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文目录

2023-02-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高中语文课文目录

基于“找关键词”教法下的高中语文课文教改研究

摘 要:新时期的高中语文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课堂教改是落实新课程精神的重要环节。结合教学实际以“找关键词”这种全新的教法来落实课堂教改,以期为广大教师优化教法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找关键词;课堂教学

一、“找关键词”教法的内涵及意义

“找关键词”的基本内涵是在阅读课文或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关键词,从而了解课文或文本的用词方法及特点,更深入、客观地掌握课文或文本的含义。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找关键词”是一项系统的活动,其中包含了读、记、思考和判断等内容,而作为核心部分——关键词,也并非仅代表单纯的词语,而是融合了文本、句子、词语乃至语素等诸多内容。“找关键词”的基本序列是阅读→段落→句子→词语→语素,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而“找”的方法既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又可以以学生为个体,组织学生单独完成任务。

实践证明“找关键词”教法的作用与价值体现在四个层面。一是通过教法改革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二是启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汉语词语,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三是通过长期的“找关键词”学习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并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四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二、“找关键词”教法的应用研究

从一堂课的整体来看,要想更全面地展现知识,就应当有主次,抓重点,把握要点。但这仅仅是课堂组织,而要想让学生更全面地吸收知识,就必须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由简至繁。采用“找关键词”教法,应牢牢把握住“循序渐进”“以点带面”两个要点,结合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和规律,依次渐进,力求让学生更深刻、细致地了解课文,解读中心思想,掌握课文的灵魂。

以《林黛玉進贾府》一课为例。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的节选,这篇课文有着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邃意境。对于高中生来说要读懂课文不难,而关键是能否读懂这篇课文在整个作品中的意义。因此在应用“找关键词”教法时,笔者将课堂教学划分为两个主体部分。

1.循序渐进,利用关键词来解读课文的整体脉络

首先,笔者带领学生朗读课文,随后以学生为个体,让学生默读和细读课文。其次,以找关键词的方式,组织学生按照小组合作的形式将课文的主次划分出来,如哪一部分可作为整篇课文的“关键词”,为什么?仅就本篇课文来看,文章共分为三个主体部分,其中“一”“三”是过渡部分,第二节为主体。继而以“节”作为整体,如第二节,继续带领学生找一节中的“关键词”,即段落或句子,看作者是如何借黛玉之“眼”来介绍贾府环境的。如“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那这个不同体现在哪里?文章中用了很多“大”来形容,如“门前蹲着两个大狮子、门是三间兽头大门、匾上写着五个大字”,这几个“大”字将贾府外观的宏伟,以及地位的高贵充分彰显出来。最后,以提取出来的句子为整体,继续找句子中的关键词,如李氏“捧饭”,熙凤“安著”,王夫人“进羹”等,通过这些关键词的提取,感受文章整体是围绕贾府的“硬件”与“软件”进行了描写。

2.以点带面,利用关键词来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

如何让学生通过这些关键词来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笔者的做法是,让学生采用“串联”的方式,以关键词为基础,由关键词向课文的各个主体部分延伸。如写到凤姐出场时,“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这时可让学生们思考,为什么在这么重要的场合,她偏偏来“迟”了?这间接表现出了王熙凤的什么性格特点?继而是她见到黛玉时的表现:“携”着黛玉的手,一下“细细打量”一回……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说熙凤“招”她)后,“忙”转悲为喜。通过这些关键词,王熙凤察言观色,巧于逢迎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而文章显然是借黛玉进府这一线索,

将贾府的环境与府内重要人物的特征进行了刻画。

从整体来看“找关键词”教法所覆盖的范围并不全面,也存在着一些漏洞;但与传统的课堂教法相比,这些漏洞是可以通过教师的努力来修补的,而其所创造的价值却是传统教法无法比拟

的。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高中语文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这种教学方法,通过不断改进与创新,使其成为构建高效课堂的“利器”,满足新课改要求,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曹丽梅.找关键词解答非谓语动词考题[J].高中生,2010.

[2]张国峰.语文有的放矢,再上新台阶[N].郑州日报,2006.

作者简介:张瑞云,女,出生于1975年,本科,就职于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二高级中学,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

作者:张瑞云

第2篇:淄博地域文化资源在高中语文课文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摘 要:从对地域文化的概念理解出发,以鲁教版语文教材为例,对语文课文中的淄博地域文化资源进行初步探究,总结地域文化因素对教学的启示,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关键词:淄博地域文化;语文课文教学;语文学科素养

近几年,新课标把“文化传承与理解”明确列为语文学科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实这也是语文教育的本质所在。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妨从当地的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有利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也促成语文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对“地域文化”这一概念的理解

谈到“地域文化”,离不开对“文化”这一概念的理解。泰勒曾在《原始文化》中对文化作出了一个经典的定义:“所谓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其他人类作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种种的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的整体。”

“地域文化”中的“地域”一词,不仅仅是指某一具体的地理区域和行政区划,还必须是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内涵、有着统一的文化认同感,进而约定俗成了特定的地域。

所以,淄博的地域文化可以说是淄博人民在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包括历史文化、商业文化以及道德观念、地方风俗、思想行为习惯、活动方式、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法律规范、学术文化等因素在内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二、淄博地域文化资源

淄博历史悠久,是齐文化的发祥地,有“齐国故都”之称。千百年来,淄博这片沃土养育了齐桓公、姜尚、管仲、晏婴、孙膑、蒲松龄等众多历史文化名人;“一鸣惊人”“门庭若市”“围魏救赵”“鸡鸣狗盗”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都诞生在齐国;淄博还是世界足球起源地、牛郎织女的故乡、陶瓷之乡……所以,淄博的地域文化、资源文化底蕴深厚、种类丰富多样,我们可以从齐国历史、齐都名人、文学艺术、民俗文化等角度进行拓展研究。

三、淄博地域文化资源在高中语文课文教学中的运用探索

钱理群先生在著作《贵州读本》中写道:“如果年青一代,对中国这块土地,对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在认识上无知,在情感和精神上疏离,我认为是很可怕的。”所以,对我们的学生来讲,对自己的家乡及其人民,有义务多一些了解和认识,多一份亲近和热爱。在此,以鲁教版为例,挖掘课文中的地域文化资源,联系淄博地域文化,力求形成文化促教学、教学促文化的相辅相成之和谐教育

模式。

(一)齐国历史

鲁教版的开篇课文是荀子的《劝学》和韩愈的《师说》,都与学习、教育有关,我们可以联系齐国历史资源——稷下学宫。介绍荀子的时候,可以介入他在稷下学宫曾经三次担任“祭酒”(学宫之长),所以他的“劝学”也是从老师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的学习教育,说服力较强。《师说》是韩愈批判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的一篇议论文,而稷下学宫恰是当时的齐国统治者尊重、优礼老师的典范,从而突出齐国重视人才与教育的先进思想。给学生补充这些历史知识,会让他们感受到家乡的底蕴深厚、人杰地灵,会增强作为齐国后代的自豪感,从而更加热爱家乡,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词人登临历史遗迹、联系自身或现实所发出的感慨,不禁让人想到临淄的牛山。在这座山上,齐景公曾发出“美哉国乎!若何去此而死也?”的悲叹,曹植、杜牧等都曾在登临此山后留下了赞美牛山、慨叹历史兴亡和人生荣辱悲欢的传世佳作。所以学习课本上的这两首词,可以让学生了解牛山的历史故事,仿写牛山怀古词,从而掌握怀古词的写作特点。

(二)齐都名人

《滕王阁序》“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中的“终军”是西汉时期的济南人,被葬于淄博临淄。《史记(选读)》中的管仲、淳于髡、孙膑、田单、孟尝君等都是齐国人。这些文化名人都是淄博重要的地域文化资源,我们可以结合课文进行学习、拓展,深入了解,鼓励学生将这些人物素材运用于作文中。

(三)文学艺术

“米洛斯的维纳斯”展现给我们的是爱与美的艺术魅力,淄博是陶瓷、琉璃之乡,学生也可以从这个文化资源中寻求灵感,感受艺术美与人文美,甚至体会创作艺术品的乐趣。

此外,还有课文中没有体现但是与课文学习密不可分的文学资源,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清代文人王士祯的诗作等,都可以拿来辅助课文学习,拓展课外阅读。

(四)民俗文化

《鸿门宴》一文中的座次安排、《氓》中“以尔车来,以我贿迁”的婚俗、《祝福》中送灶、祭祀、祝福的过年习俗等都可以联系淄博当地的风俗礼仪、民俗文化加以补充、对比,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从这些民俗文化入手研究文本,会有不同的学习体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思维深度。

《林黛玉进贾府》从林黛玉视角介绍了贾府的建筑结构、房屋摆设,体现了封建大家庭的长幼尊卑关系。讲这一课可以联系淄博桓台的王渔洋故居,从建筑结构和房屋摆设看出当时的民俗文化和封建等级制度。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在课文教学中充分挖掘并运用淄博地域文化资源,从课文延伸到课外,从课上延伸到课下,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在语文学习中沐浴中华文化的芬芳,又可以让学生更加热爱家乡,并积极主动地去继承并弘扬中华文化,提升语文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杨文森.地域文化视域下的中学语文教学[J].科教文汇,2012(7).

注:本文系淄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淄博地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批准号:2017ZJG124)的研究成果。

作者:贾丽

第3篇:优化高中英语课文教学

高中英语课文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和重要手段。英语教学大纲对高中的要求是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听、说、写的能力。阅读理解在每年高考中占分最多的一部分,而且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份卷的答题水平,无论在完形填空、短文改错还是单项选择,更莫说是书面表达,哪一项离得开阅读能力?英语高考把测试的重点放在要求学生能理解特定的含义、归纳全文提供的信息并作出推理想象。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快的阅读速度及整体阅读能力。现行的新教材课文具有题材新,体裁广,语篇长度适中,语言活等点。阅读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阅读课文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传统上我们高中英语教师在教课文时,大多采用如下模式,即:先教生词和语法,然后在对课文蜻蜓点水地进行分析理解,然后把大部精力放在讲授语言点方面。而在讲语言点时,不少教师又往往力求讲深讲透,惟恐有所遗漏,留下知识 “空白点”。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把教学中学生方面可能产生的困难和问题几乎减少到了最低点,似乎是一条"达到教学目标"的快速便利的捷径;然而它也令人遗憾地抹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意中使学生成为一种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更无从谈起。而长期用这种模式教出来的学生则极易丧失对学习而言最为重要、也极需培养的一种素质----发现问题和探索规律的能力。因为无论教师的知识有多么渊博,经验有多么丰富,也不可能教给学生关于一种语言的全部知识。在教学中,如何搞好课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广大外语教学工作者一直在探讨的热点。本人在此谈谈自已的体验和看法:

阅读是英语课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高中英语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交际需求和认识发展水平着重培养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的能力;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判断思维能力。”为了实现英语阅读教学目标,我们有必要对阅读理论进行学习和探讨,教师需要将知识教学与篇章结构知识、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融合到自己的阅读教学中,偏废其中的任何一方都不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从当前课文教学现状来看,需要加强和改善以下的几个方面的教学:

一、处理语法教学与课文教学的关系

语法是学生正确理解句子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应将词句融入语境中学习、理解,培养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汇的能力,引导学生借助语法正确理解句子,尤其是对长句、难句、省略句及意思晦涩句的理解与分析,培养学生如何理解复杂句、省略句,使学生能全面、正确地理解阅读材料,获取文章的内含信息。把课文教学作为语法教学的途径不仅不符合阅读课文教学的目标,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在课文教学中重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了解文章体裁

在英语课文教学中,我们要了解文章的体裁,根据不同的文章体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记叙文传记类文章,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年代或时间这主线来理解。小说和故事情节较强的,教师可用学生易懂的英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文章着重产生整体认知,然后引导他们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Time,Place,Character,Cause,Process and Result进行阅读,使他们抓住主要内容和重要信息,从而准确地理解文章。说明是对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或功用等进行介绍、解释或阐述的文章,把握说明的事物的特征和本质是理解说明文的关键。教师可在教学中有计划地向学生系统、全面地介绍有关阅读策略和阅读模式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阅读技能。

2.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当然不能忽视其文化内涵。中西文化的差异较大,但是在阅读中学生往往用自已的中文思维去代替作者的观点,无形中对自已的阅读能力的提高设置了障碍。要提高阅读能力,有必要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知识、文学知识以及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宗教信仰、风土人情和重大节日等。教师除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增加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外,还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查阅资料,阅读一些西方的原著和杂志上刊登的作品,增进对英语国家的地理、气候、历史、工农业、科技、著名人物、文学艺术、民族个性、传统礼仪的了解,提高学生英语思维和阅读能力。

3.精心设计导读 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 激发阅读兴趣

课文的导入,实质上就是课文最初呈现(Presentation),也是课文教学的"序曲"。巧妙而恰当的导入能先声夺人,使学生在心理上和知识上做好学习上的必要准备,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激发兴趣和求知欲,从而自然地过渡到新内容的教学。导入部分应力求做到新颖别致、简练到位。课文导入后,为了进一步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还可以趁热打铁,在学生兴趣得到激发时,进行“读前活动”(Pre-reading activity-Introduction)为正式阅读做准备(Preparation for reading)。

针对中学英语教材课文类型较多、题材体裁广泛的特点,我们采用灵活多样的导入方法,设计恰当精炼的导入语进行课文的导入。常用的直观教具大致有图片、幻灯片、投影片、简笔画、实物、多媒体((尤其是音像作品)等,教师可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如外研社SB BOOK3 MODULE 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开始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出孔子、孟子、墨子的图象,让学生来回答: Who are they? Do you know about their teachings? 通过学生的思考及相互讨论,让学生逐步进入到有关中国古代哲学家这个话题,从而进一步展开这个话题。

4.阅读过程的正确引导

“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手段。”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因此阅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而信息多少的获得,又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阅读课的教学过程应该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逐步推进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整体阅读和训练。

①.浅层阅读,整体上了解课文大意和轮廓

这一步,采用跳读(Skipping)的方式,引导学生快速通读全文,了解课文的大意和中心思想,让学生“见之森林”,知其概貌。在这个阶段,教师可设计练习检测阅读效果,帮助学生捕获信息,练习可采用判断正误、排序等简单形式,难度不宜过大,主要是一些when、where、 who、 what一类的问题 ,这类问题主要是提问一些英语基础中下游的学生,以让他们看到自己在英语学习方面的希望。

②.深层阅读,局部了解课文的主要情节和要点。

这一步,采用细读(Scanning)的方式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抓住情节掌握要点。在泛读或略读之后,学生已知晓文章大意,教师应指导他们运用已学的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对文中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判断,帮助学生准确理解人物性格、事实的前因后果,事物发展规律、作者的态度观点以及文章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教师可设计难度较深的题目,如Why,How many,How much等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教师要给学生及时答疑解难。对文中影响阅读的语法和语言点,教师要适当讲解,达到能理解文意即可,但不可游离于课本之外甚远,尤其是Introduction中出现的单词与词组完全可以一带而过。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方面参与阅读实践活动,如分组讨论,使所有学生全员全程参与阅读过程。

③.灵活应用 综合提升

在学生基本理解课文内容及主旨的前提下,采用多种题型对课文内容进行巩固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基本方式为: 复述。复述不仅有利于整体理解,也有利于整体运用,从而更好地贯彻语言教学的交际性原则。在做复述活动时,既可进行听说练习,又可以培养写作能力。复述可就课文整体,某一段落,某一事件、人物、地点等展开;教师可根据文章内容提供线索,如时间线索、情节发展图等形式。此活动形式使用范围广,可以先口头,后笔头,是课文整体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完形填空。这种方式是在学生全面理解课文,扫除文中基本的语言障碍后,让学生充分利用课本提高口笔头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驾驭能力的有效途径。形式上可指导学生抓住主干和要旨,突出关键句和关键词。课文改写。这种形式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层次又提高了一步,可以要求学生将课文缩写成简短的概要,也可以由一种体裁改写成另一种体裁。如学习SEFC1B Lesson 69“The Necklace”一文后让学生由对话形式改写成短文形式并续写,这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向能力。

三、课文中语言知识的巩固

强化对课文语言知识的记忆和应用。首先,让学生把课文所体现的语言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总结的过程就是记忆的过程,从而加深对语言知识的记忆并培养语法分析能力。其次,背诵优秀段落和句子,要根据其所在语境和所表达的意义去理解背诵,这样既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又培养了英语写作能力。让学生体验学习英语的快乐,积累语言知识,培养他们的英语语感和英语思维能力。再次,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做翻译句子和词组的练习,从而升华所学语言知识。

总之,高中英语课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主阵,况且高中英语课文教学与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过程。教师应进一步更新观念,充分挖掘教材,多方面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下主动地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学校里的真正的创造性劳动,首先是生动的、探究性的思考和研究。即使是最好的、最精密的教学法,只有在教师加入了自己的个性,对一般的东西加入了自己的经过深思熟虑的东西以后,它才能是有效的。”

因此只有坚持探索,用科学、高效的理论指导时间,才能优化英语课文的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取得好的效果。

作者:李波

第4篇:高中语文课文目录

必修一 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3 2.诗两首

雨巷…………………………………………戴望舒 6 再别康桥………………………………………徐志摩 8 3.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 10 第二单元

4.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16 5.荆轲刺秦王………………………………….《战国策》 18 6.*鸿门宴……………………………………..司马迁 22 第三单元

7.记念刘和珍君……………………………………鲁迅 27 8.小狗包弟……………………………………….巴金 32 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 36 第四单元 10.短新闻两篇

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婷 杨兴 39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罗森塔尔 41 11.包身工………………………………………..夏衍 44 12.*飞向太空的航程……………………….贾永曹智 白瑞雪 52 必修二 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1.荷塘月色…………………………………..朱自清 2.故都的秋…………………………………..郁达夫 3.*囚绿记…………………………………..陆蠡 第二单元 4.《诗经》两首 氓 采薇

5.离骚………………………………………屈原 6.*《孔雀东南飞》(并序) 7.*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短歌行……………………………………曹操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第三单元

8.兰亭集序……………………………………王羲之 9.赤壁赋……………………………………..苏轼 10.*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第四单元 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 12.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 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

第三册

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1.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 2.祝福………………………………………..鲁迅 3. *老人与海…………………………………….海明威 第二单元

4.蜀道难……………………………………….李白 5.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 咏怀古迹(其三) 登高

6.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7.*李商隐诗两首 锦瑟 马嵬(其二) 第三单元 8.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9.劝学……………………………………….《荀子》 10.*过秦论…………………………………….贾谊 11.*师说………………………………………韩愈 第四单元

12.动物游戏之谜………………………………..周立明 13.宇宙的边疆………………………………….卡尔•萨根 14.*凤蝶外传……………………………………董纯才

15.*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加来道雄

第四册

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1.窦娥冤………………………………………..关汉卿 2.雷雨………………………………………….曹禹 3.*哈姆莱特……………………………………莎士比亚 第二单元 4.柳永词两首 望海潮(东南形胜) 雨霖铃(寒蝉凄切) 5.苏轼词两首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6.辛弃疾词两首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李清照词两首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声声慢(寻寻觅觅) 第三单元

8.拿来主义……………………………………….鲁迅 9.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弗罗姆 10.*短文三篇

热爱生命……………………………………….蒙田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帕斯卡尔 信条…………………………………………..富尔格姆 第四单元

11.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12.苏武传………………………………………..班固 13.*张衡传………………………………………范晔

第五册 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 2.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 3.*边城………………………………………沈从文 第二单元

4.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 5.滕王阁序…………………………………….王勃 6.*逍遥游……………………………………庄周 7.*陈情表……………………………………李密 第三单元

8.咬文嚼字…………………………………….朱光潜 9.*说“木叶”…………………………………林庚 10.*谈中国诗…………………………………..钱钟书 第四单元

11.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 12.作为生物的社会……………………………..刘易斯•托马斯 13.*宇宙的未来……………………………….史蒂芬•霍金

第5篇: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文目录

第一册(高一上) 第一单元

1、毛泽东词二首

沁园春

长沙

采桑子

重阳

2、中国现代诗三首

再别康桥(徐志摩)

死水 (闻一多)

赞美(穆旦) 3*、中国当代诗三首

错误

(郑愁予)

致橡树 (舒婷)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海子) 4*、外国诗三首

致大海 (普希金)

篱笆那边(狄金森)

我愿意三急流 (裴多菲) 其他诗歌读背篇章

雨巷(戴望舒)

预言 (何其芳)

窗(陈敬容)

孤独的收割人 (华兹华斯)

豹——在巴黎动物园(里尔克)

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 (朱光潜) 综合学习拥抱文学的骄子——诗歌

第二单元

5、荷塘月色(朱自清)

6、我的空中楼阁(李乐薇) 7*、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 8*、花未眠(川端康成) 散文的艺术魅力(佘树森)

第三单元

9、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

10、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

11*、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2*、我的呼吁(史怀哲)

第四单元

13、《呐喊》自序(鲁迅)

14、胡同文化(汪曾祺) 15*、《宽容》序言(房龙) 16*、《名人传》序(罗曼.罗兰) 综合学习

民居文化

第五单元

17、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18*勾践灭吴(节选) (<<国语>>) 19.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20*.触龙说赵太后 (<<战国策>>) 怎样学习文言文

第六单元

21.子路曾皙冉由公西华侍坐 (<<论语>>) 22.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23*.劝学 (<<荀子>>)

24*.秋水(节选) (<<庄子>>) 文言实词的特点

第二册(高一下) 第一单元 1.祝福 (鲁迅)

2*.边城(节选) (沈从文) 3*.荷花淀 (孙犁)

4.装在套子里的人 (契诃夫) 现当代小说鉴赏 (雷达)

综合学习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文学作品主题的多种解读

第二单元

5.拿来主义 (鲁迅) 6.我若为王 (聂绀弩) 7*.庄周买水 (刘征) 8*.剃光头发微 (何满子)

第三单元

9.南州六月荔枝丹 (贾祖璋) 10.<<物种起源>>导言 (达尔文) 11*.神奇的极光 (曹冲)

12*.这个世界的音乐 (托马斯.刘易斯)

第四单元

13.咬文嚼字 (朱光潜) 14.读<<伊索寓言>> (钱钟书) 15*.说“木叶” (林庚) 16*.米洛斯的维纳斯(青冈卓行)

第五单元

17.过秦论 (贾谊) 18.鸿门宴

(司马迁) 19*.兰亭集序(王羲之) 20*.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综合学习《兰亭序》与书法文化

第六单元

21、师说 (韩愈)

22、阿房宫赋(杜牧) 23*、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24*、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怎样学习文言虚词

第三册(高二上) 第一单元

1.<<诗经>>三首

卫风.氓

秦风.无衣

*邶风.静女 2.离骚(节选) (屈原) 3.孔雀东南飞(并序)

4.汉魏晋诗三首 *迢迢牵牛星

短歌行 (曹操)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其它古诗背诵篇章湘夫人(屈原)

长歌行 (屈原)

第二单元

5.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6*.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7.近体诗六首 山居秋暝 (王维)

登高 (杜甫)

*蜀相 (杜甫)

*石头城 (刘禹锡)

*锦瑟 (李商隐)

*书愤 (陆游) 8.词七首 *虞美人 (李煜)

雨霖铃 (柳永)

念奴娇 (苏轼)

*鹊桥仙 (秦观)

*声声慢 (李清照)

*永遇乐 . 京口北固亭怀古

*扬州慢 (姜夔) 综合学习解意象,品诗歌 其他古诗词背诵篇章

渔翁(柳宗元)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元稹)

李凭箜篌引(李贺)

过华清宫(杜牧)

菩萨蛮(温庭筠)

浪淘沙 (李煜)

桂枝香. 金陵怀古(王安石)

江城子(苏轼)

苏幕遮(周邦彦)

一剪梅 (李清照)

第三单元

9.记念刘和珍君(鲁迅) 10.古都的秋(郁达夫) 11*.道士塔(余秋雨)

(辛弃疾) 12*.泪珠与珍珠(琦君)

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刘锡庆)

第四单元

13.灯下漫笔(节选)(鲁迅) 14.漫话清高(金开诚) 15*.巴尔扎克葬词(雨果) 16*.短文两篇

美腿与丑腿(富兰克林)

我为什么而活着 (罗素)

第五单元

17.六国论(苏洵) 18.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19*.伶官传记

(欧阳修) 20*.时钟山记

(苏轼)

词类活用

第六单元

21项脊轩志(归有光) 22.五人墓碑记(张溥) 23*.登泰山记 (姚鼐) 24*.病梅馆记 (龚自珍)

综合学习山水与文化

文言常用句式

第6篇:高中人教版新旧语文课文目录汇集

第一册

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1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3

2 诗两首

雨巷 ……………………………戴望舒 6

再别康桥 ………………………徐志摩 8

3 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 青 10

4 *中外短诗五首

断章 ……………………………卞之琳 15

风雨 ……………………………芦 荻 15

错误 ……………………………郑愁予 16

回旋舞 …………………………保尔·福尔 16

在一个地铁车站 ………………庞 德 17

第二单元

5 兰亭集序……………………………王羲之 19

6 赤壁赋………………………………苏 轼 22

7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王 维 25

8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27

第三单元

9 记念刘和珍君………………………鲁 迅 31

10 小狗包弟 …………………………巴 金 36

11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 40

12 *金岳霖先生………………………汪曾祺 42

第四单元

13 短新闻两篇

别了,“不列颠尼亚”…………周 婷 杨 兴 47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罗森塔尔 49

14 包身工 ……………………………夏 衍 52

15 *寻找时传祥——重访精神高原……………孙德宏 61

16 *飞向太空的航程…………………贾永 曹智 白瑞雪

表达交流

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70

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73

人性光辉 写人要凸显个性………………………76

“黄河九曲” 写事要有点波澜…………………79

朗诵…………………………………………………82

梳理探究

优美的汉字…………………………………………86

奇妙的对联…………………………………………90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93

名著导读

《论语》……………………………………………96

65

《大卫·科波菲尔》………………………………101

第二册

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1 荷塘月色………………………………朱自清 3

2 故都的秋………………………………郁达夫 7

3 *囚绿记 ………………………………陆 蠡 11

4 *瓦尔登湖 ……………………………梭 罗 14

第二单元

5 《诗经》两首

氓……………………………………………21

采薇…………………………………………22

6 离骚……………………………………屈 原 24

7 孔雀东南飞 并序……………………………27

8 *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33

短歌行………………………………曹 操 33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34

第三单元

9 烛之武退秦师…………………………《左 传》36

10 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38

11 鸿门宴 …………………………………司马迁 42

12 *召公谏厉王弭谤……………………《国 语》46

第四单元

13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蔡元培 49

14 我有一个梦想 …………………………马丁·路德·金 52

15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 56

16 *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杨振宁

表达交流

直面挫折 学习描写…………………………………66

美的发现 学习抒情…………………………………69

园丁赞歌 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73

想像世界 学习虚构…………………………………76

演讲……………………………………………………78

梳理探究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82

修辞无处不在…………………………………………85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88 名著导读

《家》…………………………………………………92

《巴黎圣母院》………………………………………95

第三册

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60

1 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 4

2 祝福…………………………………………鲁 迅 17

3 *十八岁出门远行 …………………………余 华 32

4 *老人与海 …………………………………海明威 39

第二单元

5 蜀道难………………………………………李 白 52

6 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54

咏怀古迹(其三)…………………………………54

登高…………………………………………………55

7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56

8 *李商隐诗两首

锦瑟…………………………………………………59

马嵬(其二)………………………………………59

第三单元

9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62

10 劝学 ………………………………………《荀子》 64

11 *过秦论………………………………………贾 谊 66

12 *师说…………………………………………韩 愈 70

第四单元

13 动物游戏之谜 ………………………………周立明 74

14 宇宙的边疆 …………………………………卡尔·萨根 79

15 *凤蝶外传……………………………………董纯才 86

16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加来道雄 94

表达交流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101

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104

善待生命 学习论证…………………………………………107

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110

讨论 …………………………………………………………113

梳理探究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117

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 ……………………………………120

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 ………………………………………122

名著导读

《红楼梦》 …………………………………………………127

《高老头》 …………………………………………………132

第四册

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1 窦娥冤………………………………………关汉卿 4

2 雷雨…………………………………………曹 禹 18

3 *长亭送别 …………………………………王实甫 29

4 *哈姆莱特 …………………………………莎士比亚 35

第二单元

5 柳永词两首

望海潮(东南形胜)………………………………46

雨霖铃(寒蝉凄切)………………………………47

6 苏轼词两首

念奴娇 赤壁怀古…………………………………49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50

7 辛弃疾词两首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52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53

8 *李清照词两首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55

声声慢(寻寻觅觅)………………………………55

第三单元

9 拿来主义…………………………………………鲁 迅 58

10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弗罗姆 61

11 *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周有光 65

12 *短文三篇

热爱生命………………………………………蒙 田 73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帕斯卡尔 74

信条……………………………………………富尔格姆 75

第四单元

13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司马迁 78

14 苏武传 …………………………………………班 固 84

15 张衡传 …………………………………………范 晔 90

16 *李贺小传………………………………………李商隐 93

表达交流

解读时间 学习横向展开议论

发现幸福 学习纵向展开议论

第五册

第一单元

阅读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

药………………………………………………鲁 迅

边城……………………………………………沈从文

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

写作口语交际

逼近真理——怎样写得深刻

第二单元

阅读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滕王阁序……………………………………王 勃

阿房宫赋……………………………………杜 牧

逍遥游(节选)…………………………《庄子》

陈情表………………………………………李 密

写作口语交际

讴歌亲情——怎样写得丰富

第三单元

阅读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宗白华

咬文嚼字…………………………………朱光潜

谈中国诗…………………………………钱钟书

孟浩然……………………………………闻一多

说“木叶” …………………………… 林 庚

写作口语交际

思想文采——讲究文采

第四单元

阅读

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

指印………………………………………丹齐克

冰川的风格………………………………位梦华

熊猫的拇指………………………………古尔德

作为生物的社会…………………………托马斯·刘易斯

写作口语交际

创新思维——怎样写得新颖

访谈

梳理探究

文言词语和句式

古代文化常识

有趣的语言翻译

理科中的语文

名著导读

红楼梦

堂吉诃德

旧人教版高中语文目录

第一册

第一单元

1. 毛泽东词二首

沁园春 长沙

采桑子 重阳

2.中国现代诗三首

再别康桥…………………………………徐志摩

死水………………………………………闻一多

赞美………………………………………穆 旦

3.*中国当代诗三首

错误…………………………………… 郑愁予

致橡树…………………………………舒 婷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 子

4.*外国诗三首

致大海…………………………………普希金

篱笆那边………………………………狄金森

我愿意是急流…………………………裴多菲

其他诗歌读背篇章

雨巷……………………………………戴望舒

预言……………………………………何其芳

窗………………………………………陈敬容

孤独的收割人…………………………华兹华斯

豹………………………………………里尔克

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朱光潜

综合性学习:拥抱艺术的骄子——诗歌

第二单元

5.荷塘月色……………………………朱自清

6.我的空中楼阁………………………李乐薇

7.*我与地坛(节选)……………… 史铁生

8.*花未眠…………………………… 川端康成

散文的艺术魅力………………………佘树森

第三单元

9.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

10.我有一个梦想…………………… 马丁•路德•金

11.*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2.*我的呼吁…………………………史怀德

第四单元

13.《呐喊》自序…………………… 鲁 迅

14.胡同文化…………………………汪曾祺

15.*《宽容》序言………………… 房 龙

16.*《名人传》序………………… 罗曼•罗兰

综合性学习:民居文化

第五单元

17.烛之武退秦师………………………《左 传》

18.*勾践灭吴(节选)…………………《国 语》

19.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20.*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怎样学习文言文

第六单元

2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 语》

22.寡人之于国也……………………………………《孟 子》

23.*劝 学…………………………………………《荀 子》

24.*秋 水…………………………………………《庄 子》

文言实词的特点

写作、口语交际

第一单元 感受与思考

负责自信地表达

――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

(一)

第二单元 想像与联想

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

(二)

第三单元 再现与表现

第四单元 个性与创新

第五单元 自由写作实践

附录 简化字总表

第二册

第一单元

1.祝福…………………………………………鲁 迅

2.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

3.*边城(节选)…………………………… 沈从文

4.* 荷花淀……………………………………孙 犁

现当代小说鉴赏……………………………… 雷 达

综合性学习:“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文学作品主题的多样理解

第二单元

5.拿来主义…………………………………鲁 迅

6.我若为王…………………………………聂绀弩

7.*庄周买水……………………………… 刘 征

8.* 剃光头发微……………………………何满子

第三单元

9.南州六月荔枝丹…………………………贾祖璋

10.《物种起源》导言……………………达尔文

11.*神奇的极光……………………………曹 冲

12.*这个世界的音乐…………………… 托马斯•刘 易斯

第四单元

13.咬文嚼字………………………………朱光潜

14.读《伊索寓言》………………………钱钟书

15.*说“木叶” …………………………林 庚

16.*米洛斯的维纳斯……………………清冈卓行

第五单元

17.过秦论…………………………………贾 谊

18.鸿门宴…………………………………司马迁

19.*兰亭集序……………………………王羲之

20.*归去来兮辞…………………………陶 潜

综合性学习:《兰亭序》与中国书法

第六单元

21.师说…………………………………韩 愈

22.阿房宫赋……………………………杜 枚

23.*谏太宗十思书……………………魏 徵

24.*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怎样学习文言虚词

写作、口语交际

第一单元 写出人物的个性

倾听

第二单元 写出事件的波澜

应答

第三单元 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

第四单元 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

第五单元 自由写作实践

附录 关于《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的通知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标点符号用法

第三册

第一单元

1.《诗经》三首

卫风·氓

秦风·无衣

*邶风·静女

2.离骚(节选)……………………………屈

3.*孔雀东南飞(并序)

4.*汉魏晋五言诗三首

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短歌行…………………………………曹 操

归园田居………………………………陶渊明

其他古诗诵读篇章

湘夫人…………………………………屈 原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

第二单元

5.梦游天姥吟留别………………………李 白

6.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7.近体诗六首

山居秋暝………………………………王 维

登高……………………………………杜 甫

*蜀相………………………………… 杜 甫

*石头城……………………………… 刘禹锡

*锦瑟………………………………… 李商隐

*书愤………………………………… 陆 游

8.词七首

*虞美人…………………………… 李 煜

雨霖铃………………………………柳 永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 轼

*鹊桥仙……………………………… 秦 观

*声声慢……………………………… 李清照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扬州慢……………………………… 姜 夔

综合性学习:解读古典诗歌的一把钥匙

其他古诗诵读篇章

渔翁……………………………………柳宗元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元 稹

李凭箜篌引……………………………李 贺

过华清宫………………………………杜 牧

菩萨蛮…………………………………温庭筠

浪淘沙…………………………………李 煜

桂枝香 金陵怀古………………………王安石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

苏幕遮…………………………………周邦彦

一剪梅…………………………………李清照

第三单元

9.记念刘和珍君………………………… 鲁 迅

10.故都的秋…………………………… 郁达夫

11.*道士塔……………………………… 余秋雨

12.*泪珠与珍珠………………………… 琦 君

散文的艺术魅力……………………………佘树森

第四单元

13.灯下漫笔(节选)…………………… 鲁 迅

14.漫话清高………………………………金开诚

15.*巴尔扎克葬词…………………………雨 果

16.*短文两篇

美腿与丑腿……………………………富兰克林

我为何而生……………………………罗 素

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刘锡庆

第五单元

17.六国论…………………………………苏 洵

18.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19.*伶官传序………………………………欧阳修

20.*石钟山记………………………………苏 轼

词类活用

第六单元

21.项脊轩志………………………………归有光

22.五人墓碑记……………………………张 溥

23.*登泰山记………………………………姚 鼐

24.*病梅馆记………………………………龚自珍

综合性学习 山水与文化

文言常用句式

写作、口语交际

第一单元 议论要有理有据

劝说

第二单元 议论要有条有理

讨论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自由写作实践

附录

中国文学的鉴赏……………………………袁行霈

20世纪中国文学概况…………………… 殷国明

第四册

第一单元

1.药……………………………………鲁 迅

2.项链…………………………………莫泊桑

3.*陈奂生上城…………………………高晓生

4.*守财奴………………………………巴尔扎克

第二单元

5.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

6.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

7.*失街亭………………………………罗贯中

8.*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冯梦龙

古代小说鉴赏…………………………… 吴小如

综合性学习 感受小说的魅力

第三单元

9.雷雨(节选)………………………曹 禺

10.茶馆(节选)…………………… 老 舍

11.*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莎士比亚

12.*三块钱国币………………………丁西林

现当代戏剧鉴赏

第四单元

13.窦娥冤…………………………… 关汉卿

14.长亭送别………………………… 王实甫

15.*闺塾………………………………汤显祖

16.*哀江南……………………………孔尚任

古代戏曲鉴赏

综合性学习 演剧与编剧

第五单元

17.陈情表……………………………… 李 密

18.*祭十二郎文…………………………韩 愈

19.*愚溪诗序……………………………柳宗元

20.赤壁赋……………………………… 苏 轼

第六单元

21.逍遥游(节选)…………………《庄 子》

22.滕王阁序……………………………王 勃

23.* 柳毅传(节选)…………………李朝威

24.*促织……………………………… 蒲松龄

写作、口语交际

第一单元 作点辩证分析

辩论

第二单元 札记•随笔

演讲

第三单元 小小说

第四单元 寓言故事与科幻小说

第五单元 自由写作实践

附录

中国古代文学概述……………………方智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第五册

第一单元

1.人生的境界………………………… 冯友兰

2.人是什么…………………………… 赵鑫珊

3.*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鲍鹏山

4.*孔孟…………………………………黄仁宇

第二单元

5.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吴组缃

6.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宗白华

7.*谈中国诗…………………………… 钱钟书

8.*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谢 冕

第三单元

9.阿Q正传………………………………鲁 迅

鲁迅的生平和创作…………………王富仁

综合性学习 我说鲁迅

第四单元

10.变形记…………………………弗兰茨•卡夫卡

11.*墙上的斑点…………………弗吉尼亚•伍尔夫

12.等待戈多(节选)…………… 萨缪尔•贝克特

13.*百年孤独(节选)…………… 加西亚•马尔克斯

第五单元

14.蜀道难…………………………… 李 白

15.将进酒…………………………… 李 白

16.*兵车行……………………………杜 甫

17.*李杜诗五首

峨眉山月歌……………………… 李 白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客至……………………………… 杜 甫

旅夜书怀………………………… 杜 甫

登岳阳楼………………………… 杜 甫

唐诗简介………………………………罗宗强

第六单元

18.齐桓晋文之事……………………《孟 子》

19.庄暴见孟子………………………《孟 子》

20. *孟子见梁襄王…………………《孟 子》

21.*短文两篇

齐人有一妻一妾

弈秋

《孟子》简介………………………… 郭预衡

综合性学习 感受儒家文化

写作

第一单元 综述

第二单元 科学小品

第三单元 自然科学小论文

第四单元 社会生活评论

第五单元 自由写作实践

附录

外国文学简介…………………………陈建华

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

第六册

第一单元

1.数学与文化………………………齐民友

2.熵:一种新的世界观(节选)…………… 里夫金

3.*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梁思成

4.*宇宙的未来………………………… 霍 金

第二单元

5.语言与文学……………………………王 力

6.语言的演变……………………………吕叔湘

7.*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 张志公

8.*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叶蜚声 徐通锵

综合性学习:缤纷多彩的语言世界

第三单元

9.*诉肺腑………………………………《红楼梦》

10.宝玉挨打……………………………《红楼梦》

11.抄检大观园…………………………《红楼梦》

12.黛玉之死……………………………《红楼梦》

《红楼梦》导读……………………………白维国

第四单元

13.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

14.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司马迁

15.*屈原列传(节选)…………………… 司马迁

16.*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 司马迁

司马迁与《史记》……………………………韩兆琦

综合性学习:到图书馆去

写作

第一单元 立意与选材

第二单元 思路与结构

第三单元 文体与文风

第四单元 本色与文采

第五单元 自由写作实践

第7篇: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课文目录大全

第一册

第一专题 向青春举杯(活动体验) ◎ 吟诵青春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3 相信未来/食指/9 六月,我们看海去/潘洗尘/10 ◎ 体悟人生

十八岁和其他/杨子/15 我的四季/张洁/19 ◎ 设计未来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节选)/[德]马克思/23 我的五样/毕淑敏/29 第二专题 获得教养的途径(问题探讨) ◎ 经典的力量

获得教养的途径/[瑞士]赫尔曼•黑塞/41 ◎ 求学之道

劝学(节选)/荀子/46 师说/韩愈/47 ◎ 从质疑到创新

贵在一个“新”字/王梓坤/50 第三专题 月是故乡明(文本研习) ◎ 古典的乡愁 采薇/《诗经》/61 奥德赛(节选)/[希腊]荷马/62 我心归去/韩少功/65 ◎ 漂泊的旅人 想北平/老舍/69 乡土情结/柯灵/73 前方/曹文轩/79 ◎ 恒久的烙印

月是故乡明/季羡林/83 今生今世的证据/刘亮程/86 第四专题 像山那样思考(文本研习) ◎ 谛听天籁

江南的冬景/郁达夫/93 晨昏诺日朗/赵丽宏/96

◎ 感悟白然 前赤壁赋/苏轼/10l 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103 ◎ 湖山沉思

寂寞/[美]梭罗/105 像山那样思考/[美]奥尔多•利奥波德/109 第二册

第一专题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文本研习) ◎ 生命的强音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美]海伦•凯勒/3 渴生者/钱钢/10 ◎ 精神支点

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16 最后的常春藤叶/[美]欧•亨利/22 ◎ 共享幸福

我的邻居胡蜂/苇岸/29 敬畏生命/[法]阿尔贝特•史怀泽/34 第二专题 和平的祈祷(研习•探讨•活动) ◎ 遭遇战争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苏联]肖洛霍夫/41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德]海因里希•伯尔/50 ◎ 黑暗中的心迹

安妮日记(节选)/[德]安妮•弗兰克/60 ◎ 历史画外音 图片两组/68 第三专题 历史的回声(文本研习)

◎ 后人之鉴 六国论/苏洵/75 阿房宫赋/杜牧/77 ◎ 千古江山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81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8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82 ◎ 血与火的记录

血肉筑起的滇缅路(节选)/萧乾/85 东史郎日记(二则)/[日本]东史郎/90 第四专题 如琢如磨(活动体验) ◎ 体味“推敲”的奥妙 咬文嚼字/朱光潜/97 ◎ 追寻名作诞生的印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修改稿品评/103 ◎ 亲历词句锤炼的甘苦 句式调整/111 第三册

第一专题 祖国土(文本研习) ◎ 故园音画

祖国山川颂/黄药眠/3 肖邦故园/[波兰]雅—伊瓦什凯维奇/8 ◎ 颂歌的变奏 发现/闻—多/15 北方/艾青/16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舒婷/20 我愿意平平常常地死去/[古巴]何塞•马蒂/21 祖国土/[苏联]阿赫玛托娃/22 第二专题 号角,为你长鸣(问题探讨) ◎ 燃烧的心

离骚(节选)/屈原/27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俄]普希金/29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美]惠特曼/30 ◎ 底层的光芒 五人墓碑记/张溥/32 品质/[英]高尔斯华绥/34 老王/杨绛/41 第三专题 文明的对话(活动体验) ◎ 感受碰撞

刮痧(节选)/王小平/49 ◎ 放出眼光 拿来主义/鲁迅/71 “文明”与“文化”/陈炎/73 ◎ 搜索与发现 组织社会调查/80 第四专题 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 ◎ 诗从肺腑出 蜀道难/李白/85 登高/杜甫/87 锦瑟/李商隐/88 ◎ 词别是一家 蝶恋花/晏殊/90 雨霖铃/柳永/90 声声慢/李清照/91 ◎ 文以气为主

滕王阁序(并诗)/王勃/93 秋声赋/欧阳修/97 第四册

第一专题 我有一个梦想(文本研习) ◎ 经世济民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3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4 ◎ 英名与事业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德]恩格斯/6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孙文/8 ; 我有一个梦想/[美]马丁•路德•金/10 第二专题 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问题探讨) ◎ 仰观宇宙

逍遥游(节选)/庄子/21 兰亭集序/王羲之/24 ◎ 思想的阳光

人是能够思想的芦苇(节选)/[刻帕斯卡尔/26 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德]康德/27 ◎ 生命箴言

我为何而生/(英)罗素/30 横渠四句/冯友兰/31 第三专题 直面人生(问题探讨) ◎ 生存选择

报任安书(节选) /司马迁/37 渔父/《楚辞》/43 平凡的张鲁/乔艳琳等/45 庸人/丁大同/49 真的猛士

记念刘和珍君/鲁迅/54 苦难中的尊严

论厄运/[英]培根/60 《名人传》序(节选)/[法]罗曼•罗兰/61 直面苦难(节选)/周国平/62 第四专题 走进语言现场(活动体验)

在演讲厅

不自由,毋宁死/[美]帕特里克•亨利/69 奥林匹克精神/[法]顾拜旦/72 增进相互了解 加强友好合作/江泽民/75 问答之间 作为偶像/82 一个人的渡口(节选)/87 交锋时刻

文学特长生能否特招/97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梁思成/100 第五册

第一专题 美的方程式(活动体验) 美的发现

科学中的美与求美/[美]钱德拉塞卡/3 走在科学之前/[苏联]苏霍金/9 领悟匠心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俞孔坚/14 第二专题 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活动体验) 灵魂的对白

雷雨(节选)/曹禺/27 美与丑的看台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法]雨果/37 人性在复苏

辛德勒名单(节选)/46 第三专题 世相百态(文本研习) 说不尽的阿Q 阿Q正传/鲁迅/61 众土之相

大战风车的堂•吉诃德/[西班牙]塞万提斯/106 装在套子里的别里科夫/[俄]契诃夫/108 格里高尔一觉醒来成甲虫/[奥地利]卡夫卡/109 高松年与方鸿渐/钱钟书/110 第四专题 此情可待成追忆(文本研习) 亲情:轩窗书影 陈情表/李密/117 项脊轩志/归有光/119 谁染霜林醉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英]莎士比亚/122 长亭送别/王实甫/129 旧日时光

友情的歌唱(诗四首)/134 第五专题 慢慢走,欣赏啊(文本研习) 丹青难写是精神

看蒙娜丽莎看/熊秉明/145 此时无声胜有声

草书歌行/李白/152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153 园日涉以成趣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曹雪芹/157 日本的庭园/[日本]室生犀星/168 第六专题 书于竹帛(活动体验) 长河溯源

语言的演变/吕叔湘/175 寻觅文言的津粱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司马迁/182 鸿门宴/司马迁/186

第8篇:沪教版高中语文课文目录(华师大版)

高中一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生命体验

一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二 跨越百年的美丽„„„„„„„„„ 梁 衡

三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周国平

第二单元:美好亲情

四 边城节选„„„„„„„„„„„„沈从文

五 合欢树„„„„„„„„„史铁生

六 *我们怎样过母亲节的(—个家庭成员的自述)„„„„„„„„„„„里柯克

第三单元: 人我之间

七 最后的常青藤叶„„„„„„„„„欧·亨利

八 邂逅霍金„„„„„„„„„„„„葛剑雄

九 *一碗阳春面„„„„„„„„栗良平

第四单元: 诗歌及其欣赏

十 再别康桥„„„„„„„徐志摩

十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艾青

十二 双桅船„„„„„„„„„„„„„舒婷

十三 *地球,我的母亲„„„„„„郭沫若

十四 *中国新诗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张同道

第五单元: 树木花卉

十五 蒹葭„„„„„„„„„„„„„《诗经》

十六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十七 病梅馆记„„„„„„„„„„„龚自珍

十八 *诗二首

咏史(郁郁涧底松)„„„„„„„„左思

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渊明

第六单元: 古代小说及其鉴赏

十九 促织„„„„„„„„„„„„蒲松龄

二十 香菱学诗„„„„„„„„„„„„曹雪芹

二十一 *群英会蒋干中计„„„„„„„„„„„„„罗贯中

二十二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

二十三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吴组湘

写作(调动你的积累;写出你独特的感受)

口语交际(聆听)

综合学习(优雅的汉语;流行语社会文化现象)

附录(文言实词及其活用)

高中一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平民生活

一 老王„„„„„„„„„„„„„杨绛

二 项链„„„„„„„„„„„„„„ 莫泊桑

三 *当炉女„„„„„„„„„„„„„„„ 臧克家

第二单元:

四 回忆鲁迅先生„„„„„„„„„„„ 萧红

五 小溪巴赫„„„„„„„„„„„„ 肖复兴

六 春天的故事„„„„„„„ 叶旭开 蒋开儒

第三单元: 杰出人物

七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

八 为了忘却的记忆„„„„„„„„„„„„„鲁迅

九 *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

第四单元: 小说及其评析

十 哦,香雪„„„„„„铁凝

十一 变形记(节选)„„„卡夫卡

十二 *微型小说两篇

在柏林„„„„„„„„„奥莱尔

走出沙漠„„„„„„„„„沈宏

十三 *《药》评点„„„„„„„„„原作 鲁迅 评点 吴中杰

第五单元: 亭台楼阁

十四 阿房宫赋„„„„„„杜牧

十五 黄州快哉亭记„„„„„„„苏辙

十六 项脊轩志„„„„„„„„„„„归有光

十七 *诗词四首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八声甘州„„„„„„„„„„„„柳永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登快阁„„„„„„„„„黄庭坚

第六单元: 古诗及其赏析

十八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十九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二十 律诗三首

终南山„„„„„„„„„„„„王维

登楼„„„„„„„„„„„„„杜甫

书愤„„„„„„„„„„„„„陆游

二十一 *绝句三首

塞下曲„„„„„„„卢纶

从军行„„„„„„„„„王昌龄

过华清宫„„„„„„„杜牧 二十二 *诗赋论(节选)„„„„„„„袁行霈

写作

一、让思想展翅飞翔

二、理清思路合理布局

口语交际

复述

综合学习

上海建筑与海派文化

传统节日与民俗文化

附录

文言虚词

高中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读书生活

一、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贾平凹

二、获得教养的途径„„„„„„„„„„„„„„„赫尔曼黑塞

三、*幼学纪事„„„„„„„„„„„„„„„„于是之

第二单元: 书话与书评

四、白莽作《孩儿塔》序„„„„„„„„„„„鲁迅

五、无韵之离骚„„„„„„„„„„资中筠

——太史公笔法小议

六、*密室的生活„„„„„„„„„„„„迈耶莱文

——评安妮弗兰克著《安妮的日记》

第三单元: 科学与艺术

七、爱因斯坦与艺术„„„„„„„„„„„„„赵鑫珊

八、说数„„„„„„„„„„„沈致远

九、*自然笔记„„„„„„„„„„„„„„„杨文丰

第四单元: 散文及其赏析

十、想北平„„„„„„„„„„„„老舍

十一、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冯友兰

十二、*草莓„„„„„„„„伊瓦什凯维奇

十三、*漫谈散文„„„„„„„„„„„ 季羡林

第五单元: 山水情思

十四、诸子喻山水„„„„„„„„„„„„

十五、秋水(节选)„„„„„„„„„„„„庄子

十六、前赤壁赋„„„„„„„„„„„苏轼

十七、*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第六单元: 词曲及其赏析 十

八、宋词四首

雨霖铃„„„„„„„„„„„柳永

踏莎行郴州旅舍„„„„„„„秦观

苏幕遮„„„„„„„„„„„周邦彦

声声慢„„„„„„„„„„李清照

十九、窦娥冤(节选)„„„„„„„„„„„ 关汉卿

十、元曲二首

寿阳曲远浦帆归„„„„„„马致远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二十一、*长亭送别„„„„„„„„„„ 王实甫

二十二、*词的起源与特点„„„„„„夏成焘 吴熊和

写作

文似看山不喜平

“画眼睛”

口语交际

单项表达

(一):发言

综合学习

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文化意蕴探究

楹联的世界 附录

文言中的固定结构

高中二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感悟自然

一、故都的秋„„„„„„郁达夫

二、晨昏诺日朗„„„„„„马赵丽宏)

三、*瓦尔登湖(节选)„„„„„„马梭罗) 第二单元:名利内外

四、守财奴„„„„„„巴尔扎克

五、关汉卿(节选)„„„„„„田汉

六、别了,哥哥„„„„„„殷夫

七、*告别权力的瞬间„„„„„„李辉 第三单元:文化的制约与创造

八、拿来主义„„„„„„鲁迅

九、胡同文化„„„„„„汪曾祺

十、*唐诗过后是宋词„„„„„„葛兆光

十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于沛 第四单元:说明文、应用文阅读

二、南州六月荔枝丹„„„„„„贾祖璋

十三、走向21世纪的机器人„„„„„„王磊

十四、*关于文学名著阅读的调查 第五单元:传统美德

五、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十六、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十七、*《新序》二则„„„„„„刘向

十八、*训俭示康„„„„„„司马光 第六单元:古代散文及其赏析

十九、过秦论„„„„„„贾谊 二

十、师说„„„„„„韩愈

二十一、石钟山记„„„„„„苏轼

二十二、*劝学„„„„„„荀子

二十

三、*古代散文学习漫议„„„„„„张中行 写作

条理分明的说明事物的特征

议论的角度

口语交际

单项表达

(二):演讲

综合学习

走进杰出的科学家

附录

文言中的特殊句式

高三年级上学期

第一单元:文学作品中的意境

一、雨巷„„„„„„戴望舒

二、荷塘月色„„„„„„朱自清

三、*荷花淀„„„„„„孙犁

四、*文学意境的特征„„„„„„顾祖钊

第二单元:思想与精神的力量

五、《〈宽容〉序言》„„„„„„房龙

六、《〈激流〉总序》„„„„„„巴金

七、*新时期诗歌二首

相信未来„„„„„„食指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梁小斌

八、*人因为思想而伟大„„„„„„帕斯卡尔

第三单元:品位与格调

九、世间最美的坟墓„„„„„„茨威格

——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十、老人与海„„„„„„海明威 十

一、*谈白菜„„„„„„李锐 十

二、*悼念一棵枫树„„„„„„牛汉

第四单元:论说文及其解读

三、未有天才之前„„„„„„鲁迅

——一九一四年一月十七日在北师大附中校友会讲

四、简笔与繁笔„„„„„„周先慎

五、*今天我们如何阅读经典„„„„„„张汝伦

十六、*漫谈说理文„„„„„„朱光潜

第五单元:家园亲情

十七、小雅•采薇„„„„„„(《诗经》) 十

八、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十

九、陈情表„„„„„„李密 二

十、*诗词三首

月夜„„„„„„杜甫

夜雨寄北„„„„„„李商隐

水调歌头„„„„„„苏轼 第六单元:史传作品及其赏析

二十一、秦晋殽之战„„„„„„(《左传》) 二十

二、鸿门宴„„„„„„司马迁)

二十三、*《苏武传》(节选)„„„„„„(《汉书》) 二十

四、* 伶官传序 „„„„„„欧阳修

二十五、*史传文学:文与史交融的时代画卷„„„„„„郭丹

写作

一、

二、 让论点站在坚实的基础上 驳斥谬论与阐明真理同样重要

口语交际

多项应对

(一):讨论与访谈

综合学习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

附录

修辞

高三年级下学期

第一单元:文学作品中的典型

一、阿Q正传(节选)„„„„„„鲁迅

二、哈姆雷特(节选)„„„„„„莎士比亚

三、*套中人„„„„„„契诃夫

四、*典型„„„„„„傅道彬 于茀 第二单元:艺术与审美

五、画说„„„„„„张大千

六、你为什么会感到愉快„„„„„„朱光潜

——从生理学观点谈美与美感

七、*昆剧的故事„„„„„„刘厚生

八、*音乐短章„„„„„„纪伯伦

第三单元:走向社会

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

十、生命的节日„„„„„„季栋梁 十

一、*《傅雷家书》两篇„„„„„„傅雷

第四单元:戏剧及其赏析

十二、《雷雨》(节选)„„„„„„曹禺 十

三、曹操与杨修„„„„„„陈亚先 十

四、*戏剧知识短文两篇

戏剧文学„„„„„„谭霈生

中国现代和当代话剧„„„„„„黄会林 陈刚

第五单元:浩然正气

十五、《论语》七则„„„„„„(《论语》) 十

六、《孟子》二章(《孟子》)

十七、*国殇„„„„„„屈原

十八、*《指南录》后序„„„„„„文天祥

十九、*左忠毅公逸事„„„„„„方苞

第六单元:人生与艺术境界

十、子路 曾晳 冉有 公西华侍坐„„„„„„(《论语》)

二十一、兰亭集序„„„„„„王羲之 二十

二、*琵琶行„„„„„„白居易 二十

三、*《秋声赋》„„„„„„欧阳修

二十四、*文论十则

《人间词话》七则„„„„„„王国维

板桥题画三则„„„„„„郑燮

写作

让文章鲜活起来

文章不厌百回改

口语交际

多项应对

(二):辩论

综合学习

我所敬仰的作家

附录

复句

第9篇:语文课文目录

四年级 上册

1、 观潮赵宗成、朱明元(《喜看今日钱塘潮》)

2、 雅鲁藏布大峡谷杨逸畴

3、 鸟的天堂

4、 火烧云

5、 古诗两首

题西林壁

游山西村

6、 爬山虎的脚

7、 蟋蟀的住宅

8、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9、 巨人的花园

10、幸福是什么

11、去年的树

12、小木偶的故事

13、白鹅

14、白公鹅

15、猫

16、母鸡

17、长城

18、颐和园

19、秦兵马俑

20、古诗两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元二使安西

21、搭石

22、跨越海峡的生命

23、卡罗纳

24、给予是快乐的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7、乌塔

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30、电脑住宅

31、飞向蓝天的恐龙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巴金萧红苏轼(宋)陆游(宋)叶圣陶法布尔法国王尔德英国埃林.彼林保加利亚新美南吉孙幼军译吕丽娜丰子恺朝叶.诺索夫俄国老舍老舍李白(唐)王维(唐)刘章竹林亚米契斯意大利丹.克拉克美国陈沚肖复兴汪晓洁路甬祥蒋豫浙徐星许龙

选读课文:

1、延安,我把你追寻祁念曾

2、五彩池杨其力

3、小青石

4、麻雀屠格涅夫俄国

5、迷人的张家界

6、一个苹果

7、真实的高度

8、人造发光植物王一川

1、 古诗词三首

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

2、 桂林山水

3、 记金华的双龙洞

4、 七月的天山

5、 中彩那天

6、 万年牢

7、 尊严

8、 将心比心

9、 自然之道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11、蝙蝠和雷达

12、大自然的启示

“打扫”森林 人类的老师

13、夜莺的歌声

14、小英雄雨来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17、触摸春天

18、永生的眼睛

19、生命生命20、花的勇气

21、乡下人家

22、牧场之国

23、古诗词三首

下册

李白(唐)刘禹锡(唐)白居易(唐) 陈淼 叶圣陶 碧野

新凤霞 李雪峰 姜桂华

伯罗蒙塞尔美国管桦雷利高洪波吴玉楼

琳达.里弗斯美国 杏林子冯骥才陈醉云

卡尔.恰皮克捷克四年级

乡村四月翁卷(宋)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宋) 渔歌子张志和(唐)

24、麦哨陈益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26、全神贯注

27、鱼游到了纸上

28、父亲的菜园王树槐

29、寓言两则

纪昌学射 扁鹊治病

30、文成公主进藏

31、普罗米修斯

32、渔夫的故事

选读课文

1、趵突泉

2、小珊迪

3、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

4、黄继光

5、生命的药方

6、可爱的草塘

7、到期归还

8、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1、 窃读记

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3、 走遍天下书为侣

4、 我的“长生果”

5、 古诗词三首

泊船瓜洲长相思

6、 梅花魂

7、 桂花雨

8、 小桥流水人家

9、 鲸

10、松鼠

11、新型玻璃五年级《藏族民间故事选》 老舍

迪安.斯坦雷英国 张晓天胡建国刘国林王江丽 上册

林海音张钫

尤安.艾肯英国叶文铃王安石(宋)纳兰性德(清)陈慧瑛琦君谢冰莹布封法国

12、假如没有灰尘周元桂

13、钓鱼的启示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伊尔莎.斯奇培尔利 美国黄嘉琬、黄后楼译

15、落花生计地山

16、珍珠鸟冯骥才

有趣的汉字阅读材料

1、 字谜七则

2、 有趣的谐音

3、 仓颉造字

4、 “册”“典”“删”的来历 我爱你,汉字阅读材料

1、 汉字的演变

2、 甲骨文的发现

3、 一点值万金

4、 街头错别字

5、 赞汉字

6、 书法作品赏析

7、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18、慈母情深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20、学会看病

21、圆明园的毁灭

22、狼牙山五壮士

23、难忘的一课

24、最后一分钟

25、七律.长征

26、开国大典

27、青山处处埋忠骨干

28、毛主席在花山

选读课文

1、黄果树听瀑

2、斗笠

3、太空“清洁工”

4、鞋匠的儿子

5、剥豆

6、你一定会听见的

7、木笛

8、百泉村(四章)梁晓声

巴德.舒尔伯格 毕淑敏 沈重 李小雨 毛泽东 晓年 翟志刚 王宜振 朱建群 林清玄 桂文亚 赵恺 金波

五年级下册

1、 草原老舍

2、 丝绸之路段万翰等编著《世界五千年》

3、 白杨袁英

4、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张建魁《触摸风火山》

青藏铁路网《青藏铁路走过的地方》 日积月累 古诗二首

浪淘沙凉州词

5、 古诗三首

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 村居

6、 冬阳.童年.骆驼队

7、 祖父的园子

8、 童年的发现

9、 儿童诗两首我想童年的水墨画

10、杨氏之子

11、晏子使楚

12、半截蜡烛

13、打电话

14、再见了,亲人

15、金色的鱼钩

16、桥

17、梦想的力量

18、将相和

19、草船借箭20、景阳岗

21、猴王出世

22、

刘禹锡(唐) 王之涣(唐) 吕岩(唐) 杨万里(宋) 辛弃疾(宋) 林海音

萧红《呼兰河传》 费奥多罗夫俄国

高洪波 张继楼

刘义庆《世说新语》 《晏子春秋》 伋晓晶改编

马季、郭启儒合说相声《打电话》 谈歌 江非

司马迁《史记》 罗贯中《三国演义》 施耐庵《水浒传》 吴承恩《西游记》

上一篇:食品行业现状分析下一篇:语文第八单元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