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教师节活动

2022-06-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庆祝教师节活动

深圳市庆祝第34个教师节

本报综合报道 9月7日下午,深圳市庆祝第34个教师节大会在深圳会堂举行。市委书記王伟中,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如桂,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丘海,市政协主席戴北方,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小甘,市委常委、秘书长高自民,副市长王立新,市政府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李廷忠,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孟昭文,市委副秘书长林扬,市政府副秘书长刘佳晨,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张基宏等领导,各有关部门、各区(新区)负责人,全市教育系统的教育工作者代表约800人参加了大会。

大会以专题片《改革点燃深圳教育发展引擎》和童声合唱《老师的手》开篇,随后播放了徐扬生、高洁、胡红梅三位深圳教育改革先锋人物视频。在深圳高级中学舞蹈团表演舞蹈《有余力则学文》之后,播报了“教书育人模范”“年度教师”“十佳校长”“十佳青年教师”和“十佳师德标兵”名单。2018“深圳市基础教育系统年度教师”之一、龙岗区实验学校教师赵查代表发言,表达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情怀。“教育改革先锋人物”“教书育人模范”“年度教师”“十佳校长”“十佳青年教师”“十佳师德标兵”登台,与会领导为他们颁奖并合影留念。

王伟中代表市委、市政府讲话,向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节日的问候,向受表彰的校长、教师表示热烈的祝贺。他在讲话中指出,深圳四十年来,坚持教育优先战略,实现了从传统教育向现代化教育跨越。近年来,深圳进一步着力推进教育改革发展,不断提升教育保障能力,全市教育事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王伟中强调,教育越来越成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动摇,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国际一流创新型开放式现代教育体系,打造教育的“深圳品牌”。新时代的深圳要走在最前列,教育必须走在最前列,教师队伍建设必须走在最前列。针对新时代深圳教育的发展要求,他向全市广大教师提出三点希望:一是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勇当师德师风建设的尖兵。二是始终立足知识发展的最前沿,勇当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尖兵。三是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勇当创新型教师的尖兵,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特区教师。

市教育局副局长张涞临、赵立,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金依俚,市教育局副巡视员赖群阳参加了大会。

作者:石伟坚

第2篇:幼儿园儿童节庆祝活动中“演”与“玩”的抗争

[摘 要] 在以儿童为本的时代背景下,幼儿园儿童节庆祝活动中“演”与“玩”的抗争一直存在,这种抗争背后隐藏着教师“因要同时考虑成人利益而无法很好兼顾儿童利益”和“尽力考虑儿童利益但实施过程中不自觉偏离”的双重困惑。运用文本分析、非参与式观察、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教师准备、实施、反思幼儿园儿童节庆祝活动的过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些困惑是教师所持有的现代儿童观与传统儿童观发生冲突,教师尽力调和两者的结果,其本质是一种原有底色“再画像”的文化心理现象。儿童在教师观念中经历了从闪现、若隐若现到再次凸显的过程,这表明教师已经初步具有现代儿童观,只是传统儿童观还隐藏在教师意识深处,两者之间的冲突与调和是教师再构其儿童观的重要契机。可见,教师的儿童观是逐步建构的,需要极长的时间周期。我们应充分理解和尊重传统与现代儿童观之间的张力,强化教师对教育实践困惑的自觉反省意识,促使教师在反思性实践中不断主动再构其儿童观,同时借助概念框架与具体化策略,将抽象的现代儿童观转化为可操作的行动路线,以深化教师对现代儿童观的认识。

[关键词] 儿童观;传统儿童观;现代儿童观;教育实践困惑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多位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在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后提及组织活动的苦恼。“自己累,孩子累,六一儿童节可否让儿童开开心心地玩一天,但好像没有这些演出,又觉得缺少些什么;各种服装准备、编舞排练,孩子练到后来都很排斥,真不知道幼儿园该怎样庆祝六一儿童节……”园长与教师诉说的困惑使研究者头脑中浮现出庆祝的场景,舞台表演、浓妆儿童、幼儿观众、游园游戏、灿烂的微笑与僵硬的表情等等。六一儿童节是谁的节日?儿童。但六一儿童节回归儿童了吗?答案是不确定的。长期以来,将六一儿童节还给儿童、减少表演项目、增加游戏活动的呼声不断,但成人视角下的幼儿园庆祝活动依然盛行。六一儿童节演变为带有游戏元素的“表演节”“劳动节”或“展示节”,儿童在庆祝活动中似乎既是“主人”也沦为“工具”,原本归属儿童的节日中的快乐成分被压缩。

现象与行为背后隐藏着主体的价值判断,种种不正确的观点是造成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鸿沟的原因 ,[1]教师的信念会影响其实践决策,[2]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开展方式受到教师观念的影响。基于文化学角度,文化由物质底层、社会组织和语言(精神)三个因子组成,[3]文化的表层结构指向人的一般行为习惯及物化物,中层结构指向行为的价值判断,而深层结构是存在层,是对生命规律的认识与理解。[4]对某种现象的分析可以经由表层行为与物化物揭示其背后主体的价值判断并最终指向该现象的本质。幼儿园“表演式”庆祝活动现象背后隐藏着教师对六一儿童节价值判断上的偏差,对儿童理解的矛盾与困惑,这种困惑本质是传统儿童观与现代儿童观的冲突与调和。从现有研究看,已有儿童观研究大多指向对静态、应然状态儿童观“是什么”的探寻,[5][6][7]抑或对儿童观异化与建构的宏观分析,[8][9]对具体场域中幼儿园教师儿童观生成过程的研究还有待加强。因此,本研究将通过幼儿园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素描其中教师的行为与困惑,厘清教师儿童观在这一具体场域中的建构与生成过程,由里及外递进剖析“演”与“玩”抗争现象中的问题,为实现六一儿童节真正回归儿童提供一些启发。

二、研究方法

对教育研究而言,建立在科学主义认识论基础上的研究成果丰硕,但其价值和解释力有限,教育研究不应仅体现为不同变量之间单一、线性的相关或因果关系。教育的目的始终是与作为整体的人有关,从最终意义上说,教育研究也应该指向人。[10]教育研究是现象解释与意义再构的过程,是研究者在对已有世界解释基础上新意义的生成过程,应关注情境中、生活中人的行为的深层解释,考察不同人具体而独特的生活世界。因此,深入幼儿园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准备、实施及反思各具体环节,努力贴近被观察对象,才能把握其中发生的关键事件,理解隐藏在教师言行背后的困惑。此过程对分析教师传统儿童观和现代儿童观的冲突与调和,理解其现有儿童观的生成过程具有不可替代的方法论意义。基于此,本研究主要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即研究者自身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文本分析、访谈、非参与式观察等方法对幼儿园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进行考察,透视教师在活动中的行为世界及其自身的意义解释,并在研究者的行为素描、推理解释、意义建构中挖掘现象背后的事实真相。具体研究设计如图1。

(一)文本分析

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中产生的文本是教师观念和价值判断的重要内容载体,是提供证据的一大来源,[11]通过对语言文字和图片的分析,可以推断文本主体的意图和目的。本研究文本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幼儿园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方案。研究显示,城市公办示范幼儿园教育质量和教师专业水平高。[12]此类幼儿园更有机会接纳和吸收新的教育理念,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学前教育发展走向。如果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演”与“玩”的抗争在这些幼儿园存在,那么未来其他普通幼儿园发展可能会经历同样的历程。因此,本研究在尽量考虑分类代表性基础上通过方便取样获取S省省会城市10所幼儿园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方案,其中一级幼儿园4份,二级幼儿园6份。二是上述10所幼儿园部分教师六一儿童节前后三天微信朋友圈中所发布与幼儿园庆祝活动相关的照片与文字内容。本研究从每所幼儿园随机选取小、中、大班教师各1名,因其中有8名教师未发布相关信息,共收集22名教师朋友圈截图,共计32張。三是庆祝活动当天幼儿园拍摄的活动视频和照片。为保持研究素材的连续性,本研究所用视频和照片来自上述10所幼儿园中随机选取的2所幼儿园A和B,由分工负责摄影的教师所拍摄。视频时长共计156分钟,其中A幼儿园87分钟,B幼儿园69分钟;照片217张,A幼儿园96张,B幼儿园121张。

(二)非参与式观察

为了解A、B两所幼儿园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中的关键事件,同时保持研究现场的原始状态,笔者对上述2所幼儿园进行了非参与式观察。为消除“观察反应性”现象,[13]研究者预先来到现场参与2所幼儿园4次常规教研及游戏现场活动,让观察对象习惯研究者的存在。正式观察从2019年4月5日开始至2019年6月1日,分别对2所幼儿园共进行7次非参与式观察。观察A幼儿园4次,其中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方案制定与研讨3次(园级研讨2次、执行组研讨1次),六一儿童节现场庆祝活动1次;观察B幼儿园3次,其中六一儿童节活动方案制定与研讨2次(园级研讨1次、大班组研讨1次),六一儿童节现场庆祝活动1次。上述观察中研究者自身不参与任何讨论和现场活动。观察中采用事件速记方式重点记录园长和教师研讨中的观点,特别是其中出现的各种争论、问题及其解决过程,并在取得教师同意的基础上进行全程录音以获得补充循证。对现场庆祝活动相关场景和事件的观察通过追踪拍摄进行,研究者分别对2所幼儿园六一儿童节现场庆祝活动每一个流程前、中、后进行时间取样分段拍摄,同时对各阶段发生的关键事件进行追踪拍摄。非参与式观察时长共计778分钟,获取录音资料418分钟,拍摄视频118分钟,拍摄照片327张。

(三)访谈法

随机选取A、B两所幼儿园小、中、大班教师各1名,共6名,在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后第二天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为打消被访谈教师疑虑,访谈前签订访谈内容保密协议。访谈采用一对一方式在幼儿园会议室展开,访谈过程全程录音。访谈提纲内容主要包括:所在幼儿园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开展效果如何?值得肯定和改进的地方在哪里?有什么建议?对所在幼儿园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如果自己有一所幼儿园,你想如何开展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访谈除以上核心问题外,研究者还会根据访谈对象的回答进行及时追问与调整,如当被访者答非所问时,会打断或引导其回到所问问题上;当访谈对象回答并不清晰或有新观点出现时会进一步追问。访谈共获取音频资料84分钟。

(四)资料分析与处理

对以上方法所获取的资料采用三级编码,进行开放编码和主轴编码,形成概念和类属、主范畴,并在逐渐明晰各概念和类属之间的关系后,最终产生核心范畴。其研究过程不是对研究者事先的设定进行演绎和推理,而是对资料的归纳和分析,产生的所有理论都能追溯到其产生的原始资料,且有相应经验和事实作为依据。[14]编码中尽量悬置个人偏见和已有研究观点,将文本资料按其自身所呈现的原始状态进行编码。

所有资料的编码过程由2名学前教育博士带领2名硕士研究生分为两组独立完成,编码前四人共同对所有资料进行整体阅读。阅读完成后两组进行研讨并初步确定资料编码的基本思路与大概分析框架。

首先,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准备、实施及反思三个阶段反映出教师从既有观念到实践行动再到行动回溯的整个过程,对理解教师观念的现实样态及可能的变化具有积极价值。为此,编码中将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方案文本、非参与式观察以及访谈法所获取的研究资料“打散”,把相关内容按照庆祝活动进程进行编码。一是关于庆祝活动准备过程,如非参与观察中关于策划、研讨的过程性资料,幼儿园庆祝活动正式方案;二是有关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实施过程,主要是研究者、幼儿园教师在庆祝活动当天拍摄的照片与视频;三是对六一儿童庆祝活动所做的反思,主要涉及教师访谈资料以及部分教师活动后所发布的微信朋友圈内容。其次,本研究关注的重点是教师在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全过程中观念、行动体现出的抗争及隐藏的儿童观。已有研究认为,儿童观可能涉及儿童的主体地位、儿童的自然天性、儿童的权利、儿童的学习方式以及儿童的未成熟性等多维度。[15][16]因此编码将重点围绕活动各阶段幼儿园教师的抗争,以及儿童观不同维度的具体体现展开,先进行开放编码,对原始资料进行贴标签,此后对记录的开放编码进行二次主轴编码和选择编码。编码共进行2轮次,待第一轮编码完成后两组商议和讨论编码中出现的不一致情况及原因,对此进行协商并展开第二轮编码,第二轮编码一致率为81%,基本达到编码一致性要求。[17]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活动准备中的“争论”与儿童的闪现

对非参与式观察所获取的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策划过程性资料及最终活动方案进行阅读、分析,提取出在活动准备过程中的13个关键点,并在二级编码中形成4个类属,最终纳入2个范畴,编码共涉及原始资料摘要89条。(见表1)

从上述编码资料可以看出,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策划、准备过程中,教师将维护儿童利益作为活动开展的重要前提之一,并通过“儿童应享受六一儿童节快乐的过程、儿童是六一儿童节的主人、活动应聆听儿童声音、尊重儿童特点以及实现儿童参与”等具体言行体现出来。但教师也力图在活动中尽量迎合家长与幼儿园需求,实现“让家长看到孩子才艺展示、促进家园共育、展现幼儿园形象以及获得领导支持”等目的。由此,关照不同主体利益的抗争凸显出来。这种抗争反映了教师在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准备过程中的“纠结”,表现为“儿童利益与成人利益”“演与玩”之间的来回摇摆。一方面教师希望儿童在庆祝活动中应享受快乐,以游戏的方式度过,但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对“节目表演”“组织排练”的“依依不舍”和“不敢放弃”,不断说服自己应保留这些要素。在对2所幼儿园六一节庆祝活动策划、准备活动的5次观察中,教师每一次讨论均涉及到“成人利益”与“儿童利益”“演出”与“游戏”关系的争论。如当有部分老师提出“儿童节应该还给孩子、可否多增加游戏环节”“让孩子就耍一天嘛,我们也轻松点儿”“让孩子轻松吃一顿大餐也可以”后,马上有其他教师回应“不是不赞成玩,我们必须要考虑家长想法”“六一儿童节有点表演感觉正式一点”“演出能够展示幼儿风采,有利于宣传幼儿园”。这种争论既体现在不同教师之间,也反映了教师的自我矛盾。几乎所有幼儿园教师以及管理层在研讨中都显示出对儿童利益的“先扬后抑”,从最初积极倡导“六一儿童节以儿童为中心”“耍得开心”不自觉地转向“还是要考虑家长感受”“表演只要不是太多还是可以接受”。最终解决这种“对抗”所采用的基本策略指向“平衡”,通过“时间调整、游戏化取向”实现对儿童利益的“尽量关照”。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的策划过程与最终方案反映出,关照不同主体利益的抗争一直存在,但已经显示出教师为解决这种对抗而努力,并使儿童的核心利益在六一儿童节活动方案中呈现出来。具有主体地位的儿童、应被尊重的儿童以及具有参与权的儿童闪现出来。

(二)活动过程中的“偏离”与儿童的若隐若现

理想的活動方案与实践之间总隔着具体的行动者。研究者对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现场的非参与式观察记录资料及幼儿园教师拍摄的视频和照片进行分析,提取出庆祝活动现场的18个关键点,在二级编码中形成5个类属,最终纳入2个范畴,编码共涉及原始资料摘要109条。(见表2)

从编码结果看,尽量关照不同主体利益在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过程中体现出来。儿童利益在“多重行为的尊重、回归游戏”中得到体现,成人的利益在“观看孩子活动、参与亲子游戏、被热情迎接、幼儿园展示与宣传以及发言机会”中呈现出来。但儿童利益在“无处不在的成人”影响下因“更改的流程、固化的游戏、随时的催促、习惯性的拖拽以及结果评价倾向”而被压缩。这种压缩导致儿童在活动中呈现出“有限度的自主”与“被限制的自由”,并体现出“快乐、无奈与哭泣”等交织的多元情绪状态。活动过程中,“呆坐台下、心不在焉观看演出的儿童”“化妆室内被要求安静等待化妆的儿童”“因表演中出现失误而伤心的儿童”“因不能完成游戏项目哭泣的儿童”与“投入游戏后忘乎所以、开心的儿童”呈现出鲜明对照。教师和家长拽着儿童在幼儿园内来回奔走、随时指挥和安排儿童应怎样完成游戏的场景反复出现;儿童在游戏项目中因排队过多而焦急不安时,成人从开始“轻言细语”的安抚到“不耐烦”解释,最终演变为对儿童的呵斥。可以看出,虽然活动整体上反映了儿童参与过程中的快乐,但快乐中交织着些许无奈与伤心。活动准备中所凸显的儿童利益在实施过程中因外在条件变化而导致成人言行的不自觉偏离,儿童在活动中并没有体现出真正的独立自主、自由参与。在此隐性博弈过程中儿童若隐若现。

(三)活动反思中困惑的“浮现”与儿童的再显

反思能够让教师以旁观者身份重新审视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中个人习惯性的观点与行为。为此,研究者结合庆祝活动后6名教师的访谈资料,围绕活动的成功与不足、可能的原因以及未来的改进建议进行分析。提取出教师活动反思中的16个关键点,在二级编码中形成5个类属,最终纳入2个范畴,编码共涉及原始资料摘要87条。(见如表3)

教师反思中,对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成功的评价指向“与主题或幼儿园特色契合、节日氛围浓厚、幼儿园宣传、家长满意度高、幼儿展示能力、活动形式丰富、玩得开心”等方面,具有强烈的成人视角。但教师对活动不足的反思却显示出对儿童的极大关注,主要体现在“幼儿太累、自主性不够、缺少对幼儿想法的关注以及参与机会的限制”方面。当提及背后原因时,“演”与“玩”的抗争再次显现,两者之间的张力在“利益难以权衡”以及“从观念到行动”的实践困境中體现得淋漓尽致。访谈中,教师表现出对是否应寻求儿童与成人利益的平衡、如何才能实现平衡而感到困惑和焦虑。这种张力反映出教师的两种困惑:一是因兼顾幼儿园、家长利益而无法很好照顾(或者说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牺牲)儿童利益而产生的困惑;二是虽一直尽力考虑儿童利益,但在正式实施过程中不自觉偏离的困惑。反思中困惑的再现引发教师对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调整的思考,对未来活动提出了基于儿童视角的改进策略,并在如何“实现儿童成为主角、满足儿童需求以及体现教育价值”等语言中反映出来。现场庆祝活动中若隐若现的儿童在反思中再次显现。

四、讨论

幼儿园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行为总是以某种儿童观为前提。儿童观是对儿童所持有的理解,主要涉及儿童的特性、权利与地位,儿童期的意义以及教育和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及促进方法等问题。[18]幼儿园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演”与“玩”抗争中产生的困惑体现了教师在对儿童地位、权利、特性理解上的深层次博弈。困惑背后教师的现代儿童观已经显现,但个体在庆祝活动中不会原封不动、全盘地接受理论上呼吁的现代儿童观,而是在传统儿童观深刻影响下、个体主动建构中形成个人理解。其本质体现为教师原有底色“再画像”过程中传统儿童观与现代儿童观的冲突、调和与再建构。伴随教师在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中的争论、博弈和反思,困惑的隐藏与浮现,最终实现“儿童闪现—儿童若隐若现—儿童再显”过程教师科学儿童观建构的螺旋上升。(见图2)

(一)困惑之中教师现代儿童观的初步显现

现代儿童观不是一种时间上的概念,而是一种性质上的界定,它以尊重儿童的天性为核心。[19]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中教师对儿童利益的尽力维护,如儿童主体地位的尊重、自由天性的释放、参与权的实现以及对儿童身心特点的遵循等,反映出教师已经具有初步的现代儿童观。

首先,对儿童主体地位的尊重。庆祝活动准备过程及反思中,教师已具有“儿童是六一儿童节的主人”的意识,并围绕“如何实现儿童的主体地位、如何将活动还给孩子”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想法。“儿童是主人”“聆听儿童声音”“孩子成为主角”“孩子自己设计六一”等话语在研讨过程中被教师多次提及并呈现在活动方案中,这些言行反映了教师对“童年有它自己的地位”[20]的基本态度。在庆祝活动现场,成人虽然在很多行为上缺少对儿童应有的尊重,但从整个活动过程看,儿童依然被视为六一儿童节中具有主体地位的个体,是所有环节的绝对主角,教师和家长仅仅是活动的旁观者和指导者。

其次,对儿童自由天性释放的追求。庆祝活动中,自由天性的释放指向教师给予儿童实现个人想法的可能性,给予儿童时间、空间的自由以及更多选择的机会与权利。活动准备阶段,教师意识到“真正关心他人的利益就是要为他人充分发挥天赋创造条件……满足他人自由行动的意愿,否则都意味着奴役”。[21]他们提出“应让儿童在自由中享受节日的快乐”“汇集孩子的心声”“尽量参考儿童自己的想法”,并积极展开班级讨论以支持儿童的想法实现。活动现场“丰富的游戏项目类型”“游戏中了解儿童想法”“多样游戏中的自由选择”充分反映了儿童游戏中的自由状态。活动反思中,教师认为“满足自由天性的需要是幼儿享受幸福童年的基本诉求”,并且意识到活动整体“给予儿童的自由度不够”“教师干预和控制还比较多”等问题。教师同时提及“自由并不意味着绝对的放纵,不加任何的干预”,但在如何实现满足儿童自由行动意愿与成人干预之间的平衡上表现出难处。

第三,儿童参与权利的保护与实现。参与权是儿童权利的重要体现,指通过儿童观点表达、决策或实施行动等实现自身及(或)其他儿童利益的满足和保护。庆祝活动中,“如何创设良好的儿童参与的内外环境,如何让儿童基于安全和支持性前提,真正参与到与其密切联系的相关事务中”被教师在各环节不断谈及。教师尝试以“让儿童真正参与到六一儿童节活动的全过程”“孩子们设计六一”“班级评选六一活动节目”“参与班级六一环境布置”等形式来实现儿童的参与权。教师对幼儿参与权的足够重视,体现了其儿童中心主义的基本态度。

最后,对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遵循。每一个生命个体由于其与环境互动的节奏、张力各不相同,其发展有其内在的普遍秩序[22]和节奏。充分考虑庆祝活动与儿童发展特点之间的匹配度,实现以游戏化为核心的庆祝方式是教师心中一直追寻的方向。这种态度在“要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特点、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选择符合幼儿发展水平的活动题材”等言行中体现出来。在教师看来,儿童拥有并知晓自己的认知结构与发展节奏,教师要做的仅仅是给予机会、情境,或许在不确定性的游戏中,每一个儿童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真实的需求与发展的机会。

(二)困惑背后教师传统儿童观的内在隐匿

教师现代儿童观的初显确保儿童利益得以部分实现,但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中儿童的时隐时现反映了教师内隐的传统儿童观对个人言行的深刻影响。首先,在非参与式观察的2所幼儿园中,教师心中似乎有两个“人物”在博弈,一个在“明处”积极主张以儿童为本,站在儿童立场理解儿童、尊重儿童;一个在“暗处”不断提及成人意志,儿童应接受控制和安排。整个庆祝活动现场,儿童很多时间处于被安排、被限制状态中,“排练”“化妆”“安排的流程”以及“随时的拖拽”等体现了成人心中儿童的附属与卑微地位。口头上回归儿童的庆祝活动中,成人表现出强烈的控制欲望。其次,虽然儿童参与权具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但幼儿园教师对儿童参与庆祝活动各项事宜仍持有不同疑虑,他们担心儿童没有能力参与活动流程设计与环境创设等。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12款是整个公约的关键,但它却是“在儿童生活的几乎每个领域被违反和忽视最严重的一项权利”。[23]庆祝活动中儿童被“导演”“安排”的状况一直存在,活动的提出者是成人,决策的过程是成人,儿童基本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很难理解活动背后的意义与价值,甚至表现出对活动的厌倦与排斥。特别是表演性节目中儿童的参与权几乎处于“非参与”甚至“操纵”的状态。[24]最后,作为幼儿生活方式之一的游戏让步于“演出”。虽然活动中教师极力主张让幼儿“玩得开心”,但“被设计的游戏”“尽力完成游戏以获取奖励”“游戏难度不符合儿童发展水平”等让游戏丧失了原本的意义和价值。同时,游戏时间被“成人的讲话”、“节目的延时”而不断压缩。综上可以看出,活动中幼儿园教师观念中始终蕴藏着成人本位的价值观,并体现在成人中心、长者为上的言行中。儿童的主体性受到持续的社会干预。[25]对儿童理解的原有底色延续所形成的价值意识定向,使得时至今日在教师行动中依然存在着对儿童理解的无意识歪曲。

(三)底色“再画像”中两种儿童观的渐进调和

本尼迪克特认为,“虽然文化是如此多的乖戾迥异之元素经由传播意外地从各方向集合在一起随机的积累,但这些构成元素却被修正成一种多多少少一致的思想和行为模式”。[26]本尼迪克特的“多多少少”类似于上文研究者提及的对儿童理解的“底色”。不同价值观念之间的碰撞并非简单的“吸取精华、去其糟粕”,而是在原有底色上的“再画像”。“底色”类似于“情绪的、无意识的”,“再画像”过程能够增加其底色的“多元性”,但两者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一种调和与再建构,每一次“再画像”使得已有观念得以进一步更新。

首先,六一儿童节“演”与“玩”抗争中困惑的浮现与澄清是教师儿童观建构的必经阶段。儿童观并不是一種一成不变的观念,而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27]教师对儿童的理解是不同观念被不断选择吸收并逐渐强化为个体心理特征的过程,是一种原有底色的“再画像”,即传统与现代儿童观不断调和与交融的过程。但人们在触及新观念时,时常根据自己熟识的一切语境来解读和选择,很难在短时间内摆脱自身传统思维方式。[28]因此,真实教育情境中教师会出现一些背离儿童本位的语言与不适宜的教育教学行为,诸如教师面对儿童时的“责备”与“控制”、教师的“发指令”现象、[29]对幼儿游戏的干预[30]等。但随着卢梭“发现”儿童,以及不同研究者提出“把儿童当儿童看待”[31]“儿童除了自身之外,没有别的目的”[32]“儿童是最完善的存在”[33]等,这些观念冲击着幼儿园教师对儿童的固有认识与理解。虽然在庆祝活动过程中教师所表现出的各种言行值得反思,比如,不断尝试在活动中加入“表演”与“展示”、压缩游戏时间、对部分儿童的“规训”与“教化”等,但不可否认教师心中已经持有儿童为本、儿童主体的基本认知,并努力在活动各环节中贴近儿童需求、符合儿童特点,寻求儿童利益的最大化,实现让儿童度过快乐的六一儿童节。虽然最终呈现结果并不完美,但已经显示出现代儿童观影响下教师言行的积极变化。

其次,底色“再画像”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其实质是传统儿童观与现代儿童观的调和与再建构。这意味着幼儿园教师接受某一种儿童观时通常不是通过 “替代的革命方式”,而是以“调和的渐进方式”实现的。换言之,这种方式在显示传统观念深刻影响的同时,也显示了个体内在的主动建构。但个体通常对此内在心理过程没有自觉意识和反思,因此表现出困惑和迷茫。人在对象化的生存实践活动中,“异化”是无法避免的,然而恰恰是这种“异化”使得人类不断扬弃并超越自己。庆祝活动过程中,隐藏在教师“演”与“玩”抗争背后的困惑被逐渐显现与澄清,活动中的儿童“从闪现到若隐若现到再次凸显”,反映出教师儿童观“失觉”到“自觉”过程中儿童观的积极建构与螺旋上升。因此,教师底色“再画像”中的困惑意味着改变的可能,是其个人科学儿童观建构的起点与契机。当然,儿童观建构之路尚远未至,教师仍将面对自我建构过程中的诸多困惑与迷茫,需要在多元儿童观的调和之中不断实现对困惑的超越。

五、反思与建议

(一)尊重与理解底色“再画像”中传统与现代儿童观之间的张力

理解与尊重儿童观建构过程的长期性与复杂性。儿童观的演变是冲突的历史、相互竞争的历史。不同的理论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内,根据争夺权威的不同群体或个人需要,成为主导逐渐消失然后重新出现。对儿童的认识过程不是一个封闭的逼近过程,而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建构的过程。[34]原有底色与现代儿童观之间的张力在教师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中凸显,教师现代儿童观已经隐约可见,但传统儿童观还隐藏在部分教师的观念与意识中,表现出强大的延续性。因此,我们不能拟定一个完美与科学的儿童观供我们去认识、去接近,而应认识到教师儿童观是由教师认识与行动参与而逐步建构的,是不断变化的存在状态。秉持基本的理解与尊重,将避免实践中因只关注科学儿童观“是什么”而忽视其建构的过程性、长期性与反复性。其次,底色“再画像”是一个长期浸润的过程,需要极长的时间周期。[35]现代儿童观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很难迅速成为大众的普遍共识,因此需要全民将之作为国民的文化品性去不断培育,需要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逐渐抛弃既有的传统劣势标签,重新建构出一套基于现代儿童观的优势语言,这是一个漫长甚至是曲折的过程。或许只有在“远方有诗,但不忘脚踏实地”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教师才能在儿童观建构之路上不断前行。

(二)借助“概念框架”与具体化策略深化教师对现代儿童观的认识

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看法和态度的总和,[36]是一个极其庞大而复杂的观念,包含人们对儿童的地位与权利、情感与态度、意义与价值等的综合理解。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中,幼儿园教师对“尊重儿童年龄特点、应给予儿童游戏权利以及自主和自由的空间”等理念有一定理解,但他们所持有的儿童观仍然是不完整和片面的,亟待从整体上深化与加强对现代儿童观的认识与理解。首先,帮助教师建立认识现代儿童观的概念框架,将原本抽象的现代儿童观进一步聚焦到教师可能的最近发展区,转化儿童观术语(“儿童为本”“儿童为中心”“儿童优先”等)为内容要素加以理解,比如“承认儿童的独特地位、尊重儿童的自然天性、肯定儿童的未成熟状态、关注儿童的当下生活、重视儿童的能动活动等等”。其次,结合具体教育情境厘清现代儿童观,并具体化为教育实践中的行动建议。在幼儿园开展的各类活动中,应帮助教师解决现代儿童观“如何落地”的问题,打通教师从“知”到“行”的关键节点。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过程中,教师“不自觉的偏离”正是这种“知”而“不能”的具体体现。因此,应具化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行动策略,换言之,就是为教师提供具体、可操作的实践范例和转化策略。教师通过学习不同案例在教育实践中如何贯彻落实现代儿童观,能够把知识同具体的教育实践情境结合起来。比如,“如何实现儿童在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可具体化为“鼓励儿童在教师支持下参与六一庆祝活动环境布置”“引导儿童参与设计自己喜欢的六一节活动”等行为,同时在幼儿园教研活动中指导教师形成具体活动方案、协助教师解决活动开展中可能面临的困难等等。总之,应将原本抽象的理念转化为实际、可操作的行动路线,实现教师基于现代儿童观的知行合一。

(三)提升教师底色“再画像”过程中的反思性实践能力

困惑是认识主体在其生长过程中,因与自然界和他人的相互作用,所表现出的认识结构中已有阐释系统紊乱而新的阐释系统尚未建立的一种过渡状态的心理活动现象。[37]传统与现代儿童观在遇见与调和过程中所引发的困惑在幼儿园教师自我审视与分析中逐渐澄清,在反思与总结中逐步转化为个体的内在认识。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中产生的困惑是教师儿童观建构的新起点,从实践反思这一角度看待困惑具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

提升教师基于困惑的反思性能力,辅助于教师的自我学习和不断提高。首先,应强化教师对教育实践中各类困惑的“自觉”。教师的教育观念会经由其行为结果得到的回馈而不断进行自我修订。[38]对个体的行为反思有助于“再画像”的深刻性,使个体从重视直觉、注重认识过程中的感觉判断转向对自身行为的理性思考,避免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脱口而出”,逐渐形成对个人教育行为进行“为什么”的价值追问。在追问中深度刻画个人对儿童应持有的正确理解。因此,应充分提供教师与自我和他人对话的机会,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显性化,运用出声思维、刺激回忆等方式,通过回播六一儿童节筹备会、现场过程视频等方式,引发教师对其中的争论、选择进行进一步阐释,在阐释中实现对困惑的自觉与澄清。其次,加强教师在反思性实践中对现代儿童观的主动建构。一方面,帮助教师建构“现象—本质”分析框架,将现象与行为作为个人反思的基本切入点,寻找“演”与“玩”抗争背后个体的价值判断,进而从对表层现象的关注转向对深层次儿童理解的剖析,从本质出发理解与反思个人行动。另一方面,培养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自我调节意识。教师应以行动研究的方式关注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中的行动偏差,在过程中实现个人现代儿童观的“纠偏”,真正实现“初入此境意朦胧,晦暗幽深步难行,熬得云开见日出,便知何去又何从”的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KLUGMAN S A, SMILANSKY S. Children’s play and learning:perspective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M].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0:114.

[2]FANG Z.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teacher beliefs and practices[J]. Educational Research,1996,38(1):47-65.

[3]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译.北京: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1987:4-7.

[4]巴登尼玛,卢德生.文化视野下的藏区道德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7(06):37-39.

[5]涂元玲.儿童人类学的儿童观及启示[J].湖南師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09):27-31.

[6]王海英.复杂性思维视野下的儿童观[J].学前教育研究,2004(03):5-7.

[7]韩雪军.教师儿童观的革新:基于儿童人类学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05):32-35.

[8]刘怡.从“儿童中心”到“国家立场”:20世纪50年代儿童观的重塑[J].史林,2020(04):158-168.

[9]臧玲玲.儿童观的异化与重构: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J].教育探索,2016(10):6-9.

[10]米亚拉雷.教育科学导论[M].思穗,马兰,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32.

[11]游美惠.内容分析、文本分析与论述分析在社会研究的运用[J].调查研究,2000(08):5-42.

[12]李晓敏,张建忠.示范性幼儿园示范作用发挥现状与存在问题探析及其完善建议[J].学前教育研究,2016(08):15-24.

[13]张燕,邢利娅.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7.

[14]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328.

[15]虞永平.论儿童观[J].学前教育研究,1995(03):5.

[16]蒋雅俊,刘晓东.儿童观简论[J].学前教育研究,2014(11):3-9.

[17]郭玉霞,刘世闵,王为国,等.质性研究资料分析:Nvivo8活用宝典[M].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9:232.

[18]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3-4.

[19]张娜,陈佑清.现代儿童观及其对学前教育课程设计的意义[J].全球教育展望,2013(03):91-97.

[20][31]卢梭.爱弥儿(上卷)[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74.

[21]DEWEY J. The early works of John Dewey, Volume 4, 1882-1898: early essays and the study of ethics, a syllabus, 1893-1894[M]. Carbondale: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71:35.

[2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任钟印,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75.

[23]SHIER H. Pathways to participation: openings, opportunities and obligations[J]. Children&Society,2010,15(2):107-117.

[24]HART J. Children’s participation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ttending to the political[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ldren"s Rights,2008,16(3):407-418.

[25]詹姆斯,简克斯,普劳特,等.童年论[M].何芳,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8.

[26]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张燕,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63.

[27]杨伟东.从儿童观的三次转型看儿童观的合理建构[J].现代教育论丛,2020(01):20-28.

[28]乐黛云,勒比松.独角兽与龙:在寻找中西文化普遍性中的误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10.

[29]赵南.教师理解儿童的内在阻碍:基于一项田野考察的发现与反思[J].学前教育研究,2020(02):3-15.

[30]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4.

[32]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赵祥麟,王承绪,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158.

[33]金生鈜.向儿童学习[J].辽宁教育,2002(03):1.

[34]姚伟.以人的方式理解儿童:儿童观的方法论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3(05):5-7.

[35]王海英.20世纪中国儿童观研究的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6):16-24.

[36]梁志燊.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教育理论卷[Z].沈阳:沈阳出版社,1995:14.

[37]张诗亚.惑论:教学过程中认知发展突变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82-84.

[38]高潇怡,庞丽娟.论教师教育观念的本质与结构[J].社会科学战线,2009(03):250-253.

Struggle between Performance and Play in the Celebration of Children’s Day in Kindergarten: The Conflict and Reconciliation of Teachers’ View on Children

Yulu Wang,1,2 Chaoyun Yan2

(1Normal School, Chengdu College, Chengdu 610106 China; 2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6 China)

Key words: view on children, traditional view on children, modern view on children, confusion in education practice

稿件編号:202010180002;作者第一次修改返回日期:2021-01-24;作者第二次修改返回日期:2021-03-28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教师形象变迁研究”(编号:19YJC880100)

通讯作者:王雨露,成都大学师范学院讲师,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E-mail:psywyl@sina.com

作者:王雨露 鄢超云

第3篇:陕西电视台影视娱乐频道倾力打造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系列展播活动

在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陕西电视台影视娱乐频道经过缜密研究和细致的准备,已于5月1日起启动了“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系列展播活动”。

本次活动由香港优秀电影展播、香港电影主题赏析,点评、香港电影史传奇故事的介绍三部分组成。是影视频道首次联合编播部、《第四审片室》、《银色快讯》与西北大学广播电影电视系、《电影画刊》杂志社共同开展的一项重要宣传活动。

一、主题名称:光影耀香江

二、活动主旨及时间:本次活动将历时2个月,根据收视情况决定是否延续。本次活动旨在普及香港电影知识,以电影为载体深刻解析香港社会文化的变迁过程。同时通过全新剖析激发受众对香港电影再观赏的欲望。

三、活动运作流程

本次活动在实施中将采用点、线、面结合的立体宣传展播模式。具体流程如下:

点:利用日播栏目《银色快讯》在每天节目中开设一个2分钟左右的版块,以介绍和讲述香港影史中的奇闻异事,或影人明星不为人知的传奇故事,每周涉及内容将围绕本周日《第四审片室》的专题评析内容展开。并在《银色快讯》中预告本周《第四审片室》的专题精彩内容。

线:有编播部《城市影院》、《百分影院》等四档影院进行主题性香港电影展播,其电影选择将围绕《第四审片室》的专题,安排相关类型片,另外每周日晚间22:40播出的《环球影院》也将进行特别编排,届时回根据《第四审片室》介绍的相关电影选择其中具有观赏性和观众兴趣大的影片播出。

面:《第四审片室》将按照精心策划的香港电影主题大纲的线路,通过30年代--现今香港电影的变化。来探讨香港社会文化和观念思想的变化。同时也将选取香港类型片中有亮点有里程碑意义的电影进行深度的评析。在特点上突出“大众电影的精英点评”。

主题大纲:

4月29日和5月6日是香港电影历史综述的上下集,系统回顾香港影史的7个重要阶段,以及其中值得评说的人与事。

5月13日---7月1日的8期节目将系列介绍香港电影类型中的八大特点其中包括:香港武侠电影的变迁、香港警匪枪战电影的社会写照、香港黑帮电影的深层解析、香港喜剧电影流派介绍、香港电影群星璀璨的昨天 今天和明天、香港影业公司之“没落的贵族”、香港暴力电影研究、以及香港另类电影全接触(包含奇案录、实验电影等)。

四、活动亮点

1.为了使本次活动更具规模化和专业化特点,我们在组织策划上首次和西北大学广播电影电视系组成合作团队,利用西北大学广播电影电视系电影理论研究的优势,协助活动主题策划和文案撰写。这次合作在广播电影电视系策划班底上将由我省影评界著名人士张阿力教授挂帅,由广播电影电视系研究生具体参与。这使得本次活动在内容和层次上有着极高的含金量。

2.这次长达两个月的集中立体编排是历年香港宣传活动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

3.西北大学专业团队的介入也将带动一批高知识结构的受众加入,从而使影视频道受众结构趣于合理。

五、市场预测

1.影视频道往年曾开展过此类宣传活动的特别编排,收视回报良好,本次活动在吸取往年活动的经验教训上有了新的高度和广度,相信在收视和收益上能得到双赢的效果

2.这次长达两个月的集中立体编排将有效带动香港电影观看热,固定时间和专题播出有望形成新的收视热点。

六、意义

1.本次活动是影视娱乐频道面向社会的一次形象和团队素质的展现机遇,将大大提升我频道的社会形象,加强受众对频道特色的认知和信任度。

2.本次活动在内涵上不仅准确体现影视娱乐频道的专业特色,也有效的配合了陕西电视台乃至全国关于香港回归十周年的宣传要点。它将成为香港回归十周年系列宣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亮点。同时这次活动在受众中产生的影响也将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

3.本次活动的立体编排模式也将作为我频道节目编排上的一种尝试,探索栏目和影院联动的全新运作模式,研究制造周日晚间泛热点收视区间的方法。为打造西部地区专业电影频道,研究专业编排手段积累宝贵经验。

4.将有效提升《第四审片室》和《银色快讯》的品牌认知度。通过于本地影评专业领域的合作,扩大《第四审片室》的影响里和话语权,同时提高栏目评论上的高度和深度,为《第四审片室》打造高品位节目品牌和占据高端市场奠定扎实的基础。这次合作也将成为一个良好的开端,在栏目常态节目中也将利用其理论优势,将《第四审片室》的核心内质“审”字进行更具象化的体现。

影视娱乐频道

2007年4月18日

作者:影视娱乐频道

第4篇:庆祝教师节活动方案

庆祝教师节活动方案 今年是第二十七个教师节,根据市教育局党委、市教育工会下发的有关通知要求,结合学校实际,遵循“隆重热烈、规模适度、注意节俭、讲求实效”的原则,为激发教工爱国热情、丰富教工文化生活、引导激励教工努力工作、争先创优,同时也为参加市教育局工会组织的球赛活动选拔选手,我工会特制定庆祝教师节方案如下:

一、活动时间:2011年9月8日下午

二、活动地点:体育活动室

三、活动内容:乒乓球比赛

四、参赛运动员:全体教师自愿报名

五、比赛规则:

1、单打根据各办公室最后选拔的人抽签决定进行单淘汰,由指定裁判组织比赛。

2、比赛采用单淘汰赛制(3 局 2 胜),每局 11 分,采用每球得分制。10 平后必须有一方超出 对方 2 分,本局才算结束,超出一方为胜。

六、裁判设置:体育组全体教师

七、奖项设置:男女均设

一、

二、三等奖各一名。

实验小学工会

2011年9月

第5篇:庆祝教师节活动方案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1周年,今年9月10日是全国第26个教师节,为大力弘扬人民教师的高尚情操和良好的师德师风,彰显教育战线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的社会形象,在全市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浓郁氛围,体现党委政府对教育及教师的亲切关怀,激发全市广大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责任心和自豪感,制定第25个教师节活动方案如下:

一、市委、市政府组织的活动

1.评选表彰一批先进。今年国家、省将隆重表彰一批全国和江苏省模范教师、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结合国家和省文件精神,市政府将在今年教师节期间表彰15名模范教师和教育系统先进个人(享受市劳模待遇)、200名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20个支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20名支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2.评选表彰一批“xx市教育世家”。在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期间,市委、市政府表彰了一批三代以上从教的“教育世家”,在全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市委、市政府将在今年第25个教师节期间,再评选表彰一批(约100个)“xx市教育世家”, 并颁发牌匾、证书。“xx市教育世家”评选条件为直系且连续三代(含三代)以上终身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其中有两代仍在教学一线。

3.召开一次座谈会。教师节前夕,市委、市政府将召开“凝心聚力、开拓进取,推进xx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座谈会”。座谈会拟请市四套班子领导出席,名校长代表、名教师代表、受表彰教师代表、离退休教师代表、赴四川地震灾区支教教师、教育系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教师代表参加。

4.组织一次慰问活动。拟定9月8日上午,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领导深入基层学校走访慰问一线优秀教师。

5.召开庆祝教师节大会。拟定9月9日上午9:00,在市人民大会堂召开第25个教师节庆祝大会,拟请市委刘书记、市政府高市长等市四套班子领导出席,各县(区)委主要负责人、分管副县(区)长和教育局、财政局、人事局局长,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分管副主任和城乡事业局、财政局、人事劳动局长;市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市各大中专院校主要负责人;市教育局机关及直属事业单位全体同志;市直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受表彰的优秀教师代表;城区中小学教师代表参加。会后,观看教育系统师生文艺汇演。

二、教育系统组织的活动

1.评选“奠基未来 感动xx——新中国成立60年xx教育新闻人物”。会同xx日报社、xx电视台等市级新闻媒体,开展新中国成立60周年xx教育新闻人物评选活动。活动通过各地、各学校和社会各界在从事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人员中,推荐一批候选人,由评选委员会在候选人中确立20名入围,并把入围人员先进事迹整理刊发、拍摄专题短片播放,广泛进行宣传。最后,评选出10名xx教育新闻人物。

2.组织开展“双进”(千名校长进社区、万名教师进家庭)活动。让校长走进社区,举办家长学校、家教沙龙、教育咨询等互动活动,促进和谐教育。让教师走进学生家庭,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与家长共同探讨帮助学生成长的方法和途径,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3.组织开展教师节征文活动。在淮海晚报(或广播电视报)教育版开辟征文专栏,刊登优秀稿件,最后进行集中评选,予以表彰。

4.组织开展为教师办实事活动。教师节前夕,组织开展健康教育、文体娱乐等活动,进一步关心和爱护教师的身心健康,调节丰富教师业余文化生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帮助学校、教师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努力为学校、教师办实事、办好事。

第6篇:庆祝教师节活动方案

庆祝教师节活动方案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24个教师节,庆祝教师节活动方案。做好教师节庆祝活动,对于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我校的百年华诞,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我校为做好今年教师节庆祝活动,提出以下庆祝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2008年教师节的主题是“学习英模教师,弘扬伟大师魂”。我校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今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教师节主题广泛开展活动。大力表彰先进,弘扬高尚师德,激励广大教师以模范先进为榜样,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为办人民满意教育作出新贡献;大力宣传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的光荣事迹,展现新时期人民教师的精神风貌,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和关心教育、理解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深入走访慰问教师,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进一步体现学校的对教育的重视,对教师的关爱。

二、活动内容

1、召开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教师节期间,召开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对今年获表彰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2、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工会、团委及个部门以“学习英模教师,弘扬伟大师魂”为主题,大力宣传我校教育改革发展成绩,展现我校模范、优秀教师精神风貌。

3、组织走访慰问教师活动。教师节期间,由工会牵头走访慰问教师,认真贯彻落实《教师法》,关心教师的工作、生活、学习,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切实帮助教师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5、开展向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学习活动。认真贯彻《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向林强、李明素、阿木冬·吐鲁甫同志学习的决定》(教党20号),把开展向林强、李明素、阿木冬·吐鲁甫同志学习活动与深入学习孟二冬、符爱起同志先进事迹结合起来,与宣传我校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先进事迹结合起来,与加强师德建设结合起来,引导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教书育人能力。

6、开展缅怀英勇献身教师、慰问教师家属活动。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在教师节期间开展缅怀为保护学生而英勇献身教师、慰问教师家属活动的通知》(教师函 2号),学校要充分运用各种形式,宣传英勇献身教师的感人事迹,组织教师集中开展一次祭英烈、铸师魂的师德教育活动。

三、工作要求

庆祝教师节是我国教育系统和全社会的一件大事,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科教兴湘、人才强省”战略的具体体现,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规划方案《庆祝教师节活动方案》。 学校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精心组织落实,保证活动取得预期效果;同时要结合正在开展的教育系统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加强师德建设,规范办学行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以主人翁精神,积极主动地参加庆祝教师节主题活动,学习先进典型,增强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以实际行动庆祝自己的节日。

四、教师活动安排

1、时间:9月12日(周五)

2、地点:大明生态休闲山庄

3、人员:全校教职员工(包括离退休教师、不含临聘人员)

4、活动流程:

11:30 全校教职工从学校乘车前往大明生态休闲山庄。

12:30 中午聚餐。

14: 00 教师节庆祝暨表彰大会(大明生态休闲山庄二楼会议厅)

15: 00 分工会小组自由活动

①自动麻将机一台

②豪华KTV包厢一间

③茶室休闲

④球类活动:乒乓球、桌球、羽毛球、篮球

⑤户外爬山活动

⑥钓鱼、足浴(自费)

17:30 晚上聚餐

18:30 返校

· 表彰大会程序:9月12日下午2:00

· 第一项: 校长致辞

· 第二项: 老教师感言,

· 第三项: 教师代表发言

· 第四项: 学生代表献词

· 第五项:书记宣读表彰决定

· 第六项: 颁奖

·

5、工作人员安排:

· 策 划: 危志强 胡保国

· 主 持: 胡保国 李金妮

· 音 控: 邹继承

· 会场布置:王海军 李少雄

· 摄 影: 张义辉

· 房间安排:杨 军

(分配房卡:培智组2卡、行政组2卡、退休组3卡,其它组1卡)

· 就餐安排: 唐俊杰 黎 江

· 物资采购:唐俊杰 唐志平

· 酒水饮料:张 敏 邵文丽 罗 维

· 车辆安排: 范金泉 裴良民

· 资金准备:唐俊杰 张 帆

· 退休教师联系: 李浩 裴良民郭露芳

· 安全保障:张枚 胡保国 黎江 曹永波 王海军

6、教师庆祝活动资金预算:

活动费用按每人100元预算,全校在职员工113人,离退休教师62人,共计170余人。共需活动经费18000元。

五、活动要求:

1、要求学校全体员工参加,不得缺席迟到。

2、各部门提前安排好教育教学工作(学生离校)。

3、9月12日上午11:30准时从学校出发,乘车听从安全保障人员指挥(离退休教师1号车、培智部2好车、盲部3号车、聋部4号车)。

4、出现紧急情况,及时跟安全保障人员联系:安全人员务必保持手机畅通。 工作人员服从统一安排,保证活动的圆满结束。

······· 长沙市盲聋哑学校工会

······· 2008.9.9

第7篇:庆祝教师节活动方案

“立德树人,同心共筑江中梦”

为大力弘扬人民教师的高尚情操和良好的师德师风,彰显教育战线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的社会形象,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浓郁氛围,体现学校对教师的亲切关怀,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责任心和自豪感,“立德树人,同心共筑江中梦”,特制定如下活动安排。

一、表彰2013年XX中学优秀教师

1、

表彰、宣传“优秀园丁”。9月9日召开表彰大会,授奖2013年XX市XX中学“校优秀园丁”、镇骨干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励。

2、教师演讲、学生朗诵。弘扬人民教师的高尚情操和良好的师德师风,爱岗敬业、关爱学生,肩负起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水平,努力做人民满意的教师,“立德树人,同筑江中梦”。

二、学习楷模、立德树人

1、积极参与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评选活动,认真收看中央电视台举办2013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颁奖特别节目。晚会由教育部、中央电视台CCTV1联合主办,9月10日晚间,中央一套黄金时间段播出。晚会上将发布一年一度的由教育部组织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评选结果。

2、优秀教师事迹版面宣传,深入学习优秀教职工先进事迹,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弘扬高尚师德”的理念,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努力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拜师学教,师魂传承

为进一步提升新进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尽快使新进教师适应学校的管理,熟悉新课改的理念模式,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学校启动了“拜师学教”活动。专门制定方案,安排区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及优秀班主任负责结对指导。加强沟通,传递真情,共同提高,让新教师通过自身提高和借助外力的形式,努力进取,早日成为优秀教师队伍的一员,同筑江中梦。

四、组织开展为教师办实事活动

1、组织开展健康教育、文体娱乐等活动,进一步关心和爱护教师的身心健康,调节丰富教师业余文化生活。

2、关心教师身体健康状况,安排45周岁以上教职工进行健康体检活动。引导教师关注健康、珍爱生命,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3、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帮助教师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努力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

第8篇:庆祝教师节活动方案

恩情似海深美丽好心情

——毛集实验中学庆祝教师节活动方案

今年的9月10日是我国第28个教师节,为了引导学生关心老师、热爱老师、理解老师,让教师们过一个有意义的教师节,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在全校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激励广大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特举办本次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用实际行动感恩教师,让老师在活动中深深地感受到学生的敬爱之情,同时,教师要思考自己的责任,用爱心去呵护学生,用实际行动去关爱学生。

二、活动内容

1、把最真诚的祝福送给老师

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一起怀念,一起感谢,一起关注,一起祝福,为自己崇敬的老师表达自己的敬意。

(1)9月6日至9月9日,在校门口将放置专门的大信箱——“老师,我想对您说”,请将你写给本校老师的信投入其中(请写清楚所寄教师的名字),9月10日那天,我们将有专门的邮差,将大家的祝福送至教师手中。

(2)在学校中心位置准备一个富含感恩背景的展板、“我最想对老师说的一句话”有奖小纸条征集,并放双面胶让学生把自己想对老师说的话贴在展板上。

(3)召开一次以“感念师恩诉说心声”为主题的班会

2、把最优美的文字献给老师

开展“我心中的好老师”为主题的征文,要求各班组织好每一位同学写写“心中最难忘的好老师”,选择典型的事例,突出中心,作文题目自定。

3、把最动听的歌曲唱给老师

为老师歌唱点歌,全班同学在上课前集体为老师唱首歌或用校园广播为心爱的老师点歌!都会永生难忘,师生情深!推荐歌曲《每当走过老师窗前》、《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红烛颂》、《好大一棵树》、《感恩的心》、》《我爱米兰》 、《阳

光》、《歌声与微笑》 等歌曲。

4、把最整洁的作业交给老师

从现在开始认真写作业,争取做到整洁、正确。

5、把最文明的行为做给老师

同学们一起制作一个贺卡或画一幅画,加上一行深情的问候,由几个代表送给老师。或者同学代表去野外采个花环,到上课时集体起立,由代表给老师亲自戴在头上。还有当老师走进教室时,能看到黑板上写的祝教师节快乐的字,然后集体喊一声“老师,节日快乐!”

为营造氛围可在教师节前夕,积极利用广播、宣传板等等形式在校园内积极营造过文明、节俭、干干净净教师节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教师节庆祝活动活动,使师生同欢乐,共振奋,为学校今后发展积淀了精神动力。

校团委宣

2012年9月5日

第9篇:庆祝教师节活动总结

窑新学校庆祝教师节活动总结

今年9月10日是中国第二十五个教师节,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为进一步激发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积极性,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大力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根据汉川市马口镇中心初中《关于做好2009年教师节庆祝活动的通知》精神,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今年的教师节庆祝活动,积极准备,召开行政会,对今年的教师节庆祝活动做出了具体安排要求全体教 职工按照安排认真落实。具体开展了以下庆祝活动:

一、 以班为单位开展庆祝活动成为亮点

由德育处组织召开班主任会议,要求在九月十日教师节这天,组织学生给老师发短信,自制贺卡、网上留言,主题明确,以“感恩”“红烛颂”等为主题。充分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感恩之情,营造了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育人氛围。

二、 人文关怀,不忘离退休老师

离退休老师曾经为窑新学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学校领导在教师节之际不忘慰问离退休教师,对生活有困难的教师给予帮助,使他们感受到曾经的大家庭带来的温暖。召开离退教师茶话会,对于身处异地不能参加茶话会的老师,校长亲自打电话送去祝福,并叮咛注意身体。茶话会上,离退教师对学校近年来取得的成绩感到欣慰,对学校领导的关心表示感谢。他们还表示,会在以后一如既往的关注学校的发展,期望在现任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取得更大的进步。学校领导班子所有成员虚心向各位离退休教师请教,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他们的指导和监督,使离退休教师成为我校发展的专业型社会监督指导队伍。

三、 全体教职工集体庆祝自己的节日

除了以班为单位学生庆祝,召开离退休教师茶话会以外,学校领导不忘奋战在一线的教师。召开三十年教龄和优秀教师座谈会。畅谈建国60周年教育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谈谈改革开放30年社会发展和变化;回顾自己从

教三十年经历和体会,从而激发广大教师更加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

学校还组织召开了全体在岗教职工庆祝会。会上,学校表彰了2008—2009学年的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学校领导充分肯定了全体教职工一年来的辛勤工作,给老师们送去了节日的祝福和教师节纪念品,把党和政府关怀及时送到教师手中,让老师们充分感受上级领导和社会的关爱。学校领导希望全体教职工团结协作,努力工作,共同开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最后,何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指出,我们目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认同,但我们在感到欣慰的同时,应该时刻注意到自身的不足,应该时常以相关法规、政策来对照自己,检查并改正存在的问题,争取在明年的教师节庆祝大会上每个人都能发现自己较大的进步。

四、开展了一次专题讲座。

学校组织了一次学习宣讲《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现代师德修养》等法律法规的活动,提高了教师思想道德理论水平。

五 、开展了一次学习大讨论。

学校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学习贯彻李文华局长暑期干部集训报告,让全体教师谈转变教育观念,推行新课改,改进教育方法,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增强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意识和能力。

六、组织了一次文体娱乐活动。

学校组织开展了一次乒乓球比赛,并颁发了证书和奖品,极大的丰富了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总之,今年我校的教师节庆祝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成效显著,使每位老师振奋了精神,鼓足干劲,准备在今后的工作中大显身手。其次,铸造了团结、奋进的教师队伍,营造了人文、和谐的育人环境,为我校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窑新学校

二00九年九月十二日

上一篇:学校门卫管理制度免费下一篇:吉林优抚医院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