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目前教育的看法

2023-02-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对中国目前教育的看法

对目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

关于热点问题,企业最关心的是对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现在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有一个观点就是说通货膨胀还会降临中国,他们认为过热的苗头已经出现了。他们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呢?为什么经济过热呢?一种判断就是认为, 经济增长如果低于8%就会出现通货紧缩,高于9%就会出现通货膨胀。国外一些研究机构,对中国部分行业的超高速发展,对农副产品价格的上升,也表示了一种担心,也认为会出现通货膨胀。有学者还认为,现在统计局公布的GDP增长8.5%是偏低了,实际上可能已达到10%,因此,经济过热可能性很大。这是一种说法。

国家统计局很快在网上发布信息,他们从7个方面证明8.5%是可信的,他们说判断10%不可靠,在这之前,也有经济学家提出来,说我们现在可能是10%,瑞士银行业说可能不只8.5%,可能是10%。其中几个理由:一个就是我们16.5%的工业增长,怎么可能有10%的GDP,工业增长是16.5%的拉动力等等一共是七点。世界银行认为粮价可能引起的物价波动当然不能掉以轻心,他们说如果粮食的种植面积进一步下降,西部大开发的拉动就会提高,物价就会进一步全面上升。

2003年7月,国务院专门开了一个会,就房地产问题展开讨论,之后做出了一个决定,我们央行的准备金率提高了1个点。准备金率是央行操纵银行的手段,这样商业银行的贷款就受到了抑制。这个点提完了以后,它的影响是全面的,也就是说,货币政策的影响往往是普遍的,财政政策往往可以说容易是定点有结构的。有人说现在不要说通货膨胀的问题,更多地还要考虑会不会再次陷入通货紧缩。我们往前走一步,如果处理不好马上就陷入通货紧缩。如果紧缩一下信贷,再提高一下汇率,减少出口,减少赤字等等,很快就搞出通货紧缩来,这是他们的一个观点。

我们在判断通货紧缩的时候,有三个指标:一个是物价。如果物价持续的下降,就是通货紧缩的现象,或者是通货紧缩的趋势。早几年政府写文件都不说通货紧缩,日本人这几年也不说通货紧缩,他们觉得这个词太重了。我们用这个词的时候,在正常文件中都是叫通货紧缩趋向,只不过到现在为止大家慢慢也开始说通货紧缩,也不太忌讳,这是一个指标判断的。

第二个指标是信贷情况,如果物价持续下降,都是负的,而信贷增长率很弱,一直增长上不去,货币发行出不去,由这两个指标来判断是不是通货紧缩。现在争论的一点就是信贷二季度表现出了比较大的增长。因此,大家为什么对通货膨胀又讨论开了,这就涉及到通货膨胀和对通货紧缩定义的理解。

还有一个指标判断通货紧缩,即考虑物价是不是下降,和考虑信贷是不是持续的低迷,第三个就是考虑我们经济增长率是不是持续上不去。这就是一般在判断的时候连在一起的三个判断,在讨论的时候有所不一样。也有些专家认为,现在物价只要3%以内就正常。现在我们消费价格指数是0.8%、0.7%,整个考虑物价上涨还不是很高,3%以下就可以接受,企业界就更能够接受了。企业通货紧缩的压力比通货膨胀来得大。就企业而言,稍有一些通货膨胀企业并不害怕,一个是因为产品价格不会下降,还有一个原因是社会需求会旺一点。大家想想,98年是通货膨胀最热的时候,整个销售都疯了,什么都抢购,商家厂家都非常高兴,而最不高兴的是消费者,因为什么东西都贵了。因此,对通货紧缩消费者会高兴一点,而厂家商家压力就很大。但是,通货紧缩的情况下,消费者虽然高兴,但是对生产者发工资的方面也是受影响,因此对他的购买也受影响,这是双方面的影响。那么通货紧缩也好、通货膨胀也好,大家的反映是不一样的。通货膨胀实际上可以说是一种税,意思就是通货膨胀了政府要多收税。

3%我相信大家觉得很正常,没有什么受不了。但是,再高的话,大家就会感觉到一些压力。如果说5%、10%,甚至到我们最高的一年是26.7%,那时候大家就受不了。就像玩火一样,温火大家烤烤手,但是等到大火把房子都烧了的时候,就觉得不好玩了。

还有观点认为现在的投资是过热的,那么它到底是不是最终的经济拉动点?有人说现在汽车、住房的拉动很大,这些都是最终消费。当然,靠最终消费拉动,而不是中间程序拉动,这是好事。如果中间消费拉动之后,最终消费拉不大,就会有库存了。

涉及到投资部分过热的情况大概还存在着。对于这些看法,现在越讨论越深入,有人觉得中国是通货膨胀,有人说既像通货膨胀,又不像,说是通货紧缩吧,也不是。现在出现了一个提法,叫做通货紧缩条件下的通货膨胀,还有一些学者把它叫做非典型通货膨胀,或者是叫做非典型通货紧缩,提法不一样。

比如说现在的价格指数,生产价格指数和消费价格指数都是正的,那么现在国际上有一个说法叫做看核心消费物价指数,如果这样的话,中国就形成负增长了,这样对我们通货膨胀又形成了一个新的判断,对我们传统的一些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都产生了一些新的说法。学者的讨论大家不要小看,搞不好适度通货紧缩,对企业就有影响了,如果再扩张,会有另外的一种影响。

关于目前物价的上涨情况,国家信息中心做了一个调查,调查中间大概有64个专家认为略有涨幅,有33个专家认为物价涨幅会和九十年代持平,最高的预测也就是2~3%。

2004年经济增长总的情况,我的结论就是新的物价上涨不会出现新一轮的通货膨胀,或者是2004年不会出现通货膨胀的局面。我讲六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是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绝对不会推动全部价格上涨。大家都知道,93、94、95年的时候,那个时候农副产品价格大概提高了50%,然后那一年的物价一下子就上来了。当时我们在分析物价的时候,大家有一种猜测是由于粮食价格上涨引起的,有另外一种说法是那时候结售汇改革,那么结售汇以后,引起了大量的货币投放。那么什么是结售汇引起了货币的投放呢?以前结售汇都是银行强制性的,那么结售汇投放之后,大量外币进入银行换取人民币,强制性结汇,换成人民币。那一次,最后通过分析,大家发现,结售汇引起的物价上涨比不上粮价引起的物价上涨,这是我的结论,我当时写了一篇15000字的调查报告,我的结论就是结售汇引起的上涨是补充的、间接的、非主要的一种推动,而成本推动,粮食价格提升引起的成本上升才是主要的,我做了一些论证。

这次又面临粮价的上涨。粮价是物价的基础,它上涨影响工资,影响我们的各个方面,会不会推动全面的价格上涨呢?也不会。具体有这么几条理由:一是粮食整个供大于求的格局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我们现在的粮食库存有4,000亿斤,周转粮大概是2,000亿斤,完全是够用的,当年粮食不会有问题。如果2004年持续减产,可能会要影响到我们持久的粮价。但是2003年绝对不会有问题,而且现在粮食价格整体来讲,还没达到1996年的价格水平。这是整个来讲供大于求的格局。

供大于求还有一个方面就是粮食需求。从1994年以来,粮食需求是下降了。一是消费的支出同94、95年相比是下降了,我们吃的东西占消费支出的百分之五六十。农村占到70%,现在可能是60%;城市大概是50%,现在大概是百分之四十多,所占比重大概下降了10个百分点,这就证明我们对粮食的需求在下降。同时,在供应格局中,以粮食为原材料的轻工业所占的比重现在也仅仅是24.6%,也就是四分之一,这和我们当年的情况又不一样,农产品加工业占整个工业的比重也下降了很多,如果这一方面下降很多,也会使得我们对农副产品需求方面的压力减弱。再一个,这次粮食价格上涨的短期因素比较多,比如蔬菜的因素。

全世界粮食市场的供应关系,制约了我们国家粮价的上涨,就现在而言,中国的粮价还是高于其他国家的,所以南方的各个省市还是希望进口粮食。前两天我参加了财政会,财政会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冷战时期,我们如果粮食方面出了问题,去买粮食绝对买不上。也有专家说,即使那个时候,也能买得上,当时加拿大在我们粮食生产最困难的时候,把粮食卖给我们,美国指责加拿大,加拿大说这是作为人道主义对中国的援助。那么现在大家都想赚钱,因此各国都要控制。全世界的国家都供应我们粮食,够是肯定没有问题的,只不过我们现在这么大的国家,靠进口国外粮食维持我们生存,我们还是不愿意这样做的。而实际上我们的粮食,农民的口粮部分基本上现在是没有太大问题的。所以,我觉得靠粮食价格来推动全部价格上涨是不容易的。

第二个理由,部分价格上涨也很难引发全部价格的上涨。这个我主要是从粮食价格看其他的主要产品,因为现在实际上这两条是围绕供求来讲的。三季度,除了食品和服务价格上涨明显以外,其余价格都是下降的,医疗下降百分之二,交通和通讯价格下降了2.1%,现在上升的就是农副产品,比如粮、油等,再加上一些服务类的,比如说孩子上学交一些学费,等等这一类的东西还是在上涨。商务部搞的这个600种的商品调研中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只有20%是基本平衡,其余都是供过于求。而且现在还有一个趋向是工业品的价格已经出现了回落趋势,一季度上涨是1.6%,二季度上涨是2.3%,三季度上涨是1.4%。虽然前三季度是在涨,但是如果一个季度一个季度看就是有所回落的。原材料购入价格也是这样,1~9月份上涨是4.5%,但是逐个季度来看,一季度是4.6%,二季度是4.7%,三季度才4%,也有所回落。

在需求拉动中间,有些商品是短期的上涨,比如说原油价格,原油价格与伊拉克战争以及中东局势还是有一定关系的。钢材和发达国家的限制也是有一定关系的。同时,我们考虑到消费需求,整个物价要上涨,消费需求起了很大的作用,消费需求中有很多因素有很强的制约,不可能有很强的拉动。大家知道,87、88年当时分析物价上涨很大的一方面是消费需求拉动的,叫做所谓的需求膨胀,那时候造了很多词,超国民收入分配,意思就是各单位滥发工资,超过了自己创造的国民消费问题。

社保资金这一缺口还比较大,如果社保资金不能完全弥补的话,中低收入层购买能力就会受到大的制约。再一方面投资消费增长的力度也在拉大。如果没有消费的拉动,库存就会增加。我们有调查,近50%的家庭有消费需求,但是因为信用问题很多问题都没有解决,还是不愿意通过信用的手段来解决收入支出。

总的来说,在全世界通货紧缩大背景不变的情况下,我们的粮价、原材料价格上涨,对物价总水平的带动作用,绝对不会像当年短缺经济下那么强的拉动,那时候东西本来就少,要拉动一下子就拉起来了。现在很难,即使有物价上涨的趋势,也不会持续,这是我的判断。

第三个理由就是收缩银根的效益已经开始显现了。首先要说说收缩银根的背景,因为从国外来讲,他们就看到我们货币供给量,由于我们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因此面临通货膨胀的影响。到9月末我们的外汇储蓄达到了4,000多亿美元。

近三个月,实际外商投资连续下降。9月份在前两个月减少18.8%、23.3%的基础上,又继续下降30%。

收缩银根主要就是我们狭义的货币供应量,狭义的货币供应量,即M1,就是现金加上短期存款。9月份我们狭义的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是开始减缓了,同时我们在这一段时间,还增发了票据,增发票据的含义就是用票据去把人民币收回来。我举个例子,汉武帝的时候,搞粮食的常平仓,当粮价高的时候,说明市场上的粮食比较缺了,就把自己粮仓里的粮食放出来卖,粮价就下降了。反过来,如果粮价特别低,就到市场上买粮食,粮价就会上来一点了。通过这样的平衡,使市面上流通的粮食做到供求比较平衡,这是咱们古人的做法。现在我想票据就相当于这个粮食,票据出去以后,就把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回笼了。但是反过来它不是回笼,吐出去怎么办?就是相反的过程,拿钱去买市场上的票据,到国债市场或者是什么市场上拿钱去买票据,一买票据,票据回笼了,钱又出去了,这种吞吐就好象粮食一样。我们讲债券、国库券都可以这样操作。通过这个,外汇有一个顺差,顺差如果有1,000亿美元,那么我们结售汇就要出去8,000亿人民币,现在为止我知道货币市场操作大概吐出了将近5,000亿在回收货币。因此,我们现在不是感觉到扩张得很厉害,而是感觉到比较紧。这个也说明央行的措施已经在有些地方发挥作用了。

同时,我们看多数的指标也在下降,8月份房地产投资增长就开始减速了。至于证券市场,2003年一年都是萎靡不振。因此总体来讲,我们适度地收缩一下银根的效果是很明显的。因此,如果要全面的往上涨是不太可能的。现在反而大家都在喊,货币当局千万不要搞急刹车,过热说得过了头以后,再来采取紧急的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大家比较担心这个。

第四个理由是工业发展的比例不协调。这个比例失调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投资和消费增长失衡,或者是不协调。我们2003年以来投资的增长主导作用确实强,而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在减弱,大家老说“三套马车”的拉动,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进出口需求,进出口需求是指出口减去进口。

消费需求就是老百姓拿着钱去买东西,投资需求很多是体现在企业买你的订单,他要投资一些东西,他要拿着订单来。有一个问题,就是投资未必是需求,投资是企业行为,是供给,怎么是需求呢?投资之所以说是需求,是刚开始在订单阶段,采购员到处飞的阶段是需求,等形成了固定生产能力,或者是等形成了公路铁路以后就不叫需求了,因此现在我们都说它是需求,是指它从钱变成物的过程。

第二,进出口需求,进出口需求分析是非常复杂的。简单说出口就是外国人给我们做贡献,进口就是我们给外国人做贡献。比如说我们花20亿美元买波音公司的飞机,那么波音公司高兴得快要发疯了,据说解决了他们几千人的就业机会,他们订单来了就要开工加足马力生产,这是我们对外国人做的贡献。所以以后政府对企业的支持不是给你一点贷款还是什么政策,而是希望政府采购一些订单给国内的企业。外国政府就是这样,采购非常大的订单。比如说军火的一个订单对于一个企业可能一年都够了。所以这个是值得研究的,已经到了必须研究的时候了,以后政府给企业很大的支持,是表现在他会不会把你作为采购的单位,如果他要把你作为采购的单位,对你的支持比他给你的技改投资还重要,这是市场上的通常做法,值得关注。

我们2003年前三季度的固定资产投资是七年来的最高点,社会零售总额的增长是七年来的最低点,因此投资率在上升,消费率在下降。2000年的时候,我们曾经算过GDP,最终算的时候,消费增长对GDP的贡献是百分之六十几,投资拉动的贡献占30%。2003年地方投资的增长是41.6%,现在大家考虑是不是地方政府的换届刺激了地方政府新一轮的政绩追求。当然对这个看法是不一样的,说投资很热,我想只要有最终需求,只要汽车有人买,房子有人买,就不热。包括我们说重复建设,那么我主张重复建设不要一竿子打死,就看这个钱是谁的钱。计划经济下的重复建设是可怕的,官员们拿了政府的钱做决策和企业家拿自己的钱搞重复建设是不一样的。什么叫市场调节?有一条就是说这个话的,你是用黄牛犁耕种粮食,还是用拖拉机种粮食。为什么用拖拉机?就是因为市场竞争中允许用不同的方式表现自己的竞争能力,最后把落后的竞争方式竞争掉,因此这种竞争重复是企业自己的,企业愿意参与这种竞争,最后社会就选择了这样一种生产经营方式给大家参与,而比他差的投资方式或者生产方式就被淘汰了。这就是市场经济讲的三大内容: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怎样生产就是通过市场竞争来作用。

投资和消费增长,即使我们说过热,也仅仅是某些行业,比如说房地产。房地产投资增长和房地产出不去、卖不动的空置率的增长是同步的,空置率增长就是最终消费的积压,所以国务院的调整还是希望多生产经济适用房,但高档的用房在有的地方还是卖得很好的。

第三,沿海和内地市场。2003年上半年长三角和珠三角GDP比上年又提高了3个百分点。大家知道那是很小的一块,但是它在GDP当中占的位置还在加强,出口占的比重是60%。注册的外资是占了65%。中西部地区,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成为我们经济增长的主力,需要提高的空间还很大,东西部差距还在扩大。另外,我们现在主要的增长还是靠大企业拉动,中小企业2003年前三季度的增长还不到8%,因此中小企业还是偏冷而不是偏热的。

第五个理由,我们2004年不会出现全面的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的空间还很大。也就是说,我们还有经济增长的潜力,我们自己算增长潜力至少是8~10%之间,也就是说10%左右都问题不大,但是这里面有很多算法,有统计学的方法,也有非统计学的方法。统计学的算法把前10年找一个中间的平均数,这个有可能对我们现在是低估了一点,是把这几年波峰连接起来,然后再高一点。非统计的办法也有很多,比如多马-哈罗德公式,我们几种算法都算过了,算出来的结果都不一样。我们整体感觉从96年到现在还是有很大潜力。潜力的含义是如果需求再旺盛,会拉动生产量,而不是拉动价格,这就是有潜力的潜台词。如果是没有增长的空间了,那么需求再旺盛拉动的是价格,而不是生产量。

第六个理由,我们经济的自主性程度提高了,市场化程度提高了。我们2003年3月份出了一本书叫做《2003中国市场化程度报告》,我们得出的结论就是中国的市场化程度达到了69%,我们的算法是算到了2001年底,为什么算这个东西呢?主要是为反倾销服务的。因为我们的产品人家反倾销的时候,他们就说你这个产品成本与价格关系肯定是不对,高成本而低价格,产品销售肯定有补贴,你的房屋是政府给你们的,然后还没有投入治理污染花费的成本。当然他们有一些提得是对的,污染方面我们确实是有一些问题。但他们认为中国总体来讲不是市场经济国家,就不对了。

因此,我们就要分析我们中国总体上是不是已经市场化了?我们做了这个研究,初步结论是中国已是发展中的市场化国家,我们很多东西不完善,但是主体已经市场化了。比如说我们现在的农业生产全部市场化了,农产品价格,除了粮食、油、棉95%以上都放开了以外,工业也基本上放开了,控制的只有很少的几个,如烟、酒、黄金等等。

我们的经济和十年前相比,市场经济、市场调节能够解决我们一些所谓的过热问题。有很多专家看到粮价上涨都很高兴,农民的收入就增加了,那么2004年可能就会多种粮食,如果粮食供应多了,价格就会下降,价格下降可能导致下一年农民减少种粮食,想有其他收入,就这样的循环,最后找到一个平衡点。那么现在对农民回报一下,让农民多收入一点,这是好事,没有什么可惊慌的,可以通过市场来调节,如果市场调节不了,政府再来做也来得及。所以,我觉得2003年的情况不可怕,明年全面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也很小。

作者:李晓西

第2篇:中国和日本对欧盟看法比较

摘 要 比较中国和日本对欧盟的看法,在国际学术界尚无人从事此项研究。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实证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和日本对欧盟的看法进行比较。文章认为:在对外关系战略权重上,中国比日本更重视欧盟;中国对于欧盟及其成员国采取更为均衡的外交政策,而日本更倾向于发展同欧盟成员国的关系;但在应对贸易摩擦问题上,日本有更多的经验值得中国借鉴。中日对欧政策为发展国际关系中的中日欧三边关系互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欧洲观

中日双方在国际关系多个议题上存在不同看法,但也有很多共识。在两者的对外关系中,欧洲/欧盟均占有一定的地位,那么两国是如何看待欧洲这一地理区域和欧盟这一特殊实体呢?有什么差异和共同之处呢?本论文以两国决策者为主进行论述,并辅之以学术界和其他领域权威人士的观点加以分析。

在国际学术界,涉及此课题的研究较少。一些学者甚至认为,中国和日本对欧看法不具有可比性,更谈不上启示。但通过文献梳理和实地调查,笔者认为,尽管中日之间在国情和对外战略上有着较大差别,但在对欧问题上表现出较多的相似性。中日都距离欧洲较远,都将发展同欧经贸关系作为双边关系的基础,两国对欧贸易摩擦都是各自对欧关系的主要问题,而且在发展对欧关系中美国均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总而言之,该项研究具有一定的开拓性,除了能够给决策者和学术研究者提供一定的知识积累外,还能从比较研究中获得启迪。

中日对欧看法的演变

中日两国对欧政策均经历了两个明显的发展阶段,即从冷战开始到20世纪70、80年代为第一阶段,各自对欧关系尚未得到充分的挖掘;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为第二个阶段,各自对欧关系从经济领域扩展到包括政治领域在内的全方位合作关系,取得较大发展。

冷战初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领导层确立了“一边倒”的对外战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结盟,反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中国明确把西欧列入美帝阵营而视为战略上的敌人,而把东欧列入同一阵营中的同志。在文革当中,中国外部环境由于受到美苏两大集团的挤压,实行所谓的“世界革命”,亦即“四面出击”战略,这一战略是林彪在“文化大革命”前期提出,在1966年8月12日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上被肯定,主张对“帝、修、反”(指帝国主义者、修正主义者和反革命分子)不加区别一律打倒,以“世界农村”(指亚、非、拉广大地区)包围“世界城市”(指北美、西欧),推动“世界革命”。在这一时期,中国领导层基本上把欧洲整体上作为一个对抗者。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发表,两国关系缓和,中国的对外战略调整为“一条线、一大片”。所谓“一条线”,是指从中国出发,经过日本到澳大利亚、新西兰,再经过中东到欧洲,最后到美国;所谓“一大片”,是指在“一条线”周围的国家和地区。“一条线、一大片”对外战略意在结成广泛的“联美遏苏”国际统一战线,集中力量对付苏联的霸权主义。在这一政策中,除苏联之外的整个欧洲地区又成为中国争取和联合的对象。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中国决策者经历的几次对欧战略转变,在本质上是以“战争与革命”论为基本指导思想的。毛泽东等人认为,中国国力较弱,要想在即将爆发的战争和革命中不被消灭,就得不断寻求盟友,联合一个集团对抗另一个集团,以求得最大的安全收益。

同期的日本在冷战中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也采取“一边倒”政策。二战中的战败以及冷战中与美国结成的同盟关系,使得日本外交形成了对美国的绝对依赖。在日美安保条约的保障下,日本潜心发展经济,对欧一直保持战略合作态势,未发生像中国那样明显的变动。不过,日本、西欧国家虽与美国同属一个阵营,但日本的外交政策并未十分关注欧洲。在日本外交官眼里,日欧关系在日美欧三边关系中是最弱的一边。1950年代日本首相吉田茂提出的“吉田主义”确立了美国的核心地位,基本上未提如何发展同西欧的关系。1960年7月池田勇人任首相后提出了自由世界三支柱理论,即西欧、美国和加拿大、日本三个支柱的作用,第一次把欧洲提升到国际秩序三足鼎立的地位。但日本主要担心欧洲经济一体化后自己被甩出国际主流经济圈,欲借“建立一个紧密的北美、西欧和日本的自由世界三支柱结构”[注: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Gaimusho Press Releases. Tokyo: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1962:50]来维持双边经济关系,未在战略上充分挖掘西欧的潜力。20世纪70年代田中角荣首相试图与欧共体国家建立更密切的关系以抵消同美国贸易的损失,贸易合作是双方的主旋律。这一阶段日本一直把欧共体视为是一个重要的贸易伙伴,把欧洲市场看作是一个重要的市场,双方在政治和安全合作上鲜有创设。

总之,从冷战爆发到20世纪70年代,中日对欧洲的看法具有明显的不同:中国更多关注政治和战略方面更具宏观色彩的对欧诉求,而日本更多关注经济方面的对欧具体诉求。双方的共同点是:在中日战略潜意识中,欧洲只扮演着美苏阵营仆从国的角色。由于欧洲在战争中遭受重创,战后西欧又意在加强内部一体化,东欧则牢牢掌控在苏联手中,整个欧洲对外部世界的影响力明显下降,因此,中日对欧事实上均没有发生真正的战略安全合作,双方本质上只是把东欧和西欧作为两极格局中维持各自阵营团结和稳定的成员。

从1981年开始中国对外战略转变为执行全方位开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在这一次对外战略的重大调整中,邓小平对外战略思想依据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问题”,并把欧洲作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关键地区。[注:张祖谦.欧洲是决定和平与战争的关键地区:学习邓小平有关欧洲问题的论述.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11)]邓小平坚持认为中国可以以独立自主的姿态纵横捭阖于大国之间,而不需拴在任何一架联盟战车上,因此中国对欧的政策定位开始变得具体明确。1985年4月17日邓小平在会见比利时首相维尔弗里德·马尔滕斯时,比较全面而深入地阐述了他的欧洲观。他说:我们希望有一个强大联合的欧洲,同时也希望有一个执行独立政策的欧洲。欧洲只有在联合强大基础上才能有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政策,分裂的欧洲不可能有独立自主的政策。……中国和欧洲可以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帮助。我们把欧洲的发展当作和平力量的发展,制约战争力量的发展,也希望欧洲把中国的发展看作和平力量的发展,制约战争力量的发展。[注:冷溶,汪作玲主编.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039]邓小平的这一外交理念经历冷战结束至今,成为中国对欧外交战略的指导原则。正是在此基础上,中国与欧共体/欧盟开展了全方位的经贸和政治合作,自1975年中国和欧共体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双边经贸合作日益深化,政治关系取得长足进展。尤其是从1995年到2004年,中欧关系经历了一个持续良性发展、关系日益提升的“蜜月”期。2004年5月,扩大后的欧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第四大外资来源地,也是中国最大的技术引进来源地,而中国则成为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是第一大贸易伙伴)。但中欧之间也存在一些矛盾,双方的贸易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欧盟对中国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有颇多的批评,双方在处理一些国际问题如人权问题、国家主权问题等也时有矛盾。欧盟时常借人权、宗教等问题来干涉中国内政。

20世纪80年代日欧关系开始由经济合作转向政治和安全合作。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日益寻求强化在全球的政治影响力,并认为欧洲可以作为日本扩大国际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支点”。曾担任外务省次官的栗山尚一在1980年代末期就尝试构筑国际战略力量版图,他在提出全球三个主要经济体的力量分配时,提出美、欧、日的“5-5-3”结构,并宣布日本要与美国和西欧共同承担创建和维持国际秩序的责任。[注:Kuriyama T. New Directions for Japanese Foreign Policy in the Changing World of 1990s: Making Active Contributions to the Creation of a New International Order. Tokyo: Foreign Press Center, 1990:13]以此为指导,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竹下登首相任内,积极倡导在三根支柱基础上的“和平合作,向发展中国家扩展官方发展援助,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注: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Tokyo: Diplomatic Bluebooks, 1988:291]。1990年1月日本首相海部俊树访问欧洲时,宣布日本向波兰和匈牙利提供总共20亿美元的贷款援助,并表示如果其他东欧国家在民主改革上有所进展的话,日本愿意扩展这种援助。日本还积极参与欧洲重建和开发银行[注: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是二战后由美国、日本及欧洲一些国家政府发起成立的银行,于1991年4月14日正式开业,总部设在伦敦。主要任务是帮助欧洲战后重建和复兴,尤其是帮助和支持东欧、中欧国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是继美国之后第二大贡献者。栗山尚一认为,日本广泛参与东欧改革和建设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东欧国家政治和经济改革成就不但对重建欧洲国际秩序很重要,而且这种改革有助于重构东西方关系。”[注:Kuriyama T. New Directions for Japanese Foreign Policy in the Changing World of 1990s: Making Active Contributions to the Creation of a New International Order, Tokyo: Foreign Press Center, 1990:19]1991年7月双方联合发布了《欧共体及其成员国—日本联合宣言》,双方开始建立包括政治对话与合作在内的全面而广泛的关系。[注:Reiterer M. Japan-EU Relations after EU Enlargement. Asia Europe Journal, January 2004,2(1):33]

进入21世纪时,日本对欧盟的主要官方交往有下列几个特点:首先,欧盟被日本描述成是日本重要的贸易伙伴,日本官方一直密切关注欧盟扩大的经济影响,经济导向而不是政治导向构成日对欧外交主旋律,在经济关系中如何解决双边贸易摩擦是主要问题;其次,在日本官方文件中屡次强调欧日之间拥有共同的安全优先重点(在北约框架下应对全球安全尤其是非传统安全问题)、相同的民主价值观念和市场经济发展理念,并且都是全球深具影响力的“民事力量”,强调日本和欧盟合作有利于促进世界范围内的和平与稳定;再次,日本也强调了欧盟在亚洲安全上所扮演的积极角色,尤其是在朝鲜半岛和伊朗核问题上;最后,日本强调自己和欧盟在环境问题上的先发优势地位,并且在发展低碳技术和节能环保问题以及减少温室气体排上双方可以互相合作。[注:文件参考历次欧日/日欧峰会联合声明.http://eeas.europa.eu/japan/summit_en.htm]

这一时期,无论中欧关系还是日欧关系都经历了全面发展时期,双方的政治和经济合作进一步扩大和展开。但贸易摩擦分别是各对欧边关系的主要矛盾。同时,中欧双方的价值观矛盾明显凸现出来,欧盟借双边制度理念的不同而时常干涉中国内政。而欧日之间则因价值理念相同,并因共同秉承“民事力量”理念而形成了更多的认同。不过,日欧之间的战略安全合作和战略共识仍有待加强。

以上简单梳理了中日同欧洲/欧盟关系发展的历程,下面笔者就双方对欧关系看法的一些核心议题进一步深入比较研究。

中日对欧看法核心议题比较

1.中日对欧盟的战略重视程度有着本质的不同

中国官方一直认为,欧盟是世界上重要的一极,是抵制霸权主义、维持世界和平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欧洲一体化就是摒弃战争、寻求和平发展以及扩大欧洲影响力的过程。中欧在国际舞台上可以充分配合,互相借重,维护多边主义,实现国际社会长久和平。中国官方对欧洲一体化的支持是不遗余力的,在欧洲一体化发展先期阶段,中国的支持态度非常旗帜鲜明,以致在20世纪80年代(当时欧共体共有12个成员国)有人说中国是欧共体的第13个成员国。[注:消息来源于2009年4月27日上午笔者参加改革开放论坛,前外交大使丁原洪接见捷克外交部代表团一行时,在谈到中欧关系时提到这一话题。1986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加入欧盟后,欧共体扩大为12个成员国。]日本则认为欧盟/欧洲是自由世界三个支柱(美欧日)中的重要支柱之一,这一支柱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用很大,但日欧关系很大程度上应纳入日美“特殊关系”框架下。尽管日本对欧洲抱有很高的制度和价值认同感,并且长期奉行“脱亚入欧”政策,但二战后,其追随欧洲的政策出现明显偏转,在战略上更加倚重美国。从两国决策者的战略思维中可以看出,日欧关系具有很强的战略依附性,而中欧关系具有相对独立的战略含义。

战略权重的差异使得中日两国在判断欧盟的作用时,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态度。中国决策者几乎无一例外地给予积极和乐观的评价。他们称赞欧盟的(一体化)政策明智而有远见,对欧盟的力量和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并对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深感满意,[注:Shambaugh D. Eberhard Sandschneider and Zhou Hong, China-Europe Relations: Perceptions, Policies and Prospects. Routledge, chapter, 2008:7]支持欧盟成为全球国际格局中真正的一“极”[注:相关内容参考杨洁篪.“中欧关系60年”专刊致词.欧洲研究,2009(5)]。日本决策者则对欧盟采取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看法。由于存在日美安全框架,日本从自身利益出发,相对低看欧盟在全球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欧盟同日本一样对美国存在较强的依附关系,欧盟在全球的影响力也难以成为真正的一“极”。鉴于欧盟机制的复杂性并且经常遭受危机,欧盟在日本决策者看来并不是一个稳定而充分的战略力量。

影响中日对欧战略权重的核心影响要素是美国。中国决策者从维护和平、反对霸权的角度出发,积极联合欧洲平衡美国,并随时关注美欧联合可能对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造成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探讨美欧关系、跨大西洋安全合作机制历来是决策者关注和跟踪的重点。尤其是在全球问题日益增多、美国实力相对下降的情况下,决策者更是关注美欧可能存在的协调分工,形成所谓的由美国治下的和平向“美欧协调”治下的和平转变。而在日本的战略中,就没有中国对欧洲这样相对迫切的战略需求,日本的安全利益是捆绑在美国身上的,并不希望有制衡性的角色平衡美国的实力。对日本来说,更期待看到美欧的合作效应,甚至想从中扮演粘合剂的作用,借此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

中日对欧战略重视的差异有时很难从高层会晤和公报中体现出来,但从一些外交官的实践经历中则可以发现端倪。笔者曾专门与欧盟官员进行了交流,较具代表性的是丰儒狄(Rudie Filon)。他曾是欧盟驻华代表团发展与合作处一等秘书,2010年转任欧盟驻日代表团媒体、公共和文化事务处长。他在高度评价日欧关系重要的同时,也认为日本政界忽视欧盟,官员言必称美国,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欧盟驻日使团在哪里。而在中国官员眼里,欧盟至少是作为与美国同样平衡的一极来看待的。[注:2010年7月9日在欧盟驻日代表团参加“日本欧洲圈活动”.http://www.eucircle.jp/faculty/index.html]日本庆应大学的让·莫内教授、田中俊郎教授也认为,中国相对重视欧盟,而日本相对忽视欧盟。[注:2010年5月10日在欧盟驻日使团参加欧方举办的“欧洲日”庆典活动时与田中俊郎的谈话。]

2.中国在发展与欧盟还是欧盟成员国关系上有差异

对欧战略重视的差异直接影响到了中日两国同欧盟打交道的方式。由于中国对欧洲作为一支整体性力量看待,因此对发展与欧盟关系比较重视。当然,鉴于欧盟的特殊制度框架和决策体系,发展与欧盟成员国关系同样是中国对欧关系重要的一部分。

中方2007年的调研表明[注:本次调研由中国社科院国情调研中心支持,中国社科院欧洲所2006年执行调查。本文在相关论述中涉及到多次调研内容,主要包括社科院资助、欧洲所承担的调研(2007、2008),以及由欧盟资助、社科院研究生院承担的调研(2010年)。其中欧洲研究所承担的调研2007年有官员和民众的调查,2008年只对民众进行了调查。社科院研究生院2010年采取完全随机抽样的办法对官员和民众做了调查。],在考察欧盟与重要成员国的地位和作用时,决策者认为欧盟的地位和作用是最高的(“极其重要”选项占到55.6%),但从总体重要性(“极其重要”与“比较重要”相加)来说,他们认为欧盟的重要性与英国、法国和德国的重要性基本持平(均为90%左右)。官员们还认为欧盟和成员国的地位和作用是互相借重的,成员国英、法、德因联合在欧盟的旗帜下而变得具有重要的全球性影响,否则只是区域性重要大国。见下表:

由于存在这样的认识,也就注定了中国官员对欧盟政策尽量会采取“两手抓”的办法,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策略来处理欧盟及成员国的关系。2010年中方对222名政府官员的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在问及发展同欧盟关系,是应集中在欧盟层面还是成员国层面时,官员最多选择的是“欧盟和成员国应给予同等关注”(52.1%),其次选择的是“关注成员国”(38.4%)。欧方一些官员和智库经常批评中国,说中国灵活发展与欧盟和成员国关系进而达到“分而治之”欧盟而获得实际利益。实际上,中国采取这种做法更多是一种策略性手法而不是战略性的。由于欧盟还远未发展到一个超国家组织的程度,导致很多问题在欧盟层面无法解决,中国只能寻求在成员国层面来予以解决。

日本则不然,它在思想意识里对欧盟是持怀疑态度的。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欧共体/欧盟始终没有明显体现在日本政府文件中,经常放在“与其他国家关系”类别中。更有甚者,日本政府仍不能肯定欧共体作为一个单一实体的合法性。日本主管经济事务的官员甚至在1978年2月评论说:“欧共体没有什么权威,也不知道对谁负责。”[注:Edstrom B ed. The Japanese and Europe:Images and Perceptions. Japan: Curzon Press Ltd,2000:25]1979年首相大平正芳就直言不讳地说,日本与欧共体关系“等同于日本与西德、英国、法国等一系列双边关系,因此我认为我们应以同这些国家的双边关系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注:Wilkinson E. Misunderstanding:Europe versus Japan.Tokyo and London:Chuokoronsha,1981:247],日本惯有的思维方式影响到对欧盟的认识。从自身的外交决策经验出发,日本人清楚知道国内因素(尤其是政治不稳定、过于突出民主决策)会对外交决策能力产生何种限制,认为欧盟这么一个机制混杂又过分强调民主的行为体,在实施外交政策上将会举步维艰。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欧洲一体化的持续发展,日本对欧盟和成员国权重有所改观,不过,它在战略上对作为一个整体的欧盟还是比较忽视的,仍对成员国外交有所偏好。2005年由于欧盟制宪进程受阻,日本国内再度蔓延对欧洲一体化的怀疑情绪,2005年的日本外交蓝皮书再次明确宣布将发展与欧盟主要成员国关系放在突出地位。[注:Diplomatic Bluebook. Japan: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2005:76]目前,日本政府认为在经济领域中欧盟对外的影响力无疑大于其各成员国的简单相加,但就政治和安全领域而言欧盟却明显矮下去一大截,因此其对欧外交重点仍然放在与欧盟主要成员国的双边关系上。[注:董礼胜,董彦.战后日本与欧盟关系发展演变的概述及分析.欧洲研究,2007(4):123]

3.在处理双边的贸易摩擦等问题上,日方拥有更多的经验

贸易摩擦是中欧关系中的主要问题,涉及到贸易不平衡问题、欧盟是否授予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反倾销问题、人民币汇率问题等。尤其是2008年以来,欧盟的反倾销投诉、不给予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在人民币问题上施压等造成中欧关系一度紧张。

在中欧经贸关系问题上,中方官员一直以相对坦诚和客观的态度来应对。从历史上看,中国在发展同欧盟贸易中所受优惠良多,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作为中国最大无偿援助方,欧盟给予中国的发展援助让中国的贸易发展更多的受益。中国决策者日益认识到中欧是一对相对稳定的双边关系,并在促进贸易发展、技术引进和升级等事关国家发展战略上,欧盟会起到更大的推进作用。因此,中方十分重视欧盟在中国长远发展中的分量,在处理贸易摩擦问题上中国能够更多感受欧方的诉求,并分析原因。正因为有上述战略思维的存在,即使在2008年中欧关系遭遇到最低点,国内也出现对中欧关系能否良性发展的怀疑声音,但中国从事欧洲事务的职业外交官仍认为,中欧关系不能因中欧经贸和政治摩擦而受影响,中欧只能相向而行,伤害对谁都没有好处,强调推动中欧关系发展对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作用,着眼中欧关系长远发展。不过,中国解决同欧盟的贸易争端的经验不多,基本上仅限于通过世贸组织等国际机构来调解双边贸易问题,通过“打国际官司”而在国际制度框架内解决问题。这是一个普遍而常用的办法,但从长远看不利于双边矛盾的解决。由于解决问题的创新性办法较为缺乏,目前双边贸易摩擦协调的进展也相对缓慢,处于态度积极但成效急需提升的阶段。

同中欧贸易关系不同,日欧贸易几乎是“打出来”的。中方现在面对欧方遇到的问题,日本早期都碰到过,甚至遭受到欧方更为严厉的反对措施。日欧贸易关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二战后到80年代。1952年在盟军占领下日本获得独立地位,在美国全力扶持日本经济发展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政策下日本经济恢复很快,并对欧洲经济形成冲击。由此,欧洲对日本的经济发展开始了第一波的反击和遏制。这一点从20世纪50年代日本加入关贸总协定问题上表现得比较明显。如果不是美国的强力支持,欧洲国家的强力阻挠将使日本很难有机会加入关贸总协定。欧洲人一直担心日本的廉价劳动力制作的产品,以及当时日本忽视知识产权和商标法,并在美国市场采取产品倾销的做法。[注:Masamichi H. Trade Problems between Japan and Western Europe. Farnborough: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1979:1]日本的纺织品尤其对当时的欧洲造成威胁。英国、法国、荷兰和德国政府强烈抵制日本的关贸总协定成员资格。在欧洲强大的怀疑主义的气氛下,日欧关系发展缓慢。日本经历波折于1955年加入关贸总协定后,仍有14个国家(很多是欧洲国家)仍然援引关贸总协定第35条不与日本缔结关贸总协定贸易关系。由于欧洲的态度,日本对欧洲经济共同体于1957年建立时的心情是相当忐忑的,担心欧洲共同对外关税政策可能对日本与欧洲贸易造成的不利影响,担心欧洲将形成一个贸易集团,把日本排除出去。事实上欧洲国家也一直是这么做的:1958年比利时决定对从日本进口的货物增加24项限制,并引用关贸总协定第35条来保护自己在欧洲共同体市场的利益。此外,德国和意大利也保留了许多对日本进口产品的限制。从1960年开始,德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陆续解除第35条对日本的限制。然而,大约有28种产品(包括纺织品、瓷器、餐具等)仍受到独立的配额限制。1962年7月日本政府出台了首份对欧共体政策文件,主要目的是协商讨论双边贸易中的保护条款问题,反对欧洲的贸易歧视政策。经过几轮艰苦的谈判,最终以失败告终。1970年1月1日欧共体的共同商业政策生效。然而,欧共体的许多政策,诸如新的共同进口制度是直接指向日本的。日本与部分欧共体成员国贸易竞争阻止了欧共体试图协调与日本关系的努力。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单边终止美元对黄金挂钩,并决定对外国进口的所有商品征收附加费。这促使日本对欧共体产品的出口开始加速,尤其是半导体和电视机、卡式录音机、电子产品、轮船和汽车,导致欧共体对日本的贸易摩擦日益加剧。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是日欧贸易纠纷的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欧共体/欧盟揪住日本开放国内市场问题不放,以寻求解决双边的贸易不平衡问题。尽管20世纪80年代以后双方贸易额稳步增加,但日本从欧共体进口始终不到整个进口的7%,而且大多数集中在原材料上。于是欧共体将注意力转向对日本“封闭的市场”施加压力。1984年欧共体委员会驻东京代表团多次指责日本“进口不透明”,双方的口水仗一直打到今天。

摩擦只有通过不断的沟通和讨价还价才能解决,日本早期受到来自欧方的贸易压力要比中国大得多。在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上,日本除了采取对话磋商、借助国际贸易机构来解决纠纷外,还借助援助手段来解决问题。冷战结束后,中东欧国家在私有化改革和经济振兴、安置难民、销毁原苏联核武器上需要大量资金,而且中东欧国家积极准备“重返欧洲”,日本看准良机于1991年向设在伦敦的欧洲复兴与开发银行注入资金。该银行的促进投资研究组与日本进出口银行紧密合作,对中东欧进行投资,方便日本公司进入该地区市场,加强了日本在欧投资的多元化,更密切了与西欧国家的合作。此外,通过价值共同体的影响,日欧在贸易问题谈判获得了不少突破。双方目前正在磋商的建立自由贸易区也为贸易不平衡问题的解决打开了一个豁口。可以说,在同欧共体应对贸易问题上,日本是先行者,很多经验和做法值得中方借鉴。

中日对欧政策为国际关系中三边关系互动打下基础

上文对中欧和日欧政策进行了初步的比较分析。事实上,国际关系都是动态发展的,并随时会出现新的分化组合。中欧和日欧关系演进将对构建未来新的中日欧三边关系日益产生影响。

中欧关系迅速发展有形和无形地伤害到日本在亚洲乃至全球体系中的地位。近年来,欧日发展所仰赖的经贸关系整体呈下行态势。2007年,中国打破日本维持30年的记录,成为欧盟最大进口国。2008年日本仅为欧盟的第六大贸易伙伴,远落后于美国和中国。2009年日本在欧盟进出口市场份额分别下降5%和3%,同中欧贸易形成了较明显的反差。日本对欧盟的投资也逐年减少,2009年撤资达23亿欧元。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的竞争,欧盟和日本在开放市场问题上更为保守,纠纷难以协调,双方经贸关系疲态初显。

共同的制度和价值观曾是推动日欧积极合作的纽带。不过随着全球化的加深、新兴经济力量的增长,传统的西西合作日益失去其分量,G20取代G7和G8就是一个证明,日欧在国际舞台上以价值观为基础合作动力不足。而自2010年以来欧盟的战略东移以及对新兴经济的愈加重视使得中欧关系的发展充满了活力,日欧关系有些相形见绌。这一点也可以从欧盟对中日不同战略权重中可以看出来。在2010年欧盟最新的战略伙伴关系评估报告中,中国被提升为第二位,而日本则只占到第6位。[注:冯仲平.新形势下欧盟对华政策及中欧关系发展前景.现代国际关系,2011(2)](伙伴关系的顺序为:美国、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日本、加拿大、墨西哥和南非等)。尽管一些学者认为,日本仍被欧盟视为在亚洲地区的首要伙伴国,[注:Reiterer M. Japan and the European Union: Shared Foreign Policy Interests. Asia Europe Journal, 2006,4(3):346]但中国对欧盟来说更具全球性战略意义,从全球战略上看,其优先重点要强于日本。

鉴于上述事实,日本明显加强了与欧盟的务实合作,力求在解决双方经贸摩擦等问题上有所突破。首先是巩固已有的对欧政策优势和传统,强调双方共同的价值观和政治制度、市场经济理念、均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民事力量”等,并在众多非传统安全领域扩大合作。其次是筹划发展更为积极的伙伴关系,2011年5月,日本和欧盟开启了日欧自由贸易谈判,同中国积极展开竞争,以获得新的对欧贸易优势。如果该自由贸易协定能够达成,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双边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协定的达成可以缓解双边贸易下滑的现实,并且有望解决双方在经贸领域的一些矛盾,将日益形成对中国产品的竞争压力。同时,日本一直积极利用中欧之间的分歧来维护自身利益并强化日欧合作,如在解除对华军售问题上,日本一直就是积极的反对者。

与此同时,不应忽视的是,日本同欧洲打交道的经验和历史要比中国长得多。日欧双方的贸易摩擦、商品倾销、知识产权、开放市场以及压迫货币升值等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问题,中国正在遇到相似的问题,中国可以从日本那里学习到很多经验。如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背景下,中国可以通过相关的投资和援助杠杆来强化对欧贸易合作。这虽与当时日本援助中东欧情况有了很大差异,但毕竟提供了一个解决贸易纠纷的路径。日本还是个很善于学习的民族,在欧盟那里汲取了很多有益的营养。如在国际社会,由日本倡议并组建的国际和地区组织不在少数,这在亚洲国家也是比较突出的。事实上,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日本官员通过与欧洲打交道获得经验和启迪的结果。比如,日本是亚洲唯一以观察员身份列席并参与欧安组织活动的国家,受这一机制的影响,日本一度筹划建立亚洲的安全与合作组织,结果几经辗转就建成了目前的亚太经合组织。日本还创造性的提出了美欧日三支柱理论,在国际社会产生较大影响。日本甚至还提出建立东亚共体体和亚洲货币基金等。它的一些想法虽然因为各种原因而暂时没有形成,但日本政治家们通过“活学活用”西方国家而成为亚洲乃是世界国际战略思想的重要输出国,这些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

(责任编辑:张业亮)

作者:刘作奎

第3篇:对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势的看法

摘要:新会计准则体系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从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界定、会计准则的改革、新准则体系基本架构及结合本国国情和稳步推进会计准则国际化发展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标志着我国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

关键词:会计准则 国际化 趋同

0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会计制度的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财政部发布了包括一项基本会计准则、38项具体会计准则在内的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对规范我国会计行为在法规及制度建设方面又有了新的突破。新会计准则体系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标志着我国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这一准则体系既与我国国情相适应,又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会计的国际化已经成为时代的强音,其发布实施,必将对我国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和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1 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界定

会计准则国际化,是指通过世界性的官方机构和民间组织以及各国有意识的行动,尽量减少各国之间会计准则的差异,消除不必要的分歧,寻求各国会计准则的共性,旨在提高会计信息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之间的可比性。会计准则的趋同也是完成国内会计体系建设的基本目标之一。

2 会计准则的改革

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颁布13年后,中国仍然只有基本准则和16项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依然唱主角。境内不同会计标准存在诸多差异,令会计报表使用者无所适从。会计国际化应包括会计准则国际化和会计实务国际化两个方面,是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先行阶段、此次会计准则改革的方向,是逐步强化准则的作用和地位,弱化乃至最终取消会计制度。新会计准则体系仍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前提,以满足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企业管理层等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从而规范会计行为和会计工作秩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基本目标是建立起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

3 新准则体系基本架构

新准则体系的第一个层次,是起到统驭作用的基本准则,第二个层次是38项具体准则,此外,还包括金融类、非金融类两大类会计科目报表体系,这是起辅助作用的应用指南。基本准则主要规范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等,相当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

具体会计准则根据基本准则制定,分为一般业务准则、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和报告准则三类。其中,一般业务准则指规范各类企业一般经济业务的确认和计量要求,包括存货、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准则项目: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指规范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的确认和计量要求,如石油天然气开采、生物资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等准则项目;报告准则指规范各类企业的报告类准则,如财务报表列报、现金流量表、关联方交易及其披露等准则项目。

4 国际趋同与中国特色

此次准则体系更新,一方面充分借鉴国际准则,能趋同的地方尽量趋同:另一方面也充分考虑中国特殊的会计环境和实务特点,以规范和解决中国当前的会计问题为主要任务。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时公允价值的引入采取了适度,谨慎的态度。在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特定资产或者交易采用公允价值,如衍生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理等;在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仍然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

其次,中国的基本准则是准则体系的组成部分,具有指导具体准则的法律效力。此次只修订了基本准则的内容,仍沿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形式,并以部门规章的形式颁布,成为中国法规体系的组成部分。

最后,此次修订准则采用了中国法规的行文结构。中国法规通常采用“章节”架构和“款”式行文结构,会计准则作为中国法规体系的组成部分,在保证内容国际趋同的同时,对准则行文、架构采取了“章节”、“条款”式,在语言上也尽可能中国化且通俗易懂,便于操作和执行。

5 结合国情,稳步推进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

5.1构建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当前,资本市场已经全球化,要求要有一套在世界范围内认可的高质量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在这一框架中,要对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会计报告与报表列示等进行严格的、统一的阐述,以有效地评价现有的会计具体准则、指导制定未来的会计准则。另外,参照国际会计准则,结合我国实情,将一些特殊的行业、特殊的经济业务纳入会计准则制定范围,以规范其会计行为。

5.2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目标之一是尽可能协调世界各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在修订现行准则和确定新的准则时,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更注重主要问题。因此,在目前现状下,对一些“重要项目”及“主要问题”的处理应尽量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一致:在共性问题上也应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一致。但更为重要的是,应基于我国国情,逐步完善现行会计规范,保留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规范。如考虑到我国会计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的实际情况,在会计准则“宏观”规范的前提下,又对会计业务的具体操作制定了会计制度进行规范,减少了会计人员在提供会计信息过程中的随意性,有效地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规范体系应保留下来。

5.3逐渐消除差异,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差异的消除,有些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而有些则是通过我们会计界的共同努力可以消除的。①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市场机制,尤其是资本市场机制,只有活跃的市场,才能使会计计量达到公允,而这一公允价值计量基础恰恰是国际会计准则规范的一个重要方面。②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必须完善,所有者要到位,这样,对高质量会计信息的需求十分强烈,就会促使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这也是会计准则国际化的一个必要前提,如果连会计信息的质量都没有保证,就不必讲国际化。③适时修订现行会计准则,如现行的《企业会计基本准则》与现行企业会计具体准则、制度,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如“收入”、“费用”的确认标准就存在差异,这也是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所在:又如,改进现行的会计报告,借鉴资产负债表披露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的经验,可否将潜在的收益、损失也予以披露?这些做法在国际会计准则中也作了肯定,如1997年,IASC公布了修订后的第一号国际会计准则“财务会计报表的陈述”,提出了改革业绩报告的要求,要求“报告全面收益”,具体做法可以在保留原有的“利润表”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潜在收益、损失报告表”来予以补充、揭示财务业绩信息,构成新的业绩报告体系。④协调会计准则与其他法律、法规的关系。⑤通过宣传,提高人们尤其是会计人员对会计国际化的认识,并通过定期培训等方式,系统地学习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关的理论知识。

5.4应完善会计准则的执行机制既符合国情又与国际会计准则充分协调,如果不能有效地遵照执行,会计准则国际化就等于空谈。目前,我国会计准则的执行力度不够,致使出现了一系列违规会计行为。因此,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内部临督和自我约束机制,促使企业自觉遵守会计准则、制度,如在董事会下设立独立、专业的审计委员会,对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审核,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公允;发挥公共监督的作用,可考虑设置独立于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由专业人士组成的财务报告审核委员会,对会计准则执行情况实施监管。这样,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我国会计准则、制度的执行情况,另一方向,也可以使财务报告的审核工作常规化,规范化。当然,如果在会计准则执行中能引入司法介入机制,使违规会计信息置于司法和公众监督之下。所以,需要加紧立法工作,明确违反会计准则、制度的法律责任。

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是一种必然,可以说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发展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因此,我们要抓住有利时机,展开对世界各国会计准则的系统研究和合理吸收,正确应对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挑战,在我国建立起比较规范理想的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协调的准则体系,我想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会有一个很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林川泉.科学认识会计准则国际协调.财务与会计2002(3).

[2]陈毓圭.加入WTO与中国会计制度改革.财务与会计.2002(1).

[3]刘峰.中国特色与国际化之争一种解释财务与会计2003.

[4]葛家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的比较与综评会计研究2004(6).

作者:朱 玫 马 静 王卫东

第4篇:对目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若干看法和建议

陈云

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就是要引导中小学生心理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并解决中小学生心理上存在的问题,确立健全的人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对于这项工作的开展,我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和建议供参考:

1、要继续在中小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或讲座:

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较全面系统地介绍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及人物各年龄段的生理、心理发展特征,就中小学生会出现的心理异常(或心理疾病)现象作专题讲座。使学生充分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预防和及时治疗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并努力培养健康心理。切实有效地在中小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是迅速普及心理知识的最佳手段。现在国内尚无统一的适应中小学教学的心理教材,教师可自行选定合适的心理学书籍,编写教案,但要注意遵循基础性、实用性的原则。

2、搞好心理卫生宣传工作,创建多种心理咨询方式:

学校可定期出心理卫生板报,介绍中小学生常见的一般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病例、预防及治疗,拓宽中小学生心理学知识,了解心理学发展现状。同时,对有条件的学校可设立心理咨询机构,通过有关心理工作者回答问题、解释疑惑、提供建议、商量讨论等方式,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解决其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在解救学生心理危机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心理冲突、情绪冲动、焦虑、抑郁、自杀倾向等都是一时性的,经过心理咨询者的开导会中止其继续恶化,并且可以引导他们向积极健康的方向转化。心理咨询的方式颇多,对中小学生较为实用的有:(1)门诊咨询。由专门心理咨询人员对前来咨询的学生解答问题、沟通情感,以达到解决一般性心理问题的目的。(2)专栏咨询。在学校心理宣传板开设专栏,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作答。(3)信件咨询。对于性格内向、难以启齿的问题学生,通过信件往来,提供缓解其心理危机的忠告,劝慰法解决其心理问题。(4)网络交流,受时空限制小,也可最大限度的打消问题学生的心理顾虑,保密性强。

3、建立一种双向式的学生档案:

这种学生心理档案应具备下列几个方面的内容:(1)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基本特点、就学变迁、身体状况、家庭情况、通讯地址等。(2)主要的心理表现:学习能力(包括记忆力、理解力、思维能力)、同学关系、个人修养、情绪表现、学校行为、适应性及安全感等。(3)主要的心理问题:包括认知性的和情感性的。如学习无能、记忆力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孤独不合群、抑郁症、恐惧症、多疑症、狂躁症;焦虑、强迫现象、早恋现象、幻觉等。(4)引起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从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个人自身因素四个方面的综合分析。(5)矫治措施:结合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对策,确定有专家指导的综合性矫治方法及步骤。(6)小结:对学生个人心理档案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分析。从方式上,这种学生心理档案还应该是双向式:即这个档案一式两份,一份由班主任及任课老师综合填写,具体掌握;另一份由家长协同学生自己填写其中大部分的内容,以加强学生的自我意识,进行自我教育。这样,只要将师生两份档案的填写内容进行比较,就可找出其中偏差,可以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4、对中度、重度心理异常(或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做到及时发现,并进行适当的心理治疗:

通过心理工作人员与问题学生直接交流,根据心理学基本观点和患者的实际,运用语言向问题学生解释,以消除其心理障碍。如对考试焦虑症的治疗(治疗方法可参考有关心理治疗方面的书籍)。另外,还可采用读书疗法,治疗中有目的、有组织的选择一些有关人生观、哲学、伦理道德、身心保健及诗歌等书籍让问题学生阅读,还可让学生自己吟诗、写读书感想和体会,写日记,使之心理矛盾得到消除、转移,达到身心松弛和净化的目的。

5、教师们要将心理学原理运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中:

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义务,每位教师都应该了解一定的心理学常识,掌握各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并努力运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中,如探讨学生认知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并依据规律制定相应的教育教学方式等。

总之,根据我国心理学发展现状和目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中小学校重视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利在千秋。通过种种举措,旨在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保持健康完美的心态,意义深远。

第5篇:对目前存在的社会问题的看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无疑推动了当代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改善。然而,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目前存在的社会问题也在随之加剧。

一、老龄化问题严重

来自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的最新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全国老年人口有1.62亿,占总人口的12.79%。从今年开始我国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老年人口将年均增加800万人至900万人。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到2050年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届时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37亿,约占总人口30%以上,也就是说,三四个人中就有1位老人。

老龄化社会趋势的加强已经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任季萍告诉记者,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比较严峻,老年人口规模较大,人口老龄化增速较快,此外还存在着“未富先老”、“空巢老人”等现象。因此,人口老龄化在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养老服务等方面向我们提出了挑战:

首先是养老保障的压力大。据权威部门统计,1998年在职职工与退休人员的供养比是13:1,而到2003年,这个比例已经变成3:1。预计到2020年领取养老金的退休者将超过1亿人,供养比例将达到2.5:1。

其次是医疗保障压力大。老年群体是医疗卫生资源的重要消费对象。卫生部曾经有过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倍,伤残率是全部人口伤残率的3.6倍,老年人消耗的卫生资源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卫生资源的1倍。在我国卫生医疗事业发展较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下,老年人看病难、看不起病的问题比较突出。

另一个问题是养老服务市场供给缺口大。全国几次较大规模调查的数据表明,我国约有3250万老年人需要不同形式的长期护理。相关调查还表明,我国老龄人入住养老机构的需求正逐步提高。但是目前专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设施严重不足,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不全,服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老龄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是“短线”之中的“短线”。仅以养老床位测算,按照国际通行的5%老年人需要进入机构养老标准,我国至少需要800多万张床位,而现在只有约250万张,缺口达550多万张。

二、中国的教育存在很多问题

目前中国的学校教育存在很多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中国学校教育没有把学校与社会真正区分开来,很多时候,学校教育中的一些教育思想被认为是学校与社会是相同的,在学校里是成绩好的学生,将来走进社会也一定是人才,这一点虽然已经被很多教育学家所批驳,因为学校与社会是不容的,学校有自己的规矩而社会也有自己的规矩,学校里的那些评价一个人的观点是不能用在社会上的,著名的微软集团的总裁比尔,盖茨先生就曾说,学校不是社会,社会也会是学校,因此你在学校里学到的做人的原则与评价人的观点都不能拿到社会上的,即使一个在学校里成绩十分优秀的学生真正走进社会的时候,也是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的,因为社会不同于学校,在学校里存在着很多思想都是不能用在社会上的,目前中国的学校教育没有明确的把这种思想传授给学生,社会与学校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环境,很多时候,学校教育只是含糊的把学校教育所传授给学生的思想说成是立足社会的思想,这一点是完全错误的,如果你用在学校里学到的思想观念来看待社会的话,你注定要失败的。

中国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除了没有把社会与学校正确区分之外,还存在着学校教育对道德教育的缺失,现在很多中国学校都在追求分数,因为一个学校的升学百分比影响着学校的形象,升学百分比高的话,对学校无形就是一个宣传,可以招收更多的学生,而升学百分比低的话,就意味这个学校的教学质量不好,就会失去学生,所以分数目前位置依然是制约着学校教育思想的一个主要因素,很多学校不敢在教育方针政策上进行大胆阔斧的改革就是害怕一旦改革就会影响学校的整体成绩,因此素质教育模式无法普及的原因就正是这样一个因素,我上学的时候,我们的班主任就坦白的说:“不是学校不想实行素质教育,而是分数依然是升学的唯一标准,一旦素质教育普及了,学生的成绩降低了,那学校会失去形象,老师也会丢掉工作,因此素质教育无法普及,因为分数关系到学校的生死存亡,可见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所以目前中国的学校教育缺乏改革的意识也是有很深的社会根源的,如果国家的升学政策不是以分数为唯一标准的话,我想素质教育是可以普及的,现在好的现象是,一些升学考试已经把素质教育中的某些方面加了进去,这样的话,就从某种意义上促进了素质教育在中国的普及速度。

三、贪污腐败现象愈演愈烈

毫无疑问,中国近年来出现了腐败越打击越多的怪现象。腐败总是与权力紧密相连的,有权力的地方就有可能伴随着贪污。制度只是更好的防范,而把贪污腐败无法根除的罪责完全归于制度建设不健全,监督防范不力,却有失公允了。毕竟,客观世界较之主观世界更容易改造。有人说:权力和腐败是一对孪生兄弟。当人获得一定权力时,要克制自己的私欲很难,所以有人说:私欲的满足要有一定底线,不能打破权利赋予你的平衡,一定的权利对应一定的底线,凡是超越这条底线的,将必然受到惩罚。这种理论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权利背后应该是责任,而非私欲的满足与享受。

贪污腐败无论归因如何,其现象的发生都有迹可循。胆大妄为的官员会直接从有关公款中截留,当然了,此类人物要么手眼通天、后台强大,要么等于“自绝于人民”,所以,此种人物并不多。另有一类,“面情软,不会拒绝别人”,主动的收受贿赂,并且按照行贿者的要求处理相关业务。据说,这类人占腐败官员的多数,都是些身不由己的悲哀角色,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牺牲品。还有一类,当官就是为了得到好处,嘴里说着“千里作官,为了吃穿”的灰色论调,手拿公众的权力主动“寻租”,找茬子、栽秧子、使绊子———人为设置障碍,主要目的就是专门“发现问题”,然后召见相关人员,威逼利诱、恐吓讹诈,目的就是得到好处,然后为你“摆平”麻烦。至于买官卖官,就更不用说了,其目的就是为“索贿”。

然而,造成贪污受贿腐败的最根本的原因并不是权力的大小,也不是贪官们的贪欲,而是因为没有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没有有效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这应该是人类社会普遍认同的客观规律。当前找寻更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将贪污腐败现象发现在行为人实施贪污腐败行为的起始之初,应是当务之急。

四、失业群体遍及全国

就业是民生之本。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实现充分就业的压力极大。农民工失业首当其冲。几个月当中,仅广东一省就有几百万农民工失业返乡。而在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当中,工资性收入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农民工的大量失业,必然会对全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总体情况产生明显的影响。

另一个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突出。同改革开放前以及改革开放初很不相同的是,如今未能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在学期间往往投入了大量的经济成本,许多大学毕业生的家长往往是倾其大部分收入供子女上大学,所以,这些人一旦失业,那么就很有可能对社会产生不满情绪。

其他的一些社会问题,如高房价,看病难、看病贵,生态环境恶化,社会风气越来越差,这些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正如马克思主义所指出的,经济基础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因此,只要实行以公有制经济为社会基础,这些问题都能得到缓解。改革开放以前的事实就证明了这一点;反之,实行私有化,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些社会问题就一定会反复不断地出现,而且会愈演愈烈,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必然。

我相信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逐渐理性的关键点,正在变得更宽容、开放、务实,各种矛盾和议论都会有的,美国不是也有校园枪击和金融危机吗?坚定不移的走小平同志早就规划好的大市场、小政府,多讲法制建设、少搞行政干预,大力提倡公民意识、不搞意识形态政治运动的既定方针。万万不可因发展中出了点事情就乱了方寸,让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成果毁于一旦。

第6篇:我对当下中国教育的看法

我对中国当下教育的看法

13015014

陈猛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华夏古国,自尧舜禹开始,我想教育便已经出现,只是当时没有文字记录下来。最早的文字现在普遍认为是甲骨文。商周时期甲骨文中出现过“教”的形态,可见我国的教育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从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有教无类”,到现在21世纪“科教兴国”的思想,我国教育的发展从未间断过。但是,21世纪的中国教育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教育从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出发,可以讲教育形态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那么,目前我们国家这三种教育现状是什么样的?

“教育者”,简而言之就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在大多数人眼中,“教师”这个职业被认为是最普遍的教育者。从我们刚步入校园的那一刻起,教师就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陪我们玩耍,教我们读书、认知。在我国古代历史中,有很多师生佳话的美谈,比如孔子对座下弟子因材施教,还有著名的“程门立雪”的故事。现代社会,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感动大家的老师,像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为救学生而自己致残的最美教师张丽莉,2014感动中国人物——悬崖边上的护梦人格桑德吉等等,好多好多。但是,21世纪的中国社会,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社会了。比如一些老师在班级给学生排座也不是按照个子的大小排座,而是看哪个学生送的“礼”多,或者将学习好的学生放在眼睛底下继续严加看管,而成绩差一点的学生就放在班级后面,任其“自生自灭”。这在一些人眼中似乎没什么,他们认为好学生就应该好好管、多管,而坏学生怎么管都是管不好的,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他们身上就是浪费时间。但是,我认为这已经严重背离了学校教育的根本意图。

早在2000多年前,儒家学派创始人——孔丘不就提出过“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么?现代学校很多不是也将“有教无类”作为教育的一个指导思想么?但是,有的学校、老师的想法已经全都变了,他们为了更高的升学率,为了更高的优秀率,早已放弃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只要他们上课不吵不闹,不影响老师讲课,不打扰别人学习,就不会干预他们上课干什么,随你怎么玩,任你怎么睡。“有教无类”似乎只是一个传说,早已抛在脑后。所以好学生更好,坏学生更坏。我想,之所以出现坏学生,也是因为老师对他们的放纵才导致他们变坏的吧。“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种高傲的称号,不知道在当代社会还有多少老师配得上它。况且,前段时间,网上出现了那么多关于教师令人惊悚的新闻,平顶山幼儿园园长性侵儿童“小草莓”、海南万宁“校长带女同学开房”,还有最近网上流传的教授诱奸女大学生等等,我只想弱弱地问一句,“校长们,老师们,你们这么屌,其他人怎么看你们,你们造么?而且,现在我国学校的教育,我认为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校为了自己的荣誉,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迫学生们放下自己的兴趣,每天坐在教室里死读书,读死书,其目的就是为了升学、升学、升学。中国的教育现状不就是这样么,小学不努力学习,你就考不上好初中;初中不努力学习,你就考不上好高中;高中不努力学习,你就考不上好大学。所以,学校就会要求老师,怎么讲课,讲什么课,为的就是让学生上一个好大学,顺带提高自己学校的“知名度”。我想在这一点上学校想的是对的。但是学校的一味灌输,学生们的创新能力早已被磨没了。就像高考作文,只要你背下来一个差不多的格式,背一些老的不能再老的例子,就能得到一个不错的分数。小学、初中和高中的灌输把我们送进了大学,可是到了大学之后呢,情况改善了吗?大学的讲课模式似乎没有变多少,我们是在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可是平时老师对我们不怎么严格要求,课你想去就去,想不去就不去。而一到期末考试时候呢,老师会给画重点,这时很久不见的学生都开始出现了,照着老师给的范围,一字不漏地背下来,考试也不会挂科,也不用担心毕业的问题。可是,老师真的对你负责了么?你真的对自己负责了么?你承认你的大学生活很有意义么?

还有我们大学所开设的一些课程,除了专业课,像什么中国近代史纲要、什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等,我真的想知道学这些有什么意义么?众所周知,中国近代的历史,可以说是一段耻辱不堪的历史,还要让我们学习。是的,你可以说,勿忘国耻。但是记住是为了什么?我从网络上看到的一段话,大概说的是一道考题,“日本和中国一百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日中战争(我们叫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和中国开火,你认为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社么方面?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以上是日本的考题,而我们中国也有近似的考题“甲午中日战争中方战败,为此中方赔款几何,割地几许?”大家看出什么没,这就是思考,恰恰也是我们教育中缺乏的。所以也就为什么会有我们的留学生去国外学习书本知识掌握得相当好,而动手创新能力却差得很。我想,这不是我们该反思的么?而对于我们国家以后学校教育如何发展,恐怕是一个相当严肃且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家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广告上不是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么?我想这句话是极对的。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是我们接触最多的人,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会无声无息地影响我们。所以家庭教育是比学校教育更直接的教育。但现在,我们国家的家庭教育是什么样的?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多数家庭中都是独生子女。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都成了“溺爱”,已经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比如,孩子想倒杯水,父母怕孩子被烫,不让孩子动手;孩子相帮忙做家务,父母怕耽误孩子学习,不让做。这样孩子越来越懒,越来越蛮横跋扈。在我们国家,认为小孩子娇嫩,抗寒能力低,而病是冻出来的,所以小孩子总是比成人穿得多,但尽管孩子已经厚成了“棉球”,却还是没完没了地生病;而日本人认为,小孩子只有少穿衣才能增强皮肤温度的调节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抗寒能力、防止生病的目的,所以小孩总是比成人穿得少。中国人育儿还有一大特点就是“轻锻炼”,在多数人看来,给孩子良好的照顾就是让孩子多吃多穿,至于身体锻炼则可有可无,结果儿童医院总是人满为患,父母们无不抱怨自己的孩子体弱多病。而日本人对儿童的身体锻炼却极为注重,曾提出一个口号:培养不生病的孩子。我在网络上看到一组图片,图片上是冬季,一群日本让你小孩子穿得特别少,甚至露出胳膊和大腿,在寒风中跑步玩耍,图片下面解释的是说这是幼儿园对孩子的锻炼,而日本家长们则表示赞同,没有一个反对。试想一下,如果出现在中国,会是什么情况,会是什么后果。我猜差不多家长上告教委,园长、校长被免职。细想一下真的很可笑。还有,在美国,孩子们上课时随意坐在教室里,不像中国的小朋友一样规规矩矩地坐在椅子上,学生们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此外,美国还有教育孩子的“十二法则”。前几日电视上播的电影《洋妞到我家》里,徐帆饰演的母亲就是典型的溺爱母亲的形象,当她允许自己孩子和交换生出去玩时说道“不要做地铁”、“我们家孩子是要富养的”等等,揭示了中国和美国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差别。以日本教育孩子的方式来说,这种锻炼型的养育方式能无疑具有积极主动性,创造条件让孩子适应环境,能使孩子在发展自身能力过程中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向成熟。相比之下,中国人的这种保护型的养育方式则具有消极被动性,创造条件让环境适应孩子,会使孩子惯于依赖外部力量而抑制和减慢自身能力的发展,甚至使一些属于人类本能的生存能力逐渐退化乃至消失。中日两国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反映出两国成人养育孩子的目标不同。日本的父母希望孩子从小能经历艰险,以便从中锻炼出顽强的性格;中国的父母则希望孩子能一帆风顺,并总是尽可能帮助孩子避开逆境。也就是说,中国的父母对培养孩子顽强的性格并不大关心,而把孩子生活得平安看做是两代人共同的幸福,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到大不要吃任何苦头,这种意识贯穿在中国父母养育孩子的全过程中。值得指出的是,日本注重培养孩子顽强的意志并通过让孩子亲身体验逆境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这是我们中国人难以做到的。

在日本,每个周末,父母们都会带着孩子们去公园,去游乐场游玩,还有的父母会和孩子一起玩沙子。美国的孩子们周末也会快乐地玩耍,有的社区还会有社区活动组织儿童做游戏。可是我们中国孩子的周末是什么样子的?一到周末,还在睡梦中的孩子们被叫醒,被父母逼着去上各种补习班,学习各种特长,钢琴、绘画、英语,各种班应有尽有。孩子们已经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对于这些补习班,我想吐槽一下奥数,父母你们逼着孩子学那么难的数学有什么用?以后生活中会用得到么?现在是电子信息时代,电脑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可以说所有计算都能通过计算机完成。学那么难的数学有什么用?以后买米买面买菜用得着么?除非你让想让孩子成为陈景润那样的数学家。但现状是,父母不允许孩子把时间浪费在电脑上,甚至不许孩子碰电脑。有没有想过这或许是孩子逃课去网吧的一大原因?也许有的父母会说,人家的孩子都去补习班,不玩电脑,我们怎么能不和人家比?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啊。可是不知道父母们想过没有,刚一起跑就给孩子背上那么多的东西,他们会比别人跑得快么?

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社会上,可以说,某个社会的风气是该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的反映。那么,问题来了,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什么样子的?各种麻烦、各种问题困扰着我们,理所当然,儿童也会受到影响。举个简单的例子,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是如今你走在马路上,看到一位乞讨的乞丐你会给他钱么?看到一位摔倒的老爷爷老奶奶你会上前去扶他(她)么?我猜你肯定不会去,因为你怕惹上麻烦。2014年央视春晚郝建和玛丽演的小品《扶不扶》大家都看过吧,老太太自己摔到了,郝建不敢上前扶,过来一个骑自行车的,郝建让那个骑自行车的扶,那个人说:“快走。”郝建问他为什么不扶,那个男人说:“这么跟你说吧,哥以前开的是大奔。”看到这儿,大伙笑了,我也笑了。可是笑容的背后,却隐藏着悲伤:什么时候我们做一件好事都这么奢侈了?这个社会是怎么了?这样一种社会问题已经让人心变冷。作为父母、长辈,我们不去做好事,不给孩子起一个榜样的作用,还告诫孩子不要去管闲事,那么,我们的孩子怎么会成为一个乐于助人的人?怎么会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21世纪难道只能在嘴上说说、在纸上写写而已么?没有一个好的社会风气,如何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我真的是想不出答案了。

学校作为一种教育形态,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如有专门的教育机构、有专门的经过职业培训的教师、有比较充裕的教育经费、有精心设计的课程和学习计划、有比较及时的学习反馈和学习成就评价机制等等。正是由于学校教育的这些特征,他才能成为一种主导性的现代教育形态。可是,灌输式的教育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一些师德败坏的“教狮”、“教兽”们威胁着学生的人身安全,学校教育不仅令我们担忧。在中国,传统的“家学”对于保存和发展中国文化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今天,家庭的教育作用仍然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培养青少年健全人格方面,更是学校无法取代的。由于今日的学校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因此,家庭教育更为人们所看重。但是,父母们施加给孩子们太多的压力,孩子们像笼中鸟,没有自由,畸形的家庭教育已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社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态,自古就有,社会制度的教育是指当下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度对于个体的态度、行为和理念也有塑造的作用。一个各方面良好的社会制度有助于个体德行的形成和发展。但是我们现在生活着的社会已经不像过去那么简单了,各种社会问题、各种危机,孩子们能长成什么样?或好或坏?一个各种教育空间、各种教育场所都有弊端显露的地方,还天天喊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口号,我想问一下,一切真的为了孩子么?真的为了孩子的一切么?当今社会培养出来的孩子,难道真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孩子么?我想,是时候深思了。

参考资料:

《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第二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6159270100jyq5.htm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7ee6ff90102e6pz.html

第7篇:对外国侵略中国对中国造成的影响的看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作业

对外国侵略中国对中国造成的影响的看法

鸦片战争(1839~1860)

鸦片战争一般称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19世纪中期,中国和英国之间发生了两次战争。

18世纪以来,在英国很多人习惯喝茶,不得不从中国买大量的茶叶,而英国商人却要用大量银元购买中国的茶叶。这银元超过了英国对中国出口的很多商品的金额的和。但是,因为当时中国的贸易只在广东省进行,有限的市场和能出口的商品数量的界限,在贸易上英国有了很大的问题。为了解决问题,英国殖民者以走私毒品鸦片作为牟取暴利及改变贸易逆差的手段,强迫其殖民地印度种植鸦片,再由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收购、加工,然后走私到中国贩卖。鸦片在中国很受了欢迎,英国政府通过征收进出口税,都获得了巨额收入。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帝下达了‘鸦片禁止令’,派林则徐到广东虎门销毁所收缴鸦片。

林则徐到广州之后,用武力销毁了英国人具有的鸦片。对抗中国,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有了5亿以上的国民,但是不能抗衡英国具有的发达的武器,结果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1842年8月,清政府派人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接着,1843年,签订了中英《虎门条约》。通过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国割占香港岛、让外国船舰可在中国领海自由航行等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 1856年,中国和英国之间还发生了的二次鸦片战争。这时候,英国以亚罗号事件及西林教案事件为借口,与法国联手进攻了中国。通过这次战争,英法联合军从广州攻击到天津,中国终于被逼进困境,又与英国签订了《天津条约》。此时,中国在天津试图攻击联合军,但是联合军又借这件事之机,再一次进攻了中国,占领到北京。中国与联合军签订了《北京条约》。

两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变化。原来独立的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地的状态,原来封建社会的中国变成了半封建社会。虽然,当时有了很多中国国民的牺牲和让人伤心的结。但是,从未来的中国来看,通过这件事,叫醒了很多知识阶层。这件事还当成了以后发生的中国近代化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等)的动机。中国的近代化运动开始的时候带着过去失败的痕迹,但是这些运动让中国的势力逐渐强大。结果,1997年,中国收回了香港岛。从此到现在,中国不断地成长。现在,中国让世界瞩目。各国的新闻和广播等都关注现在的中国。而且,2008年和2010年,各在中国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从这么伟大的结果来看,我,来自韩国的女生觉得,鸦片战争起了成立现在的中国的很大的作用,而不仅仅是一个中国历史上的痛苦。

第8篇:对中国目前残疾人情况的调查

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中国目前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34%。

自改革开放以来,为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推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为保障残疾人权益,我国先后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在社会各界的真诚帮助下,我国残疾人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残疾人群体在创造和享受新生活的同时,也和全国人民一起憧憬和描绘着未来的美好蓝图。

中国目前有多少残疾人:

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中国目前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6.34%。各类残疾人的人数及其占残疾人总数的比重为:视力残疾1233万人(14.86%),听力残疾2004万人(24.1%),言语残疾127万人(1.5%),肢体残疾2412万人(29.07%),智力残疾554万人(6.68%),精神残疾614万人(7.40%),多重残疾1352万人(16.30%)。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标准时间为2006年4月1日零时。调查由国家统计局、民政部、卫生部和中国残联等16个部委组成领导小组统一部署。

调查在全国31个盛自治区、直辖市(未包括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台北)进行。

( 原因:一是我国人口总量的增加。即使残疾人比例按1987年的4.9%不变,依据2006年人口基数推算,2006年残疾人口数量也将达到6416万,比1987年的5164万增加1252万人。二是我国人口年龄结构老化。1987年时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是8.5%,到2005年已达到11%。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衰退,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病、痴呆等发病率和致残几率增高。这次调查60岁及以上的残疾人约有4416万人,比1987年调查时该年龄段残疾人数增加了2365万,占全国残疾人新增总数的75.5%。三是本次调查的残疾标准和残疾评定方法,参照国际最新标准并结合我国国情进行了修订。对残疾的评定,不仅重视生理结构,同时强调功能障碍和社会适应性。肢体残疾标准对照我国现行有关伤残标准进行了适度的调整。四是其它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频繁,人们工作节奏加快,以及生产安全事故、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残疾的风险。 主要因素: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张为民在会上指出,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残疾人总量增加、比重上升,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人口的老龄化所导致的。

在保持残疾人比重不变的情况下,仅仅由于人口总量的增加,残疾人的数量也会增加。但是中国在这十几年中,不仅仅是人口总量的增加,更大的变化是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也就是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因此可以讲,残疾人口的老龄化或者说老年人口所面临的残疾的风险增大,这样一个现象应该说是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政府正在努力:

我国残疾人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在农村。农村残疾人生产生活、就医、入学等方面困难很大。国务院日前批转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年-201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将扶持1000万农村贫困残疾人基本解决温饱;初步解决温饱的扶助其稳定提高经济收入。

做好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扶助农村残疾人摆脱贫困、解决温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纲要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将大力做好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帮助中西部农村地区100万名适合参加生产劳动的贫困残疾人接受实用技术培训;扶持中西部农村地区25万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危房改造,完成32万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任务。

中国将于未来5年在100个城市开展无障碍设施建设

《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执行情况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自2002年起,北京、天津、上海、大连、青岛、南京、杭州、厦门、广州、西安、秦皇岛等12个城市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市。

截至2004年底,12个城市在主干道、商业街等人行道、公园、广场、商业区、重点公共建筑的人行道口、公交车站的等候区设置的盲道占道路总长度的24%;在路口、出入口和人行道设置缘石坡道和进行坡化改造56420处,改造率达67%;在1160处主要路口设置盲人过街提示音响装置。

12个城市自2002年起新建的办公建筑、商业建筑、学校与园林建筑、公共厕所等各类公共建筑全部按要求建设了无障碍设施

如何看待残疾人:

你如何看待残疾人:

答: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看待!

我每每走过他们(当然是在街上或者外面)的时候,我都会对他们说声“HERO”

在每个残疾人的心里面来说 走出他们的世界是最不容易的!我们应该鼓励他们!

你怎么看待当今社会的人们奋斗的本质就是为了金钱惹的所有人身上都是铜臭味什么时候人们才真正的和谐起来呢?

答: 这样的确世俗但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种无奈的现实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没有经济作为基础就无法逍遥自在 风花雪月 同样人的思想一般也不会马上变得纯洁与高尚(因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所以有些人还是能出淤泥而不染)所以要等到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才能有资本谈和谐

对残疾人的优惠政策:

例:四级残疾人优惠政策具体有那些啊比如开店是不是可以免税收??答:对于残疾人的优惠政策,有国家统一出台的;也有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出台的如:劳动就业 康复医疗 文化教育 法律援助 经济救助等方面.

对于你的情况(年轻)能享有的优惠政策,主要是劳动就业问题.假如你还没找到合适工作,可找当地残联,请他们帮助推荐;从事个体经营可享有:税收优惠, 经营场地照顾, 免收管理类 登记类和证照类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在一定期限内给予小额信贷;劳动技能的培训等.

具体情况找当地残联.

例如下列情况政府可以给予优惠政策

1. 如果自己想开个什么店铺,有残疾证是可以免税的!

2. 再有是可以提前办病退.

3. 家里装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管道煤气、小区物管费,费用减半.

4. 每年过年社区有慰问金。

5. 公共厕所、公园等免费进出。

比如说盲人坐城市公交免票,一些旅游景点对残疾人进行半票或者全免。像这样方面的具体优惠政策,大家也可以咨询一下当地残联,因为各省面积也比较大,人口比较多,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完全一样,所以说各地对残疾人采取的优惠都有一些规定,不尽完全相同,咨询当地残联最好。

第9篇:对中国近代史的看法

近代的历史虽早已远去,可仍然在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启示,带来了祖国由盛转衰唏嘘,带来了对腐朽王朝的痛恨,带来了对无数仁人志士的崇敬,带来了这百年沧桑间祖国的巨变。

这是一段悲剧却又精彩的历史,我们一直承受着屈辱,但先烈们却从未停下进取反抗的脚步,即使在签订《辛丑条约》时我们还是砧板上任人宰割的鱼肉,但奋斗不息的前辈们终于赢得了在密苏里号上战胜国的一席之地,毛主席的那句天安门上对新中国成立的庄严的宣告更是响彻云霄。近代史是屈辱的,却也是壮烈的。是我们这个英雄的民族在绝境中奔向自立自强的英雄史。

读近代史时痛心是在所难免的:麻木的国民,支离破碎的山河,一次又一次的流血惨案,还有那流失海外在也回不来的一件件国宝,那些埋骨他乡的可怜同胞们......

再回到如今,回到我们这个独立自强的国家,真是有从地狱到天堂的升华感,感叹自己的幸运,同时更加佩服敬仰那些在困苦中为祖国倾尽心血去奋斗的人,在那个被压迫的直不起腰的国度里,却孕育出了一批顶天立地的伟人,他们是中国近代的脊梁,而我们学习近平代史,绝非为了去简单的了解那段历史,像读故事一样妄加评论,也不只是为了从中找教训吸收经验,最重要的:是去向近代伟人学习,传承流在他们骨子里的民族精神!!!

中学时代的近代史课很枯燥不少同学甚至能睡倒在课本上,即使是成绩还不错的同学,也许是打心里不重视吧,但也许是填鸭课堂太枯燥单调了吧,尤其我们这些以过会考为目而匆匆赶课的理科生。不过,还是对大学的近代史课充满期待。

感觉老师应在课堂上和同学多点互动,例如谈感想,说说如果生在那个年代我们会怎么做之类的一些做法。即使内容很枯燥,一些很活泼的做法照样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而活跃的课堂则可以带来更好的课堂效果,从而带来不错的学习效果......

我期待着,期待着大学的近代史,期待着大学里对近代史跟深入透彻的了解,期待着大学里更为开放的学风和更为精彩的课堂。

近代史,我来了;近代的先贤们,希望能受到你们你们伟大光辉的照耀;全新的祖国,等我,在完成学业后像那些近代史那些先贤一样为你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上一篇:工程招标代理流程图下一篇: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