取数量不得超过当班使用量。当班人员耍对爆破器材的使用数量进行监督和记录,剩余的要当天退回。

(6)禁止施工现场将爆破器材露天置放,严禁将爆破器材遗留在现场。

(7)禁止非爆破人员进行爆破作业,禁止任何带办和个人私拿、私藏、赠送、转让、转卖、转借爆破器材,严禁使用爆破器材炸兽、炸鱼。

7、管理制度

(1)爆破人员应具备的条件:年龄满18岁,从事一年以上与爆破作业有关的工作,工作认真负责,自觉遵守爆破安全规则,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体检合格,按爆破员培训大纲的要求进行培训并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取得《爆破员作业证》的新爆破员,应在有经验的爆破员指导下实习三个月后,方准独立进行爆破工作。在高温、沼气或粉尘等爆炸危险场所的爆破工作,必须由经验丰富的爆破员进行,爆破员从事新的爆破工作,必须经过专门训练。

(2)爆破工作领导人的职责 主持制定爆破工程的全面工作计划,并负责实施,组织爆破业务和爆破安全的培训工作,审查、考核爆破工作人员与爆破器材库管理人员。监督本单位爆破工作人员执行

5 安全规章制度,组织领导安全检查,参加本单位爆破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3)爆破工程技术人员的职责 负责爆破工程的设计和总结,指导施工,检查质量,制定爆破安全的技术措施,检查实施情况,负责制定盲炮处理的措施,进行盲炮处理的技术指导,参加爆破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4)爆破工班长职责 领导爆破员进行爆破工作,监督爆破员切实遵守爆破安全细则和爆破器材的保管、使用、搬运制度,有权制止无《爆破员作业证》的人员进行爆破,检查爆破器材的现场使用情况和剩余爆破器材的及时退库情况。

(5)爆破员职责 保管所领取的爆破器材,不得遗失或转交他人,不准擅自销毁和挪作它用,按照爆破指令单和爆破设计规定进行爆破作业,严格遵守本制度和安全管理细则,爆破后检查工作面,发现盲炮和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及时上报或处理,爆破结束后,将剩余的爆破器材如数及时交回爆破器材库。

(6)爆破器材库管理人员职责:负责制定仓库管理细则,负责爆破器材的验收、发放、统计、保管和回收工作,并做好记录,及时上报质量可疑或过期的爆破器材,组织或参加爆破器材的销毁工作,检查库区安全情况、消防设施和防雷装置,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或处理。

上一篇:传输软件下一篇: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