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敬老爱老活动方案

2022-11-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方案在我们工作与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我们进一步开展工作与学习,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那么一份科学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敬老爱老活动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小学敬老爱老活动方案

促进小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策略方案

摘 要:首先介绍了小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含义,介绍了目前小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存在的问题,从苏教版小学教材课堂教学入手,现场进行分析与,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总结了促进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策略方案,有效组织教学经验,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和学习层次,已然成为必要性。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苏教版小学教材

一、小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含义

1.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定义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活动,经历和感悟数学的基本活动过程,建立数学意识,提升计算能力的首要环节。

2.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推行的教育改革机制背景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各个地区也相继实施。积累数学基本活动不仅是小学生必要的数学素养,更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引领数学教育教学实践领域的变革。教师在苏教版小学教材课堂教学中更是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必要性的体现。

二、小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存在的问题

1.小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的思维深度不够

通过现场听教师讲苏教版教材数学课程加减乘除发现,学生只是盲目地学习,跟从“老师教,学生学”,背诵记忆这样的模式,尽管学生学到了如何计算加减乘除,但是学习加减乘除的意义并不知道。像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仅仅因为活动而活动,对于活动的本质并无深刻的了解。对此,要求教师要从本质出发,提升小学生的思维深度,加强理解活动的思维能力。

2.小学生数学基本活动认知意识模糊

对于苏教版教材中分数的乘法及图形面积的算法,课堂教学比较得知,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经验依靠传统的承袭模式是不够的。教师要亲身经历,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活动,才能构建起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师要重视培养小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的认知意识,明确了解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的意义,真正有效地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三、促进小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策略

1.增进情感交流,提升思维深度

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开发阶段,接触不同的實物就会有不同的思想。每个学生看待问题的思考方式是不一样的,思考不全面,思维能力欠缺仍是存在的。教师要更深层次地开拓发展小学生的思维,组织学生互相沟通交流,思考问题从多方位出发,但归于一个知识点,从而积累小学生的思维经验,提升思维深度。

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中《找规律》就要求学生互相沟通交流,基于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找出规律性。

2.激发自主学习性,积累操作经验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发挥自我的主导作用,正确引导小学生的自主探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性,增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能力欠缺,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情景教学,更应锻炼学生的自我操作能力,进而积累自我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如,苏教版教材小学六年级下册中《圆柱与圆锥》,教材首先给予小学生充分的探讨时间,探讨哪些事物属于圆柱形及圆锥形,进而动手操作如何做成一个圆柱形或圆锥形,联系上册学习过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体积的知识,进而继续探讨如何计算圆柱与圆锥形的体积。通过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积累学生的操作经验。

3.理论联系实际,积累实践经验

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计算能力是学生必会的基本技能。在日常的生活中,小学生接触到的事物提供了空间概念,但并非真正的“数学”经验,无法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对此,这就要求教师明确把握学生认识事物的起点,将生活经验与数学经验有效联系起来,使日常生活经验“数学化”,积累小学生的基本实践经验。

如,苏教版一年级教材中的《分一分》课程,将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放在不同的位置,抓住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将同一事物进行归类,并将数量联系起来,进而轻而易举地将数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小学生自我发展的一个必要过程,是学生进行有力思考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教师要注重积累小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的经验,提高数学基本活动的意识,保证小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真正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武捷.促进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的教学策略研究:以小学五、六年级数学教学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2014.

[2]吴晓华,管建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基于六年级期末测试结果的抽测分析[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5(05).

编辑 张珍珍

作者:陈利娜

第2篇:敬老益智

摘要:作为我国主要群体,老年人群体一直在持续扩大,基于其生理与心理特性开展研究,指导后续老年人使用产品设计,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展示了社会对于老年人的深切关怀。其中老年人玩具设计时,应遵从敬老益智原则,适度融入人文关怀理念,针对性设计出符合老年人精神需求的玩具产品,以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安逸舒适。

关键词:敬老益智;老年人;玩具;人文关怀

引言

在老龄化不断加快的趋势下,我国已经完全走进了老龄化社会状态,而怎样保障老年人生活的幸福与舒适,则演变成了当前社会与社会各个家庭最为关注的一大主要问题,以此为老年人专门设计体现人文关怀的玩具娱乐产品则显得异常重要。在传统理念下玩具设计主要针对儿童群体,但是此概念早已与现今社会发展状况相脱离,而为老年人设计满足其生理与心理需求的玩具,主要是为了避免在老年人心灵感受到孤独时,仍旧可以体会世界的美好与其他群体的深切关怀。

一、人文关怀概述

人文关怀简单来说就是对人的关怀,而人文是内涵非常丰富但是又难以准确指陈的一个概念,人文与人的价值、尊严、独立人格、个性、生存生活意义、理想、命运等息息相关。人文关怀即对于人生存状况的一种关怀、对人尊严与符合人行的生活条件的认可,对于人的解放和自由的追求。所以,人文关怀实际上是关注人的生存发展,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志,也是人类自觉意识提升的切实反映。

二、老年人玩具设计现状分析

其一,玩具数量相对有限。现阶段国内专门从事老年人玩具设计工作的公司少之又少。其二,玩具设计缺乏针对性。我国老年人使用的玩具主要是公共娱乐玩具或从儿童玩具中寻找适合自己使用的玩具,但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设计的玩具很少。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体力和反应速度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老年人使用的玩具应该易于操作,并且不需要太多体力劳动。与儿童相比,老年人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知識水平。老年人不会因为感觉自己像孩子而选择玩具。因此,为老年人设计玩具应该更多地关注内在兴趣。其三,玩具外观设计创新不足。老年玩具的设计在形状、颜色和材料上相对单一。许多传统玩具从未改变。以棋类玩具为例,无论是国际象棋、围棋还是军事象棋,它们都已经保持了几十年,其他大多数玩具也是如此。产品的价值通过造型、颜色和材料来表达。只有深入分析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才能得出老年玩具的设计要点,设计出适合老年人的玩具。

三、老年人玩具中的人文关怀设计

(一)安全设计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功能趋于恶化,灵活性和反应能力开始减弱,自我保护能力也下降。因此,在玩具设计中,首先要制定老年玩具检验的规定,使设计有规律可循,有理由可依。目前,我国玩具安全标准更适合儿童玩具的检测。为了规范老年玩具市场,必须制定并不断完善适用于老年玩具的安全法规,提高老年玩具的质量,真正设计出关爱老年人的玩具。

(二)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以交互为设计对象,作为老年人的一种生活和娱乐方式,老年玩具为老年人的健康生活提供了物质媒介。互动玩具设计原则强调玩具设计是老年人与老年人、老年人与儿童、老年人与玩具之间的沟通内容和沟通方式。互动设计原则强调促进老年人各器官的健康,在这种互动关系中保持老年人原有的社会化沟通。

(三)服务设计

老年玩具的设计应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愉快,真正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根据调查,超过40%的退休老人现在把麻将作为主要的休闲活动。这款休闲产品的初衷不是为老年人服务。相反,围着桌子坐4-5小时而不运动的休闲形式对身体有害。老年玩具的设计原则是为老年人服务,即对玩具的每一个考虑都是基于对老年人的关怀,并全心全意为老年人的幸福和健康而设计。

(四)文化内涵设计

老年人经验丰富,知识储备丰富,受成长环境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强烈的感情。老年玩具需要包含丰富的内涵,不需要夸张和奢华,能够体现丰富的内涵。简单但不简单的设计更容易被老年人接受。在老年玩具设计中充分运用中国传统哲学,融合地方特色和地域文化,形成独特的文化特色,设计出易于被老年人接受和喜爱的玩具。

(五)老年人视角设计

从老年人的需要来看,老年玩具应该满足他们的特殊需要。与传统玩具拥有者(儿童和成人)相比,老年人在生理功能的灵活性和能量的维持方面存在一定差距。老人玩具应更倾向于慢节奏的教育玩具。虽然个体功能逐渐弱化,但老年人的智慧、知识水平、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达到了顶峰。在选择玩具的过程中,他们不再像孩子那样感性地选择玩具,而是理性地选择玩具,更加注重玩具的创新价值和趣味性。老年人的弱化步骤为生物老化、认知老化和社会老化。只有根据老年人的特点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充分考虑以人为本的视角,才能理解老年人的需求。尤其是应该特别关注老年人社会化程度的下降,个人与社会的分离是个人老龄化的主要原因。适应理论认为老年人的主要变化是人际关系的变化。人际关系对老年人的影响包括:人际交往的增加会降低老年人的焦虑;老年人从他人那里得到的积极反馈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和自尊。从老年人的角度设计玩具,可以减少弯路和失误,更准确的定位设计。

四、老年人玩具设计的发展趋势

在市场机制逐渐健全的趋势下,消费需求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断扩大,而产业与产品结构是否适应需求、消费结构,一直都是经济发展循环的关键所在,而消费结构的演变主要是由于需求结构变化导致的。我国老年人对于晚觉的需求比较大,且在人口老龄化加剧与经济稳定发展的形势下,老年人的需求水平也随之提升,据此,老年人玩具设计发展趋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网络化

基于信息化技术先进性正逐步渗透于各个产品设计领域,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时代形势下,信息交流与交换均由于此技术进步得以转变,也为人们的生存生活方式与社会发展模式创新改革提供了便利,人们由地域限制逐渐走向全球化导向,以此可预知的用户行为走向不可预见的消费群体行为,以完全实质性的产品转变为小型信息产品。这一系列的变革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产品由单纯意义的工具演变为人类、自然、社会相互连接的焦点,此焦点已经实现了在西方国家老年人玩具设计中的体现,而国内传统玩具融入科技也已是必然趋势。

(二)互动性

就娱乐体验而言,互动意味着人与游戏之间的双向互动。更加人性化和个性化的人机交互技术将使玩具的界面更加友好,人们的主动性将在游戏中得到前所未有的强调,老年人受到尊重的愿望将得到充分满足。

(三)真实感

在未来,计算机和具有足够计算能力的生物仪器的结合可能会为用户创造一个真实的世界——用户几乎感觉不到它与物理世界之间的差异。此外,它还可以让电脑完全复制,无误地展示个人夸张的想法,充分满足用户的需求,这是老年人所需要的。

(四)个性化

由于现代老年人的年龄、文化水平和经验背景不同,对玩具的要求也不同,现代老年人对精神和情感娱乐的追求也逐渐增加,所以个性化需求将成为老年玩具设计的新趋势。

(五)复合功能化

功能的组合不是各种功能的简单叠加,而是组合成一个整体来创建新的功能。在娱乐功能为第一功能的情况下,实用、运动等功能不作为附加功能存在,而是根据老年人的具体需求类型进行组合,从而具有多种新功能,提高老年人使用玩具的效率,增强他们的自主权。同时,功能复合还可以降低数字玩具的生产成本,提高老年人购买的几率。

参考文献

[1]张弓.老年人玩具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工程大学,2018.

[2]杨朝生,阳永才,陈佳通,林炳塔,胡雅洁.智能交互玩具设计中的情感构思[J].老区建设,2014(12):38-40.

[3]郎婷婷,靳桂芳.老年人玩具设计中的人文关怀[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4(03):118-119.

[4]索理.儿童玩具设计的人文关怀[J].艺术百家,2012,28(S1):214-215.

作者:刘郅娴 徐潇潇 杨艺 罗蒙 何如锟

第3篇:从孝文化到照护文化、敬老文化

摘 要:养老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养老服务和老年人的人身密切相关,是一种人身服务。这种服务由家庭成员、社会成员等不同的服务者提供,相应形成了孝文化、照护文化。我国现有的养老服务体系是以西方经验为参照建立起来的,具有追赶型的特征。探寻人口和老年人口大国的养老之路,需着力综合应对,着眼现代化发展,从文化建设的高度,形塑社会、行业发展环境,以照护文化的职业精神改进孝文化,用孝文化的核心“敬”形塑照护文化,创新发展新型敬老文化,积极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为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之路提供文化支撑。

关键词:养老服务;非正式照料;孝文化;照护文化;敬老文化

文化植根于民族心灵深处,是最深沉的力量。提升养老服务品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形成家庭、社会、政府协同参与的老龄社会治理机制和社会氛围,文化是隐藏其后的关键因素。“未富先老”及快速老龄化国情使我国老龄化的应对之路具有追赶型特点。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均提出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着力从文化层面对人口老龄化进行综合应对。与养老服务密切相关的文化形态有孝文化、照护文化和敬老文化等,三个概念各有侧重,又传承互通。着眼现代化、老龄化新时代,通过返本开新,构建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之路的文化支撑体系在当前急迫且有意义。

一、我国追赶型养老服务模式忽略了

其内在的文化因素

1.经济社会发展独特性决定我国养老服务模式

当前,我国推行的养老服务模式源于西方老龄化先发国家,具有追赶型特征。这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独特性决定的。

一是人口老龄化发展的独特性。较之西方发达国家,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比较迟。但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发展速度快,用了不到18年的时间完成了人口结构从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变。发达国家的这种转变则用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如瑞士用时40年,英国用时80年。①这意味着我们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西方社会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构筑起来的包括基本生活、基本服务在内的老年保障制度。

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独特性。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和服务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是同步的。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的进程。农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开始向城市流动,对原来较为稳定的家庭照料方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独特的农村留守老人群体。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13年的统计,当年这一群体的人数接近5000万人之多。②2019年,南方都市报、北京耿耿丹心教育公益基金会等发布的《中国农村留守老人研究报告》称,农村有留守老人1600万人。③同时,改革也直接冲击了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来的以村集体为主支付费用的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方式;在城市,“单位制”解体,“单位人”变成了“社区人”和“社会人”;传统照护保障体系受到冲击,社会照料服务需求凸显。为此,民政部进行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明确要求原有兜底型、救济型的福利院实行改革,开展自费寄养,优先接收国有企业的退休老职工④,同时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运营、建设和投资养老服务设施。

在这两个独特性的双重压力下,我国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予以应对,形成了特有的“事件—反应”机制和追赶型的养老服务发展模式。其参照物就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养老服务模式。特别是看得见、可统计的养老机构床位成为主要的追赶目标。当时最为人所熟知的说法就是发达国家每百名老人有养老床位6—7张,而我国则不到1张。民政部的有关表述是“发达国家每千位老人占有至少50张养老床位的国际经验”⑤。因此,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意见的通知》明确要求,各类社会福利机构的数量和集中收养人员的数量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尤其是老年人社会福利服务机构的数量有较大增长。这些要求已被列入各级民政部门的考核指标。养老服务的另一种方式——居家养老也以西方社区照顾模式为借鉴,和养老机构一起组合成一个最符合老年人意愿、最切实可行且有效率、最有助于社会发展的养老模式⑥。2006年,第二次全国老龄工作会议将居家养老服务和养老机构放在一起,提出了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2013年后,基于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医养结合也被作为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经过20年的不断努力,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到2019年年底,我国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7603万人,养老服务床位761.4万张⑦,百位老人拥有床位数为4.33张;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实现了基本覆盖。可以说,这些看得见的硬件指标已接近发达国家。

2.追赶型养老服务模式缺乏相应的文化支持

我国目前推行的追赶型养老服务模式始终存在服务质量方面的问题,社会各界对养老服务的满意度并不是很高。为此,政府和社会各方采取了诸多措施,其中包括2017年开始的养老机构质量建設专项行动等。经过养老机构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我国养老服务设施硬件改造、标准化建设和消防安全等有了较大改观。但是,服务品质及与其紧密联系的服务队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养老服务品质的差距暴露出养老服务队伍的建设问题。目前,养老服务队伍的主力是“4050”人员,她们学历低、年龄大,从事的养老服务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这给养老服务人员的稳定性和服务质量带来了困扰。这种表面可见的问题背后是观念及职业社会认可度低的问题。社会上对这一职业存在歧视,一些人认为为老人端屎端尿,低人一等,即使工资最高,也不愿干。最先意识到文化重要性的是养老机构,一些机构的负责人在为老年人服务过程中想到了中国的传统孝文化,希望用孝文化教育护理人员,传递养老机构的使命和价值。在这些养老机构的墙上,常见的企业(机构)文化口号是“替天下儿女尽孝”。而从现实情况看,处于繁重的照护压力中的护理员很难视入住老人为父母。显然,传统孝文化并不能为现代养老服务模式提供精神支持。那么,西方现代养老服务模式背后所体现的文化形态是什么?我国应构建怎样的新文化体系以支持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这些问题亟待探讨,以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老年人口大国国情的养老服务发展道路,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

二、养老是一种文化现象:孝文化和

照护文化的适用性

文化在养老服务中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和养老服务的特质密切相关。养老服务的核心是照护,是指老年人失去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后必须通过他人提供协助和帮助,才能有基本的生活尊严。所以,这种服务与年龄是否达到60岁或65岁没有必然联系,而是与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呈正相关。老年人照护是一种近身的人身服务,是对老人私密生活空间的介入,比如协助起床、晨晚个人洗漱、洗浴、清理大小便等。古今中外,提供服务的一方不外乎子女、伴侣等亲属和非亲属两类人员;按规范化程度,这种照料分为非正式照料和正式照料,后者在一般语境下被视为养老服务。由于涉及身体接触和私密生活空间,照料服务双方对这一行业的认知大多伴有感情因素,稍不注意就会产生负面情绪及负面心理,久而久之形成的社会文化观念对服务方式的选择和形成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影响服务的效果。从一定意义上说,养老服务方式的选择和形成就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养老服务均起始于家庭,但走势和在相当长时间里呈现的方式不完全相同。正如英国思想家罗素所说:“孝道并不是中国人独有,它是某个文化阶段全世界共有的现象。奇怪的是,中国文化已到了极高的程度,而这个旧习惯依然保存。”⑧之所以会如此,其原因需要从家庭养老及支持家庭养老的孝文化社会基础中去探究。简单地说,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把家庭保障功能外化为社会责任,从而实现了从家庭保障到社会保障的转型,形成了与现代养老服务业相适应的照护文化。我国由于工业化进程起步晚,发展相对迟缓,家庭功能保留相对完整,因而孝文化的嬗变时间比较长。改革开放后,这一进程虽已大大加快,但社会保障体系建成的时间并不长,家庭的保障功能仍在发挥作用。同时,政府在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强调福利多元供给协同保障,引导发挥家庭保障的基础性作用,孝文化得以继续倡导。

1.孝文化的适用性及局限

孝文化是传统中国“家国天下”的重要支撑,含义丰富且复杂。从照料老人的角度解读,它缘起于代际关系维系,支持非正式的照料方式。

孝文化有两个最基本的前提:一是农业社会结构。在这一社会形态下,以血缘为纽带的大家庭居住在一起,就近组织生产,社会流动性弱,子女照料年迈父母可及可得。二是血亲关系及相应的人力资源。⑨《说文解字》说“孝”,即“善事父母者”,讲的就是子女有抚养、照料年迈父母的义务,既包括物质给予、照料提供,也包括精神慰藉,对子女有“昏定晨省”的要求。这一传统自古有之。《诗经》说:“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小雅·蓼莪》)“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大雅·既醉》)。费孝通认为,中国的家庭模式是“反馈模式”,不同于西方的“接力模式”,当父母老去时,子女要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⑩其精神内核是“敬”。对此,孔子在几千年前就有所阐述。《论语·为政》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可见,孝文化支持家庭开展综合性的养老保障,涉及物质、精神和照料等各个方面。孝文化具有血亲性、宜农性和综合性等特征,支持的是家庭子女非正式照料行为。所以,以孝文化要求护理服务人员与一个没有血亲关系的老人建立“孝”的纽带非常困难。反过来,老人也很难将护理人员当作自己的子女去要求或包容。

随着时代发展的进程,传统文化遭遇当代现代化的历史情境和疑难问题,致使其在面对文化变局和解决疑难问题时表现得无能为力。孝文化同样如此。在面对现代化冲击的背景下,孝文化也显示出对家庭养老保障的无能为力,具体表现在:一是血亲关系的子女无法提供可及的照料服务。现代化条件下,社会流动性加剧,我国每年数以亿计的青壮年劳动力处于流动之中。加之职业化的工作和“八小时”工作制,年迈父母很难时时从子女那里得到所需的照料服务。二是即使子女提供照料服务,这种状态也难以持续。计划生育政策形成的独生子女一代以及居住方式从过去的大家庭合居变成父母子女的各自分居,直接影响了照料服务的人力资源供给和服务的可及性。所以,孝文化发挥作用的效果不彰,与现代化条件下孝文化基本前提发生变化密切相关。三是非血亲关系的“保姆”照料,职业精神缺失。目前,因分身乏術,富裕家庭雇人照料的情况越来越多,还有一些老人进入养老机构接受护理人员的照顾。这些被雇佣照料老人的人被称呼为“保姆”“阿姨”或“护工”。对于这一行业,国家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试图通过孝文化进行行业规范和引导,但效果不佳。近年来保姆虐待老人的恶性事件时有报道,使这一行业充满负面评价。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职业规范缺失。一直以来,人们对“保姆”“阿姨”或“护工”往往不以职业视之,即使1995年家政服务员被正式确定为职业,这种状况也没有大的改善。另一方面是文化观念制约。社会上把这个行业看作是伺候人的工作,表现出对从业人员的社会歧视。而“保姆”“阿姨”“护工”一方存在职业矮化心理,认为自己在人格上矮人一等。这种自卑的心理反应在护理态度和行为上,很容易造成一些护理服务人员对老年人的不尊重,甚至出现虐待行为。这与现代化内在的价值观平等是完全相悖的,加剧了社会对这一行业的不信任感。

2.照护文化的形成及特点

社会照护作为一种职业,是社会现代化的产物,它是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伴随着现代养老服务业的形成而出现的。与之相对应,照护文化应运而生。

西方工业革命后,由于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现代意义的养老机构大量出现,基于社区的照顾模式开始形成。由工业革命引发的现代化大生产将大量青壮年劳动力集聚在工厂企业,致使他们很难有时间和精力照顾父母。核心家庭模式的历史起源是工业化进程不断向前发展和市民家庭形式的广泛普及、经济的蓬勃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欧洲首先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将本由个人及家庭承担的基本生活保障责任交给国家,从而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代际关系,这也就是接力模式。其中,照料老人的任务外移到社会,由专门人员提供,社会化的照护服务由此产生。“现代社会强行促成了一种狭隘的角色专门化。一度曾以家庭为中心的广阔的生活范围(也就是工作、娱乐、教育、福利、健康),日益被一些专门机构(企业、学校、工会、社交、俱乐部、国家)分别占领了。角度的限定变得更加明确,在关键的工作领域,任务与角色业已高度专门化。”这些专门机构既包括集中居住的养老院,也包括到社区提供居家服务的专业机构。当机构的数量不断增多并形成一定规模时,一个行业就发展起来,产生了一批在养老服务机构从事照料服务的职业护理人员。

这种专门化、职業化的服务被称为长期照护。其背后是支持其发展的特有职业文化——照护文化。从照护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来看,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对其产生重要影响,塑造了护理服务的价值观:一是基督教精神。西方国家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价值观、职业精神等深受爱己及人、博爱、奉献的基督教精神影响。基督教提倡社会承担关注弱者的责任,并带头付诸行动,建立了大量的孤儿院、养老院、医院,最初在这些机构中从事护理服务工作的大多是其信徒。二是现代商业文明。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平等经济。亚当·斯密认为,这种社会即使没有爱与恩,仍可通过权衡利益,依靠功利主义的互惠互利的交易而延续。物物交换的背后是双方平等的人格。服务业作为一种职业,人格平等权深入其中。德国思想家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指出,成熟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立足于理性的经济伦理,诸如诚实、信任、责任心、勤奋、忠诚、敬业等。三是医疗护理现代经验。医疗护理和医疗工作相伴而生,历史悠久,但直到19世纪50年代南丁格尔将其提高到“专门职业”的地位后,护理工作才作为一种“技术”广为人知,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护理文化支撑并促进了这一行业的不断发展。由于对失能老人的照护需要医疗护理技术,医疗性护理文化对社会性照护文化的影响更为直接。瑞典、英国等许多国家都明确表示,要按一定的床位配比护士,由护士和护理员共同组成护理服务队伍,为入住的老年人提供综合性、专业化的照护服务。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隐藏其间的文化形态得以构建,具有现代职业特点的照护文化得以形成。

可见,照护文化适应现代养老服务业,支持正式照料人员的照护行为,有其明显的专业化特点:一是社会性。它从医疗护理中分离出来,在性质上属于社会服务。二是职业性。它是建立在职业分工基础上的,属于职业行为,有着专业化、规范化的要求。三是平等性。服务双方以人格平等为基础,开展服务活动。由于过于强调专业、规范,服务者有时难免缺乏人性的温度。

三、着眼全人全程服务:创新发展孝文化和照护文化

事实上,对于各个国家来说,并不存在单一的养老服务方式,许多国家大多数时候都采取混合型的服务模式。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庞大,需求多样化,更需要家庭、社会、政府等多元主体共同提供多元化的服务。要着眼老年人的全生命周期,把非正式照料和正式照料服务纳入统一的养老服务体系中,实现孝文化和照护文化的有机融合。

分析老年群体的照料服务需求,有几个基本的判断:一是享有非正式照料的老人人数远多于需要正式照料的人数。根据2017年统计,我国在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只有219.8万人,只占当年老年人总数的0.95%。国外根据不同照料人员人数的判断亦是如此。“非正式照料者是正式护理人员的2倍,在某些国家甚至在10倍以上,如加拿大、新西兰、美国与荷兰。”二是需要正式照料的老年人数将不断增多。这主要包括失能失智老人和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预计今后这两类老人每年将以百万人数增长。三是大多数老人处于非正式照料和正式照料的混合和转接状态中。不论是否有子女照料,当不能自我照料时,多数老年人会同时使用正式照料和非正式照料两种方式。老年人居住在家庭,当子女等家属无力承担照料任务时,他们便会寻求社会支持。一种可能是老人白天在社区照料中心接受照料,晚上由子女接回家进行照料;另一种可能是在家庭提供照料的基础上,由专业人员上门提供正式照料服务支持。此外,老年人会因身体状况的变动不断在居家、社区、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等流动转换。这些情况决定了其文化支持将因照料服务地点的转换、养老服务方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需要兼顾孝亲和专业精神,实现创造性转化。

1.要创设政策培植适应新时代的孝文化

传统孝文化要求子女在父母年老时给予基本的生活照顾。当居家养老成为老年人首选的策略时,重塑孝文化显得十分必要。这种重塑要针对孝文化的局限性进行文化和政策的创新。首先,要摒弃其内含的不平等观念。这是“五四”时期先贤们一直主张的。吴虞在《说孝》中强调:“以为父子母子不必有尊卑的观念,却当有互相扶助的责任。”“要承认子女自有人格,大家都向‘人’的路上走。从前讲孝的说法,应该改正。”子女和父母作为照料的实施者和接受者有着平等的尊严和地位,做到父慈子孝,才有可能解决“久病床前无孝子”的问题。其次,要敦促子女履行照料年迈父母的法律责任。这是我国《宪法》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文规定的。在现代社会,尽管政府为应对风险全面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但家庭仍担负着基础性的保障职责。中国传统孝文化之所以能持久发挥作用,与历朝历代以法律惩处不孝行为有很大关系。再次,要创设家庭养老支持政策。现代社会是公民社会,家庭和子女在照料服务方面并不负无限责任,政府应创设家庭养老支持政策,引导和规制子女履行责任。要为子女尽孝创造条件,通过子女带薪护理假、父母子女购买同一小区住房减税、喘息服务等支持引导性政策,解决好子女的时间和精力问题,实现照料服务的可及性。要实施免费照护技能培训政策,帮助子女提高照料的技术含量。总之,要恢复孝道弘扬人性之美、伦理道德的本质,注重保护个人自决的权利,用现代人格平等观念诠释孝文化,用现代照护技术提高非正式照料的技术含量,依法落实赡养照料责任,实现孝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2.要用照护文化改进非亲属非正式照料服务

对有着庞大老年群体的中国来说,非亲属非正式照料方式将长期存在,这是解决中国养老服务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式。要用照护文化改造照料者和接受者双方的认知,强化人格平等,规范服务行为。一方面,强化职业伦理,提高组织化程度。要倡导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或专业组织培训家庭服务人员,引导家庭尽可能从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或专业组织雇用照料人员。要由所在社区对保姆等从业人员进行管理,逐步纳入社区照顾模式。要实行轮训制度,通过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定期组织培训,对从业者进行轮训。如果直接从输出地聘用的,也应由输出地社区通过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进行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强化职业伦理精神。另一方面,加强老人及其家庭的现代职业意识教育,确立人格平等理念,尊重照料者的人格尊严,增强包容性。

3.要用孝文化优秀内核铸造照护文化

孝文化的核心是“敬”,其形塑了不同于西方的代际互惠模式。正式照护由于过多强调职业化、专业化,并形成标准化服务模式,不可避免地少了些人性、人情的成分,亦即缺乏中国文化语境中“敬”的成分。养老服务是老龄社会的一个重要职业,毫无疑问需要有职业文化的支持。但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如果仅用职业精神要求自己,工作就事论事,没有从内心树立敬重老人的理念,照护工作很难有温度和弹性。因此,在强调现代人格平等观念的同时,还要使“敬”成为职业性照护文化的“魂”。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教育从业人员发自内心地理解老人、敬重老人,从而实现照护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杜绝各类虐待行为的发生。

四、返本开新:构建适应新时代的敬老文化

敬老文化是指全社会尊敬长辈、尊重长者的意识和观念,是基础性的文化形态。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敬老文化“都是伴随着家庭的产生而开始出现的”,最后的落脚点是社会。如果说孝文化针对的是血亲家庭,照护文化针对照护行业和从业人员,那么敬老文化则涉及全体社会成员。相较于西方,我国有着较为完整的传承清晰的敬老文化传统,包括尊老养老理念、孝老礼制、国家制度等。在新时代,这一文化形态也面临诸多问题。只有返本开新,才能发挥其对孝文化和照护文化的促进作用。

1.返本开新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和传统孝文化一样,我国传统敬老文化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在新时代,这一文化形态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发生了根本变化。一是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现代化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老年人和子女的基本生活主要靠社会保障及个人储蓄积累来解决,人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主要通过现代教育和书本、网络等渠道来实现。这就意味着形成敬老意识和行为的“前喻文化”整体上不复存在,过去老年人象征着经验与智慧的形象被颠覆。而基本生活交由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来解决,又终结了老年人因掌握财产分配权而获得尊重的可能,中断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纽带。这些是当下社会上发生的种种对老年人不敬事件的主因。二是长寿时代的到来。从人口年龄结构的视角看,新时代也是长寿时代。2018年,国家卫健委公布,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了77岁。在可预计的将来,这一数字还将继续上升。“人生七十古来稀”将彻底成为历史。现代社会进入长寿时代,意味着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史无前例的全方位变化,也对老年保障、老年服务、老年优待等提出诸多挑战。返本是接续传统,承继文脉;开新是与时俱进,输入内容,创新载体。唯有如此,才能有适应时代需要的敬老文化。

2.在加强载体建设中开新

载体是文化的承载物。传统敬老文化有宴请、免徭役、赐杖等载体。《礼记·王制》记载:“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汉代规定对高年龄的人赐杖,凡年七十以上者持鸠杖,可自由出入官府,行走驰道,经商不征市税等。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受生产力发展制约和封建王朝更替、战争等影响,这些载体覆盖面和受益者总体有限。在新时代,需要运用、创新各种有效载体,不断形塑覆盖全体老年人的新型敬老文化。

一是推动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共建共享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长寿时代必然是老年友好型社会。这种友好是理念型的,是基于“并喻文化”取得的,是全社会对老年人的尊重。在信息社会,借助各种现代技术,老年人和其他人群一样,也能同时获得知识和技能。这种友好是制度性的,完善的老年社会保障、社会参与、社会服务、社会优待等制度,能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这种友好是实体性的,种类丰富、多样的老年文化活动设施、各类适老化设施、养老服务机构、老年食堂等为老年人的社会生活提供有效的支持。

二是推动老年宜居社区建设。老年宜居社区涉及老年人生活的小环境,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获得感,也是最能培育敬老文化的场所。这里面有最温馨的邻里资源,能以便捷的方式解决老年人的不时之需。因此,要通过各种活动、搭建各类平台创建老年宜居社区。同时,要关注老年人的出行,通过设计涉老设施、建立垂直交通,让老人在社区生活得更加便捷,有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是推动家庭适老化改造。对于大部分老年人来说,居家养老是最好的选择,前提是能够在家持续生活下去,这就需要完善的适老化设施予以支持。因此,要聚焦老年人安全、健康等功能性需求,在科学评估基础上,选择适配性产品,组成不同场景居家环境的产品服务包,对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增强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同时,政府对低保、低收入老人要给予改造资金的补贴支持。

四是全面落实老年优待项目。衣食住行,看病休闲,这些对老年人来说的“关键小事”在国家老年优待政策中均有规定,但具体落实情况并不尽如人意,需要加强督查。要通过创建各类载体如创建“敬老文明号”“敬老文明岗”,在公交车上设置“敬老卡”“专座”,在医院、车站、码头等社会服务部门设置“敬老窗口”等,落实对老年人的优待项目。

3.从观念和制度着手推进

新时代敬老文化的培植需要观念来引導,并通过政策来规制。这是我国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

一是在全社会广泛开展老龄化国情教育。要着眼于积极老龄化,通过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自媒体的宣传以及影视作品制作等手段,使全体社会成员充分认识老龄社会的基本特征、机遇和挑战、发展趋势及国家应对,引导全社会科学认识老年阶段、老龄社会、长寿时代,推动老龄化理念在城乡规划、工程设计、公共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中的融入。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老年是人的生命的重要阶段,是仍然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重要人生阶段”,尊重老年人的思维方式和自主选择,扭转对老年人、老龄社会的负面看法,创造条件使老年人树立新的社会价值自信、家庭价值自信。

二是进一步健全完善老年友好型社会政策。这些政策包括老年基本生活、基本医疗、住房、养老服务和社会参与等方面。要通过制度化建设,让社会成员有一个安全的预期。

三是加快构建应对老龄化的体制机制。要抓住未来10年人口高龄化发展的窗口期,抓紧研究综合应对老龄化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老龄社会协同治理机制,实现由“未备先老”到“边备边老”的转化。

总之,文化问题事关养老服务的根本。由于身体机能衰退程度的不同,老年人会从家庭、社区到医院、养老院、护理院进行不同地点的转换,这意味着需要正式、非正式的照料人员轮番上场,提供相应照料,形成持续性的照料方式。我们要以老年人为中心,把传统的孝文化和职业性的医疗护理文化、照护文化结合起来,形成整合支持、持续照料的文化体系;整合好孝文化、照护文化,创新发展新型敬老文化,为现代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和价值支持,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之路,让养老服务从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得到滋润营养,为解决世界性照料难题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注释

①穆光宗:《银发中国:从全面二孩到成功老龄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6年,第35页。②吴玉韶主编:《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3页。③《〈中国农村留守老人研究报告〉发布 留守老人是公益领域的边缘性议题》,公益中国网,http://gongyi.china.com.cn/2018-12/11/content_40609915.htm,2018年12月11日。④陈良瑾主编:《中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年,第423頁。⑤王振耀主编:《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第38页。⑥张文范:《坚持和完善家庭养老 积极创造居家养老的新环境》,《中国老年学杂志》1998年第3期。⑦《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人民日报》2020年2月29日。⑧[英]罗素:《中国问题》,秦悦译,学林出版社,1996年,第30页。⑨董红亚:《中国养老进入服务新时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第327页。⑩费孝通:《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再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北京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董红亚:《构建与老龄化社会相适应的照护文化》,《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丁立群:《文化自信的哲学省思》,《天津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德]亚历山德拉·茹科夫斯基:《家庭中世代间的照顾:关于过去和将来的老人》,董璐译,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19页。[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第141页。[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周文译,中国三峡出版社,2009年,第74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17中国民政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年,第317页。王杰秀、安超:《全球老龄化:事实、影响与政策因应》,《社会保障评论》2018年第4期。吴虞:《吴虞集》,中华书局,2013年,第17页。黄振萍:《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演变》,《中州学刊》2014年第5期。王建云:《敬老文化的东西方对比及对我国的启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景天魁:《传统孝文化的古今贯通》,《学习与探索》2018年第3期。《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http://www.nhc.gov.cn/guihuaxxs/s10748/201905/9b8d52727cf346049de8acce25ffcbd0.shtml,2019年5月22日。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63页。刘奉光:《汉简所记敬老制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习近平:《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28/c_1118948763.html,2016年5月28日。

责任编辑:海 玉

Key words:pension service; Informal care; filial piety culture; care culture; respect for the elderly culture

作者:董红亚

第4篇:小学敬老月活动方案

镇中心小学“敬老月”活动实施方案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自古有之。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少年儿童自小就懂得应该尊老敬老,弘扬传统美德,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体现。

值重阳节之际,通过组织学校少先队员们到学校附近养老院慰问老人,使孩子们明白,今天祖国的建设蒸蒸日上,离不开前辈们年青时的默默耕耘、努力拼搏。因此在他们年老之际,我们应该关心他们,并要知道尊老敬老是美德,少年儿童自小就要懂得尊老敬老,弘扬传统美德。

弘扬养老孝老敬老传统,共建共享老年友好社会

1、学校召开一次敬老爱老主题升旗仪式。

2、学校组织开展尊老爱幼的主题班队会,让学生明白开展尊老敬老活动的目的意义。

3、开展“孝敬老人从一个好习惯开始”实践活动,到敬老院为老人们做些事,请理发师为老人们理发。

4、评选尊老敬老标兵,树立榜样。

5、重阳节特别行动;

大队部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敬老活动,陪老人聊天,为老人表演节目,帮老人们打扫卫生,使老人们感受到温暖。重阳节前一周学生开展“四个一”活动,为爷爷奶奶倒一杯茶、表演一个节目、帮老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陪老人共进一顿晚餐。

1、主题升旗:10月19日(六(2)班)

2、主题班队会:10月16日

3、好习惯活动:每周四班会组织学生交流展示,最后一次评选标兵,大队会上表彰。

4、社区敬老体验活动:重阳节前夕

第5篇:小学敬老月活动方案2015

一、指导思想:

敬老月,是由中国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组织开展的一项全国性爱老敬老社会活动,旨在大力宣传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和应对策略,增强全社会的老龄意识和敬老意识;广泛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开展走访慰问、志愿服务、老年优待、文化体育、老龄宣传等活动,为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献爱心。

二、活动内容:

感恩父母——感谢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学会孝敬父母长辈;

感恩师长——感谢老师的教诲,尊师重教;

感恩他人——感谢同学、朋友(包括学校等集体组织)爱心相助,促进互助互爱。

感恩社会——感谢社会的馈赠和祖国的关爱,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树立报效祖国思想。

三、活动口号:

孝亲敬老、感恩父母、争做小天使

四、活动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20xx年4月1-----7日

1、各校召开全体师生大会,学习宣传“孝亲敬老”主题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宣读发放倡议书,全员发动。

2、以“孝亲敬老、感恩父母、争做小天使”为主题布置宣传栏、黑板报,悬挂感恩主题条幅,利用广播站,对学生进行宣传,创设校园孝亲感恩氛围。

(二)全面实施阶段:20xx年4月8-----25日

1、积极营造“感恩文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感恩。

(1)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站,定时播放以“感恩”为主题的宣传资料,

(2)开展“每周一歌”活动,由音乐组组织全校学生学唱感恩歌曲《感恩的心》《妈妈的吻》、《念亲恩》、《长大后就成了你》、《白发亲娘》、《烛光里的妈妈》、《常回家看看》、《父亲》、《儿行千里》等,各班在课前10分钟时可组织学生唱歌,并唱给父母听。

(3)组织中小学生背诵感恩文章或古诗,各校由语文组推荐并教会学生5篇文章或古诗,在阅读时间可组织学生诵读。

2、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

(1)、开展征文活动。

学生每人写一篇“亲情作文”,分校级、乡级组织评比。参考题目:《我的父亲母亲》、《写给父母的话》、《父母的手》、《还给父母一个吻》、《我和父母在一起》、《父母的相册》等。

(2)、布置爱心家庭作业。

(a)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

(b)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

(c)给父母过生日,赠送亲手制作的礼物。

(d)给父母捶捶背、打一盆水,洗一洗脚;

(e)我为家里做四件家务: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

(3)开展“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主题一封家书活动,要求三年级以上学生以此为题,给父母写一封家信。

(4)开展“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为主题班队会活动。班主任可以参考以下主题班会活动设计:

(a)将自己的学费、书杂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加起来,算出家长为自己的投资。

(b)计算学习投资的成本。

(c)假定自己毕业后的收入,计算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报父母。

3、感激老师的培育之恩。

(1)、举行演讲比赛:《人生路上的领路人--感谢您,老师》、《老师,我爱您》

(2)、组织手抄报比赛:《我爱我师》

4、感激他人的帮助之恩。

(1)、开展我为同学做一件事活动。

(2)、开展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可结合去特校了解聋哑儿童的一天、看望敬老院、助残捐款等开展,要求每班上交一篇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

(3)、帮助邻里做一件有意义的好事,并写一篇心得体会。

(三)总结展示阶段:20xx年4月26----30日

1、利用校园多功能室的电教媒体推出“学会感恩 收获感动”感恩教育活动精彩回放节目。

2、各班在对前一阶段活动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评选出2名“最佳孝敬星”,并在学校宣传栏、学校网站对“最佳孝敬星”作专题宣传,号召全体学生向“最佳孝敬星”们学习,让感恩、孝敬之心在学生的心田中生根发芽,培养学生从小学会感恩,从小懂得孝敬的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每校评选2名“孝亲敬老小天使”,报中心学校到市参评。

3、各校召开班主任例会,进行感恩教育活动总结交流。

五、活动要求:

1、各校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政教处、团总支(少先队)要召开专题会议认真部署安排,明确目标、内容、要求。

2、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具有启发性、教育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要符合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

3、各班主任老师要做好活动过程中的家校联系工作,让家长明确并理解我们开展这一活动的意义,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4、各教师要注意活动过程中的指导,及时总结经验,确保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5、各校开展的活动的情况要及时在安陆教育信息网上发布。

6、中心学校将深入各校,督促检查活动的落实。

第6篇:小学重阳节敬老活动方案

10月13日是重阳节,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校德育处开展“念亲恩、抒亲情”——重阳节敬老活动。现将有关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富有实效的敬老主题活动展现我校少先队员尊老敬老的精神风貌,激发全体队员孝老爱亲的内在自觉,并由爱家、爱老推及到爱国、爱社会,进一步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活动内容

1.九九重阳节,浓情敬老院

组织学生到魏家庄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并为老人献上丰富多彩的节目。加强队员们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社会责任心和尊敬老人的优秀品质,让同学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2.我和长辈过重阳

和父母一起去看看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建议可以陪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锻炼身体,大家一起来运动;也可以陪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聊天,陪老人们说说话,谈谈心,还可以帮助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做点家务事,减轻他们的辛劳等。用实际行动感恩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 三.具体要求

1.利用周日(重阳节),去和老人团聚,把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在一起的活动用照片记录下来,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展示,周一带回学校。 2.周一下午班会以重阳节“念亲恩、抒亲情”为主题展开。 主题班会步骤:诵读重阳节有关古诗——分享周日活动内容 四.总体要求

1.积极动员,广泛发动,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2.精心设计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开展,注重活动实效。 3.认真开展活动,做好活动总结,收集整理资料上交。

第7篇:孙家庄小学敬老月主题活动方案

孝敬父母 敬助老人

——孙家庄小学敬老月主题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自古有之。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少年儿童自小就懂得应该尊老敬老,弘扬传统美德,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体现。

二、活动目标

值重阳节之际,通过组织各种活动,使队员们明白,今天祖国的建设蒸蒸日上,离不开前辈们年青时的默默耕耘、努力拼搏。因此在他们年老之际,我们应该关心他们,并要知道尊老敬老是美德,少年儿童自小就要懂得尊老敬老,弘扬传统美德。

三、活动主题

孝敬父母 敬助老人

四、活动内容

1、学校召开一次敬老爱老主题升旗仪式。

2、学校组织开展“孝敬父母、敬老助老”的主题班队会,让学生明白开展尊老敬老活动的目的意义。

3、校园文化展台:举办尊老助老的征文比赛。

4、办一份以“敬老助老”为主题的手抄报。

5、在班内举办“敬老爱老”演讲赛。

6、重阳节前一周学生开展“感恩父母四个一”活动:每天做一

件家务事、制作一张感恩卡片、赠送一个自制小礼物、为父母献上一首诗。

五、具体安排

1、主题升旗:10月22日上午

2、主题班队会:10月22日下午

3、校园文化展台:3-6年级每班上交3篇。

孙家庄小学 2012.10.18

第8篇:2013年岔河小学重阳节敬老活动方案

2013年岔河小学

重阳节敬老院慰问活动方案

岔河小学

2013.10.8

城前镇岔河小学“重阳节"敬老院慰问

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1.基本情况:重阳节,大队部组织学生代表慰问敬老院孤寡老人

2.主要执行对象: 敬老院全体孤寡老人

3.组织部门:邹城市城前镇岔河小学大队部

4.活动开展原因:为孤寡老人送温暖;在“四德”建设大环境下,熏陶学生尊老、爱老、敬老之心。

二、活动目的:

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进一步营造敬老、亲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尚,激发全体队员孝老爱亲的内在自觉,并由爱家、爱老推及到爱国、爱社会,进一步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投身到和谐社会建设中来,我校特在重阳节之际,针对我校全体学生,开展以敬老为主题的重阳节感恩活动。

三、活动时间:

2013年10月12日上午

四、活动对象:

大队部全体成员和各中队代表

五、活动开展:

上午8:20在学校操场集合,由大队部带领到达敬老院集中为老人赠送节日慰,与老人们和管理人员进行初步的沟通交流。学生为老人表演慰问节目,帮助孤寡老人整理房间,清扫敬老院,陪老人聊天。最后,活动参加者和老人告别,按原路返校,整个活动结束。

六、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和细节:

1、集合必须准时.出返程中保持队形,不得出现打闹杂乱现象。

2、和老人聊天时避免一些有碍老人情绪的话题,另外,主动开启话题,避免冷场。

七、活动负责人及主要参与者:

1、组织者:少先队大队部

2、主要负责人:王少章

、刘晓静岔河小学 2013.10.8

第9篇:2012年XX小学 重阳节敬老活动方案

XX小学 2012.10.19

XX小学重阳节敬老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进一步营造敬老、亲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尚,激发全体队员孝老爱亲的内在自觉,并由爱家、爱老推及到爱国、爱社会,进一步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投身到和谐社会建设中来,我校特在重阳节之际,针对我校全体学生,开展以敬老为主题的重阳节感恩活动。

二、活动时间

2012年10月22日——10月28日

三、活动对象

我校全体少先队员

四、活动主要内容

1、认真做好宣传工作:学校利用10月22日(周一)的国旗下讲话,大力向全校少先队员宣传重阳节敬老活动的重要目的和意义。

2、利用广播等方式,交流重阳节传统习俗及敬老的感人故事。

3、10月23日(周二)重阳节当日,以中队为单位,班队课上各班开展以敬老为主题的班队课,自主设计活动方案,进行美德教育,引导全体学生孝敬父母长辈,学会感恩。

4、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每位同学制作一张漂亮的贺卡,将自己想要对父母、长辈说的祝福语或最想表达的感谢语写到纸上并带回家送给自己的父母长辈。 5、在广大少先队员中开展“二个一”活动。即:为老人做一件好事、听老人讲一个过去的故事。

XX小学 2012.10.19

上一篇:老电影永恒的爱情下一篇: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