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关怀青年

2022-06-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关心关怀青年

伦理关怀:高校青年教师党建工作的向度

[摘要]对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党建工作进行伦理审视,揭示其伦理关怀缺失的现实,表明高校青年教师党建工作需要伦理的考虑,借鉴我国古典“人性论”思想。从马克思主义“人性论”的理论视角出发,提出确立道德准则、健全人格、优化环境等伦理关怀措施,以期利于高校青年教师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伦理关怀 向度 人性论 道德措施

[作者简介]周湘梅,阮积晨,温州医学院教师,浙江温州325000

[

[文献标识码]A [

青年教师是高教事业发展的主干力量,而青年教师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全面提高高校教学、科研水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青年教师党员大多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有些还承担管理工作,面临着结婚、购房、生子、赡养父母、考核、晋升等诸多压力。据调查,高校青年教师相对于其他年龄阶段教师和中小学教师生活满意度最低。在此背景下,对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党建工作进行伦理审视,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为高校青年教师党建工作寻找新的理论支撑,探索高校青年教师党建工作的有效合理的实现路径,以期引领高校党建实践的健康发展很有意义。

一、伦理关怀缺失: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高校党建理论研究多从思想政治教育与政党理论和制度等学科角度进行学理的构建和探讨,并且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理论经验,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运行模式。但传统的高校党建理论的研究,从刚性的约束机制角度切入的多,柔性的伦理关怀角度切入的少;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涉入的多,从马克思的“人性论”伦理教育的角度涉入的少;从学生角度出发,关注其成长和发展的多,从青年教师角度出发,关注其需求与发展的少,导致理论思维的狭窄,不能很好地适应高校党建实践的要求和发展。

高校青年教师党建工作远离人性的本真需求,没有贴近实际,使青年教师对其产生了“敬而远之”、“远而厌之”的心理拒斥,比如青年教师要求入党人数不断下降,高学历、高职称青年教师党员比例不高,各支部发展青年教师党员数量不平衡等。但面对这一现象,学校缺乏包容和开放的心态,对青年教师及教师党员更多是指责和不理解,习惯于号召青年教师及教师党员无私奉献、自我牺牲,忽视青年教师及青年教师党员的需要和主体性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忽视对青年教师及青年教师党员的权益保障和生理、心理及伦理的关怀;凭感觉和经验开展工作,制度设计刚性有余,柔性不足,要求多、任务多,给予的压力大但关怀和理解少。教育管理方法落后单一,青年教师党员参与教育管理的积极性不高,心理上形成被动心态,行动上则疲于应付。严重的,还有一些青年党员教师党员对党的理论学习热情不高、自觉性不强,认为还不如业务学习来得实在管用;少部分青年教师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难以肩负起解疑答惑、正确引导的历史使命;极少部分青年党员教师党员意识淡薄,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人性预设:高校青年教师党建工作中伦理关怀的理论源泉

1 我国古典“人性论”思想剖析

人性之善恶,乃是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也是人类思想的大问题,我们中国古代形成了丰富的人性论思想,可以归结为性无善恶论、性善论、性恶论、性有善有恶论。

(1)性元善恶论是认为人性、先天是不可言道德善恶的理论。众所周之,告子是性无善恶论的代表。在告子看来,人性无非人的食欲和性欲:“食色性也。”食欲和性欲显然是人生而固有、不学而会的本性。“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恶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告子断言人性不可言道德善恶,显然是以偏盖全,虽然食色是人生而自然固有的本性,却不属于自然物而属于人的伦理行为范畴,是伦理行为的心理因素,是可以自由选择的,是可以言道德善恶的。

(2)性善论是认为人性是善的而不是恶的理论。众所周之,孟子是该理论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在孟子看来,人性“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这就是说,人性是人生而固有的本性,但孟子所指的人性是异于禽兽之善性,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四心若无其一,即非人。性善论看到了人性异于动物性的一面,抹杀人性与动物相同的一面,将人性与人性的一部分等同起来,因此也是片面的。

(3)性恶论是认为人性是恶的而不是善的理论。在性恶论的代表荀子看来“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他认为恶是人之固有本性,人性即自爱利己,“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性恶论的错误在于将人性与人性自爱利己方面等同起来,而且夸大了自爱利已有害于他人与社会方面,抹杀其有利于他人和社会方面。

(4)性有善有恶论的代表人物仍然是儒家,董仲舒认为:“人受命于天,有善善恶恶之性,可养而不可改,可豫而不可去,如形体之可肥瘦而不可革之也。”杨雄则提出“性善恶混”的著名论断:“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儒家性有善有恶论确实比较全面,避免了性善论、性恶论的片面性,但也与其犯了同样的错误:片面地把“仁”、“无私利他”奉为评价人性善恶之标准。

2 马克思“人性论”思想内涵及伦理启示

我国古典“人性论”思想都看到了人有超越自身,完善自身,从“实然”向“应然”超越的内在冲动和要求,强调人性都有可以改造和升华的可能,为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因其思想的片面性,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而马克思在对前人思想批判继承基础上,对人性进行了科学的概括,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人性论思想:第一,人是一种“自然存在物”,有自然的物质需求;第二,人是一种社会存在物,体现了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社会关系,它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第三,人性是具体的,人性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具有可塑性。马克思关于人性的科学论断再次昭示了高校青年教师党建工作中伦理关怀要从“人性论”的角度出发,以科学的眼光、正确的态度看待青年教师党员生命体和精神体的需求,必须关注个人的物质权利和正当的利益诉求;高度认同高校青年教师党员自身人格意识的合理要求,关怀人,尊重人,激发高校青年教

师党员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促进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

三、道德措施:高校青年教师党建工作中伦理关怀的实现途径

伦理关怀在高校青年教师党建工作中不会自动形成,它要依赖于一定的条件和环境,需要从多方面去努力。具体来说有如下几点:

1 确立科学合理的道德准则

确立科学合理的道德准则,这是伦理关怀发挥其在高校青年教师党建工作中作用的基本前提条件。道德准则是一种非强制性的社会规范。高校青年教师党建工作要关注人的内心世界,是一种深层次的价值关怀,不可能强制推行,它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的自觉和自愿,依赖于人们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自主性。只有确立一些适应性较广泛、具有合理性并有规范意义的伦理准则,才能得到青年教师党员的广泛认同和接受,进而在党建工作中充分发挥它的力量。民主和权利原则、尊重和关心原则、服务和发展原则等都是高校青年教师党建工作的基本道德原则,起着价值引导作用。具体说来就是,重视青年教师党员的内在需要、动机、情感和兴趣,充分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和合法权利,发扬民主,关心他们的基本生活、工作和事业,尊重青年教师党员个体,尤其重视其潜能的发挥。吸引优秀的青年教师入党,最大限度地调动青年教师及青年教师党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保障青年教师党员的一切正当权益,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自觉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 培育主体性道德人格

道德人格是指个体在道德规范与实践中形成的作为人的尊严、价值和品德的总和。道德人格具有外显形态的美与丑、内在形态的好与坏、人格实践形象的高尚与卑下之分别。高校青年教师党建工作中伦理关怀的根本目的是要改变卑下的人格,培育高尚的主体性道德人格。要培养青年教师党员高尚的主体性道德人格,应遵循以下要求。第一,以培养健全人格为标准。健全的人格,就是以成熟个性、健康人格为特征的。作为合格的党员,他首先要具有健全的人格,自尊、自信;尊重、关心他人,能与他人发展成民主、和谐、平等的良好人际关系;对待工作专注而投入,有创见,而不是墨守陈规。第二,激发党员个体道德形成的内在动力。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培养要深入了解党员教师的心理,重视党员的需要。并通过恰当的形式引导教师党员把个人利益的实现融入到集体利益的奋斗中。在追求自身物质利益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在物质的追求中实现精神提升。第三。引导教师党员形成自律的道德。自律作为主体性的表现,是人出于理性自觉而为自己立法并出于自由意志而奉行它,因此引导教师党员形成自律的道德则是主体性道德人格的主要实现途径。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形成依赖于个人的道德修养,需要个体自省、慎独、发扬自律精神,从而达到较高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境界。

3 优化主体发展的环境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既然人的性格是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既然人天生就是社会的生物,那他就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自己的真正天性,而对于他的天性的力量的判断,也不应当以单个个人的力量为准绳,而应当以整个社会的力量为准绳。”要做到高校青年教师党建中的伦理关怀,必须为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第一,健全相关制度保障体制。公正合理的制度对于吸引人才、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稳定队伍至关重要。高校党建工作要与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育人等工作紧密结合。尊重教师党员的主体地位,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和谐环境。建立科学规范的考评体系,创新青年教师公平、公正、公开的学术评价与人才竞争机制,建立和完善优秀青年教师的选拔、培养、任用、考核和奖惩制度。努力改善青年教师福利待遇,为青年教师子女入托、上学等提供便利,从制度上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进修培训,对青年教师在科研立项、成果转化、国际合作、参加高层次学术会议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要大胆启用优秀青年教师骨干担任领导工作。要注意在青年教师中培养学术带头人,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华,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第二,培养健康良好的心态环境。高校要做好青年教师党建工作,还要建立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活动,帮助青年教师党员了解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掌握缓解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提高心理素质,保持身心健康,促进内心和谐,为其积累知识、增长才干、完善人格、为建功立业全面打下基础。培养青年教师党员要学会正确的自我意识。客观地看待自身的条件、能力和作用,了解自己的优势,承认自己的不足,找到与情境协调的最佳切合点,在实践中不断健全心智,锤炼自我,培养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形成和谐的人际环境,提高心理协调水平,促进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孟子·告子》。

[2]王海明,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苟予·性恶》。

[4]董仲舒:《春秋繁露,玉杯》。

[5]扬雄:《法言,修身》。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梁德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人性论视角[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

[8]马向真,道德心理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责任编辑:白 云]

作者:周湘梅 阮积晨

第2篇:关怀伦理视阈下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缓解策略

摘要: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为教学、科研主力军的青年高职教师承受的职业压力倍增。在关怀伦理视阈下,研究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特点,分析探究其压力来源,提出建立关怀系统、学校管理制度设计体现伦理关怀、个人怀着关怀信仰积极应对等压力缓解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缓解;关怀伦理学

自1980年初建立职业大学至现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1996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从法律上确定了高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由此拉开了高职教育发展的序幕。2011年,全国共有高等职业学校1280所,招生数占普通高等教育招生数的47.67%,在校生达744万人,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①。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支持力度逐渐增大,在2006年11月,教育部和财政部正式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遴选出100所高水平示范院校,在“十一五”期间安排20亿元重点支持其建设。社会的强力需求,国家的强力扶持,给予了高职院校快速发展的契机与平台,同时为高职院校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机遇与压力并存,高职院校教师承受的压力也逐渐增强,尤其是冲在第一线、承担着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的青年教师。

一、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承受职业压力现状

职业压力(Occupational Stress)是指当职业要求迫使人们做出偏离常态机能的改变时所引起的压力。一般说来,任何职业都会给从业者带来压力,适度的压力具有积极作用,可以转化为工作的欲望与前进的动力。应激研究泰斗、加拿大医学博士塞勒(H. Selye)曾说“压力是人生的香料”。然而,压力过重则会产生消极作用。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教师职业是一个高压力的职业,教师职业压力普通存在并高于其他从业者的平均压力。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这种特殊性要求教师不仅具备高水平的理论知识,也要具备实践操作能力。高职教育呼唤的是“双师型”教师队伍。这些都对高职院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随之产生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承受的压力更大。青年教师参加工作时间较短,缺乏授课经验和技巧,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备课,并需要随时关注授课质量、课堂反馈和学生评价等,来自教学的压力很大;青年教师多为助教和讲师,都有职称晋升的要求,而职称晋升与科研任务相关联,青年教师在完成规定课时量、承担繁重教学任务的同时,还需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但经历有限、科研经验不足、科研能力不强等因素却制约着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另外,职称不高也无法申报高级别的科研项目,很难在短时间内出成果。除了教学、科研带来的压力外,青年教师还面临高房价、高物价等生活问题;部分青年教师离开亲人,独自在外地工作,社会关系也比较陌生,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严重的心理负担。巨大的职业压力对青年教师的心理、行为和生理产生消极影响,导致教师出现不稳定的情绪和不健全的心理,导致教师消极行为增多,也导致教师生理疾病增多。职业压力在对教师产生消极影响的同时,也必然对学校和社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消极影响。

二、关怀伦理视阈下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的缓解策略

关怀伦理学是上世纪60年代伴随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而率先在英美社会逐渐兴起的建立在女性主义研究基础之上,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以及相互关怀的伦理学理论。以当代美国伦理学家内尔·诺丁斯(Nel. Nodings)为主要代表。

诺丁斯很重视对教师的关怀问题。她不仅阐述了作为关怀者的教师的责任,还论及了教师的被关怀需要,这也是她的一个创新之处。在《关怀》一书中,诺丁斯讨论了教师与教育管理者换岗的可能性,尊重教师创造性和个人教学特色的问题,不必逼迫所有教师都削足适履地执行整齐划一的教学法。她倡导的不是杀鸡取卵式的教师单方面关怀学生的关系,而是始终强调学生作为被关怀者要肩负起合理回应之责。诺丁斯于1994年秋在美国发起了“何为好学校”的讨论,提出的衡量学校教育是否符合道德性的三条标准中有两条与教师的关怀有关。这三条标准,一是发展每个学生的合法兴趣和才能,二是关怀在场的师生的生活质量,三是为师生探索大多数人共同感兴趣的问题提供条件②。

受关怀伦理的启示,在分析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特点并探究其压力来源的基础上,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职业压力缓解策略。

1.社会层面:建立关怀系统,给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生存与发展以关怀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首先来源于社会因素。对于高职教育,社会期望高,但社会地位低。高职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面向社会生产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重任,社会舆论及家长望子成龙的殷切期望给予高职教师极大压力;而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程度并不高,长期以来被普遍认为是“二流的教育”,高职院校在我国的高考招生层次中位于第四或者第五批次。这些社会现象影响了高职院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使他们产生心理自卑,进而形成较大的心理压力。

关怀伦理倡导社会、政府、学校、学生与家长等对教师的全面关怀。要在全社会建立一套完整的关怀系统,关怀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生存与发展。首先,政府要从政策法规、资金投入等方面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扶持力度,加强对高职教育的引导和管理,从宏观制度上保障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生活质量。其次,应该对高职教育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社会正确认识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重要作用,合理维护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地位。第三,社会各届要对教师的职业道德重新认识。教师不应是“春蚕”、“红烛”,而应是可充电的明灯。教师既要有奉献之精神,也要有自我实现之需要。此外,还应关注学校和家长联合关怀问题。关怀伦理学强调,关怀与被关怀是所有人共同的需要,教师也需要被关怀。事实上,教师所受到的关怀和他给出关怀的能力具有相关性。

2.学校层面:坚持以人为本,学校管理制度设计体现伦理关怀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承载着来自教学、科研、学校管理、学生管理与职业生涯发展等各方面的压力。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加强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培养高技能人才必须有‘双师型’教师队伍作支撑。”这些都对高职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个人素质提出了新的严标准、高要求,加之科研要求,使青年教师感到了极大的职业压力。另外,我国有高职特色的教学管理体系还正在建设中,高职院校的管理在教师评价、绩效考核、人本关怀、参与管理等各方面还不够完善;加之高职学生大多是高考成绩较差者,自我管理能力相对欠缺,高职青年教师又大多承担班主任工作,担负着较重的学生管理工作。

高职院校应坚持以人为本,在学校管理制度设计上体现伦理关怀,在教学、科研、学校管理、学生管理与职业生涯发展等各方面缓解青年教师的压力。首先,应倡导生命关照的学校管理制度,这种管理制度应该体现出对人的基本尊重和关怀;应秉持学校民主理念,民主就意味着公正、公平与公开;应保障学校管理制度的正义。学校管理制度设计的伦理关怀,其核心价值就在于公正③。第二,注重在职关怀,关怀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教师培训是现代教育关怀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职业院校青年教师培训机会与对教师日益提高的学历、水平、终身学习等方面要求相比很不相称。可以采取为在职教师培训立法,积极推进带薪进修制,突出新任教师的在职培训,高度重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培训等方式鼓励在职青年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第三,加强教学、科研设备的投入,使教师拥有高标准资源及设备来辅助教学和科研。第四,建设和谐校园文化,营造一个有利于全校教职员工愉快工作的校园环境。

3.个人层面:怀有关怀信仰,培养关怀能力,积极应对压力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源的内部因素主要为过高的自我期望值、过低的能力素质和过强的感受力等。家庭因素虽不是教师职业压力的直接原因,但是起着催化作用。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要始终保持着关怀理想,不断培养实践关怀能力,关怀他人、关怀自己,积极应对职业压力。首先,要正确认识压力,正确认识压力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变压力为动力,不断提高自身抗压力与抗挫折能力。第二,提高自身素质。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应当树立终身学习观,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手脑并用,不断提高知识修养和实际动手能力,保证知识传授的时效性与技能传授的实用性。积极开展与职业教育相关的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缓解教科研压力。第三,努力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强合作意识,通过合作来获取知识和取得帮助。最后,调整膳食,善待身体;丰富生活,释放压力;适时进行心理咨询,找出压力源,寻找适当的方法进行释放,防范出现过高压力的情况。总之,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应采取积极的压力应对模式,自觉调整自己,转变观念,主动参与竞争,适度渲泄压力,促进身体健康。

青年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中的生力军和重要组成部分,给予适当的压力能够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但是压力过大会降低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因此,在关怀伦理视阈下研究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特点,分析探究其压力来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缓解策略,对于提高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健康水平,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注 释:

①教育部,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02—2012)[EB/OL].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2/10-26/4280331.shtm,2012-10-26

②候晶晶.内尔·诺丁斯的关怀教育理论述评与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145.

③袁小平.学校管理制度设计的伦理关怀[J ].教育评论,2004(4):29.

参考文献

[1] Cherl J. Travers and Cary L. Cooper(1996) “Teachers Under Pressure : Stress in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Rout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

[2] [美]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于天龙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85

[3] 候晶晶.内尔·诺丁斯的关怀教育理论述评与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

[4] 陈明丽,许明.国外关于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5] 卫宇.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压力调查分析[J ] .考试周刊,2012(7).

作者简介:刘艳(1971- ),女,上海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综合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员,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一级),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王晓峰(1982- ),男,山东莒南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课题项目:本文系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课题“高职院青年教师职业压力来源及应对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GJ11-14)

作者:刘艳 王晓峰

第3篇:关心关爱关怀

本报讯(曹玉江)八五二分公司党委重视残疾人工作,把关心、关爱、关怀作为工作的宗旨,使残疾人这个弱势群体得到社会的关注。 每逢“助残日”,分公司党委和民政部门都专程到残疾人家中进行慰问,问寒问暖了解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并帮助解决。第八管理区残疾人于华杰家在大田管理时家中无劳力,得知情况后,民政部门组织人力、找车帮助大田中耕管理。

与此同时,分公司还为53名残疾人发放了轮椅,解决了他们的出行困难。还为41名残疾人解决低保问题,使残疾人应保尽保。

852分公司第八管理区 曹玉江

第4篇:思想上关怀 生活上关心寄宿生

思想上关怀

生活上关心

——尤集中心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纪实

我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为开创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我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运用多种形式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党政领导的表彰。现将我校关心下一代先进事迹和工作经验作以介绍。

一、机构健全,从制度上“三到位”。

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切实做到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措施得力。

1、学校校委会、教代会高度重视,切实加强了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关心下一代工作,并充实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员。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解决了关工办开展各项活动所需经费,做到了人员、经费、场地“三落实”,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2、按照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部署,为确保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深入开展,我校关工委在工作中做到“三到位”:一是领导到位,各成员单位把关心下一代工作列入本单位议事日程,确定一名领导分管,并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二是人员到位,选用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热爱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同志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三是硬件到位,学校建有图书室(活动室),均配有电教设备、活动器材,做到图书室(活动室)全天开放。

二、耿耿丹心,从思想上关怀下一代。

近年来,学校关工委以组织建设为载体,面向广大青少年,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科普教育,组织青少年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共同关爱青少年这个特殊群体。

(1)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关心下一代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按照中央《意见》精神,立足载体,不断创新内容,在全校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一是坚持升降国旗制度,精心安排好“国旗下讲话”活动,定时定人定内容,把爱国主义教育具体化。二是充分利用重大节庆纪念日和主题宣传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行国情、国策教育。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诚信教育和养成教育。三是利用校园、班级和社会资源与有关部门共同创设育人氛围,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做到“开展一次活动,教育一批学生”。如我校关工办先后举办了 “父母含辛茹苦养育我,我怎样回报父母养育恩”、“学习先烈革命精神,继往开来报效祖国”等讲演会和报告会。这些教育,不同程

度地增强了青少年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信念。四是做好学生的养成教育,针对我校是寄宿制学校,我们制订“尤集小学三习养成教育细则,即培养学生从小养成文明的品行习惯,健康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还把养成教育的内容编成“三字歌”印发给学生,让学生熟记,时刻对照执行。从小培养青少年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生存。那引人注目的光荣榜,就是三习养成教育的丰硕成果,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展现养成教育的辉煌。那是上学期末各项班评选出的进步之星,运动动之星、品行之星、学习标兵和优秀干部。被表彰的同学成了全体学生心目中的偶像,一大批“追星族”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如朵朵鲜花争相竞放。实行德育辅导员制度,定期向学生讲解法律、法规,行为习惯、思想和学习方面的知识。与尤集派出所联系每期不少于两次专场法制报告会。关工委还联系实际,充分履行职能,开展了各类培训,加大了对《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宣传力度。

(2)抓好学校队伍建设,发挥教育主体作用。我校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十分重视教育这个阵地和窗口,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是定期组织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举办各类教育教学讲座,交流学习经验,充分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主力军作用。二是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的育人水平,发挥班主任的主导地位。三是做到全员管理,达到“管理育人,教学育人,服务育人”的目的。在育人方面,积极实施“三个一工程”,即一个教师负责十名学生,一个党员帮助一名后进学生,一名团员带动一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通过采取这三个方面的措施,使青少年德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三、拳拳在念,从生活上关心下一代。寄宿部,全天监督,确保食品卫生安全,确保饮食营养的合理搭配,确保寄宿生各方面安全。班主任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月,天天和学生吃住在一起,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卫生习惯。两年来,学校从未出现过 安全事故,学生养成了诸多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勤俭节约,勤奋自强,爱护环境,自我保护,穿戴整洁,讲究卫生等。健康的生活习惯犹如一张取之不尽的银行卡,会让学生终生享用资本的增值。

四、默默奉献、从经济上资助下一代。

扶贫助学,为青少年排忧解难。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我校88名学生分别享受来自社会不同方面的资助。我校组织学生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出来,组织教师修改后每学期由学校出资创办校刊《同学少年》。由于师生吃住在一起,我校教师经常资助学生一些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老师经常用自己的钱带学生去看病。我校每学期结束根据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表现发放奖学金:一等奖100元,二等奖80元,三等奖50元。

相信,因为有团结的领导集体,无私奉献的老师们,尤集中心学校会走向一个又一个的辉煌。关心下一代工作也将会再上新台阶。

第5篇:胡锦涛同志关心军中英模纪实:关怀·激励·重托

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记者贾永、曹国强、白瑞雪)人民军队80年的历史画卷,也是一部群星璀璨的英雄谱。革命战争年代如此,新世纪新阶段同样如此。

杨业功、华益慰、丁晓兵、李中华、方永刚„„今天,当这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传遍大江南北,当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成为鼓舞全军乃至全国人民的一种力量的时候━━

人们总会想起,胡锦涛同志对军中英模的殷切关怀。

(一)

每一个风云激荡的时代,注定是群英荟萃的时代;每一代英模群体,必然是最能体现时代精神的群体。

用先进典型鼓舞士气、凝聚力量、促进工作,历来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十分关心英雄模范和英模群体。

2005年8月12日,中央军委举行杨业功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

人们注意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坐在听众席上,和官兵们一起听报告。

胡锦涛亲切会见报告团成员,号召全军广大官兵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向杨业功同志学习。

毕生奋斗铸“神剑”,不辱使命谋“打赢”━━杨业功,第二炮兵某基地司令员,一位为我军现代化建设殚精竭虑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的将军。 胡锦涛说,杨业功同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模范实践党的根本宗旨,出色履行我军的神圣使命,为解决打得赢、不变质的历史性课题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谱写了一曲当代军人为国奉献的壮丽乐章。

2005年12月,胡锦涛签署命令,授予杨业功“忠诚履行使命的模范指挥员”荣誉称号。一个月后,经中央军委批准,杨业功的画像同我军历史上各个时期的7位著名英模的画像一起在全军悬挂。

使命高于生命,责任重于泰山。从张思德、董存瑞到苏宁、杨业功,从战争年代到和平时期,人民军队一代又一代英模不同的人生轨迹中,有着一个相同的主题━━他们,都是履行我军使命的典范。

新世纪新阶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人民军队应当肩负起什么样的历史使命?

胡锦涛明确提出:军队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2006年10月22日举行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在总结长征胜利的根本原因时,对我军优良传统进行了高度概括:“红军长征胜利充分说明了一个真理:建设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革命军队,是革命的依托、民族的希望。”

新的时代,新的使命。始终不变的,是那根贯穿人民军队发展过程的红线━━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这,既是我军的光荣传统,也是我军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使命焕发激情,使命激励斗志。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历来是我军官兵报效祖国、献身国防的不竭动力。

从一名大学生成长为新一代试飞英雄,空军某试飞团副团长李中华把勇敢者的足迹留在了蓝天上:试飞3个机种26个机型,安全飞行2250小时,成功处置15次空中险情„„

2006年3月25日,胡锦涛在视察空军某部时亲切接见了这位一次次征服空中禁区的试飞勇士,称赞他说:“你不愧是思想、技术双过硬的新型高素质试飞员,不愧是我军飞行员的优秀代表。特别是你牢记使命、为国奉献的政治觉悟,爱岗敬业、刻苦钻研的进取精神,临危不惧、勇攀高峰的英雄气概,值得全军学习。希望你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为祖国为人民为军队再立新功!”

3个月后,李中华与来自全军和武警部队的9位战友一起,站在了首届全军青年十大爱军精武标兵的领奖台上。闪耀在他们胸前的,是胡锦涛题写章名的“爱军精武标兵”奖章。

2007年6月18日,在“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评选活动开展10周年之际,历届评出的100名英模,佩戴上了由胡锦涛题写章名的“中国武警忠诚卫士”奖章,并受到胡锦涛等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胡锦涛高度称赞这些英模身上集中体现的武警官兵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和勇于奉献的革命精神。

听党指挥,忠于使命。英模们身上展示的这些宝贵的精神,也是党中央、中央军委对人民军队的殷切期望。

(二) 人民军队爱人民,人民军队人民爱。军队与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和鱼水之情,历来是我们强大的政治优势。

从去年盛夏到今年早春,华益慰、方永刚这两个军人的病情,让胡锦涛牵挂在心。他们,都是在本职岗位上实践党和军队根本宗旨的模范。

北京军区总医院原普外科主任华益慰从医50年、做手术数千例,从未出现过医疗事故,从未收过病人的红包,被患者称为“值得托付生命的人”。这位倾尽毕生精力救死扶伤的人民军医直到生命垂危,还惦记着他的病人,还想着要用自己的遗体为祖国的医学事业做出最后一份贡献。

以传播党的理论为人生选择的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方永刚,足迹遍布东北大地,向各界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获得了“平民教授”“大众学者”的美誉。在身患癌症住院后,他仍然在思索如何将党的最新理论生动地传播到部队、工厂、街道、农村。

2006年7月21日下午,胡锦涛冒着酷暑来到北京军区总医院,看望病中的华益慰。

一盆怒放的鲜花,表达了总书记对一名普通军医的深切关爱;一句“华老,我是胡锦涛,我来看望您!”让饱受病痛折磨却从未流泪的华益慰热泪盈眶。

胡锦涛特别叮嘱有关部门,要继续做好救治工作,尽最大努力减轻华益慰的病痛,以实际行动向华益慰同志学习。

“老华一辈子就想做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兵,他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恪守了自己的职责。”回想当时的情景,华益慰的妻子张燕容说,“胡主席来看望老华,这是我们全家的骄傲,也是胡主席对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关心和勉励。”

2007年2月20日,同样是在一间洁白的病房里,胡锦涛紧紧握住了方永刚的手。

刚刚结束在外地的考察回到北京,胡锦涛就来到解放军总医院,看望正在接受治疗的方永刚。

坐在方永刚身旁,胡锦涛亲切地说:“今天是大年初三,我特地来看你,向你和你的家人致以新春的问候。”

当方永刚谈到希望尽早跳下病床、奔向喜爱的讲台时,胡锦涛叮嘱他说:“现在我对你的要求只有一个,安心养病,早日康复!”

华益慰、方永刚,一个与无影灯相伴,用精湛的医术救治人;一个扎根三尺讲台,用党的创新理论鼓舞人。他们所彰显的,都是牢记使命、服务人民的本色。

心向祖国,情系人民。在服务人民中奉献真情与智慧,在报效祖国中实践军人的誓言,英模的人生因此而壮美,英雄模范因此受到党和人民的关爱。

就是在这次看望方永刚的过程中,胡锦涛把对英雄模范的关心爱护提到了关心爱护党和军队事业的高度。他说:“方永刚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人民军队的一名战士,我们关心他、爱护他,就是关心爱护党和军队的事业!”

独臂英雄丁晓兵身上,寄托着胡锦涛绵延20多年的深厚关怀。 1985年,《中国青年》杂志等单位联合发起的“祖国为边陲优秀儿女挂奖章”评选活动接近尾声,100枚金质奖章已确定人选。时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锦涛在得知丁晓兵的事迹后,提议就给丁晓兵颁奖问题召开专题会议。

在保卫边疆的战斗中英勇善战的丁晓兵,最终挂上了为他特地增设的第101枚金质奖章。

胡锦涛非常关心这位年仅19岁的英雄,专门委托团中央书记处领导与丁晓兵谈话,勉励他正确地面对荣誉、面对人生,踏踏实实地走好成为英雄之后的道路,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更为辉煌的成绩。

党和人民给予的荣誉,组织和领导的亲切关怀,给丁晓兵指明了方向。20年间,他从一名战士成长为武警部队的团政委,先后被人事部和中国残联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被武警部队树为“优秀干部标兵”。288面奖牌、证书,见证了他从战斗英雄到时代先锋的前进道路。

2005年6月22日,胡锦涛见到了被评为第八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的丁晓兵。握着丁晓兵的左手,胡锦涛勉励他说:“你是党和人民的功臣,希望你保持荣誉,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

(三)

英雄模范之所以赢得人民的敬仰和爱戴,是因为他们始终保持着英雄的本色,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

胡锦涛同志的关怀,激励着军中英模倍加珍惜荣誉、续写人生崭新篇章。 2006年12月,丁晓兵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保持英雄本色的忠诚卫士”称号。这位已担任武警某师副政委的独臂英雄说:“荣誉,只能代表昨天。我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踏踏实实走好今后人生的每一步。”

2007年6月,李中华荣获中央军委授予的“英雄试飞员”称号。在命名大会上,李中华表示,要把新的荣誉当做新的起点,不负重托,再立新功。

在解放军总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的方永刚,已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这位被中央军委授予“忠诚党的创新理论的模范教员”称号的教授最大的愿望,就是履行好党代表的职责,早日回到他心爱的讲台,把十七大精神传播给他的学生、他的听众。

在杨业功、华益慰身后,他们的精神如同火炬,在越来越多的后来者手中传递着。

参加过杨业功先进事迹报告团的第二炮兵某基地副司令员高津说,每一次报告会,都是泪水与掌声的海洋。老司令员的精神,正在化为基地官兵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强大动力。

在华益慰生前所在的北京军区总医院,广大医务人员以华益慰为榜样做人行医,以实际行动争做“患者值得托付生命的人”。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给予这所医院的医务人员新的勉励:“希望同志们大力弘扬华益慰同志的崇高精神,认真学习他的高尚医德和高超医术,不断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位英模,就是一根标杆。从杨业功、华益慰到丁晓兵、李中华、方永刚,每一个英模的故事都感动了中国,他们的事迹在网上的点击率均超过了千万次。 2006年1月26日,胡锦涛在看望一位老同志时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最近我注意到,新闻媒体对丁晓兵这个典型的宣传很成功,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在青年中包括在大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我们要重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重视用典型教育青年。”

8年前的7月9日,海军工程大学13名毕业学员乘火车赴南海舰队报到,途经衡阳时列车脱轨颠覆。危难时刻,学员们自发组织起来投入现场抢险,抢救遇险伤员近百名、转移乘客200多名。年仅21岁的刘晓松在抢救乘客中壮烈牺牲。胡锦涛在反映学员们英雄事迹的材料上两次做出批示,号召广大青少年向被誉为“衡阳抢险英雄群体”的13名军校大学生学习。

今年7月9日,12名抢险英雄在重返母校、参加衡阳抢险8周年纪念活动时,给胡主席写信,汇报8年来“身在部队基层,志在强军报国”的工作和学习情况。

胡锦涛为他们在各自岗位上的进步和成长而感到高兴。他在回信中勉励这12名海军青年军官“牢记我军根本宗旨,弘扬我军优良传统,光大不畏艰险、勇于奉献的革命精神,不断增强履行使命任务的能力,为海军的建设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胡锦涛同志情系军中英模、关心军中英模、勉励军中英模,正是为了弘扬我军的优良传统━━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

这是我军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我军肩负新使命、迎接新挑战、创造新业绩的巨大动力。

第6篇:

上一篇:店铺销售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申请探亲假证明