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书籍目录

2022-06-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文学书籍目录

文学与书籍装帧设计的关系研究

[摘 要]曹辛之是我国近现代著名书籍装帧艺术家,也是书法家、篆刻家和诗人。其艺术思想主要表现在诗歌、书法与篆刻和书籍装帧艺术思想方面。其诗歌艺术思想经历了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的历史演变;书法篆刻艺术思想体现了其融书法与篆刻于一体,使书法、篆刻艺术互为基础、互通有无的艺术理念;书籍装帧艺术是其终生追求的重要事业,体现出了诗书意蕴在书籍装帧设计作品中的运用,即“一艺三通”和富于“书卷气”的书籍装帧艺术品格。文章通过对曹辛之诗歌和书籍装帧艺术的相通性研究,探析曹辛之書籍装帧设计中的诗歌艺术之美,以及其书籍装帧艺术思想对中国装帧艺术界的贡献与影响。

[关键词]文学诗歌;曹辛之;书籍装帧艺术

一、曹辛之诗歌与其书籍装帧设计的共性

诗歌艺术是曹辛之艺术思想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其书籍装帧艺术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书画意,自古以来诗、书、画合为一体,因此曹辛之的诗、书、画相互贯穿互为始终。如其在《从出版角度看插图艺术》一文中提到:插图不同于一般的绘画,画家是要通过文学作品去理解生活。但在忠实于原作的主题和情节的基础上,画家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运用造型艺术的特点---文字描写所不能代替的造型的鲜明性来补充和丰富原作的艺术形象。这段话说明,插图与绘画不同,其不仅需要画家具备生活审美能力,而且需要深厚的文学功底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在涵义。换个角度说,书籍装帧亦如此。装帧艺术家设计某本书的时候,既要预先构想此书的内部结构与风格,又要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与思想。曹辛之在诗歌艺术中的造诣使其能恰如其分的解读文学作品,设计出风格不一的书籍并赋予书本优美的文字。

二、曹辛之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诗歌艺术之美

曹辛之的早期装帧作品多为诗集,他的设计风格清新而富有诗意,多为36开本和46开本,如《北望园的春天》,清丽隽秀,连美术字也趋向纤细典雅,自成风格,与早期诗人清丽易感的特质相符。曹辛之的诗歌艺术修养对其书籍装帧设计起到潜移默化的画龙点睛作用。曹辛之是一位诗人,早在其从事书籍装帧工作前,就已对诗歌产生浓厚的情愫,并成为了之后的“九叶诗派”的一员。作为一名热爱诗歌的文人,曹辛之的诗歌艺术底蕴间接地对书籍装帧设计起到促进作用。如其独具一格的诗作《最初的蜜》。此诗集由曹辛之亲自创作并精心设计封面,细细品味,整本书无不散发出曹辛之淡淡的诗书气。

曹辛之尤其善用字体。在他设计的图书中,所有美术字都是他的独特匠心。除了装帧艺术专集《曹辛之装帧艺术》,他的作品还有《曹辛之书法选》、《曲公印存》。曹辛之的装帧艺术,不仅注重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也善于吸收西方现代艺术,他在继承的同时,更致力于创新和发展。《曹辛之装帧艺术》是继《钱君陶书籍装帧艺术选》、《鲁迅与书籍装帧》之后,国内出版的第三部装帧艺术专集。出版家王子野在《曹辛之装帧艺术》序言中对他的艺术成就给予高度评价。王子野认为曹辛之“刻意追求意境美、装饰美和韵律美,所有这些要求又都同民族性、时代性结合起来,而这个结合又都要具有勇于不断创新的精神”,“他的作品给人以整洁淡雅、明丽清新、宁静挺秀的印象。总的说来,他的作品书卷气比较浓”。

三、曹辛之及其书籍装帧艺术思想的贡献与影响

曹辛之作为中国近现代早期的一批装帧艺术家,对中国装帧艺术界起到了不可忽略的贡献与影响。曹辛之艺术修养深湛、创意大度不凡,他的《苏加诺藏画集》的装帧设计,在1959年德国莱比锡国际书展中,荣获装帧设计金质奖章。在1979年的全国书展中,他设计的《廖廖集》装帧及与曹洁合作设计的《黄新波版画集》装帧,荣获封面和整体设计奖。在1981年的全国书籍装帧展览中,他设计的《曹雪芹》封面荣获优秀奖。1993年5月,曹辛之又榮获第三届韬奋出版奖。《郭沫若全集》获第三届全国书籍装帧展封面设计荣誉奖等。这些殊荣使曹辛之的声名广为传播并流传至今。

曹辛之书籍装帧艺术思想对从事书籍装帧的艺术家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热心于书籍装帧的中国近现代艺术家之--张守义。张守义从事书籍装帧设计之前是中央美术学院绘画专业的学生,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之后与曹辛之相识。《艺术之子曹辛之--曹辛之(杭约赫)纪念文集》封面即张守义之作。观此书籍装帧设计,不难发现,其风格与曹辛之相互融合。整个封面简单大方,以一篇颜色浅淡的钢笔手写的回忆录为背景,再以一竖排“艺术之子曹辛之”的美术字点题,使之整体露出质朴与文雅气息。可见,曹辛之从事书籍装帧工作期间,与其他装帧艺术家联系密切,并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加油

曹辛之是中国第一代书籍装帧艺术家之一,为中国装帧艺术设计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书籍装帧设计作品体现出了鲜明的诗歌艺术特征,即其诗歌艺术修养对其书籍装帧设计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其书籍装帧设计中具有诗歌艺术之美,既体现出了书卷气,又升华了他的书籍装帧之艺术品格。虽然现在曹辛之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对于出版的贡献,他对于书刊装帧艺术的影响,却会一直让我们后来者受益。著名出版家王仿子曾这样评价曹辛之:“他一生在装帧艺术创作和理论上的成果,将成为中国书籍装帧艺术史上的瑰宝。”

参考文献:

[1]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书籍装帧艺术委员会编.艺术之子曹辛之--曹辛之(杭约赫)纪念文集[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

[2]赵友兰、刘福春.曹辛之集·第1卷,诗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3]毛志辉.著名诗人、装帧艺术大师曹辛之[N].史料,2011(4).

[4]吕灵芳.诗书匠意--曹辛之艺术思想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

作者简介:张丹萍(1991-),女,聊城大学美术学院15级研究生,专业为艺术设计,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作者:张丹萍

第2篇:浅析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书籍设计

摘 要:书籍设计应注重在符合当代社会审美需求的前提下,把文字内容与书籍设计达到完美一致的契合。一本设计精良的书籍除了能够便于读者阅读,还具备收藏、欣赏以及带给读者美的享受等功能。对于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而言,在书籍设计中要注重当代文学的时代背景、特征与读者审美需求的融合,要综合考虑版式、内容、封面、形态工艺等方面是否符合受众群体的需要,创新发展,设计研究独具魅力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书籍设计,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获得良好阅读体验、加深对文学作品内容的记忆,使之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书籍设计;当代文学;文学作品;

一、中国当代文学概述

中国当代文学泛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建国以来的中国文学,或是建国之后某一个阶段、某一个特定的社会背景下的文学,也是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以自由作家(中国平民文学)为主要代表,这些作家拥有独立的思想和独特的创作视角,创作者长期扎根中国社会底层,观察社会底层的贫苦人民的生活状态,他们创作的文学作品基本都是表现中国社会边缘的知识分子与社会底层贫苦群众以及下层人民的悲惨故事,能够在作品中以描述的真实进而表现出思想的光芒,成为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作。在1999-2009新世紀文学这个时期,反映处于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苦境遇的平面文学作品较多,纪实文学的写作手法成为了这个时期文学创作最大的特点和收获,与此同时,也明晰确定了:“文学的力量之源归根结底是真实”成为这个时期文学写作的基本方法与规则,只有勇敢面对幽暗的历史和疼痛的现实,文学才能够拥有深入人心的力量并且拥有长久的生命力。

中国当代文学在面对世界的新的历史背景下,应该多吸收外来文化带来的优秀的形式与内容,并将其巧妙地与本民族文化融合,与此同时,文学创作开始注重深入挖掘,这是由社会发展条件的背景和民族经济所决定的,作者在民族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开始描述具有民族特色的百姓生活、风土习俗等,在文学作品的创作风格和表现形式上也表现出了多样化发展的特点,这使得设计师在做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书籍设计时也要扎根人民,了解时代背景,体验与感受人民生活,深入考虑到文学创作背景本身,进而进行设计,才能够为读者营造出更好的阅读环境,获得更多读者的喜爱。

二、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书籍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封面设计的模式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电脑图形技术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使得不少设计师弃用了最初的手工绘制书籍封面的设计方法,纷纷开始使用计算机制图。2000年以后的中国当代文学书籍封面设计的方式较20世纪80年代来说发生了非常之大的变化,这个变化虽然一方面提高了书籍设计的工作效率,但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无可避免的问题。比如说在书籍设计中图片图形素材的全网使用,象征元素和符号被多次反复使用,一些设计模板的滥用借用,都造成了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书籍设计的大众化,庸俗化,设计出千篇一律的没有灵魂的作品就是不成功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书籍封面设计须要的是具有特殊的指代性的,符合审美主流并且“形”“意”并蓄拥有灵魂的书籍封面设计。

(二)书籍包装的过饰化

在有利于销量的角度来说,一些文学作品书籍的包装在利益驱使下书籍设计开始趋向“奢侈化”,为高价售出书籍,一些设计师用繁琐的手段去设计过饰的精装书籍,选用贵重的、罕见的材质制作书籍,这种过饰化对于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来说似乎有些“词不达意”,丧失了文学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文学气息和艺术气息。一本优秀的书籍设计、书籍包装最重要的是要切合书籍作品内容本身的意蕴、意境,而不是盲目追求过饰化。

三、中国当代文学(诗歌、随笔)作品的书籍设计

在书籍设计的发展进程中,不仅体现出社会进步,也影响着人们的审美与思想。本文主要从书籍设计的封面设计、内容版式以及形态工艺上做深入研究,多方面综合考虑书籍设计的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讨论如何优化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书籍设计,提高中国当代文学类书籍作品的设计水平。

(一)封面设计

书籍的封面设计和书的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书籍设计中,只有切合主题创作的、经过文字、图形、色彩、工艺等多方面考量的封面设计才能够更好地衬托出书籍的内容,把内容和封面设计精巧的融合,统一风格,才能有效推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书籍设计的发展。

文爱艺先生于2020年发表的最新(文学)诗集《文爱艺诗集·第66部·凤凰》,由设计师田之友进行设计,此书在封面设计上特意被设计师留出大量空间,在为读者营造想象空间的同时与文字相辉映,氛围灵动而具有诗意,封面设计精心选择纸张的肌理手感和色彩,给读者一种沉静 、苍茫感,设计师通过封面设计带读者走进作者的诗意世界。

(二)内容版式

在中国当代文学类书籍作品的内容版式设计中,我国当代书籍设计大师朱赢椿的作品匠心独运,别出机杼。他的设计作品常用简约留白的设计方式,留白绝不是指无意义、没有内容的空洞留白,简约也不是对书籍内容的修改删减,而是设计师经过反复精心思量而达到既具有视觉美感又具备文学艺术气息的一种表现方式。由他设计、周宗伟撰写的文学(随笔)作品《蚁呓》,此书寓人的生活为一只蚂蚁的生活,通过对小蚂蚁的观察,让读者回归本真,回归一颗宁静的心,给读者带来了情感、思维、视觉的体验。书中版式设计三分之二是空白空间,这样设计恰是朱赢椿想表达的精妙之处,他希望读者可以在空白处写下读书时对每句话,每个字的感悟,让读者的思想触动与书的文字内容融合,这看似乎是读者的感知和认知行为,其实设计师是希望作者与读者在思想上的沟通与交流的过程,能够在情感中找到共鸣。

(三)形态工艺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文学类作品在书籍设计形态中基本不触及对书籍材质的选择、形态工艺以及艺术表现形式的思考,所以对于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书籍设计来说,在形态工艺这方面需要更进一步的推敲考量,就这点来说,我国当代书籍设计大师朱赢椿在设计书籍时表现的淋漓尽致。由朱赢椿设计、中国当代女作家古十九创作的《不裁》,书里藏刀,它是一本让读者一边裁切一边阅读的书,翻开书,扉页上设计躺着一把“纸刀”,读者看到哪里就裁切到哪里,这让阅读变得有节奏、有延续、有憧憬、有小憩......在读者裁切书页发生行为动作时,书的形态随之变化,这种人与书的互动,无疑为阅读带来了更多乐趣,有较强的现代设计意识。运用有特点的材质和形态工艺去设计营造出具有人体五感的感官体会。朱赢椿的书籍设计很大程度上为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书籍设计提供了全新思路,打开了中国书籍设计走向世界的大门。

随着社会生活不断发展进步,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书籍设计在符合社会发展潮流、满足读者需求基础的同时,更应追求当代文学类作品书籍设计的整体设计水平。需要书籍设计师具备较高的文学素质和审美能力,在书籍设计中要全方位综合考虑到内容与形式、封面与版式、材质与工艺等要素,立足于中国当代文学类书籍作品的特点结合现代书籍设计的观念与形式,在这个电子阅读泛滥的时代,创造符合现代审美标准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书籍设计,扩充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书籍设计的现代设计艺术技巧与表现方法,为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书籍设计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安娜.《书籍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年:23

[2]安德鲁.哈斯拉姆.王思楠译.《书籍设计》[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20年:12-17

[3]赵清.《莱比锡的选择——世界最美的书2019-2004》[M].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9年:83-88

[4]张月红.《文学书籍装帧设计的趋势》[J].《书评》,2019,8(1):21-22.

作者简介:李春萌(1996—),女,汉族,河北保定市人,学生,美术学硕士,学校: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美术学专业,研究方向:平面设计与理论研究。

作者:李春萌 冯静涵

第3篇:探析民国时期文学书籍设计的新思路

摘要:为研究民国文学书籍设计新形式。通过探讨新文化运动对文学书籍装帧形态的影响,从装订形式的变化以及民国时期文学书籍装帧古为今用、注重形式美感的思想基点为依据,以现代设计思维探析民国文学书籍再设计的新思路。经新思路的研究方法进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书籍实践,对其图与文的“巧”组合、板式中的“新”变化、材料中的“多”选择三方面展开分析和论述。研究民国文学书籍的新思路与新方法,对中国书籍设计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民国文学 书籍设计 新思路 书籍装帧 设计思维

中国分类号:G232.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民國时期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期,是中外文化对流的阶段,也是时代审美与艺术思潮的融合。这一时期,是思想变化的体现,也是影响中国现代书籍设计形态变化承上启下的转折点。新文化运动以倡导“新思想”为核心,形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基本思想。中国现代书籍设计的思想体系在发轫期主要受到新文化运动思想的影响,给予现代书籍设计以导向性作用并奠定其发展之路。

古代书籍设计经历了简策、卷轴、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形式,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出现带来了西方世界的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主导中国书籍五个世纪的线装装帧方式被“洋装书”所取代,竖排字改为横排字,全面仿效西方的书籍制作。“洋装书”是西方的传统书籍装订方式刚传入中国的叫法,分为平装书和精装书,它象征着中国传统书籍向现代书籍装帧艺术的转变,也成为了进步的标志。

一、民国时期文学书籍装帧思想的基点和核心

(一)为人生一古为今用

民国初期,国内盛行“民族性”的装帧思想,这种“民族性”思想是建立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上,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作为中国现代书籍设计的开创者-鲁迅就一直强调这种思想,在为《呐喊》一书设计时,他以古代汉印的形式突出汉字,三个上宽下窄的“口”,组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加强了文字的象形功能,正如一个“不能言”的人张开嘴,发出内心的呐喊,体现出汉字的营造之美和审美上的刚健之美,如图1。此外,鲁迅收集了很多古籍中的插图和石刻,并将它们运用到了书籍封面中,如《心的探险》运用汉画像形式,以六朝人墓门上的画像构成图案。再如《引玉集》古籍版式上“乌丝栏”的运用。除了鲁迅,闻一多先生为徐志摩先生的《猛虎集》如图2,所作的封面也体现了“民族性”思想,以墨代纹,贯穿封面,体现了古为今用的艺术特色。

随着民国装帧事业的蒸蒸日上,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投身其中,他们之中有些原本是画家或者作家、音乐家、文人学者等,包括陶元庆、钱君陶、丰子恺、陈之佛、司徒乔等。他们对于书籍封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能从文化的视角去理解书籍封面,让书籍封面不仅停留在具象图形的表达,兼具深层次观念的寄托。

(二)为艺术-形式美感

晚清时期,通俗小说盛行,那时便有彩色印刷的封面画。晚清民初,彩色封面被应用到当时的普及读物上,包括:《小说月报》《礼拜六》等,,如图3,这些书籍封面借鉴了当时“月份牌”的表现手法。“月份牌”当时是用于宣传卷烟和药物等商品的,上面印有西洋末流的绘画作品,很多画家由于没有确切接触过正宗的西洋绘画,因此就将它奉为至宝,仿之效之所至。新文化运动以后,尽管书籍的封面设计依然是“拿来”,但是有高深艺术修养的人士在“拿来”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加以转化,使之更好地适应了中国的土壤。

1921年以后《小说月报》由沈雁冰担任主编,封面由借鉴“月份牌”的表现手法革新为不一样的风格,结合西方点彩的绘画表现手法以及传统劳动人民形象线条感,如图4。鲁迅先生的《艺术论》封面融汇俄国的构成主义元素,将书名穿插于几何图形中间,并采用线描的表现手法加以诠释,如图5。《欧洲大战与文学》采用了剪贴画的表现手法,使得封面有着达达主义和构成主义的意味,如图6。这一时期的书籍装帧大量吸收了外来文化元素,融合了西方的艺术特色。但是这时候的书籍设计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设计”,很多只是对书籍的封面进行了简单的改造,单看封面也不能领会其精神内涵,在内页排版和书脊的设计上还缺乏创新。

二、民国时期文学著作的再设计

(一)书籍封面的创新

“书之有装,亦如人之有衣,睹衣冠而知家风,识雅尚。”书籍的封面设计需表达出整体的内在思想,当读者看到封面的时候,往往可以准确地捕捉到书籍中的内容,并对书籍内容有着整体的认识和理解。不同风格的设计手法,会带给读者不一样的感官体验:氛围轻快的书籍封面,会给读者以愉悦的享受,低沉灰暗的封面设计,会给人沉闷之感。所以书籍的内在思想应该在书籍封面上得到准确的体现。

吕敬人先生是中国著名的书籍设计师,为很多民国文学作品进行了二次设计,如对巴金《家》的装帧设计,如图7。设计师在书籍封面的创作中以强调小说主题的氛围为主,灯笼象征着封建家族的势力,门前伫立的背影似乎在向这个“家”诉说着内心的独白。画面以金色、灰色、黑色为主,浓郁的金色和黑色给人以一种强烈的对比感和辉煌气质,而灰调的朱红构建的“家”字体则充满了忧伤,大门采用肌理感的特种纸体现出了风雨剥蚀的历史感,给读者传达出了准确的感情基调,将文字融于图中,将图化于情里。

不同于上文提到的《艺术论》等民国时期的书籍装帧,现代设计的新思维将书籍本身的主题内容体现在外表-即封面中,将作者想表达的精神内涵和本质特性透过直接观感展现给读者。封面是书籍主题的集中表现形式,其中文字的疏密度和图文布局的虚实度都应认真考虑,其次对于明视距离的把控度,纸质的柔挺度和内容的情感都应尽量准确表达。

(二)匠心独运的书籍形态

“一本好书一定是读来有趣,受之有益,书籍设计应具有与内容相对应的价值,书也成为读者与之共鸣的精神栖息地。”阅读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从中有所收获,通过书籍这一媒介找到精神上的契合点。设计师在进行书籍形态设计时应注重民族特色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形式和内容和谐统一,从中获得“五感”的审美感受。

周作人俞平伯往来书札影真是以周作人和俞平伯二人的往来书信制成的一本著作,如图8。在书籍形态设计中,设计者将书盒的天地用毛边纸穿线扎叠瓤镶入,形成具有互動性质的传统书信形态。书函采用太极扣型组合,书脊封面用草质粗纹纸,内文装订形式采用近似毛边皮纸的蒙肯纸包背装,版式衬底烘托出信函的时代特征,边缘细线演化出空白与灰面的对比与分割。此外,《子夜》书籍的再设计在整体形态上也融入了古今交融的设计思想,借鉴传统文人的书匣形态,以此为基点进行书盒和封面书函的设计,如图9。

这些书籍形态设计将传统的工艺与现代的审美结合,突破传统书籍设计固有的模式,强调出书与读者之间的交互性,拿起书籍,从书盒中抽出书函,启开封面,翻开书页,映入眼帘跳动的文字、图像、线条,形成触觉、嗅觉、视觉、听觉四联合一的媒介传递方式,使阅读的过程成为将文学巨匠的笔墨转换成生命力的过程。

(二)形式多变的书脊设计

书脊是书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易遗忘的角落。杉浦康平对《银花季刊》书脊设计的大胆创新推动了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关注书脊设计,他将书脊上的文字设计推向裁切线的边缘位置,连成一道侧面的风景。在民国书籍再设计的作品中,《子夜>的书脊以字体设计为主,在书脊版式设计中文字既要传达信息,又要便于读者查阅,因此书脊的文字大小、字体样式、排列变化非常重要。该书的书脊字体设计采用了对比鲜明的白底蓝字,字体纤细俊秀,结合几何形体形成清秀雅致的整体效果。《乱世熏风>为2018年美院学生蔡昱瑁的再设计作品,如图10。该设计主要在装订材料的变化,在书脊处采用五彩之线进行不规则的缝制,内页隐藏的字画,给人以古朴、自然的美感。

总之,书籍的设计不仅要注重书的外在构造,还应注入内在的精神秩序和信息传达的时空概念。针对民国文学著作的再设计,设计师们从封面到书脊再到封底,从环衬到扉页再到内文都有着缜密的思考环节,随着读者的翻阅,书不断的变换空间关系,动静相融,兼具时间与空间的艺术。此外,在书籍设计内文的版式中,设计师们会依据整体文章表达的内容进行绘图插入,或者字体排版呈圆形、菱形等形状,不再如以往的呆板,并根据固定元素的大小和位置进行合理分配,疏密有致,赋予书籍的内在秩序,读者在阅读时有方向感,有规律可循,从而形成秩序美。其次在材料的选择的余地也更广泛,融合了中国传统元素、西方优秀的美学观念,形成了属于中国独特的书籍装帧艺术。

三、《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书籍设计实践

(一)图与文的“巧”组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创作实践以立体形态为形式基础,将文字图形化,进行故事性展开叙述。书皮封面以布艺形式将字体与画面结合,向观者展现了鲁迅先生一段美好的童年记忆,具有直观性和观赏性。在书籍内页,笔者依据原文进行了模块划分:从百草园内的场景、长妈妈讲故事、美女蛇和读书人、捕鸟、三味书屋到课间游戏这六个方面,依文字进行场景想象,蕴含着一种潜在的能量动力,如图11。

(二)版式中的“新”变化

版式设计是将插图、文字等大量元素混杂于一体的场所,是对其全面的审视、分析、排列组合的过程,需全面思考其内在的含义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在传统的语文课本中,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以大量的文字为主,最多配以一两幅插图,笔者的作品则以绘图为主,结合课文能够极大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

作品的封面和内页都有大量镂空的部分,其中封面以不织布材料裁剪成主人公的剪影,内页以水彩绘制建筑、人物,与四周的灌木融为一体,形成三个层次:远景,中景和近景,并对每一段画面都给与了一定的距离,使之为完整的画面,如图13。

(三)材料中的“多”选择

民国时期的书籍装帧材料多采用道林纸、白报纸、铜版纸和卡纸,而本作品以瓦楞纸、毛毡布、素描纸和铜版纸综合而成,展现不同的效果。各种质感独特的材质在书籍的设计中,会不同程度地传递出不同的情感,使读者在第一时间对书籍产生直观感受。色彩、厚度、光泽度、粗细程度、肌理效果不同的纸张和材料,织物、金属、塑料等自然材质和人工材料对于塑造不同形态都起着重要作用。内页插画以手绘方式呈现,结合水彩和彩铅表现出通透、淡雅的画面感。由于布和瓦楞纸具有一定的厚度,易散开,因此在书的封口处结合传统服装上的盘扣做了开关,便于翻阅闭合,如图14。

材料是书籍设计师传达内容信息的重要要素之一,必须在书籍的情感基础上,为表达内容服务。《工艺论》中提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功有巧,合此四者才能为良”,在设计时,对材料的选择既不能随意而行,也不可施以过多的人为加工,尽量保持其原有的魅力,把握好内容和材料之间的分寸感,通过合理的艺术表达方式来充分表现材料的自然之美。

结语

民国书籍装帧艺术吸纳了西方书籍装帧艺术风格,打破传统装帧形式的束缚却仍然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加以融会贯通,折射出新的文化现象。但是在书籍内页排版上,基本上都是白纸黑字,单一死板的版式叙述,无表情的粗简图解,无旁证博引的信息罗列,面对高信息时代的年轻读者群体的求知欲望和对新事物形式的敏感度,书籍设计不仅要给予读者一个接受和汲取知识的过程,更应得到审美和自身智慧想象的扩充提高。中国当代书籍装帧设计师应及时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肩负起传承民间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责任,活用传统符号的现代化表现方式,结合多样的材料和不同的形式设计出符合时代特征的作品。

参考文献

[1]王军亮.中国文人畫构图方式在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J].戏剧之家,2019(30):127.

[2]陶晶雯.鲁迅的书籍装帧设计与中国书籍装帧艺术的现代转型[J].艺术科技,2019(06): 46+10.

[3]毛碧莲.书籍设计中的传统审美研究[J].设计,2019(16):144-145.

[4]周婷婷,唐俐娟.基于设计事理学解决书籍形态演变史-以纸质和电子书籍为例[J].设计,2018(23):84-87.

[5]孙琦.书籍设计中材料的生态设计方法[J].设计,2019(21):45-47.

[6]姜靓.晚明书籍装帧设计的新奇观[J].包装工程,2018(24):88-92.

[7]鲁勋洲,李林森.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艺术特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49-54.

[8]胡晓芳.现代书籍设计中的“减法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6(06):33-36.

[9]杉浦康平.杨晶,李建华译.造型的诞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10]吕敬人.书艺问道[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作者:龙晨晨

第4篇:书籍目录

《学会提问》《心理学与生活》为许多国内外大学大一心理学导论教材。 《沟通的艺术》《学会提问》和《批判性思维》

关于两性关系的书:《亲密关系(第5版) (豆瓣)》《亲密关系》(加)克里斯多福·孟 于如何谈判的书:《优势谈判 (豆瓣)》

关于社会中的人的心理与决策的书:《社会心理学 (豆瓣)》

于人的决策与判断的书:《决策与判断 (豆瓣)》

于如何沟通的书:《沟通的艺术(插图修订第14版) (豆瓣)》

如何演讲的一个系列:《魏斯曼演讲圣经》

人际交往的技巧的书:《10秒钟让自己不同凡响 (豆瓣)》

《硬球——政治是这样玩的》

《棋王》阿城著 《金锁记》张爱玲 《基督山伯爵》《傲慢与偏见》 (一共看过三种译本,最喜欢的依然是王科一先生翻译的这个插图本

思维方法与学习方法: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方法) 金克木《书读完了》(读书方法)

《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思维方式) 《拖延心理学》(时间管理)

中国历史与中国哲学:

杨伯峻《论语译注》 杨伯峻《孟子译注》 王伯祥《史记选》     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李泽厚《美的历程》 钱穆《国史大纲》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

中国文学:

吴楚材《古文观止》 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 钱锺书《宋诗选注 舒梦兰《白香词谱》 王国维《人间词话》 张中行《诗词读写丛话》 张中行《文言津逮》

世界历史与世界哲学: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房龙《人类的故事》 乔斯坦·贾德《苏菲的世界》

科普:

伽莫夫《从一到无穷大》 比尔布莱森《万物简史》 伽莫夫《物理世界奇遇记记》

1 《西方心理学大师的故事》熊哲宏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是书单里唯一一本编著的书。 2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第五版)》

4 《津巴多·时间心理学》:把此书和《把时间当作朋友》一起读,效果更好。

5 《彼得潘综合症:那些长不大的男人》:6 《自控力》:7《专注力》:先读完《自控力》再接着读这本,效果更好。《拖延心理学》:10 《看不见的大猩猩》:1《一万小时天才理论》:12 《自我激励的100种方法》:13 《少有人走的路》: 经典心理学作品,可以列入心理学必读书目。个人认为是心理学治愈系和励志系的第一书籍

1 《潜规则》,《血酬定律》: 吴思先生的两本代表作

1 《市场营销学》:

市场营销学泰斗菲利普·科特勒的代表性著作,初学市场营销的必读书目

教程式的学习英语的书:《把你的英语用起来》 伍君仪 刘晓光 如果想完整,快速学习地学习英语,真的可以按这本书来做。 还有一本关于IT史的书: 《浪潮之巅》 吴军

生活在信息社会,总得了解一些关于IT的东西。 这本书全5星推荐,谁看谁知道。。。

关于如何拆书为己用的:《这样读书就够了》 赵周

这本书也是全5星推荐,献给那些没有大块时间读书的人们!

《第一团队:携程与如家》朱瑛石 《海底捞你学不会》黄铁鹰

第5篇:书籍目录

2013年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推荐书目

1.《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

2.《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3.《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学习出版社

4.《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学习导读》学习出版社

5.《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中共党史出版社

6.《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新世界出版社

7.《辩证看务实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2》 学习出版社

8.《简明中国历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9.《居安思危(苏共亡党20年的思考)》社会文献出版社

10.《邓小平时代:一个改变中国人命运的时代》 三联书店

11.《重启改革议程:中国经济改革二十讲》三联书店

12.《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

第6篇:书籍目录

《面向个体的教育》 2014年2月李希贵校长 于永正教育文集 2014年2月于永正 做朴素的教育 2014年2月汤勇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 2014年1月梅洪建 叶圣陶教育箴言 叶圣陶 著 2013年11月朱永新 编 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 2014年1月张万祥 新学校十讲李希贵 《读书成就名师——12位杰出教师的故事》 2013年5月 张贵勇 《把学校交出来 一个青年记者笔下的中国教育》2013年6 李 斌 《致青年教师》吴非著 优秀教师的6种核心品质 ——教师一定要读的哲理故事

身为教师——一个特级教师的反思

学校管理者的五堂必修课

班主任工作创意市集(NO.1)吴法源 致青年班主任

朱永新教育小语 2013年9月朱永新没有孩子是差生 ——50个问题学生的教育案例

弱智儿童个别化教育与教学张文京 智障儿童生存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特殊儿童班级管理张文京 特殊儿童个别化教学设计与实施傅宏 特殊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王和平

【全新+正版】实用培智学校教学法刘全礼

实用板报设计大全/全4册 节日黑板报 手抄报 书籍

第7篇:相声类书籍目录

《相声类书籍目录(相声选集、史论、传记等)》

日期:2007-01-14 16:12:11 点击:

76 来自: 作者:

本目录主要收录的是70年代以后出版的相声类书籍,以传统相声和相声史论为主,并选录了部分五六十年代出版的传统相声、相声理论及有代表性的新相声类书籍。整理出这份目录,希望能对大家阅读和收藏相声类书籍有所裨益。由于所藏数量有限,难免挂一漏万,敬请大家补充指正。

(格式:序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定价/)

一、传统相声选集:

001-006.《传统相声汇集》沈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印 1980/01-12/ 12.00元(内部出版)

(001.张寿臣 刘宝瑞 佟雨田 彭国良 孙玉奎 杨海荃 祝敏等) (002.叶利中 张继楼 张浩然 于连仲 马三立 刘奎珍 师世元等) (003.常宝堃 张杰尧 郭全宝 高德明 吉坪三 康立本 苏文茂等) (004.陈子贞 张笑侠 郭启儒 马敬伯 谭伯如 王世臣 张永熙等) (005.韩子康 侯宝林 彦授宸 汤金城 白万铭 姜伯华 王志民等) (006.欧少久 张春奎 焦德海 刘文亨 赵佩如 田立禾 郭荣起等)

007-010.《中国传统相声大全》冯不异 刘英男主编 文化艺术版 1993/04/ 160.00元

011.《中国传统相声小段汇集》薛永年 陈新主编 文化艺术版 2002/02/ 32.00元

012.《八扇屏》孙玉奎 来薰阁书店 1950/ 2.00元

013.《相声大观》老舍 宝文堂书店 1955/ 0.20元

014.《相声大观》(第一集)老舍 通俗文艺版 1958/ 0.20元

015.《笑话选集 小神仙》张寿臣 天津人民版 1956/07/ 0.17元

016.《笑话选集 吃西瓜》张寿臣 天津人民版 1956/07/ 0.14元

017.《剥皮员外》回婉华 群益堂 1956/ 0.05元

018.《戏剧杂谈》侯宝林 通俗文艺版 1956/ 0.14元

019.《解学士》刘宝瑞 通俗文艺版 1957/ 0.08元

020.《生意经》舒政纲 江苏人民版 1957/ 0.09元

021.《猜灯谜》董长禄等 云南人民版 1957/ 0.10元

022.《歪批三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说唱团编 上海文化版 1957/ 0.19元

023.《秦琼战关公》叶利中 上海文化版 1957/ 0.26元

024.《贾行家》叶利中 上海文化版 1957/ 0.22元

025.《飞笔点太原》叶利中 上海文化版 1958/ 0.22元

026.《五红图》马敬伯 王宝童 吉林人民版 1958/ 0.13元

027.《杂谈空城计》侯宝林 董凤桐 李文贵 宝文堂书店 1959/ 0.12元

028.《相声传统作品选》中国曲艺研究会主编 作家版 1957/12/ 0.70元

029.《传统相声垫话选》于世德等 黑龙江人民版 1958/ 0.13元

030.《相声垫话选》(第一集)叶利中 张继楼 长安书店 1958/ 0.16元

031.《相声垫话选集》中国曲艺研究会主编 作家版 1958/ 0.22元

032.《单口相声选集》张寿臣 百花文艺版 1958/ 0.46元

033-049.《相声选》(共十七辑)辽宁人民版 春风文艺版(

五、

六、十五至十七辑) 1955-1960

050.《相声选集》中央广播文艺工作团说唱团编 北京版 1962/ 0.84元 051.《相声小段集》中央广播文艺工作团说唱团编 北京版 1963/04/ 0.46元

052.《单口相声集》刘宝瑞 春风文艺版 1963/ 0.30元

053.《传统相声选》张寿臣 刘宝瑞等 黑龙江人民版 1979/12/ 0.60元 054.《传统相声选》白万铭 佟雨田 侯宝林等 春风文艺版 1980/08/ 0.58元

055.《传统相声集》马三立 高德明等 上海文艺版 1981/03/ 1.65元

056.《单口相声传统作品选》(插图本) 张寿臣等 中国曲艺版 1981/06/ 1.10元

057.《The Golden Ox》张寿臣等 丁聪插图 Asiapac Books 1986/ ——

058.《关公战秦琼》侯宝林 宝文堂书店 1980/12/ 0.09元

059.《黄半仙》孙秀汶 宝文堂书店 1980/12/ 0.09元

060.《歪教书》(传统相声集)叶利中 张继楼 四川人民版 1980/10/ 0.73元

061.《怪病怪治》(传统相声集)叶利中 张继楼 四川人民版 1984/05/ 0.67元

062.《相声小段集锦》顾旸编 春风文艺版 1984/12/ 1.25元

063-064.《珍珠翡翠白玉汤》鲁直选编 大众文艺版 1998/04/ 46.00元

二、其他相声选集

101.《有关婚姻问题的相声三篇》张善曾 来薰阁书店 1951/

102.《买猴》(相声集)何迟 宝文堂书店 1955/ 0.08元

103.《买猴》(相声集)何迟 天津通俗版 1955/ 0.13元

104.《开会迷》(相声集)何迟 天津通俗版 1956/10/ 0.14元

105.《打百分》(相声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说唱团编 通俗文艺版 1956/ 0.08元

106.《相声创作选集》中国曲艺研究会主编 作家版 1957/

107.《昨天》赵忠 常宝华 钟艺兵 文字改革版 1959/12/ 0.10元

108.《相声选1956-1959》本社编 春风文艺版 1959/ 0.80元

109.《登山英雄赞》(相声集)马季 春风文艺版 1962/10/ 0.22元

110.《画像》(相声集)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编 农村读物版 1963/11/ 0.13元

111.《假灶王》(相声集)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编 农村读物版 1963/11/ 0.11元

112.《北大仓》(相声集)本社编 春风文艺版 1964/11/ 0.11元

113.《女队长》(相声集)曲艺杂志社编 中国戏剧版 1966/04/ 0.20元

114.《万无一失》(相声集)本社编 天津人民版 1973/08/ 0.20元

115.《海燕》(相声集)本社编 人民文学版 1974/12/ 0.14元

116.《山鹰》(相声集)本社编 人民文学版 1974/12/ 0.10元

117.《壮志凌云》(相声集)本社编 北京人民版 1976/02/ 0.12元

118.《反修哨兵》(相声集)于连仲等 人民文学版 1976/12/ 0.14元

119.《欢天喜地》(相声集)本社编 辽宁人民版 1977/03/ 0.13元

120.《帽子工厂》(相声集)常贵田 常宝华等 四川人民版 1977/04/ 0.12元 121.《驯虎记》(相声集)本社编 安徽人民版 1977/04/

122.《江青碰壁》(相声集)本社编 辽宁人民版 1977/06/ 0.12元

123.《除四害》(相声集)本社编 人民文学版 1977/07/ 0.20元

124.《四人帮办报》(相声专集第一集)本社编 四川人民版 1978/03/ 0.18元

125.《百花迎春》(相声集)常贵田等 广东人民版 1978/04/ 0.11元

126.《相声集》马季 常宝华等 上海文艺版 1978/05/ 0.85元

127.《除四害》(揭批“四人帮”相声集)本社编 湖北人民版 1978/07/ 0.29元

128.《春回大地》(相声集)本社编 辽宁人民版 1978/10/ 0.17元

129.《假大空 相声集》杨振华等 春风文艺版 1980/04/ 0.34元

130.《东北相声选集》(1949-1979)杨振华 孔令保等 黑龙江人民版 1980/07/0.58元

131.《财迷丈人》(相声集)本社编 春风文艺版 1980/12/ 0.20元

132.《优秀相声选》侯宝林 刘宝瑞 张永熙等 河南人民版 1981/02/ 0.64元

133.《祝妈长寿》(相声集)高笑临 殷文硕等 安徽人民版 1981/05/ 0.37元

134.《广播里的笑声》(相声集)田维贤编辑 宝文堂书店 1981/09/ 0.94元

135.《皆大欢喜》(相声集)王鸣录 中国曲艺版 1981/10/ 0.40元

136.《北曲史料3》(相声集)原建邦 师胜杰等 黑龙江自印 1982/ ——

137.《约会》(相声集)廉春明 湖南人民版 1983/01/ 0.55元

138.《聊天儿》(相声集)王鸣录 百花文艺版 1985/04/ 1.03元

139.《全国获奖相声选1984》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 春风文艺版 1985/10/ 1.80元

140.《三喜临门》(相声集)廉春明 甘肃人民版 1986/06/ 0.92元

141.《荧屏笑声》(相声集)金成主编 湖南文艺版 1986/08/ 2.20元

142.《华佗笑传》(单口相声集)马三立等 中国曲艺版 1987/05/ 0.90元

143.《乐逍遥》(相声集)曲协河北分会编 花山文艺版 1987/10/ 0.80元

144.《巧立名目》(相声集)牛群 李培森 解放军文艺版 1987/12/ 1.45元

145.《一鸣惊人》(相声集)王存立 百花文艺版 1989/05/ 1.90元

146.《1983-1989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相声选粹》中央电视台研究室编 中国广播电视版 1990/06/ 2.80元

147.《新时期相声作品选》中国曲协编 大众文艺版 1999/09/ 23.00元

148.《节日相声》夏雨田主编 湖北少儿版 2003/01/ 34.00元

三、名家相声集:

201.《张寿臣单口相声选》张寿臣 百花文艺版 1981/04/ 0.81元

202.《张寿臣笑话相声合编》张立林 陈笑暇整理 中国曲艺版 1988/04/ 3.20元

203.《张寿臣表演相声精品集》张寿臣 文化艺术版 2003/09/ 34.00元

204.《马三立相声选》马三立 百花文艺版 1986/03/ 1.90元

205.《马三立表演相声精品集》马三立 文化艺术版 2004/01/ 34.00元206.《刘宝瑞表演单口相声选》刘宝瑞 中国曲艺版 1983/12/ 1.35元

207.《刘宝瑞表演相声精品集》刘宝瑞 文化艺术版 2003/11/ 40.00元

208.《侯宝林郭启儒表演相声选》侯宝林 郭启儒 春风文艺版 1963/09/ 0.90

209.《侯宝林相声选》侯宝林 人民文学版 1980/01/ 1.30元

210.《侯宝林自选相声集》侯宝林 甘肃人民版 1987/10/ 2.30元

211.《侯宝林相声精选》侯宝林 北方文艺版 1994/02/ 9.90元

212.《侯宝林表演相声精品集》侯宝林 文化艺术版 2003/01/ 36.00元

213.《再生集》侯宝林 山西人民版 1979/03/ 0.48元

214.《常宝堃相声集》常宝堃 知识书店 1952/

215.《常宝堃相声选》常宝堃 百花文艺版 1981/05/ 0.62元

216.《常氏相声选》常连安等 中国曲艺版 1988/08/ 2.70元

217.《何迟相声创作集》何迟 中国戏剧版 1982/05/ 0.69元

218.《苏文茂相声选》苏文茂 百花文艺版 1993/10/ 8.50元

219.《高英培表演相声精品集》高英培 文化艺术版 2004/01/ 34.00元

220.《马季相声选》马季 四川人民版 1980/08/ 1.00元

221.《马季相声选》马季 内蒙古人民版 1989/04/ 2.60元

222.《侯耀文石富宽舞台相声作品选集》侯耀文 中国文联版 2000/08/ 80.00元

223.《官场斗》殷文硕 黄河文艺版 1985/12/ 2.40元

224.《姜宝林相声选》姜宝林 百花文艺版 1989/09/ 4.85元

225.《姜昆李文华相声选》姜昆 李文华 广播版 1981/08/ 0.70元

226.《姜昆李文华新相声选》姜昆 李文华 湖南人民版 1985/03/ 1.00元

227.《虎口遐想——姜昆梁左相声集》姜昆 梁左 文化艺术版 1992/07/ 3.60元

228.《姜昆表演相声精品集》姜昆 文化艺术版 2004/03/ 35.00元

四、相声史论及传记等:

301.《相声介绍》顾也文 文娱版 1952/

302.《相声的表演》侯宝林 上海文化版 1957/ 0.12元

303.《相声论丛》(第一辑)本社编 上海文化版 1957/12/ 0.38元

304.《怎样表演相声》里竹 春风文艺版 1959/ 0.13元

305.《怎样写相声》里竹 辽宁人民版 1959/ 0.20元

306.《谈谈编写相声》张棣华 江苏文艺版 1959/ 0.08元

307.《相声写作知识》纪元 春风文艺版 1979/11/ 0.18元

308.《相声艺术论集》侯宝林 薛宝琨 汪景寿 李万鹏 黑龙江人民版 1981/10/ 0.62元

309.《相声溯源》侯宝林 薛宝琨 汪景寿 李万鹏 人民文学版 1982/05/ 0.72元

310.《相声史杂谈》金名 福建人民版 1984/01/ 0.55元 311.《中国的相声》薛宝琨 人民版 1985/06/ 1.00元

312.《中国相声史》王决等 北京燕山版 1995/06/ 12.00元

313.《相声表演漫谈》罗荣寿 上海文艺版 1979/02/ 0.26元 314.《相声艺术漫谈》马季 广东人民版 1980/11/ 0.60元

315.《相声艺术与笑》王力叶 广播版 1982/07/ 0.40元

316.《相声艺术的奥秘》刘梓钰 百花文艺版 1990/03/ 3.90元

317.《相声艺术入门》余钊 北京广院版 1992/06/ 5.85元

318.《相声艺术论》汪景寿 藤田香 北京大学版 1992/08/ 10.00元

319.《相声行内轶闻》殷文硕 王决 黄河文艺版 1988/05/ 1.94元

320.《相声审美心理学》王秀勋 延边大学版 2001/09/ 20.00元

321.《相声修辞模式》卢盛萱 江西高校版 1991/08/ 2.95元

322.《侯宝林谈相声》侯宝林 黑龙江人民版 1983/02/ 0.91元

323.《笑谈相声》于万海 王决 宝文堂 1987/07/ 1.40元

324.《相声世界走透透》冯翊纲等 广西师大版 2003/09/ 24.80元

325.《侯宝林和他的相声艺术》薛宝琨 黑龙江人民版 1983/02/ 0.70元

326.《论苏文茂的相声艺术》刘梓钰主编 百花文艺版 1993/11/ 5.50元

327.《刘文亨和他的相声艺术》倪钟之主编 中国文联版 2000/01/ 20.80元

328.《李文华与相声艺术》一凡主编 北京燕山版 1993/11/ 5.00元

329.《唐杰忠与捧哏艺术》唐杰忠艺术生活四十周年组委会编印 1991/06/ ——

330.《相声群星》陈连升 孙立生 山东文艺版 1988/06/ 3.15元

331.《中国十二笑星》张跃铭 春秋版 1988/03/ 1.30元 332.《笑林十大巨星》张苌 中国国际广播版 1991/04/ 3.35元

333.《当代笑星》王丹蕾 青岛版 1990/04/ 4.15元

334.《马三立别传》刘连群 百花文艺版 1991/04/ 6.00元

335.《侯宝林自传》(上)侯宝林 黑龙江人民版 1982/04/ 0.65元

336.《我的青少年时代》侯宝林 北京版 1982/01/ 0.24元

337.《侯宝林和他的儿女们》侯珍(錱)谈宝森主编 大众文艺版 1996/10/ 25.80元

338.《魏文亮的故事》魏巍 百花文艺版 2001/10/ 32.00元

339.《笑佛唐杰忠》张永和 黄箭 赵福玉等 华龄版 1994/11/ 25.00元

340.《金斗广记》李金斗 作家版 1999/01/ 18.80元

341.《笑面人生》姜昆 上海人民版 1996/12/ 20.00元

342.《姜昆外传——中国笑星写实》青汶 台海版 1997/09/ 21.50元

343.《相声以外》姜昆 浙江人民版 1985/05/ 0.68元

补缺:

「侯宝林的幽默」,方成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该书总共分析了大约三十段侯宝林表演的相声,部分内容曾经在「曲艺」杂志连载发表。

「何迟自传」,何迟口述,王天颐、陈建瓶、何畏记录整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于北京出版,共424页。

「相声艺术讲座」,于万海、王决着,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出版,共226页。本书内容与「笑谈相声」基本上是一样的。

「教你学相声」,刘庆成着,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8年出版,32开本,共122页。本书属于该出版社之「小学生实用丛书」之一。

「少儿相声选」,马光复编,农村读物出版社1998年出版,32开本,共183页。本书属于该出版社之「少儿迷你丛书」之一。

「将帅图—多人相声作品集」,执行边即为朱一昆、常祥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出版,共224页,收录了24段新编相声。

「中国相声精粹」,吴文科选编,同心出版社1996年出版,共542页,收录了单口相声17篇,对口相声33篇,群口相声2篇。

「纪元、大良相声小品百篇」,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出版,共677页,收录了纪元、大良创作之相声73篇,小品27篇。本书属于该出版社之「沈阳戏剧丛书

(三)」。

「科学相声集」,郝爱民、谈宝森着,北京工人出版社1984年出版,共249页,共收录了32篇科学相声。

「科学小品与相声」,杨在钧编着,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共282页,共收录了科学相声24篇,科学小品文章40篇。本书属于该出版社「让科学叩开智慧之门丛书」之一。

《毛主席听我说相声》侯宝林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1993/11 13.35元发行量仅1690册。本书收有多张侯宝林表演照,及为毛主席说过的相声文本。

《相声名作与欣赏》杨国钧 主编 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 2000/10 48.80元 发行量4000册 (全书分《传统篇》《现代篇》,共两册)

《写对联》侯一尘 宝文堂书店 1950 《山东斗法》刘宝瑞 北方文艺版

第8篇:励志书籍目录 (精选)

励志书籍目录

《咖啡》 (一种从容和谐的职场智慧)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

《终级突破》 10

《点燃心火》

《激发无限的潜力》

《懒人成功有方法》

《把自己激励成“超人”》

《人性的弱点》

《24小时改变你的人生》

) 天改变一生 员工激励手册 安东尼.罗宾 弗雷德·格拉顿 陈安之 吉姆·哈特尼斯

(美国公司员工人手一册的书

《不要和老鼠比赛》

《人生箴言励志文章》

《如何造就中国的微软》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十则成功誓言》

《十卷羊皮卷》

《财富对话》

《改变千万人生的一堂课》

《态度决定一切》

《潜意识成功学》

《创业成功的36个铁律》

戴尔·卡耐基 奥格·曼狄诺 奥格·曼狄诺 赵化勇 罗曼·v·皮尔威瑟夫 · 摩菲陈安之

《中国顶尖企业家演讲录》

《大脑如何思维》

《敢于领导》

《超级成功学》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自由选择个人声明》

《鱼--激发活力并释放潜能》

《你凭什么成功》

《天才是怎样思考的》

《你没有必要胆怯》

《挑战成功》

麦克·梅里尔 陈安之 杨雁捷 米尔顿·弗里德曼 阿莱尼柯夫[美] 马克·伯耐特

《穷人缺什么》 古古

《你为什么是穷人》 古古

人物》

足迹》

《获取成功人生的40条守则》《莎士比亚的人生启迪》 《我的梦想在燃烧》 《创业中国:海归精英50人》《潜能成功学》 《你的误区》 《向你挑战》 余杰 《你在为谁工作》 安东尼罗宾 《想象我是个大戴埃 《追寻成功之父的伟大廉·丹佛 《改变千万人生的

一堂课》

《洛克菲勒的忠告》

站长推荐阅读:[励志书籍:《规划人生 :唐骏向左·李开复向右》] [励志书籍的感悟]

第9篇:毕业设计参考书籍目录

[1]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5180-2003),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2]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 2000.7

[3] 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DL5108-1999),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4] 水利电力部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SD145-1985),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1985

[5]陈胜宏等,水工建筑物,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6]张光斗等,水工建筑物(上下册),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1994

[7]潘家铮主编,重力坝设计,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1987

[8]黎展眉编,拱坝,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9]华东水利学院主编,水工设计手册(5)混凝土坝,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2

[102]华东水利学院主编,水工设计手册(6)泄水和过坝建筑物,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2

[11]华东水利学院主编,水工设计手册(7)水电站建筑物,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1982

[12] 宋宏启、叶兆莲主编,闸门及启闭机安装,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1984。

[13] 张治滨,季奎,王筱生,范素兰合编,水电站建筑物设计参考资料,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

[14] 李瓒编,混凝土拱坝设计,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0

[15] 中国拱坝图集,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组编,1987

毕业设计参考书籍目录

[1]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5180-2003),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2]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 2000.7

[3] 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DL5108-1999),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4] 水利电力部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SD145-1985),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1985

[5]陈胜宏等,水工建筑物,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6]张光斗等,水工建筑物(上下册),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1994

[7]潘家铮主编,重力坝设计,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1987

[8]黎展眉编,拱坝,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9]华东水利学院主编,水工设计手册(5)混凝土坝,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2

[102]华东水利学院主编,水工设计手册(6)泄水和过坝建筑物,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2

[11]华东水利学院主编,水工设计手册(7)水电站建筑物,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1982

[12] 宋宏启、叶兆莲主编,闸门及启闭机安装,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1984。

[13] 张治滨,季奎,王筱生,范素兰合编,水电站建筑物设计参考资料,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

[14] 李瓒编,混凝土拱坝设计,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0

[15] 中国拱坝图集,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组编,1987

126

上一篇:阿里巴巴冯春培下一篇:安装设置共享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